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完整版_第1頁
部編版《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完整版_第2頁
部編版《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完整版_第3頁
部編版《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完整版_第4頁
部編版《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完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級上冊語文導學案-10《在牛肚子里旅行》人教(部編版)10在牛肚子里旅行導學案設計課題在牛肚子里旅行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認識“咱、偷”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答、應、骨”,會寫“旅、咱”等13個字,會寫“旅行、要好”等17個詞語。2.能體會青頭和紅頭對話時的心情,分角色朗讀課文時能讀出相應的語氣。3.默讀課文,能找出證明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詞句,能體會到它們之間的真摯友情。4.能畫出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線圖,并借助路線圖講故事。教學重難點1.會讀會寫本課生字,了解紅頭的旅行路線,了解牛有四個胃的科學知識。2.體會青頭和紅頭之間的深厚情誼。課前準備1.準備字卡、詞卡,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2.預習字詞,朗讀課文。(學生)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環節教師指導學生活動教學提示一、朗讀課題,解題質疑(用時:4分鐘)1.板書課題,引導學生朗讀課題,抓住課題中的關鍵詞說一說題目的意思。2.引導學生針對題目,提出有價值的問題。1.齊讀課題,說一說“旅行”的意思:為了辦事或游覽從一個地方去到另一個地方(多指路程較遠的)。2.再次朗讀課題,質疑:牛肚子里是什么樣的?誰在旅行?為什么能在牛肚子里旅行呢?最后結果怎么樣?學生可以聯系生活實際中的經歷體會“旅行”的意思,也可以采用近義詞替換法理解詞義,在理解詞義的同時,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具體方法。二、初讀課文,集中識字(用時:16分鐘)1.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一邊朗讀一邊圈畫生字,鞏固課前預習成果。2.組織學生展開小組互學,集中識記本課生字。(1)引導小組長檢測學生認讀情況,巡視過程中將學生認讀困難的字板書在黑板上。(2)組織學生針對黑板上的生字展開集體認讀活動,共同鞏固字音。(3)組織學生識記多音字,課件出示3個多音字,通過詞語,辨析讀音。(4)引導學生展開識字方法的交流活動,針對識記困難的字交流識字方法。3.組織學生再次朗讀課文,鞏固字音,讀通句子。4.組織學生分段朗讀課文。1.大聲地、自由地朗讀課文,遇到讀不準的生字圈出來,借助識字表讀準字音。2.展開小組互學生字活動。(1)組長利用字卡逐一檢查小組成員識字情況,將識記不準的生字單獨列出來,重點識記。(2)讀準字音,注意“嚼”比較拗口,要多讀幾次。(3)讀準多音字“答”“應”“骨”。(4)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咱”“救”“拼”“剛”,運用對比識字的方法比較“旅”,運用字理識字的方法識記“流”“淚”。3.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每一個生字的字音,讀通每一個句子。4.分自然段輪讀課文,注意語氣。1.本課要求認讀的生字略難,是本課的重點。教師可以借助詞語和句子反復再現,強化字音。2.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抓住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強化識記。“瞇”在動作體驗中知道是“閉眼”的意思,與“咪”區分開。3.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能力,在傾聽中鞏固字音。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用時:8分鐘)1.組織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課前提出的問題:牛肚子里是什么樣的?誰在旅行?最后結果怎么樣?2.