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下半年陜西教師資格初中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下面譜例的節拍類型是()A.復拍子B.單拍子C.變換拍子D.混合拍子2.下面譜例出自云南民歌《苗族舞曲》,它的調式是()A.降B大調式B.g小調式C.降B宮調式D.G羽調式3.下面譜例中,密集排列的和弦有幾個()A.1B.2C.3D.44.下面譜例中領唱與合唱的關系是()A.對比B.重復C.模進D.模仿5.下列關于A自然大調和a和聲小調的敘述,正確的是()A.調式相同B.主和弦相同C.屬和弦相同D.調號相同6.缺7.將二胡帶入剛等學府,使其從從伴奏樂器提升為獨奏預期,創建了我國第一個二胡學派的音樂家是()A.華彥鈞B.劉天華C.閔惠芬D.劉北茂8.下面譜例出自徐沛東的那首歌曲?()A.《大地飛歌》B.《籬笆墻的影子》C.《辣妹子》D.《愛我中華》9.下面譜例出自哪首小提琴曲?()A.《梁山伯與祝英臺》B.《苗嶺的早晨》C.《陽光照耀著塔什庫兒干》D.《思鄉曲》10.下面譜例是一首民歌片段,他的體裁是()A.山歌B.信天游C.小調D.號子11.與下面譜例旋律片段的風格相適應的伴奏樂器是()A.馬頭琴B.蘆笙C.冬不拉D.管子12.京劇《鍘美案》中秦香蓮的角色行當是()A.老旦B.青衣C.閨門旦D.刀馬旦13.圖1所示場景出自哪部舞劇作品?()A.《小刀會》B.《絲路花雨》C.《阿依古麗》D.《戈壁青春》14.下面譜例是巴赫《d小調托卡塔》片段,其演奏樂器是()A.鋼琴B.手風琴C.管風琴D.豎琴15.下面譜例是一首弦樂四重奏的片段,其中G譜號譜表有那個樂器演奏?()A.低音提琴B.中提琴C.大提琴D.小提琴16.下面譜例出自哪部歌劇?()A.比才《卡門》B.威爾第《阿依達》C.普契尼《圖蘭朵》D.羅西尼《塞維利亞的理發師》17.下面譜例出自哪部科幻電影的主題曲?()A.《星球大戰》B.《辛德勒的名單》C.《泰坦尼克號》D.《侏羅紀公園》18.下面譜例出自哪部音樂劇?()A.《西區故事》B.《音樂之聲》C.《西貢小姐》D.《艾薇塔》19.下面譜例是一首民歌片段,它出自哪個國家?()A.朝鮮B.日本C.印度D.埃及20.下列樂器中,發源并流行于夏威夷地區的是()A.馬林巴B.西塔爾C.尤克里里D.卡林巴21.“音樂課上,李老師首先請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赫哲族民俗風情資料,在讓學生欣賞民歌并模唱,師生討論其音樂特點,最后在《烏蘇里船歌》的音樂中結束課程。”上述教學過程沒有涉及的音樂課程領域是()A.感受與欣賞B.表現C.音樂與相關文化D.創造22.老師在“創作”模塊的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聆聽《沂蒙山小調》,并分析“魚咬尾”的發展手法,然后用該手法寫作旋律,該教學活動符合()的教育思想。A.奧爾夫B.柯達伊C.鈴木鎮一D.戈登23.“有的老師認為,當學生對鋼琴學習本身感興趣時,其學習才是最佳的,父母或者老師等外部加強的教學是沒有益處的。”該描述體現的哲學觀是()A.自然主義B.折中主義C.結構主義D.批判主義24.在音樂發生移調時,兒童仍然能夠辨別旋律的輪廓。這種建構知識的方式是()A.頓悟B.守恒C.刺激D.泛化25.在期末測試中,老師出了一道填空題,要求學生寫出《降B大調瑪祖卡》的曲作者。這是考查學生哪個方面的能力?()A.記憶B.理解C.創造D.評價26.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引導學生分別演奏《歡樂頌》的兩個聲部并合奏,然后分辨兩聲部見得音程關系,其教學重點是()A.曲式B.速度C.織體D.和聲27.“在欣賞《春節序曲》時,老師舞動著紅綢引導學生對樂曲中的音樂形象進行肢體表現”,這一活動突出的課堂參與方式是()A.演奏B.創作C.識譜D.律動28.甲、乙兩位同學演唱下面譜例,這種演唱形式是()A.對唱B.齊唱C.合唱D.輪唱29.缺30.“老師要求學生在家中尋找能夠演奏的物體作為聲源,并帶到課堂上,分組即興表演以‘春天’為主體的音效作品。”上述教學行為強調的是()A.講解B.創造C.歌唱D.律動二、音樂編創題(本大題1小題,10分)31.