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 新能源滲透率加速向上芯片供應邊際改善信號顯現_第1頁
202110 新能源滲透率加速向上芯片供應邊際改善信號顯現_第2頁
202110 新能源滲透率加速向上芯片供應邊際改善信號顯現_第3頁
202110 新能源滲透率加速向上芯片供應邊際改善信號顯現_第4頁
202110 新能源滲透率加速向上芯片供應邊際改善信號顯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tpwwwnxnycom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新能源滲透率加速向上核心觀點?月度數據回顧乘聯會發布2021年9月乘用車產銷數據:當月零售銷量為158.2萬輛,同比-17.3%,環比+9.1%;批發銷量為173.7萬輛,同比-16.1%,環比+15%;產量為172.1萬輛,同比-14.8%,環比+16.1%。?缺芯導致的供應鏈問題擾動傳統旺季銷售,但芯片供應邊際改善信號顯與歷年9月環比+20%以上的表現相比明顯低迷。1-9月零售累計達短缺導致的供應鏈問題仍存,經銷商庫存水平較低,導致傳統銷售旺季難以發力。但隨著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反壟斷調查和芯片渠道中間囤貨問題逐步緩解,芯片供應邊際改善信號顯現,9月末批發銷量大幅走強,自主品牌零售69萬輛,同比+5%,較2019年同期+26%,環比+16%,自主品牌頭部企業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壓力,新能源產品增量明顯,推動其銷量實現逆勢增長;(3)合資品牌零售69萬輛,同比-31%,較2019年同期-26%,環比+6%,其中日系份額同比-3.8個pct,美系份額同比+1.3個pct,德系品牌表現仍受制于供給巨大缺口。?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至21.1%9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33.4萬輛,同比+202.1%,環比+33.2%;批發銷量35.5萬輛,同比+184.4%,環比+14.7%,增長勢頭強勁。1-9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202.3萬輛,同比+202.1%;零售181.8萬輛,同比+203.1%。9月國內新能源零售滲透率t的滲透率提升明顯。月度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比亞迪(7萬輛)、特斯拉中國(5.6萬輛)、上汽通用五菱(3.9萬輛)和上汽乘用車等8家車企;零售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比亞迪、特斯拉中國和上汽通用五?投資建議頭部自主品牌景氣度持續向上,我們建議繼續關注長安汽車(000625.SZ)、長城汽車(601633.SH/2333.HK);零部件行業建議關注綜合龍頭華域汽車(600741.SH)、照明控制器稀缺標的科博達(603786.SH)、智能駕駛主被動安全供應商均勝電子(600699.SH)。?核心組合碼稱重至今相對上證漲幅(%)000338.SZ5%4.SH團5%0.SH福耀玻璃5%.729.SH5%.96推薦維持評級分析師奮:lizehan@S30518110001楊策奮:yangce_yj@記編碼:S0130520050005行業數據2021.10.26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風險提示1、汽車銷量不達預期的風險;2、芯片短缺導致的產業鏈風11tpwwwnxnycom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升 2(一)汽車行業是我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2(二)行業分析 2 22.乘用車市場回暖,細分市場走勢分化 3(1)乘用車市場整體回暖 3(2)汽車市場分化形勢暫緩 3(3)頭部集中度有所松動 5(4)自主強勢品牌競爭力趕超合資 6 (2)行業智能化加速 7(三)相關政策支持行業發展 9二、行業面臨的挑戰及建議 12三、行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 12 22tpwwwnxnycom究報告/汽車行業一、汽車行業景氣度回升汽車行業是我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汽車行業產業鏈長,上下游延伸至實體經濟的諸多方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對經濟增長有至關重要的拉動作用。據中汽協統計,繼2019年后,2020年中國汽售2531.1萬輛,同比下降1.9%。乘用車方面,產銷分別為1999.4萬輛和2017.8萬輛,同比下降6.5%和6.0%;商用車銷售513.1萬輛,同比增長18.7%。相對2019年,2020年汽車產銷下滑較小,目前國內汽車產銷量仍以絕對的優勢連續12年蟬聯全從汽車類零售情況來看,2020年全國汽車類零售額達39414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1.8%,但高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2.1個百分點,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06%,較2019年同比增加0.46%。(二)行業分析銷量為173.7萬輛,同比-16.1%,環比+15%;產量為172.1萬輛,同比-14.8%,環比+16.1%。