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中存在的問題_第1頁
色彩中存在的問題_第2頁
色彩中存在的問題_第3頁
色彩中存在的問題_第4頁
色彩中存在的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粉靜物寫生演示人:劉方杰第一節

色彩基礎知識

2三原色紅黃藍三色三原色不能由其它顏色混合而成。又稱一次色。原色,又稱為基色,即用以調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原色的色純度最高,最純凈、最鮮艷。可以調配出絕大多數色彩,而其他顏色不能調配出三原色。間色將三原色中任意二種原色相混合,就得到一種間色又稱二次色。通過三原色表,我們可以看到,藍+黃=綠、藍+紅=紫、黃+紅=橙;橙、紫、綠也稱標準間色。復色一種間色與另一種間色相混合,就得到了復色稱為三次色。

綠+橙=黃灰,紫+橙=紅灰,紫+綠=藍灰。黃灰,紅灰,藍灰也稱標準灰色。補色

又稱互補色,余色,亦稱強度比色,就是兩種顏色(等量)混合后呈黑灰色,那么這兩種顏色一定互為補色。色環的任何直徑兩端相對之色都稱為互補色。任何一對互補色,它們既互相對立,有互相滿足。它是由三對基本補色引申開來的,這就是色相環上的三對色,黃與紫,橙與藍,紅與綠。它們把充實圓滿表現為對立面的平衡。當它們同時對比時相互能使對方達到最大的鮮明性,但它們互相混合時,就互相消除,變成一種灰黑色。互補色中那種互相滿足的因素構成了一個結構簡明的整體,因此,它在色彩中具有一種獨特的表現價值。色彩的前進明度高、純度高、對比度高、色性暖的顏色有位置前移的感覺,相反則后退。8一些具體色彩的聯想9色彩三屬性色相:色彩的相貌和名稱。例如紅、黃、藍等顏色。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例如淡黃、中黃、深黃等顏色。純度:色彩的鮮明、飽和程度,又稱飽和度受光部=光源色+固有色側光部=固有色背光部=固有色+環境色構成色調的三要素1.固有色2.光源色3.環境色固有色

習慣上把白色陽光下物體呈現出來的色彩效果總和稱為固有色。嚴格說,固有色是指物體固有的屬性在常態光源下呈現出來的色彩。

固有色,就是物體本身所呈現的固有的色彩。對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準確的把握物體的色相。由于固有色在一個物體中占有的面積最大,所以,對它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一般來講,物體呈現固有色最明顯的地方是受光面與背光面之間的中間部分,也就是素描調子中的灰部,我們稱之為半調子或中間色彩。因為在這個范圍內,物體受外部條件色彩的影響較少,它的變化主要是明度變化和色相本身的變化,它的飽和度也往往最高。光源色

由各種光源(標準光源:1、白熾燈2、太陽光3、太陽時所特有的藍天的晝光)發出的光,強弱、比例性質不同,形成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如:普通燈泡的光所含黃色和橙色的光多而呈現黃色味,普通熒光燈所含藍色的光多則呈藍色味。它往往反映在被攝體受光的亮面,影響亮面色彩的變化。由于光源投射光的性質(軟硬)不同、強弱不同、物體的表面結構不同、觀看距離的遠近不同,物體的固有色也會產生不同的變化,因而看上去色彩也不一樣。環境色

指在光照下的物體受環境影響改變固有色而顯現出一種與環境一致的顏色。物體表面受到光照后,除吸收一定的光外,也能反射到周圍的物體上。尤其是光滑的材質具有強烈的反射作用。另外在暗部中反映較明顯。環境色的存在和變化,加強了畫面相互之間的色彩呼應和聯系,能夠微妙的表現出物體的質感。也大大豐富了畫面中的色彩。所以,環境色的運用和掌控在繪畫中非常之重要的。色調

