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中石化元通能源有限公司花溪花石壹號加油站環評報告_第1頁
貴陽中石化元通能源有限公司花溪花石壹號加油站環評報告_第2頁
貴陽中石化元通能源有限公司花溪花石壹號加油站環評報告_第3頁
貴陽中石化元通能源有限公司花溪花石壹號加油站環評報告_第4頁
貴陽中石化元通能源有限公司花溪花石壹號加油站環評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名稱:貴陽中石化元通能源有限公司花溪花石壹號加油站建設單位:貴陽中石化元通能源有限公司(蓋章)編制日期:2019年12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編制說明《編制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由具有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資。、性質、規模和距廠界距離等。8、審批意見─由負責審批該項目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1建設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貴陽中石化元通能源有限公司花溪花石壹號加油站建設單位貴陽中石化元通能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聯系人通訊地址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溪北社區養牛村、甲秀南路東側聯系電話傳真郵政編碼550002建設地點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花石路中段(天河潭至花溪方向)右側立項審批部門/批準文號/建設性質新建團改擴建技改行業類別及代碼機動車燃油零售(F5265)建筑面積(m2)822.2綠化面積(m2)555.65總投資(萬元)500資(萬元)31.2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6.24評價經費(萬元)/預期運營日期/:貴陽中石化元通能源有限公司花溪花石壹號加油站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花石路中段(天河潭至花溪方向)右側,主要服務對象為天河潭大道至甲秀南路及花溪周邊的機動車。項目總投資500萬元,規劃用地面積4017m2,建設用地面積2212m2,建筑面積822.2m2。主要包括站房、油罐區、加油島、罩棚等。預計項目#汽油4800噸,95#汽油1600噸,柴油800噸,甲醇800噸。項目只進行加油,不提供加氣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7]第682號令《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條例》中有關規定,該建設項目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分類管理目錄》(2018)的有關規定,屬于第四十、社會事業與服務業“124加油、加氣站”,需要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現貴陽中石化產投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委托我單位承擔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我公司2接受委托后對項目現場及周圍環境進行了現場踏勘、調查,并在資料收集的基礎上進行了項目工程分析及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在征求貴陽市生態環境局花溪分局意見的基礎上,根據國家、省、市的有關環保法規,并依據國家環保局頒發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編制了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建設項目名稱、性質、地點、內容項目名稱:貴陽中石化元通能源有限公司花溪花石壹號加油站建設單位:貴陽中石化元通能源有限公司建設性質:新建建設地點: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花石路中段(天河潭至花溪方向)右側建設內容:本加油站擬設置缷油油氣回收及加油油氣回收系統,加油油氣回收采用分散式,設立緊急切斷閥及卸油防滿溢自動切斷閥,配設高液位報警儀、雙層罐滲漏在線監測儀,設SF單人孔雙層油罐,其中1個40m30#柴油埋地儲罐,1個40m395#汽油埋地儲罐,1個50m392#汽油埋地儲罐,1個40m3甲醇埋地儲罐。油罐總容積170m3,折合油罐總容積為150m3。設3臺四槍雙油品(1把大流量加油槍)潛油泵加油機(卡機聯接式,油氣回收型),1臺四槍甲醇加注機。建設項目屬于二級加油站。體工程(1)建設內容本項目占地面積4017m2,總建筑面積822.2m2,主要包括站房1棟、加油島、油罐區等。站房主要包括便利店、衛生間及餐廳等。本項目提供自動洗車服務。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如表1所示。工程內容及規模一覽表如表2所示。表1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項目指標備注規劃用地面積4017m2新建站建設用地面積2212m2市政道路用地面積1504m2總建筑占地面積823.6m2總建筑面積822.2綠地面積555.65m2容積率0.37建筑密度37.2%綠化率3表2工程內容及規模一覽表工程分類項目名稱建設內容及規模備注主體工程油罐區1個40m30#柴油埋地儲罐,1個40m395#汽油埋地儲罐,1個50m392#汽油埋地儲罐,1個40m3甲醇埋地儲罐,SF單人孔雙層油罐,框架結構承重罐區新建站房(547.2m2)一層建筑面積275.4m2,框架結構,位于項目區東側,設男女衛生間、盥洗室、便利店、儲藏間、配電間、發電間和辦公室等。二層建筑面積275.4m2,框架結構,位于項目區東側,設衛生間、活動室及值班室等。罩棚(275m2)輕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立柱,高度7.85m,投影加油區汽油、柴油三臺四槍雙油品潛油泵加油機(1把大流量加油槍),加油機:卡機聯接式,油氣回收型;M100甲醇1臺四槍甲醇加注機洗車區密封卸油箱通氣管品牌柱1座,參照中石化標準手冊,高10m出入口指示牌2個變壓器環保溝槽輔助工程綠化工程(555.65m2)主要分布在項目地塊的四周新建消防工程項目設有消防沙箱(1處,成品2m3),消防器材公用工程給水系統當地自來水供水系統新建排水系統雨污分流排水系統供電系統市政電網供給環保工程固廢處理危險廢物暫存間(10m2)新建廢氣處理油氣回收系統(回收效率為95%)廢水處理化糞池(15m3),三級隔油沉淀池(5m3)噪聲處理設備隔噪、基礎減震等油品泄露處置設施吸油氈、消防砂等表3主要設備一覽序號設備(裝置)名稱數量型號備注1汽油罐40m395#雙層油罐,地埋臥式50m392#雙層油罐,地埋臥式2柴油罐40m30#雙層油罐,地埋臥式4340m3雙層油罐,地埋臥式4加油機4臺/3臺四槍雙油品(1把大流量加油槍)潛油泵加油機,1臺四槍甲醇加注機5潛油泵4臺/品牌業主確定6通氣管4根/干燥包7自動洗車機//8洗眼器//4、職工人數和工作制度項目現有員工約10人,年工作365天,每天24小時,三班倒。用水來源:項目用水由當地市政供給。項目不提供住宿及食堂,提供洗車服務,因此項目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洗車用水、沖洗用水(場地綠化用水、場站地坪沖洗水、加油機清洗用水)、不可預見用水。①生活用水:本項目定員10人,按照每人每天100L的用水量,站內員工用水量為1.0t/d(365t/a);來往加油站加油的顧客按900人/d計,每人用水量5L計算,加油的顧客用水量為4.5t/d(1642.5t/a)。項目生活用水總量為5.5t/d(2007.5t/a),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5%計,則總的生活污水排放量為4.675t/d(1706.375t/a)。②洗車用水本項目提供全自動洗車服務,月洗車輛900輛,根據《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50015-2003)用水定額規定,洗車用水為40L~60L/輛*次,本項目選用50L/輛*次,即洗車的用水量為1.5t/d(547.5t/a),污水排水系數按85%計算,則約產生75t/d(465.375t/a)。③沖洗用水場站地坪沖洗水:場站地坪每周沖洗一次,沖洗地面約2212m2,按用水量1.5L/m2計算,用水量為0.474t/d(173.01t/a)。排放量按用水量的90%計,則場站地坪沖洗廢水排放量為0.427t/d(155.86t/a)。/次算,用水量為0.086t/d(31.39t/a)。排放量按用水量的90%計,則加油機清洗tdta。場地綠化用水:項目周圍設有一定綠化,綠化面積約為555.65m2,項目綠化用5水量按2L/m2?次計,一周進行一次綠化活動,則總的綠化用水量約為0.159t/d(即0%計算,則用水量為0.772t/d(281.78t/a)。