肥胖對大學生體質量的影響_第1頁
肥胖對大學生體質量的影響_第2頁
肥胖對大學生體質量的影響_第3頁
肥胖對大學生體質量的影響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肥胖對大學生體質量的影響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成為世界上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在21世紀,它被世界衛生組織(wto)列為癌癥合并的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是一種嚴重的疾病。肥胖對青少年心身健康發展的影響不容忽視。肥胖會使青少年對自我身體的認知評價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其整體自我概念的形成。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指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的知覺和評價的總和,而身體自我是其中一個基礎而重要的部分。研究表明,肥胖大學生心理素質脆弱,不能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社交能力得不到好的鍛煉,還會使學生孤立、焦慮、抑郁的消極情緒增加,減少實際生活中的社會卷入度。上述情況在女生中尤為明顯,據統計,有45%~60%的女生關心自己的體質量,不滿意自己的身體,國外已有近10%的女性因減肥而患有各種類型的厭食癥和暴食癥。本研究試圖通過調查,探索高校女生的體型狀況及其與高校女生社交回避、社交苦惱及自尊的關系,這對幫助高校女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也能為高校學生工作提供參考。1對象和方法1.1調查方法及樣本描述方便選取蘇州某高校。首先,根據該校體育學院提供的2007級醫學院、管理學院、藝術學院、商學院、文學院及社會學院共1425名女生的身高、體質量數據庫,計算出所有女生的體質量指數(BodyMassIndex,BMI)。計算公式為:BMI=體質量/身高2,其正常范圍是18.5~22.9;根據BMI值將數據庫中樣本分為體型超重組(BMI>22.9)(n=193)和體型標準組(BMI≤22.9)(n=1232);采用隨機數表法從兩組樣本中抽取女生160人為調查對象,其中體型超重組40人,體型標準組120人(因體型超重女生在女生總體中所占比例較小,因此,在分層取樣的時候,適當提高了體型超重組女生的取樣比例)。調查在2008年9月至11月期間進行,具體方式為:由研究者根據數據庫中的個人聯系方式聯系調查對象本人,進行一對一的問卷調查,問卷當場收回。最終回收有效問卷148份,其中,體型超重組30人,體型標準組118人,2組在年齡上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根據女生對自身體型的不同認知評價,將2組進一步劃分為4組:體型超重-自認肥胖組(按照醫學標準體型偏胖BMI>22.9,且自認為體型偏胖者)(n=30)、體型標準-自認肥胖組(按照醫學標準體型標準BMI<22.9,但主觀認為自己偏胖者)(n=78)、體型標準-自認滿意組(按照醫學標準體型標準BMI<22.9,且主觀上滿意自身體型者)(n=40)、體型超重-自認滿意組(按照醫學標準體型偏胖BMI>22.9,且滿意自身體型者)(n=0)。本樣本中不存在體型超重并且對自身體型滿意的女生,所以,文中的統計分析均是針對前3組樣本進行的。3組女生平均年齡均為(21.0±0.8)歲。1.2工具1.2.1對自己體重、體重確定的相關信息,主要有2個被動性的調查見表2包括一般情況調查(包括被試的年級、專業、年齡、性別、身高、體質量和家境等)、對自身體型的主觀認識情況(包括“你對自己的體重滿意嗎?”“你曾經因為自己體形而受到挫折嗎?”2項)及減肥意向的調查(包括“你曾經嘗試過減肥嗎”“你認為自己理想的體重是多少”等3項)。1.2.2社交逃避和困難問卷sad共28個項目,其中14條用于評價社交回避,14條用于評價社交苦惱。每個項目采用“是”“否”的評分方式,分別記1分和0分。1.2.3獨立量表ses共10個項目,每個項目從“非常符合”到“很不符合”分別計1~4分,得分越低自尊程度越高。1.2.4判斷內外向性的依據由日本學者淡元路治郎編制,該量表把一個人對別人的態度、交友的情況、對新環境的興趣和適應以及自我主張的強烈程度等作為判斷內外向性的依據。共50題,每題采用“是”、“否”、“不定”,分別計1分、0分和0.5分。外向性指數(V.Q)=(外向性反應總數+1/2回答“不定”的總數)/25×100。V.Q越高,則性格越偏向于外向。1.3量表指標的方法數據采用SPSS13.0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分析。對不同組別女生在各量表上得分的比較采用了方差分析,并用LSD方法作兩兩比較分析。