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基礎過關練知識點一經濟的發展1.宋代,棉花從東南沿海和西域傳入內地種植。元代統治者極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術書籍,勸民植棉,棉花種植覆蓋了江南廣大地區。這可以用來說明,宋元時期()A.傳統紡織業獲得了新發展B.奢侈性消費風尚日益盛行C.棉布成為百姓的主要衣料D.絲織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2.13世紀的《馬可·波羅行記》在介紹中國時說:“大漢國中,商人所至之處,用此紙幣以給賞用,以購商物,以取其貨物之告價,竟與純金無別。”該材料佐證了()A.宋朝最早使用了紙幣B.元朝商品經濟的繁榮C.明朝繁華的都市生活D.宋元海外貿易的發達3.“范仲淹起于吳,歐陽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閩,杜衍起于會稽,余靖起于嶺南,皆為一時名臣。……及紹興、崇寧間,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復有沉抑之嘆。”據此可以推斷,宋代()A.選官標準發生重大變化B.南方士人隨經濟繁榮崛起C.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D.政治中心隨經濟重心南移知識點二社會的變化4.宋代沿襲了晚唐以來的土地政策,對合法的私人土地買賣不加干預,土地買賣愈益盛行,“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的現象十分盛行。此現象反映()A.社會成員的身份趨于平等B.封建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強化C.土地兼并現象得到有效遏制D.私有制和商品經濟的發展知識點三儒學的復興5.朱熹認為天理構成人的本質,“人欲”是超出維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違背禮儀規范的行為,與天理相對立。據此,朱熹提出()A.存天理,滅人欲B.格物致知C.三教合歸儒D.致良知6.陸游稱:“宋興,諸儒相望,有出漢唐之上者。”宋代儒學家的突出貢獻在于()A.力圖挖掘儒家經書的思想內涵B.提出“三教合歸儒”C.兼容多家哲學理論形成新學派D.嚴厲抨擊君主專制知識點四文學藝術和科技7.元代堪稱中國戲曲黃金時代,后人評價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話”,這主要肯定元曲的藝術風格是()A.體現凝重與沉郁的特征B.以抒情寫志為主流C.以市民自然本色為主流D.體現浪漫主義風格8.火藥之發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針,天文時鐘,鼓風爐,水力紡織機,船只使用不漏水艙壁等,都于宋代出現。宋代科技繁榮的主要原因是()A.國家的統一安寧B.經濟文化的繁榮C.民族交融的發展D.中外交流的推動[答題區]題號12345678答案拓展培優練1.[2023·山東濟南高一期末]下圖為1977年在銀川市西夏陵區出土的鎏金銅牛。作為研究社會經濟發展的一件歷史文物,它可以用來佐證西夏當時()A.禮俗的全面漢化B.生產方式受中原影響C.經濟重心的轉移D.農耕經濟占主導地位2.[2023·湖南益陽高一期末]下圖為南宋海外貿易的主要伙伴示意圖。據文獻記載,與南宋有外貿關系的國家和地區有60多個;南宋的進口商品以原材料與初級制成品為主,而出口商品則多為手工業制成品。由此可知,南宋()A.技術優勢支撐外貿發展B.海外貿易伙伴分布集中C.農產品商品化程度較高D.外貿收入成為財政支柱3.[2023·江西贛州高一期末]在北宋時期,南北各地農村中,出現了定期的集市——草市、墟市,或統稱為坊場,進行小范圍的地區性商業活動,凡屬于米、麥、豆、雞、魚、蔬、果、柴、陶瓷用具、竹木什器、絲、布、衣、鞋、豬、軍、馬、牛、驢、騾等等,都在坊場買賣。這表明北宋()A.重農抑商政策被徹底廢除B.自然經濟結構已完全解體C.商品經濟日益向農村延伸D.以工商業著稱的城市涌現4.[2023·河北唐山高一聯考]下表是隋元兩代大運河的開鑿情況。據此可知,運河的開鑿()開鑿時間河道走向起止點隋朝運河隋煬帝時以洛陽為中心點,呈縱橫形狀涿郡—余杭元朝運河元世祖時呈南北垂直形狀大都—杭州A.鞏固了南方經濟重心地位B.北方經濟文化的影響力上升C.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變化D.運河運輸成主要的運輸方式5.[2023·安徽阜陽高一聯考]宋初,“崇尚節儉,金銀為服用者鮮”,故而“金銀之價甚賤”;至真宗年間,以金銀裝飾衣物之風盛行,“不惟士大夫家崇尚不已,市井閭里以華靡相勝”,以致金銀之價飛漲,政府雖“申嚴其禁”,仍然“有未至焉”。這一變化反映了當時()A.北宋中央政府的權威日益衰落B.社會成員身份平等及門第觀念消亡C.商品經濟的發展影響世俗生活D.市民階層崛起豐富了社會文化生活6.[2023·遼寧鐵嶺高一聯考]程頤在《河南程氏遺書》中講到:“唐有天下,如貞觀、開元間,雖號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風。三綱不正,無父子、君臣、夫婦,其原始于太宗也。……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鎮不賓,權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亂。”基于此,程頤主張()A.吸取歷史教訓,復興儒學B.吸收佛道思想,改造儒學C.通過知行合一,尋求天理D.克服內心私欲,發明本心7.[2023·廣東深圳高一檢測]費正清在《中國:傳統與變遷》中指出:“理學并不僅僅是前秦和兩漢儒學的繼承和發展。