組織學生圍繞“課文講的是誰和誰的什么事”展開交流,并嘗試著概括全文主要內容。1.默讀課文,交流:牛肚子里一共有四個胃。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最后僥幸逃脫。2.交流明確:課文講的是兩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紅頭的蟋蟀不幸誤入牛肚子,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驚險的“旅行”,在朋友青頭的幫助下最后僥幸逃脫的危險經歷。引導學生抓住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進行充分交流,了解抓人物、抓事件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四、示范講解,指導書寫(用時:10分鐘)1.指導學生觀察寫字表中的前5個生字,找出容易寫錯的筆畫。2.組織學生針對容易寫錯的筆畫進行書空練寫,并針對書寫難點進行交流。3.利用課件逐一展示“旅、咱、救、命、拼”的書寫,引導學生觀察。4.組織學生練寫生字,教師巡視予以個別指導。5.利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書寫成果,集體評議。1.逐一觀察生字,找出容易寫錯的筆畫,并圈出來。2.注意:“旅”的右部是“”;“救”的左部最后一筆是點。3.仔細觀察每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和筆畫書寫特點。“命”下部右側的單耳旁的豎靠近豎中線。4.逐一練寫,針對老師的建議進行修改。5.仔細觀察同伴的書寫,看一看哪些筆畫寫得好,哪些寫得不夠好。生字的書寫要以學生自主練寫為主,教師范寫強調重點。五、課堂總結,知識拓展(用時:2分鐘)1.總結學生課堂學習情況,鼓勵學生努力學習。2.知識拓展:查找牛的消化系統的相關知識,了解牛的反芻現象。1.針對老師的意見想一想怎樣改進。2.運用網絡等資源完成作業,遇到困難時可以請家長幫忙。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利用課文資源豐富課外知識,擴充學生的學習渠道。第二課時教學環節教師指導學生活動教學提示一、直接入課,鞏固字詞(用時:6分鐘)1.利用課件出示詞語,組織學生展開“摘蘋果”游戲,鞏固生詞。2.利用生字卡片,組織學生快速認讀生字。3.組織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鞏固字音,讀通句子。1.認讀詞語:咱們、答應、可憐、牙齒、嚼幾下、吞下去、咽下去、悲哀、蹭來蹭去、笑瞇瞇。2.認讀生字:咱、偷、答、應、卷、骨、齒、嚼、吞、胃、悲、咽、幾、淚、瞇。3.逐段朗讀課文,認真傾聽同學的朗讀,針對有問題之處進行示范朗讀。雖然三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但是,這種能力還需要逐步鞏固和提升。因此,教師還要注重對識字效果的鞏固,通過反復訓練幫助學生鞏固字音。二、朗讀課文,感悟體會(用時:22分鐘)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描寫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句子。2.在黑板上畫出“牛消化器官”的簡筆畫,組織學生到黑板上畫出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線。3.組織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介紹“反芻”現象。4.組織學生展開小組合作,體會青頭和紅頭不同的心情。(1)組織學生瀏覽課文,畫出青頭和紅頭的對話。(2)組織學生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讀青頭和紅頭的對話。(3)組織學生展開小組討論:青頭和紅頭當時的心情怎樣。5.引導學生研讀課文,了解事情的起因。(1)指名分角色朗讀第1~7自然段,學生思考并了解事情的起因。(2)圍繞“紅頭為什么會被吃掉”的問題研讀第7自然段。(3)引導學生想象蟋蟀玩耍的心情和紅頭進入牛嘴中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6.引導學生交流學習第8~19自然段。(1)課件出示第8~12自然段,組織學生分角色讀課文,思考青頭是怎樣做的,并從青頭的語言、動作中體會它對紅頭的關心。(2)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8~12自然段,讀出紅頭的情緒變化。(3)組織學生默讀第13~19自然段,圍繞“青頭是怎樣關心紅頭的”展開交流,并且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相關的句子。(4)瀏覽課文,說說你還從哪里感受到了青頭對紅頭的關心。7.