●缺芯導致的供應鏈問題擾動傳統旺季銷售,但芯片供應邊際改善信號顯現導致的供應鏈問題仍存,經銷商庫存水平較低,導致傳統銷售旺季難以發力。但隨著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反壟斷調查和芯片渠道中間囤貨問題逐步緩解,芯片供應邊際改善信號顯現,9月末批發銷量大幅走強,有助牌頭部企業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壓力,新能源產品增量明顯,推動其銷量實現逆勢增長;(3)合資品牌零售69萬輛,同比-31%,較2019年同期-26%,環比+6%,其中日系份額同比-3.8個pct,美系份額同比+1.3個pct,德系品牌表現仍受制于供給巨大缺口。●新能源車滲透率加速提升至21.1%.4%,環比+14.7%,增長勢頭強勁。1-9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202.3萬輛,同比+202.1%;零售181.8萬輛,同比+203.1%。9月國內新能源零售滲透率為21.1%,環比大增4.0pct,1-9月滲透率為12.6%,相較2020全年5.8%的滲透率提升明顯。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多元化發力,大集團新能源表現分化,上汽、廣汽表現較強。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比亞迪(7萬輛)、特斯拉中國(5.6萬輛)、上汽通用五菱(3.9萬輛)和上汽乘用車等8家車企;零售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比亞迪、特斯拉中國和上汽通用五菱,9月上述三家廠商銷量從結構看,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33%,豪華車為30.5%,主流合資僅3.0%。9月電動車中低端份額回升,33tpwwwnxnycom究報告/汽車行業AB2.乘用車市場回暖,細分市場走勢分化(1)乘用車市場整體回暖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汽車零售下滑較大,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年1-12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共1,928.8萬輛,同比-6.8%。自疫情后,市場需求持續回暖,據Wind數據,2021年9月份,乘用車共銷同比增長11.69%。乘用車市場經歷疫情后快速回暖,進入下半年后在高基數和芯片短缺的影響下增速回落。我們認為,銷量的回暖主要原因有:1)疫情平緩后,生產經營活動帶動供給,經濟回暖使消費信心恢復。2)中央及地方政府不斷出臺鼓勵消費、汽車下鄉等政策,刺激需求端發力。3)豪華車價格下探,消費升級需求得到釋圖1:2020.5-2021.9月乘用車月度銷量及同比變化圖2:2010至今乘用車銷量及同比變化(輛)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2)汽車市場分化形勢暫緩低排量車型下滑幅度較大,自主品牌市占率下行以及中高端車型銷量占比不斷提高,是2020年以來汽車市場的兩大特征。而在2021年開局,低排量車型占比下滑趨勢暫緩,自主品牌市占率下行趨勢暫停,自主品牌市占率相較2020年出現了一定的提升。特征一:低排量車型銷量下滑趨勢暫緩。2020全年,1.6L排量以下(包含1.6L)車型總銷量約1281.27萬輛,同比-11.18%;2.0升排量以上車型總銷量約48.16萬輛,同比+10.01%,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正增長。自2018年以來,購置稅恢復至10%使小排量車型的銷售受到一定影響,且受到疫情因素,2020年低排量車型銷量下滑較大。2.0L排量以上車型銷量為5.44萬輛,同比增加8.43%,環比增加32.79%。2021年1-9月份,小排量車型累計銷售835.86萬輛,同比減少2.27%,2.0L排量以上車型累計銷售36.52萬輛,同比增加8.63%。由于疫情后車市環境好轉,2021年低排量汽車下滑態勢趨緩,但其增速依舊低于高排量汽車,低排量汽車占比繼續下降。44tpwwwnxnycom究報告/汽車行業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特征二:自主品牌市占率觸底回升,豪華車消費占比提升個百分點。同時,日系德系自2017年開始憑借強周期車型拉升份額,今年疫情期間市占率仍保持同比上升趨勢,日系德系2020年市占率分別為24.1%/25.8%,相比2019年分別提升2.2/0.8個百分點。根據乘聯會數據,2021年1-9月,自主品牌累計銷量572.76萬輛,同比增長30.0%,增速領先于日系、德系、韓系和法系等其他品牌;自主品牌市占率39.5%,相較2020年的35.7%出現了3.8個百分點的提升。根據乘聯會數據,2021年9月份自主品牌市占率44.2%。我們預計在接下來的銷售中,自主品牌市占率將繼續提升,市場份額向頭部自主品牌靠攏。9月零售銷量同比增速1-9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速德系308985-37.8%3405175-1.6%法系9873193.0%5064843.1%韓系42987-32.4%412863-18.2%美系176257-5.7%142514617.3%其他歐系14326-43.3%18238811.7%329456-29.9%32811594.3%6995774.8%572758930.0%總計1581461-17.3%1448496812.0%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中國乘用車市場近十年來增長主要動力是SUV+豪華車,近年SUV增長放緩,但國產豪華車以強于行業20個百分點的增速持續走強。