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詩歌省名師優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百校聯賽優質課一等獎課件_第1頁
南朝詩歌省名師優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百校聯賽優質課一等獎課件_第2頁
南朝詩歌省名師優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百校聯賽優質課一等獎課件_第3頁
南朝詩歌省名師優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百校聯賽優質課一等獎課件_第4頁
南朝詩歌省名師優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百校聯賽優質課一等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南朝詩歌

1/60概況第一節謝靈運與山水詩成熟以及顏延之、鮑照文學成就第二節永明體與沈約、何遜、謝朓第三節南朝民歌與宮體詩2/60“詩至于宋,性情漸隱,聲色大開,詩運轉關也。”(沈德潛《說詩晬語》)

古雅與新變(劉勰“通變”)1.文學情感功效加強

“若乃登高目極,臨水送歸。風動春朝,月明秋夜,早雁初鶯,開花落葉,有來斯應,每不能已也。”(蕭子顯《自序》)2.對美追求:形式、內容3/60二、重視感情,審美性,辭采,聲律。三、新音樂形式影響四、文學題材:山水詩、宮體詩;文學體裁:永明體、絕句。4/60文學私人化、個性化、情感化加強:西周春秋:貴族家國情懷原始夏商:群體或全體戰國兩漢:士人功業理想漢末魏晉:文人生活思想感情南朝初盛唐中唐以后5/60“若無新變,不能代雄。”(蕭子顯《南齊書·文學傳論》)“古情拙目,每寓新奇。”(沈約《報王筠書》)“丈夫當刪《詩》《書》,制禮樂,何至因循寄人籬下?”(張融)“立身之道與文章異。立身先須慎重,文章且須放蕩。”(蕭綱)

6/60

“聲和被紙,光影盈字。”(沈約《報王筠書》)“辭采研富,事義畢舉,句韻之間,光影相照。”(沈約《報劉杳書》)形式:永明體(“新變體”)、絕句。內容:山水詩、宮體詩。7/60能夠分為兩種格調趨向。一個是山水詩,繼承玄言詩而來,是文人口味,以山水為審美對象;一個是宮體詩,是統治者口味,以女性身體為對象。8/60掌握政治權力皇族,多出身下層,荒淫奢侈,貪圖享樂。與士族盛時以追求清談、安享山水之樂風氣完全不一樣,他們將審美興趣集中到了女性身體之美上。《宋書》載宋山陰公主與其前廢帝劉子業事“妾與陛下,雖男女有殊,俱托體先帝。陛下六宮萬數,而妾唯駙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于是子業為其置面首三十人。

9/60《顏氏家訓》記載梁時:“多見士大夫恥涉農桑,羞務工伎,射則不能穿札,筆則才記姓名,飽食醉酒,忽忽無事,以此銷日,以此終年。或因家世余緒,得一階半級,便自為足,全忘修學;及有吉兇大事,議論得失,蒙然張口,如坐云霧;公私宴集,談古賦詩,塞默低頭,欠伸而已。有識旁觀,代其入地。”10/60南朝尤其是宋文帝和梁武帝在位期間,有過很長一段時間安定局面,經濟大發展,已經逐步成為中國經濟中心。以城市繁榮商業為土壤,在青山綠水之中吟唱南朝民歌“吳聲”“西曲”,以“新聲”身份,對漢魏舊雅樂產生了巨大沖擊;其以男女情愛為內容,音樂形式也符合統治者觀賞口味,被采集到樂府機構中,對宮體詩和近體詩“絕句”形成,產生了很大影響。11/60一、萌芽:東晉玄言詩中山水描寫二、“老莊告退,山水方滋”

“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劉勰《文心雕龍·明詩》)三、謝靈運山水詩四、顏延之五、鮑照(“俊逸鮑從軍”)(一)寒士對門閥制度不平之聲(二)對詩歌形式貢獻12/60

“孫興公為庾公從軍,共游白石山。衛君長在坐,孫曰:‘此子神情都不關山水,而能作為?’”(《世說新語》)“簡文(晉簡文帝)入華林園,顧謂左右曰:‘會心處,無須在遠。翳然山水,便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世說新語》)

玄言詩是山水詩之母13/60(一)生平

385-433,祖謝玄,康樂公。(二)山水詩句審美舉例

靜照說(三)山水詩缺憾

“拖著玄言尾巴”14/60“我乃生瑍,瑍那得生靈運!”“性奢豪,車服鮮麗,衣裳器物,多改舊制,世共宗之”“靈運為性褊激,多愆禮度,朝廷唯以文義處之,不以應實相許。自謂才能宜參權要,既不見知,常懷憤憤。廬陵王義真少好文籍,與靈運情款異常。少帝即位,權在大臣,靈運構扇異同,非毀執政,司徒徐羨之等患之,出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靈運素所興趣,出守既不得志,

