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山球童高爾夫基礎知識PPT_第1頁
驛山球童高爾夫基礎知識PPT_第2頁
驛山球童高爾夫基礎知識PPT_第3頁
驛山球童高爾夫基礎知識PPT_第4頁
驛山球童高爾夫基礎知識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爾夫基礎知識主講人:魯淳武漢驛山高爾夫休閑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目錄第一課起源與裝備

第二課術語與禮儀第三課球場及趣聞第四課賽事與球星第五課高爾夫服務第一課高爾夫起源與裝備

高爾夫是指在標準為18洞球場上,按照規則使用不同的球桿將球擊入指定球洞的運動。它是人們在天然的、優雅的、自然的綠色環境中,鍛煉身體,陶冶情操,提高技巧的活動。

高爾夫概述你知道Golf是怎樣解釋的嗎?G代表綠色Green),綠色是大自然的主色,在綠意盎然的大自然環境中打高爾夫球是回歸大自然,享受大自然。O代表氧氣(Oxygen),氧氣是人類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三元素之一。有綠色植物的地方就有氧氣,生命也會因此而充滿生機,朝氣蓬勃。L代表陽光(LIGHT),陽光是一切生命的開始,享受陽光就是享受生命。F代表友誼(Friendship)這是說球手們在打球的過程中各自遵守高爾夫的禮貌和禮儀,在彼此競爭的過程中建立起高尚的人際關系。在綠色的草地上,明媚的陽光下,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一邊打球,一邊結交友誼,享受大自然的風光。高爾夫的精神與許多其他運動項目不同,高爾夫球運動大多是在沒有裁判員監督的情形下進行的。這項運動主要依靠每個參與者主動為其他球員著想和自覺遵守規則的誠實和信用。不論對抗有多么激烈,所有球員都應當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在任何時候都表現出禮貌謙讓和良好的運動精神。這是高爾夫球運動的精髓所在。

高爾夫的起源在高爾夫歷史上,有關高爾夫運動的起源人們眾說紛紜。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專家們歸納出三種說法——荷蘭、中國、蘇格蘭,三種說法皆有據可依。但是,作為世界上多數國家公認的高爾夫球發源地是蘇格蘭。

起源于荷蘭高爾夫的起源于荷蘭高爾夫球為荷蘭文KOLF的音譯。據說在1000多年以前,放羊的牧童們閑暇時,常常用牧羊棍擊打小石頭,比誰擊得遠、擊得準。久而久之這項游戲就成為一項固定的活動,這可能就是高爾夫運動的雛形。起源于中國

現代高爾夫在中國的發展雖然只有20多年,但據史書記載,中國早在唐朝就出現了一種叫做“捶丸”的體育活動,酷似今天的高爾夫運動。到宋元之際,“捶丸”活動已經流行于我國北方民間,宋代的一張捶丸圖可為佐證。捶丸圖壁畫仕女圖明宣宗打高爾夫一九九三年九月,英國一家通訊社發布一則新聞指出:「捶丸」,或曰中國高爾夫球,早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一二八二年)就在中國出現,比這項運動在英格蘭出現的時間早了四百多年。捶丸的比賽場地、球戲規則都與高爾夫非常相似。《丸經》記載,中國在宋朝的時候捶丸運動已經相當普及,當時最愛追逐小白球的帝王當屬宋徽宗與金章宗。兩人平日「深求古人之宜制,而益致其精也」,就像現代人借助教練與教學錄像帶來改善球技,兩位帝王則三不五時以古為師,讓球技精益求精。至于帝王的球桿,則以純金打造緣邊,頂上綴飾玉器,結束球戲后,兩人的球具不裝在球袋而收藏在錦盒中,所謂「盛以錦囊,擊以彩棒,碾玉綴頂,飾金緣邊」,今天八、九十萬一套的名貴球具與之相比恐怕都嫌寒磣。《丸經》《丸經》全書共有三十二章,內容涉及比賽規則、揮桿要領、球棒制造和場地保養,專業與精致的程度絕不亞于現代高爾夫。比如書中提到的捶丸的球桿就有杓棒、撲棒、單手、鷹嘴等十種,與現代高爾夫運動中用到木桿、鐵桿、長桿、短桿輔助相類似。除利用天然山坡打球之外,即使是平坦的草地,也人為地設置了高低不平的障礙。今天高爾夫球設有發球座作為每一洞的發球點,捶丸也劃定擊球點稱「基」,捶球時分頭棒、二棒、三棒,頭棒需先安基再擊球,每棒以前一落球處為新的起點。林林總總,可以說除了名稱不同,捶丸的整套球戲模式,幾乎與現代高爾夫運動一摸一樣。

近來捶丸已成為探討體育與游藝史學界重要的研究項目。被西方稱為發源于十四世紀的高爾夫,是否與火藥一樣,也是由蒙古大軍在十三世紀帶進歐洲的?不少人正試圖借此破譯高爾夫的真正起源。

起源于蘇格蘭英國的古代高爾夫蘇格蘭女王瑪莉走向第一開球區

Montrose侯爵也癡迷于高爾夫

對于英國與高爾夫的淵源,也許大家會更熟悉。不過,歷史上還是有兩種不同的版本:其一,認為是蘇格蘭牧羊人在放羊時,發現了這種妙趣橫生的“擊石入窩”的游戲。傳說四、五百年前,蘇格蘭的牧羊人在廣闊的草原上放牧的時候,就用石子來擊打羊,羊會跑的很遠很遠。為了叫它回來,他們就用一個羊鏟鏟起地下一塊草皮或一塊石子打過去讓那羊回頭。后來發展到很多牧羊人在休閑的時候,在放牧的時候在一起做游戲,其中有些兔子洞,他們就說我們誰能夠打的更準,誰能夠把那些石子一桿打到洞里,這就是最初的高爾夫。其二,據說十五世紀初,駐守在蘇格蘭北海沿岸的圣安德魯斯城的士兵們,在訓練之余,經常在草地上進行的一種擊球入穴的游戲。蘇格蘭天氣寒冷,人們出去打球的時候愛帶一瓶烈酒,一瓶酒重18安士。每次發球時,喝瓶蓋的酒,而一瓶蓋剛好是1安士。打完18洞剛好一瓶酒也喝完了!漸漸的認為一場球就是18個洞!為什么一個標準的高爾夫是18洞?傳說威士忌,高爾夫的絕配!

高爾夫的特點

高爾夫運動被譽為人與自然之間最為和諧的對話方式。高爾夫運動的規則與屬性注定所容納的內涵已超越了競技運動本身。今天,高爾夫已不僅僅是一項獨具魅力的優雅運動,更是一種文化,一門專業,一項事業,一種生活。另外高爾夫是一項十分講文明重禮貌的運動,也是一項對打球者文化素質要求較高的運動。總而言之,高爾夫運動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1、高爾夫是一項植根于大自然又最親近與愛護大自然的運動;2、高爾夫是一項具有很高國際性的運動;3、最充滿挑戰性的運動項目;4、強調文明、禮貌的運動;5、高爾夫是以選手自身為對手的特征最突出的項目;6、相對于其他項目,高爾夫是一項少創傷性的運動項目。

高爾夫運動在中國一向被認為是貴族運動,其高昂的費用使眾多愛好者望“球”興嘆。但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這一運動卻已相當普及,近10%的人擁有自己的高爾夫球具。在車廂內放一套高爾夫球具,約幾個親朋好友周末駕車外出度假,到開放的高爾夫球場打球,這是許多歐美人的休閑方式。的確,對他們而言,高爾夫已不是貴族運動,而是一項大眾化的娛樂項目。高爾夫球運動在中國開展較晚,90年代中期以來才正式興起。但隨著客觀條件的改善,高爾夫球運動在中國迅猛發展,參與人數也逐步增多。中國巨大的市場和出色的主辦能力使越來越多的國際高水平賽事都相中了中國這塊風水寶地。有關咨詢機構研究表明中國有可能在未來五年內占領這一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并成為國際高球界的領航員。高爾夫市場前景看好,于是高爾夫球場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地陸續開出,僅上海一地就有近30家高爾夫練習場及球場。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高爾夫運動仍被許多球場及高爾夫器材經銷商定位于高檔消費品。但隨著競爭漸趨激烈,各球場迫于經營壓力,紛紛降低消費標準以吸引更多的客戶資源。因此現在對廣大高爾夫愛好者而言,去高爾夫球場打球已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了。高爾夫在中國的發展起源之路

二十世紀,高爾夫運動傳入我國。高爾夫首次傳入中國是在1916年,然后在1917年時上海虹橋高爾夫總會開始投入運營,這家球場是一個九洞的球場,不過后來有很長時間這項運動在中國大陸無聲無息了。一九三一年,上海成立了高爾夫球游戲中心。同年,中、英、美商人合辦高爾夫球俱樂部,在南京陵園體育場旁開辟高爾夫球場。發展之路

