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非道路柴油移動機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要求目 次前 言 II適范圍 1規性用件 1術和義 2污控要求 7技要和驗 8在械的裝 13新產械柴機排放標求檢查 13在符性求檢查 14機環信標簽 151015附錄A(范附)型式驗料 17附錄B(范附)臺架驗程 27附錄C(范附)NOX制施確行要求 66附錄D(范附)顆粒控措正運的要求 84附錄E(范性錄)車載檢規和求 90附錄F規性錄)生產致保要及查 102附錄G(范附)在用合技要求 104附錄H(范附)車載端術求 107附錄I(范附)機械保息簽 附錄J(范附)確認查術求 附錄K(范附)機械保碼 129IPAGEPAGE1非道路柴油移動機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要求貨();););37kW本標準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7258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17691—2005車用壓燃式、氣體燃料點燃式發動機與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III、IV、V階段)GB17691—2018重型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GB20891—2014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29518—2013(AUS32)GB36886—2018GB/T1147.11GB/T25606方械 品識代系統HJ437—2008車用壓燃式、氣體燃料點燃式發動機與汽車車載診斷(OBD)系統技術要求ISO13400(DoIP)ISO15031ISO15765—4道路車輛對控制器區域網(CAN)的診斷第4部分:與排放有關系統的要求ISO27145道路車輛—實現全球范圍內統一的車載診斷系統(WWH-OBD)通訊要求SAEJ1939商用車控制系統局域網絡(CAN總線)通訊協議SAEJ1939—73應用層—診斷ASTME29—06BGB20891—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排放控制策略emissioncontrolstrategy與柴油機系統或機械整體設計結合到一起的用于控制污染物排放的一個或一組設計元BC)AC3.2基礎排放控制策略(BECS)baseemissioncontrolstrategy(engnengaGRRpR系統反應劑供給特性圖(SCRcatalystreagentdosingmap)等。3.3輔助排放控制策略(AECS)auxiliaryemissioncontrolstrategy為了一個或多個特定目的,并在特定環境條件和(或)運行工況(如車速、柴油機轉速、檔位、進氣溫度或進氣壓力等)下起作用的,對基礎排放控制策略進行臨時替代或修改的排放控制策略。3.4失效策略defeatstrategy不滿足本標準規定的基礎排放策略或輔助排放策略性能要求的排放策略。3.5反應劑reagent儲存在機械使用的儲存罐內,根據排氣控制系統的需要提供給排氣后處理系統的一種介質。3.6降氮氧化物系統deNOXsystem設計用來降低氮氧化物(NOX)的排氣后處理系統(如主動和被動的稀燃式柴油機的PAGEPAGE3NOXNOX(SCR)系統。3.7組合式降氮氧化物—顆粒物系統combineddeNOX-particulatefilter設計用來同時減少NOX和顆粒物(PM)的排氣后處理系統。3.8排氣后處理系統exhaustaftertreatmentsystem催化器(氧化型催化器(DOC)、三元催化器以及任何氣體催化器)、顆粒物后處理系統、降氮氧化物系統、組合式降氮氧化物—顆粒物系統,以及其它各種安裝在柴油機下游的削減污染物的裝置。3.9粒子數量(PN)particlenumber按照附件BB中所描述的方法,在去除了揮發性物質的稀釋排氣中,所有粒徑超過23nm的粒子總數。3.10排放控制系統emissioncontrolsystem用于控制排放而開發或標定的技術要點或排放策略的系統。3.11NOX控制診斷系統(NCD)NOXcontroldiagnosticsystem柴油機上安裝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屬于污染控制裝置,具有以下功能的系統:NOX(NCM);(或NOX3.12NOX控制故障(NCM)NOXcontrolmalfunction對柴油機的NOX控制系統的篡改企圖或因這種企圖引起的對NOX控制系統造成影響的故障。在本標準中,一旦檢測到這種情況,需觸發駕駛員報警或駕駛性能限制系統。3.13柴油機系族enginefamily生產企業按GB20891—2014第8章及本標準10.2的要求所設計的一組柴油機,這些柴油機具有類似的排氣排放特性;同一系族中所有柴油機都必須滿足相同的排放限值。3.14NCD柴油機系族NCDenginefamily具有相同的NCM監控和診斷方法的一組柴油機。PAGEPAGE4顆粒物控制診斷系統(PCD)particulatecontroldiagnosticsystem柴油機上安裝計算機信息系統,屬于污染控制裝置,具有以下功能:((或3.16顆粒物控制故障(PCM)particulatecontrolmalfunction對柴油機顆粒物控制系統的篡改企圖或因這種企圖引起的對顆粒物控制系統造成影響的故障。在本標準中,一旦檢測到這種情況,需觸發駕駛員報警或者駕駛性能限制系統。3.17PCD柴油機系族PCDenginefamily具有相同的PCM監控和診斷方法的一組柴油機。3.18診斷故障碼(DTC)diagnostictroublecode能夠代表或標示出故障的一組數字或字母數字組合。3.19confirmedandactiveDTCNCDPCD。3.20訪問access通過標準的診斷串行接口,獲取所有與排放相關的數據。該數據包括與機械排放有關的零部件檢查、診斷、維護或修理時的所有故障代碼。3.21無限制unrestricted不依靠從機械生產企業獲得的訪問碼或類似設備就可進行的訪問,或如果被訪問的信息是非標準化的,則不需要任何獨特的解碼信息就可對所產生的數據進行的訪問。3.22便攜式排放測試系統(PEMS)portableemissionsmeasurementsystem能安裝在機械上,同時進行排氣流量、污染物濃度測量,環境溫度、濕度、大氣壓力測量和柴油機的轉速、扭矩、負荷、經緯度及海拔等相關參數實時測量或采集的整套排放測試系統。PAGEPAGE1003.23車載法PEMSmethod將PEMS安裝在被測機械上,對機械在實際作業過程的排氣污染物排放進行測量的方法。功基窗口work-basedwindow從試驗開始點到終止點之間的一個連續區間,當區間的累積做功等于瞬態循環的柴油機做功量時,定義該連續區間為一個功基窗口。3.25窗口比排放windowbrake-specificemissions功基窗口內機械排氣污染物排放總質量與窗口內做功量的比值,單位:g/kW·h。3.26功基窗口法work-basedwindowmethod通過比較各功基窗口比排放與柴油機型式檢驗比排放的符合性評價機械排放的方法。3.27窗口平均功率百分比averagewindowpowerpercentage功基窗口內柴油機平均功率占該柴油機最大凈功率的百分比。