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關于美德作文合集6篇_第1頁
2023年關于美德作文合集6篇_第2頁
2023年關于美德作文合集6篇_第3頁
2023年關于美德作文合集6篇_第4頁
2023年關于美德作文合集6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關于美德作文合集6篇美德作文篇1

孝,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我們都是黑眼睛黃皮膚的炎黃子孫應當繼承華夏文明——尊老愛老這一優良傳統。

記得那次,我和媽媽坐公交車,一個小妹妹由媽媽帶著和我們一同上了車。車上很擁擠,幾乎站不住腳。小妹妹一上車就緊緊抓住欄桿不愿松手,而她的媽媽也是緊緊環繞住她,生怕自己的孩子被人擠倒。

“嗤——”伴隨著聲響,到站了。車上的人們如同退去的潮水,紛紛往后門涌出公交車。此時,車上的座位空出了兩個,小妹妹拉著媽媽的手坐在座位上。而在這時,前門進來了一個年過花甲的老奶奶。小妹妹望見了,立即站了起來,給老奶奶讓座,說道:“老奶奶,您請坐。”說完,上前攙扶著老奶奶坐在座位上。老奶奶慈愛地說:“好,好,我坐,小妹妹這么小就這么懂事,真乖,感謝你!”老奶奶咯咯地笑著,慈愛的臉上條條的皺紋擠在一起。小妹妹笑得比花兒還甜,快樂地對老奶奶說:“不用謝。”小妹妹笑著,回到媽媽的懷抱。她看看媽媽又露出了花兒般的笑容。我和媽媽也相視而笑......

公交車上的小妹妹雖然嬌小,但是她尊老愛老的形象又是那么高大。而從小妹妹這朵花上散發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也讓我們車上的每一位乘客都為之沉醉。

不知哪位乘客是有意還是無意打開了一扇車窗,一陣風吹來,香氣擴散到了空氣中,充滿開來......

美德作文篇2

國慶節放假,老師給了我一本名叫《長翅膀的校服》的書。一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開了這一本書,這是一本講解并描述美德少年的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頂梁柱》。

每一個家庭里都會有一個頂梁柱,可是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家里的頂梁柱是一個13歲的孩子——秦福大。這是一個極其特別的家庭,父母都是智障殘疾人,生活不能自理,一切都得依靠別人。起先是由他的爺爺支撐的,后來爺爺一病不起,沉重的擔子就落到了秦福大一個人的肩上,既要服侍殘疾的爸爸媽媽,又要照看年幼的妹妹;既要耕重五畝承包地,又要上學讀書。在別的孩子坐地樹蔭下,邊乘涼邊吃冷飲的時候,秦福大卻無暇艷羨他們,還有一堆的家務等著他去整理。

秦福大也是班里的頂梁柱,每當看到有停水通告,他就拎著水桶樓上到樓下的一趟趟跑,搶先把面盆腳盆裝滿水,讓同宿舍的人用。

秦福大的生活這么辛苦,可他卻自強獨立,我們雖然衣食無憂,但也要學習秦福大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學會獨立,學會幫助別人。在這個故事中,我與美德也靜靜的有了個約會,這個美德少年的事跡我恒久也不會遺忘,他會激勵我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美德作文篇3

中華傳統美德在華夏史上源遠流長,自古至今,從未間斷。前有古人,后有來者。現在,美德已被有的人拋之腦后,不被重視,我想說,中華美德不能忘!

一天傍晚,在公路邊上,一個抱著嬰兒的婦女,拿著幾袋東西站在上面。寒風凜冽,天色陰沉,車站上的“母子上車處”顯得非常惹眼。母親望了一下,咦?母子上車處里,怎么會有四個大男人在這呢?莫非他們不識字嗎?可是看他們紳士道衣冠楚楚的衣著裝扮,怎么也不像一個文盲呀!

母親瞧了瞧他們,排最前頭的那位大爺,胖墩墩的,穿著筆挺的外套。他瞇縫著雙眼微微一抬,又低垂下眼皮,沒有絲毫反應。再看看其次個人,戴頂軍帽,穿著軍外套,雙手插進兜里,平視前方,旁若無人。第三位,矮矮的個子,戴著一頂非常時髦的帽子,閉著雙眼,嘴角向下撇,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再瞅瞅最終一個人,簡直無法形容。大個子,大皮衣,再加上一個大口罩,真是滑稽可笑。

母親提著嗓門兒,大聲說:“莫非你們不識字嗎?這里是母子上車處呀!”可是,他們一點反應都沒有。

這時候,車來了。那幾個男人一窩蜂地沖到車上。母親看了看車里擠得滿滿的人群,又看了看懷里冷得顫抖的孩子,年輕的母親只好無奈地站在旁邊,等待著下一班車的來臨。

英國的弗o培根先生講過:“假如有一個良好道德風氣的社會環境,是最有利于培育出一個合格的公民。圖中的那幾個男人真的不識字嗎?他們裝聾作啞,面對寒風中的母子熟視無睹,毫無憐憫之心,真是讓人痛心啊!為什么會有如此現象呢?這些人明明相識字,為什么要裝成文盲呢?莫非他們早已把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遺忘了嗎?

我希望全部的人都能擦亮你們的眼睛,不要當假文盲,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中華美德不能忘!我們應當把它傳播下去,讓它成為每個人心里的標尺,讓它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最大的傲慢!