指名讀第20、21自然段,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故事的結局。(1)組織學生討論“紅頭為什么會得救”。(2)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歷想象紅頭此時的心情,了解紅頭為什么得救了還流淚。8.引導學生表達交流:你想對青頭或者紅頭說什么?9.組織學生圍繞“為什么說紅頭和青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進行總結交流。1.默讀課文,一邊讀書一邊圈畫相關的語句。2.畫出相關路線:牛嘴里→牛肚里→第一個胃→第二個胃→牛嘴里。3.交流明確:反芻是指某些動物進食經過一段時間以后將半消化的食物從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4.小組合作學習:(1)一邊瀏覽課文,一邊圈畫相關的語句。(2)同桌相互配合,把每一個人物的語言讀準確。(3)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并認真傾聽同學的想法。5.朗讀并交流。(1)讀第1~7自然段,交流:事情的起因是青頭和紅頭是好朋友,它們在玩捉迷藏時紅頭被黃牛卷到嘴里了。(2)細讀第7自然段,明白紅頭被卷的原因是藏在草堆里。(3)聯想自己和小朋友們捉迷藏時的心情并朗讀第1~6自然段,想象紅頭進入牛嘴時的恐懼心情并朗讀第7自然段。6.學習第8~19自然段。(1)抓住重點詞“拼命、急忙、大吃一驚、蹦、摔、爬、喊”感受事情的緊急、驚險。并畫出第11自然段中描寫青頭的動作、語言的句子,體會青頭的奮不顧身。(2)在分角色朗讀中,要體現出紅頭的著急、驚慌失措、惶恐不安。(3)默讀課文,并交流:“紅頭!不要怕……”“你是勇敢的蟋蟀……”是青頭在鼓勵紅頭;“我聽說牛肚子里……”“等一會兒牛休息的時候……”是青頭在給紅頭講解逃生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4)瀏覽課文,朗讀相關語句,再說出自己的想法。7.指名朗讀,學生匯報自己找到的故事結局。(1)結合板書上的紅頭旅行線路圖,了解牛反芻的現象和青頭的幫助讓紅頭得救。(2)交流明確:紅頭因為激動和感激青頭,才流下了眼淚。8.圍繞“深厚的友誼”展開自由交流,說清楚自己的觀點。9.圍繞“只有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才是真正要好的朋友”進行討論。1.學生在圈畫文字的過程中,要注意良好習慣的培養,注意使用直尺等工具,保持書面的整潔。2.在學生交流反芻現象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語言表達的準確性。3.在學生展開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明確每一個環節做什么,帶著明確的目的展開學習。4.學生討論青頭和紅頭心情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說清楚自己的想法即可,不要有過高的要求。5.學生在品讀課文蘊含的情感時,既可以想象文字中蘊含的畫面,也可以聯系自己生活中類似的經歷,有“感”而發。6.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性詞語體會人物的心情,例如,抓住語言描寫、動作描寫讀出紅頭的害怕、無助、驚恐,讀出青頭的擔心、機智、冷靜。7.青頭對紅頭說的話中,既有對朋友的鼓勵,又有對朋友的幫助,教師在組織學生讀書交流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將兩方面內容都找出來,并通過朗讀體會人物的品質。8.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總結紅頭得救的原因:一是青頭和紅頭情誼深厚,青頭奮力相救;二是青頭博學多識;三是青頭的沉著冷靜。9.理解“紅頭的淚水”時要注重學生多元化的思維,有激動、有感激、有真誠、有恐懼……10.教師由青頭和紅頭的友誼引出對學生之間友誼的德育教育。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圍繞“非常要好的朋友必須是相互關心的朋友”這一中心進行交流。三、觀察交流,指導書寫(用時:10分鐘)1.指導學生觀察寫字表中的后8個生字,找出容易寫錯的筆畫。2.組織學生針對容易寫錯的筆畫進行書空練寫,并針對書寫難點進行交流。3.利用課件逐一展示“掃、胃、管、等、剛、流、淚、算”的書寫,引導學生觀察。要注意“淚”在書寫過程中屬于“左窄右寬”。“胃”上部寬而短,下部窄而長,而且下部的第二筆起筆在橫中線上。“算”中間窄,最下部分的橫長,筆畫舒展,支撐住整個字的重心。4.組織學生練寫生字,教師巡視予以個別指導。5.利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書寫成果,集體評議。1.逐一觀察生字,找出容易寫錯的筆畫,并圈出來。2.