以下面旋片段為主題,按要求編創樂段。要求:(1)將譜例中的旋律改寫成圓舞曲(需改變原譜的音符時值)(5分)(2)寫出拍號、速度和表情符號。(5分)三、音樂作品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15分)32.分析下列譜例,并按要求作答。要求:(1)歌曲分為3個樂句,畫出曲式結構圖示,標明小節數。(5分)(2)分析每個樂句的調式調性。(6分)(3)說明歌曲調式的特點。(2分)(4)說明第2句和第3句運用了那種旋律發展手法。(2分)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1小題,35分)33.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教學內容:欣賞《野蜂飛舞》教學任務:學習音樂要素與音樂形象的關系要求:(1)設定教學目標與重難點。(10分)(2)針對教學重點設計教學過程,其中包括2個課堂提問。(15分)(3)針對(2)中的主要環節寫出設計意圖。(10分)附:教學材料這首管弦樂曲《野蜂飛舞》(又名《大黃蜂的飛行》)是俄羅斯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名曲之一。尼古拉于1899年到1900年間,基于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的是做改編為同名歌劇《撒旦王的故事》。其中第三幕第一場為描述王子變化為大黃蜂攻擊兩個反派角色的情形,此時的配樂紀委此曲。由于此曲的旋律極快,后人常選用此曲展示鋼琴、小提琴等樂器的演奏技巧。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小題,15分)閱讀案例,并回答問題。34.案例:齊老師在準備班級音樂會期間,注意到班上的小偉同學性格內向,從不參與其他同學的排練活動。經過與小偉的交流后得知,他自認為五音不全,唱歌不好聽,所以不想參加這次音樂會。但是齊老師發現小偉律動感很好,于是借來卡通形象的服裝,建議他穿上為部分節目伴舞,小偉套上了卡通服裝后發現其他同學認不出自己來,于是信心倍增,刻苦練習。最終,他的伴舞在音樂會上贏得了全班同學熱烈的掌聲。問題: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對齊老師教學中的有點進行分析。(15分)六、課例點評題(本大題1小題,15分)35.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對下面教學設計中的新課程教學階段進行評析。(15分)【課程名稱】《校園風》【教學對象】八年級學生【教學內容】舞蹈編創【主要目標】運用舞蹈作品的幾種表現形式和表現手法進行舞蹈編創。【教學過程片段】1.欣賞舞蹈作品《綠》。(1)師問:這個片段你聯想到了什么?主要運用哪個部分表現的?生答:(略)(2)教師小結:大自然萬物復蘇的景象(植物);主要運用腳步動作來模擬。2.欣賞舞蹈小品《小雞狂歡曲》。(1)師問:表現的是什么形象?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生答:小雞(動物);小雞特有的形象特征,演員夸張的表演。(2)教師小結:舞蹈采用借物比興、藝術再現、模擬夸張的表現形式塑造動物形象。3.欣賞舞蹈作品《小溪、江河、大海》。(1)師問:作品表現的是什么?能看到幾個舞蹈形象?通過什么方式來塑造?生答:(略)(2)教師小結:通過改變隊形、姿態動作、音樂等形成不同的畫面展現舞蹈構圖的塑造。4.總結舞蹈作品的表現形式和手法。5.布置作業。參考答案及解析一、單項選擇題1.【答案】C。解析:在樂曲中,各種拍子交替出現,叫作變換拍子。譜例中的旋律片段中3/4與4/4交替出現,屬于變換拍子。故本題選C。2.【答案】D。解析:民族調式的判斷步驟:①確定主音。旋律圍繞某調式主音進行,結束音一般為該調式的主音;②分析樂譜。確定了主音,將各音級按高低順序排列成音階,找出五聲調式中宮角之間唯一的大三度,從而確定宮音。看尾音從而確定主音,該旋律的主音為G,bB—D是唯一的大三度,故宮音為bB,由此可知為G羽調,將該旋律的音列由主音依次排列起來為G、bB、C、D、F五個音組成,為G羽五成調式。3.【答案】A。