給排水量情況如表4所示:表4項目給排水量一覽項目規模用水定額用水量(m3/d)用水量(m3/a)排污系數排水量(m3/d)排水量員工生活用水10人/d100L/人?d3650.854.6751706.375顧客生活用水900人/d4.51642.5洗車用水30輛/d50L/輛*次575465.375地坪清洗用水2212m21.5L/m20.474173.010.90.427155.86加油機清洗用水4臺150L/次0.08631.390.077場地綠化用水555.65m258.035---小計-7.7192817.435-6.4542355.71不可預見用水0.772281.78--總計--8.4913099.2156.4542355.71消防用水15L/S50974-2014,消防用水流量取15L/s,加油站儲罐類型構筑物的火災延續時間取4h,因此最大消防用水量排水:項目場地內實行雨、污分流制排水。雨水經雨水溝排入市政雨水管網;項目洗車廢水、沖洗廢水(場站地坪沖洗廢水、加油機清洗廢水)及初期雨水經三級隔油沉淀池后與生活污水一起進入化糞池處理,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8978-1996)三級標準后進入市政管網,最終進入花溪污水處理廠處置。項目水平衡圖見下圖1:60.85化糞池4.53.8250.4740.4270.772耗0.225洗車廢水1.2750.85化糞池4.53.8250.4740.4270.772耗0.225洗車廢水1.275員工生活用員工生活用水顧顧客生活用水新鮮水8.491地地坪清洗用水0.0860.077加油機清洗用水三級隔油沉淀池0.077加油機清洗用水.5 花溪污水處理廠0.159場地綠化用水不不可預見用水圖1項目水平衡圖(單位:m3/d)本項目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花石路中段(天河潭至花溪方向)右側,項目四周50m內無重要公共建筑及民用建筑一類二類保護物及危險品生產、儲存企業,項目西北面有企業:締梵尼門窗及中裕脆鯇,南面為隆恒源商砼,最近民用建筑三類保護物距項目約85m,且項目最近汽油、柴油設備距離花石路20m,因此符合表5-6中汽油設備、柴油設備與站外建(構)筑物的安全間距。另外,站內各構筑物之間間距滿足《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2014年局部修訂版)》 (GB50156-12)相關規定。綜上,本項目站內設施與站位環境敏感點距離能夠滿足《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2014年局部修訂版)》(GB50156-12)相關7規定。本項目距離花溪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準保護區約3.5km,距離花溪水庫二級保護區約1.15km,距離花溪水庫一級保護區約1.45km,項目不在花溪風景名勝區范圍內,詳見附圖3。項目洗車廢水、沖洗廢水(場站地坪沖洗廢水、加油機清洗廢水)及初期雨水經三級隔油沉淀池后與生活污水一起進入化糞池處理,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后進入市政管網,最終進入花溪污水處理廠處置。不會對花溪水庫水源保護區產生影響。項目能與項目周圍企業相容,對環境影響較小,廠區范圍500m無已探明的野生動植物、文物保護單位等環境敏感點,且項目選址已獲得貴州省貴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出讓用地,詳見附件,綜上本項目選址合理。表5汽油設備與站外建(構)筑物的安全間距(m)站外建(構)筑物站內汽油設備埋地油罐加油機、通氣管管口二級站有卸油油氣回收系統有卸油和加油油氣回收系統重要公共建筑物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建筑物保護類別一類保護物二類保護物三類保護物9.5(85)8.5(90)甲、乙類物品生產廠房、庫房和甲、乙類液體儲罐丙、丁、戊類物品生產廠房庫房和丙類液體儲罐以及容積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類液體儲罐室外變配電站鐵路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6.5(20)5(20)次干路、支路5(20)5(20)架空通信線架空電力線路無絕緣層1倍桿(塔)高,且不應小于6.5m(—)有絕緣層0.75倍桿(塔)高,且不應小于5m(—)表中數據:規范距離(實際距離),—8表6柴油設備與站外建(構)筑物的安全間距(m)站外建(構)筑物站內柴油設備埋地油罐加油機、通氣管管口二級站重要公共建筑物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建筑物保護類別一類保護物二類保護物三類保護物6(85)6(90)甲、乙類物品生產廠房、庫房和甲、乙類液體儲罐丙、丁、戊類物品生產廠房庫房和丙類液體儲罐以及容積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類液體儲罐室外變配電站鐵路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3(20)3(20)次干路、支路3(20)3(20)架空通信線架空電力線路無絕緣層0.75倍桿(塔)高,且不應小于6.5m有絕緣層注:表中數據:規范距離(實際距離),—為該情況不存在。7、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相符性分析根據《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站址選擇:加油加氣站的站址選擇,應符合城鄉規劃、環境保護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應選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站內平面布置:車輛入口和出口應分開設置;加油作業區內的停車位和道路路面不應采用瀝青路面;加油作業區與輔助服務區之間應有界線標識。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應布置在輔助服務區內。加油站的變配電設備要求其布置在爆炸危險區域之外,并保持不小于3m的附加安全距離。加油工藝及設施:加油站的汽油罐與柴油罐應埋地設置,嚴禁設在室內或地下室內;汽車加油站的儲油罐,應采用臥式油罐;油罐車卸油必須采用密閉卸油方式。加油作業區內,不得有“明火地點”或“散發火花地點”。消防設置:加油站、壓縮甲醇站、加油和壓縮甲醇合建站可不設消防給水系統。加9油站工藝設備應配置滅火器材,并應符合下列規定,每2臺加油機應配置不少于2具4kg手提式干粉滅火器,或1具4kg手提式干粉滅火器和1具6L泡沫滅火器。項目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花石路中段(天河潭至花溪方向)右側,毗鄰花石路,交通便利。項目出口和入口分開設置、加油作業區與輔助服務區之間有明顯的界線標識。油罐埋地臥式設置,加油槍為卡機聯接式。本項目配置消防沙箱、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手推車滅火器、石棉毯等標準消防五大件。項目選址、平面布置、加油工藝、消防配置符合《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 (GB50156-2012)。8、總平面布置情況及其合理性分析項目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花石路中段(天河潭至花溪方向)右側,項目總平面布置上遵循《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2014年局部修訂版)》 (GB50156-12)。項目東部為站房,西側為卸油箱口,中部為加油島、油罐區。項目三級隔油沉淀池和化糞池均設置在出口旁的綠化區域內,方便油渣及沉淀物的清運處理,站內加油車輛的通行道路嚴格按照規范設計,車輛出入口分開設置,站內車道為環線車道,有利于加油作業,火災的預防和消防工作的開展。本項目對站區內環境進行美化,項目四周設有綠化區,既美化環境又對項目產生的廢氣和噪聲有一定的吸附和降噪作用。從總體布局上看,項目設計嚴格按規范進行,并滿足工藝流程需要;項目功能分區合理,生產安全,管理方便,站內建(構)筑物、設備設施之間的防火間距滿足《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2014年局部修訂版)》(GB50156-12)相因此,本項目總圖布置基本合理。m)序號名稱汽油罐柴油罐汽油通氣管管口柴油通氣管管口加油機站房1汽油罐0.5(6.25)0.5(10)0.5(5)——————4(6.9)2柴油罐0.5(10)——————3(21.9)30.5(5)0.5(4.5)——————3(18.4)4汽油通氣管管口————————————4(51)5柴油通氣管管口————————————3.5(51)6甲醇通氣管管口————————————4(51)7加油機————————————5(11.9)注:表中數據:規范距離(實際距離),—為該情況不存在。