交流明確:書寫“掃”的時候,別忘記右部中間的橫不出頭;“算”中間是“目”,不是“日”。3.仔細觀察每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和筆畫書寫特點,看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多看幾次。4.逐一練寫,針對老師的建議進行修改。5.仔細觀察同學的書寫,看一看哪些筆畫寫得好,哪些寫得不夠好。學生書寫的時候,教師要給他們預留充分的時間,并適時點撥。四、拓展延伸,挖掘故事(用時:2分鐘)挖掘身邊的小故事: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非常要好的朋友,講一講你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回憶,找出自己的好朋友,說一說你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引導學生明白在表達時應該有觀點,有條理。小學語文《在牛肚子里旅行》重點導讀:1.會認“咱、齒”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答、應、骨、幾”的字音,會寫“旅、憐”等1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過程,大致了解牛胃的特殊構造及功能。3.在閱讀中感受青頭臨危不懼,對朋友充滿真摯的情感,懂得在危險時刻不慌張,用知識戰勝困難。導入:人們為了辦事或游覽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叫“旅行”,你一定去過很多地方旅行,今天我們就走進課文,看一次特殊的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課文精析:1.我來學字詞(1)我會認咱(zán)們偷(tōu)偷答(dā)應(yìng) 卷(juǎn)起一骨(gū)碌牙齒(chǐ) 細嚼(jiáo) 慢咽(yàn) 吞(tūn)下胃(wèi)疼悲(bēi)哀幾(jī)乎眼淚(lèi) 笑瞇(mī)瞇(2)我會寫(3)詞語理解①有兩只小蟋蟀,一只叫青頭,另一只叫紅頭。它們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要好:指感情融洽;也指對人表示好感,愿意親近。例句:這兩個小伙伴非常要好,整天形影不離的。=2\*GB3②可憐的紅頭還沒有來得及跳開,就和草一起被大黃牛卷到嘴里了。可憐:值得憐憫。例句:這只小狗被關在籠子里,真可憐。=3\*GB3③“可是,你說這些對我有什么用呢?”紅頭悲哀地說。悲哀:哀痛、傷心。例句:聽到這個消息,他的臉上露出悲哀的神情。=4\*GB3④等一會兒牛休息的時候,它要把剛才吞進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細嚼慢咽……細嚼慢咽:慢慢地吃東西。例句:媽媽告訴我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不能著急。=5\*GB3⑤我聽說牛肚子里一共有四個胃,前三個胃是貯藏食物的,只有第四個胃才是管消化的。貯藏:儲藏保管。例句:媽媽每年都要貯藏一些大白菜。2.資料袋牛的胃:牛的胃有4個胃室組成,即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皺胃。食物按照順序流經這4個胃室,其中一部分在進入重瓣胃前返回到口腔內再咀嚼,稱之為“反芻”。這4個胃室并非連成一條直線,而是相互交錯存在。3.我來說內容課文主要寫了兩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紅頭”的蟋蟀不幸誤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驚險的“旅行”,最后僥幸逃脫的危險經歷。4.我會品經典(1)事情的起因(紅頭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1-7自然段)紅頭和青頭玩(捉迷藏)的游戲時,紅頭躲在(草堆里),只露出兩只眼睛(偷偷地看)。正在這時,一頭大黃牛從紅頭后面慢慢走過來,紅頭做夢也沒想到,大黃牛突然低下頭來(吃草)。可憐的紅頭還沒來得及(跳開),就和草一起被大黃牛(吞到嘴里)了。事情的經過(紅頭在牛肚子旅行的過程):(8-16自然段)默讀8~18節,找出描寫紅頭的句子。“救命啊!救命啊!”紅頭拼命地叫起來。“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那我馬上就會死掉。”紅頭哭起來。它和草已經一起進了牛的肚子。“可是你說這些對我有什么用呢?”紅頭悲哀地說。“謝謝你!”紅頭的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了。它咬著牙不讓自己失去知覺。紅頭在牛肚子里隨著草一起移動,從第一個胃到了第二個胃,又從第二個胃回到了牛嘴里。這一下,紅頭又看見了光亮。可是,它已經一動也不能動了。