解析:四個聲部中,上方三個聲部之間(高音聲部與中音聲部之間,中音聲部與次中音聲部之間)的音程距離不超過四度,叫作密集排列;上方三個聲部之間的音程距離在無度以上,但不超過八度,叫作開放排列。第一小節上方三聲部由下向上依次為五度與六度關系,屬于開放排列;第二小節上方三聲部由下向上依次為五度與六度關系,屬于開放排列;第三小節上方三聲部由下向上依次為三度與四度關系,屬于密集排列;第四小節上方三聲部由下向上依次為六度與六度關系,屬于開放排列。故本題選A。4.【答案】D。解析:一個聲部的旋律,在另一個聲部跟蹤出現叫作模仿。分析譜例能夠看出領唱與合唱的音高與節奏相同,屬于模仿。故本題選D。5.【答案】C。解析:A自然大調和a和聲小調的主音相同但音階排列不同;A自然大調的主和弦為A—?C—E,a和聲小調的主和弦為A—C—E;A自然大調和a和聲小調的屬和弦均為E—?G—B;A自然大調的調號為3個升號,a和聲小調的調號為無升降號。故本題選C。6.缺。7.【答案】B。解析:劉天華,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他在民族音樂的基礎上吸取西洋作曲和演奏技法,在民族樂器二胡和琵琶音樂的創作及演奏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還創立了我國第一個獨特的二胡學派,為民族器樂,特別是二胡音樂的提高和教學作出了重大貢獻。8.【答案】D。解析:通過分析譜例能夠確定該旋律為徐沛東作曲、喬羽填詞的《愛我中華》。9.【答案】B。解析:通過分析譜例能夠確定該旋律為《苗嶺的早晨》。10.【答案】C。解析:通過分析譜例能夠確定該旋律為《無錫景》。《無錫景》是江南地區的民間小調,并無固定歌詞,任由演唱者即興發揮。11.【答案】A。解析:通過分析譜例能夠確定該旋律片段出自內蒙古長調《小黃馬》。A項馬頭琴為蒙古族特有的拉弦樂器,與譜例風格適宜。B項蘆笙為西南地區苗、瑤、侗等民族的簧管樂器;C項冬不拉是哈薩克族的彈撥樂器;D項管子是中國傳統的吹管樂器。12.【答案】B。解析:旦分為花旦,老旦,青衣,武旦,刀馬旦等。秦香蓮屬于旦里的青衣。B項青衣一般都是扮演端莊的中青年女性,與題意相符。A項老旦是扮演老年婦女的角色;C項閨門旦即未出閣的閨女、少女,或大家閨秀抑或小家碧玉形象;D項刀馬旦是扮演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女性,較著重于唱做和舞蹈。13.【答案】B。解析:該舞劇作品為《絲路花雨》。《絲路花雨》是中國自1979年起首演的大型民族舞劇,是以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和敦煌壁畫為素材創作的,歌頌了畫工神筆張和歌伎英娘的光輝藝術形象,描述了他們的悲歡離合以及與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間的純潔友誼。14.【答案】C。解析:巴赫,德國作曲家,管風琴演奏家。管風琴作品:《g小調幻想曲與賦格》《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15.【答案】D。解析:弦樂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以及大提琴組合而成,是目前最主要和最受歡迎的室內樂類型。譜例中使用G譜號的樂器為第一和第二小提琴聲部。第三聲部為中提琴,最下方低音聲部為大提琴的聲部。故本題選D。16.【答案】A。解析:譜例為歌劇《卡門》序曲中的旋律片段,是浪漫主義時期法國作曲家比才的歌劇作品17.【答案】A。解析:通過分析譜例可知該旋律出自電影《星球大戰》的主題曲DuelofTheFates。18.【答案】B。解析:分析譜例可知,該旋律選自電影《音樂之聲》的歌曲《雪絨花》。19.【答案】A。解析:譜例為朝鮮民歌《桔梗謠》。20.【答案】C。解析:尤克里里是一種四線的彈撥樂器,發源并流行于夏威夷,屬于吉他類樂器。21.【答案】D。解析:音樂課程領域包括感受與欣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材料中,李老師讓學生了解赫哲族民族風情,涉及音樂與相關文化;讓學生欣賞民歌并模唱,涉及感受與欣賞及表現,并未涉及創造領域。故本題選D。22.【答案】D。