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華東師大二附中10月階段性測試考高一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1頁
上海市華東師大二附中10月階段性測試考高一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2頁
上海市華東師大二附中10月階段性測試考高一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3頁
上海市華東師大二附中10月階段性測試考高一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4頁
上海市華東師大二附中10月階段性測試考高一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華東師大二附中10月階段性測試考試卷高一語文(考試時間:150分鐘卷面滿分:150分)一

積累運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2)

,白露未已。

(《詩經·國風·

·蒹葭》

(3)《采薇》中運用了“以樂襯哀”手法的兩句是:

。2,按要求選擇(5分)(1)下列《詩經》中加點字的字音、字形與字義,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2分)A.宛在水中坻(zhǐ)

溯洄從之

道阻且右:彎曲B.擊鼓其鏜(tāng)

踴躍用兵

死生契闊:合C.說懌女美(rǔ)

取彼斧斨

洵美且異:特別D.四月秀葽(yāo))

十月隕萚

朋酒斯饗:晚餐(2)對下面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我愛這土地

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的土地,這水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A.詩人未用“珠圓玉潤”之類的詞語,而用“嘶啞”來形容鳥兒鳴唱的歐喉,使人體味到了耿者所經歷的坎坷、悲酸以及執著的愛。B.詩人運用“土地”、“河流”、“風”、“黎明”的一組意象,抒寫了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和激怒、對光明的向往和希翼。C.“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這兩句詩形象而充分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尊戀,更隱含思意為這片土地獻身之意。D.“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兩句詩中的“我”并不是指詩人自己,而是一種獨特意象的表達。二

閱讀(70分)(一)閱讀下文,完成3-7題.(15分)《不學詩,何知疫?》楊應奇①“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日本在援助中國的物資上寫上這八個字,在讓人感到暖心的同時,又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雅。②在這特殊時期,《詩經》中除了有這些特別暖心的詩句,還有許多關于病疫流行及防治的描寫。“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謀猶回遹,何日斯沮?”

(小雅·小旻))就是描寫周幽王時期發生的一場病疫。這句詩的意思是:上天陣臨的瘟疫在肆虐,無情的茶毒人間,可是防治的政策搖擺而又乖僻,這樣的日子哪天才能終止。

《詩經》中還有許多防治病疫的措施和藥物,對于今天我們如何應對疫情有許多啟發。③《詩經》中有記載高溫殺菌的。在與病疫斗爭的過程中,中華先民積累了不少經驗與智慧,這首先體現在各類抗疫防病的民俗儀式中。

《庭燎》是《詩經·小雅》中的一首詩,描述了周代王宮夜晚燃燒竹竿的習俗。正月初一在庭院里燃燒竹子是為了驅趕“山臊惡鬼”,山臊是一種生活于山間的鬼,往往喜歡在春節前后襲擾民間,造成嚴重的疫病。燒烤竹竿、驅除山臊的儀式反映了先民在高溫殺滅病毒方面的認知。④《詩經》中有描寫飲酒除疫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網上曾說飲酒可以殺死病毒。雖然這未必科學,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喝酒避疫是一種生活經驗和文化習俗。《詩經》中飲酒可以解憂,可以祭祀,可以慶賀,可以餞行,也可以保健除疫。如《豳風·

