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樹縮葉病的發生與防治_第1頁
柞樹縮葉病的發生與防治_第2頁
柞樹縮葉病的發生與防治_第3頁
柞樹縮葉病的發生與防治_第4頁
柞樹縮葉病的發生與防治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柞樹縮葉病的發生與防治

3橡膠收縮3.1分布和損害葉片收縮也稱為早葉腫脹,分布在河南、山東、四川和東北地區等地區。危害麻櫟、栓皮櫟、白櫟、槲櫟等樹種。3.2葉背病斑,表面出現下根柞樹縮葉病多發生于未成熟的葉片,5、6月間開始出現癥狀,發病初期葉片的正面出現黃綠色至黃色的凸起斑塊,似水泡狀,后期病斑變灰綠色至棕褐色。葉背病斑略凹陷,灰綠色,后期出現灰白色或紫灰色粉層,為病菌的子囊層。病斑可擴展相連成大塊枯斑,造成葉片皺縮、卷曲。夏末秋初,病葉多早落(圖3)。3.3外囊菌科、櫟外囊菌屬、外囊菌屬、子囊孢子菌子囊孢子+taphrena柞樹縮葉病病原屬子囊菌門(Ascomycota),半子囊菌綱(Hemiascomycetes),外囊菌目(Taphrinales),外囊菌科(Taphrinaceae),外囊菌屬(Taphrina)的櫟外囊菌[Taphrinacaerulescens(Desm.&Mont.)Tul.]。菌絲寄生于細胞間,不形成子囊果。子囊在葉背的表皮組織內形成,圓柱形,大小55~70μm×15~20μm,單生于菌絲上,呈柵欄狀平行排列成子囊層,內含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球形或橢圓形,直徑1~4μm,無色,單胞,可以芽殖產生許多芽孢子。3.4葉芽萌發、發病病原孢子在芽鱗或樹皮縫隙中越冬,第2年春季,葉芽萌動后,孢子在適宜條件下萌發,開始新的侵染循環。在濕冷環境下易發病,在干熱環境下不易發病;樹勢弱易感病,樹勢生長旺盛不易感病。3.5強樹勢,以增強抗病性一是及時修剪,去除枯枝、弱枝,加強水肥管理,增強樹勢,以增強抗病性。二是清除病枝病葉并銷毀,以減少病源。三是在春季發芽前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4橡膠基硫4.1有害炭疽病主要危害幼嫩枝條的未成熟葉片,使樹勢變弱,影響柞樹生長。4.2葉片組織病斑葉面病斑初期呈黃綠色,之后變成棕褐色,最后褪成灰白色,邊緣顏色較深。病斑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多先出現于葉尖和葉緣,并沿葉脈及葉緣快速擴展,隨著病斑的擴大而互相融合,葉片卷曲干枯,易早落。秋季,病斑上形成橙黃色子座,后變為蟲糞樣黑色小點(圖4)。4.3座殼科diapolhaceea柞樹炭疽病病原屬子囊菌門(Ascomycota),核菌綱(Pyrenomycetes),球殼目(Sphaeriales),間座殼科(Diaporthaceae),日規殼屬(Gnomonia)的櫟梨孢日規殼菌[Gnomoniaerrabunda(RobergeexDesm.)H?hn.]。子囊殼埋生于寄主內,孔口頂生,突出似日規。子囊散生在子囊殼中。子囊孢子無色,雙胞,大小不等,大的為10~12μm×3~4μm,小的為2.0~2.5μm×2.0μm。分生孢子單細胞,無色,大小12~18μm×4~6μm。4.4疾病規律該病多在春季發生于幼嫩枝條的未成熟葉片,夏季葉片成熟后不再染病。春季氣候濕冷時易發病,干熱天氣可抑制病情的發展。白櫟樹較易感病。4.5預防石硫配方及濕性粉劑一是清除病枝、病葉并銷毀,以減少病源。二是在發病前噴施波美4~5度的石硫合劑,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預防。在發病時噴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l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65%代森鋅600倍液防治。5橡膠初步干燥5.1分布和損害早烘病多發生于北方地區,有的年份整片柞林發病。柞葉早烘后,葉質硬化而不能養蠶。5.2葉緣出現不均勻染色小斑柞樹下部枝條的基部葉片先發病,然后向上發展。發病初期,葉緣出現不均勻褐色小斑點,斑點不斷擴大并不均勻地向葉片中部擴展,最終葉片全部變成褐色,干枯狀,但不脫落。往往成片柞林同時發病(圖5)。5.3感染原因柞樹早烘病的發生原因目前仍然不明確,有研究表明,此病的發生與氣象因素、土壤元素含量等有關。5.4病害發生與樹齡的關系該病多發于8至9月份,有時8月下旬即見病葉。柞園中4~6年生枝齡發病重,1~2年生幼樹發病輕。遼東櫟和蒙古櫟發病較重,槲和麻櫟發病較輕且發病晚。柞林過密、樹干低、樹勢弱發病重。土壤瘠薄發病重,迎風地、陰坡、陡坡發病重。雨水多,尤其是7—8月雨水多的年份易發病。5.5融入煤系中,加強職業生目前,對柞樹早烘病還沒有十分有效的防治方法,根據影響柞樹早烘病的發生因素進行預防。一是在柞樹早烘病發生的區域,選用抗病性較強的麻櫟等樹種建園。二是合理施肥,補充柞樹養分。三是合理剪伐,避免柞林過密,清除雜草,使柞園通風透光。