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參考文獻][1] 李炎賢.江蘇省東海縣發現的打制石器[J].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80(3).[2] 葛治功,林一璞.大賢莊的中石器時代細石器[J].東南文化,1985(1).[3] 張祖方.爪墩文化一蘇北馬陵山爪墩遺存調查報告[J].東南文化,1987(1).[4] 呂遵諤.山東沂源猿人化石[J].人類學學報,1989(4).[5] 高廣仁,邵望平.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海岱歷史文化區[J].史前研究,1984(1).期刊之家網李編輯修改發表論文QQ:528265165論文題目:連云港與東夷史前文化[摘要]連云港史前文化是東夷史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海縣的爪墩遺存與沂源猿人后裔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將軍崖巖畫是東夷后李文化的杰出代表,二澗遺址的北辛文化是東夷大汶口文化發展的源頭之一,大伊山石棺遺址使得東夷大汶口文化熠熠生輝,藤花落遺址是東夷龍山文化全面進入文明時代的主要標志,而朝陽遺址與東夷岳石文化的發展處于同步序列之中。[關鍵詞]連云港;東夷;史前文化近年來,國內學術界對地域文化的研究興趣很濃,諸如對河洛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三晉文化、嶺南文化、吳越文化等研究,已形成一系列的熱門課題,處于山東、江蘇北部和安徽北部的東夷文化也不例外。據統計,自1979年以來,發表題名含有“東夷”的文章132篇,出版著作13部。內容涉及東夷人的起源、東夷史前文化的主要成就、東夷文化的歷史地位、東夷文化的歷史分期、東夷與華夏族(漢族)的關系以及上古王朝與東夷的關系等,其中,東夷史前文化是學者關注的重點。歷史上的連云港長期隸屬山東,是東夷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學者在討論東夷史前文化時,有時也將連云港地區的歷史遺存納入視野,但是,他們總是將連云港作為東夷文化的邊緣,這和歷史事實相去甚遠。那么,在連云港發現了哪些史前東夷文化的歷史遺存,這些遺存在東夷文化各個階段中處于怎樣的地位,這是本文試圖要討論的主要問題。一、爪墩遺存與沂源猿人論文問題咨詢騰訊官方認證QQ:8000993531974年夏,南京大學地理系的師生在東海縣馬陵山地區進行地貌考察時,在山左口鄉大賢莊一帶發現了幾塊有人工打擊痕跡的石塊,這是首次在連云港地區發現早期石器遺存。經鑒定為舊石器,引起了專業學者的關注。1978年秋,由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南京博物院、南京地質陳列館和東海縣博物館等單位組成的調查小組,對大賢莊村南的山崗及附近的沖溝進行了短期調查,采集到一批石制品標本。次年秋,江蘇省考古訓練班的學員前往大賢莊考察,在馬陵山頂部采集到252件典型的細石器標本。1984年春,南京博物院對馬陵山中段地區進行文物調查,發現細石器地點5處。同年夏,在爪墩南坡進行了小面積試掘,得到石器達2468件之多,原料以隧石、石英砂巖為主。石器可分為細石器和大型石器兩大類,以細石器為主(占標本的92.9%)。細石器中除了各種石核外,還有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錐鉆、石锨等;大型石器有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砍砸器等,文化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由于爪墩遺址沒有發現明顯的文化層和人類生活的遺跡,而且在連云港境內尚未發現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化石,那么,爪墩遺址中發現的大量的舊石器是什么人制作的呢?這自然使我們聯想到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山東沂源縣發現的/沂源猿人0。盡管在爪墩遺址發現的石器工具的數量較多,但成品率較低,且少見明顯的用痕跡;大量破碎的石塊、殘片和不規則狀的石核、石片等現象的存在,進一步透露出這里不會是人類的居住地,似為石器制作場。東海縣距離沂源縣并不遠,爪墩遺址附近具有豐富且理想的石料,取材便利,東夷人的始祖“沂源猿人”后裔可能經常來此從事石器制造活動。爪墩細石器遺存發現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于它不僅填補了東夷人從舊石器到新石器之間的中石器時代文化的空白,而且也填補了全國細石器文化在地理分布上的一個空白。有學者認為,爪墩遺址的發現表明,“海岱地區與黃河中下游其他地區、北方草原乃至西伯利亞、北美等地同時,在一萬年以前曾流行過制作細石器的工藝技術。這不僅填補了海岱史前文化發展上的空白,而且對整個中華史前史的研究也有重要意義”。二、將軍崖巖畫與后李文化在新石器時代,東夷人的歷史被學者分為后李文化(距今約8000年前)、北辛文化(距今約7000-6100年前)、大汶口文化(距今約6100-4600年前)、龍山文化(距今約4600-4000年前)和岳石文化(距今約4000-3400年前)五個時期,其中,后李文化屬于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后李遺址發現于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陵鎮后李官莊,現存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2-5米。文化堆積分為12層,其中9-12文化層為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主要的發現有:(1)建筑遺跡;(2)墓葬;(3)陶器。[6]后李文化所顯露出來的主要信息在于:建筑遺址的發現表明當時的東夷人已經定居,古樸的陶器制作技術和骨耜、蚌鐮的使用說明東夷人開始進入農耕生活,單人小墓不見合葬,意味著當時的東夷人尚處在母系氏族社會發展階段。僅僅依據這些材料,我們還不能肯定東夷人就是中國最早從事農耕的人。明確的答案在連云港被發現。1977年11月,在古東夷人活動區范圍內的今連云港市海州錦屏山南麓的將軍崖下,發現了一組風格古樸的巖畫。據學者考證,它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原始社會巖畫,也是漢族地區發現的唯一的一處農耕社會生活面貌的巖畫遺存,時間與東夷人的后李文化相嵌合。1981年4月初,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召開了首次將軍崖巖畫拓片展示和專家鑒定會。4月4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4月6日的5人民日報6、5光明日報6相繼報道,指出將軍崖巖畫是8000年前的遺跡,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巖畫,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此后將軍崖巖畫名聲大噪,并作為我國東南沿海巖畫的代表而被學者們所關注。研究結果表明,/圖像上有禾苗,一兜一兜的好像插好的稻子,標志農業已經發明了;有魚等動物形象,表明漁獵仍是經濟生活的組成部分。它無疑是反映我國東夷部落生產和生活的生動畫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機柜合同模板
- 教師簽訂勞動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五人合伙合同樣本
- 經濟合同擔保
- 全新美容院轉讓協議二零二五年
-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施方案
- 2025年UV無影膠水項目發展計劃
- 住建部eps合同樣本
- 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 代理產品區域合同標準文本
- 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2011-2021)
- 《駱駝祥子》名著+考點
- 國際貿易學各章的知識點
- 考研考博-英語-北京建筑大學考試押題三合一+答案詳解1
- 高粱高產栽培技術課件
- XMT智能數顯示控制儀表使用說明書
-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培訓教育、監督檢查、勞動紀律
- 體外沖擊波療法課件
-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腹膜外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課件
- ANSCO智能巡檢機器人
- 全文解讀2022年新制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