)中“八月剝棗,十月穫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這里的飲酒就是說可以除病長壽。《魯頌·泮水》“魯侯戾止,在泮飲酒。既飲旨酒,永錫難老。”此詩記魯僖公派兵征伐淮夷,取得勝利,魯僖公在泮宮設宴慶賀,祝愿健康長壽。正如《黃帝內經》中說酒的醫療作用是“邪氣時至服之萬全”。孫思邈將酒評價為:“一人飲,全家無疫;一家飲,一里無疫”。歷代中醫認為,“酒為百藥之長”,對其本身的藥用價值,以及以其制備藥酒而使藥力大增的作用倍加推崇。古人還喜歡飲用雄黃酒、朱砂酒等藥酒,并以酒拌水灑噴庭院及內室,目的都是為了防毒避害。⑤《詩經》中有中藥防病的詩篇。《詩經》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由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的社會生活,也較廣泛地記錄了陰陽、五行、臟腑、疾病、藥物、治療、保健等醫學內容。《詩經》中記錄各種花草約有149余種,可以作為藥物的有60余種。記錄木本藥的有20余種,如桐、柏、梨、槐等。記錄蟲類藥物的有90余種,如鴻、蟾蜍、蠆(全蝎)……從中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有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利用身邊的藥材祛除病魔。⑥《詩經》中有富于詩意的植物名字,實際上也是防病治病經常用到的中草藥。其中以中藥命名的詩詞就有多首,例如《卷耳》、《茉苜》、《木瓜》、《蒹葭》等。《衛風·木瓜》中的“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可玩可食的青黃色木瓜,是情人間的贈物。藥用首載于魏晉間《名醫別錄》,名木瓜實,謂主濕痹邪氣,霍亂吐下,轉筋不止。《衛風·伯兮》中的諼草,即今之萱草、金針菜,認為能舒暢情志,令人忘憂。《鄭風·溱洧》中的蕳,是一種芳香的蘭草,用之沐浴或佩帶,可芳香辟邪,帶來安康吉祥。《王風·采葛》中的艾、多首詩涉及的蒿之類,采來曬干扎把,點燃作灸用止痛,或生煙熏蚊,或燒灰淋水取汁浣衣,都是當時的藥用植物。《國風·周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一段,恐怕也是《詩經》中普及率相當高的名句。詩人用春天桃花的艷麗嬌美來形容少女的美好年華,詩中描述出一幅“人面桃花,相映成趣”的田園風光,使人產生無比美好的遐想。所以桃花自古以來都是人們趨之若鶩的觀賞植物,有關桃花的詩文可以說汗牛充棟。可是桃的花以及花開后結的果實卻是藥。⑦你再仔細看看,《詩經》中還真的有用來清肺化痰、止咳去熱防治肺炎的中草藥。《國風·蒹葭》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這可不只是一首纏綿愛情詩,這里的“蒹葭”就是蘆葦。蘆葦在孫思邈的《千金要方》里,用的是葦莖部分,叫“葦莖湯”,主要用于治療肺癰,具有清肺化痰、逐瘀排膿的功效。《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只君子,邦家之光。樂只君子,萬壽無疆。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樂只君子,德音不已”,其中的“杞”就是枸杞,“桑”指桑樹,一般入藥桑葉用于外感病、桑白皮用于肺熱咳嗽,桑葚用于補肝腎。⑧《詩經》有善待自然的詩篇。恩格斯說:人類不要過分陶醉于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保護自然資源就是保護人類自己。《詩經》中有許多告誡人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詩篇。《小雅·魚麗》是一首描寫貴族宴饗賓客的詩。“物其有矣,維其時矣”表達了周人的自然資源保護觀。毛傳曾評:太平而后微物眾多,取之有時,用之有道,則物莫不多矣。意思是說,物產所以豐足,魚獸所以敷用,關鍵在于人的“取之有時,用之有道”。人類要生存發展,不可能不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但開發利用必須合理適度。《魚麗》強調的“時”代表了自然資源規律,遵循這一規律,山中草木、水中魚鱉、林中野獸就會成為人們可以持續利用、永不枯竭的資源。周代規定春夏兩季嚴禁采伐林木,季秋之月“乃伐薪燒炭”,仲冬之月“則伐木取竹箭”,以保護山林資源。又規定在動物繁衍生長的春夏季節,嚴禁捕撈斬殺,孟春之月“無覆巢,無殺孩蟲,胎天飛鳥,無庚無卵”,仲夏之月“無大田獵”,季夏之月“令漁師伐蛟取鼉,登龜取黿”。⑥“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草木鳥獸之名。"在這特殊時期,我們何不再讀一讀《詩經》,宅在屋中親近詩詞中大自然,相信你一定能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有刪改)3.第⑥段中的劃線句選自《詩經·豳風·

篇目名)

(分)4.下面選段是從原文當中截取的,根據文章段落的內容,應該填入到(

).