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結果:(17-20自然段)“阿嚏!”牛打了一個噴嚏,紅頭隨著一團草一下子給噴了出來。(2)在牛肚子里,紅頭經過了哪些地方?從牛嘴里到(第一個胃),接著到了(第二個胃),最后又從(第二個胃)回到了(牛嘴里)。想象紅頭會遇到哪些危險?又會有怎樣的感受?請仔細品讀句子,用下面的填空說一說:當我和草突然被牛吃到嘴巴里時,感到非常害怕;我在牛的嘴巴里時,嚇得我叫了起來;我的身子隨著草慢慢蠕動,又進了牛的肚子,這時我非常難受,我咬著牙不讓自己失去知覺。迷迷糊糊中,我眼前一亮,原來我又回到了牛的嘴巴里,我想逃出去,可是我已經一動也不能動了。最后隨著牛打了一個噴嚏,我隨著一團草一下子給噴了出來。(2)體會青頭對紅頭的關愛及運用知識解決困難的機智。小小的青頭是如何救出紅頭的呢?從他們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重點研讀句子:“你在哪兒?”青頭急忙問。青頭大吃一驚,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頭牛用尾巴輕輕一掃,青頭就給摔到地上了。青頭不顧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來大聲喊:“躲過它的牙齒,牛在這時候不會仔細嚼的,它會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青頭又跳到牛身上,隔著肚皮和紅頭說話:“紅頭!不要怕,你會出來的。我聽說牛肚子里一共有四個胃,前三個胃是貯藏食物的,只有第四個胃才是管消化的!”“當然有用。等一會兒牛休息的時候,它要把剛才吞進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細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來的。”這時,青頭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體在牛鼻孔里蹭來蹭去。第一:體會青頭對紅頭的關愛。=1\*GB3①青頭大吃一驚,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頭牛用尾巴輕輕一掃,青頭就給摔到地上了。青頭不顧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來大聲喊:“躲過它的牙齒,牛在這時候不會仔細嚼的,它會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明確:這句話寫出了當得知紅頭被牛吃進肚子里后,青頭的吃驚與救友心切。從“一下子、不顧、一骨碌、大聲喊”可以看出青頭非常著急,它一心想救自己的朋友,連疼痛都忘了。②青頭又跳到牛身上,隔著肚皮和紅頭說話:“紅頭!不要怕,你會出來的。我聽說牛肚子里一共有四個胃,前三個胃是貯藏食物的,只有第四個胃才是管消化的!”明確:從“跳到”“隔著”可以看出青頭千方百計地鼓勵紅頭,給它信心。我們在朗讀的時候要注意讀出兩個“!”的語氣。③“當然有用。等一會兒牛休息的時候,它要把剛才吞進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細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來的。”明確:這句話也是青頭在給紅頭打氣,讓他有信心,同時也表達了他一定要救出紅頭的堅定決心。第二:了解青頭擁有豐富的知識并懂得運用知識。=1\*GB3①青頭大吃一驚,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頭牛用尾巴輕輕一掃,青頭就給摔到地上了。青頭不顧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來大聲喊:“躲過它的牙齒,牛在這時候不會仔細嚼的,它會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②青頭又跳到牛身上,隔著肚皮和紅頭說話:“紅頭!不要怕,你會出來的。我聽說牛肚子里一共有四個胃,前三個胃是貯藏食物的,只有第四個胃才是管消化的!”③“當然有用。等一會兒牛休息的時候,它要把剛才吞進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細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來的。”④這時,青頭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體在牛鼻孔里蹭來蹭去。明確:青頭正是因為了解牛的“反芻現象”以及鼻黏膜受刺激會打噴嚏的知識才救出了自己的朋友。5.我來說大意:課文通過描寫兩只小蟋蟀在玩捉迷藏時,其中一只不幸被大黃牛卷到嘴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告訴我們牛有四個胃及吃食時會反芻的現象,也贊美了青頭在危險時刻不慌張,用知識解救朋友的美好品質。