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牙頜面畸形》PPT課件_第1頁
《第十三章:牙頜面畸形》PPT課件_第2頁
《第十三章:牙頜面畸形》PPT課件_第3頁
《第十三章:牙頜面畸形》PPT課件_第4頁
《第十三章:牙頜面畸形》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牙頜面畸形:頜骨生長發育異常導致,頜骨體積、形態結構以及上下頜骨間及與顱面臨近骨間位置關系失調,表現:外形異常,咬合錯亂,口頜系統功能障礙。 正頜外科學(orthognathic surgery):研究診治牙頜面畸形的學科。 集多學科理論技術為一體:口腔外科,正畸科,整形外科,心理學,麻醉等。q改善面型 Establish facial harmony & balance 治療目的 basic therapeutic goalsq重建口頜功能Rehabilitate normal mastication, speech, etc治療目的 basic therapeutic goals

2、q療效穩定long-term stability治療目的 basic therapeutic goalq療程短Minimize treatment time治療目的 basic therapeutic goal手術矯治頜骨畸形發展史:1849年 :Hullihen文獻記載最早的頜骨整形術。1945年:Thoma首先從口腔內完成頜骨整形術1957年:Trauner與ObwegeserSSRO1970s:Bell,牙-骨復合組織瓣的帶蒂異位移植基礎研究,提供科學依據。1992年:McCartly-首次采用牽張成骨技術延長下頜骨發展史發展史一.先天因素1.遺傳因素:家族,種族2.胚胎發育異常:感染,

3、營養,損傷等二.后天因素1.全身代謝及內分泌功能改變:佝僂病,生長激素過量引起巨頜癥,垂體功能低下引起頜骨發育不足。2.不良習慣:咬唇,咬物,吮指等。3.損傷及感染:骨折,TMJ損傷,腭裂,腫瘤等4.其他:不明原因,進行性偏面萎縮等。Angle 分類 頜骨矢狀向異常1.骨性一類錯合:中性合,雙頜前突2.骨性二類錯合:多為遠中合 上頜前突 下頜后縮 上頜前突合并下頜后縮3 .骨性三類錯合:多為近中合 下頜前突 上頜后縮 下頜前突合并上頜后縮一.上頜畸形1.上頜前后向發育過度:上頜前突2.上頜前后向發育不足:上頜后縮3.上頜垂直向發育過度:面中分變長,前牙開合4.上頜垂直向發育不足:面中分變短5.

4、上頜橫向發育不足:后牙反合二.下頜畸形1.下頜前后向發育過度:下頜前突2.下頜前后向發育不足:下頜后縮3.下頜頦部畸形:小頜畸形,突頦畸形4.下頜角肥大:方下頜畸形,寬面綜合征三.雙頜畸形1.下頜前突伴上頜發育不足:最常見,反合2.上頜前突伴下頜發育不足:前牙深覆合,深覆蓋3.長面綜合征:上頜垂直向發育過度伴下頜后縮4.短面綜合征:上頜垂直向發育不足伴下頜前突或后縮四.不對稱牙頜面畸形1.偏突頜畸形:一側髁突生長過度2. 半側下頜肥大:體積增大3.單側小下頜畸形:一側生長不足,4.半側顏面短小畸形:一、二腮弓發育異常5.半側顏面萎縮:單側面部皮、肌肉、骨漸進性萎縮五.繼發性牙頜面畸形 顳下頜關

5、節強直 口腔頜面部損傷 外科治療引起的頜骨缺損畸形一一. .病史:家族史,職業,年齡,家庭,生活,期望值等。病史:家族史,職業,年齡,家庭,生活,期望值等。 主訴主訴, ,治療要求和心理狀態治療要求和心理狀態, ,病史資料病史資料, ,患者的年齡與社會活患者的年齡與社會活動動, , 家庭生活狀況家庭生活狀況, ,有無出血傾向以及家族史有無出血傾向以及家族史. .二二. .全身檢查:常規檢查,心肺功能,實驗室檢查全身檢查:常規檢查,心肺功能,實驗室檢查三三. .??茩z查??茩z查 1. 1.外形及功能檢查,外形及功能檢查,3 3等分,等分,3 3停停5 5眼,直、凸、凹面型等眼,直、凸、凹面型等

6、2. 2.口內檢查:牙,牙周,覆合覆蓋,系帶等。取模做模型??趦葯z查:牙,牙周,覆合覆蓋,系帶等。取模做模型。 3. 3.影像檢查:影像檢查:X X片,片,CTCT等等 4. 4.頜面及牙合攝影:資料,對比頜面及牙合攝影:資料,對比四四. .投影測量分析投影測量分析: : 測量標志點:測量標志點: 蝶鞍點:蝶鞍點:S, S, 鼻根點:鼻根點:N, N, 上牙槽座點:上牙槽座點:A,A, 下牙槽座點:下牙槽座點: B, B, 測量項目:測量項目: SNASNA角:顱底角:顱底上牙槽座角(上牙槽座角(SNASNA) 前顱底平面(前顱底平面(SNSN)與鼻根點至上牙槽)與鼻根點至上牙槽座點連線(座點

