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歷史試卷一.選擇題(40題,共80分,請將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1.西周時期,一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女兒;再娶了一個妾,為他生了大兒子;后來妻子又為他生了二兒子,妾為他生了三兒子。當該諸侯王死后,繼承他王位的應是A.女兒B.大兒子C.二兒子D.三兒子2.實行郡縣制是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內容,對中國古代政治形成了長久的影響。下列有關秦朝郡守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由皇帝任免調動B.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長官C.在其轄區內沒有自己的封國D.職位世襲并有權直接任免縣令3.明史專家吳晗在《朱元璋》一書中曾這樣描述我國古代的君臣關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論道的說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從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君臣關系從坐而站而跪,說明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的重要特點是A.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強B.內閣制度日漸成熟C.中央的權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權力被六部分割4.清朝有這樣一個機構,它機構簡單,人員精干,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的中樞機構。這一機構應該是A.內閣B.中書省C.六部D.軍機處5.圖1所示是舉世聞名的中國皇家園林遺跡,該園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強的野蠻洗劫與焚毀。與此相關的列強侵華戰爭是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6.光緒皇帝曾垂淚撰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并賜予鄧世昌“壯節公”謚號。鄧世昌英勇犧牲是在A.三元里抗英中B.黃海海戰中C.威海衛戰役中D.淮海戰役中7.“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國逞兇狂。全國軍民齊奮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謠反映了中國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得到了海外華僑的大力援助B.進行了正面戰場的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實行了全民族抗戰8。“亞東開發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民國榮光,錦繡河山普照。”上述歌詞反映了二十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這次巨變是指A.國民革命運動B.辛亥革命C.抗戰勝利D.新中國成立9。“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泛舟語從容”。這是董必武同志1961年寫的懷念戰友的詩句。詩中的“會”指的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10.由中央電視臺組織的“紅色之旅”正在行進中.他們從江西出發,途經貴州遵義等地,最終將到達陜北。這一活動是為了紀念A.武昌起義B.紅軍長征C.百團大戰D.延安保衛戰11.“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毛澤東寫這首詩的背景是A.北伐戰爭勝利進軍B.平津戰役取得勝利C.渡江戰役取得勝利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2.畬族,歷史悠久,主要生活在我省的云和.景寧一帶,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了景寧畬族自治縣。由此看出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多黨合作制度D.政治協商制度13.列各項中,屬于圖2所示會議主要成果的是A.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B.確立了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C.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外交方針D.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14。“憶往昔,求和割地華夏聲咽忍顧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歸舉國同慶再造中國魂。"下列各項中,最符合這幅對聯主題的是A.開國大典B.“文革”結束C.改革開放D.香港回歸15.鄧小平同志曾說:“我們不再用‘解放臺灣'這個提法了.只要臺灣回歸祖國,我們將尊重那里的現實和現行制度”。這表明中國政府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構想是A.武力統一B.一國兩制C.一邊一國D.一中一臺16.20世紀50年代,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導下新中國走向國際舞臺的外交實踐有①參加日內瓦會議②參加萬隆會議③參加APEC會議④參加聯合國大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7.圖3場景反映了20世紀70年代A.亞非國際會議召開B.中美關系逐步緩和圖3C.中日邦交正常化圖3D.上海合作組織建立18、1992年10月,大陸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就雙方在事務性商談中各自以口頭方式達成“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指A.海峽兩岸保護雙方在對方的貿易投資B.海峽兩岸徹底結束軍事對峙C。海峽兩岸堅持一國兩制解決臺灣問題D.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19、新中國初期清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余勢力的外交基本方針是A。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B.一邊倒C.另起爐灶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0、下圖為1949—2008年中國與外國建交狀況曲線圖,其中1972年出現建交高潮的主要原因是A。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B。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C.中美關系的改善D。改革開放,逐步融入世界21.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節納入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受到人們的贊譽。追根溯源,下列各項中與這種珍惜親情、渴望相聚的情結形成有著密切關系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縣制D.科舉制22.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后,為鞏固統治,采取了以下措施:建立皇帝制度,集軍國大權于一身,且開創了嫡長子繼承制,使皇位世代相傳。在中央設立三公,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郡守、縣令均可世襲。以皇權獨尊為核心的官僚體制成為當時社會的主宰.以上評述中,劃線部分不正確的有A。1處B。2處C。3處D。4處23.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三次大革命,它們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結構。第一次發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發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此處的第一次“革命”是指