美德作文篇4

今日,我讀了一篇關于中華美德的作文,這也是中華美德之一——寬容別人。關于中華美德還有:敬重師長、虛心禮貌,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寬容別人。

這篇作文的內容是:清代宰相張英和葉侍郎毗鄰而居,兩人同在京城為官。葉家修墻院占了張家三尺地面,長老夫人為此修書送到京城。張英作詩回復老婦人說:“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老夫人接信后馬上令家丁將院墻讓出三尺。也加深感慚愧,也將墻院后退三尺。俗話說:“量小失眾多,獨度大集群朋。”人有寬敞的胸襟,才能贏得友情,增進團結,才能解人之難,取人之長,諒人之短,從而產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信任親近。

戰國時期的藺相如,為了社稷之安,三讓廉頗,最終使廉頗心悅誠服,將相團結一樣;三國名賢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其胸懷豁達,非同一般,縱覽古今,凡是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人,無不胸襟坦蕩,度量恢宏。而心胸狹小者,于人于己都沒有好處。這些莫非都不是寬容的`力氣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寬容是支撐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支柱之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點從佛家修身養性之道上即可略見一斑。

還有一個,在公共汽車上,一中年婦女提著帶魚上車,弄臟了中學生的新校服。中年婦女說;“衣服臟了沒關系回家洗洗就行了。”

中學生笑了;“我該說的話都讓你說了,我得說對不起了。”眾人向中學生投來贊許的目光,中年婦女也被這幽默的指責羞紅了臉。

中國有句古話;“宰相肚里能撐船。”意思是為人要豁達大度,胸懷寬廣。當別人不當心阻礙了你的時候,當摯友誤會了你,使你感到委屈時,假如你為此爭吵、懷恨乃至抱復,那么只會加深沖突和苦痛,甚至會導致難以預料的后果。

摯友之間出現沖突和分歧彼此簡單做到寬容和諒解,但要對曾經損害過自己的人做到寬容和諒解就相當困難了。

美德作文篇5

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奢侈,我們在無意識下奢侈著地球上珍貴的資源。物資是有限的,但循環是無限的,我們若能把身邊各種各樣的物資循環利用,這就愛護了資源,這就是節儉的一種方式。奢侈是一種可恥的行為,而節儉是一種道德之美。有的人把運用過一次的塑料袋扔進垃圾桶;有的人把干凈的水撒在地上玩;有的人滿滿餐桌菜卻只吃了一點點……奢侈和破壞的現象實在太多太多,數不勝數。

小部分人的奢侈都發生在無意之間,而大多數人的奢侈都是一種習慣。世界上大約有69.09億人口,全世界每年奢侈的糧食總計高達13億噸,多么可怕的數據啊!倘如能保留這些糧食的四分之一,就足以養活全世界目前約9億的饑餓人口。

那為什么會奢侈13億噸呢?假設每人每頓飯倒掉0.5千克,那么全世界的一頓糧食就奢侈了大約34.545億噸,一天三頓就是103.635億噸,一年也就是37826.775億噸,但數據不行能是均衡的,因為存在著大多數人享受著良好的資源,卻奢侈著最多的資源。世界上至少百分之十的人每天為了讓自己吃飽費盡心機,有百分之二的人吃不上飯,好在現在大力宣揚提倡“光盤行動”,若沒有這一提倡,沒有更多人的醒悟,單單在糧食方面一年就能奢侈至少37826.775億噸。而這只是冰山一角,假如加上其他各種各樣的奢侈,可想而知這是一個浩大又可怕的數據。所以,節儉對世界沒有害處,對人類更沒有害處。

假如我們人類都能做到身邊的節儉,那么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我家有一個很好的習慣:不管是在外面吃飯,還是在家做飯,寧愿吃少一點,也不愿奢侈,就算有吃不完的,也會打包留著當天解決完,也不會隨意倒掉避開奢侈。每當我望見學校食堂那滿滿的兩大桶剩飯剩菜,我就感到惋惜,假如他們能少倒點該多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假如大家都能做到光盤行動,農夫伯伯就不用這么辛苦,糧食就不用這么被奢侈,或許還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有時候看到街上漫天飄舞的各種塑料袋,我就在想,人們為什么就不能順手把這些塑料垃圾裝好呢?還讓環衛工人這么辛苦到處去撿。我們都知道,塑料袋的降解實力特別弱,我們可以重復利用,盡量削減新塑料袋的運用,或許就不會生產出更多的塑料袋,降低惡性循環;我們可以把塑料袋扔到指定垃圾桶,進行垃圾分類,或許海洋生物就不會被我們迫害去吞食這些塑料垃圾,還能凈化環境愛護自然。這樣或許人類也能在地球上多存活一段時間。

從古至今,多數名人都在提倡節儉。孔子曾說:“儉以養德”,節儉不光能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還能培育自己的品德。節儉不是某些人的責任,它更是每個人甚至全世界的責任。地球母親向我們無私的奉獻了它的資源,我們應當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去珍惜它,回報它,愛惜它!

美德作文篇6

中華有很多美德,比如;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自強不息等等。這些美德都是世世代代的人傳承下來的。他們都是人類文明和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主成部分。

在現在社會有很多品質優秀的人。“感動中國人物”有最美司機吳斌、最美媽媽吳菊萍…..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道德模范人物。

遼寧鞍山鞍鋼集團礦業公司有這樣一位馬路管理員,她被人們譽為“當代雷鋒”。他叫郭明義。他30年如一日熱心公益事業,幫助身邊的弱勢困難群體化解沖突,給300余個涉臨無望和無助的困難家庭帶來新的希望,她連續16年,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多元,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他連續20年先后55次無償獻血或捐獻血小板,累計達6萬毫升,相當于成人自身總血量的十倍。他從自身小事做起,好事多的數不清。他的這些扶危濟困,團結互助的優良品德,艱苦奮斗和開拓創新精神酷愛祖國報效祖國等等的優秀品質。都是我們要學習去弘揚中華文化精神,這都是社會光明的一面。

社會光明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這個社會上的“看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