3.28validwork-basedwindow20%如窗口平均功率百分比大于20%的窗口個數少于所有窗口個數的50%,可將窗口平均功率百分比20%的要求以1%為步長逐漸減小,但最小不能小于15%。3.29有效數據點validdatapoints當柴油機的冷卻液溫度在70℃以上,或者當冷卻液的溫度在PEMS測試開始后,5min之內的變化小于2℃時(以先到為準,但不能晚于柴油機啟動后20min),至試驗結束的所有測試數據點。3.30操作過程operatingprocess由柴油機啟動、(機械)運行、柴油機停機和從柴油機停機至柴油機下次啟動前的時間組成的連續過程。3.31作業過程workingprocess能夠反映出柴油機安裝在機械上的實際排放性能的完整(或部分)實際操作過程。3.32電控燃油系統electronicfuelinjectionsystem可以使柴油機的噴射參數隨條件不同而做出調整的柴油機的電子控制系統。3.33穩態循環(NRSC)non-roadsteadycycle按照GB20891—2014附錄B.1規定,包含五工況、六工況和八工況的試驗循環。3.34瞬態循環(NRTC)non-roadtransientcycle按照GB20891—2014附錄B.1規定,包含1238個逐秒變化工況的試驗循環。3.35連續性再生continuousregeneration持續發生的或在每個熱態的NRTC(或NRSC)試驗中至少發生一次的排氣后處理系統再生過程。3.36周期性再生periodicregeneration柴油機正常運行期間,排放控制裝置不超過100h便周期性發生的再生過程。3.37非易失性存儲器non-volatilecomputermemory當電源供給中斷(例如,機械電池斷開,控制單元保險絲移除)時仍能保留信息的隨機存取存儲器。通常非易失性存儲器的非易失性是通過采用車載電腦配備的備用電池來實現的,也可以通過使用電子擦除且可編程的只讀存儲芯片來實現。3.38排放控制裝置pollutioncontroldevice機械上所安裝的控制或限制柴油機污染物排放的裝置及其電子控制單元。3.39壁流式柴油顆粒物捕集器(DPF)wallflowdieselparticulatefilter相鄰的蜂窩孔道兩端交替堵孔,迫使氣流通過多孔的壁面,將顆粒物捕集在壁面孔內以及入口壁面上的顆粒物后處理系統。3.40機械環保代碼(MEIN)machineenvironmentalidentificationnumber為識別機械由機械生產/進口企業根據本文要求為其生產、進口的每一臺機械指定的一組字碼。3.41全壽命fulllife機械從生產、使用直到報廢的全生命周期。3.42機械有效壽命usefullife與機械裝用的柴油機有效壽命完全一致的時間周期。3.43最大功率 maximumnetpower在柴油機全負荷下測得的柴油機最大凈功率值。3.44三輪汽車tri-wheelvehicles按照GB7258規定,最大設計車速不超過50km/h,具有三個車輪的載貨汽車。5.2和GB20891—2014中5.2GB17691—2018D.129518—2013。B.2功率偏差的要求,應執行更嚴格功率段的排放限值和技術要求。(GB20891—2014A()ECU5/進口企業應將產品變更內容進行信/GB20891—2014AAIK機械和柴油機生產企業應確保批量生產的機械和柴油機的環保生產一致性,并按附錄F77G837kW5.7.6GB36886—201837kW36886—2018要求,進行新生產機械達標檢查和在用符合性檢基礎排放控制策略應在柴油機正常的工作范圍內有效,并滿足本標準的相關要求。或運行5.1.2.25.1.2.35.1.2.25.1.2.31700m;b) 266K到1K(7°C到8;343K(0。2755.1.2.1(EGR)EGR式中:IMTC——進氣歧管溫度,K;
304.4PIM——絕對進氣歧管壓力,kPa。ECTcK;kPa。
PIM14.004
325.8或5.1.35.1.2C和附錄DA.3.2SCR(SCR550。(NOXNOX()機械和柴油機機型(系族)按本標準進行型式檢驗時,要求進行的型式檢驗項目見表1(。表1檢驗項目標準循環穩態循環(NRSC)氣態污染物顆粒物質量(PM)粒子數量(PN)1氨(NH3)濃度2CO2和油耗瞬態循環(NRTC)5氣態污染物顆粒物質量(PM)粒子數量(PN)氨(NH3)濃度2CO2和油耗非標準循環6穩態單點測試氣態污染物顆粒物質量(PM)耐久性NOX控制23,PM控制41 PN37kW≤Pmax≤560kW2 3 采用EGR4 5 Pmax<19kW6 裝用額定凈功率在37kW—560kW柴油機的機械應加裝壁流式柴油顆粒物捕集器(DPF)GB20891—2014BBGB20891—2014修2DPF在按照GB20891—2014附錄B及本標準附錄B的試驗規程進行試驗時,應同時測定柴CO2在按照GB20891—2014附錄B及本標準附錄B的試驗規程進行試驗時,如果有反應劑使用,生產企業應確保柴油機在NRTC和NRSC循環中NH3的排放平均值不超過GB20891—2014應按照附錄B在非標準循環排放區內最少選擇3個隨機的負荷和轉速點進行試驗,還應隨機決定上GB20891—2014限值的倍。GB20891—2014BD5.5.2—5.5.4求。滿足附錄B.2的規定。GB20891—2014B.3.8.1B.3.8.2(GB20891—2014表柴油機生產企業可以選擇表2指定的劣化系數,作為替代用耐久性劣化系數。各項污2GB20891—2014表2表2各污染物指定的劣化系數污染物COHCNOXPMPNNH3指定的劣化系數1.31.31.151.051.01.0NOX(若適用確保滿足本標準附錄C和附錄D中的有關安裝文件、駕駛員報警系統、駕駛性能限制系統和反應劑防凍系統的規定。NOX(CCCDDDNCDPCD種。基于O576—4的O2714(N基于O340的O2745(基于Tc) SAEJ1939—73;d) ISO15031。6E及GB36886—2018(HJ437—2008D.8.2D.8.4D.8.5D.8.637kW5.7.7HH37kWSCRSCRNOX5.7.7HH.737kWE90%20891—2014表2相應功率段限值的2.5倍(額定56kWNOXHC+NOX2.5kWCONOXGB20891—2014表22.5倍。機械生產企業應具有車載終端和精準定位系統防拆除技術措施,確保車載終端和精H.2H.10NCD,PCD(()企業應對排放相關零部件的排放質保期做出自我承諾,且不應短于表3表3 環關零件質保要求柴油機功率段(kW)轉速質保期1時間(小時)年限(年)Pmax≥37任何轉速3000519≤Pmax<37非恒速恒速<3000恒速≥300015002Pmax<19任何轉速150021質保期從銷售之日起計算。GB20891—2014AGB20891—2014AGB20891—2014AGB20891—2014A)AGB20891—2014附錄AECU軟件的更新)。h)機械生產企業應自行制定自查規程,對新生產的機械按系族進行排放達標自查,包EGB36886—201855.7.6求。500h生產機械達標自查,并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說明。GB20891—2014的6.25.2)對機械生產企業自查計劃、自查過程、自查記錄和自查結果進行檢查。)E或GB36886—2018E335.7.6要求的1.1倍,且其平均值不超過5.7.6的要求,則判定環35.7.61.15.7.6GB36886—20183GB36886—2018II按GB20891—2014第6章的規定,對新生產柴油機進行監督抽查。7.4新生產機械出廠檢查新生產機械應確保出廠前滿足GB36886—2018表1中II類限值的要求。