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極端天氣氣候對旅游業的影響
1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對旅游業的影響氣候和氣候是影響游客戶外活動和風景如畫的地方旅游業發展的最重要環境因素。良好的天氣和氣候,方便人們外出旅行,對旅游業的發展具有激勵和促進作用;惡劣或極端的天氣和氣候,可成為人們戶外活動的限制性因素,干擾和影響到旅游業的發展。2003年世界旅游組織在突尼斯召開“氣候與旅游”國際會議,并認為氣候變化是影響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新課題;2005年破壞力極強的颶風對美國和墨西哥旅游業的發展造成重創,2006年歐洲遭遇“暖冬”天氣影響,許多滑雪場無雪可滑被迫停業;2008年初冰雪災害襲擊我國南方,導致電力中斷、運輸受阻,許多景區游客減少,更加引起人們對“氣候與旅游”關系的關注。國外,氣候與旅游的研究起步較早,相關研究較系統和全面,涉及到氣候對旅游目的地的影響、氣候對旅游者行為的影響以及旅游活動對氣候的影響等方面,如Lise和Tolrs分析了氣候對旅游需求的影響,Hamilton等人以氣溫為解釋變量,對氣候舒適性與國際旅游的關系進行了定量分析,Richardson和Loomis分析了氣溫對游客旅游需求的影響,Susanne調查分析了斐濟旅游住宿業的能源消耗與廢氣排放量的情況等[5~11]。國內的相關研究多集中在氣候旅游資源評價與旅游氣候舒適度評價等方面,如馮家沛對云臺山旅游氣候資源進行了詳盡的分析,范業正、郭來喜采用生理氣候模型,對中國海濱旅游地氣候適宜性進行了分析,劉清春和王錚等關于中國城市旅游氣候舒適度的評價研究,陸林和宣國富等以特吉旺的溫濕指數和風寒指數為變量,分析氣候舒適度與客流量的季節變化,孫根年和馬麗君將旅游氣候舒適度與客流量年內變化聯系起來,分析了氣候舒適度與客流量年內月變化的關系,并建立了它們之間的回歸方程,分析了旅游氣候彈性等[16~20]。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指某一特定時期內發生在統計分布之外的罕見氣候事件,具有災害性、突發性等特點,往往對旅游業產生不利的影響,我國是受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尤其近幾十年,隨著地球表面平均溫度和海平面的上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強度和發生頻率在不斷加大,其對旅游業的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相關研究尚不多見。本文在廣泛收集數據資料的基礎上,系統分析了不同類型極端天氣氣候對旅游業的影響,按影響機制將其劃分為3個類型,并借助本底趨勢線理論分析了2008年雪災對旅游業的影響,以期為豐富氣候與旅游研究以及旅游業提高應對極端天氣氣候能力提供依據。2極端氣候和旅游業的影響2.1極端天氣事件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某一特定時期內發生在統計分布之外的罕見氣候事件,通常分布在統計曲線兩側各10%的范圍內,具有災害性、突發性等特點,主要包括高溫熱浪、強冷天氣、干旱、大霧、沙塵暴、雪災、暴雨洪水、熱帶氣旋(臺風、颶風)、局地強對流天氣(冰雹、龍卷風、雷電)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所引起的一系列氣象氣候災害給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和損失。例如1998年的特大洪水共造成4150人死亡,2229×104hm2農田受災,直接經濟損失2551×108元;1999年的干旱使糧食生產蒙受了巨大的損失,該年全國農作物受旱面積0.30×108hm2,直接經濟損失780×108元;2005年全國大范圍的持續高溫天氣對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2006年強熱帶風暴碧利斯共使3163.3×104人受災,637人死亡,210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348.3×108元;2007年重慶市開縣的雷電災害造成7人死亡,43人受傷;2008年雪災造成60人死亡,727.08×104hm2農作物受災,交通癱瘓,直接經濟損失537.9×108元等,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2.2大量采用歸個人市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所引起的一系列氣象氣候災害不僅給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和損失,而且對旅游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1998年的特大洪水使我國入境旅游損失29.9×104人次;2008年的雪災導致交通運輸中斷,旅游景點無法進入,大量旅游團隊被迫取消,旅游業損失慘重等。