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是豪華車走強的基礎,換購消費升級需求帶來的豪華車需求上漲,加之豪車價格下探帶來的價格優勢,是2017年以來豪華車市占率接連攀升的主要原因。55tpwwwnxnycom究報告/汽車行業今年受疫情影響,私家車出行迫切性增加,2020年4月開始豪華車消費率先引領汽車消費回暖。2021年1-9月30萬以上價格汽車累計銷量占比10.7%,相對于2020年9.5%的數據呈現出1.2個百分點的提升,1-9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9.8%,高于30萬以下車型銷量增速(YOY+11.2%),豪華替代態勢延續。我國擁有2.2億民用小客車保有量,換購群體的消費升級仍有較大空間,我們預計豪華車消費將持續保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3)頭部集中度有所松動2018年乘用車銷售逐步下行,我國乘用車市占率向頭部品牌靠攏,2017年前15品牌銷量占全市場69.7%,2020年前15品牌銷量市占率達到77.9%,提升接近10個百分點,趨勢明顯。2021年前三季度,乘用車零售CR5為35.1%,CR10為58.3%,CR15為75.5%。行業頭部集中度有所松動,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進入2021年下半年后,芯片短缺問題逐步顯現,主流合資品牌庫存水平下行,導致零售端難以發力,市場份額下滑;另一方面,在電動智能化浪潮中,創新屬性較強的新能源產品替代加快,產品競爭力不足將逐步被市場淘汰,新能源產品具備優勢的頭部主機廠排名有所上升,市場格局逐步轉變。排名品牌2018品牌2019品牌2020品牌2021年1-9月1上汽大眾8.90%一汽大眾9.70%一汽大眾10.50%一汽大眾9.40%2一汽大眾8.80%上汽大眾9.50%上汽大眾7.60%上汽大眾7.30%3上汽通用8.50%上汽通用7.60%上汽通用7.40%上汽通用6.70%4吉利控股6.50%吉利控股6.50%吉利控股6.70%長安汽車5.90%5上汽通用五菱5.80%東風日產東風日產吉利汽車5.80%6東風日產5.60%上汽通用五菱4.60%長安汽車4.90%東風日產5.70%7長城汽車3.90%長城汽車4.30%長城汽車4.50%上汽通用五菱4.70%8長安汽車3.70%長安汽車3.80%東風本田4.30%長城汽車4.50%9北京現代3.40%東風本田3.80%上汽通用五菱4.20%廣汽豐田4.20%廣汽本田3.20%廣汽本田3.70%廣汽本田一汽豐田上汽乘用車一汽豐田3.50%一汽豐田3.90%東風本田3.90%東風本田上汽乘用車3.30%廣汽豐田3.90%廣汽本田3.70%一汽豐田北京現代3.30%上汽乘用車3.50%華晨寶馬3.60%66tpwwwnxnycom究報告/汽車行業廣汽豐田2.50%廣汽豐田3.20%奇瑞汽車3.20%比亞迪汽車3.00%奇瑞汽車2.30%奇瑞汽車2.90%北京奔馳北京奔馳3.00%CR538.50%39.40%38.30%0%CR1058.30%59.60%60.30%58.30%CR1572.40%75.80%77.90%75.50%(4)自主強勢品牌競爭力趕超合資自主品牌近年憑借其產品的快速迭代實現對合資品牌的快速追趕,各品牌通過趨于成熟的內外飾設計與高科技裝備趕超同級別合資車。以上半年推出的爆款車型長安UNI-T上市為例,其超前的外觀設計、智能網聯和輔助駕駛的配備,以11萬-13萬元區間價格月銷量突破萬輛。另外,高端化正逐步成為自主品牌市場的突破點,部分品牌車型售價與合資豪華品牌售價重疊,2020年12月,自主品牌零售銷量103.7萬輛,同比增長29.8%,主流合資銷量670.81萬輛,同比下滑0.2%。自主品牌增顯著高于主流合資品牌銷量增速。Mk8高爾夫ID4CROZZCShootingBrake團眾DX眾斯柯達用車Preface領克哈弗大狗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3.零部件行業院隨著國內疫情影響逐漸減弱,行業20Q3國內業務營收復蘇趨勢確立。由于國內零部件行業全球化相對較高,疫情在Q2全球蔓延后,歐美主機廠停工致使一些海外業務占比較高的企業受到較大影響,故零部件行業Q3整體業績反彈趨勢弱于整車板塊。20年全年汽車零部件(sw)實現營收8447.03億元,同比增長3.47%,實現歸母凈利271.02億元,同比增長2.83%。2021年,在全球汽車產業鏈復蘇、疫情導致低基數和國產替代加速的背景下,汽車零部件板塊收入顯著改善。2021年上半年汽車零部件板塊實現營收4,958.09億元,同比增加149.40%;實現歸母凈利283.03億77tpwwwnxnycom究報告/汽車行業HH對比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2)行業智能化加速消費趨勢及政策推動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趨勢正引領汽車工業升級轉型,促進零部件產業發生巨大變化,將推動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為代表的的新興產業領域的發展,也將推動傳統汽車零部件公司與通信、互聯網公司的跨行業合作,并引發新一輪并購、重組活動的產生。這些領域將是全球零部件巨頭重點進行技術創新及資本投入的領域。為了保證長期穩定的盈利水平,國內零部件廠商從加工、代工生產升級至具備與主機廠同步開發能力的高端智造企業是行業趨勢。從單一部件生產至系統化集成是零部件供應商大幅提高單車價值量的機會。未來主機廠模塊化也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整車平臺化勢必帶來零部件模塊化、標準化的需求。零部件公司需具備智能高端化、模塊化以及國際化的能力以保證其未來盈利水平。與電動化進程不同的是,無論新能源化與否,智能化本質是消費者對汽車安全性、舒適性等更高品質的內在需求。