9、產業政策符合性分析經檢索《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有關條目,本項目不屬于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不使用國家命令淘汰的落后生產工藝裝備,不生產國家命令淘汰的落后產品。本項目產業政策上定為允許類,符合國家有關產業政策。因此,擬建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10、項目與《省人民政府關于發布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的通知》符合性分析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發布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的通知》黔府發〔2018〕16號)內容:貴州位于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上游交錯地帶,是“兩江”上游和西南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是重要的水土保持和石漠化防治區,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對于貴州夯實生態安全格局、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廳字〔2017〕2號)要求,我省按照科學性、整體性、協調性、動態性原則,在組織科學評估、校驗劃定范圍、確定紅線邊界基礎上,劃定了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現發布如下:一、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確保全省重點生態功能區域、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重要生態系統和保護物種及其棲息地等得到有效保護,共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45900.76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17.61萬平方公里的26.06%。二、生態保護紅線格局。全省生態保護紅線格局為“一區三帶多點”:“一區”即武陵山—月亮山區,主要生態功能是生物多樣性維護和水源涵養;“三帶”即烏蒙山—苗嶺、大婁山—赤水河中上游生態帶和南盤江—紅水河流域生態帶,主要生態功能是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維護;“多點”即各類點狀分布的禁止開發區域和其他保護地。三、主要類型和分布范圍。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功能區分為5大類,共14個片(一)水源涵養功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面積為14822.51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8.42%,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大婁山、赤水河、沅江流域,柳江流域以東區域、南盤江流域、紅水河流域等地,包含3個生態保護紅線片區:武陵山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維護片區、月亮山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維護片區和大婁山—赤水河水源涵養片區。(二)水土保持功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面積為10199.13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5.79%,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州、黔南州、黔東南州、銅仁市等地,包含3個生態保護紅線片區:南、北盤江—紅水河流域水土保持與水土流失控制片區、烏江中下游水土保持片區和沅江—柳江流域水土保持與水土流失控制片區。(三)生物多樣性維護功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面積6080.50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3.45%,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大婁山及銅仁市、黔東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地,包含3個生態保護紅線片區:苗嶺東南部生物多樣性維護片區、南盤江流域生物多樣性維護與石漠化控制片區和赤水河生物多樣性維護與水源涵養片。(四)水土流失控制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面積3462.86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97%,主要分布在赤水河中游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烏江赤水河上游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都柳江中上游省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黔中省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等地,包含2個生態保護紅線片區:沅江上游—黔南水土流失控制片區和芙蓉江小流域水土流失與石漠化控制片區。(五)石漠化控制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面積11335.78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6.43%,主要分布在威寧—赫章高原分水嶺石漠化防治區、關嶺—鎮寧高原峽谷石漠化防治亞區、北盤江下游河谷石漠化防治與水土保持亞區、羅甸—平塘高原槽谷石漠化防治亞區等地,包含3個生態保護紅線片區:烏蒙山—北盤江流域石漠化控制片區、紅水河流域石漠化控制與水土保持片區和烏江中上游石漠化控制片區。本項目不在生態保護紅線格局以及主要類型和分布范圍之內。本項目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花石路中段(天河潭至花溪方向)右側,本項目距離花溪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準保護區約3.5km,距離花溪水庫二級保護區約1.15km,距離花溪水庫一級保護區約1.45km。不屬于貴州省生態紅線范圍內。項目場地內實行雨、污分流制排水。雨水經雨水溝排入市政雨水管網;項目洗車廢水、沖洗廢水(場站地坪沖洗廢水、加油機清洗廢水)及初期雨水經三級隔油沉淀池后與生活污水一起進入化糞池處理,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后進入市政管網,最終進入花溪污水處理廠處置。不會對花溪水庫水源保護區產生影響。在做好相關污染防治措施前提下,項目符合《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11、項目與花溪風景名勝區的符合性分析項目距離花溪風景名勝區的最近距離為3.5km,本項目的建設過程和運營過程只要做好環境保護措施,不會影響花溪風景名勝區的生態環境。因此,本項目符合花溪風景名勝區保護的相關規定。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該項目為新建項目,無與本項目有關的主要環境問題。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氣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項目所在地屬于貴陽市花溪區。花溪區位于黔中腹地,是貴陽市的一個縣級區,距市中心17km。全區地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地處東經106°27′~106°52′,北緯26°11′~26°34′,土地總面積957.6km2。花溪區位條件優越,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區域內交通網絡健全。貴昆、湘黔鐵路貫通區內,北有貴陽西站及貨場,西有湖潮站和磊莊機場,東北部有貴陽龍洞堡機場,花溪大道直通貴陽市中心區,桐惠路、貴陽市環城高速公路南環線、青巖公路已經建成并通車,312國道和101省道(即貴惠公路)貫穿全境。詳見地理位置圖1。2、地形、地貌、地質(1)地質項目所在區域地表上覆土層為第四系雜填土(Qml)、耕植土(Qpd)及紅粘土(Qel+dl),下伏基巖地層巖性為三疊系大冶組(T1d)薄層泥晶灰巖。第四系雜填土(Qml):雜色,由回填碎塊石、舊基礎、粘土等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等組成,硬雜質含量約為25~65%,成份雜亂,級配和均勻性較差,結構松散。