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淶源縣二中學編年簡史_第1頁
河北省淶源縣二中學編年簡史_第2頁
河北省淶源縣二中學編年簡史_第3頁
河北省淶源縣二中學編年簡史_第4頁
河北省淶源縣二中學編年簡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8河北省淶源縣第二中學編年簡史淶源二中建校于1961年,原名淶源縣北關中學.首任校長石清臣。建校初共有三個初中班,校舍六十六間,占地80畝,教職工十幾人.“文革”期間更名為“淶源縣工農兵戰校",“文革"后由政府定名為淶源縣第二中學。十年動亂中,二中遭受嚴重沖擊干擾.1970年復課后開始招高中新生,學制兩年。1971年停招初中生?!拔母?結束后,被壓抑十年的教職員工的積極性迸發出來,學風迅速恢復。1979年,即恢復高考的當年,在無經驗、少儀器設備、無資料的不利條件下,二十五班至二十九班畢業,重點班25班高考上線23名,上線率達50%。其中李國順考入全國重點大學華東石油學院,許順斗(現省政協主席)考入河北大學,賈銀山考入河北農大,高中加強班肖寶元考入河北農大。招高中新生四個班,即三十二至三十五班;招初中新生兩個班,即一班、二班,又招高中理科補習班一個,全校共十一個班.1980年,高中三十班、三十一班畢業,高考考入大專、中專五名。招高中新生兩個班,即三十六、三十七班;招初中新生兩個班,即三班、四班.全校共十二個班。1981年,高中三十班、三十一班畢業,初中一、二班畢業,談春喜獲縣中考第一名。招高中三十八、三十九班,招初中七班、八班,秋后招一文科補習班,全校共十一個班。校長王文利,副校長孫繼曾、梁鴻喜,教導主任任正義,總務主任張維新.1982年,招高中新生四十、四十一班,初中九、十班。縣一中高中改制三年,無畢業班,按教育局指示,秋后招文科、理科補習班各一個。二中建第一座有8個教室的教學樓。1983年高考中有58名考生上線,而且大學本科居多。為建校以來高考送入高一級院校人數最多的一年。本年度二中被評為保定地區教育戰線先進單位,出席地區的雙先會。招高中四十二、四十三班,初中新生十一、十二班,秋后招理科補習班一個,共計十一個班。1984年實行機構改革,校長張瑜,副校長梁鴻喜、任琳,教導主任鄒佳緒,副主任段曉霞。招高中新生四十四至四十七班,初中招十三、十四班,補招一個初中自費班十五班。十月,二中與農業技術中學(職中的前身)合并,校址在二中,校名改為淶源農技中學。合并后統一編班,其中職中高中班(農技班)3個,二中普通初中班12個,普高班6個,全校共21個班.本年建第二座有18個教室的教學樓和第一座學生宿舍樓。1985年一月,重組農技中學領導班子,校長張瑜,副校長任琳、黎炳普,教導主任鄒佳緒,副主任段曉霞,總務主任張祥,徐振洋任專職書記.普通高中停招,招初中新生4個班,全校共21個班.本年購建暖氣鍋爐,冬季樓房和學生平房宿舍開始供暖,從此結束了土爐取暖的歷史。1986年暑期普通高中四十二、四十三班畢業,初中新生招生二十三、二十四班,農技班4個,全校共23個班。1987年招高中新生四十八、四十九班,初中二十五、二十六班,為三中招兩個班,續三中編號八班、九班。全校共20個班.同年12月,職中部分試行校長招聘,李四野出任校長.1988年招高中五十、五十一班招初中二十七、二十八班,為三中招十班、十一班,全校共有二十個班。暑假后李四野解聘,劉培義任校長,孫國成任副校長兼教導主任,王福田任副校長兼總務主任。年底,淶源農技中學職中部分和普中部分分家,結束了一址兩校的歷史,恢復了淶源二中,鄒佳緒任二中校長,副校長任琳、陳哲,教導主任段曉霞,總務主任楊寶元,團書王永生。當時二中有高中班4個,初中班10個,共14個班。教學質量跌入低谷。1989年1月,初中十個班統編:初三23、24班,初二25、26、27、28班,初一29、30、31、32班.暑期后,招高中五十二、五十三班,初中4個班(33、34、35、36),全校共18個班。之后,學校教育教學步入正軌,教學成績穩步上升。1990年,初中招生37、38、39、40班,高中招收兩個班.九月,職中徹底從二中搬出,兩校人員、財產獨立。