15/60遂肆意游遨,遍歷諸縣,動逾旬朔,民間聽訟,不復關心。所至輒為詩詠,以致其意焉。在郡一周,稱疾去職,從弟晦、曜、弘微等并與書止之,不從。”“靈運父祖并葬始寧縣,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會稽,修營別業,傍山帶江,盡幽居之美。與隱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縱放為娛,有終焉之志。每有一詩至都邑,貴賤莫不競寫,宿昔之間,士庶皆遍,遠近欽慕,名動京師”(以上并見《宋書》)“山水性之所適。”(《游名山志》)16/60在他絕大多數作品,寫景出眾句子,僅僅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另外還有許多“拖著玄言尾巴”和發表感嘆、表示情緒內容。17/60他尤其注意山水中一剎那景色給他帶來電光火石普通“賞心”感受(賞心一詞,在謝詩中出現頻率甚高)。如“池塘生春草”其它詩例18/60

“在人生忘我一剎那,即美學上所謂‘靜照’。靜照起點在于空諸一切,心無掛礙,和世務暫時絕緣。這時一點覺心,靜觀萬象,萬象如在鏡中,光明瑩潔,而各得其所,展現著它們各自充實、內在、自由生命,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這自得、自由各個生命在靜默里吐露光芒。”(宗白華《藝境》)19/60“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白云抱幽石,綠篠媚清漣。”(《過始寧墅》)“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初去郡詩》)“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登江中孤嶼詩》)“巖下云方合,花上露猶泫。”(《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鳥鳴識夜棲,木落知風發。”(《石門巖上宿詩》)20/60顏延之、鮑照與謝靈運被并稱為“元嘉三大家”。顏延之與謝靈運又被并稱為顏、謝。“延之嘗問鮑照己與靈運優劣,照曰:‘謝五言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君詩若鋪錦列繡,亦雕績滿眼。’延之終生病之。”(《南史》)“湯惠休曰:‘謝詩如芙蓉出水,顏如錯彩鏤金。’”(《詩品》)“源出于陸機”(《詩品》)21/60鐘嶸評價顏延之詩歌特點是。選詞用字十分工麗,重視用典,有學者之詩風范。實際上是繼承了受賦得創作方法影響漢魏五言詩發展傳統。在“聲色大開”南朝,已經稍顯落伍了。文人五言詩賦:曹植、陸機等太康詩人、顏延之玄學:玄言詩、陶淵明田園詩、謝靈運等山水詩宮體22/60

《擬行路難》23/601.促進歌行體成熟:變逐句押韻為隔句押韻,同時還能夠自由換韻。2.最早學習模仿南朝民歌,對絕句形成和宮體詩發展有貢獻。3.重視詩歌煉字和用韻。24/60鮑照詩格調特征,首先被時人評為“俗”,這是與其采取南朝民歌形式和內容相關,首先被評為“險”,這與其在歌行體中表現出來慷慨不平之氣相關。另外,鮑照詩還有“俊逸”特點。他對詩歌煉字、用韻等方面重視,為唐代很多作家提供了學習榜樣。25/60

擬行路難·其六對案不能食,拔劍撃柱長歎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die陽平聲)躞(xie去聲)垂羽翼。【注】:會,當。蹀躞,小步走貌。人生何短,宜早伸壯志。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弄兒牀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26/60擬行路難·其五

君不見河邊草,冬時枯死春滿道。君不見城上日,今暝沒盡去,明朝復更出。今我何時當得然,一去永滅入黃泉。人生苦多歡樂少,意氣敷腴在盛

年。且願得志數相就,牀頭恒有沽酒錢。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貴賤付皇

天。27/60《擬行路難》其四:寫水置平地,【注】:寫,通“瀉”,傾倒。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歎復坐愁!【注】:現有命難逾,不如就此歡歌,不再嘆愁。酌酒以自寛,舉杯斷絶歌路難。【注】:舉杯消愁,實際更愁,不能再歌。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28/60一、永明體(一)永明體詩律“四聲”(四聲發覺)“八病”說;(二)永明體貢獻與局限二、竟陵八友與沈約三、謝朓四、何遜、吳均29/60四聲理論成熟,據陳寅恪先生考證,是與南齊竟陵王蕭子良佛教活動相關系。30/60“齊永明中,文士王融、謝朓、沈約文章始用四聲,認為新變。”(《粱書·庾肩吾傳》“沈休文酷裁八病,碎用四聲。”)(唐代皎然《詩式》)“沈約曰:‘詩病有八,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傍紐,正紐。唯上尾、鶴膝最忌,余病亦通。’”(宋·李淑《詩苑類格》)31/6032/60“欲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若前有浮聲,則后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五色相宣,八音協暢”(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貢獻:將四聲區分為兩組。雖無平仄之名,但已用平仄之實。不足:對格律詩整篇形式,永明體還沒有最終確定。句子數量未定,且沒有粘連要求。33/60“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高祖與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云、任昉、陸倕等并游焉,號曰‘八友’。”(《梁書》)沈約被稱為“齊梁文宗”。34/60字玄暉。“大小謝”“謝宣城”對山水詩發展(與謝靈運對比)“二百年來無此詩。”(沈約)“三日不讀,即覺口臭。”(梁武帝)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李白)“玄暉詩變有唐風。”(宋·趙師秀)