(3分)《國風·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這里所說的“芣苢”實際上是車前草,其葉和籽都入藥。中醫認為車前子有利水清熱的功效。用于熱淋澀痛,暑濕瀉痢,痰熱咳嗽,吐血衄血,癰腫瘡毒。A.第④段

B.第⑤段

C.第⑥段

D.第⑦段5.下列選項不符合原文作者意圖表達的一項是(

(3分)A.日本在援助中國的物資上的八個字讓人感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B.

《詩經》中有許多防治病疫的措施和藥物,對當下疫情有啟發作用。C.

《詩經》中那些描寫飲酒除疫的生活經驗以及文化習俗是不科學的。D.從《詩經》中可看出利用身邊藥材祛除病魔的傳統在我國歷史悠久。6請分析第⑧段劃線句引用恩格斯的話的作用。

(3分)

7.

《長江日報》記者認為在疫情中,“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表達不如“武漢加油”有感染力,你同意他的觀點嗎?請談談你的理由。(5分)(二)閱讀下文,完成8-12題.

(16分)《哦,香雪》

(節選)①她站了起來,忽然感到心里很滿,風也柔和了許多。她發現月亮是這樣明凈,群山被月光籠罩著,像母親莊嚴、神圣的胸脯;那秋風吹干的一樹樹核桃葉,卷起來像一樹樹金鈴鐺,她第一次聽清它們在夜晚,在風的慫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著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來是這樣的!月亮原來是這樣的!核桃樹原來是這樣的!香雪走著,就像第一次認出養育她成人的山谷。臺兒溝是這樣的嗎?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腳步。她急著見到它,就像從來沒見過它那樣覺得新奇。臺兒溝一定會是“這樣的”:那時臺兒溝的姑娘不再央求別人,也用不著回答人家的再三盤問。火車上的漂亮小伙子都會求上門來,火車也會停得久一些,也許三分、四分,也許十分、八分。它會向臺兒溝打開所有的門窗,要是再碰上今晚這種情況,誰都能從從容容地下車。

②對了,今晚臺兒溝發生了這樣的情況,火車拉走了香雪,為什么現在她像鬧著玩兒似地去回憶呢?對了,四十個雞蛋也沒有了,娘會怎么說呢?爹不是盼望每天都有人家娶媳婦、聘閨女嗎?那時他才有干不完的活兒,他才能光著紅銅似的脊梁,不分晝夜地打出那些躺柜、碗櫥、板箱,掙回香雪的學費。想到這兒,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來,腳下的枕木變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說?她環視群山,群山沉默著;她又朝著近處的楊樹林張望,楊樹林悉悉索索地響著,并不真心告訴她應該怎么做。是哪兒來的流水聲?她尋找著,發現離鐵軌幾米遠的地方,有一道淺淺的小溪。她走下鐵軌,在小溪旁邊蹲了下來。她想起小時候有一回和鳳嬌在河邊洗衣裳,碰見一個換芝麻糖的老頭。鳳嬌勸香雪拿一件舊汗褂換幾塊糖吃,還教她對娘說,那件衣裳不小心叫河水給沖走了。香雪很想吃芝麻糖,可她到底沒換。她還記得,那老頭真心實意等了她半天呢。為什么她會想起這件小事?也許現在應該騙娘吧,因為芝麻糖怎么也不能和鉛筆盒的重要性相比。她要告訴娘,這是一個寶盒子,誰用上它,就能一切順心如意,就能上大學、坐上火車到處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會叫人瞧不起……娘會相信的,因為香雪從來不騙人。

③小溪的歌唱高昂起來了,它歡騰著向前奔跑,撞擊著水中的石塊,不時濺起一朵小小的浪花。香雪也要趕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臉,又用沾著水的手抿光被風吹亂的頭發。水很涼,但她覺得很精神。她告別了小溪,又回到了長長的鐵路上。

④前邊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沒有返回去,她想到懷里的鉛筆盒,想到同學們驚羨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閃爍。她彎腰拔下一根枯草,將草莖插在小辮里。娘告訴她,這樣可以