厚度為1.0m~3.0m,厚度不均,平均厚為1.43m,最早堆填時間至今約為15年,雜填土分布于擬建場區南側靠近甲秀南路旁。第四系耕植土(Qpd):雜色,含植物根莖,厚度為0.2m~0.5m,平均厚為0.45m,分布于整個場區。第四系殘坡積紅粘土(Qel+dl):黃色、褐黃色,殘坡積成因,伏于耕植土之下或直接出露地表,似層狀、透鏡狀產出。(1)地貌花溪區地處貴陽南郊,貴州高原中部。地勢為東南部較高,海拔1400m以上;西部、西北部和東南部地勢高于中部、南部、北部;中部為槽谷盆地,地勢較低,海拔mmm地殼經過強烈運動及長期風化剝蝕,形成了低山丘陵為主的丘原地貌,其類型復雜多樣,山、丘、壩(平地)均有。全區地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具有山丘、壩子、盆地、峽谷等多種地貌類型和多層次地勢結構。3、氣象、氣候貴陽市花溪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具有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多云寡照,雨水多,熱量足,雨熱同季,集中在下半年;風速、風向具有顯著的季節變化等特點。按貴陽市花溪區氣候資料,主要氣象要素如下:評價區常年平均氣溫14.9℃,3.3℃,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4.8℃,年極端最高溫度34.7℃ (1961.7.2),年極端最低氣溫-8.0℃(1977.2.9)。常年平均氣壓為890.8百帕。歷年照百分率為29%。冬季平均風速2.3m/s,常年主導風向為NE風,頻率為24%,全年以靜風天氣為主。主要災害性氣候:干旱、倒春寒、秋綿雨、霜凍、暴雨等。評價區按貴陽市空氣功能區劃為空氣環境質量二類區。4、地表水及地下水(1)地表水花溪區處于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地帶,區域內有大小河流55條,總長390km,其中河長大于10km或流域面積大于20km2的河流共有17條,北半部屬長江流域的有南明河及其支流,小黃河、車田河、冷飯河、凱倫河、長蚱河、打通河、月亮河、貓洞河、小碧河等9條河流,均匯入南明河,南半部屬珠江流域的有青巖河、翁崗河、陳亮河、老榜河、趙司河、三岔河、馬鈴河及灣河等8條,流入惠水的漣江。區內河流均系發源性溪流,水量主要靠自然補給,流量較小,且豐水期與枯水期流量相差較大。區內長江與珠江水系分水嶺地帶,為巖黨武鄉的舊盤、黨武至花溪鄉的桐木嶺、孟關鄉的上板一線,以南屬珠江流域。項目地表水體自然流向為花溪水庫出庫支流,花溪水庫(南明河花溪段)主河長38km,集水面積358.5km2,河段上分布著花溪水廠、中曹水廠等取水口,日產水量20萬噸。花溪水庫為貴陽市重要飲用水源,依據筑府發(1996)37號文,水功能區劃為II類水體。花溪水庫(南明河花溪段)水功能區劃為II類水體。(2)地下水根據貴陽市內相關場地的區城水文地質情況,結合場區含水層巖性組合特征、賦水空間的成因,區內地下水為碳酸鹽巖巖溶水,基巖裂隙水及第四素松散巖類孔隙水。根據擬建項目所在區域水文地質條件分析。項目區內地下水泉流量<10L/s,水位埋深小于50米,地下水徑流模數<3L/s.km2。區內地下水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大氣降水通過巖溶裂隙滲入地下,貯存運移于巖溶裂隙中,地下水由西往東方向徑流,排泄于地勢低洼處。場地內地下水埋藏較淺。項目區場址內無地下水點出露。5、土壤、植被(1)土壤花溪區土壤類型多樣,有黃壤、石灰土、水稻土、紫色土、潮土和沼澤土等6大類,17個亞類,33個土屬,75個土種。全區黃壤面積33826hm2,石灰土面積32319hm2,水稻土面積18563hm2,紫色土面積1349hm2,潮土面積259hm2,沼澤土面積21hm2。(2)植被花溪區的地帶性植被屬典型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帶。現存自然植被有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闊葉林、疏林、灌林及草叢林植被等6種主要類型,其中針葉林面積較大,主要有馬尾松和杉木;灌叢及草叢為典型的次生植被,分布廣泛。本項目用地為規劃建設用地,用地范圍內無耕地,林地,基本為植物為雜草。社會環境簡況(社會經濟結構、教育、文化、文物保護等):花溪區位于黔中腹地,貴陽市南郊,距市中心17公里。全區地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國土面積891.56km2。全區總人口約33萬人,少數民族人口約占三分之一,有漢、苗、布依等38個民族。花溪區轄貴筑社區服務中心、溪北社區服務中心、清溪社區服務中心、陽光社區服務中心、明珠社區服務中心、青巖鎮、石板鎮、久安鄉、麥坪鄉、燕樓鄉、黨武鄉、高坡苗族鄉、湖潮苗族布依族鄉、孟關苗族布依族鄉、黔陶布依族苗族鄉、馬鈴布依族苗族鄉共16個鄉鎮、社區服務中心,有167個行政村(居委會)。花溪區地處長江、珠江分水嶺,是貴陽市著名的生態區。區內有大小河流51條、總長390km,松柏山水庫、花溪水庫兩座中型水庫總庫容達7140萬立方米,阿哈水庫、紅楓湖、百花湖的重要流域也在花溪區。花溪因此成為貴陽市重要的水源保護區。花溪生物多樣性比較豐富,森林覆蓋率到達41.53﹪。花溪區具有高原季風濕潤氣候的特點,冬無嚴寒,夏無酷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濕度較大。年平均氣溫為14.9℃,無霜期平均246天,年雨量1178.3毫米,空氣優良天數341天。花溪區已經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花溪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譽,是著名的風景旅游區,入選貴州十大影響力風景名勝區。花溪景區面積222平方公里,占全區面積的25%。有景物景觀81個。其中,自等景觀32個、國內三等景觀27個,以花溪公園、天河潭、鎮山民族文化村、青巖古鎮、高坡民族風情游最為有名。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賀龍、陳毅、聶榮臻、羅榮桓等老一輩革命家和胡錦濤、江澤民、李鵬、喬石、朱镕基、李瑞環、吳邦國、羅干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先后到過花溪。陳毅元帥曾賦詩稱贊花溪:“真山真水到處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灘明如鏡,幾步花圃幾農田。”花溪區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繼續高舉“發展、團結、奮斗”的旗幟,繼續高揚“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主基調,緊緊圍繞“生態區、旅游區、文化區”的發展定位,抓住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國務院出臺2號文件支持貴州又好又快發展的機遇,抓住省委、省政府重點實施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戰略的機遇,抓住貴陽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縱深推進的機遇,解放思想,“干”字當頭,按照“以人為本堅持走科學發展路、萬眾一心建生態文明示范區”的總體部署,圍繞“一二一”的奮斗目標,實施綠色花溪、宜居花溪、生態花溪、文化花溪、幸福花溪和陽光花溪六大創建工程,著力建好六個生態體系,以“負責、大氣、開明、誠信”的花溪精神和干事創業的熱情,狠抓重大項目建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強綜合經濟實力,創新社會管理、保障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穩定,著力在“綠色產業、宜居城鎮、自然生態、科教文化、社會民生、政府效能”六個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全力以赴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努力實現生態旅游文化大區歷史性跨越式發展。項目廠界周圍500m范圍內無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單位。環境質量狀況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聲環境、生態環境等):1、環境空氣據貴陽市生態環境局公布的《貴陽市2018年環境狀況公報》,可知:2018年,貴陽市主要污染物濃度全部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濃度限值,其中SO2年平均濃度為0.011mg/m3,NO2年平均濃度為0.025mg/m3,PM10年平均濃度為0.057mg/m3,PM2.5年平均濃度為0.032mg/m3,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數濃度為1.0mg/m3,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第90百分位數濃度為0.118mg/m3。