高爾夫運動在中國的發展起步雖晚,發展卻相當迅速。進入八十年代,高爾夫運動在我國得到很快發展。1984年,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高爾夫球俱樂部在廣東中山誕生,廣東中山溫泉高爾夫俱爾部。1985年5月24日,中國高爾夫協會正式在北京成立,1986年1月,中國首次國際高爾夫球賽--"中山杯"職業、業余選手混合邀請賽,在中山市溫泉高爾夫球場舉行。以后,每年舉辦一次。最近幾年,高爾夫球運動在我國已迅速普及和發展起來。截至目前全國的高爾夫球會達58家,球場達287個,另外還有500至1000家球場在建或計劃建設。中國大陸也被公認為世界上高爾夫運動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高爾夫產業的規模在擴大,高爾夫領域成為了投資的高溫地帶。而耐克公司認為,從商業角度看,在將來的五年到十年內,中國地區的高爾夫產品消費將與北美地區相當。

大事紀要

★1984年,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高爾夫球俱樂部在廣東中山誕生。★1985年5月24日,中國高爾夫協會正式在北京成立;★1986年1月,中國首次國際高爾夫球賽——"中山杯"職業、業余選手混合邀請賽,在中山市溫泉高爾夫球場舉行;★1989年,中國高爾夫開始了頻繁的對外交流活動,年輕的中國高爾夫選手迅速成長;★1989年—1992年,中國的高爾夫球運動開始呈現積極的發展態勢,這不僅體現在國內選手的相互切磋上,也體現在與各國家、地區選手的交流上;★1991年在天津國際溫泉高爾夫俱樂部舉行的全國高爾夫球錦標賽第一次導入社會贊助機制,冠名“天磁杯。“中國之寶”張連偉嶄露頭角;★《中國高爾夫球運動實行職業化制度的具體方案(草案)》出臺;★1993年經國家體委批準,于10月12日—15日在北京國際高爾夫俱樂部進行了我國第一次職業高爾夫選手的資格選拔賽;★1995年具有歷史性開創意義的“Volvo中國巡回賽”舉辦;★1995年深圳高爾夫學院正式成立,大學開始設立高爾夫專業;★1995年4月17日,第41屆“喜力世界杯”高爾夫球賽組委會成立大會在深圳觀瀾湖高爾夫球會舉行,這是中國首次承辦世界杯;★1996年1月6日至7日,中高協邀請香港高爾夫球協會差點主席沃維克·蓋伊先生擔任隊長,對廣州番禺蓮花山高爾夫球俱樂部和廣州麓湖高爾夫球俱樂部進行了球場評定,這是首次由中國高協主持的球場評定;★1996年3月19日,在新加坡高爾夫球鄉村俱樂部舉行了亞洲-太平洋高爾夫球聯合會會議,中國高協正式加入亞太高聯;★1996年10月5日至6日在牙買加舉行的“世界杯”預選賽,由張連偉和程軍組成的中國隊在比賽中發揮出色,獲得冠軍,張連偉還取得個人成績第一名;★1999年是中國高爾夫球發展史上的里程碑,這一年誕生了中國第一個職業巡回賽——BAT中國職業高爾夫球聯盟杯。高爾夫球的裝備包括球桿、球、球鞋、球帽、手套和服飾等。高爾夫球運動最基本的器材是球和球桿。球和球桿是高爾夫球具的主體。以球和球桿為主的球具在外形、結構、品質、效能等多方面都隨著高球運動的發展而發展。隨著高爾夫運動的發展,除了球和球桿之外,逐漸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輔助器材和高爾夫服飾。隨著高科技的成果不斷地運用到這項運動,各種器材以在不斷地更新和發展,可以說高爾夫各種器材的發展是沒有止境的。裝備高爾夫球

高爾夫球從古代到現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爾夫球的變化主要是在材質和規格上的變化。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最新材料在高爾夫球制造上的應用,無論是在材質的使用還是球的規格已經變得越來越合理。今天,高爾夫球的制造已經產業化。在生產線開工之前,化學家和空氣動力學家首先要開發研究出最現代化的設計與構造,即便是球表面的凹痕的設計都要經過多年的計算與試驗。

球的演變

1、最初的高爾夫球是用羽毛做芯,皮革做外殼縫制而成;2、19世紀五十年代末出現了“橡膠球”,這種球是用類似橡膠的杜仲膠制成;3、現代高爾夫球多用液體作芯,橡膠作外殼制成。古代高球是用馬皮或牛皮做成,里面填充著羽毛球的規格

關于高爾夫球的制作規格歷史上有過較大的爭論,一種是“美國球”,其規格為直徑不得小于42.67毫米(即1.680英寸),重量不得超過45.93克(即1.62盎司)。一種是“英國球”,其規格為直徑為41.14毫米(即1.620英寸),比美國球略微小了一點點。自從1931年美國人制定的直徑為1.68英寸,重量為1.62盎司的高球規格出來之后,這種規格就一直沿用至今。球的分類

①從球的結構解剖角度可以分為單層、雙層、三層、多殼球四種;②從球的硬度可以分為70、80-90、90-105三類。高爾夫球硬度表硬度

代表顏色 適應球手105———身體高大、力量大的男職業球手100

黑色

男職業球手90

紅色

一般男球手、職業女球手80

綠色

較大力量的女球手、老年男球手70 ——

一般女球手、初學者高爾夫球桿

如果說,幾百年來高爾夫球有了相當大的變化,那么球桿的變化比球的變化更多更大。高爾夫球桿是這項運動的最主要器材。球桿由桿頭、桿身與握把三部分組成,其長度約0.91—1.29米之間。隨著新材料與科研新成果在高爾夫球桿制作工藝上的不斷應用,球桿也不斷的得到改造與更新。根據擊球遠近不同的需要,每個選手在比賽時選用不同類型的球桿擊球。類別號碼桿長(厘米)桿頭角(度)桿重(克)男士打球距離(碼)女士(碼)木桿1號3號5號7號107.9105.4104.1103.78~1213~1517~1921~23371.3386.3

401.3397.3220-280200-220180-200160-180190-240170-190150-170130-150鐵桿長396.520-28423.8170-190130-170495.324-32431.3160-180120-16059428-36438.8150-170110-150692.732-40446.3140-160100-140中792.736-44453.8130-15090-130891.440-50461.2120-14080-10098944-52468.8110-13070-90短P8748-54476.2100-12060-80A8650-56476.290-11050-70S8652-60476.280-10040-60推桿

球桿擊球距離高爾夫球桿桿身硬度表硬度

符號 顏色 適應球手特硬 X 綠

身體高大、力量大職業球手硬

S或F 紅 一般職業男球手普通

R或T 黑 一般男球手、女職業球手軟

A

老年男球手、較大力量女球手特軟

L

一般女球手1、15世紀蘇格蘭出現第一支木桿;2、20世紀初葉,鐵桿正式上市;3、1912年,第一批無接縫鐵桿在英格蘭問世;4、到了20世紀20年代,類別與模式已很齊全的鐵桿已在美國行銷。

球桿演變

桿的分類

球桿按照功能可以分為木桿、鐵桿以及推桿三種球桿;一套球桿總共包括14支球桿,即四木九鐵一推。桿的構造

球桿的角度球桿的甜蜜點

想打出又直又遠的發球,擊中桿面“甜蜜點”是根本。但加快揮桿速度將使扎實觸球變得困難,除非你能始終保持身體平衡。只需在擊球準備時做簡單調整,就能夠獲得更好的平衡、更好的觸球和更遠的發球距離。球桿袋球桿袋多為皮制,口徑約8英寸(即20厘米左右)左右,好的球桿袋應具有置桿平穩、質感平滑、整體骨架牢固等特點。

早期的高爾夫球桿袋現代的高爾夫球桿袋高爾夫服飾

紳士運動就要有紳士的形象。打高爾夫球對著裝有特別的規定,這是長期沿襲下來的高爾夫文化的一部分。所以,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如果是第一次去某個球場打球,最好先打個電話詢問一下俱樂部對球員下場打球的服裝是否有特殊規定。