G8.2.18.2.2柴油機生產企業應在安裝了該柴油機的機械首次銷售后的18個月內,制定在用符5.7.6在用符合性自查計劃包括試驗的時間表和抽樣計劃等,并按GB20891—2014附錄AA柴油機生產企業按自查計劃進行在用符合性自查,應盡量選擇不同機械生產企業機械生產企業按自查計劃進行在用符合性自查,機械的在用符合性自查報告應進G的G.535.7.6GB36886—2018II((。(2016〕3號)執行機動車環保信息隨車清單的規定。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視為同一個機械系族:確定柴油機系族時,除滿足GB20891—2014第8章要求外,還需滿足以下條件。有、無電子控制單元(ECU)是柴油機系族的一個基本參數。對于電控柴油機,生產企業應提供技術要點說明編入同一系族的一組柴油機的理由,也就是,該組柴油機滿足同一排放要求的原因。技術要點可以是計算、模擬、估算、噴射參數描述、試驗結果等。控制特征示例:正時增壓VGTEGR下列裝置的功能和組合均是同一柴油機系族的成員標準:deNOXNOX()其他deNOX附錄A(規范性附錄)型式檢驗材料機械應提供以下資料,并由機械生產企業或進口企業進行信息公開。(VIN):VIN():():():)機械或柴油機的生產或進口企業應將該機械任何影響排放的技術要點、柴油機排CD(BECS)AECSAECSAECSBECSCD按7.2.1按8.2.1.1按GB20891—2014G。GB20891—2014FAAA。AB。AC。(。附件AA()型式檢驗報告類型:AA.1第一部分AA.1.1廠牌(生產企業商標):AA.1.2型號:AA.1.3生產企業名稱:AA.1.4機械(或機型)識別方法和位置(如標記在機械上):AA.1.5標簽的位置和固定方法:AA.1.6總裝廠的名稱和地址:AA.1.7生產企業法人的姓名和住址(如適用):AA.2第二部分AA.2.1附加信息(如適用):AA.2.2負責進行測試的檢驗機構:AA.2.3測試報告的日期:AA.2.4測試報告編號:AA.2.5備注(如適用):AA.2.6日期:AA.3檢驗機構的測試報告AA.3.1與裝有柴油機機械型式檢驗相關的信息AA.3.1.1柴油機廠牌(柴油機生產企業名稱):AA.3.1.2型式和商品描述(提及各種變型):AA.3.1.3柴油機上的柴油機生產企業代碼:AA.3.1.4類別:柴油AA.3.1.5柴油機生產企業名稱和地址:AA.3.1.6柴油機生產企業授權代表的名稱和地址(如適用):AA.3.2在AA.3.1提及的作為獨立技術總成進行型式檢驗的柴油機AA.3.2.1柴油機/柴油機系族的型式檢驗編號:AA.3.2.2柴油機控制單元(ECU)的軟件標定號:AA.3.3與作為獨立技術總成的柴油機(或系族)型式檢驗相關的詳細說明(柴油機在機械上的安裝條件也要考慮)或AA.3.3.4限制條件(如有):AA.3.3.5后處理安裝位置(在排氣管路中的位置和基準距離):AA.3.4柴油機/源機的排放水平劣化系數或劣化修正值(DF):計算/定值NRSC或NRTC測試劣化系數或劣化修正值(DF)和排放值見下表。AA.3.4.1NRSC試驗循環排放結果見表AA.1表AA.1NRSC試驗循環排放結果污染物COHCNOXPMPNNH3DF值污染物CO(g/kW·h)HC(g/kW·h)NOX(g/kW·h)PM(g/kW·h)PN(#/kW·h)NH3(ppm)試驗結果Kr,u乘/1Kr,d乘/加DF修正結果CO2排放量: g/kW·h燃油消耗量: g/kW·hAA.3.4.2NRTC試驗循環排放結果見表AA.2。表AA.2NRTC試驗循環排放結果污染物COHCNOXPMPNNH3DF值污染物CO(g/kW·h)HC(g/kW·h)NOX(g/kW·h)PM(g/kW·h)PN(#/kW·h)NH3(ppm)冷啟動無再生的熱啟動有再生的熱啟動Kr,u乘/加1Kr,d乘/加加權試驗結果DF修正結果NRTC循環功(kW·h)CO2排放量: g/kW·h燃油消耗量: g/kW·hAA.3.4.3非標準循環排放試驗點的排放結果見表AA.3。1劃掉不適用者表AA.3非標準循環排放試驗點的排放結果非標準循環排放試驗點試驗點排放柴油機轉速(r/min)負荷(%)CO(g/kW·h)HC(g/kW·h)NOX(g/kW·h)PM(g/kW·h)試驗點1試驗點2試驗點3AA.3.4.4功率測量AA.3.4.4.1在試驗臺架上柴油機功率測試見表AA.4。表AA.4在試驗臺架上柴油機功率測試實測柴油機轉速(r/min)實測燃油流量(g/h)實測扭矩(Nm)實測功率(kW)大氣壓力(kPa)水蒸氣分壓(kPa)進氣溫度(K)功率校正系數校正功率(kW)輔件功率(kW)最大凈功率(kW)最大凈扭矩(Nm)校正后的燃油消耗量(g/kW·h)AA.3.4.4.2附加數據AA.3.4.5原機NRSC試驗循環排放結果見表AA.5AA.5NRSC試驗循環排放結果污染物CO(g/kW·h)HC(g/kW·h)NOX(g/kW·h)PM(g/kW·h)試驗結果NRTCAA.6AA.6NRTC試驗循環排放結果污染物CO(g/kW·h)HC(g/kW·h)NOX(g/kW·h)PM(g/kW·h)試驗結果附件AB()AB.1一般要求AB.1.1機械生產企業的名稱和地址AB.1.2裝配廠地址AB.1.3機械生產廠的名稱、地址、電話和傳真號碼和電子郵件地址AB.1.4類型和商業用途描述(涉及各種變型)AB.1.5柴油機系族AB.1.6源機AB.1.7柴油機系族成員/機械系族成員AB.1.8機械環保代碼或VIN碼AB.1.9識別牌和銘牌的位置和標示方式AB.1.10診斷接口位置AB.1.11機械類別AB.1.12機械系族AB.1.13燃料類型/AB.1.15機械生產企業提供的柴油機/機械型式檢驗擴展、維修/召回區域的詳細信息AB.1.16柴油機/機械的制造時間AB.2柴油機/機械的選擇AB.2.1機械或柴油機的安裝方法AB.2.2機械、機械系族、柴油機、柴油機系族的選擇標準AB.2.3機械生產企業召集測試機械的地理區域AB.3設備AB.3.1PEMS設備、商標和型號AB.3.2PEMS設備校準AB.3.3PEMS設備電源供應AB.3.4數據分析軟件和版本號AB.3.5煙度設備、商標、型號AB.3.6煙度設備校準AB.4測試數據AB.4.1試驗日期和時間AB.4.2測試地點和路線的詳細信息AB.4.3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海拔等)AB.4.4每臺機械測試工況AB.4.5試驗燃料的技術參數AB.4.6反應劑的技術參數(如適用)AB.4.7潤滑油的技術參數AB.4.8按照附錄E進行的排放試驗結果AB.4.9按照GB36886—2018進行的排放試驗結果AB.5柴油機信息(kWr/min)(Nmr/min)(r/min)AB.5.11柴油機生產企業提供的有效滿負荷扭矩曲線(是/否)AB.5.12柴油機生產企業提供的滿負荷扭矩曲線參考數值AB.5.13降NOX系統類型(如:EGR,SCR)AB.5.14催化轉化器類型(如:DOC)AB.5.15顆粒物捕集器類型(如:DPF)AB.5.16后處理系統安裝位置:AB.5.17柴油機ECU的信息(軟件標定號)AB.5.18熱態下瞬態循環(NRTC)做功量AB.6機械信息AB.6.1所有者AB.6.2類別AB.6.3機械生產企業AB.6.4機械環保代碼或VIN碼AB.6.5登記注冊號和注冊地(如適用)AB.6.6機械型號AB.6.7生產日期AB.6.8排放階段AB.6.9變速箱類型(如適用)AB.6.10機械用途(kg)(mm)AB.6.14油箱容積(L)AB.6.15油箱數量AB.6.16反應劑罐的容積(L)(如適用)AB.6.17反應劑罐的數目(如適用)AB.7測試工況特征AB.7.1持續時間(s)AB.7.2