色調是一幅畫總的色彩感覺,是大的色彩效果。色調的形成,與光的照射、物體的固有色、環境色的相互映襯是分不開的。當光源色是暖的并物體的固有色多呈現暖色,畫面就形成暖調子,光源色是冷的就形成冷調子,當光線很強的時候就形成亮調子,光線弱就形成暗調子。色調的冷暖

色調在冷暖方面分為暖色調與冷色調:紅色、橙色、黃色--為暖色調,象征著:太陽、火焰。綠色、蘭色、黑色--為冷色調,象征著:森林、大海、藍天。灰色、紫色、白色--為中間色調;冷色調的亮度越高,其整體感覺越偏暖,暖色調的亮度越高,其整體感覺越偏冷。冷暖色調也只是相對而言,譬如說,紅色系當中,大紅與玫紅在一起的時候,大紅就是暖色,而玫紅就被看作是冷色,又如,玫紅與紫羅藍同時出現時,玫紅就是暖色。冷暖調子作品的對比《魯昂大教堂》莫奈(1840-1926年)第二節水粉畫基礎知識水粉畫的概念水粉畫是繪畫的一種,用粉質顏料與水、膠調和繪制而成。顏料本身不透明,運用得當,能夠兼有厚重和明朗輕快的感覺效果。它可以畫在各種畫紙、木板或布上。一、水粉畫的特點與工具

水粉畫的特點:水粉畫的性能簡言之為一個“水”字,一個“粉”字。即是指用水調合粉質顏料所作的畫,稱水粉畫。因此對于顏料的色量和水量的了解是初學水粉畫首先遇到并應掌握的問題,它直接關系到技法運用和畫面的效果。水粉畫的工具和材料顏色水粉筆調色盤洗筆桶摸布顏料水粉畫顏料屬于不透明的水溶液顏料,其成份由顏料粉、白粉和調合劑根據一定比例配制而成。黃色類:檸檬黃、中黃、土黃、橙黃等;紅色類:朱紅、大紅、玫瑰紅、深紅;褐色類:土紅、赭石、熟褐、生褐;綠色類:粉綠、土綠、深綠;藍色類:湖藍、鈷藍、群青、普藍;黑色:煤黑、象牙黑。粉質顏料具有透明及覆蓋力強的特點,可以象油畫那樣,先安排大色塊,然后層層履加,從而產生強烈、豐富、渾厚的色彩效果,也可以與水調合象水彩那樣使用薄濕的畫法,產生透明或半透明滋潤流暢的畫面效果。畫紙水粉畫用紙以質地結實,吸水適中。常用的有鉛畫紙、水彩畫紙、繪圖紙、有色紙和卡紙。在調色盒里顏色的排列在調色盒里擠顏料,要注意由淺入深、由暖到冷的次序。白、黃色系列、紅色系列、棕色系列、藍色系列、綠色系列、最后是黑色。正確的調色方法

錯誤的調色方法第三節

水粉表現技法干畫法又稱厚畫法,筆上水份少,顏料較多,有時直接用顏料與顏料調配,要求用筆肯定、準確,筆觸感覺強烈。適用于山石、樹木、陶罐、水果等堅硬的物體。濕畫法又稱薄畫法,在調色過程中,水分很充足,筆上的水明顯多于顏料的畫法,通常是在前面的顏色未干時就接著畫第二筆顏色。在靜物寫生中,背景部分,透明的暗部和柔軟的襯布等適宜用此畫法。干濕結合畫法指干濕兩種畫法結合使用的畫法。一般在背景和物體的暗部多用濕畫法,在亮部和物體的主要部分用干畫法。一般用干濕結合畫法視覺效果會更好。第四節

色彩寫生用筆方法

擺:也叫擺色塊。用畫筆調好顏色,一筆一筆地往上放,用大小不一方向不同的筆觸來塑造物體。要點:下筆要肯定,用筆要順著形體走,尤其在面與面的轉折處,用色塊接好。刷:也叫涂,用大號筆把顏色加水稀釋,飽蘸顏色來回涂到畫面上。此方法宜畫大面積的背景投影及暗面不清晰部分。此法要求運筆要塊,顏色要薄,畫的遍數要少,適合表現大關系、大色塊。