“避邪”。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確切地說,是沖去。

⑤香雪越走越熱了,她解下圍巾,把它搭在脖子上。她走出了多少里?不知道。盡管草叢里的“紡織娘”“油葫蘆”總在鳴叫著提醒她。臺兒溝在哪兒?她向前望去,她看見迎面有一顆顆黑點在鐵軌上蠕動。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著她走過來的人群。第一個是鳳嬌,鳳嬌身后是臺兒溝的姐妹們。

⑥香雪想快點跑過去,但腿為什么變得異常沉重?她站在枕木上,回頭望著筆直的鐵軌,鐵軌在月亮的照耀下泛著清淡的光,它冷靜地記載著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覺得心頭一緊,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來,那是歡樂的淚水,滿足的淚水。面對嚴峻而又溫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種從未有過的驕傲。她用手背抹凈眼淚,拿下插在辮子里的那根草棍兒,然后舉起鉛筆盒,迎著對面的人群跑去。

⑦山谷里突然爆發了姑娘們歡樂的吶喊。她們叫著香雪的名字,聲音是那樣奔放、熱烈;她們笑著,笑得是那樣不加掩飾、無所顧忌。古老的群山終于被感動得顫栗了,它發出寬亮低沉的回音,和她們共同歡呼著。

⑧哦,香雪!香雪!8.

《哦,香雪》的作者是

。(1分)9.分析第①段中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3分)10.第②段劃線部分是否可以刪除,請說出你的理由。(4分)11.賞析第⑧段的作用。(4分)12.有人評價《哦,香雪》“從頭到尾都是詩。”請談談你對此評價的理解。(4分)(三)閱讀下列詩歌,完成13-15題.(8分)靜女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13.“靜女其姝"“靜女其孌”這兩句運用了“詩經六義”中的

(1分)14.下面對詩意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全詩以男主人公的口吻,生動地描述了一對戀人的約會經過。B.女主人公贈送給男主人公兩樣東西,而男主人公更喜歡彤管。C.該詩采用重章疊唱的形式,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情人約會活動。D.

“搔首踟躕”這一細節描寫表現男主人公老實、憨厚、癡情。15.全詩如何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請結合具體詩句簡要分析.

(5分)(四)閱讀下文,完成16-20題.(17分)①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①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②子路出,子貢入見。孔子曰:“賜,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③子貢出,顏回入見。孔子曰:“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③。”④于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得免。(選自《史記·孔子世家》)[注釋]①率:行走.②稼:種莊稼,穡:收莊稼.

③宰:家臣,總管.16,解釋下列加點詞(4分)

.(1)安有伯夷、叔齊(

(2)是吾丑也(

(3)使爾多財

(4)楚昭王興師迎孔子(

17,用“/"給為第0R劃波浪線斷句。(2分)夫

焉18.第③段畫線句反映了孔子對顏回怎樣的心情(

).(2分)A.嘲諷

B.羨慕

C.欣賞

D.擔憂19.請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6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20.為什么孔子從三個人中選擇了子貢出使楚國,而不是另外兩個人.

(3分)(五)閱讀下文,完成21-25題.(14分)《詩集傳序》

(節選)

[北宋]朱碧①或有問予曰:詩何為而作也。②予應之曰:

。夫既有欲矣,

則不能無思。

既有思矣,則不能無言。既有言矣,

則言之所不能盡,

而發于咨嗟詠嘆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響節族而不能已焉。

此詩之所以作也。③曰:然則其學之¨當奈何。④曰: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參之列國以盡其變,正之於雅以大其規,和之於頌以要其止,此學詩之大旨也。于是乎章句以綱之、訓詁以紀之、諷詠以昌之、涵濡以體之。察之性情隱微之間、審之言行樞機之始、則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

亦不待他求而得之于此¨。21.將二個虛詞填入第③段、第④段的方框中,最適合的一項是(

.

(1分)A.者

B.于

C.乎

D.也

矣22.請按照正確的順序排列下面四句話,填入第②段劃線部分內。

)(3分)①感于物而動

②人生而靜

③性之欲也

④天之性也A.