它一部分是對傳統的重新發展,一部分是全新的創造。”其中“全新的創造”是指()A.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并且凸顯人性的尊嚴B.融合陰陽家、黃老之學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學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學哲理化、思辨化D.強化了儒家的綱常倫理道德并借此維護封建專制統治8.[2023·河南濮陽高一期末]據統計,元雜劇中涉及關羽的戲多達13種,元雜劇不僅把關羽塑造成了一位有勇有智、有膽有識、威武雄壯、氣節忠貞的英雄形象,同時還把關羽塑造成一個執法如山、不徇私情的清官形象。這體現了元雜劇()A.提升了藝人的政治地位B.承載著民眾的愿望訴求C.促進了各民族間的交融D.吸收了京劇的表演風格9.[2023·江蘇南京高一期末]元朝王禎編撰《農書》,其在論述墾耕時說“自北至南,習俗不同,曰墾曰耕,作事亦異。”《墾耕篇第四》又常把幾種作用相同、形制相異的農具放在一起加以敘述,以便于人們比較采用,“今并載之,使南北通知,隨宜而用,無使偏廢。”該書()A.反映農業科技領先世界B.表明南北農業水平相當C.體現政府重農抑商政策D.促進南北農業技術交流10.[2023·福建寧德高一期中]《夢溪筆談》中記載畢昇的活字用膠泥刻制,“火燒令堅”后用于印刷。有人認為普通黏土制的泥活字易碎,不能用于印書,但經過中國科技大學的模擬實驗證明黏土制字入爐高溫焙燒,成品堅固適用,印樣字跡清楚。由此可見()A.古文獻資料時代久遠均不可靠B.經驗來源于生活實踐因而可信C.時代變遷會影響史料價值判斷D.多種方法互證可甄別史料信度[答題區]題號12345678910答案11.[2023·江蘇揚州高一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東南地區圍湖造田的急劇發展是在兩宋時期。據李光紹興五年(1135年)奏疏所云,約在北宋慶歷(1041~1048年)、嘉祐(1056~1063年)年間,民間開始有盜湖為田的現象。“政和(1111~1118年)以來,創為應奉,始廢湖為田。”此后,東南地區不僅著名的太湖周圍,江東、浙東等地的湖泊大多受到圍墾……如此大量的湖泊消失或萎縮,造成了澇無蓄泄之所,旱無蔭灌之水的局面,水旱災害開始明顯增多。——張建民《對圍湖造田的歷史考察》(1)根據材料,概括“圍湖造田”的做法及其急劇發展帶來的危害。(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兩宋時期經濟布局的變動,并分析此變動的原因及影響。12.[2023·廣東深圳高一期末]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代處于中國歷史上重要的轉型期,它面臨著來自內部與周邊的諸多新問題、新挑戰,并非國勢強勁的時期;但它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獨到建樹,它對于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使其無愧為歷史上文明昌盛的輝煌階段。——鄧小南《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關于宋代歷史再認識的維度》結合所學知識對材料觀點加以闡釋。(要求:表述成文、論證充分、邏輯清晰)基礎過關練1.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宋代,棉花從東南沿海和西域傳入內地種植。元代統治者極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術書籍,勸民植棉,棉花種植覆蓋了江南廣大地區。”可知,棉花得到推廣種植,這就使得傳統紡織業在原料和技術上得到發展,A項正確;奢侈性消費風尚日益盛行,不符合題干主旨和史實,排除B項;根據材料無法推斷當時棉布成為百姓的主要衣料,且棉布成為百姓主要衣料是在明朝時期,排除C項。絲織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材料信息沒有體現,排除D項。故選A項。2.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商人所至之處,用此紙幣以給賞用,以購商物”可知,元朝時期廣泛使用紙幣,這體現了元朝商品經濟的發展,B項正確;《馬可·波羅行記》記載的是元朝的社會狀況,與宋朝無關,排除A項;材料無法看出明代都市生活繁華,排除C項;材料強調元代國內商業發展,沒有體現宋元海外貿易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B項。3.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宋代南方名臣士子數量逐漸增加,這是因為經濟重心南移,南方士人隨經濟繁榮崛起,B項正確;材料未涉及選官標準,排除A項;封建社會中的社會成員身份不平等,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南方士人隨經濟繁榮崛起,未體現政治中心隨經濟重心南移,排除D項。故選B項。4.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對合法的私人土地買賣不加干預,土地買賣愈益盛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代土地買賣現象比較常見,佐證了宋代私有制和商品經濟的發展,D項正確;宋代士農工商的身份仍然比較分明,排除A項;土地買賣盛行反映封建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松弛,排除B項;土地買賣盛行是土地兼并的結果,排除C項。