一般的會員制俱樂部通常會要求上身穿著有領有袖的恤衫,不允許球員穿圓領汗衫、吊帶背心、牛仔系列服裝、超短裙、過短短褲等過于休閑的服裝上場。有些俱樂部還專門規定不允許穿任何式樣的短褲下場,有些對短褲的樣式和長度有所規定,如不能短于膝蓋以上4英寸,所以棉質的休閑長褲總是最佳的選擇。至于高爾夫球鞋,目前大部分俱樂部出于保護草坪的需要,規定在球場上只能穿著特制的膠釘球鞋,禁止穿著金屬鞋釘球鞋。1、整齊為基本,舒適為重點:夏天以純綿的為佳,取其柔軟、吸汗又無束縛感之長;冬天則以純毛為宜,取其保暖、透氣性佳、舒適之優。2、色彩宜選活潑鮮艷的顏色:高爾夫運動本身是充滿活力與動感的運動,因此服飾上以充滿青春活力的顏色為宜。3、背心風衣及雨衣是不可缺少的服飾之一。4、天氣太熱時最好穿長袖衣褲并戴帽子。高爾夫球鞋高爾夫球鞋的鞋底有12個左右的鞋底釘,可防止滑動,使選手揮桿時保持身體平衡。固定這些鞋釘的螺絲一定要牢靠。否則,螺絲一松,鞋也無用了。高爾夫手套手套不是必須裝備。手套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護手腕,改善握桿感覺。高爾夫球手套的制作材料以真皮或合成材料居多。手掌部份宜選用牛皮材質,手背部份則以透氣防水材質較好,手腕部份以護腕方式設計最好,不但有吸汗功能,也能起護腕作用。高爾夫球帽打球一定要戴帽子,高爾夫球帽大致有圓邊帽和棒球帽。高爾夫球帽的布料一般選用透氣防雨材質。高爾夫球帽除了可以保護頭部與頭發免受紫外線侵襲外,寬大的帽檐也可以保護眼睛。高爾夫品牌第二課

術語與禮儀

高爾夫運動是一項技術性非常強的體育運動,整個運動涉及許多專業術語,如果要想成為高球高手或者是一個專業的高球迷,對高球的一些基本術語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就對一些與高爾夫球賽有關的術語作一些簡短的介紹,以期能夠讓大家對高爾夫球賽有一個基礎層面的了解和認識。Green綠色、果嶺

高球運動最重要區域「果嶺」。果嶺位于球道的尾端,在高球場上是結束每一洞的地區。果嶺范圍內,草的長度是全場中高度最短的,球友在果嶺上只能以推桿來擊球,這是為了維持果嶺的完整性。TeeingGround發球區一座高爾夫球場有十八個不同的球道,發球區是每個球道的起點。發球區一般都會平行設置兩個發球標志物,球員就站在兩個發球標志物中擊球。Hazards障礙區

一座高爾夫球場是由十八個球道所組合而成,從發球臺往前推進經過球道,來到果嶺范圍內,置于球道中間或兩旁的「水池」或「沙坑」都算是障礙區域,「草坑」當然也算是一種障礙區。

Hole球洞

球洞中間插有一根旗子,旗子上的旗布通常為紅、黃兩色,亦代表前九洞與后九洞。球洞的直徑為四又四分之一英吋(108mm)、深為四英吋(101.6

mm)。所謂入洞是指小白球整體低于球洞水平面。Pin旗桿

旗桿是高爾夫球場專有物品,主要標示果嶺與球洞位置。旗桿上方系有旗布。通常以紅、黃兩色旗布,區分前九洞與后九洞。Bunker沙坑

一片預備好的土地所組成的障礙,通常是一塊移去草皮或是泥土,并且敷上沙礫的沙坑,沙坑內或其邊緣若長有綠草部分,非屬沙坑之一部份。Holeinone一桿進洞

球友從發球區域上,將球擊出,球未在球道中、果嶺上停留,經過滾動或是直接進到球洞中,這種狀況稱為「一桿進洞」。Eagle伊格、老鷹

低于標準桿數2桿的稱為“老鷹球”.如果你是在標準桿三桿的短洞,打出低于標準桿二桿時,通常并不用Eagle形容這一洞的成績,而是稱為一桿進洞。Birdie博蒂、小鳥

對于職業比賽的播報員,通常在形容賽事激烈或是球員表現優異時,會提到這位球員在本回合打出(打下)幾只小鳥,指的是打出幾個低于標準桿的成績。小鳥這個詞用在高爾夫運動,是指球員完成一洞的桿數比標準桿少一桿的成績。Even平分

bogey高于標準桿一桿

bogey比標準桿多一桿,如:標準桿是4桿的洞,打了5桿,用bogey來表達。doublebogey,多兩桿。

Even最常用于觀賞高爾夫比賽的成績表上,顯示球員的桿數,若與該洞標準桿數相同時。在國外的高球比賽報導上,球員打出與球場標準同桿數時(一般十八洞是72桿);會以「E」簡稱之,此E即為Even的意思。

Tie平手

在高球比賽時,比洞賽制完成整個十八洞賽程,沒有任何一方球員勝出時,此賽程狀況為Tie平手。比桿賽,凈桿賽或總桿賽,有兩位選手結算成績時相同成績,亦稱為Tie。OK可以了

比洞賽制,某一方球員已經絕對贏了,或絕對輸了。此時,會有OK產生。絕對輸的球員,會對對手說你OK了。這時,有你贏了,我承認輸了,就算輸也有種落落大方的氣概。OB出界球

有些人以為OB是罰兩桿其實并不是如此。如果你在發球臺,揮一桿球出界。必須等其它人將球擊出后。你再拿出一顆球,補發一桿。這樣的算法為:第一次打的一桿,加上出界(OB)罰的一桿,再加上補球所打的一桿。所以你發出第二顆球,桿數卻要算是第三桿。

Honor優先發球者

在發球臺上,擁有優先發球權之一方,謂之「Honor」。Honor。一般是上一洞桿數最低者,當來到發球區域,同組其它球員會對這個球員說:Honor,請先發球吧!Mark果嶺球標

球友的球打上果嶺后,可以將球用「球標」,標注位置后把球拿起,這個動作除了避免彷礙他人的進洞線,也有清理球上附著物的作用。

InCourse后九洞

一座球場有十八個球道,從會館出發的前九洞叫做「Out」,后九洞因為是越打越接近會館,所以稱為「In」,也叫做「InCourse」。Edge果嶺邊緣

Edge指靠近果嶺附近環繞果嶺區域外環地帶,果嶺邊緣的草長會比果嶺內略為長一些;不過,位于這里的球位還不算非常難以處理的狀況;這個位置有點像是荷包蛋的蛋白部份。Par怕

Par是指高球運動球員打出與該洞相同桿數時的專有名詞。球道長度在二百五十碼以下的標準桿通常為三桿,二百五十碼到四百七十碼為四桿,四百七十碼以上的球道通常為五桿。BallinPlay比賽球

當球員自發球區將小白球擊出后,這顆球即成為「比賽球」。該比賽球直到進洞為止,所發生的任何狀況與球員之間都有所關聯。除非這顆球在前往球洞的過程中遺失,或是被擊出界外,根據適當之規則,球員可以要求更換用球。Tee梯、球座

有些球友以為梯的的功能是,發球時可以打的比較遠,這個觀念其實是錯的。球座主要功能為架高小白球的位置讓球友在進行發球動作時,不傷害發球區域內的草地。Greenfee果嶺費

所謂果嶺費系指打一場球所使用十八洞的場地費用。因為打一場球你不可能只使用果嶺沒有其它地區。所以這個費用的名稱,應該稱為「場地使用費」。Fourballmatch四球賽

Fourballmatch(四球比賽)。實力相當四人間的一種高爾夫的競賽方式,先將四人分成兩組,每組兩人,四人各打一顆球至進洞為止。每組選出最佳的成績進行比較,桿數低的球組為勝,最低桿數相同為平手。

手機必須設置為震動球手必須學習及遵守高爾夫球規則高爾夫禮儀1、球場安全

球員在擊球或練習揮桿之前,應確定揮桿范圍內及因揮桿所擊起的球、石子、石塊,樹枝等可打到的地方無人站立。2、為其他球員著想有優先擊球權的球員應被允許在其對手或同伴之前先行發球。當某球員準備擊球或在擊球過程中,任何人不得走動、講話,站在球或球洞附近或站在球、球洞的正后方。任何球員要在前組球員走出射程可及范圍后方可打球。3、打球的速度為了大家的利益,任何人不得延誤打球時間。當覺得球明顯不容易找到時,找球者應發出訊號讓后面球組先行通過.并且他們不得在找球5分鐘后才發訊號。在后面球組通過并走出射程可及范圍之后,該組球員才可繼續打球。當打完一洞后,球員應立即離開果嶺。如果一組球員行動緩慢且落后前面的球組整一洞以上,則應該讓后面的球組先通過。打球人數不可多于4人每位打球人士必須攜帶一套球桿球道及果嶺上一律為禁煙區所有非打求人士均不允許進入球場4、球場上的先行權