由于持續時間、強度大小的不同,不同極端天氣氣候對旅游業的影響存在較大差異,一般說來大霧、沙塵暴、局地強對流天氣等持續時間較短,對旅游業的影響較小,雪災、洪水等持續時間相對較長,對旅游業的影響較大。按影響機制大致可以將它們分為3種類型(圖1)。其中,高溫熱浪、強冷天氣、干旱主要通過降低氣候舒適度,使人們感覺氣候不舒適,導致人們不愿去旅游,從而影響到旅游業的發展,但它們一般對景區景觀不會產生影響。大霧、沙塵暴、雪災主要通過阻斷交通,降低景區的可進入性和可觀賞性,導致人們不能去旅游,它們對景區景觀的影響一般是暫時性的,破壞性較小。暴雨洪水、熱帶氣旋(臺風、颶風)、局地強對流天氣(冰雹、龍卷風、雷電)具有很強的破壞性,常常危及到人們的生命安全,使得人們不敢外出旅游,并會給景區景觀造成較大的破壞。3危機事件評價線上線下效果評價絕大多數極端天氣氣候往往歷時較短,其對旅游業的影響在以年和月的統計數據中往往難以表現出來,這是相關研究較少的重要原因。2008年雪災起于1月10日,到2月初才基本結束,持續時間近1個月,湖南、湖北、貴州、廣西、江西、安徽等19個省級行政區均受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死亡60人,失蹤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727.08×104hm2,直接經濟損失537.90×108元。大雪冰凍導致交通運輸中斷,災區旅游景點無法進入,受其影響旅游業出現嚴重下滑,在統計線上形成明顯的“凹形谷”。危機事件旅游評價方法大致有3種:時間序列分析法,相鄰年比較法和本底趨勢線分析法。其中,基于本底趨勢線理論的旅游危機評價,理論依據充分、評價方法科學合理,被認為是有關突發事件旅游危機評估較為科學的方法,得到廣泛的應用、檢驗及評價,下面我們將借助本底趨勢線理論,分析2008年雪災對旅游業的影響。3.1本底趨勢線理論的建立2008年雪災影響范圍較大,涉及19個省級行政區,通過分析對比,本文選擇其中11個受災比較嚴重的省區作為研究對象,在系統收集1997年~2007年各省(市)入境客流量數據的基礎上,對各省(市)所受金融危機、SARS危機等事件沖擊和影響期間統計數據進行內插訂正,采用本底趨勢線理論及其數學模型,建立各省(市)1997年~2007年入境旅游本底趨勢線,其結果列表如下(表1)。3.22雪災對全國其他省份的影響2008年是中國旅游的多事之秋,新年伊始南方冰雪災害,緊接著“3.14”藏獨事件,“5.12”汶川地震,9月之后又是金融海嘯,對旅游業產生重大沖擊的危機事件一個一個接踵而至,使我國旅游業遭受到巨大的損失,入境旅游再次出現了負增長。其中,雪災起于2008年的1月10日,止于2008年的2月初,影響期僅限于1月~2月,期間沒有其它事件發生,其對旅游業的影響較容易從眾多的事件中分離出來。依據表1中各省區2008年本底值,以2005年~2007年為參照系計算游客量月指數,依次恢復2008年各月本底值,并與統計值做比較,計算雪災影響期內客流損失量和損失率,結果如表1。可以看出,雪災對各省區入境旅游的影響并不是很大,損失率最大為4.98%,由于各省區客流量基數,以及受災程度的不同,各省區客流損失量和損失率差異較大。按入境游客損失率大小,可以將11個省區劃分為3個檔次,其中,貴州、江西、湖南、廣西受災嚴重,旅游損失率較大,損失率在1.48%~4.98%;江蘇、云南、安徽入境旅游損失率較小,損失率在0.62%~0.97%;浙江、廣東、湖北、上海旅游損失率最小,損失率在0.18%~0.54%。按入境游客損失量大小,可以將11個省區劃分為3個檔次,其中,廣東、江蘇損失量較大,分別為11.7×104人和5.6×104人;廣西、浙江、湖南、江西、貴州、云南損失較小,損失量在(2.1~3.4)×104人;上海、安徽、湖北損失最小,客流損失量小于1×104人。4熱點城市旅游業的發展現狀城市作為旅游的目的地或集散地,是游客分布密集的地方,2006年國家旅游局統計的60個熱點旅游城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4466.7×104人次,占全國的72.8%,旅游外匯收入242.7×108美元,占全國的80.3%。熱點城市旅游業的發展狀況關系到整個地區旅游業的發展。2008年雪災席卷了大半個中國,許多熱點旅游城市受到其影響,本文從其中選擇10個受影響較大的城市作為研究對象,分析2008年雪災對旅游業的影響。