在各品牌車輛機械素質趨于成熟后,該產品的智能化水平高低將對消費者購車起到決定性作用。我們預計部分前期技術及品牌的積累過硬的國產零部件公司將憑借其成本優勢進入合資主機廠以及進口高端車品牌供應鏈。88tpwwwnxnycom究報告/汽車行業策文件《2019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要點》《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用實施方案作,組織實施智能汽車關鍵技術攻關,重點開展車載傳感器、芯片、中央處理器、操作(2019-2020年)》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汽車品《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汽車駕駛動化分級》等級《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根據產業發展情況,針對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信息安全、功能安全、汽車網化工作要點》功能與應用等技術領域特點,有計劃、有重點地部署標準研究與制定工作,實現智能《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智能網聯汽車登記管理、身份認證與安全、道路運行管理及車路協同管控與服務等車輛智能管理)》作為科技創新支撐加快建設源,開展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關鍵技術的攻關工作《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駛基礎理論研究取得積極進展,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車路協同等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證取得重要突破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智能駕駛普及國際主流主機廠生產的配備L1、L2級輔助駕駛的額車型日益普及,并已開始量產L3級產品。國內頭部主機廠也已開始批量裝備L1、L2級輔助駕駛系統,并各自先后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計劃,全力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吉利制定“G-Pilot”戰略,上汽制定“新四化”戰略,長安制定“北斗天樞”戰略,廣汽發布“GIVA計劃”并研發“Adigo系統”,比亞迪計劃打造“D++生態圈”。99tpwwwnxnycom究報告/汽車行業威MarvelX自適應巡航系統系統警●●●●●●●●●●●●●●●●●●●●●●●●●●●●●●●●●●●●●●●●●●●●●●●●●院業名稱研發計劃LL級(GPilot3.0)平臺蔚來院促消費政策體系完善,針對性促進汽車消費。內容3日佛山車售賣發票或汽車報廢注銷證明購買新車,每輛將給予tpwwwnxnycom究報告/汽車行業。潭九華基地生產的吉利繽越、全新遠景車消費升級行動,鼓勵各地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給予支持,加大城市新建公共停車場力度,鼓勵車企和珠海對在珠海注冊登記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國六”排放標準汽車的消費投入補助和銷售獎勵。簡化汽車登記、二手車交易手工廠、長沙比亞迪、廣汽三車輛,并在長沙上牌的,可策類別策簡述09/1/1609/3/10《汽車摩托車下鄉實施方案》009/6/1《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009/6/4《汽車摩托車下鄉操作細則》09/7/13《以舊換新實施辦法》09/12/2209/12/25《汽車以舊換新實施辦法》補貼標準調整010/1/4《關于允許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與車輛購置稅減征政策同時享受的通知》010/1/8《關于繼續實施汽車下鄉政策的通知》0/5/26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推廣實施細則》010/6/1能源汽車補貼《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財政補貼資金0/6/18《關于延長實施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的通7《關于調整節能汽車推廣補胎政策的通/5《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稅法實施條例》13/9/13能源汽車補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工tpwwwnxnycom究報告/汽車行業%。014/2/8能源汽車補貼《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014/8/7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稅。5/4/29能源汽車補貼《關于2016年-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策的通知》BEV萬V礎上分別退坡20%和40%。5/9/296/3/25車取消限遷《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取消二手車限遷16/12/1517/12/26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稅。