拓展閱讀:爭吵一群螞蟻在草叢里覓食,忽然他們看到了一只大青蟲躺在那兒一動不動。太好啦!大家作出決議,要把大青蟲搬回去慢慢享用。一只螞蟻擔任指揮,在他“嗨嗨—嗨嗨”號子的指揮下,大家步調一致,齊心合力,大青蟲被拖動了。剛走到一半路程,他們內部發生了沖突。一只螞蟻對另一只螞蟻抱怨:“你怎么不肯出力?”被指責的螞蟻反駁說:“你不要講我了,你是最調皮的一只。”擔任指揮的螞蟻勸說他們不要爭吵,卻受到其他螞蟻的批評:“你只動嘴不出力當然容易。”參加爭吵的螞蟻越來越多,大青蟲被甩在路邊。爭吵聲把路邊的一只在曬太陽的公雞引來了,他一看見大青蟲就撲上去,一口叼走了。當螞蟻明白是怎么回事并停止爭吵時,已經晚了。思考:1.這篇短文描寫的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分別是什么?2.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參考答案:1.事情的起因是(第1自然段)一群螞蟻看到一只大青蟲后想把大青蟲搬回去慢慢享用。事情的經過是(2—3自然段)在搬大青蟲回去的路上,他們為誰出力多,誰出力少爭吵了起來。事情的結果(4—5自然段)在他們爭吵的時候,大青蟲被一只曬太陽的公雞叼走了。2.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同伴之間不要斤斤計較,要團結才能把事情做好。同步練習:(答題時間:15分鐘)一、看拼音,寫詞語。1.爸爸說:“今年zánmen()去北戴河lǚxíng()吧!”2.這只kělián()的小狗總suàn()déjiù()了。3.哥哥wèiténg()得直叫喊,還一個勁兒地liúlèi()。二、給句子中加點的字選擇正確讀音填空。dādá1.小紅認真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2.紅頭心想:“我要是一答()應,就會被青頭發現。”三、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要好的()高興地()笑瞇瞇地()拼命地()悄悄地()偷偷地()四、閱讀。皮諾喬對他的朋友金槍魚說過“再見”,就在鯊魚的肚子里摸著黑,向遠處一閃一閃的微弱亮光一步一步走去。他越是往前走,火光就越是亮,越是清楚。等他走到跟前……他看到什么啦?一張小桌子,上面擺著吃的,還有一支點著的蠟燭,插在一個綠色的玻璃瓶上。桌子旁邊坐著一個小老頭兒,頭發胡子白得像雪。這小老頭兒正在那里嚼著一些生猛的小魚。1.摘抄短文中“ABAB式”的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填量詞。一()小桌子一()蠟燭一()玻璃杯一()小魚3.皮諾喬在鯊魚的肚子里發現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咱們旅行2.可憐算得救3.胃疼流淚二、1.dá2.dā三、朋友留下眼淚說跑離開看四、1.一閃一閃一步一步2.張支個些3.發現了小桌子、蠟燭、玻璃瓶、小老頭兒等。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在牛肚子里旅行人教(部編版)《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教學目標:1.認識15個漢字,會寫13個字,積累“旅行、答應”等詞語,掌握“答、應、骨、幾”4個多音字。2.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文本及課前搜集的資料了解牛胃的特殊構造及功能。3.在閱讀中感受青頭臨危不懼,對朋友充滿真摯的情感,懂得在危險時刻不慌張,用知識戰勝困難。教學重點:1.認識15個漢字,會寫13個字,積累“旅行、答應”等詞語,掌握“答、應、骨、幾”4個多音字。2.在閱讀中感受青頭臨危不懼,對朋友充滿真摯的情感。教學難點:1.通過文本及課前搜集的資料了解牛胃的特殊構造及功能。2.在閱讀中感受青頭臨危不懼,對朋友充滿真摯的情感,懂得在危險時刻不慌張,用知識戰勝困難。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1.同學們喜歡外出旅游嗎?哪位同學可以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去過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暢聊旅行,感受旅行的快樂。2.今天我們要認識兩位蟋蟀朋友,一位叫“青頭”,一位叫“紅頭”。有一天,其中一只叫紅頭的蟋蟀跑到牛肚子里旅行了。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來一起進入課文《在牛肚子里旅行》。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認真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畫出你覺得感動的地方。