“開唐人一代之先。”(清·吳淇)

35/60“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之宣稱郡出新林浦向板橋》)“大江日夜流,客心悲未央。”(《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游東田》)“日出眾鳥散,山暝孤猿啼。”(《郡內高齋閑望答呂法曹》)36/60謝朓還有類似于絕句詩作。如《玉階怨》“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沈德潛“竟是唐人絕句,在唐人中為最上者。”37/60何遜和吳均都出身寒門。(左思、鮑照)

“吳均不均,何遜不遜。”(《南史》梁武帝語)

吳均邊塞詩。(與唐人比較)

何遜贈別詩與寫景佳句。何遜與陰鏗并稱“陰何”(杜甫“頗學陰何苦專心”)38/60臨行與故游夜別夜雨滴空堦,曉燈暗離室。相悲各罷酒,何時同促膝?與胡興安夜別居人行轉軾,客子暫維舟。念此一筵笑,分爲兩地愁。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方抱新離恨,獨守故園秋。39/60相送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來,浪白風初起。“飛蜨弄晚花,清池映疏竹。”(《答高博士》)“游魚亂水葉,輕燕逐風花。”(《贈王左丞》)“岸花臨水發,江燕繞檣飛。”(《贈諸游舊》)40/60吳均樹立了邊塞詩傳統。唐代邊塞詩發達,在很大程度上是展現了門閥制度瓦解之后下層士人建功立業政治熱情。唐代詩歌繁榮,絕非是一個突變。而是詩歌史順接發展結果另外,永明體后進,還有陰鏗,在詩歌史上與何遜齊名。41/60一、南朝民歌概況(一)分類與形式:

吳歌、西曲。五言、四句。(二)內容:以女子愛情、閨閣、離別之情為主。比如:《西洲曲》(屬《雜曲歌辭》)

(三)影響:宮體詩、絕句(文人化)。二、宮體詩42/60吳歌產生地域在長江下游。西曲在長江中游和漢水兩岸。在音樂聲節和歌唱方式上也有所差異。原來是徒歌,由樂府機構采集以后才入樂;南朝民歌形式特點,是體制小巧,大多為五言四句。北方民歌中類似體式,可能是因為受到南方樂府人員加工所致。43/60二者內容以愛情為主。吳歌多為女性吟唱,其內容或表現對于愛情渴望,西曲多寫水邊船上旅客商婦離別之情,所反應生活面比吳歌稍廣,其突出特點是結合勞動來描寫愛情。所以在情調上與吳歌閨閣氣息有所不一樣,格調也較為開朗明快。44/60北朝民歌含有剛健質樸特色,有一些優異作品,如《敕勒歌》《木蘭詩》,但對文學發展演進推進作用,遠不如南朝民歌。南朝民歌對宮體詩體裁和題材都有重大影響。《子夜歌》“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注】:絲,思諧音。匹,雙關語,亦有匹偶之意。45/60《子夜四時歌》秋夜入裏,羅帳起飄颺。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西曲《莫愁樂》二曲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注】:艇子,小船。聞歡下揚州,相送楚山頭。探手抱腰看,江水斷不流。46/60《那呵灘》其二曲聞歡下揚州,相送江津彎。【注】:江津,在湖北江陵。願得篙櫓折,交郎到頭還。【注】:交,通“教”。到,通“倒”。篙折當更覓,櫓折當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頭還?【注】:官人,婦人呼夫之稱。各自是官人,言我到彼,亦有呼我爲官人者,與汝真各自以爲是也。47/60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鵶鶵色。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48/60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49/60置蓮懐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髙望不見,盡日欄桿頭。50/60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簾天自髙,海水揺空緑。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51/60南齊竟陵王蕭子良梁蕭衍、蕭統,蕭綱與士族不一樣52/60(一)宮體詩創造者和作家

蕭綱陳后主徐陵庾肩吾(二)宮體詩內容:女性(三)宮體詩文學史地位比永明體更靠近格律詩。五言八句基本定型五、七言絕句基本定型。53/60“梁簡文帝為太子,好作艷詩,境內化之,浸以成俗,謂之‘宮體’。晚年改作,追之不及,乃令徐陵撰《玉臺集》,以大其體。”(劉素《大唐新語·方正》)“簡文之在東宮,亦好篇什。清辭巧制,止乎袵席之間;雕琢曼藻,思極閨房之內。后生好事,遂相放習,朝野紛紛,號曰‘宮體’。”(《隋書經籍志》)54/60宮體詩以婦女以及與婦女相關內容為主要表現對象,另外,還包含一部分感懷、詠物等作品。宮體詩以女性為描寫對象,身份不一,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