1991年,初中招生41、42、43、44四個教學班,高中招生兩個班。1992年,初中招生45、46、47、48四個班,高中兩個班.這一年教育局派部分領導和教師去張家口參觀學習,回來后以二中為試點開始實行坐班制度.1993年,初中招生6個班:49、50、51、52、53、54班,高中再招兩個班。學校開始進行硬化工作,用瀝青鋪了學校各個甬道,并在小教學樓前建起旗桿.重修二中大門,縣委書記高瑞啟在大門頂部題:“淶源縣第二中學”。1994年,初中招生6個班:55、56、57、58、59、60班,高中招生一個班。二中設置政教處,專門負責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本年暑假,食堂坍塌,學校翻蓋新食堂。1995年,初中招生7個班:61、62、63、64、65、66、67班,后把67班合并,高中招生一個班。學校進行了圍墻重新修建和加固工作。就在這一年,學校舉行了建校35年慶典活動。1996年,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王元朝任二中校長,曹瑞任黨支部書記,王叔學、王福田任副校長,高茹任教導主任,政務主任王保順,團書楊永清。初中招生6個班:68、69、70、71、72、73班,高中招1個班.1997年,初中招生8個班:74——--—81,班,高中招生1個班。高茹任副校長,賈堂任教導主任。本年學校食堂開始實行承包制,對外承包.這一年,學校新建花壇,并美化、綠化、硬化校園,校園環境大為改觀。用水泥修建乒乓球臺數個,用于師生體育鍛煉.1998年,初中招生6個班:82-——87班,高中招1個班.1999年,二中利用自身優勢、教育設備、公共設施和師資力量創辦興源中學,性質屬公辦民助學校.第一屆招收4個班:1—4班。二中招生5個班:88—92班。本年開始建前院具有12個教室、6個教師坐班室的教學樓。這一年迎接了省第一次普九檢查。2000年,二中招生4個班:93、94、95、96班,高中招1個班(也是最后一次招生。該班兩年后歸于一中)。興源招生6個班:5—10班。此時教學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且裝配語音教室,建微機室和校園網。本年5月1日,興源樓開始動工興建。學校占地面積58927平方米,建筑面積17851平方米。2001年,學校實行一校兩制,由二中部、興源部兩部分組成,總校長王元朝,二中部校長康瑛,教務主任陳香海,政務主任王彥生,興源部校長王叔學,教務主任賈堂,政務主任孫武軍。二中部招生4個班:97、98、99、100班,興源部招生8個班:11—18班.暑期各教室安裝了閉路電視.教學上開始開展教學能力大賽和拜師學藝活動,中考成績比較突出。2002年,二中部招生101—104四個班和第一屆扶志班,(扶志班是當時由省政府出資資助品學兼優但家庭困難的鄉下學生組成的班級,班額為50人。)興源招生19-27班九個班。學校后面教學樓改為實驗樓,配備實驗器材,并接受省“普實"檢查。設主控室,實現“班班通”.9月段曉霞任二中總校長,羅尚海任書記,取消二中、興源兩部的建制,實行統一管理,王淑學、康瑛、馬秀印任副校長,陳香海任教務主任(后由趙田書接任),馬永剛任總務主任。在此期間,整個二中雖然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興源部的管理上,但作為縣直管理的二中,每年仍以四個班的規模穩健發展2003年,二中部招生105、106、107和第二屆扶志班,興源招28-49二十二個班,后又合并了三個班。高中撤點,學生歸一中。重建微機室,更換設備,增建平房50間.“非典”期間,學生放假,學校加大力度進行了校本培訓。2004年,二中部招生108、109、111班和第三屆扶志班,興源招生了50—-61班12個教學班。本年改建了學校大門,重建男女廁所各兩處,新換了鍋爐并新修管道,建了兩個標準籃球場,,置換了籃球架。2005年上級政府從政策上取消“校中校”這種辦學模式。興源徹底脫離二中,并建圍墻和鐵柵欄將兩校隔開。段曉霞任興源校長,趙建國、程巖、王彥生任副校長,教務主任趙田書,政務主任李巍.