朗讀要求: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努力把文章讀流利,有感情地朗讀。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三、生字認讀,讀準字音1.小蟋蟀的旅行驚險而又刺激,下面讓我們跟上小蟋蟀來學學生字吧。出示生字指讀:咱、偷、答、應、卷、骨、齒、嚼、吞、胃、悲、咽、幾、淚、瞇。2.注音領讀。3.重點認讀:答、應、骨、幾、卷。3.開火車朗讀生字和詞語。出示詞語:旅行要好咱們草堆作聲答應做夢可憐來得及救命拼命大吃一驚馬上消化當然剛才知覺光亮眼淚學生根據要求朗讀經過的詞語。四、情景朗讀,感知文本導學:快來朗讀課文,看一看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驚險旅行吧!1.自由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預設:課文講述了兩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叫“紅頭”的蟋蟀不幸誤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驚險的“旅行”,最后在同伴的幫助下僥幸逃脫危險的經歷。2.閱讀課文1-7自然段,了解事情發生的起因。預設:紅頭青頭捉迷藏,紅頭遇險進牛嘴。3.指導讀好角色的語氣。朋友玩耍時要讀得歡快,出現危險時要讀得著急。4.隨文識字:掌握多音字“答、應”的讀音和用法。5.重點語段朗讀。哪一點寫出了小蟋蟀的處境危險,你能讀出來嗎?預設:朗讀指導第7自然段,抓住關鍵動詞,讀出當時情況的危急。6.朗讀課文第8—18自然段,了解紅頭歷險的同時感受青頭對朋友的鼓勵。(1)讀好紅頭和青頭的對話,讀出好朋友的友情。(2)勾畫青頭的動作,讀出青頭的奮不顧身。7.朗讀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經歷,分別朗讀對紅頭和青頭的描寫。體會小蟋蟀的情感。預設:(1)當紅頭被大黃牛吃到嘴里時,讀出危險的語調。青頭告訴紅頭躲過牛的牙齒,讀出青頭的急切。(2)當紅頭被吞進牛肚子里時,讀出悲哀。青頭告訴紅頭牛的前三個胃是貯藏食物的,第四個胃是管消化的,讀出青頭對好朋友的鼓勵。(3)當紅頭感到悲哀沮喪時,讀出紅頭的害怕。青頭鼓勵紅頭是勇敢的蟋蟀,一定能出來,讀出安慰、鼓勵的語氣。(4)當紅頭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經不能動彈時,讀出紅頭的筋疲力盡。青頭爬到牛鼻子上,在牛鼻孔里蹭來蹭去,讀出青頭奮勇相救的勇敢。8.同桌演一演這個關于友情的故事,要演出紅頭處境的危險和青頭的幫助鼓勵。9.讀好故事的結局,讀出好朋友歷經劫難后重逢的開心。預設:當紅頭流著淚感謝青頭時,讀出它的感動。青頭笑瞇瞇地開導紅頭不要哭,就算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讀出它的幽默。五、學寫生字課文同學們讀得真流利,現在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我們在書寫時一定認真寫,請拿起你的鋼筆跟老師一起寫字吧!強調執筆姿勢和書寫規范:小組成員比一比,看誰的坐姿最正確,書法最漂亮,寫得最快速。出示書寫要求:規范、端正、整潔。1.出示生字:旅、咱、憐、救、命、拼、掃、胃、管、剛、流、淚、算。2.指導學生觀察寫法,板書筆順。3.打開“優教學生字”,講解生字的意義與寫法。重點學習:“旅”和“旋”的區別;注意“算”的中間是“目”。4.學生臨寫生字,教師巡回指導。六、鞏固練習1、打開“基礎訓練-《牛肚子里的旅行》”,一起來闖關吧!2、完成配套練習冊。第二課時一、溫故知新1.讀詞語,尋找詞語中的多音字。出示生字,學生認讀,找一找這些詞語中的多音字。預設:答、應、骨、幾、卷。2.看拼音寫詞語。出示拼音,學習寫詞語。小組評價書寫情況。3.科普知識。牛的胃由4個胃室組成,即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飼料按順序流經這4個胃室,其中一部分在進入瓣胃前返回到口腔內再咀嚼。這4個胃室并非連成一條直線,而是相互交錯存在。二、開心游戲閱讀課文1-7自然段,說一說課文使用什么描寫使你感受到了這對好朋友的開心快樂。1.找出語言描寫,讀一讀,感受兩只小蟋蟀的快樂游戲、友好相處。2.找出動作描寫,感受小蟋蟀捉迷藏的天真活潑。3.找一找紅頭的心理描寫,感受紅頭躲藏時的心理。理解作者通過多種描寫方法表現紅頭和青頭是好朋友的手法。三、非常歷險1.這對開心玩耍的好朋友一起經歷了一次怎樣的冒險?紅頭被大黃牛卷到嘴里了……學生自由表達,感知內容。2.默讀課文第7—18自然段,從文中畫出說明紅頭所在地點的語句。紅頭是怎樣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學生按照地點提示說一說。預設:圖片展示。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線是:嘴→肚子→第一個胃→第二個胃→嘴。