平均環境條件(根據瞬時測量數據計算得到)AB.7.3環境條件傳感器信息(類型和傳感器位置)AB.7.4無效工作事件比例AB.8瞬時測量數據AB.8.1NOX濃度(ppm)AB.8.2CO濃度(ppm)AB.8.3CO2濃度(%)AB.8.4排氣流量(kg/h或L/min)AB.8.5排氣溫度(℃)AB.8.6環境溫度(℃)AB.8.7環境大氣壓(kPa)AB.8.8環境濕度(g/kg或%)AB.8.9柴油機扭矩(Nm)AB.8.10柴油機轉速(r/min)(g/s)(℃)(°)(°)AB.8.15海拔(m)AB.9瞬時數據計算AB.9.1NOX質量(g/s)AB.9.2CO質量(g/s)AB.9.3CO2質量(g/s)AB.9.4NOX累積質量(g)AB.9.5CO累積質量(g)AB.9.6CO2累積質量(g)AB.9.7燃油消耗速率計算值(g/s)AB.9.8柴油機功率(kW)AB.9.9柴油機做功(kW·h)AB.9.10功基窗口持續時間(s)AB.9.11功基窗口柴油機平均功率百分比(%)AB.10數據平均和整合AB.10.1NOX平均濃度(ppm)AB.10.2CO平均濃度(ppm)AB.10.3CO2平均濃度(ppm)AB.10.4平均排氣質量流量(kg/h)AB.10.5平均排氣溫度(℃)AB.10.6NOX排放量(g)AB.10.7CO排放量(g)AB.10.8CO2排放量(g)AB.11測試結果判斷AB.11.1在有效功基窗口中,最小、最大和第90百分位數的法NOX放果(g/kW·h)基口法CO放果(g/kW·h)功窗:和最平窗功率功窗:窗口分(%)煙測結(m-1)AB.12試驗確認AB.12.1試驗前、后的NOX分析儀零點、滿量程和評定結果AB.12.2試驗前、后的CO分析儀零點、滿量程和評定結果AB.12.3試驗前、后的CO2分析儀零點、滿量程和評定結果AB.12.4試驗前、后的煙度計的評定結果AB.13需要的更多附件AB.13.1機械加載及PEMS系統安裝完成后的試驗機械照片(不少于2張)AB.13.2所有排放測試的原始數據記錄電子文件。附件AC()AC.1排放關鍵零部件),(:AC.1.2排放控制相關部件,但不包括DPF的去除金屬和灰分保養作業等的所需的耗材。AC.1.2.1后處理裝置AC.1.2.2傳感器AC.1.2.3電子控制單元附錄B(規范性附錄)臺架試驗規程概述GB20891—2014B——NRC——NT12319W—50kW及19kW(進氣壓力降和排氣背壓的設定值應根據GB20891—2014的B.2.3和B.2.4規定調節到柴油機企業規定的上限。(4.5kWB0891201A..2±1.5%237W44(7k8別應在±5%以內,同時額定凈功率和最大凈扭矩的差別分別不得大于±5%(37kW以下為10GBT471—203.3若在凈功率狀態下試驗:若在非凈功率狀態下試驗:
S
LSP
L
P)(n)
(a) (b)如果P(b)P(a)0.03,則(P(b)P(a))值需生產企業應提供書面說明。n)式中:S——測功機設定值,kW;P(n)——GB20891—2014附件AA.7.2中指出的凈功率,kW;L——GB20891—2014附錄B.3.8.1指出的負荷百分數,%;P(a)——GB20891—2014附件AA.5.1指出的應安裝輔件吸收的功率,kW;P(b)——GB20891—2014附件AA.5.2指出的應拆除輔件吸收的功率,kW。GB20891—2014B.3.8試驗應根據GB20891—2014附錄B.3.8(對)行試驗點的試驗;g/kW·h;11;1。B.2Pmax≥19kW速度范圍:轉速A其中:Anlo15%(nhinlo);高轉速nhi是最大凈功率P(n)70%下的轉速,最大凈功率P(n)由GB20891—2014附件AA.7.2的確定。功率曲線上此功率對應的柴油機最高轉速定義為nhi。低轉速nlo是最大凈功率P(n)50%下的轉速,最大凈功率P(n)由GB20891—2014附件AA.7.2的確定。功率曲線上此功率對應的柴油機最低轉速定義為nlo。圖B.1大于等于19kW的柴油機非標準循環排放試驗中應排除以下柴油機運行區域:30%30%B.119kWPmax<19kWC<2400r/minB30%(70%B.2。C≥2400B30%(2400r/min50%B.3。其中:Bnlo50%(nhinlo);Cnlo75%(nhinlo。圖B.219kW以下轉速C<2400r/min柴油機非標準循環排放圖解:1—柴油機非標準循環排放2—所有污染物的非控區3—PM非控區a—最大凈功率的百分比b—最大扭矩的百分比圖B.319kW以下轉速C≥2400r/min柴油機非標準循環排放圖解:1—柴油機非標準循環排放2—所有污染物的非控區3—PM非控區a—最大凈功率的百分比b—最大扭矩的百分比按照五工況或六工況試驗的柴油機主要在其設計轉速下運行,其非標準循環排放定義如下:速: 100%扭矩圍: 最大率扭的50%—100%ABC以若柴油機生產企業能夠證明柴油機在任何機械上都不可能到達此類運行點的運行條件,柴油機生產企業可以要求從第B.3.2規定的非標準循環排放區域中排除某些運行點,不在型式檢驗中進行。(NRSC)GB20891—2014B.3.8.160s。GB20891—2014BEBA2%(51kPa5kPa80%—100%B.5.2的B.5.3560kWNRSCNRTCB.5.3對于連續性再生的排氣后處理系統,應在后處理系統穩定后測量污染物排放。熱態NRTC顆。3NRSCNRTCNRTCBA.4.4BA.4.9.6NRTCNRTCBA.4.9.6。3NRSCNRTC30.005),則認為排氣后處理系統是連續性再生的,按GB20891—2014附錄B.3規定的NRSC循環或本標準BA.4.9如果排氣后處理系統具有可轉變成周期性再生模式的安全模式,應根據B.5.3進行檢查。這種特殊情況下,排放有可能超過排放限值,且排放不予加權計算。NRTCB.5.3、柴油機生產企業應提供一個已經接近再生條件的后處理系統,以便在NRSC或熱態的NRTCBA.4.4BA.4.9.6NRTC再生之間的平均比排放量應通過幾個近似的NRSC或熱態的NRTC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來確定。建議在發生再生之前,且盡可能地接近再生時,進行至少一次NRSC或熱態的NRTCNRTC0.005(NRTCNOX。測試過程示意圖見圖B.4。圖B.4再生過程測試示意圖加權排放結果為:式中:
ewnenrernnrn——兩次再生之間的試驗循環次數;nr——發生再生的試驗循環次數(至少為1);e——兩次再生之間的平均比排放,g/kW·h或#/kW·h;er——再生期間的平均比排放,g/kW·h或#/kW·h。在確定er時,下列條款適用:NRSCNRTC在良好的工程經驗的基礎上,可以采用a)式或b)式的再生因子對結果進行校正。kr,ukr,d
eweewe
rkr,uewekr,dewer對于BA.6.1.2.4規定的比排放的計算,再生因子應按以下條款進行應用:BA.6.1.2.4kr,u;BA.6.1.2.4kr,d;應采用GB17691—2018附件CA.5.1.7規定的碳平衡法對排氣流量進行校準,且流量計測量排氣量結果與碳平衡法測量排氣量結果偏差應在±5%以內(單缸機偏差應在±10%以內)。NRTCBA。BB。NH3BD。附件BA()BA.1概述本附件詳細規定了NRTC的測定取樣規程、數據評估和計算。BA.2NRTC測定規程BA.2.1確定柴油機瞬態性能轉速范圍NRTC—最小瞬態性能轉速=怠速;最大瞬態性能轉速=nhi×1.02或減油點的轉速,取其較低者。BA.2.2測定柴油機瞬態性能的功率柴油機從最小瞬態性能轉速至最大瞬態性能轉速的平均增加率為(r/min)/s,或使4min-6minBA.2.3柴油機瞬態性能曲線的形成BA.2.2NRTCBA.3所述。如果柴油機生產企業認為上述柴油機瞬態性能曲線測定技術不安全或不能代表該柴油BA.2.5重復試驗——由工程經驗判定,距最近一次柴油機瞬態性能曲線測定,經過了一段過長的時間。或——改變或重新校調機件可能影響柴油機的性能。BA.3基準試驗循環的形成瞬態循環如GB20891—2014附件BE所述。扭矩和轉速的標準百分值應按下述方法轉換成實際值,以形成基準循環。BA.3.1實際轉速使用下列公式將GB20891—2014附件BE轉速標準百分值轉換成實際值:實際轉速%轉速