球員在擊球或練習揮桿之前,應確定揮桿范圍內及因揮桿所擊起的球、石子、石塊,樹枝等可打到的地方無人站立。5、球場的保護

打高爾夫還培養球手的環保意識,當球手揮桿損害了球場的一草一木,責任心驅使球員去做一些修復工作,以回報自然環境給予的一切。球手在球場打球只可每次用一個球禁止在球場上進行練習打球者必須保持時間觀念尋找遺失球不得超過5分鐘6、果嶺上的禮貌

當球員在果嶺上瞄球、觀察球路或準備推桿時,一定不能在旁邊走來走去,而踩住推擊線更是絕對禁止。這時應站到一邊,保持安靜。而球員將球推進洞后,應等所有球友全部結束推桿后才一齊離開果嶺。在別人還在推桿時就獨自離開是很不禮貌的。必須穿著正規的高爾夫球服裝讓打球速度較快的一組先打修復球印、平整沙印及填補禁止跳洞打球第三課球場與趣聞高爾夫球場

高爾夫球場是利用天然的地形設計出來的,所以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樣的高爾夫球場,其主要分為山地球場、河川球場、丘陵球場、海邊球場、平原球場及樹林球場。球場的面積,一般1000畝至2000畝不等,長度是5000~7000米。球道圖:通常一個國際標準高爾夫球場為十八洞組成,區分為前九洞,編號是1-9號;后九洞,編號是10-18號。1個洞包括:發球臺、球洞區通道(球道)、障礙區(長草及樹林以及沙坑和水池等障礙物),球洞區(果嶺).高爾夫球場通常分成:5桿長洞、4桿中洞、3桿短洞三種。通常每18洞中,長、短距離的球洞各4個,中等距離的球洞有10個,18洞標準桿為72桿。標準桿:球員從該球洞的發球臺將球擊入球洞所需的桿數。球員擊球入洞的桿數與標準桿相同為“par”,比標準桿少一桿為“小鳥球”,少兩桿為“老鷹球”,比標準桿多一桿則為“搏機球”。TEE臺:互致問候

高爾夫被稱為紳士運動,球員應處處體現出紳士風度。在第1洞發球臺開球之前,應主動與同組球友——無論同伴還是對手——作自我介紹并握手問候,并祝對方好運。誰先發球?

如果是平日較隨意的打球,在第1洞發球臺同組球友可以協商的方式決定開球順序。若是男女混合組,且球員均使用同一發球臺,應請女士優先擊球。在較正式的打球或比賽中,可按照差點高低讓低差點球員先發球。第1洞之后其余的發球臺則應按照上一洞成績決定發球順序,即桿數最低的球員優先擊球。

不擊球的請靠邊站

同組球友輪流發球,每次只允許一個球員在發球區擊球,注意,不能站在擊球球員和球的正后方,這不僅不禮貌,而且是違反規則的。保持安靜也是尊重同組球友的表現。

黑梯適合男子職業選手使用金遞適合介于職業男子與業余高手之間的選手藍梯適合男子業余高手使用白梯適合老人,初學者使用紅梯適合女子業余選手使用職業女子選手使用的是藍梯

高爾夫球場形狀和大小無統一標準,一般設在風景區或公園的草地上,面積約50公頃。掘有9個或18個洞穴,各個洞穴之間為首尾銜接的球道,長度為200—500米不等,每個洞穴的起點到終點之間有開球區、通路、障礙物和平坦的草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高爾夫球場是設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博爾頓球場,長7609米,它規定的標準擊球桿數為77桿。而世界上最高的高爾夫球場是秘魯的塔克圖球場,該球場最低點位于海拔4369米處。世界上最低的球場是美國加里福尼亞州死亡峽谷的克里克球場,球場低于海平面82.9米。一、球場發展歷史

最原始的高爾夫平面圖可能產生于1413年以前。經過多年的發展和變化,球洞的數目在不斷變化。最初在雷斯和布萊克海斯的球場只有5個洞,后來,如北布萊克海斯球場擴展到7洞;圣安德魯球場擴展到12洞,最終達到了22洞。到1842年,球場總平面圖和今天的一樣,球場的輪廓基本沒有再大的變化,一個標準的高爾夫球場為18洞。高爾夫球場一般呈帶狀,鋪設在一片開闊地上。球場上最讓球員和球迷們注意的無疑是球洞,兩個球洞之間的設置通常是開球草坪,開闊草地,地勢起伏區或灌木叢以及障礙區等,最后是球洞草坪。兩個球洞之間的距離設計各有所異,從90米到540米不等,甚至會更長。目前世界上兩洞距離最遠的是日本一家高爾夫球俱樂部球場的第六和第七洞之間,相距830.8米。從開球草坪到球洞之間有一個規定的標準桿桿數,一般來說在球洞草坪上允許有兩次擊球機會,而從開球草坪至球洞草坪之間,則視其遠近和障礙難易程度允許有一至四次擊球機會,也就是說,球洞與球洞間的標準擊球桿數可以有三桿、四桿、五桿或六桿。一般來說,200米左右的距離,需用三桿才能把球擊進洞內。要一桿把球從開球草坪擊進下一個球洞是件很難的事,不過一桿進洞也偶有所見。二、球場分類標準

高爾夫球場大都是利用自然的地形加以整理,使之變成理想球場,所以根據各自地形條件可分為:山岳球場、河川球場、丘陵球場、海邊球場、平野球場及樹林球場。

山岳球場能顯示出山勢和風景線,所以最具陽剛之美,同時因起伏大且突兀,所以球的落點會隨時改變,對擊球的準確性要求很高。山岳球場

樹林球場

樹林球場除去一片片平野,全被樹林包圍。球場土質極佳,草坪生長好,春秋季節景色最為迷人,只是地形較少變化。海邊球場

海邊球場與樹林球場類似,但有風力強、沙粒多、草勢大和難管理等特點。古老的蘇格蘭圣安德魯斯和美國著名的OceanReef就是典型的海邊球場。河川球場

在我國,尤其江南的上海及其周邊球場,一般都是河川球場和城市平野球場,地勢平坦,沿河道或人工湖布局,缺少地形及風向變化,但有足夠的距離且無樹木遮掩,很難標出記號而形成困難球。丘陵球場

丘陵球場依山傍水,地形起伏自然多變,既可表現河川球場平坦輕松的風格,又能盡情描繪丘陵地形的起伏跌宕,而且因它并不象山岳球場傾斜度非常大,所以在強烈挑戰的同時又安全舒適,各地也多選此種地形建造理想球場,杭州西湖高爾夫屬典型的丘陵球場。三、國外著名球場

高爾夫運動的故鄉——圣安德魯斯老球場

圣安德魯斯老球場,世界上最著名的高爾夫球場。圣安德魯斯英國皇家古老俱樂部,全球高爾夫運動的領導者、仲裁者,英國公開賽的擁有者。俱樂部會所建于1854年,早在1834年,英王威廉四世就已御準俱樂部冠以“皇家”字樣。圣安德魯斯皇家古代高爾夫俱樂部如今有幾塊球場。90年代初在圣安德魯斯俱樂部建起了高爾夫博物館;由于,該俱樂部早已是世界高壇的“麥加圣地”,因而訪客與游客絡繹不絕。俱樂部在1993年時有會員1750人,其中有約700人是外國人,來自全世界50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應當注意的是:圣安德魯斯的球場均不屬于俱樂部,而是由一個稱之為城市委員會來管理。當然該俱樂部在這個委員會中擁有頗大的影響力。老球場也不屬于皇家高爾夫俱樂部,這樣就使這座世界最著名的高爾夫球場成為一座城市球場,只要繳果嶺費,誰都可以來此打球。老球場之所以難度較高原因很多。蘇格蘭東海岸的風向變化不定,有時一天之中就幾次改變風方。110個沙坑也為打球增加了許多難度,球打進去就是災難。名人賽的誕生球場——奧古斯塔國家高爾夫球球場

奧古斯塔國家高爾夫球俱樂部是每一位向往海濱高爾夫的愛好者夢寐以求的球場之一。它是美國高爾夫球名人賽的誕生地和最終所在地。精美的設計為眾多的名人提供了引人注目的賽事。然而該球場的問世原本出自一個人的個人喜好。球場的創始人是職業及業余冠軍得主BobbyJones,1930年隱退,年僅28歲,他所創的紀錄,至今沒人打破。自BobbyJohn奪得1930年英國公開賽和全美業余冠軍賽的冠軍后,他決定結束比賽生涯,并修建一個自己的高爾夫球場。奧古斯塔位于南Carolina邊境附近的一個山谷內,其高度在海拔300米以上。當球場剛剛竣工,Jonhes立即邀請了許多職業和業余的高爾夫球手進行了一次巡回賽,全美高爾夫球名人賽從此誕生。如今球場依然秉承Johnes的遺愿,不對外開放,只為奧古斯塔國家高爾夫球俱樂部成員專用。然而,只有到每年的四月份,上百萬名觀眾只有在觀看名人賽電視轉播時,才能看到這個球場。有球星這樣評論奧古斯塔球場:“如果你認真設計每一個洞,都能打出小鳥(比標準桿低一桿)。但是你若不認真設計的話,每個洞都能夠打出博基來(比標準桿多一桿完成)。圓石灘球場——世界上最美的球場