8/2/13能源汽車補貼《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018/4/4《關于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8/5/22《關于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的公告》9/1/28車消費《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9/3/20《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9/3/26能源汽車補貼《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支持政策的通知》019/6/2放寬限購廣州《關于增加中小型客車增量指標配置的通告》深圳《關于調整我市中小汽車調控增量指額度的通告》019/9/2取消限購》0/12/30智能駕駛《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產業化落地。0/12/31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補貼政策的通知》上退1/01/05車消費《關于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車使用條件,優化汽車管理與服務1/0208量和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有關事項的通可持續發展,就2020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發通知。1/0209車消費《關于印發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工作指十五大提出要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領域促進汽車消費的主要工作任務和一些地方好的經驗做法資料來源:新浪財經,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tpwwwnxnycom究報告/汽車行業二、行業面臨的挑戰及建議新能源產業需避免“大躍進”式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三年居世界首位。但蓬勃的發展勢頭中,也有暗礁潛藏。第一大風險是結構性產能過剩。結構上,國內新能源汽車低端產能過剩與高端產能不足并存。出現了盲目擴張、投資過熱的趨勢,一些低水平企業采取低質低價競爭方式擾亂市場,產品從設計到制造質量參差不齊,影響了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第二大風險是市場競爭。這種競爭既來自傳統燃油汽車,也來自國外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特斯拉拉低成本降價,使Model3最低售價達到26萬左右,鞏固了其在高端電動車領域的霸主地位。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與國際上先進的新能源汽車也仍然有較大差距。第三大風險是資源環境的制約。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增加,全球金屬資源爭奪日益激烈。而我國金屬鋰、鈷等主要動力電池資源缺乏,資源穩定供應和價格穩定的挑戰較大。同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用電清潔化等問題也日益突出。所謂清潔能源,如果不把后期電池回收問題作為重要汽車后產業鏈來對待,將是一個偽命題。我們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建立相應監督機制,從生產資質發放條件、生產過程監督及產品測試監管到后期電池回收等后產業鏈的支持,全面且合理地支持產業發展。調整合理補貼政策,將補貼精準發放到優秀企業手中。三、行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截止2021年10月26日收盤,A股上市的汽車行業(申萬)公司共有215家,總市值共4.20萬億元,市盈率(TTM,整體法)為42.16倍。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tpwwwnxnycom究報告/汽車行業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四、投資建議及股票池頭部自主品牌崛起趨勢明顯,我們建議繼續關注長安汽車(000625.SZ)、長城汽車(601633.SH/2333.HK);零部件行業建議關注綜合龍頭華域汽車(600741.SH)、照明控制器稀缺標的科博達(603786.SH)、智能駕駛主被動安全供應商均勝電子(600699.SH)。碼稱重收盤價(2021-10-26)初至今漲跌)相對收益率 今相對上證指338.SZ%04.SH團%.7360.SH福耀玻璃%.7299.SH%.66.96圖13:核心推薦組合年初至今收益率變動(等權重)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tpwwwnxnycom究報告/汽車行業五、風險提示1、汽車銷量不達預期的風險。2、芯片短缺導致的產業鏈風險。tpwwwnxnycom究報告/汽車行業六、附錄截至2021年10月26日,上證綜指累計上漲3.59%,汽車(申萬)指數累計上漲19.23%;滬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