100
(nref)GB20891—2014BE100%nref=nlo+95%×(nhi-nlo)式中:nin70non50BA.3.2實際扭矩GB20891—2014附件BEBA.2.3BA.3.1(%扭矩最大扭矩)矩 為生基循。100BA.3.3標準百分值轉換成實際值示例做為示例,將下列試驗點的標準百分值轉換成實際值:%轉速=43%扭矩=82假定下列數值:(nref)=2200r/min怠速=600r/min計算得出,式中:
43(2200-600)6001288r/min10082700574Nm100700Nm為瞬態性能測定曲線上柴油機在1288r/min轉速下的最大扭矩值。BA.4排放試驗的運行BA.4.1試驗順序的流程圖見圖BA.1:柴油機的準備(柴油機性能檢查及系統標定等)柴油機性能曲線的測量(最大扭矩曲線)基準試驗循環的形成根據需要運行一個或幾個預循環,以檢查柴油機/柴油機的準備(柴油機性能檢查及系統標定等)柴油機性能曲線的測量(最大扭矩曲線)基準試驗循環的形成根據需要運行一個或幾個預循環,以檢查柴油機/試驗單元/排放系統自然或強制柴油機冷卻取樣和分析系統的準備取樣和分析系統的準備冷啟動排放試驗冷啟動排放試驗熱浸機熱啟動排放試驗熱浸機熱啟動排放試驗圖BA.1試驗流程圖BA.4.2準備取樣濾紙1(對(對對(8BA.4.3測量設備的安裝按要求安裝儀器和取樣探頭。柴油機排氣尾管應與顆粒物稀釋系統相連接。BA.4.4啟動稀釋系統和柴油機BA.4.5啟動顆粒物取樣系統BA.4.6調整稀釋系統應設定稀釋排氣的總流量,使水蒸氣不在系統內凝結,并使濾紙表面的溫度介于320K±5K(47℃±5℃)。BA.4.7檢查分析儀應標定排放分析儀的零點和量距點。如果采用了取樣袋,需排空取樣袋。BA.4.8冷卻要求20°C30°CminBA.4.9試驗循環BA.4.9.1冷啟動循環BA.4.823s±1sGB20891—2014BE5次/推薦10次/BA.4.9.2分析儀響應如直接從預處理進入試驗循環,柴油機或試驗循環啟動時,測量設備應同時啟動:——————啟動稀釋排氣量測量裝置(CVS)和所需溫度及壓力的測量設備;——啟動測功機轉速和扭矩反饋數據的記錄設備。應以2次/秒的頻率連續測量稀釋風道內的HC和NOX。平均濃度應由整個試驗循環內的20sCVS/COCO2HCBA.4.9.3顆粒物取樣)。注:對于雙級稀釋,樣氣流量是通過樣氣濾紙的流量與第二級稀釋空氣流量的凈差。(或BA.4.9.4冷啟動試驗循環中的柴油機熄火BA.4.9.5冷啟動循環后的柴油機運行20min2%試驗完成后,顆粒物濾紙應在1h之內送回稱量室,并在稱重前置于一個密閉但不密封的培養皿里處理至少1h。應記錄濾紙的總重量。BA.4.9.6熱浸機柴油機關機后,若使用了柴油機冷卻風扇,應立即關閉冷卻風扇;若使用了進氣空調、CVS風機,也應立即關閉。20min±1minCVS/CVS((試驗開始前,應將定容取樣器(若已使用)的熱交換器和任何連續采樣系統的受熱部件(若適用)預熱至各自指定的運行溫度。CVS柴油機一旦確定啟動后,開始“無負荷怠速”運行,在23s±1s時開啟瞬態柴油機循環。應根據GB20891—2014附件BE中規定的基準循環來執行試驗。柴油機轉速和扭矩指令5次/推薦10次/重復BA.4.9.2和BA.4.9.3中的程序。BA.4.9.8熱啟動試驗循環中的柴油機熄火20BA.4.9.9熱啟動循環后的柴油機運行20min2%試驗完成后,顆粒物濾紙應在1h之內送回稱量室,并在稱重前置于一個密閉但不密封的培養皿里處理至少1h。應記錄濾紙的總重量。BA.4.10.1數據轉換BA.4.10.2循環功的計算ac(Whact用Wref((5HzWact偏差應在-15%Wref至+5%Wref之間。BA.4.10.3對試驗循環有效性的確認統計式中:
ymxby——轉速(r/min)、扭矩(Nm)或功率(kW)的反饋(實際)值;m——回歸線的斜率;x——轉速(r/min)、扭矩(Nm)或功率(kW)的基準值;b——回歸線的y截距。(SE)(r2)1HzBA.1表BA.1回歸線的允差轉速扭矩功率y對x的估算值(SE)的標準偏差≤最大試驗轉速的5.0%10.0%≤最大為功率曲線分布圖中最大柴油機功率的10.0%回歸線的斜率,m0.95-1.030.83-1.030.89-1.03相關系數,r2最小為0.970最小為0.850最小為0.910回歸線的y截距,b≤怠速的10%±20Nm或最大扭矩的±2%,取其較大者±4kW或額定凈功率的±2%,取其較大者BA.2表BA.2回歸分析中允許刪除的點(刪除的點需注明)油門位置工況(n=柴油機轉速,T=扭矩)可刪除的點最小油門(怠速點)nref=nidle和Tref=0和Tact>(Tref-0.02Tmaxmappedtorque)和Tact<(Tref+0.02Tmaxmappedtorque)轉速和功率最小油門nact≤1.02nref和Tact>Tref或nact>nref和Tact≤Tref'或nact>1.02nref和Tref<Tact≤(Tref+0.02Tmaxmappedtorque)功率和扭矩或轉速最大油門nact<nref和Tact≥Tref或nact≥0.98nref和Tact<Tref或nact<0.98nref和Tref>Tact≥(Tref–0.02Tmaxmappedtorque)功率和扭矩或轉速nref nidle是指怠速nact是指實際(測得的)轉速Tref是指基準扭矩Tact是指實際(測得的)扭矩Tmaxmappedtorque BA2.3得到的滿負載扭矩曲線上最大的扭矩值。BA.5測量和取樣規程BA.5.1簡介應根據GB20891—2014附錄C的方法,對柴油機生產企業提交的試驗柴油機排放的氣態污染物和顆粒物成分進行測量。GB20891—2014附錄C的方法介紹了推薦的氣體排放分析系統和推薦的顆粒物稀釋和采樣系統。BA.5.2測功機和試驗間設備連接測功機的柴油機排放試驗應使用以下設備:BA.5.2.1柴油機測功機選用的柴油機測功機,應具有執行本附錄中試驗循環所需的全部功能。扭矩和轉速的測量儀表應具有測量指定限值內的功率的性能。可進行額外計算。測量設備的精度方面,測量值不得超過表BA.3中規定的最大公差。BA.5.2.2其他儀表應根據需要使用測量燃油消耗量、空氣消耗量、冷卻液和潤滑劑溫度、排氣壓力和進氣歧管真空度、排氣溫度、進氣溫度、大氣壓、濕度與燃油溫度的測量儀表。這些儀表應符合表BA.3中的要求:表BA.3測量儀表的精度序號測量儀表精度1柴油機轉速讀數的±2%或柴油機最大值的±1%,以較大者為準2扭矩讀數的±2%或柴油機最大值的±1%,以較大者為準3耗油量柴油機最大值的±2%4耗氣量讀數的±2%或柴油機最大值的±1%,以較大者為準5排氣流量讀數的±2.5%或柴油機最大值的±1.5%,以較大者為準6溫度≤600K±2K,絕對值7溫度>600K讀數的±1%8排氣壓力±0.2kPa,絕對值9進氣真空度±0.05kPa,絕對值10大氣壓±0.1kPa,絕對值11其他壓力±0.1kPa,絕對值12絕對濕度讀數的±5%13稀釋空氣流量讀數的±2%14稀釋排氣流量讀數的±2%BA.5.2.3原始排氣流量在計算排放值方面,以下兩種方法的響應時間應不超過BD.4規定的分析儀響應時間要求。在控制分流稀釋系統方面,則需要更快的響應時間。對于現場控制的分流稀釋系統,響應時間應≤0.3s。對于采用預控制的分流稀釋系統,排氣流量測量系統的響應時間應≤5s,≤1BA.5.3.6直接測量法:瞬時排氣流量的直接測量可通過以下系統實現:流量計應符合表BA.3中的精度規格。空氣和燃油測量法:式中:
GEXHWGAIRWGFUEL(用于濕基排氣質量)GEXHW——瞬時排氣質量流量,kg/s;GAIRW——濕基進氣質量流量,kg/s;GFUEL——燃油質量流量,kg/s。BA.3示蹤測量法:該方法通過測量排氣中示蹤氣體的濃度來測量排氣流量。1m或30倍(瞬時排氣流量的計算如下:qmew,i
10 10 cmix,i式中:qmew,i——瞬時排氣流量,kg/s;qVt——示蹤氣體流量,m3/s;Cmix,i——示蹤氣體混合后的瞬時濃度,ppm;e——排氣密度,kg/m3;Cb——進氣中示蹤氣體背景濃度,ppm。示蹤氣體背景濃度(conca)可根據試驗前后背景濃度測量值的平均值來測定。若背景濃度小于排氣流量達到最大值時的混合后示蹤氣體濃度(concmix)的1%,則背景濃度可以忽略不計。空氣流量和空氣燃油比測量法:該方法通過測量空氣流量和空氣燃油比來計算廢氣質量。瞬時廢氣質量流量的計算如下:式中:
GEXHWGAIRW
1 )A/FstA/Fst=14.5——空氣/燃油化學計量比,kg/kg;λ——空氣/燃油比。conc
?10-4
2?conc?10-4co1-co3.5?conc(100- co -concHC?10-4)+(0.45? co2)?(concco2+concco?10-4)co2 conc?10-4co1+λ= 3.5?concco2式中:
6.9078?(concco2+concco?10-4+concHC?10-4)concCO2——CO2干基濃度,%;concCO——CO干基濃度,ppm;concHC——HC濃度,ppm。注:上述計算公式適用的燃油,其碳氫比等于1.8。空氣流量計應符合表BA.3中的精度規格,CO2分析儀應符合BA.5.3.3.2中的規格,整體系統應符合排氣流量的精度規格。另外,符合BA.5.3.4規格的空氣燃油比測量設備,如氧化鋯型傳感器,也可用于測量空燃當量比。BA.5.3氣體組分的測定BA.5.3.1分析儀規格分析儀的測量范圍應適合測量排氣成分濃度所需的精度要求(BA.5.3.1.1)。建議使用適當的操作方法,使實測濃度位于分析儀滿量程的15%至100%之間,試驗過程中,排放分析的量程不應進行切換。若滿量程不超過155ppm(或ppmC)或讀數系統(電腦、數據記錄器)在滿量程15%以下仍提供足夠的精確度和分辨率,則實測濃度位于分析儀滿量程的15%以下時仍符合要求。這種情況下,需要進行額外的校準,以確保校準曲線的精度。設備應具有良好的電磁兼容性(EMC),從而將附加誤差降至最低。BA.5.3.1.1測量誤差分析儀總的測量誤差,包括對其它氣體的交叉影響,不應超過讀數的±2%或滿量程的±0.3%,以較大者為準。對低于100ppm的濃度,測量誤差應不超過±4ppm。BA.5.3.1.2可重復性重復性的定義:對某一給定的標定氣或量距氣的10次重復響應值的標準偏差的2.5倍。對于大于155ppm(或ppmC)的標定氣或量距氣,其重復性不得超過該量程滿量程濃度的±1%,對于低于155ppm(或ppmC)的標定氣或量距氣,不得超過該量程滿量程濃度的±2%。BA.5.3.1.3響應值對于所有使用量程,分析儀對于零氣、標定氣或量距氣的任意10s期間的峰—峰響應值均不應超過滿量程的2%。BA.5.3.1.4零點漂移l2%30s。對于使用的最低量程,lh期間的量距漂移應小于滿量程的2%。量距漂移定義為:分析儀穩定后,在30s時間間隔內對量距氣的平均響應(包括響應值在內)。BA.5.3.2氣體干燥BA.5.3.3分析儀測量的氣體應使用以下儀表進行分析。BA.5.3.3.1一氧化碳(CO)分析一氧化碳分析儀應采用不分光紅外線(NDIR)吸收型。BA.5.3.3.2二氧化碳(CO2)分析二氧化碳分析儀應采用不分光紅外線(NDIR)吸收型。BA.5.3.3.3碳氫化合物(HC)分析463K(190℃)。BA.5.3.3.4氮氧化物(NOX)分析NO2/NO(HCLD)328K(55℃)HCLDCLDHCLD328K至473K(55至200BA.5.3.4空氣燃油比測量根據BA.5.2.3測定排氣流量的空氣燃油比測量設備,應采用寬帶型空氣燃油比傳感器或氧化鋯型λ氧傳感器。傳感器應直接安裝在排氣管上,排氣的高溫可避免水分冷凝的發生。帶電子元件的傳感器的精度應符合以下條件:當λ<2時,讀數±3%;當2≤λ<5時,讀數±5%;當5≤λ時,讀數±10%;為滿足上述精度要求,傳感器應根據儀表生產企業的規定進行校準。0.5m或三倍排氣管徑取其較大者34370℃V如果柴油機裝有排氣后處理系統,應在排氣后處理系統下游采集排氣樣氣。BA.5.3.5.2稀釋排氣流量若使用全流稀釋系統,應遵守以下規格。柴油機至全流稀釋系統間的排氣管應遵守GB20891—2014附錄C的要求。一般可采用兩種采樣方法:NOX應在稀釋通道上游使用采樣袋對空氣中背景污染物濃度進行采樣,并根據附件BA.6.2.3條規定從測量排放值中減去背景濃度。BA.5.3.6顆粒物測定560kW320K(47)298K(25℃)。顆粒物采樣探頭應安裝在靠近氣體排放采樣探頭的位置,安裝方法應符合BA.5.3.5的規定。BA.5.3.7顆粒物采樣濾紙顆粒物取樣濾紙應滿足GB20891—2014附件BA.1.5.1.1和BA.1.5.1.2的技術要求。BA.5.3.8稱重室和分析天平規格稱重室和分析天平的規格采用GB20891—2014附件BA.1.5.2技術要求。BA.6數據評估和計算本段介紹了以下兩種可用于NRTC循環污染物排放評估的測量原理:(CVS系統BA.6.1原始排氣中的氣體排放計算以及使用分流稀釋系統計算顆粒物排放BA.6.1.1簡介BA.5.2.3/BA.5.3.6BA.6.1.2氣體成分的測定BA.6.1.2.1質量排放量的計算應計算瞬時質量排放量(根據污染物原始濃度)、表BA.4中的u值、排氣質量流量(經gsge以濕基濃度測量為優先。若測量的是干基濃度,在進行進一步計算前,應根據BA.6.1.2.2所述內容對瞬時濃度值進行干/濕校正。表BA.4不同排氣成分的系數u–濕基的數值氣體uconcNOX0.001587ppmCO0.000966ppmHC0.000479ppmCO215.19百分比HC的密度以平均碳氫比1:1.85計算。使用以下公式:n 1fMsuciGW,iing/tt)fi1式中:u——排氣成分密度與排氣密度比;conci——原始排氣中各成分瞬時濃度,ppm;GEXHW,i——瞬時排氣質量流量,kg/s;f——數據采樣率,Hz;n——測量次數。計算NOX時,應使用BA.6.1.2.3中的濕度校正系數kH。若測得的瞬時濃度非濕基濃度,應根據BA.6.1.2.2中的公式對其進行轉換。BA.6.1.2.2干/濕校正若測得的瞬時濃度為干基濃度,應根據以下公式對其進行干/濕轉換:concwetKWconcdry式中:
KW,r(
1 )KW22式中:2
11.88)KW22concCO——CO2干基濃度,%;2concCO——CO干基濃度,%;
1.608HaHaHa——進氣濕度,g/kg(水/干燥空氣)。H Rapaa ppR式中:Ra——進氣相對濕度,%;pa——進氣飽和蒸氣壓力,kPa;