解析:戈登認為,兒童必學從小先發展在音樂方面的聽和唱的基本能力,才能進一步學習和發展理解音樂、閱讀樂譜和創作音樂。因此,開發兒童的調性感和節奏感,培養其音樂的內在聽覺是戈登音樂學習理論的基礎。材料中,老師的教學活動符合戈登的教育思想。23.【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老師認為學生對鋼琴學習本身感興趣時,其學習才是最佳的,父母和老師等外部強加的教學是沒有益處的,這符合自然主義哲學觀。自然主義一般指那些主張用自然原因或自然原理來解釋一切現象的哲學思潮。24.【答案】B。解析:音樂發生移調時,兒童仍然能夠辨別旋律的輪廓,說明兒童在此音樂活動中,掌握了旋律的特征,符合守恒構建知識的方式。守恒指的是兒童認識到客體在外形上發生了變化,但特有的屬性不變。25.【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教師要求學生寫出《降B大調瑪祖卡》的曲作者,是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記憶是人腦對經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它是進行思維、想象等高級心理活動的基礎。26.【答案】D。解析:材料中老師引導學生分別演奏《歡樂頌》的兩個聲部并合奏,然后分辨兩聲部間的音程關系,說明該教學的重點是和聲。27.【答案】D。解析:材料中,老師舞動著紅綢引導學生對樂曲中的音樂形象進行肢體表現,體現的是教師隨著音樂做各種有規律的協調的動作,引導學生參與肢體律動并感受音樂形象,故本題選D。28.【答案】B。解析:通過譜例可以看出,甲、乙同時演唱同一旋律的歌曲,屬于齊唱。依據人聲的類別,齊唱可以分為男聲齊唱、女聲齊唱、混聲齊唱、童聲齊唱等。29.缺30.【答案】B。解析:材料中,教師要求學生在家中尋找能夠演奏的物體作為聲源,分組即興表演以‘春天’為主題的音效作品,體現的是學生利用物品的聲源特性自主編創表演活動,所以該教學行為強調的是創造。故本題選B。二、音樂編創題31.【參考答案】 三、音樂作品分析題32.【參考答案】(1)(2)第一樂句為A羽五聲調式,第二樂句為A羽六聲(加變宮)調式,第三樂句為A羽六聲(加變宮)調式。(3)該歌曲以輕松歡快的曲調塑造了一幅充滿愉悅氣息的畫面。歌曲從羽音開始,2/4拍的節奏以及附點和體止符的運用使得歌曲輕松、愉快,第二樂句中加入了偏音變宮,使得民族色彩進一步加強。歌曲中六度的跳躍,以及后兩句的重復又體現了勞動人民歡快喜悅的心情。歌曲最終結束在羽音,形成了一首短小精悍的歌曲。(4)第2樂句和第3樂句所用到的旋律發展手法為換頭合尾。四、教學設計題33.【參考答案】《野蜂飛舞》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深層次感受音樂,理解音樂文化的多樣性,増強對世界音樂文化的熱愛之情。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講解、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分析樂曲的特點,嘗試樂曲結構的聽辨并隨樂哼唱,提高對管弦樂的興趣。3.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樂曲的創作背景,認識管弦樂器的音色,能夠從表現手法、速度、節奏等方面理解音樂要素與音樂形象的關系,提高音樂鑒賞能力。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能夠從表現手法、速度、節奏等方面理解音樂要素與音樂形象的關系,提高音樂鑒賞能力。2.教學難點:理解樂曲的表現手法與管弦樂的特點。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教師運用多媒體播放《薩旦王的故事》歌劇視頻片段,并提問:該歌劇中王子變成了什么動物?2.教師總結:這一幕是尼古拉基于普希金的詩作改編的同名歌劇《薩旦王的故事》其中的第3幕第1場,描述了王子變化為大黃蜂攻擊2個反派角色的情形。這段樂曲是《野蜂飛舞》,是俄羅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名曲之一。3.