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23.下列選項能夠準確概括第②段內容的一項是(

).(3分)A.詩歌所以產生的原因。

B.詩歌的體制及其流變。C.

《詩經》所以產生的原因。

D.

《詩經》的體制以及流變。24.第④段論述了學詩的基本原則,請評析作者的論證思路。(4分)25.作為一篇序,本文的寫作方式頗具特色,請作分析。

(3分)三

寫作(70分)26.請以“我想想住你的手”為題,寫一篇復雜記敘文.要求如下:(1)要有具體的記敘與描寫.(2)字數翼求:800字。參考答案1.①悵寥廓

②蒹葭采采

秦風

③昔我往矣,楊柳依依2.

(1)B

(2)

D3.

《七月)

4.D.

5.

C.6.內容上,引用恩格斯的話,告誡人們不要企圖戰勝自然,從而扣住本段主題:人要善待自然。結構上:引出下文對《詩經》中“告誡人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內容的論述。效果上:引用名人的話語,增強說服力與感染力,更容易讓讀者接受、反思。7.不同意: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更有感染力。內容表達: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表明面對“疫情”這一場無硝煙的戰爭,我們中日兩國同仇敵快,同舟共濟,契合中日一衣帶水的地緣文化聯系。表達方式: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表達含蓄蘊藉,引發讀者思考、回味,比那一覽無余的直說中日攜手戰勝疫情更加耐人尋味。中心思想;這里兩句話充滿了慷慨激昂、豪邁樂觀以及熱情互助的精神,這種精神和勇氣使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值得永久發揚和繼承。同意:

“武漢加油”更有感染力。理由:(1)言簡意賅,通過精煉的語言傳遞了堅定的支持和必勝的信念。而“豈日無衣,與子同裳”則因為語意的含蓄和解讀的多樣性,削弱了戰斗力。(2)“武漢加油”,用擬人手法,形象傳遞祖國大家庭對武漢人民的堅定不移支持,可謂言淺意深,而詩歌則會因為閱讀者的文化修養和身處疫情中的緊張情緒,未必帶來較好的穩定人心效果。8.鐵凝9.寫“風也柔和、月亮明凈”、樹葉在“歌唱”

(1分,注:

“寫了什么”必答點),烘托出香雪得到鉛筆盒后喜悅的心情(1分)及她美好純凈的心靈(1分)(環境描寫的特定作用“烘托心情”是1個必答點),心境的轉變帶來了視角的變化,三個“原來是這樣”的句子表現出香雪對于臺兒溝的新認同.(1分),表達出她對故鄉的深情熱愛(1分)("表達情感”又是必答點)。(扣住三個必答點賦分,給滿3分為止)10.否。插敘(1分),是香雪在回臺兒莊途中思考如何向娘解釋為什么用40個雞蛋換鉛筆盒(1分)時的自然聯想(1分),想到小時候沒有拿汗衫換芝麻糖的事,表達出鉛筆盒對于香雪的意義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1分),突出香雪誠實質樸的性格(1分).(5分給滿4分為止)11.結構上:照應標題,使得文章結構完整。(1分必答)內容上:運用反復/呼號/詠嘆的手法(1分。手法出任何一個都可。此為必答點),借姑娘們的吶賊強烈地表達了對香雪的理解、肯定、贊嘆、期待(任出兩個)(1分),贊頌了香雪勇于追求、不畏艱險、挑戰自我的美好品質。(1分)效果上:增強了文章的抒情性。(1分必答)(答滿4分即可)12.語言質樸流暢,

(1)寫“小溪的歌唱高昂起來了”、紡織娘油葫蘆“鳴叫著提醒她”、大山的“嚴峻而又溫厚”,把物當作人來寫,增強了文章的詩情。(2)寫“群山被月光籠單著,像母親莊嚴、神圣的胸脯;那秋風吹干的一樹樹核桃葉,卷起來像一樹樹金鈴鐺"

,生動形象地寫出月光柔和、樹葉作響,富有詩情畫意。(3)語言詩意、語言質樸,使得山水萬物都充滿了感情。(4)寫香雪堅守善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