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竹筍品種特性及其栽培技術_第1頁
綠竹筍品種特性及其栽培技術_第2頁
綠竹筍品種特性及其栽培技術_第3頁
綠竹筍品種特性及其栽培技術_第4頁
綠竹筍品種特性及其栽培技術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綠竹筍品種特性及其栽培技術關鍵詞:綠竹筍來源:《福建農業科技》2011年第6期發布時間:2012-01-04陳志松福建省南安市農業與海洋局茶果工作站綠竹筍又名綠竹黃金筍、馬蹄筍,為慈竹屬多年生常綠禾本植物。福建省南安市柳城街道辦事處桑林村于2002年從臺灣省引進種植綠竹筍8.7hm2,2004年綠竹筍產出上市,產鮮筍78t,平均每667m2產量600kg,產品售價高達18元/kg,市場供不應求,經濟效益顯著。近幾年,綠竹筍已成為南安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優良品種。現將其品種特性及栽培技術介紹如下。1品種特性綠竹筍為叢生竹類,適生于熱帶、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氣候條件,要求較高氣溫(25?32°C),年降水量在1400mm以上。適生條件要求1月份平均氣溫在8°C以上,極端最低氣溫在一4C以上。南安市年降水量1200?1800mm,雨量充沛,溫暖濕潤,適合綠竹筍生長。綠竹筍形狀彎曲,呈船狀紡錘體,筍節靠母竹者內向較短,而背向母竹者較長,切割處為平面,像馬蹄,故得其名“馬蹄筍”。筍長約25cm,基部直徑8cm,重約0.5kg。籜為廣三角形,頂端截形、黃色,見光后變綠,光滑無毛,質地堅硬。綠竹筍肥嫩清甜,纖維少,營養豐富,味其鮮美,可直接鮮食,可食部分占55.9%,蒲頭占22.1%,籜殼占22.0%。6月為收獲初期,7~8月為盛期,9月為末期。竹筍一般每667m2產量500~600kg,最高可達1000kg,為優良的鮮食夏季竹筍。2綠竹筍竹林建園2.1母竹選擇與挖掘選用7~8個月齡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幼竹,即上年度7~8月萌發留養的新竹,胸徑以5cm左右為宜,且根莖適當發育,每側有筍目2~4個,形大充實飽滿,側根發達。在春季清明前后10d,幼竹基部已有新根萌發時挖掘。挖掘時在竹稈1.5m左右鋸斷,鋸口在節的下端。離母竹25~30cm處挖掘,盡量保留支根和須根,在切斷稈柄時不可強力拉斷,以防母竹竹蔸縱裂,松動稈柄,同時不可傷及筍芽,保留根部宿土。2.2種植時間在水分管理良好的條件下,除出筍期、大暑前后和嚴寒季節外,其余季節都可栽植,但以清明前后10d為最佳,此時土壤溫度已回升,正值多雨季節,種后成活率高。2.3種植方法選擇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沙土或沙壤土為好。一般株行距5mX5m,每667m2種30株左右,在溪河兩岸平坦肥沃地種植,株行距可適當大一些;丘陵坡地株行距則應小些。填土疏松的地方,不需開大穴栽;如在硬地種植,要先行墾荒挖大穴(深寬為70cmX60cm),每穴施足腐熟有機肥15kg后栽植,種植深度比苗原入土處深3~5cm。新竹移植后,如遇久旱無雨,必須勤加灌溉,促進竹筍生長。7月份可施淡人糞尿1次或株施尿素50g,每株施經過腐熟的有機肥10?15kg。在一般撫育情況下,立秋至處暑間,大部分新竹能發筍1?3株,最初所發竹筍直徑較小,全部留養為母竹。第3年成林后進行常規栽培管理。3栽培管理技術3.1獻開獻開又稱扒土,于2月上中旬將每叢竹的表土挖開,深度15?20cm,使竹蔸和筍頭暴露,利用陽光刺激筍芽萌動,促進提早發筍和多發筍。3.2施肥與培土獻開以后到3月上中旬,每叢(10?12株竹)均勻撒施腐熟有機肥40kg、茶餅1kg、復合肥0.7kg,并進行培土。生長勢強的培土25cm,生長勢弱的培土15cm°6?9月間鋤去竹叢四周雜草,覆蓋于竹蔸,并進行松土。如遇陰雨天氣可每叢直接撒施尿素0.6kg,晴天每隔15d澆施腐熟人糞尿液50kg。寒露以后必須停止施肥。3.3挖筍采收采割時間以筍即破土、筍末端小葉呈“喜鵲尾”分叉時采收。割筍時,齊切筍基部,留1?3對筍目,堅持做到“割近留遠、割密留稀、割高留低”。6月初即能采收,割筍留下的筍穴必須及時封土;7?8月氣溫高,竹筍生長快,隔3?4d挖1次筍,此時傷口汁液分泌旺盛,常呈黏液狀態,要待傷口水液已凝固而略呈干燥即可封土。割筍期間,如遇6?7d不下雨,就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才能保證竹筍高產。綠竹筍以小暑前后出土最多,白露以后又逐漸稀少,到霜降基本結束。3.4母竹留養保留母竹是為了來年豐收。留母竹時間應選在發筍中期,一般在白露以前(7?8月份),留母竹的芽位保持在基目筍芽,并保持各竹之間的適當距離,一般應為30?50cm,每叢選留4株新竹。選留的母竹一定要做好病蟲害防治。3.5刪伐更新二年生綠竹發筍能力最旺;三年生次之;四至五年生竹發筍極少,開始進入老化枯死階段。竹叢通過留養和刪伐,讓竹叢保持合理的密度和年齡組成,保證竹林持續豐產。綠竹筍需年年留母,年年刪伐。一般每叢保留10?12株,1齡、2齡、3齡竹比例為1:1:1,刪伐時間為12月及次年2月上旬為宜。3.6竹林更新第7年以后,有的竹叢衰敗老化,大量開花,竹筍產量持續下降,竹墩也較高,培土擁筍作業困難,可在12月進行全面墾復深翻,深度為30?40cm,挖除老竹蔸,保留年輕母竹,每667m2深施有機肥5000kg,更新改造后第2年就可恢復增產。4病蟲害防治綠竹筍病蟲害主要有竹叢枝病、竹稈銹病、竹煤污病、一字竹筍象、竹蚜蟲、金針蟲、竹筍禾夜蛾、賀氏線盾蚧等,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①加強竹林撫育管理,合理砍伐,保持竹林適當密度,劈山松土,及早清除發病植株,保護自然天敵。②要掌握各種病蟲害的發生規律、生活習性,進行藥物防治。地下害蟲應在采筍期結束后施用農藥防治;葉、枝、稈害蟲應在采筍前1個月或筍期結束后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