不用置疑,圓石灘球場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球場。說它不用置疑,在全世界最美高爾夫球場的評選中,大概有75%的美國人選擇了圓石灘球場。圓石灘球場最美麗的一洞在第十七洞。圓石灘球場屬于圓石灘公司所有,也由它管理。但在1992年被日本人收購。美國人心目中明珠落入了日本人的腰包,讓許多美國人心有不甘。尤其是正向政壇邁進的皮特-約本羅斯,1984年《時代周刊》的年度風云人物;聯合航空的前任主席和PGA巡回賽政策委員會的現任主席迪克-法里斯;著名演員和導演、奧斯卡獎獲得者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他們聯合在一起,決心把圓石灘買回來。不過,他們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卻依然沒有奏效,直到他們找到帕瑪,這個兩次在圓石灘折戟的偉大球員,才以8.2億美元的收購價格達成協議,最終于1999年完成了他們的夢想。當年該球場也迎來了99屆美國業余賽,可以說永久地讓這一刻載入了史冊。2000年,在世紀之年,圓石灘舉辦了第一百屆美國公開賽,在這一屆公開賽中伍茲取得了勝利,也正是這一年,伍茲在同一年取得了三個四大賽冠軍。2001年,圓石灘被美國《高爾夫文摘》評選為美國最好的球場,這還是歷史上第一個公共球場得到如此高的榮譽。蘭德云里球場蘭德云里球場是威爾士60年代末開始籌劃建造的球場,70年10月5日正式宣布建成。創始人為著名球員萊斯,他和當時的報業巨頭洪德是好朋友,而洪德也是一個高爾夫球迷。二人在一起協商了醞釀了很久,才決定在蘭德云里修建這個球場。當時他們覺得棘手的難題是蘭德云里這個地方的地形比較復雜,如果開工建設,費用會很高。不過,最后他們將這個地方定下來,也考慮到既然地形復雜,那么做成球場難度也就會很高,也就會有更多樂趣。果然,建成以后,這里的難度的確非常大,特別是13、14、15洞,這一帶不僅地形崎嶇,而且有不少水塘,對于球手而言,要十分精確的擊球才有可能獲得好的桿數。到了80年代,這里的經理為了打響球場的知名度,開始屢次舉行比賽,比如威爾士公開賽、云德精英賽等比賽都在此地舉行過。球員對該球場的評價都很高,認為它足可以舉辦大滿貫賽,比如英國公開賽。四、國內著名球場

北京華彬高爾夫莊園坐落在風景迷人的八達嶺長城腳下,占地6400畝,距北京馬甸立交橋僅20分鐘的車程。138棟別墅在高爾夫球場的簇擁中,依山傍水,山巒迭蟑。每一棟別墅都有它獨特的風格和內涵。每一戶都正對高爾夫球場,在私家花園俯瞰連綿起伏的高爾夫球場,使業主如置身如畫的風景中。50套世界冠軍公寓與高爾夫球場、鄉村會所、豪華別墅、大型歐式花園融為一體,形成一個不同凡響的國際級生活園區,是國際精英生活圈的經典版本。高爾夫球場由國際高爾夫球場設計大師JackNicklaus設計,委托世界一流球場建造商承建。整個球場由兩個18洞國際專業高爾夫球場和一個9洞燈光球場組成,每個球洞有黑、金、藍、白、紅五個發球臺。球場采用最先進的全自動控制灌溉排水系統,使球場保持最佳狀態。莊園內的會所由城市會所和鄉村會所兩部分構成:城市會所位于華彬國際大廈一至四層,包括世紀沙龍、會議中心、美食中心和健身中心;而鄉村會所擁有中餐廳、會議室、多功能廳、男女桑拿房、美容美發中心、室內游泳池、網球場、近200套豪華客房等各種服務設施。最特殊的是占地兩公頃的以色列高科技全自控智能溫室,用以進行園藝植物無土培育,使會員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鮮的綠色無污染蔬菜,觀賞到珍惜植物。除此之外,俱樂部還擁有一座20個球位的高爾夫球練習場。觀瀾湖高爾夫球會

觀瀾湖高爾夫球會因率先在1995年成功主辦了“世界杯高爾夫隊際錦標賽”而引起全球矚目,接踵而至的“VOLVO亞洲比洞賽”、“尊尼獲加超級巡回賽”等多項大型國際賽事屢次引證球會的實力。國際頂級高球手對球場的難度挑戰的贊嘆,以及對配套設施的賞識使該球會享有“國際一流,亞洲第一”的美譽。

觀瀾湖高爾夫球會包括十個世界級18洞球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高爾夫球會。球場的設計師是當今球壇的天王杰克.尼克勞斯、尾崎將司和尼克.費度、恩尼.艾斯,所以,這是一個王中王的高爾夫球會場。

曾十八次奪得“大滿貫”賽事冠軍的杰克.尼克勞斯,憑借二十多年累積的設計經驗,為觀瀾湖親手描繪了出神入化的世界杯球場和翠谷球場。在兩個18洞球場中,具策略性技術挑戰的設計布局潛藏在各個球洞之中。兩個球場都能為打球技術各異的球迷帶來不同的難度目標,讓球迷在享受揮桿之余更能磨勵自己的意志和思維北京國際高爾夫俱樂部

北京國際高爾夫俱樂部鄰近山青水秀、風光秀美的十三陵水庫。俱樂部由具有豐富高爾夫球場經驗的日本高爾夫振興株式會社出資設計,球場總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全長6,986碼,18洞,標準72桿。俱樂部于1986年開業,是北京市第一家高爾夫球場,交通便利,距離北京市中心僅40分鐘車程。在球場的會所里極目遠眺,北京著名風景區十三陵水庫全景盡收眼底,整個球場位于群山腳下,各球道在展延的丘陵中迂回,18洞球道沿途群山高岳,可謂無限風光在球會之中。這是北京地區甚受球迷歡迎的球場,曾連續三年舉辦"富豪中國公開賽"。中國著名球手程軍便于1997年在這里捧走了第三屆總獎金40萬美元的"富豪中國公開賽"的冠軍軍寶座。1988年的世界名人邀請賽和1992年的第二十一屆池田厚子杯比賽也相繼在這里舉行。球場除了擁有舒緩的丘陵地形和富有挑戰性的18洞球道以外,更有環境優雅,全方位舒適的會所內設施:中西餐廳、更衣沐浴間、球具專賣店以及高爾夫練習場,均為球迷提供賓至如歸的高級服務,而球會內的別墅更是另一番閑情的生活享受。湯臣上海浦東高爾夫球場湯臣上海浦東高爾夫球場是唯一位于上海市區中心的世界級錦標賽型球場,由日本高爾夫球場設計學會會長加藤俊輔設計,融合了英式傳統自然、美式豪華富麗和日式細膩典雅的設計風格。球場占地140公頃,18洞72桿,球道總長7200碼,設計極富挑戰性和刺激性。專門引進3萬棵樟樹、楓樹等名貴樹種,3萬立方奇巖異石作景觀造型,250萬立方土方作球道、沙坑造型,洞洞有型,兼顧了戰略與景觀的平衡、擊球趣味性與價值感的結合。18個球道,360度旋轉走向,18種不同的感受,與其它平原球場迥然不同,給高爾夫愛好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湯臣高爾夫球場不但具有良好的硬件設備,更有絕佳的軟件環境。純會員制的現代國際高爾夫專業管理,卓越品質確保會員利益,展現會員價值,自開業以來,球證已增值達100%。