故選D項。5.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朱熹認為人欲與天理對立,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的觀點,A項正確;格物致知是探尋天理的方法,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三教合歸儒是理學出現的背景,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致良知是王陽明的觀點,排除D項。故選A項。6.答案:C解析:據材料可知,宋代儒、佛、道學說相互滲透,吸收佛、道思想闡釋儒學的新學派——理學形成,強調學術為現實服務,特別是希望充分發揮儒學在強化社會倫理道德秩序、樹立基本價值觀方面的作用,C項正確;A項是宋儒貢獻之一,但不是突出貢獻,排除;隋唐時期,儒學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歸儒”,主張以儒學為主,調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論,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嚴厲抨擊君主專制,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7.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話”,尤其是“明白如話”,說明元曲主要面向市民創作,其內容也應該以反映市民自然本色為主,C項正確;根據題干中的材料“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話”,凝重與沉郁不是元曲的特征,排除A項;根據材料及流傳下來的元曲代表作,比如《竇娥冤》,元曲的內容不一定以抒情寫志為主流,排除B項;根據材料,浪漫主義在題干中沒有體現,排除D項。故選C項。8.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可知,科技繁榮是建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基礎上的,宋代商品經濟繁榮,文化的發展為宋代科技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和文化基礎,這是宋代科技繁榮的主要原因,B項正確;國家的統一安寧是宋代科技繁榮的客觀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項;民族交融的發展是宋代科技繁榮的客觀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項;中外交流的推動是宋代科技繁榮的客觀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B項。拓展培優練1.答案:B解析:根據“銅牛”可以看出牛耕生產,說明西夏當時生產方式受中原影響,B項正確;“禮俗的全面漢化”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圖片信息只能說明耕作方式受中原影響,不能證明經濟重心的轉移,排除C項;一件歷史文物不能證明農耕經濟占主導地位,排除D項。故選B項。2.答案:A解析:據材料“南宋的進口商品以原材料與初級制成品為主,而出口商品則多為手工業制成品。”可知,反映了南宋手工業制成品遠銷海外的歷史信息,體現了南宋手工業技術對海外貿易的支撐,A項正確;材料反映了南宋海外貿易伙伴分布廣泛的信息,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手工業制成品遠銷海外的內容,體現不出農產品商品化程度較高的信息,排除C項;材料沒有提供南宋海外貿易收入在國家財政收入中的比重信息,無法得出外貿收入成為財政支柱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A項。3.答案:C解析:題干材料表明北宋時期農村集市繁榮,各種農產品投入市場,商品經濟日益向農村延伸,C項正確;北宋沒有廢除重農抑商政策,排除A項;農村自然經濟依然占據主體地位,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農村集市,不是工商業城市,大批工商業城市的興起是在明清時期,排除D項。故選C項。4.答案:C解析:從隋朝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元朝棄洛陽,直取北京連至杭州,體現出兩朝政治中心的變化,C項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南方成為經濟重心是宋代后,與隋朝運河開鑿時間不符,排除A項;結合所學知識,大運河的修建反映了北方經濟文化的影響力在下降,排除B項;大運河雖然在運輸上地位很重要,但并沒有成為當時主要的運輸方式,排除D項。故選C項。5.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宋朝社會習俗由崇尚節儉向追求華靡轉變,以致政府也難以改變這種風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正是由于宋朝商品經濟日益繁榮所致,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政府難以改變社會追求華靡的風氣,與中央政府權威衰落無關,排除A項;“社會成員身份平等及門第觀念消亡”的說法過于夸大,排除B項;材料未體現市民社會文化生活的豐富,排除D項。