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詼諧幽默的樂曲吧!(二)初步感知1.教師播放管弦樂曲《野蜂飛舞》,讓學生初步感受樂曲的情緒,并提問:樂曲給了你什么樣的感受?樂曲描繪了怎樣的畫面?2.學生自由發言。3.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總結:樂曲帶給我們情緒激昂的感受。樂曲描繪了野蜂飛舞時的動態和氣勢。樂曲忽強忽弱,如同野蜂在時遠時近、時快時慢、時高時低地飛舞,充滿了情趣。【設計意圖】教師播放樂曲并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初步獲得對樂曲的感性認識,培養了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探究學習做好準備。(三)深入探究1.教師再次播放《野蜂飛舞》,提問:樂曲運用了什么手法來描繪野蜂飛舞時的樣子?2.教師總結:這首樂曲是a小調,活潑的快板,樂曲從快速下行的三十二分音符半音階開始,然后是上下翻滾的音流,生動地描繪了野蜂振翅疾飛、襲擊兩個壞人的情景。3.教師讓學生聆聽樂曲,提問:樂曲的速度與節奏是什么樣的?4.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總結:樂曲的速度極快,帶有炫技的特點。節奏緊密,節奏感強。由于此曲旋律極快,后人常選用此曲展示鋼琴、小提琴等樂器的演奏技巧。5.教師讓學生再次聆聽樂曲,提問:該樂曲的主奏樂器是什么?它的音色對表現音樂形象有什么幫助?6.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主奏樂器是小號。我們通過欣賞作品可以聽出它的高音區強勁有力,穿透力很強;中音區飽滿有力,清澈透明;低音區音響稍顯粗糙。小號的音色有助于表現嗡嗡飛舞的野蜂振翅疾飛、上下盤旋、四處活動的形象。【設計意圖】通過聆聽、問題引導與討論,學生能夠體會到樂曲的手法、速度、節奏等音樂要素,以及主奏樂器及其音色,是如何幫助表現音樂形象的,從而更深刻地理解、體驗與表現音樂,增強聽賞樂曲的興趣。學生隨樂哼唱,能夠培養其樂感,提高對音樂的興趣。(四)拓展延仲1.教師播放管弦樂《幽默曲》,把學生分成兩組,從旋律、節奏、速度、力度方面,對比分析管弦樂《野蜂飛舞》和《幽默曲》的音樂風格特點。音樂要素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野蜂飛舞》輕快、活潑節奏感強較快有力《幽默曲》明朗、愉快變化多端稍慢輕柔2.教師總結:從以上兩首管弦樂曲,我們可以感受到管弦樂表現力強,色彩豐富,對音樂形象的塑造與表現有著更全面的詮釋。【設計意圖】對比分析兩首樂曲的風格特點,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管弦樂的認識,感受管弦樂的魅力,并提高音樂欣賞能力。(五)小結作業1.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魔幻小夜燈兒童木板畫創意美術課件
- 庫區月度安全檢查培訓
- 產品市場調研設計重點基礎知識點
- 產品包裝策略重點基礎知識點
- “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班會教案
- 七年級下冊語文教師評價體系計劃
- 流感課件培訓
- 2025年新型高效電池合作協議書
- 企業員工勞動技術提升計劃
- 高二班主任的課外拓展活動計劃
- 活動物料清單
- 08S305-小型潛水泵選用及安裝圖集
- 中遠集團養老保險工作管理程序
- 缺血缺氧性腦病詳解課件
- 自動打鈴控制器plc課程設計
- 最新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課件來源于司法部司法鑒定局
- 變電站第二種工作票
- 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論文43973
- 門禁系統調試報告(共4頁)
- 北師大版一年級英語下冊期中測試卷
- 檔案學概論重點知識梳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