(1)地表水項目所在區域最近地表水體為南面1.28km的花溪水庫,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本項目水質現狀可引用《貴陽市花溪區碧云窩水廠擴容工程(二期)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018年9月對螃蟹井水源(花溪河)水質檢測報告,監測結果詳見下表8:表8螃蟹井水源(花溪河)水質檢測報告表序號監測項目單位標準結果1水溫℃-.32pH-6~98.083溶解氧mg/L≥68.024高錳酸鉀指數mg/L≤40.725化學需氧量mg/L6五日生化需氧量mg/L≤30.537氨氮mg/L≤0.58總磷mg/L0.029總氮mg/L≤0.5銅mg/L<0.050鋅mg/L<0.050氟化物mg/L0.07硒mg/L≤0.01<0.0004砷mg/L≤0.05<0.001汞mg/L≤0.00005<0.000001鎘mg/L≤0.005<0.0005鉻(六價)mg/L≤0.050.004鉛mg/L≤0.01<0.0025氰化物mg/L≤0.05<0.00220揮發酚mg/L≤0.002<0.00221石油類mg/L≤0.050.01522陰離子合成洗滌劑mg/L≤0.2<0.0523硫化物mg/L<0.0224糞大腸菌群個/個/≤200046025*硫酸鹽mg/L≤25080.926*氯化物mg/L≤2503.4927*硝酸鹽mg/L3.0628mg/L≤0.3<0.03029mg/L<0.010根據上表可知,水源水質除了總氮有所超標外,其余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3838-2002)Ⅱ類水體水質標準,總氮的超標是由于水庫上游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和周邊農田化肥的使用所導致的。根據貴陽市《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試用區劃分》規定,項目區域聲環境執行《聲GB2類(晝間60dB(A),夜間50dB(A))。據貴陽市生態環境局公布的《貴陽市2018年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8年,貴陽市中心城區區域環境噪聲晝間時段均值為58.2分貝,貴陽市中心城區區域環境噪聲夜間時段均值為48.2分貝,道路交通噪聲晝間時段加權平均值為69.3分貝。項目區域內聲環境能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區標準要求。區域屬典型的城市生態環境,是自然-經濟-社會三者相結合的復合生態系統。項目評價區域內生態植被簡單,未發現有水土流失現象,無國家級珍稀動植物分布,評價區域距離花溪風景名勝區約3.5km,本項目距離花溪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準保護區約3.5km,距離花溪水庫二級保護區約1.15km,距離花溪水庫一級保護區約1.45km。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列出名單及保護級別)本項目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花石路中段(天河潭至花溪方向)右側,沒有征占基本農田。周圍無需要特別保護的文物古跡,未發現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和古樹名木。本項目的環境保護目標見下表9:表9主要保護目標一覽表1人2境人3境S4地S5區/76水7生態環境周圍草地、林地、土壤項目周邊避免對周圍生態環境的擾動及破壞。20評價適用標準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類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類污染物排放標準本項目營運期排放的VOCS無組織廢氣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4.0mg/m3);加油站油氣執行《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2-2007)(≤25g/m3,排氣筒高度距地面≥4m);本項目施工期及營運期所產生的污水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施工期:《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營運期:項目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標準。(GB18599-2001)(2013修改單);危險廢物:《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2013修改單)總量控制指標根據國家規定的“十三五”期間污染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有:1、大氣環境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2、水環境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本項目不產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氣環境污染物,項目洗車廢水、沖洗廢水(場站地坪沖洗廢水、加油機清洗廢水)及初期雨水經三級隔油沉淀池后與生活污水一起進入化糞池處理,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8978-1996)三級標準后進入市政管網,最終進入花溪污水處理廠處置。因此,本項目不設總量控制目標。21建設項目工程分析述1、施工期工藝流程本項目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花石路中段(天河潭至花溪方向)右側。項目所在地目前還未施工,為商業用地需要對建筑內部裝修及相關設備安裝,裝修流程圖2所示:固廢、廢氣、噪聲投入營業設備安裝投入營業設備安裝生活污水、建筑廢棄物圖2施工期流程圖2、營運期工藝流程項目營運期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密閉式卸油栓運油密閉式卸油栓運油車加油機汽車加油地下儲油圖3加油站工藝流程圖3、工藝流程簡述說明:1、卸油:加油站的油品由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貴州貴陽石油分公司供應,并由貴州貴陽元馳石油運輸有限公司承擔負責運送至本加油站。該站采用油罐車經連通導電耐油軟管與油罐卸油孔連通卸油的方式卸油。裝滿汽油、柴油的油槽車到達加油站罐區后,在油罐附近停穩熄火,先接好靜電接地裝置,待油罐車熄火并靜止15min后,將連通軟管與油罐車的卸油口、儲罐的進油口利用密閉快速接頭連接好,經計量后準備接卸。卸油前,核對罐車與油罐中油品的品名、牌號是否一致,各項準備工作檢查無誤后,開始自流卸油,卸油時流速控制在3m/s以內。油品卸完后,拆卸油罐車連接端頭,并將卸油管抬高使管內油料流入罐內并防止濺出,蓋嚴22罐口處的卸油帽,拆除靜電接地裝置,卸油完畢罐車靜止15min后,發動油品罐車緩慢駛離罐區。加油站采用密閉卸油工藝,即油罐有專用進油管道,向下伸至罐內距罐底0.2m處,并采用快速接頭進行卸油。油槽(罐)車進站后,卸油員立即檢查油槽(罐)車的安全設施,并引導槽(罐)車至計量場地做好卸油準備工作,如靜電接地、接好卸油管等。油罐車達到靜止要求時間后,開始卸油。油從密閉卸油口經卸油管道進入地下油罐。回收到油罐車內的油氣,可由油罐車帶回油庫后,再經油庫安裝的油氣回收設施回收處理。本項目的油罐均放在做了防腐防滲處理的鋼筋砼池內,埋于地下,并用砂覆蓋。加油站罐區中觀察井設置防爆防水潛水泵,出油工藝管道采用復合材料(KPS),卸油和通氣管道采用20#無縫鋼管,站內停車地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圖4一次汽油回收系統基本原理圖2、儲油:對油罐車送來的油品在相應的油罐內進行儲存,儲存時間為2至3天,從而保證加油站不會出現脫銷現象。3、加油:加油采用潛油泵加油工藝,將油品從儲油罐打出,經過加油機的計量器,再經加油槍加到汽車油箱中。4加油油氣回收系統:汽車加油過程中,利用加油槍上特殊裝置,將原本由汽車油箱逸散于空氣中的油氣經加油槍、抽氣泵、油氣回收管線輸送至地下儲油罐,實現加油與油氣等體積置換。將回收的油氣儲存在地下油罐內飽壓,不做外排。加油及油氣回收工藝如下:23圖5二次汽油回收系統基本原理圖主要污染工序:本項目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花石路中段(天河潭至花溪方向)右側。項目所在地目前還未施工,為城市建設用地,需要對其進行開挖、建筑內部裝修及相關設備安裝。項目預計施工期為10個月,在不同的建設階段施工人數不盡相同,平均以20人/天計。施工期完成加油島、站房、輔助用房、罩棚、進出口指示牌等建設,并配套完善道路、綠化等附屬工程。