玉龍雪山高爾夫俱樂部

玉龍雪山高爾夫俱樂部坐落在風景如畫的云南省麗江玉龍雪山東麓甘海子。球場地處3100米海拔的高原之上,由著名的球場設計師尼爾哈沃斯(NEILHAWORTH)設計。因海拔較高,空氣稀薄,地心吸力小而特別設計的十八洞72桿8415碼的球道長度已被證實為一項世界記錄。它同時是亞洲唯一的雪山球場。球道設計布局精巧,前九洞與后九洞依自然山水地貌不同而風格迥異。球場建設采用高素質的施工隊伍、先進的大型機械、品質優良的工程用料、高水平的質量標準,以及一流的項目管理。會所、別墅取當地民居建筑之精華,獨具民族特色,崇尚自然,古色古香。人在球場,宛如身處傳說中得"香格里拉"世外桃源,心曠神怡,優悠閑適,盡享安逸。烘托球場周邊的有海拔5596米的玉龍雪山,有已申報成功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有當世僅存的至今還遺留著母親系氏族社會婚姻習俗的摩梭人所在地瀘沽湖;有目前世界上唯一還活著(使用中)的形象文字----東巴文;有十多個少數民族和睦共處,奇特濃郁的民族風情。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氣候宜人。陽光明媚,空氣清新,交通暢達,旅游設施完備。這些,都使俱樂部具備了成為世界級度假村的各種要素。玉龍雪山高爾夫俱樂部是一個真正擁有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擁有獨特風格、風貌的引人入勝的高爾夫球場。春城湖畔高爾夫球場春城湖畔度假村是由新加坡上市公司吉寶置業(KeppelLand)有限公司投資興建,資金實力雄厚,加上四季如春的天氣、山水配合的理想地形,再分別由名師JackNicklaus和RobertTrentJunior設計球場,這個球會受球友贊賞理所當然。Nicklaus設計的是”山嶺球場”,特色是球道旁邊有巨大的松林、露出地表的巖層、起伏的山坡,以及隨處可見的花朵。在第一發球臺,左邊布滿野花,右邊是湖水。但這個4桿洞卻不易打,強風和果嶺都不易適應,多打1桿也不足為奇。第7洞又是4標準桿洞,發球臺前面是個湖,球道兩邊有松樹,小心過得這關,上到果嶺卻又發覺果嶺并不平坦。第10洞和第18洞也都叫人回味。前者的果嶺右邊布滿深沙坑,所以上果嶺的第二桿要想打得容易,開球便要打到球道的左邊。后者是465碼長的4桿洞,而果嶺前10碼處有天然峽谷,右側有深沙坑。另外一位設計大師RobertTrentJunior設計的另一個18洞球場也于最近完成,進一步增加這個球會的吸引力。六、世界神奇的球場世界神奇的球場1世界神奇的球場2世界神奇的球場3世界神奇的球場4世界神奇的球場5阿德格拉斯高爾夫俱樂部

英國北愛蘭阿德格拉斯高爾夫俱樂部,瀕臨愛爾蘭海。它的雄偉的沿海環境充滿了挑戰。發球臺的設置往往在“懸崖勒馬”處,回首是萬丈深淵,令人膽戰心驚。就象愛玩過山車的人一樣,球友付20英鎊果嶺費來此打球,花錢買刺激。

洛克阿德公眾球場蘇格蘭坎貝爾港附近的海滔洶涌,洛克阿德公眾球場的第七洞就在陸地伸向海洋的斷崖上,210米長的Par3洞讓打球者在冷風凄雨中領略驚濤駭浪的含義。來此處打高爾夫,你仿佛聽到多少當年葬身大海的冤魂在呻吟。赫爾茅斯鄉村俱樂部英格蘭南部的赫爾茅斯鄉村俱樂部吸引過不少高爾夫探險家來此一試身手。第十三洞是個長285米的Par3洞,不能打遠你就別玩。再說,一望這些懸崖吊橋就令你望而生畏。每當海風襲來,連勇夫也望而怯步。很多高爾夫游客來此并不打球,只是為了“到此一游”。基加貝格高爾夫俱樂部冰島的基加貝格高爾夫俱樂部在第四洞后面設了一個額外的特別洞。高爾夫探險者在一個特制的發球臺必須將球擊過湍急的河水至“幸運洞”,全長170米,談何容易。果嶺出奇的小,因此難度很大。可口可樂公司特在此設“一桿進洞獎”,獎品是美國佛羅里達游。波特皇家球場百慕達的波特皇家球場第十六洞被譽為“巖石上的舞蹈”。這個洞長162碼,但是并無平坦的球道,海岸邊的斜坡、亂石和灌木野草。使打球者舉步維艱。突向大海的那一塊細小的地方除了果嶺就是3個白沙沙坑:要么擊球上果嶺,要么球落大海。在這個Par71的6565碼高爾夫球場中,第十六洞最令人斷腸。菲茨羅伊瀑布鄉村俱樂部菲茨羅伊瀑布鄉村俱樂部的第三洞象掛在絕壁上的燕窩。這是個Par3洞,但第一桿必須上果嶺。要打一桿,必須斗膽沿著長20米的軟梯爬下,才可從發球臺看到195米遠的果嶺。十個人有就個會雙腿發抖的。貝菲爾德鄉村俱樂部這是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和悉尼之間的貝菲爾德鄉村俱樂部第七洞。發球臺如坐落在一塊“飛來石”上,遠距果嶺571米,標準桿Par9。須知,果嶺被密實的樹叢環抱,“球道”亦滿坡滿谷荊棘,找球都不容易,別說爬山了。葡萄牙松樹懸崖葡萄牙松樹懸崖是一個臨海的驚險高爾夫節目。雖然這個結束洞只長205米,名義上是Par3洞,但很多人非打六七桿不可。可怕的是說不定哪一天來個地震、泥石流或塌方就遭殃了!戰斗拉內斯高爾夫球場西班牙大西洋海岸小城鎮拉內斯高爾夫球場別具一格。9洞球場全在山脊上,球一打偏就會滑落到山腳下。沒有壯觀的美好區,沒有豪華的會所,打球者感到自己是個牧羊人,徜徉在山顛。果嶺細小,球道未加任何修飾。在這里打球,除了可以呼吸鄉野氣息外,還可任由你遠望。南邦高爾夫俱樂部在澳大利亞西部的南邦高爾夫俱樂部打球之前,你一定要備足飲水,帶上指南針,甚至登山裝備。尤其是長404米的Par4第七洞,無異于沙漠之旅。小白球陷進深沙之后,最令人頭疼。然而,在石塊與紅沙之中前行,你深感與大自然造化搏斗的樂趣。一、最遠的一記揮桿

你能猜到高爾夫球壇上有史以來最遠的一記揮桿有多遠嗎?515碼!是不是夠驚人的?提起這件事,要追溯到1974年了,當時是在拉斯維加斯的冬林高爾夫球場上舉行的美國國家老年錦標賽上,邁克爾·奧斯汀在第五洞發球,一桿揮出,球凌風而去,一直打出了515碼!真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而這一洞長度才僅有450碼,也就是說球一直飛過了球洞區65碼才停下來。當然這一天有風,而且風速達56公里/小時,不過考慮到奧斯汀當時已經六十四歲的年齡,這一桿的力量還能稱得上是石破天驚了。高爾夫趣聞到了今天,高爾夫運動如此普及,是因為....."看你還敢不敢這么晚才回家!"

高爾夫趣聞二、最狼狽的球員最狼狽的球員其實是兩位——RichardBlackman和WilliamSmithline,兩人都號稱是高球愛好者。當時兩位球友正在巴哈馬群島拿騷的天堂鳥高爾夫球場打球。正當興起的時候,誰知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一只獅子沖到他們面前。兩人大驚,立刻扔下球桿,倉惶逃跑。直到獅子被抓到以后,仍然久久不能平定。這只獅子是從馬戲團逃出來跑到球場上的,顯然它是最忠實的高爾夫愛好者了。由此我想到的就是——下次牽著一獅子參加比賽,是不是我穩贏了?高爾夫趣聞“哥們兒,先幫我抱住球桿,我要馬上回去救我老婆......”高爾夫趣聞三、最倒霉的人最倒霉的人莫過于把到手的寶貝扔了的人了。那幺DavidAyton在球場上的表現就足以冠上這一稱號了。1885年的第二十五屆英國公開賽,已經進行到第十七洞,還有兩洞就結束了,這時DavidAyton是五桿的優勢領先的,無論觀眾還是他自己都認為冠軍非他莫屬了。但是……倒霉的奇跡發生了!在標準桿四桿、461碼的第十七洞,倒霉的DavidAyton居然打出了十一桿,把已是他囊中之物的冠軍拱手相讓。倒霉也稱得上是空前絕后了!高爾夫趣聞“啊嚏,你丫休想打進去......”