擦:也叫飛白,用干筆把少而厚的顏色擦在畫面上。此方法適合表現蓬松效果以及物體高光、反光,也可作為面與面的過渡河局部修改之筆法。要點:筆要干,一般用扁頭筆,拿著筆的后端,運筆要快速從紙的后端掃過,效果是前實后虛。

勾線:一般畫物體的結構(如樹枝、柳條)以上物象形體輪廓,作畫起形等等。注意勾線要有虛實粗細變化,筆可用圓頭筆或扁頭筆。

點:此方法多用于點物體的高光、畫花卉、樹葉以及物體的細節。要點:點出的形要有大小虛實變化。畫花、葉子時注意要有前后重疊和疏密。第五節

水粉靜物寫生步驟

一、起稿開始象畫素描一樣,先用鉛筆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損壞紙面,影響著色效果。接著用顏色定稿,根據靜物的色調,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線可略重一點,并可用定稿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為下一步的著色作鋪墊。造型能力強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線起稿,不示明暗,直接著色。2、從暗部入手二、鋪大色調定稿之后,迅速地觀察一下整體色調和大色塊關系,做到胸有成竹,盡快地薄涂。此刻不要考慮形體與筆觸,先找畫面中暗的顏色再根據新鮮的色彩印象大膽揮灑,營造畫面的色彩環境。3、整體著色三、具體塑造在大關系比較正確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具體塑造,從畫面主體物著手,逐個完成。集中畫一件物體干濕變化易于掌握,也易于塑造其受光與背光不同面的色彩變化。此時眼睛要隨時環掃周圍,從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顧此失彼。要看該物體與背景和春他物體的關系,掌握分寸,細節可留下一步刻劃。這一遍色用色要適當加厚,底色的正確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畫面的色彩層次。4、深入刻畫四、細節刻畫對瑣碎多余的細節固然可省略,但對表現物象特征與質感的重要細節應加強刻劃,畫龍點睛。細節要綜合到整體之中。最后的筆觸最為重要,它將不被覆蓋而顯露給欣賞者。5、調整完成

這一步主要是多看、多想、少動筆,把畫面冷暖關系、虛實、強弱等關系調整好。繪畫全過程第六節水粉寫生中N個問題關于色彩的“臟”“臟”,主要是畫面的色彩紊亂,沒有注意到色彩的比較,色塊傾向與分寸掌握不當。例如,當你需要調某種藍灰色,沒有經驗的學生就會在新鮮的藍色中加入黑、白或其它顏色,這樣的色彩肯定就會臟。正確的調色應該是在新鮮的藍色中加入少許它的補色橙色,這樣的色彩既沉穩又漂亮。

關于色彩的“粉”“粉”,主要是粉質顏料用得不當,削弱了色塊自身的特點,畫面沒有明確色彩對比,特別是冷暖傾向不當也造成畫面顯得粉。要注意的是在暗部和鮮艷飽和的部位盡量少加或不加白色。

關于色彩的“花”

“花”,主要是畫面的色彩關系不準確,過分強調局部色彩,忽略了色彩的整體關系。克服的辦法是整體地觀察、整體地表現、盡量多看色彩的“大關系”。多用大號畫筆作畫。

關于色彩的“灰”“灰”,主要是畫面色彩缺少色彩對比。從素描關系來看就是亮的沒有亮起來,暗的暗不下去,黑、白、灰關系拉不開。從色彩來看缺乏明度上的對比、純度對比和冷暖對比。

關于色彩的“燥”“燥”,也可稱為“火”這種感覺多發生在一些色彩較強烈的畫面,主要是色塊的組合和關系搭配不當,色彩顯得較“生”,色塊在畫面中顯得過跳。避免的辦法是作畫時盡可能使色彩感覺濕潤,降低某些色彩的飽和度。構圖應注意的問題太頂天立地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