由于BMI值是表明一個人肥胖程度的連續型變量,因此對BMI值與各量表得分采用的是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檢驗水準。2結果2.1人數比例的分析體型超重-自認肥胖組曾經嘗試過減肥者占83.3%,而體型標準-自認肥胖組和體型標準-自認滿意組曾經嘗試過減肥的人數比例分別為70.5%和42.5%;理想體質量高于真實體質量者占5.75%,理想體質量等于真實體質量者占10.07%,理想體質量低于真實體質量者占84.17%,差值從20kg至1kg。體型超重-自認肥胖組有96.7%因體型受過挫折,體型標準-自認肥胖組和體型標準-自認滿意組曾經因體型受挫的人數比例分別為76.9%和27.5%。2.2體型標準-自認滿意組與交痛苦維度體型標準-自認肥胖組在社交回避苦惱問卷的社交苦惱維度上的得分高于體型標準-自認滿意組;體型超重-自認肥胖組在自尊量表和外向性指數上的得分均小于體型標準-自認滿意組(表1)。2.3社交回避、自尊量表得分Pearson相關分析的結果顯示:社交苦惱與社交回避呈正相關,自尊量表得分與社交回避、社交苦惱得分呈正相關,外向性指數與社交回避、社交苦惱及自尊量表得分呈負相關(表2)。3變量控制行為需要正確的認識本研究中體質量超出正常標準的女生(BMI>22.9)有30人,只占樣本總量的20.5%,但是,體型標準的118名女生中有高達66.1%的女生(78人)認為自己體型偏胖(體型標準-自認肥胖組)。這表明,盡管按照醫學標準體質量超重的女生并不多,但體型標準的女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滿意自己的體型,認為自己體型偏胖,對自身體型的認知持非理性態度。大學女生嘗試減肥的行為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她們對自身體型的認知。本文統計結果顯示,大學女生嘗試減肥的行為非常普遍。體型超重-自認肥胖組有83.3%曾經嘗試過減肥,體型標準-自認肥胖組盡管按照醫學的標準并不肥胖,但由于對自身體型不滿,嘗試過減肥的比例也高達70.5%。另外,體型標準-自認滿意組的女生盡管對自身體型滿意,但也有接近一半(42.5%)嘗試過減肥??梢?在高校女生中,嘗試減肥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由于節食等體質量控制行為反而會提高肥胖的風險,很多嘗試減肥的女生往往因為方法不適合而徒勞無功,甚至因此而患上各種類型的厭食癥和暴食癥。因此我們有必要通過教育、宣傳等途徑改變女生對于自己體型的認識,對傳媒的誤導進行糾正,讓大學女生樹立正確的觀念,避免由于過分追求纖細的體型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本研究顯示,體型超重-自認肥胖組中曾因體型而受過挫折的比例(83.3%)均高于其他兩組(70.5%和42.5%)。有研究表明,肥胖的學生被取笑頻率較其他學生更高,肥胖女生在生活中承受著更多來自外界環境的壓力。體型標準-自認肥胖組中曾因體型而受過挫折的比例也高于體型標準-自認滿意組。青少年比其他年齡層更加渴望在同齡人中得到關注和尊重,由此可以推測,外界環境可能是使那些體型正常的女生產生對自身體型不滿的因素之一。在理想體質量與真實體質量的差值方面,高達84.17%的女生的理想體質量低于真實體質量,真實體質量與理想體質量的差值最大達到20kg。可見,比例很高的女生希望擁有更輕的體質量,對自己體型的認知不切實際,即自身的體型已屬標準,但還是幻想自己的體質量能更輕,甚至輕到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程度,而不是理性地看待自身的體型。對自身體型持非理性認知的女生比例很高,這與當今的文化影響不無關系。如今流行的趨勢是以瘦為美,容易使女生覺得自己還不夠瘦,也不夠美麗。本文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組別的女生在社交苦惱、自尊及外向性量表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其中,體型標準-自認肥胖組在社交回避苦惱問卷的社交苦惱維度上的得分高于體型標準-自認滿意組;體型超重-自認肥胖組在自尊量表和外向性指數上的得分均小于體型標準-自認滿意組。這表明,女生對自身體型的認知與她們在社交、自尊及外向性方面的表現有關。對自身體型不滿的女生主要表現為高社交苦惱、低自尊和內向,這與現有的研究一致,即:一個女生即使真實體型偏胖,但如果她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的體型,對自己的評價較高,就不會影響她在社交方面的表現;反之,即使體型標準,如果該女生對于自己體型的評價較低,認為自己體型偏胖,不能像別人那樣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如,也會表現出低自尊、內向、較多的社交苦惱。BMI值的大小可以代表一個人實際體型的胖瘦。相關分析的結果表明,BMI值與女生的社交回避、社交苦惱、自尊及外向性得分均無顯著相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