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兒童心理學課件_第1頁
特殊兒童心理學課件_第2頁
特殊兒童心理學課件_第3頁
特殊兒童心理學課件_第4頁
特殊兒童心理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特殊兒童心理學

孫圣濤

上海師范大學心理學系特殊兒童心理學1

第一章特殊兒童心理學概論第一章2第一節特殊兒童心理學概述一、研究對象1特殊兒童心理學的定義特殊兒童心理學是研究特殊兒童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2研究對象特殊兒童(ExceptionalChildren):兒童在身心的發展上偏離正常,即在身體、行為、語言、智力、情緒與人格等發育上與正常兒童有明顯差異。3研究內容1)宏觀研究2)微觀研究第一節特殊兒童心理學概述一、研究對象1特殊兒童3二、關于特殊兒童的分類廣義的特殊兒童分類1)天才;2)智力落后;3)身體和感官缺陷;4)行為異常;5)學習障礙;6)言語障礙;7)畸形和其他健康缺陷。狹義的特殊兒童的分類1)智力落后;2)重聽;3)聾;4)言語缺陷;5)視覺障礙;6)情感嚴重紊亂;7)畸形損害;8)其他健康損害;9)聾盲;10)多種障礙;11)特殊學習障礙。二、關于特殊兒童的分類廣義的特殊兒童分類4三、兒童發展中可能存在的差異1身體形體的地區、時代、民族差異1)地區差異2)時代差異3)民族差異三、兒童發展中可能存在的差異1身體形體的地區、時代、民52心理差異1)智力差異2)性格差異3)氣質差異4)心理疾患差異2心理差異1)智力差異2)性格差異3)氣質6

第二節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的研究簡史一、國外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從歷史上看,人們對待殘疾兒童的態度有一個從野蠻消滅到完全平等的漸漸走向文明的過程。

1國外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研究的產生前階段1)古希臘2)古羅馬

早期人類社會對待殘疾兒童采取野蠻殘忍的手段:第二節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的研究簡史一、國外特殊兒7特殊兒童心理學課件82國外特殊心理與教育研究的產生和發展階段

1)產生的原因

資本主義的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的產生。醫學和解剖學的發展。哲學和普通教育學發展。

2)發展的階段

(1)歧視階段(1800年以前)(2)重視階段(1800年-1900年)(3)發展階段(1900年至今)

2國外特殊心理與教育研究的產生和發展階段1)產生的92中國特殊心理與教育研究的產生、發展階段1)產生階段1874年,英國牧師穆·威廉在北京開辦了中國第一所特殊學校--瞽叟通文館。我國一些有識之士仿效西方創辦特殊學校。在舊中國戰爭頻繁,中國特殊教育發展緩慢。

二、中國特殊心理與教育研究的產生和發展1中國特殊心理與教育研究的產生前階段1)統治者寬待殘疾人2)統治者制造殘疾2中國特殊心理與教育研究的產生、發展階段1)產生階段二102)發展階段

新中國成立后,特殊教育有了很大發展。文革期間,特殊教育受到嚴重干擾。78年以后,特殊教育發展迅猛:特殊學校數量猛增;各大學設立特殊特殊教育專業。2)發展階段11第三節特殊兒童心理發展理論和教育思潮1自然成熟理論格塞爾認為,兒童的發展受自然成熟規律的支配。兒童的異常發展是成熟過程偏離了正常發展軌道。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異常行為可能自然消除。注重發展偏離的診斷,制訂《格塞爾發育量表》。一、特殊兒童與兒童心理發展理論第三節特殊兒童心理發展理論和教育思潮1自然成熟理122心理動力理論

弗洛伊德認為,無意識領域中的心理沖突或情緒困擾是造成特殊兒童異常發展的根源。驚世駭俗的創造者:弗洛伊德

影響整個人類,改變現代思想的只是三個猶太人:弗洛伊德、卡爾·馬克思和愛因斯坦。—薩特2心理動力理論驚世駭俗的創造者:弗洛伊德133行為主義理論

代表人物有華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納、班杜拉等。他們認為,學習是刺激-反應的聯結。提出強化法、系統脫敏法、消退法等行為療法。這些理論和療法對矯治特殊兒童很有幫助。