B a apB——大氣壓,kPa。注:可通過相對濕度測量,或通過露點及蒸氣壓力測量或干/濕球測量,并根據通用公式來計算Ha。BA.6.1.2.3NOX濕度和溫度校正NOX排放與環境空氣條件有關。應使用以下公式中的系數kH,對NOX濃度進行校正:1kH=1-0.0182?(H-10.71)+0.0045?(T-298)a a式中:Ta——進氣溫度,K;Ha——進氣濕度,g/kg(水/干燥空氣)。H=6.220?Ra?paap-p?R?10-2B a a式中:Ra——進氣相對濕度,%;pa——進氣飽和蒸氣壓力,kPa;pB——大氣壓,kPa。注:可通過相對濕度測量,或通過露點及蒸氣壓力測量或干/濕球測量,并根據通用公式來計算Ha。BA.6.1.2.4比排放量計算應根據以下公式計算每種成分的比排放量(g/kW·h):(1?10)Mgas.cold+(9?10)Mgas.hot式中:
IndividualGas=(1?(1?10)W
+(9?10)Wgas.hotMgas,cold——冷啟動循環中氣態污染物總質量,g;Mgas,hot——熱啟動循環中氣態污染物總質量,g;Wact,cold——BA.3.9.2;Wact,hot——BA.3.9.2。BA.6.1.3顆粒物測定BA.6.1.3.1質量排放量的計算應根據以下兩種方法的其中一種來計算顆粒物質量MPT,cold和MPT,hot(g/test):a)MPT
MfMSAM
MEDFW1000式中:MPT——冷/熱啟動循環MPT,cold/MPT,hot;Mf——整個循環中采集的顆粒物質量,mg;MEDFW——整個循環中稀釋排氣質量當量,kg;MSAM——通過顆粒物采集過濾器的稀釋排氣質量,kg。整個循環中稀釋排氣質量當量應根據以下公式計算:n 1fMEDFWGEDFW,ifi1GEDFW,iGEXHWqiqi
GTOTW,i(GTOYW,iGDILW,i)式中:GEDFW,i——瞬時稀釋排氣質量流量當量,kg/s;GEXHW,i——瞬時排氣質量流量,kg/s;qi——瞬時稀釋比例;GTOTW,i——通過稀釋通道的瞬時稀釋排氣質量流量,kg/s;GDILW,i——瞬時稀釋空氣質量流量,kg/s;f——數據采樣率,Hz;n——測量次數。b)式中:
MPT
= Mfrs?1000MPT——冷/熱啟動循環MPT,cold/MPT,hot;Mf——整個循環中采集的顆粒物質量,mg;rs——整個循環的平均樣本比。式中:r=MSE ?MSAMsMEXHW MTOTWMSE——整個循環中采樣排氣質量,kg;MEXHW——整個循環中的排氣總流量,kg;MSAM——通過顆粒物采集過濾器的稀釋排氣質量,kg;MTOTW——通過稀釋通道的稀釋排氣質量,kg。注:對于全量采樣系統,MSAM和MTOTW值相同BA.6.1.3.2顆粒物濕度校正系數柴油柴油機的顆粒物排放與環境空氣濕度有關。應使用以下公式中的系數kp,對顆粒物測量結果進行校正。式中:
kp=
1(1+0.0133?(Ha-10.71))Ha——進氣濕度,g/kg(水/干燥空氣);H=6.220?Ra?paap-p?R?10-2B a a式中:Ra——進氣相對濕度,%;pa——進氣飽和蒸氣壓力,kPa;pB——大氣壓,kPa。注:可通過相對濕度測量,或通過露點及蒸氣壓力測量或干/濕球測量,并根據通用公式來計算Ha。BA.6.1.3.3比排放量計算應根據以下公式計算比排放量(g/kW·h):PT/10)Kp,coldMPT,cold(9/10)Kp,hotMPT,hot/(9/式中:MPT,cold——冷啟動循環中顆粒物質量,g/test;MPT,hot——熱啟動循環中顆粒物質量,g/test;Kp,cold——冷啟動循環中顆粒物濕度校正系數;Kp,hot——熱啟動循環中顆粒物濕度校正系數;Wact,cold——冷啟動循環中實際循環做功,根據BA.4.10.2測定,kW·h;Wact,hot——熱啟動循環中實際循環做功,根據BA.4.10.2測定,kW·h。BA.6.2全流稀釋系統中氣體成分和顆粒物成分的測定(PDP可使用BA.6.2.1(MSAM)超過CVS總流量(MTOTW)的0.5%,則CVS流量應根據MSAM進行校正或將顆粒物樣本送回流量測量設備前的CVS。BA.6.2.1稀釋排氣流量的測定PDP-CVS系統若使用熱交換器將整個循環的稀釋排氣溫度變化保持在±6K以內,則循環中的排氣質量計算如下:式中:
MTOTW
1.293V0Np(pBp1)273101.3TMTOTW——循環的濕基稀釋排氣質量;V0——試驗條件下正排量泵每轉排出的排氣體積,m3/rev;NP——每次試驗總轉數;pB——試驗間大氣壓,kPa;p1——泵入口壓降,kPa;T——整個循環中稀釋排氣平均溫度,K。若系統使用流量補償(即不使用熱交換器),應計算整個循環的瞬時排放質量并進行積分。這種情況下,稀釋排氣瞬時質量的計算如下:MTOTW,i
1.293V0NP,i(pBp1)273101.3T式中:NP,i——每次時間間隔內泵的總轉數。CFV-CVS系統若使用熱交換器將整個循環的稀釋排氣溫度變化保持在±11K以內,則循環中的排氣質量計算如下:MTOTW1.293tKVpAT0.5式中:MTOTW——循環的濕基稀釋排氣質量;t——循環時間,s;KV——標準條件下臨界流文丘里管的校準系數;pA——文丘里管入口絕對壓強,kPa;T——文丘里管入口絕對溫度,K。若系統使用流量補償(即不使用熱交換器),應計算整個循環的瞬時排放質量并進行積分。這種情況下,稀釋排氣瞬時質量的計算如下:MTOTW,i1.293tiKVpAT0.5式中:Δti——時間間隔,s;SSV-CVS系統若使用熱交換器將整個循環的稀釋排氣溫度變化保持在±11K以內,則循環中的排氣質量計算如下:式中:
MTOTW=1.293?QSSV?△t1(r1.4286r1.71431(r1.4286r1.7143)(T1r41.42861 )SSV 60 dAA0——常數和單位組合:0.005692;d——SSV喉管直徑,mm;Cd——SSV流量系數;PA——文丘里管入口絕對壓強,kPa;T——文丘里管入口溫度,K;r——絕對靜壓下SSV喉管與入口之比=
1P;P——SSV喉管直徑d與入口管內徑之比=d。D(MTOTW,i1.293QSSVti式中:
1r1.7143)1r1.7143)( 1 )T1r41.4286SSV 0 dAΔti——時間間隔,s。實時計算應從合理的Cd值,如0.98,或從合理的QSSV值開始。若計算從QSSV開始,應使用QSSV的初始值來計算雷諾數(Re)。BA.6.2.2NOX濕度校正NOX排放與環境空氣條件有關。應使用以下公式中的系數kH,對測量的NOX濃度進行校正。1kH=1-0.0182?(H-10.71)+0.0045?(T-298)a a式中:Ta——空氣溫度,K;Ha——進氣濕度,g/kg(水/干燥空氣)。H=6.220?Ra?paap-p?R?10-2B a a式中:Ra——進氣相對濕度,%;pa——進氣飽和蒸氣壓力,kPa;pB——大氣壓,kPa。注:可通過相對濕度測量,或通過露點及蒸氣壓力測量或干/濕球測量,并根據通用公式來計算Ha。BA.6.2.3排放質量流量的計算BA.6.2.3.1使用恒定質量流量的系統使用熱交換器的系統,污染物質量Mgas(g/test)應根據以下公式計算:MgasuconcMTOTW式中:u——排氣成分密度與稀釋排氣密度比;conc——整個循環的平均背景校正濃度,根據積分計算(NOX和HC為強制)或采樣袋測量,ppm;MTOTW——測定的整個循環的稀釋排氣總質量,kg。NOX排放取決于環境空氣條件。應使用BA.6.2.2中的系數kH,對測量的NOX濃度進行校正。若測量干基濃度,應根據BA.6.1.2.2轉換為濕基濃度。BA.6.2.3.1.1背景校正濃度的測定式中:
econcd
(11)Dconc——經過背景濃度校正的稀釋排氣各污染物濃度,ppm;conce——稀釋排氣中測得的各污染物濃度,ppm;concd——稀釋空氣中測得的各污染物濃度,ppm;D——稀釋系數。按照以下公式計算稀釋系數:eHC DeHC conc
eCO2