四是合理利用柞園,盡量提早使用早烘病發生嚴重的柞園養蠶。6橡膠干基腐敗6.1分布和損害干基腐朽病在我國各省(區)廣泛分布,危害柞樹及栗、樺、楊、柳等,有時也危害針葉樹,引起嚴重的干基腐朽。6.2致病菌子實體測定病株葉小而黃,干基部長出硫磺色至橙黃色如覆瓦狀重疊排列的病菌子實體,樹勢逐漸衰弱,干基或主干腐朽,最后整株枯死。腐朽初期木材淺黃色,有白色紋線,后期變成紅褐色并沿年輪與射線方向碎裂,裂縫中常生長白色菌膜(圖6)。6.3poraceea菌種柞樹干基腐朽病病原屬擔子菌門(Basidiomycotina),多孔菌目(Polyp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硫磺菌屬(Laetiporus)的硫磺菌[Laetiporussulphureus(Bull.)Murrill],又稱硫色干酪菌、硫磺多孔菌。子實體半圓片狀,肉質,無柄,如覆瓦狀重疊排列,邊緣薄,波浪狀至瓣狀裂。菌蓋有皺紋,表面硫磺色至鮮橙色。菌蓋下面硫磺色,菌肉白色或淺黃色。擔孢子卵形至近球形,光滑,無色,大小為5~7μm×4~5μm。6.4初始腐蝕發生病菌由傷口、斷枝、凍裂處侵染,多半呈隱性發生,不易從外部發現。多在樹干基部發生腐朽(多在距地面5m以下)。在受燒傷、凍害多的林地內發生嚴重。6.5預防和處理一是加強管理,保持樹勢旺盛。二是清除病蟲木、枯立木、倒木、風折木,減少侵染機會。三是清除病菌子實體和病重株,以控制蔓延擴散。7橡膠根的腐敗7.1蒙古櫟、遼東櫟柞樹根朽病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四川、甘肅、云南等省,危害蒙古櫟、遼東櫟等,引起樹木根和根頸部皮層和木質部腐朽,乃至枯萎死亡。7.2土壤菌種的分布感病柞樹枝稀、葉小,葉變黃,早落。病株根部腐朽,呈淡黃色或白色,邊緣有黑色線紋,柔軟,海棉狀。在病根的皮層與木質部間,常見有白色扇形的菌膜、交錯蔓延的菌絲束,黑暗中能放出鱗光。在病根表面和皮層內及附近土壤中可見深褐色或黑色扁圓形根狀菌索。秋季,在即將死亡或已死亡的病株干基部和周圍地面常見叢生的密環菌子實體(榛蘑,圖7)。7.3密環菌屬armildinae柞樹根朽病病原屬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層菌綱(Hymenomycetes),傘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密環菌屬(Armilaria)的密環菌[Armillariamellea(Vahl)P.Kumm.]。子實體傘形至扁平,叢生,肉質。菌蓋表面有細鱗片,黃色至黃褐色。菌蓋反面白色,菌褶直生至延生,較疏,后來略呈紅褐色。菌柄中生,上部較細,近白色,有白色菌環,基部漸膨大,淡黃色至淡黃褐色。擔子孢子橢圓形,無色透明,光滑,大小為8.0~9.0μm×5.0~6.0μm。7.4環境對密環菌的影響該病主要靠菌絲體蔓延及病樹與健樹根部接觸,由一個中心向四周擴散。樹勢健壯能抵抗侵染,而樹勢衰弱則易感病。各種年齡的柞樹都能受害。新伐樹樁、殘根為密環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更易發生根朽病。高溫干旱抑制病菌擴展,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土壤長期潮濕粘重板結,有利于病害的發生。7.5桐樹根衰病防和減少技術防控一是加強柞蠶場管理,促進柞樹健壯生長,以減少感病機會。二是挖除死樹樁、腐根和病重株,預防和減少柞樹根朽病的蔓延和發生。三是刮除病斑,并用波美10度的石硫合劑,或30%腐爛敵40倍液,消毒傷口,也可用36%甲醛100倍液,或45%代森銨水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鉆孔或開溝澆灌樹根,每株澆灌20~25L,幼樹酌減。8橡膠桿硬干病8.1分布和損害該病發現于陜西、甘肅、遼寧和吉林等省,發病率為30%~50%,嚴重時可達70%,被害橡實發芽率降低,影響育苗。8.2表皮和內菌核橡實僵干病在發病初期果殼受害部位變成灰褐色,周圍呈鉛黑色(圖8-A)。子葉的表皮上可見橙黃色梭形小斑,周圍環以暗色暈紋,進而子葉變黑,被淺灰色菌膜包被,內部長滿菌絲,形成假菌核,最后子葉失水干縮(圖8-B)。在適宜條件下,假菌核吸水膨脹,種殼裂開,有時假菌核上還生出小喇叭狀的子實體(圖8-C)。8.3橡實杯盤菌盤菌橡實僵干病病原屬子囊菌門(Ascomycota),盤菌綱(Discomycetes),柔膜菌目(Helotiales),杯盤菌屬(Ciboria)的橡實杯盤菌[CiboriapseudotuberosaRehm.]。該病病原菌絲無色,有分枝,表面帶疣狀突起,與橡實子葉組織組成假菌核。子囊盤小喇叭狀,直徑為2~8mm,深黃色至深褐色,具細長柄。子囊圓筒形,105~130μm×6~8μm,直立排列成子實層。子囊孢子無色,近橢圓形,8~10μm×5~6μm,光滑無色,在子囊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