躊躇滿志的樹旗人:華生巴甫洛夫和他的實驗3行為主義理論巴甫洛夫和他的實驗14兒童發展階段理論

代表人物有皮亞杰、科爾伯格、埃里克森等。他們從宏觀和長遠的觀點對待兒童發展問題:一方面注意早期發現和預防特殊兒童的產生;另一方面幫助特殊兒童解決發展危機,并做好各發育階段的銜接。讓·皮亞杰(Jean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學家。艾里克森(1902—1994)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兒童發展階段理論讓·皮亞杰(JeanPiage15生態模式理論

生態理論是對舊的各理論的整合。他們認為,人的行為是內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要從人和環境的交互作用中去理解和研究特殊兒童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兒童的心理和行為異常反映出患兒和其環境之間不協調,只有改變整個環境系統,才能緩解和消除兒童的異常發展。生態模式理論161人權觀點

《殘疾人世界行動綱領》指出,會員國應保障殘疾人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包括使最嚴重殘疾的兒童享受義務教育。康復和社會適應的觀點

康復(rehabilitation)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內,使有缺陷的人在心智、身體、參與社會生活等功能上得以改進所采取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有助于使他們適應或重新適應社會生活的各種手段。(聯合國37/52號決議,1982)康復的目標是為特殊兒童重返社會或適應社會生活。

二、特殊兒童的教育思潮1人權觀點康復和社會適應的觀點二、特殊兒童的教育思潮173正常化與融合的觀點

正常化(normlization)是保證殘疾人盡可能使他們的日常生活狀態與成為社會主流的生活模式相接近。融合(integration)特殊兒童長大后要進入社會,在學校學習期間應該讓他們與社會正常人接觸,求得平等的教育機會并為進入社會作準備。3正常化與融合的觀點184回歸主流與全納教育

回歸主流(mainstreaming)是特殊需要的學生在部分或全部上課時間內包括在普通班級中,使他們能和正常兒童能進行積極的相互影響。(smith,D,1995)全納教育(inclsiveeducation)是特殊兒童也有受教育的基本權利,特殊兒童必須有機會進入普通學校,這些學校必須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薩拉曼卡宣言,1994)

4回歸主流與全納教育19

第四節特殊兒童心理的研究方法

一、特殊兒童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

1客觀性原則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客觀的標準來研究特殊兒童的心理。

2系統性原則把各種心理現象放在系統的形式中進行研究。3教育性原則從有利于教育,有利于個體身心健康的角度來研究。第四節特殊兒童心理的研究方法一、特殊兒童心理學20二、特殊兒童研究的類型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

在定性研究方面,著重對收集到的研究資料進行描述性和推理性的分析;在定量研究方面,采用統計分析的方法處理研究資料,揭示特殊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2.調查研究與實驗研究

調查研究是以提問的形式搜集有關資料,但單純的調查研究有時不能有效排除無關變量的影響,缺乏有力證據。實驗研究是嚴格控制無關變量進行的實驗研究。它能克服調查研究的不足。

二、特殊兒童研究的類型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213.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理論研究是從理論方面來探討特殊兒童心理產生的原因與實質。實踐研究則是注重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研究。例如:1)弱智學生心理理論的研究;2)弱智兒童的數學教材編寫的研究

例如:1學習困難兒童的父母教養方式的研究2正常兒童與弱智兒童記憶廣度的比較研究3.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例如:1學習困難兒童的父母教養方22三、特殊兒童心理學研究的方法1病理描述法1)定義

對患兒的心理與行為癥狀作系統的、詳盡的病理文字描述。2)描述內容包括患兒的主要癥狀表現、當前心理狀態、病史、家庭背景等。三、特殊兒童心理學研究的方法1病理描述法1232觀察法1)定義通過觀察被試外部表現來研究心理。2)觀察結果整理的方法(1)項目審核法對所需觀察的特定行為項目進行審核,記錄出現的次數、出現的時間等。

2)等級評定法對觀察結果分等級進行量化,如5分等級制。2觀察法1)定義通過觀察被試外部表現來研究243調查法定義:調查法是以提出問題的形式搜集被是各種有關材料來研究心理。種類:一般調查和專題調查實施特征調查和征詢意見調查結構性調查和非結構性調查問卷法、談話法和作品分析法3調查法定義:調查法是以提出問題的形式搜集被是各種有關材254實驗法1)定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