3.紅頭被吞掉后,青頭是怎樣做的?說一說最讓你感動的地方。預設:(1)青頭不顧被牛尾巴掃下來的疼痛,繼續跳到牛身上和紅頭說話。(2)紅頭在牛胃里快要絕望的時候,青頭一直安慰它。(3)紅頭返回牛嘴時,青頭勇敢地爬到牛鼻子里蹭,使牛打噴嚏,救下了紅頭。4.賞讀自己最感動的地方,抓住關鍵詞說一說自己的感動。(1)青頭大吃一驚,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頭牛用尾巴輕輕一掃,青頭就給摔到地上了。青頭不顧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來大聲喊:“躲過它的牙齒,牛在這時候不會仔細嚼的,它會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預設:從“蹦”“摔”“一骨碌爬起來”“喊”等詞語中體會青頭臨危不亂、和青頭與紅頭的真摯感情。(2)“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來的。”“謝謝你!”紅頭的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了。它咬著牙不讓自己失去知覺。預設:從“一定能出來”“咬著牙”等詞語感受這對好朋友相互鼓勵、永不放棄的精神。(3)這時,青頭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體在牛鼻孔里蹭來蹭去。預設:對一只蟋蟀來說,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啊!這種不顧自己的安危救助朋友的行為真讓人感動!四、完美結局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對好朋友見面時的情景。出示句子:紅頭看見自己的朋友,高興得流下了眼淚:“謝謝你……”青頭笑瞇瞇地說:“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吧!”2.師問:兩只蟋蟀一哭一笑讓你體會到什么?學生自由談體會。五、我的思考紅頭為什么能夠脫險?關鍵因素是什么?1.自己的堅持。2.好朋友青頭的幫助。青頭是用什么幫助紅頭的?(1)知識豐富,方法正確。(2)安慰鼓勵,永不放棄。(3)堅強勇敢,及時出手。六、大家交流1.有一個成語“吃一塹,長一智”,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嗎?學生自由表達。預設: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訓,增長一分才智。是經過失敗取得教訓的道理。2.經歷這次危險以后,青頭和紅頭會有怎樣的變化呢?七、課堂總結在青頭的幫助和鼓勵下,紅頭驚險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這是多么值得慶幸啊!正是青頭的臨危不懼,對朋友真誠的關心,以及靈活應用了所學知識解救了自己的朋友!八、布置作業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一聽,同時跟家人分享自己這節課的收獲。2.積累相關的格言,抄到積累本上。知識就是力量。竭誠相助親密無間,乃友誼之最高境界。勇敢里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九、鞏固練習打開“閱讀訓練-《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起來闖關吧!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0在牛肚子里旅行人教(部編版)10在牛肚子里旅行說課稿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在牛肚子里旅行》以下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四個方面來對本課做具體的闡述。我的教學理念是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一、說教材本篇課文選自三年級上冊第十課,是張之路的作品。本文主要講了一篇有趣的科普故事。文章通過兩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到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僥幸逃脫的危險經歷,告訴我們了一個科學知識:牛有四個胃,牛吃食有反芻的現象,同時也讓同學們體會到了友誼的珍貴!根據新課標的階段目標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我制定了本科的教學目標1)能夠認讀本節課的生字、詞,掌握會寫字,會認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