)104BA.6.2.3.1.2使用流量補償的系統gsgen 1DMs(MW,ice,iu)(MWcd1 )u)Di1式中:conce,i——ppm;concd——ppm;u——MTOTW,i——稀釋排氣的瞬時質量,kg;MTOTW——整個循環的稀釋排氣總質量,kg;D——稀釋系數。NOX排放與環境空氣條件有關。應使用BA.6.2.2的系數kH,將NOX濃度進行校正。應根據以下公式計算每種成分的比排放量(g/kW·h):/10)Mgas,cold(9//(9/式中:Mgas,cold——冷啟動循環中氣態污染物總質量,g;Mgas,hot——熱啟動循環中氣態污染物總質量,g;Wact,cold——冷啟動循環中實際循環做功,根據BA.4.10.2測定,kW·h;Wact,hot——熱啟動循環中實際循環做功,根據BA.4.10.2測定,kW·h。BA.6.2.5.1質量流量的計算應根據以下公式來計算顆粒物質量MPT,cold和MPT,hot(g/test):式中:
MPT
MfMSAM
MTOTW1000MPT——冷/熱啟動循環MPT,cold/MPT,hot;Mf——整個循環中采集的顆粒物質量,mg;MTOTW——測定的整個循環的稀釋排氣總質量,kg;MSAM——通過稀釋通道顆粒物采樣過濾器的稀釋排氣質量,kg。Mf——Mf,p+Mf,b,若分開稱重,mg;Mf,p——主過濾器上采集的顆粒物質量,mg;Mf,b——備用過濾器上采集的顆粒物質量,mg。若采用二次稀釋系統,應從通過顆粒物過濾器采集的二次稀釋排氣總質量中減去二次稀釋空氣質量。式中:
MSAMMTOTMSECMTOT——通過顆粒物過濾器的二次稀釋排氣質量,kg;MSEC——二次稀釋空氣質量,kg。顆粒物質量應進行背景校正。這種情況下,應根據以下公式來計算顆粒物質量MPT,cold和MPT,hot(g/test):PTM (Mf(Md(11)))MTOTWPT式中:
MSAM MDIL D MPT——冷/熱啟動循環MPT,cold/MPT,hot;MDIL——背景顆粒物采樣過濾器采集的主要稀釋空氣質量,kg;Md——主要稀釋空氣中采集的背景顆粒物質量,mg;D——測定的稀釋系數。Mf,MSAM,MTOTW解釋見上文。BA.6.2.5.2顆粒物濕度校正系數柴油柴油機的顆粒物排放與環境空氣濕度有關。應使用以下公式中的系數kp,對顆粒物測量結果進行校正。式中:
kp
1(10.0133(Ha10.71))Ha——進氣濕度,g/kg(水/干燥空氣)。H 6.220Rapaa ppRB a a式中:Ra——進氣相對濕度,%;Pa——進氣飽和蒸氣壓力,kPa;pB——大氣壓,kPa。注:可通過相對濕度測量,或通過露點及蒸氣壓力測量或干/濕球測量,并根據通用公式來計算Ha。BA.6.2.5.3比排放量計算應根據以下公式計算比排放量(g/kW·h):PT(1/10)Kp,coldMPT,cold(9/10)KP,hotMPT.hot(1/(9/式中:MPT,cold——NRTC冷啟動循環中顆粒物質量,g/test;MPT,hot——NRTC熱啟動循環中顆粒物質量,g/test;Kp,cold——冷啟動循環中顆粒物濕度校正系數;Kp,hot——熱啟動循環中顆粒物濕度校正系數;Wact,cold——BA.4.10.2;Wact,hot——BA.4.10.2.。附件BB()BB.1取樣粒子數量排放可以采用GB20891—2014附錄C.1.2.1所述的稀釋系統連續取樣測定。BB.1.1稀釋氣過濾(GB20891—2014C.1.2.1BB.2粒子數量取樣補償-全流稀釋系統((med)的0.5%BB.3粒子數量取樣補償-部分流稀釋系統BB.3.2進BB.3.3qmpqmdewqmdwqex式中:qmp——部分流稀釋系統中的排氣取樣流量,kg/s;qmdew——稀釋排氣質量流量,kg/s;qmdw——稀釋空氣質量流量,kg/s;qex——粒子數量取樣質量流量,kg/s。無論何時,向部分流系統控制器發送的qex信號都應精確至qmedw的0.1%內。信號發送頻率不低于1Hz。qmpqmdewqmdwqexqsw式中:qmp——部分流稀釋系統中的排氣取樣流量,kg/s;qmdew——稀釋排氣質量流量,kg/s;qmdw——稀釋空氣質量流量,kg/s;qex——粒子數量取樣質量流量,kg/s;qsw——對粒子數量取樣進行補償而輸送回稀釋風道的質量流量,kg/s。無論何時,向部分流系統控制器發送的qex與qsw的差值都應精確至qmedw的0.1%內。信號發送頻率不低于1Hz。BB.3.3PM測量修正當從總體部分流稀釋系統抽取粒子數量測量樣氣時,考慮抽取的氣流影響,附件BA.6.1.3.1式中:
mPM,cormPMd(dmxmPM,cor——因粒子數量取樣,修正后的顆粒物質量,g/test;mPM——BA.6.1.3.1測定的顆粒物質量,g/test;msed——流經稀釋通道的稀釋排氣總質量,kg;mex——用于粒子數量取樣,從稀釋通道中抽取的稀釋排氣總質量,kg。BB.3.4部分流稀釋取樣比例為測量粒子數量,按照BA.5.2.3規定的任一方法測定的排氣質量流量將用于控制部分流稀釋系統按比例從排氣取樣。具體比例數應按照BA.5.3.6通過對取樣和排氣流的回歸分析進行檢查。BB.4粒子數量的確定BB.4.1數據轉換粒子數量取樣和測量系統的滯后時間。粒子數量取樣和測量系統的轉換時間應按照附件BC.1.4確定。BB.4.2部分流稀釋系統確定粒子數量如果用部分流稀釋系統對粒子數量取樣,試驗循環中排出的粒子數量應采用下列公式計算:NMEDFWkcf
106式中:
srN——試驗循環排出的粒子數量,#;MEDFW——按BA.6.1.3.1確定的循環當量稀釋排氣質量,kg/test;k——標定系數。用于修正粒子計數器到標準測試設備下的標定系數,不適用于內部標定的粒子計數器,當為內部標定時,k=1粒子數量;cs——校正至標準條件(273.2K、101.33kPa)的稀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科版必修二第三章萬有引力定律同步測試題2024-2025學年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二)歷史試題含解析
- 四川外國語大學《普通植物病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經貿職業學院《建筑透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2025屆六年級下學期調研數學試卷含解析
- 某地產項目營銷方案
- 房地產營銷模擬訓練
- 堅果種植的有機認證流程考核試卷
- 豬的飼養常見疾病識別考核試卷
- 汽車舊車銷售市場調研數據分析考核試卷
- 電磁兼容測試儀考核試卷
- 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
- 流浪動物救助中心犬糧公開招投標書范本
- 初中數學人教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PPT
-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課件
- 無機保溫砂漿外墻外保溫系統施工工藝課件
- 高三二輪復習:產業轉移以富士康的企業轉移為例課件
- 礦井維修電工技能鑒定考試題(高級工)
- 高中語文《祝福》“誰是兇手”系列之祥林嫂死亡事件《祝福》探究式學習(教學課件) 課件
- 電子商務稅收法律問題
- 水平泵房水泵聯合試運轉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
- 中國政法大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概論重點歸納及復習試題(楊干忠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