(1)廢氣施工期大氣污染源主要包括土石方開挖和建筑材料運輸產生的揚塵、施工機械設備和運輸車輛排放的尾氣及裝修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2)廢水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水主要有施工廢水、生活污水。(3)噪聲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各種施工機械設備的運轉和各類車輛的運行,不可避免地將產生噪聲污染。此外、由于進入施工區的公路上流動噪聲源的增加,還會引起公路沿線兩側地區噪聲污染。(4)固體廢物施工期間固體廢物來源于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5)生態環境影響24項目建設期間地基等工程施工時要進行開挖,可能在挖土方處會產生水土流失的現象。(1)廢氣項目投入營運后,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來自于汽車尾氣、甲醇氣體、非甲烷總烴。其中甲醇氣體以及非甲烷總烴無組織排放源主要包括:儲罐大、小呼吸損失、加油機作業損失及成品油跑冒滴漏等。(2)廢水本項目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經雨水溝排入市政雨水管網;項目營運期廢水主要為生活廢水、洗車廢水、沖洗廢水(場站地坪沖洗廢水、加油機清洗廢水)及初期雨水。(3)噪聲本項目在運行過程中產生噪聲主要為加油車輛進出噪聲及加油時加油機、泵類、增壓器等設備運行時產生的噪音。(4)固廢項目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是設備檢修時產生的各類廢抹布、廢油,清理油罐、容器產生的各類油泥、廢渣等危險固廢以及隔油池浮油,該類廢物屬于危險廢物。以及員工生活垃圾。25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內容類型排放源(編號)污染物名稱處理前產生濃度及產生量(單位)排放濃度及排放量(單位)施工作業揚塵少量少量運輸車輛汽車尾氣少量少量裝修作業裝修廢氣少量少量儲油罐、加油機、油罐車非甲烷總烴、32.0458t/a進出車輛汽車尾氣少量少量施工廢水1500m3/施工期0生活污水(255m3/施工COD350mg/L0.089t/a350mg/L0.089t/aBOD5200mg/L0.051t/a200mg/L0.051t/a200mg/L0.051t/a200mg/L0.051t/aNH3-N30mg/L0.0081t/a30mg/L0.0081t/a生活污水(1706.375m3/a)COD350mg/L0.377t/a350mg/L0.377t/aBOD5200mg/L0.215t/a200mg/L0.215t/a200mg/L0.215t/a200mg/L0.215t/aNH3-N30mg/L0.032t/a30mg/L0.032t/a洗車廢水、沖洗廢水(649.335m3/a)COD250mg/L150mg/L0.097t/aBOD580mg/L0.052t/a30mg/L0.019t/a600mg/L0.390t/a150mg/L0.097t/a石油類100mg/L0.065t/a20mg/L0.013t/aLAS10mg/L0.006t/a5mg/L0.003t/a建筑施工建筑垃圾8.222t/施工期8.222t/施工期土石方少量少量施工人員生活垃圾3.0t/施工期3.0t/施工期建筑施工廢棄油漆桶0.01t/施工期00油罐清洗廢渣廢液、隔油池浮油4.8t/a4.8t/a危險廢物各類廢油2t/a2t/a建筑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定期對施工設備進行檢修,以使其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施工設備應優先選用低噪聲、振動小的施工設備《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12523-2011)26營運期通過采取降噪措施后,項目目西側、北側、東側站界噪聲貢獻值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中2類標準。營運期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小。主要生態影響:本項目的生態影響主要表現在建設項目占地、施工產生的廢土、棄石堆放占地等對周圍環境的影響。1.項目所在地區屬新建開發地區,周邊居民較少,原生植被較少,植被覆蓋率低,動植物種類稀少,原生植被僅有少量殘存。項目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2.對植被的影響:本項目建成后,綠化率將達到555.65m2,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植被的損失,因此,從總體上講,占地對自然植被的影響較小。3.水土流失的影響:項目建設過程中,因土地開挖,在棄土過程中會引起一定的水土流失。施工中應注意對土石方及時清運,對嚴重地段,要修建臨時排洪溝、臨時擋土壩等水保工程。個別挖深較大地段,要及時采取護坡工程,如水泥砂漿護坡工程等。另外,要嚴格施工管理制度,避免雨季施工,平整場地的棄土(石、渣)合理堆放,土、石料的堆放及備料場必須修建備料棚,減少水土流失對環境的影響。27環境影響分析一、施工期環境影響預測1、大氣環境影響預測分析施工期大氣污染源主要包括土石方開挖和建筑材料運輸產生的揚塵、施工機械設備和運輸車輛排放的尾氣及裝修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①揚塵在項目施工期間,少量的土石方挖掘、調運、回填,建筑材料的運輸,建筑棄土棄渣的隨意堆放及運輸車輛的行駛等過程都會產生揚塵,造成項目評價區域TSP濃度的暫時增高。對施工現場灑水,及時清運棄土棄渣,可減少60%揚塵的排放。施工場地周邊設置圍擋;定期灑水,限制車速,車輛出入口設置輪胎清洗池,出入口硬化處理;建筑垃圾及時外運;粉料建筑材料覆蓋氈布等可減少揚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②尾氣主要來自包括挖掘機等施工機械設備和運輸車輛的運行。污染物主要有HC、NOX、CO等,這些污染物主要對施工現場區域有一定的影響,須加強管理,避免怠速運行。由于排放量很小,對該區域影響較小。③裝修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使用的各種材料及其制品,如油漆、噴漆有機揮發氣體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主要對評價區域的室內環境質量有一定的影響,對此,可在裝修中選用質量合格、通過國家質量檢驗的低污染油漆、涂料和環保型建筑材料、裝飾材料,同時在施工中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規范進行施工,可減少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經分析,施工期廢氣的排放在較短時間內會對評價區域的空氣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其影響將隨著施工的的結束而消失。2、水環境影響預測分析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水主要有施工廢水、生活污水。①施工廢水:根據《貴州省行業用水定額》(DB52/T725-2011),本項目平均日施工用水量約為100m3/d,按用水量5%計產生的廢水量計算,項目施工產生廢水約5m3/d (1500m3/施工期),主要污染物為SS,濃度一般為2000~4000mg/L。在施工過程中應做好廢水引排工程,避免施工廢水無組織漫流。同時修建沉淀池,施工廢水經沉淀池處理后,回用于施工噴淋降塵,不外排,對水環境影響較小。28②生活污水:項目建筑施工期約為10個月,不設施工營地,施工期間高峰期裝修人員約為20人,均不提供食宿,即只產生生活用水(沖廁廢水和洗手廢水)。根據《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所制定的用水定額計算,用水量取50L/人?d計,施工期產生的生活污水約為1.0m3/d(300m3/施工期)。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5%計,污水排放量為0.85m3/d(255m3/施工期),主要污染物為COD、BOD5、SS和NH3-N等。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附近農戶處理,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后進入市政管網,最終進入花溪污水處理廠。3、噪聲環境影響預測分析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各種施工機械設備的運轉和各類車輛的運行,不可避免地將產生噪聲污染。施工中使用的挖掘機、運輸車輛等都是噪聲的產生源,根據有關資料將主要施工機械的噪聲狀況列于下表10中:表10主要施工機械噪聲單位:dB(A)聲源聲級/dB(A)挖土機78~96空壓機75~85混凝土輸送泵90~100振搗棒80~90切機85~9090~95空壓機75~85由上表中可以看出,現場施工機械設備噪聲很高,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往往是各種機械同時工作,各種噪聲源輻射相互疊加,噪聲級將會更高,輻射面也會更大。