高爾夫趣聞四、小白球變“飛去來器”打退堂鼓也創紀錄在1991年,本?霍根(BenHogan)諾克斯維爾高球公開賽上,與職業高球手馬克?維特(MarkWitt)揮桿于柳溪鄉村俱樂部的帕4,375碼,第十七洞。他打出的這只小白球落到離果嶺75碼遠后又滾過美好區,朝高球場入口路段繼續行走,直至路面上坡擋其去路。此刻,小白球開始朝發球臺方向滾動。目瞪口呆的馬克?維特一籌莫展,眼看著這只白球慢慢地朝他而來,在離他50碼處才停了步。這只小白球逆向行走250碼,創下了高球錦標賽上“飛去來器”式發球臺開球的最遠紀錄。高爾夫趣聞高爾夫趣聞五、怪球跨四洞,行程超半哩PGA巡回賽獲獎金名單上名列第190位的卡爾?庫珀(carlCooper),在1992年H?E?B德州公開賽的橡樹山鄉村俱樂部揮桿擊球,創下高球史上行程最長的紀錄。這位年紀31歲的PGA巡回賽宿將,在發球臺開球時球朝右偏。小白球飛行300碼后,落在高球車道上,沿著瀝青路面,一次接一次地朝坡下滾去。令人吃驚的是這只怪球滾過第三號果嶺、越過第五號果嶺、超過第六號發球臺、直朝第十二號果嶺奔去;最終在球場圍鍵某處停滾。庫珀的球童測了這只偏球的行程達787碼,有半哩之遠。庫珀打完他的洞后,其球童欲將球扔給觀眾。庫珀不讓,說:“這是高球史上走得最遠的一只白球。”說罷將球收起來留作永久珍藏。高爾夫趣聞高爾夫趣聞六、一家三代打高球一桿進洞成傳統

對費利勃里家族來說,在潘拿鄉村俱樂部球場第七洞奪取一桿進洞的成績已成為傳統。這個家族的三代人中均曾取得一桿進洞。

1971年,65歲的約翰?費利勃里用3號木桿,將球打入帕3,186碼洞,成為該家族首名一桿進洞的勝者。四年后,他那16歲的孫子斯科特,在潘拿高中高球隊賽球,也獲得一桿進洞的成績。又過了16年,該家族另一成員也是一桿進洞。到了1991年,斯科特的父親約瑟夫法官,用他的那根4號鐵桿,在幸運數字第七洞,又取得一桿進洞的成績,成為該家族第三位獲此殊榮者。高爾夫趣聞第四課賽事與球星

高爾夫球起源于歐洲,在十八世紀流傳至世界各地。現在在世界各地每年有無數高爾夫比賽,其中有些大獎賽的獎金高幾十萬美金。高爾夫球賽,以公開賽(Open)最多,不限制外國球員參加,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四海之內皆兄弟,突顯其高度國際性。從比賽方式來看,高爾夫球員在比賽過程中完全是“獨立作戰”。至少從表像來看,一個球員與同組的伙伴甚至所有其他參賽選手沒有任何關系,各打各的,僅僅注意禮儀與擊球順序就是了。目前,在亞洲、日本、歐洲、美國和南非都有成功的職業高爾夫球巡回賽,其中英國公開賽、大師錦標賽、美國公開賽和PGA比賽是爭奪最為激烈的4大賽事。

一、高爾夫球的比賽方式一、比桿賽(STROKEPLAY)二、比洞賽(MATCHPLAY)三、個人賽(SINGLES)四、一對二比賽(THREESOME)高爾夫賽事二、國際著名高爾夫球賽高爾夫賽事1、世界著名高爾夫球賽高爾夫賽事

★萊德杯

(RyderCup)可以說是世界高壇的第一賽事,其地位和影響面高于任何一項四大賽和任何一項杯賽。★總統杯

(President’sCup)是一項重要的國際隊際賽,由美國隊與不包括歐洲選手的“國際隊”進行隊際對抗賽。總統杯被譽為“萊德杯的妹妹”,可見其地位之高。

★美國名人賽

是四大賽中唯一場地固定的比賽,每年4月均在奧古斯塔高爾夫俱樂部舉行,并由其主辦。高爾夫賽事★美國公開賽該賽事是四大賽之一,在世界高壇享有尊崇的地位。美國公開賽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孕育偉大球員的搖籃,他們驕人的業績成就了美國公開賽的輝煌歷史。

★美國PGA錦標賽(USPGAChampionship)

是四大賽之一。PGA錦標賽在四大賽中的地位:從總獎金來看,它與美國公開賽并列第二位。★英國公開賽(BritishOpen)四大賽之一,全稱是英國公開錦標賽,由皇家古代高爾夫俱樂部主辦。高爾夫賽事★美國(西部)公開賽(WesternOpen)

是美國PGA巡回賽中資歷最深的比賽之一,早在1899年已舉行了第一屆,堪稱有百年歷史的“老字號”。

★PGA歐洲巡回賽(PGAEuropeanTour)是僅次于美國PGA巡回賽的競賽體系。★美國業余公開賽(USAmateurOpen)

在世界高爾夫歷史上的地位十分尊貴,它于1895年舉行首屆比賽,是美國職業巡回賽的基礎和搖籃。★歐洲公開賽(EuropeanOpen)

是PGA歐洲巡回賽的重要賽事,每年8月下旬舉行,這項比賽是持數賽,球場不固定。

高爾夫賽事

★世界杯賽

是職業高爾夫球員的國家代表隊之間的隊際世界錦標賽。每屆比賽均在不同國家舉行,每年舉行一屆。★世界比洞錦標賽(WorldMatchPlayChampionship)始于1964年,目前每年一屆,通常在10月舉行。★LPGA巡回賽比賽總獎金從起初的45000美元,上升到1959年的20萬美元以上。高爾夫賽事2、四大杯賽高爾夫賽事英國公開賽、美國公開賽、美國精英賽和美國職業高爾夫球協會錦標賽在高爾夫比賽中最為重要,連續贏得此四項賽事在高爾夫球界被稱為"滿貫"。高爾夫賽事①英國公開賽英國公開賽起始于1860年,首場比賽在蘇格蘭的普雷斯特韋奇舉行。英國公開賽(BritishOpen)的全稱是英國公開錦標賽,由皇家古代高爾夫俱樂部主辦。英國公開賽是四大賽之一,它的地位之高在于它是高爾夫史上最古老的也是最負聲望的大賽。從規模來看,它是四大賽中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個。從總獎金來看,英國公開賽1997年總獎金160萬英鎊(約合220萬美元),1998年175萬英鎊,略低于其它三項四大賽,然而世界高壇相當一部分有識之士始終將英國公開賽視為四大賽之首。英國公開賽始終都是桿數賽,1892年舉行的第32屆起由打36洞改為打72洞至今。該項比賽九洞紀錄為29桿,1929年至1949年先后有四人擊出過29桿。18洞紀錄為63桿。高爾夫賽事

②美國公開賽美國公開賽(USAmateurOpen)在世界高爾夫歷史上的地位十分尊貴,它于1895年舉行首屆比賽,恰恰與首屆美國職業公開賽同年。美國公開賽是美國職業巡回賽的基礎和搖籃。美國公開賽由美國高爾夫協會(USGA)主辦,該組織成立于1894年。美國公開賽每年一屆,僅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有所間斷。1895—1964年,美國公開賽采取比洞的比賽方法。1965—72年8屆改為打72洞總桿賽。1973年至今又改回比洞賽。18洞擊球紀錄為63桿,先后曾有三人擊出過這一成績。高爾夫賽事③美國精英賽美國精英賽創辦于1934年,美國名人賽,又稱美國大師賽。美國名人賽(USMasters)也許是世界高爾夫球比賽的NO.1。相當多的專家都認為四大賽之首應是美國名人賽,其理由有三:一、美國名人賽是四大賽中唯一的純邀請賽,它并無及格賽;美國名人賽的特殊參賽規定與俱樂部委員會獨立自主的邀請決定獨顯其尊貴。二、美國名人賽目前是四大賽中總獎金和冠軍獎金最高的:1997年總獎金250萬美元,冠軍獎金48.6萬美元,1998年分別是300萬和55萬美元,可見其身價最高。三、美國名人賽是四大賽中唯一場地固定的比賽,每年4月均在奧古斯塔高爾夫俱樂部舉行,并由其主辦。該賽事18洞擊球紀錄為64桿。曾有五人先后擊出過這一成績。高爾夫賽事

④美國PGA錦標賽美國PGA錦標賽在每年最后一個四大賽(Major)在八月份舉行,這就是成立于1916年的美國職業高爾夫錦標賽(USPGAChampionship),通常簡稱PGAChampionship。美國PGA錦標賽是四大賽之一,創立于1916年。PGA錦標賽在四大賽中獎金總額第二位,冠軍獎金額僅次于美國名人賽,列第二位。每年8月舉行,是四大賽的最后一項。1916-1957年采取比洞賽方式。1958年至今采取比桿賽方式。高爾夫賽事3、國內著名高爾夫球賽高爾夫賽事①Volvo中國公開賽

自1995年以來,Volvo公司與中國高爾夫球協會開始正式合作。這項賽事吸引了許多世界一流的職業選手參加,其成功舉辦使其成為目前中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獎金最高的高爾夫球賽事。“Volvo中國公開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表明高爾夫這項古老的運動在中國開始迅速崛起。它的成功舉辦,提高了高爾夫運動在中國的知名度,擴大了中國高爾夫運動的影響,開始了中國高爾夫球走向世界的進程。