二中校長康瑛,副校長陳香海、邊利珍,教務主任劉占利,政務主任鄒江騰。此時興源中學招生處于高峰時期,二中招生受到沖擊,生源處于低谷,包括第四屆扶志班在內,招生了112、113、114四個班,但招生學生人數僅有210人。興源招生62——-73十二個班。這一年“普九”復查驗收順利通過。2006年二中招生第五屆扶志班(也是最后一屆扶志班)及115、116、117、118、119班,招生情況略有好轉。興源招生74-87班14個班(這是最后一屆招生).就在這一年,二中產生了近幾年第一個中考狀元孫世淼.本年安裝多媒體教室8個,順利通過省推廣普通話檢查驗收。2007年,李青春擔任二中書記,副校長陳香海、張喜軍、李志學,教務主任肖銀東,教研主任李寧,政務主任張志剛。由于政策不允許興源招生,二中再次掀起了招生高潮,廣大學生紛紛涌入二中,招生了120——————131班共12個教學班,二中在校生人數高達2000多人。此時學校加大管理力度,狠抓教研,設立教研處,專門負責教研工作,并開展“小課題研究”,加強與外界教育教學的聯系,學校整體成績迅速提高,淶源二中迅速成為全縣規模最大的初級中學和窗口學校。本年中考中二中學生王月奪取中考桂冠。10月,學校投資購買了大型打印機、復印機和速印機。建起了打印室和復印室,后又陸續為教務處、政務處、辦公室配備小型打印機3臺。2008年,招生132—-——145班14個教學班,在校生人數達3000多人。中考中二中學生梁廣為成為淶源縣中考狀元。孫建祿任二中書記,辦公室主任史勝文,團書田曉東。在此期間,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學校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建成了符合國家一類標準的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裝配了擁有幾百臺電腦的學生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和教師機房,另為教師辦公室配備8臺電腦,教師能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跟上了時代的步伐。這一年淶源二中順利通過省教學評估檢查和普九復查驗收。學校在康瑛校長的帶領下,學校重新規劃了未來5--—10年發展方向,對學校整體布局進行了調整,新建了二中花園綠壇,二中面貌煥然一新.2009年,張喜軍擔任二中書記職務,李耀華提為副校長。招生了12個教學班,并重新編排班號,即09-01班,09-02班,直至09—12班。在校生人數3000多人,擁有38個教學班,教職工184人.本年中考狀元是二中學生李逸超.這一年縣政府投資400多萬興建了學生公寓(寧馨公寓)和綜合餐廳(思源餐廳),裝修了教學樓,建成了12個多媒體教室和校園廣播站,安裝了校園電子監控系統,更換大功率變壓器,整改了線路,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2010年,招生12個教學班|:10—01、10—02至10—12班。中考狀元李文濤仍出自二中。本年投資40000多元在校門口安裝了8平米電子顯示屏,投資20多萬元更換學校餐廳的舞臺燈光及音響設備。拆除東面平房,在餐廳前建起2500多平米的花園綠地。前院教學樓定名為“育才樓”,原興源樓改名為“行知樓”.十月,教育局對二中領導班子進行調整,校長康瑛,書記王春陽,副校長陳香海、亢志婷、田海、肖銀東,教務主任栗沈婷,教研主任受艷青,辦公室主任史勝文,團書田曉東,總務主任陳玉恒,政務處改名德育處,主任王中華。學校在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同時,繼續加強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在管理中,學校堅持“樹立品牌形象,走內涵發展之路",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