4.1城市選擇過程中的數據插訂正本文系統收集了1997年~2007年10個熱點城市入境客流量數據,對各城市所受金融危機、SARS危機等沖擊和影響期統計數據進行內插訂正,采用本底趨勢線理論及其數學模型,建立各城市1997年~2007年入境旅游本底趨勢線,其結果見表2。4.22游客不同邊境旅游的損失率。按其1.依據表2中各城市2008年本底值,以2005年~2007年為參照系計算游客量月指數,依次恢復2008年各月本底值,并與統計值做比較,計算雪災影響期內客流損失量和損失率,結果如表2。可以看出,雪災對各城市入境旅游的影響較小,損失率最大為2.25%,由于各城市客流量基數,以及受災程度的不同,各城市客流損失量和損失率差異較大。按入境游客損失率大小,可以將10個城市劃分為3個檔次,其中,桂林、黃山受災嚴重,旅游損失率較大,損失率分別為2.25%和1.79%;蘇州、南京、武漢、深圳、珠海、西安入境旅游損失率較小,損失率在0.27%~0.89%;杭州、廣州旅游損失率最小,分別為0.07%和0.08%。按入境游客損失量大小,可以將10個城市劃分為3個檔次,其中,深圳、桂林損失量較大,分別為4.0×104人和3.4×104人;蘇州、黃山、珠海、南京損失較小,損失量在(0.8~1.6)×104人;廣州、西安、武漢、杭州損失最小,客流損失量小于0.5×104人。歸納上述結果,可以發現:2008年雪災對旅游業的影響,其游客損失量與客流量基數(本底值)成正比,越是旅游的熱點省區(城市)、客流量基數越大,其游客損失量越大;游客損失率與2008年本底值(基數)成反比,旅游的熱點省區(城市)、由于客流量基數較大,其游客的相對損失率越小;損失量和損失率兩者均與受災程度存在一定的成正比關系,這為有關雪災對旅游業影響的機理分析提供了科學依據。5各城市適用雪災的響應機制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所引起的一系列氣象氣候災害往往會對旅游業產生巨大的影響。本文在廣泛收集數據資料的基礎上,系統分析了不同類型極端天氣氣候對旅游業的影響,按影響機制將其劃分為3個類型,并借助本底趨勢線理論完成了2008年雪災對旅游業影響的分析,為準確認識此次危機提供了新結論。通過本文的研究,極端天氣氣候對旅游業的影響,按其影響機制大致可以分成3種類型,其中高溫熱浪等主要通過降低氣候舒適度,導致人們不愿去旅游。大霧等主要通過阻斷交通,降低景區的可進入性和可觀賞性,導致人們不能去旅游。暴雨洪水等,常常危及到人們的生命安全,使得人們不敢外出旅游。2008年雪災對各省區入境旅游的影響并不是很大,損失率最大為4.98%,其中,廣東、江蘇客流損失量較大,分別為11.7×104人和5.6×104人;廣西、浙江等損失較小,損失量在(2.1~3.4)×104人;上海等損失最小,客流損失量小于1×104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臨床檢驗儀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濟南護理職業學院《嵌入式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臨床免疫學檢驗課件 第3章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備學習資料
- 西安海棠職業學院《隸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硬筆書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級學碩》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版資金監管委托協議樣本
- 二零二五全新美食城檔口出租協議
- 二零二五版學生托人接送免責協議書范文
- 游戲開發回顧與展望
- 產品QC工程圖 (質量保證工程圖)Excel表格
- 人民醫院人才隊伍建設規劃人才隊伍建設五年規劃
- 電氣平行檢驗用表
- GB∕T 14527-2021 復合阻尼隔振器和復合阻尼器
-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件-21 小壁虎借尾巴24-部編版(15張PPT)
- 患者隨訪率低原因分析以及對策
- DB32∕T 2349-2013 楊樹一元立木材積表
- 首屆上海科技期刊編輯技能大賽試題
- 隧道二襯、仰拱施工方案
- Q∕GDW 12106.4-2021 物聯管理平臺技術和功能規范 第4部分:邊緣物聯代理與物聯管理平臺交互協議規范
- 中國癲癇診療指南-癲癇持續狀態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