高爾夫賽事②“海峽杯”高爾夫球邀請賽

“海峽杯”高爾夫球邀請賽,是第一個全部由海峽兩岸職業高爾夫球選手參加的職業高爾夫球比賽,同時也是亞洲第一個參照“萊德杯”(RyderCup)比賽方式的隊際對抗賽,對中國職業高爾夫球運動的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它像一座橋梁,連接著兩岸的友誼,促進著兩岸的交流。“海峽杯”的比賽方式與通常進行的比桿賽或比洞賽有較大不同,它十分強調團隊精神和選手之間的默契配合,以個人實力為基礎展現出兩岸整體高爾夫球的水平和實力。高爾夫賽事1、泰格·伍茲

全名:EldrickT.Woods身高:6英尺2英寸體重:180磅出生日期:1975年12月30日出生地點:加利福尼亞州Cypres常住地:佛羅里達州奧蘭婚姻狀況:未婚教育狀況:斯坦福大學興趣愛好:籃球、釣魚、所有運動高爾夫球星高爾夫球星在國際高爾夫球界有“老虎”、“森林老虎”的稱號。老虎伍茲孩童時就表現出了非凡的高爾夫天賦,他3歲時就擊出了9洞48桿的成績,然后5歲時又上了《高爾夫文摘》雜志。他在18歲時成為了最年輕的美國業余比賽冠軍,然后又史無前例的在1994,1995和1996年完成了該賽事的帽子戲法。之后,他在1996年密爾沃基公開賽中轉入職業選手行列,最終獲得第60名。而此后的8次比賽中,他2次奪魁,另外還有3次進入前10名。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年僅21歲3個月15天的他以創紀錄的12桿優勢稱雄美國大師賽,成為了奧格斯塔最年輕的冠軍。他獲勝的成績,低于標準桿18桿的270桿,也是一項新紀錄。獲得4次勝利且9次進入前10名的他,最終在當年排名世界第一,并被選為1997年PGA巡回賽年度最佳球員。1998年,他只獲得了一個PGA巡回賽冠軍,那就是貝爾南精英賽。1999年年中,伍茲還沒有成為美國最佳球員,但是,到了年末,他成了世界的焦點。他在最后13個比賽中9次奪魁,其中還包括一個大賽,并賺得了760萬美元獎金。他在其當年的最后6個PGA巡回賽中5次獲勝,而最后4次勝利,使他成為自霍甘1953年連續4次在巡回賽中奪魁之后,首位實現這一壯舉的選手。而他的8個PGA巡回賽冠軍,也讓他成了1974年的米勒之后奪冠最多的選手。1999年末時,他排名世界第一,并以21項賽事奪得6,616,585美元的佳績榮登PGA巡回賽獎金榜首位。每位球迷都慨嘆他那完美的揮桿動態,驚訝他每次所創造出的神話般的記錄,同時更對他寄予厚望,期待他有更新的突破及更多的火花爆發,高球界人士更寄望這位精悍的小老虎,將世的高爾夫球運動推至另一新的高峰,讓伍茲將波比鐘斯、加利皮亞、積克·尼古拉斯的高夫球神話故事更精彩地延續下去。高爾夫球星2、維杰-辛格

出生日期:1963年2月22日出生地:斐濟Lautoka身高:6英尺2英寸體重:198磅常住地:佛羅里達州PonteVedra海灘1982年轉為職業選手。主要勝利:1998年PGA錦標賽冠軍,2000年名人賽冠軍。代表性榮譽:1994,19961998年總統杯。

維杰-辛格的啟蒙教練是他父親,作為高爾夫球賽里球齡最長的一名,他出生的環境以及他父親的影響,使他走上了高爾夫這一行。維杰-辛格從小跟著身為飛機機械師的父親打球,走上國際球星的道路卻仍充滿坎坷。十六歲時,維杰-辛格與父母鬧翻,開始停學打高爾夫,1982年轉職業。為了籌集參加比賽的經費,他做過木匠,也當過球童。生活的挫折并沒有令他放棄夢想。1987年,他產生了到英國高爾夫公開賽試試身手的想法。盡管當時沒有通過資格選拔賽,但他已為歐巡賽作了三年準備,終于在1988年拿下了尼日利亞公開賽冠軍,又在瑞典PGA第二次問鼎,并且通過了歐巡賽的資格賽,成為種子球員。從那以后,維杰-辛格一發不可收拾,每年都有冠軍入帳,包括在法國、象牙海岸、摩洛哥、津巴布韋、西班牙、德國、英格蘭、南非、臺灣和美國。不過真正讓他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的,主要還是在1998年美國PGA錦標賽和2000年美國名人賽上的兩場冠軍。它們才最終確立了維杰-辛格國際巨星的地位。從1993年起,他拿下了十一場美巡賽冠軍,光是總獎金就拿到1800多萬美元,僅次于老虎伍茲、米克爾森和拉夫三世,高居職業總獎金排名榜的第四名。今非昔比的維杰-辛格已經實現了當年所有的夢想。他可以說是從錯誤中長大的高爾夫巨人,但在高爾夫球技上他還沒有止步,追求完美的熱情依舊。維杰-辛格是美巡賽練球最勤奮的選手,保持一年近十萬個練球量不變。他從錯誤的揮桿中找到正確的動作,這使他成為美巡賽球技最穩定的球員。2003年,維杰-辛格的勢頭依然強勁,他年初首先在菲尼克斯公開賽上奪得他的第12個PGA巡回賽冠軍,接著他又在5月19日,以265桿,低于標準桿15桿的成績奪得EDS拜倫.尼爾森錦標賽的冠軍——這也是維杰-辛格職業生涯中第13次奪得冠軍。他在奪得冠軍后,獲得了100萬美元的獎金,讓他的年度總獎金數升至290萬美元。維杰-辛格2003年的總獎金高達750萬美元,多出伍茲90萬,成為年度的PGA“獎金王”。雖然在四大賽中三項賽事上均有超越伍茲的表現,但很可惜,他全年未能抱走四大賽任何冠軍,年終排名世界第二,這可能也是他最終與PGA年度最佳球員失之交臂的原因。但是作為一個從失敗和教訓中成長起來的球手,維杰-辛格的志氣還是很高。他說:“想超越伍茲成為世界第一,將是很難的事,因為伍茲表現一直很穩健。但我不會放棄這一個崇高的目標,我要再給自己五年的時間,在每場比賽全力以赴、爭取佳績。”高爾夫球星3、杜瓦爾國家:美國出生日:1971年11月9日出生地:佛羅里達州杰克遜維爾身高:183厘米(6英尺)體重:82公斤(180磅)居住地:佛羅里達州旁特維德拉海灘轉入職業:1993年,1999年PGA巡回賽獎金:3,641,906美元

大衛-杜瓦爾自1997年贏得第一個PGA賽錦標后成績扶搖直上。由于其父親也曾是一位職業高爾夫選手,杜瓦爾經受的嚴格訓練和賽事中超出常人的精力集中使他很快進入頂尖選手的行列。他一向以在球場上不茍言笑而著名,唯一的例外是去年萊德杯賽事中率美國隊在最后一天賽事中奇跡般地反敗為勝后。杜瓦爾1999年上半年曾牢牢地占據世界頭號選手的地位,直到“老虎”伍茲找回狀態,成為高爾夫球場上的最佳年青球手。但杜瓦爾仍是對伍茲的最大威脅,過去兩年中他分別贏得四項PGA錦標,1998年他還以平均最低桿數69.13桿獲得瓦爾登獎,以當時打破紀錄的收入2,591,031美元獲得阿諾德-帕爾默獎。杜瓦爾一向以比賽中桿數較少聞名,1999年霍普-克萊斯勒精英賽中他在最后一輪打出驚人的59桿,平了PGA巡回賽的紀錄。這位年紀未滿30的全能性球手的前途被許多人看好。今年他雖然因背傷曾休戰兩個月,但10月的別克挑戰賽上剛一復出就在最后四洞打出三個小鳥球并一舉奪魁。這也是他過去一年半中的第一個冠軍頭銜。高爾夫球星高爾夫球星4、拉夫三世

國家:美國出生日:1964年4月13日出生地: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身高:191厘米(6尺3寸)體重:79公斤(175磅)居住地:西島轉入職業比賽:1985年1999年PGA巡回賽獎金:2,475,328美元

作為一位前PGA巡回賽球員和倍受尊敬的教練的兒子,拉夫是美國高壇從不張揚卻很受歡迎的成功者之一。這位選手是美國巡回賽參與次數最多的球員之一。他曾5年比賽獎金超過1百萬美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