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特點和治療方法_第1頁
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特點和治療方法_第2頁
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特點和治療方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特點和治療方法

口腔扁平(olp)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粘膜疾病。口腔病變的特點是白色損害、伴有血管和潰瘍,以及一些惡變趨勢。OLP病程易遷延反復,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目前尚無根治方法,學者們仍在積極探尋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筆者回顧性分析102例OLP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其臨床特點和治療方法,現報道如下。1數據和方法1.1病例資料納入和排除標準收集2008年1月~2011年9月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口腔醫學中心口腔黏膜病專科門診就診的OLP患者的病例資料。納入標準:符合OLP臨床和病理診斷標準;服藥后12個月內能按時復診且遵醫囑用藥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無禁忌癥者。排除標準:3個月內曾全身或局部使用免疫調節藥物者。共102例OLP被納入本研究。1.2回顧性分析整理102例患者的病例資料,對其臨床特點(包括性別、年齡、病損類型及部位)、治療方法及療效進行回顧性分析。1.3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圖5硫酸羥氯喹片(上海中西制藥有限公司),商品名為紛樂,0.1g/片;白芍總苷膠囊(寧波立華制藥有限公司),商品名為帕夫林,0.3g/粒;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上海通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1mL的注射液中含有40mg的醋酸曲安奈德;質量分數0.1%他克莫司軟膏(安斯泰來制藥(中國)有限公司),商品名為普特彼;西吡氯銨含片(魯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潔清,2mg/片。1.4硫酸羥氯喹片用藥根據OLP類型選擇相應治療方案。所有患者均給予2%碳酸氫鈉溶液含漱和西吡氯銨含片含服,每日各2次。給予硫酸羥氯喹片的患者每個月定期進行血常規和眼科檢查,如患者出現任何視覺癥狀和體征即停藥。病情控制后各種藥物均逐漸減量至停藥。1.4.1病損復發時間口腔硫酸羥氯喹片每次1片,每日2次;白芍總苷膠囊,每次2粒,每日3次,均連續服用1個月為1個療程。同時病損區域基底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mL加2%利多卡因1mL配成的懸濁液,每周1次,4次為1個療程,病損復發時仍按此方法予以封閉。反復出現糜爛或潰瘍且曲安奈德局封閉無效者給予質量分數0.1%的他克莫司軟膏,病損處外用。1.4.2單線患者口服白芍總苷膠囊,每次2粒,每日3次,連續服用1個月為1個療程。0.1%維甲酸軟膏病損處外用,每日3次,連續使用1個月為1個療程。1.5治療后預防作用參考《口腔扁平苔蘚(萎縮型、糜爛型)療效評價標準(試行)》進行療效評價。顯效:治療后充血糜爛、潰瘍完全消失,白色條紋無或輕微,疼痛完全消失。有效:治療后充血糜爛、潰瘍面積縮小,白色條紋減少,疼痛減輕。無效:治療后充血糜爛、潰瘍面積無變化或加重,白色條紋無減輕或加重,疼痛無減輕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患者病例采用局部和肌聯合用藥方式,符合以下方面經臨床和病理診斷為OLP的患者102例,其中男性46例(45.0%),女性56例(55.0%),男女比例1∶1.22。發病年齡17~78歲,平均年齡為(49.26±14.15)歲,30歲以下患者12例(11.8%),病程半個月至10年,病程中位數5.5個月。102例患者中網紋型20例,占19.6%,充血糜爛型46例,占45.1%,潰瘍型36例,占35.3%。病損在頰側的84例(82.4%),在舌背的35例(34.3%),在唇部26例(25.5%),在牙齦19例(18.6%),在舌腹16例(15.7%),在腭部7例(6.86%),口底3例(2.94%)。有2處及2處以上多發病損者75例(73.5%),單發病損27例(26.5%)。綜上,本研究中患者以女性多見,病損部位以頰黏膜多見,多部位病損患者多于單發病損患者。102例患者,采用局部和全身聯合用藥方式,在12個月的隨訪期內,未發現有癌變者。3個月總有效率為79.4%,6個月為86.3%,1年為88.2%(表1)。3關于olp的病損類型及耐藥標準OLP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見類型之一,人群中發病率為0.5%~2.2%。OLP病因不明,病程易遷延反復,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和思想負擔,且長期潰瘍或糜爛的病損有惡變現象,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列入癌前狀態(precancerouscondition),因此目前OLP的臨床治療仍是關注熱點。流行病學調查顯示OLP發病年齡不限,從青少年到老年人皆可發病,以中年女性發病率較高,本研究102例患者平均年齡(49.26±14.15)歲,女性患者較多,這與國內外報道一致,年齡最小患者17歲,30歲以下患者12例(11.8%),青少年OLP患者相對較少,但仍應早期發現及時治療。OLP可發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其臨床病損形態多樣化,同一患者口腔黏膜可出現數種病損形態共存,在OLP的病程發展中病損可以相互重疊和轉換。典型的OLP病損為小丘疹連成的線狀白色、灰白色花紋,類似皮膚損害的威肯姆線(Wickhamstraie),白紋可組成網狀、樹枝狀、環狀或半環狀等多種形狀,也可表現為白色斑塊狀,伴隨白色病損可同時出現紅斑、充血、糜爛、潰瘍、水皰和萎縮。本研究中OLP病損以頰部最多見(82.3%),其它部位依次為舌背、唇、牙齦、舌腹、腭和口底,國內外研究中均以頰部病損最多見,而其余部位病損比例排序略有差異,推測與人種、地理環境和樣本量的差異有關。目前國內外尚無OLP的統一分類方法,而OLP病程長且易反復發作的特點給臨床治療帶來極大困難,為便于制定治療方案及監測療效和癌變傾向,現今學者們趨向于將OLP簡化歸類為網紋型、充血糜爛型和潰瘍型進行治療。本研究病例以充血糜爛型和潰瘍型占多數(80.4%),充血糜爛型和潰瘍型是OLP中最為嚴重的病損類型,是導致OLP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的主要因素,也是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而單純網紋型患者多數因自覺口腔黏膜粗糙感或健康體檢時被發現患病才就診。OLP病因尚未明確,大量研究認為其是由T細胞介導的慢性免疫炎癥性疾病。糖皮質激素目前仍是治療OLP的一線用藥,應用激素全身治療具有見效快的優點,但長期全身應用可導致代謝紊亂,且停藥易出現反跳現象,本研究中曲安奈德的用藥方式為局部注射,可使藥物在病損區域迅速達到有效濃度并維持較長時間,從而增強免疫抑制效果且不良反應輕。單獨使用糖皮質激素難以糾正患者免疫紊亂狀況,治療中應加用其它免疫調節劑。白芍是毛莨科植物芍藥的干燥根,祖國醫學認為其有養血、益氣、止痹、通絡的作用,白芍總苷在多個環節影響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及炎癥過程且副作用極小,硫酸羥氯喹作為免疫抑制劑是治療OLP的經典藥物,其與白芍總苷聯用對糜爛型和充血型OLP有效。維甲酸是維生素A的衍生物,具有促進上皮細胞分化和角質溶解的作用,但全身使用維甲酸有較多不良反應,因此本研究將其作為單純網紋型的局部用藥。他克莫司其主要效應細胞是T細胞,國外學者將其較多地應用于治療充血糜爛型和潰瘍型OLP患者,筆者曾使用0.1%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