此外、由于進入施工區的公路上流動噪聲源的增加,還會引起公路沿線兩側地區噪聲污染。施工單位應盡量選取高效低噪設備,通過采取臨時聲屏障,使施工廠界達到《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標準要求(晝間:70dB(A),夜間:55dB(A)),合理安排各類施工機械的工作時間,禁止夜間(22:00~06:00)、午休時間(12:00~14:30)進行施工(取得施工許可的除外)。合理選擇施工機械的停放場地,遠離敏感點。大型設備作業時進行一定的隔離和防護消聲處理,必要的時候,可以在局部地方建立臨時性聲屏障,如果產生噪聲的動力機械設備相對固定,可以設在機械設備附近。施工中應加強對施工機械的維護保養,避免由于設備性能差而增大機械噪聲的現象發生。經以上處理措施后施工場界處噪聲預測值能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限值要求,對周邊聲環境影響較小。294、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預測分析①建筑垃圾工程施工產生裝修建筑垃圾,裝修建筑垃圾按每1.0t/100m2計,產生量約8.222t,本項目基礎開挖會產生少量的棄土,因本項目建設地為荒地不存在原有污染問題,可作為一般固廢處理,運往至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地方進行堆放。同時環評要求廢棄土石方及建筑垃圾清運應科學安排渣土清運的時間、線路,避免交通擁堵,防止渣土撒落引發的揚塵污染。水泥等包裝材料、設備包裝箱等廢物盡可能回收利用;油漆、涂料容器約為10kg,廢棄油漆桶、涂料桶屬危險廢物,交給具有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單位處理。②生活垃圾施工人員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會產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這些垃圾若隨意丟棄,不但影響工程質量,而且還會影響環境美觀。每天20名工人按每天產生0.5kg生活垃圾計算,則生活垃圾量為10kg/d(3.0t/施工期),實行定點堆放及時清運到指定生活垃圾收集點,對環境影響很小。(5)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分析施工期間站房等的開挖修建,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原有景觀的空間結構,使這些土地失去原有的生物生產功能和生態功能,改變局部地區土地利用現狀,施工活動對原地表植被、土壤的嚴重破環,將導致部分水土流失;施工運輸、施工機械、人員踐踏、廢渣堆放、臨時占地等也將會是施工區域及周邊農田和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但是本項目建設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同時,場地及周圍有計劃植樹加強綠化,進行生態回復和其他補償措施,可以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5、小結綜上所述,項目施工期間對環境存在一定的影響,但是這些影響具有時效性,隨著施工期間的結束,對環境的影響也消除。30二、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1、大氣環境影響預測分析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中評價工作等級劃分的主要指標為Pmax和D10%,根據項目的具體排污情況,計算項目廢氣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Pi(第i個污染物),及第i個污染物的地面濃度達標準限值10%時所對D0%。其中Pi定義為:式中:Pi—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氣質量濃度占標率,%;Ci—采用估算模型計算出的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氣質量濃度,ug/m3;Coi—第i個污染物的環境空氣質量濃度標準,ug/m3。一般選用GB3095中1h平均質量濃度的二級濃度限值,如項目位于一類環境空氣功能區,應選擇相應的一級濃度限值。評價等級按下表的分級判據進行劃分,最大地面空氣質量濃度占標率按上述公式計表11評價等級判別表評價工作等級評價工作分級判據一級評價二級評價1%≤Pmax<10%三級評價Pmax<1%根據《大氣環境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要求,選擇AERSCREEN模式對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進行分級。本項目估算模型參數見下表。表12本項目估算模型參數表參數取值城市/農村選項城市/農村城市人口數(城市選項時)33萬(花溪區常住人口)最高環境溫度/℃34.7最低環境溫度/℃-8.0土地利用類型城市區域濕度條件潮濕氣候是否考慮地形考慮地形是團否地形數據分辨率/m/31根據項目的工程分析,項目污染物排放狀況詳見工程分析章節,本項目主要污染源估算模型計算結果見下表13。表13主要污染源估算模型計算結果表污染物名稱非甲烷總烴加油站最大落地濃度(mg/m3)Pmax(%)8.315本項目主要污染物為非甲烷總烴,根據估算模式計算得知,非甲烷總烴最大落地濃度為0.1663mg/m3,最大地面空氣質量濃度占標率為8.315%<10%,根據《大氣環境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環境空氣質量評價等級確定為二級。項目投入營運后,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來自于汽車尾氣、甲醇氣體以及非甲烷總烴。其中甲醇氣體以及非甲烷總烴無組織排放源主要包括:儲罐大、小呼吸損失、加油機作業損失及成品油跑冒滴漏等。(1)汽車尾氣日常運營期,汽車進出加油站會排放一定量的尾氣,尾氣中含有CO、NOx等有害成份,根據全國性的相關專項調查,一般離高速公路路肩10~20m空氣中的NOx、CO的濃度均低于標準極限值,且進出加油站的汽車流量和汽車的速度遠小于公路上的車流通量和速度,尾氣的排放量相對較少,因此,本項目加油站汽車尾氣對周邊的影響不大。本項目加油車輛進出排放的汽車尾氣,由于車輛在站內行程較短,排放量較小且站內四周布置了綠化帶空間開闊,汽車尾氣容易擴散。目前汽車基本均安裝了尾氣凈化設施,則本項目進出站汽車尾氣對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和周圍敏感點影響較小。(2)甲醇氣體A、儲罐大呼吸損失儲罐大呼吸損失是指油罐進發油時所呼出的油蒸氣(主要成分為甲醇)而造成的油品蒸發損失。油罐進油時,由于油面逐漸升高,氣體空間逐漸減小,罐內壓力增大,當壓力超過呼吸閥控制壓力時,一定濃度的油蒸氣開始從呼吸閥呼出,直到油罐停止收油。參考有關資料可知,儲油罐大呼吸甲醇有機物平均排放率為0.172kg/m3·通過量。項目年銷售車用甲醇燃料800t,折合1012.66m3(甲醇相對密度按0.79計),儲罐大呼吸過程甲醇氣體全年產生量約為0.174t/a。B、小呼吸損失32油罐在沒有收發油作業的情況下,隨著外界氣溫、壓力在一天內的升降周期變化,罐內氣體空間溫度、油品蒸發速度、油氣濃度和蒸汽壓力也隨之變化。這種排出油蒸氣和吸入空氣的過程造成的油氣損失,叫小呼吸損失。本項目采用地埋式儲油罐,由于該罐密閉性較好,頂部有覆土,周圍有回填沙子和細土,因此儲油罐罐室內氣溫比較穩定,受大氣環境穩定影響較小,可減少油罐小呼吸蒸發損耗,延緩油品變質。參考有關資料可知,儲油罐小呼吸甲醇有機物平均排放率為0.0205kg/m3·通過量。項目年銷售車用甲醇燃料800t,折合1012.66m3(甲醇相對密度按0.79計),儲罐小呼吸過程甲醇氣體全年產生量約為0.0208t/a。C、加注作業損失加油作業損失主要指為車輛加油時,油品進入汽車油箱,油箱內的甲醇氣體被油品置換排入大氣。車輛加油時造成的烴類氣體排放率分別為:置換損失未加控制時是l.08kg/m3·通過量、置換損失控制時0.11kg/m3·通過量。本加油站加油槍都具有一定的自封功能,因此本加油機作業時烴類氣體排放率取0.11kg/m3·通過量,所以本項目加注過程產本加油站加注槍均設置油氣回收系統,加油機發油時,通過油氣回收真空泵做動力,把汽車油箱里的油氣收集到地下儲油罐內,一般油氣回收裝置油氣去除率≥95%,因此加注作業時甲醇氣體排放量約為0.00555t/a。本項目采用加油站油氣回收系統。加油站油氣回收系統流程如下:加油站油氣回收總體分為三次油氣回收,一次油氣回收主要是指加油站卸油時的油氣回收,即油罐車向地下儲油罐卸油過程時,與卸出的油等體積的油氣被置換到油罐車內。在接卸汽油時務必要連接一次油氣回收管。二次油氣回收是指加油機給汽車加油時的油氣回收,加油機發油時,通過油氣回收真空泵做動力,把汽車油箱里的油氣收集到地下儲油罐內。三次油氣回收及時用油氣后處理裝置進行油氣回收,油氣后處理裝置是當汽油儲油罐、輸油管線系統內壓力升高需排放時,對高濃度油氣進行處理回收后再排放的裝置。