A.“家天下”制度開始B.周朝建立C。宗法制度形成D.中央集權制建立24.以歷史為題材的影視劇,有時會反映出一些歷史信息。下列影視片中的現象會在唐朝出現的是A.皇帝會見中朝官員B。各行省長官赴大都述職C.宰相們到政事堂參加會議D。內閣官員協助皇帝處理國政25.某學生在研究浙江地方史時收集到含有“江浙行省"文字的資料。你認為該資料最早應該出現在A。唐朝B.南宋C。元朝D.明朝26.我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歷程的兩對基本矛盾是①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②商品經濟與自然經濟的矛盾③皇權專制與相權制約的矛盾④皇位世襲與外戚、宦官干政的矛盾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7.紀念碑是后人緬懷先烈的載體。下列紀念碑或碑刻所承載的歷史事件,本質上的相似之處是虎門銷煙浮雕臺灣金沙灣抗日紀念碑A.抵制西方資本主義B.反對外來侵略C.反對封建統治D.維護封建經濟28.“天津臨時政府委員會"第299次會議記錄顯示,該委員會支付給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項用于履行這一項條約。這一條約是拆除山海關炮臺10000元拆除大沽南炮臺1000元拆除大沽北炮臺3000元A.《南京條約》
拆除山海關炮臺10000元拆除大沽南炮臺1000元拆除大沽北炮臺3000元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29.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談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認識問題時,曾強調:“應該直率地對給國內外帶來巨大損害這一事實進么反省”。下列哪些行為是日本在二戰時對中國造成的巨大傷害()①南京大屠殺②731細菌部隊的細菌戰③推行奴化教育④割占臺灣及其附屬島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0.右圖中所示人物是聯合國第八任秘書長潘基文,他當選的時候中國外交部發了賀電。那么在聯合國歷史上,中國是什么時候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A.1970年B.1971年C.1972年D.1973年31.下面有四副對聯關于五四運動,其中哪一副對聯反映了五四運動取得了一定勝利?A.“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B.“民眾雪恥心堅,全市罷工;本店金錢主義,獨自開張。”C.“學生一日不釋,本店一日不開”D.“學生含冤,屬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風雪。”32。一位美國記者贊嘆道:每一場革命都有它自身的傳奇,毛澤東率領數萬工農紅軍所完成的戰略轉移,就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偉大傳奇。他所說的“偉大傳奇"是指A.秋收起義B.井岡山會師C.第五次反圍剿D.長征33.一本南京總統府辦公桌上的臺歷,它用黃銅鑄成,透過歷史的塵埃還能看到上面寫著“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為歷史它在此定格成為永恒。它的寓意是A.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統治結束B.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結束C.日軍占領南京并進行大屠殺 D.南京獲解放,抗日戰爭勝利34.與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貢獻是確定了A.為共產主義奮斗的目標B.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C.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D.以領導工人運動為中心任務35.20世紀中葉毛澤東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下列各項中與這一結論相符的是A.抗戰勝利洗雪百年國恥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C.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D.“一五”計劃提前超額完成36、《史記.商君列傳》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族多怨望"。這主要是因為商鞅變法A.廢井田,開阡陌B.獎勵軍功C.建立縣制D.禁止棄農經商37、“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與高度發展的中原文化相結合,實現了民族的飛躍。”這是對哪次改革的描述?A、大化改新B、1861年改革C、王安石變法D、孝文帝改革38、王安石變法中,意圖“舉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釋天下之農歸于畎畝”的是A.青苗法B.農田水利法C.方田均稅法D.募役法39、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寫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麥對人說:“三十年后,日本其強,中國其弱乎?日人之游歐洲者,討論學業,講究官制,歸而行之;中人之游歐洲者,詢某廠船炮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強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啟超引這段話的根本意圖是A.比較中日近代文化的異同B.證明中國進行社會政治變革的必要性C.尋找甲午戰爭日勝中敗的歷史原因D.批評洋務派的活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40、、梭倫改革并沒有實現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為A、用財產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B、不同等級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權力利C、不同等級的公民承擔的義務也不相同
D、梭倫改革僅適應了奴隸主階級的需要第二卷二、非選擇題(共20分,41題13分,42題7分)41。詩歌是鮮活的歷史,它向我們講述了歷史的滄桑和社會的變遷.讀下列詩詞,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①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丘逢甲《春愁》②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1928秋)③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毛澤東《七律·長征》④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1)詩①中“四百萬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1945年臺灣在割占50年后回歸祖國,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1949年,臺灣又與祖國大陸處于分離狀態,其眾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1分)(2)詩②中“黃洋界上炮聲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摘草莓合同協議
- 雙方合同底賬協議
- 合資股東協議合同
- 瑜伽館試用期合同協議
- 孩子考試協議合同
- 出租車司機合同協議范本
- 山地養殖合同協議
- 酒店加盟協議合同
- 協議變更合同未達成一致
- 行政合同和協議
- 【MOOC】化工安全(下)-華東理工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新版高中物理必做實驗目錄及器材-(電子版)
- 汽油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將進酒》課件23張
- 醫療垃圾收集流程及鵝頸式打結方法考評標準
- 班前安全活動記錄(真石漆班組)
- 縣級城投公司人事管理制度
- 無損檢測超聲波檢測課件
- 生產中斷影響及生產組織管理考核辦法
- 【圖文】GB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精)
- (完整版)【昆明】重慶機場鳥害防治材料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