故選C項。6.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宋代程頤認為唐朝王室有夷狄色彩,違背了儒家的倫理綱常。這成為唐末五代出現藩鎮割據的思想基礎。結合所學,宋代中期程頤等學者積極推動儒學復興,恢復儒家的綱常倫理秩序。因此材料反映程頤主張吸取歷史教訓,復興儒學,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佛道思想,排除B項;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主張,排除C項;克服私欲,發明本心是陸九淵的主張,排除D項。故選A項。7.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理學以傳統儒學為基礎,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天理為核心的新儒學,使儒學哲理化、思辨化,C項正確;A項是理學的影響,非“全新創造”,排除;B項與董仲舒的新儒學有關,排除;D項是理學的手段和目的,非“全新創造”,排除。故選C項。8.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元代有很多以關羽為題材的雜劇,且把關羽塑造成英雄和清官形象,反映了民眾對智勇忠義的英雄和公正為民的清官的尊敬和推崇,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藝人政治地位的信息,排除A項;材料不涉及民族交融,排除C項;元代京劇尚未形成,排除D項。故選B項。9.答案:D解析:根據“自北至南,習俗不同,曰墾曰耕,作事亦異。”“今并載之,使南北通知,隨宜而用,無使偏廢。”可得出把南北的技術進行總結,并積極推廣,促進了南北農業技術交流,D項正確;材料沒有與世界比較,排除A項;材料不能表明水平相當,排除B項;材料沒有反映政府的態度,排除C項。故選D項。10.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有人認為普通黏土制的泥活字易碎,不能用于印書,但經過……模擬實驗證明成品堅固適用,印樣字跡清楚”,說明多種方法互證可甄別史料信度,D項正確;古文獻資料時代久遠均不可靠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經驗有真有假,需要在實踐中得到證實,但不等于經驗來源于生活實踐因而可信,排除B項;時代變遷會影響史料價值判斷的說法正確,但與題意主旨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1.答案:(1)做法:盜湖為田;廢湖為田。危害:水旱災害增多。(照抄原文不得分)(2)變動:經濟重心南移。原因:北方多戰亂,南方相對安定;北方人南遷,帶來勞動力和先進生產技術,南方自然條件優越;南方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等。(任答兩點)影響:經濟上:加劇了對南方的依賴;戶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基本定型等;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南方的生態平衡。文化上:帶動南方文化的進步;推動科舉政策調整,南北分卷,分別錄取。(任答三點)解析:(1)做法:根據材料“約在北宋慶歷(1041~1048年)、嘉祐(1056~1063年)年間,民間開始有盜湖為田的現象”可知,盜湖為田;根據材料“政和(1111~1118年)以來,創為應奉,始廢湖為田。”可知,廢湖為田。危害:根據材料“如此大量的湖泊消失或萎縮,造成了澇無蓄泄之所,旱無蔭灌之水的局面,水旱災害開始明顯增多”可知,水旱災害增多。(2)變動:根據材料“北宋慶歷(1041~1048年)、嘉祐(1056~1063年)年……政和(1111~1118年)以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津公安警官職業學院《建筑大師作品賞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新余市2025屆初三年級第二學期期末練習試卷含解析
-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錯那縣重點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下學期階段性測試(四)化學試題含解析
- 四川省武勝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期末大聯考語文試題含解析
- 天津市和平區匯文中學2025年初三下第二次大考數學試題含解析
- 無人機概述和系統組成課件
- 長江以北生態區中藥資源及其開發利用
- 醫療器械注冊審批制度改革2025年對行業產業政策研究報告
- 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卡車在2025年城市配送市場前景報告
- 零售行業數字化轉型中2025年供應鏈協同與大數據應用報告
- EMS能源管理系統V1.1-展示系統概要設計說明書 V1.00
- 防止出軌婚內財產協議書
- 冶金過程優化-洞察分析
- 企業員工心理健康促進方案
- 婦產科護理學練習題(附參考答案)
- 管理心理學-第二次形成性考核-國開(SC)-參考資料
- 口腔健康教育宣講
- 頂管工程驗收表
- 初一英語期中考試質量分析
- 獵聘測評題庫
- 全國巾幗家政服務職業技能大賽(家務服務員)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