三次油氣回收是在加油站,利用壓縮冷凝和先進的膜分離技術,將油氣變成液體汽油和高濃度的油氣加以回收利用,同時分離釋放出清潔的空氣,保持加油站儲油罐油氣呼吸損失接近于零。以此穩定和控制油站地下儲罐的油氣壓力,我們稱為加油站膜式冷凝油氣液化處理過程。一般油氣回收裝置捕集率≥95%,油氣去除率≥95%,油氣的處理量為30~60m3/h。本33項目所配套的油氣回收裝置油氣去除率為95%,油氣處理量為60m3/h。綜上,甲醇的產生量為0.3058t/a,采取上述措施后,經油氣回收裝置捕集的甲醇為0.2905t/a,油氣回收裝置處理排放油氣回收率為95%,最終甲醇氣體排放量約為0.0145t/a,kghHm濃度為0.0277g/m3,滿足《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2-2007)中的處理裝置的油氣排放質量濃度應≤25g/m3。(4)非甲烷總烴本項目產生的廢氣主要來源于油品損耗揮發形成的廢氣,其主要成份以非甲烷總烴計。正常營運時,油品損耗主要有卸油灌注損失(大呼吸)、儲油損失(小呼吸)、加油作業損失等,在此過程中汽、柴油揮發有非甲烷總烴產生。根據《中國加油站VOCs排放污染現狀及控制》(沈旻嘉,2006年8月),2002年我國加油站VOCs排放因子為:柴油0.075kg/t,汽油為4.95kg/t。本項目為新建項目,年銷量柴油800t,汽油共計6400t。根據以上數據計算,非甲烷總烴產生量見下表14。表14加油站VOCs排放量油品種類活動過程排放因子(北京以外的其他省市)(kg.t-1)通過量(t/a)產生量(kg/a)汽油儲油罐呼吸損失6400加油過程的揮發排放2.49640015936卸油過程的損失2.3640014720小計4.95640031680柴油儲油罐呼吸損失/800/加油過程的揮發排放0.04880038.4卸油過程的損失0.02780021.6小計0.07580060總計31740由上表可知,本項目非甲烷總烴產生量為31740kg/a,即31.74t/a。經油氣回收裝置捕集的非甲烷總烴為30.153t/a,油氣回收裝置處理排放油氣回收率為95%,最終非甲烷總烴2.867g/m3,滿足《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2-2007)中的處理裝置的油氣排34放質量濃度應≤25g/m3。(5)無組織廢氣預測由于本項目油氣回收系統處理后排氣筒高度較低,因此,視作無組織排放。非甲烷總烴的無組織排放量為3.1248t/a,由于非甲烷總烴存在無組織排放,為避免廢氣無組織排放對周圍敏感保護目標造成的傷害。采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中推薦的估算模式AERSCREEN計算和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環境質量模擬重點實驗室發布的大氣環境防護距離計算模式進行大氣防護距離計算,最大落地濃度預測結果如下圖所示。計算參數及結果見表15。表15大氣防護距離計算參數污染源位置污染物名稱1小時濃度標準(mg/m3)*釋放速率(g/s)面源面源初始垂向擴散參數計算結果埋地儲罐池及加注機非甲烷總烴20.0990953755.58無超標點說明:*根據《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詳解》確定。圖6下風向距離對應的最大濃度部分35圖7最大影響綜合結果經過計算,非甲烷總烴最大落地濃度為0.1663mg/m3,最大落地距離為44m,無組織濃度限值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4.0mg/m3)。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為8.315%,因此環境空氣質量評價等級確定為二級,建設項目不設置大氣環境防護區域,建設項目廢氣無組織排放滿足環境控制要求。由大氣環境防護距離計算模式計算結果得出“無超標點”,建設項目無組織排放廢氣,無需設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雖然大多有機物對人體健康有害,大多數癥狀表現為呼吸道疾病和皮膚病,個別有機污染物還具有致畸致癌作用。但本加油站位于道路旁,四周無其他污染性企業,站址開闊,空氣流動良好,排放的烴類有害物質量小,經大氣擴散后,雖會對周圍空氣造成輕微污染,但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影響。為減少加油機作業時由于跑冒滴漏造成的非甲烷總烴損失,環評要求加強操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和學習,嚴格按照行業操作規程作業,從管理和作業上減少排污量。參照《儲油庫、加油站大氣污染治理項目驗收檢測技術規范HJT+431-2008》加油站應按照表16完善項目的污染防治措施。表16加油站環保設施現場檢查內容一覽表序號加油站污染源環保設施現場檢查主要內容標準檢查結果1卸油浸沒式卸油方式卸油管出油口距罐底高度≤200mm油氣回收接口截流閥、密封式快速接頭和帽蓋DN10036溢流控制措施類型、品牌、型號地下油氣管線管線坡度直徑≥DN502儲油壓力/真空閥品牌、型號電子式液位計是否具有側漏功能宜選擇側漏功能3加油油氣回收系統逐項檢查技術評估報告包含的設備回收型加油槍品牌、型號真空輔助方式密閉收集加油時真空泵是否運轉油氣回收管線管線坡度直徑≥DN50拉斷截止閥品牌、型號在線監測系統查看在線監測記錄、預警和警告范圍油氣排放處理裝置方法、品牌、型號、運行、啟動方式和范圍、進口流量計及記錄流量和流量對應的時間排氣筒高度未裝在線監測系統和油氣排放處理裝置預先埋設管線5.5.2條綜上,本項目營運期產生的廢氣經合理布局和采取防治措施后對周圍環境保護目標影響較小。2、水環境影響預測分析(1)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2.3-2018),建設項目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等級按照影響類型、排放方式、排放量或者影響情況、受納水體環境質量狀況、水環境保護目標等綜合確定。其中水污染影響型建設項目根據排放方式和廢水排放量劃分評價等級,間接排放建設項目評價等級為三級B。本項目污廢水排放方式為間接排放,因此本工程地表水環境評價等級應為三級B。項目不提供住宿和食堂,因此項目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洗車廢水、沖洗用水(場37地綠化用水、場站地坪沖洗水、加油機清洗用水)、不可預見用水。①生活用水:本項目定員10人,按照每人每天100L的用水量,站內員工用水量為1.0t/d(365t/a);來往加油站加油的顧客按900人/d計,每人用水量5L計算,加油的顧客用水量為4.5t/d(1642.5t/a)。項目生活用水總量為5.5t/d(2007.5t/a),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5%計,則總的生活污水排放量為4.675t/d(1706.375t/a)。②洗車用水本項目提供全自動洗車服務,月洗車輛900輛,根據《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用水定額規定,洗車用水為40L~60L/輛*次,本項目選用50L/輛*次,即洗車的用水量為1.5t/d(547.5t/a),污水排水系數按85%計算,則約產生廢水1.275t/d(465.375t/a)。③沖洗用水場站地坪沖洗水:場站地坪每周沖洗一次,沖洗地面約2212m2,按用水量1.5L/m2計算,用水量為0.474t/d(173.01t/a)。排放量按用水量的90%計,則場站地坪沖洗廢水排放量為0.427t/d(155.86t/a)。加油機清洗用水:加油機清洗為一周一次,項目加油機有4臺,用水按每臺150L/次算,用水量為0.086t/d(31.39t/a)。排放量按用水量的90%計,則加油機清洗廢水排放場地綠化用水:項目周圍設有一定綠化,綠化面積約為555.65m2,項目綠化用水量按2L/m2?次計,一周進行一次綠化活動,則總的綠化用水量約為0.159t/d(即58.035t/a)。則總的沖洗用水為0.719t/d(262.435t/a),產生的廢水量為0.504t/d(183.96t/a)。本項目采取雨污分流制。項目洗車廢水、沖洗廢水(場站地坪沖洗廢水、加油機清洗廢水)及初期雨水經三級隔油沉淀池后與生活污水一起進入化糞池處理,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后進入市政管網,最終進入花溪污水處理廠處置。花溪污水處理廠概況:貴陽市花溪污水處理廠,坐落千貴州貴陽市,廠區具體位于貴陽市花溪區花溪鄉翁巖村,設計處理能力為日處理污水8.00萬立方米。千2018年開始建設3期擴容工程,建成后加上之前的處理能力能達到日處理污水12.00萬立方米。貴陽市花溪污水處理廠自2005年1月正式投入運行以來,污水處理設備運轉良好,日平均處理污水量為3.35萬立方米。該項目采用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廠區主體工藝采用改良SBR38處理工藝,經處理后的污水水質排放標準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OBI8918-2002)一級A排放標準。本項目屬千花溪區污水處理廠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