7、連線(NANA)之間的夾角。代表上頜與前顱底的前后向相對位置關系:角度增大)之間的夾角。代表上頜與前顱底的前后向相對位置關系:角度增大上上頜前突頜前突, , 角度過小角度過小上頜后縮上頜后縮, ,正常值:正常值:2 2 SNB SNB角:顱底角:顱底下牙槽座角(下牙槽座角(SNBSNB) 前顱底平面(前顱底平面(SNSN)與鼻根點至下牙)與鼻根點至下牙槽座點連線槽座點連線NBNB)之間的夾角。代表下頜與前顱底的前后向相對位置關系:角度增大)之間的夾角。代表下頜與前顱底的前后向相對位置關系:角度增大下下頜前突頜前突, ,角度變小角度變小下頜后縮下頜后縮, ,正常值:正常值:8 82 2 ANB

8、ANB角:上下牙槽座角(角:上下牙槽座角(ANBANB) 為為SNASNA與與SNBSNB之差。代表:上頜基骨之差。代表:上頜基骨與下頜基骨的前后向相對位置關系:角度增大與下頜基骨的前后向相對位置關系:角度增大上頜前突上頜前突, ,角度變小角度變小上頜后縮或下頜前上頜后縮或下頜前突突, , 正常值:正常值:4 42 2ABnNS五五. .診斷:診斷: 1.1.明確病因,明確病因, 2.2.明確性質(牙源性明確性質(牙源性oror骨性)骨性) 3.3.明確部位,明確部位, 4.4.明確方向,程度等。明確方向,程度等。正畸正頜外科聯合評價正畸正頜外科聯合評價ABNSABNS3 3停停5 5眼,眼,

9、 3 3等分等分側貌輪廓面型facial profile直面型straight凸面型convex凹面型concave一.矯治原則:形態與功能并舉,外科與正畸聯合。二.治療設計手段及方法 目的:1.確定術前正畸治療目標 2.篩選手術方案 3.獲取手術前后變化示意圖 模板外科 VTO電腦輔助頭影測量分析面型預測牙頜模型分析dental cast analysisq一般觀察 牙齒外形大小 擁擠和錯位 中線位置 前牙復合覆蓋 后牙合關系 基骨發育情況牙頜模型分析dental cast analysis牙弓與基骨弓測量 牙弓應有弧形長度 牙弓現有弧形長度 牙弓寬度測量 牙弓長度測量 牙弓對稱度 基骨弓測

10、量寬度:左右第一前磨牙頰側移行皺襞處牙槽骨最凹點之間的距離長度:左右中切牙唇側黏膜移行處牙槽骨最凹點至左右第一恒磨牙遠中觸點連線之間的垂直距離模型外科model surgery模型外科model surgery確定共同參考平面FH平面(frankfort plane)軸眶平面(axis-orbital plane, AOP)XXdental Impression取模face bow transfer 面弓轉移dental cast mounting倒模、上合架(1+2付)reference marks確定面中線參考線及測量咬合關系的建立測量記錄拼對合關系模型外科中的注意事項石膏模型的解剖形態清

11、晰、牙齒無損壞或變形合架上做模型外科與頭影測量、模板外科及面型預測相結合追求最佳的合關系術后穩定性的保證正頜、正畸聯合治療Orthognathic & Orthodontic Treatment正頜、正畸聯合治療Orthognathic & Orthodontic Treatment一一. .術前正畸治療術前正畸治療: : 矯正錯位牙矯正錯位牙, , 調整不協調的牙弓與牙合關系,排調整不協調的牙弓與牙合關系,排除合干擾除合干擾, ,排齊牙列,去除干擾,拓展牙間隙,矯正排齊牙列,去除干擾,拓展牙間隙,矯正異常合曲線,建立正常穩定咬合異常合曲線,建立正常穩定咬合二二. . 正頜外科

12、手術正頜外科手術: :不輕易改變方案;牙不輕易改變方案;牙- -骨復合體,骨復合體, 注意血運等,牢固固定,徹底止血,引流等。注意血運等,牢固固定,徹底止血,引流等。三三. .術后正畸與康復治療術后正畸與康復治療: : 上下牙尖窩不協調上下牙尖窩不協調, ,咬合不平咬合不平衡衡. . 進一步排齊牙列,整平牙弓,關閉間隙,穩定咬進一步排齊牙列,整平牙弓,關閉間隙,穩定咬合關系。術后合關系。術后4 4周開始,周開始,6 6個月后結束。個月后結束。四四. . 隨訪觀察隨訪觀察: :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1.上頜前部骨切開術2.上頜骨 Le fort型骨切開術3.下頜前部根尖下骨切開

13、術 4.下頜支矢狀骨切開術5.下頜支垂直/斜行骨切開術6.頦成形術7.雙頜手術8.下頜角成形術9.頜骨牽張成骨術1 1、上頜前份節段性骨切開術、上頜前份節段性骨切開術適應癥:適應癥:AngleAngle類上頜前份牙及牙槽突畸形類上頜前份牙及牙槽突畸形手術方法及要點:手術方法及要點: 切口切口 5 55 5 唇頰溝上方切口唇頰溝上方切口 切骨切骨 4 44 4 根尖上方根尖上方5mm5mm做骨切開線切骨做骨切開線切骨 戴入牙合弓導板戴入牙合弓導板2 2、 Le FortLe Fort型骨切開術型骨切開術簡 介適應證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并發癥1901年,法國人Rene Le Fort 根據面中份骨骼

14、的薄弱區域,將上頜骨及面中份骨折分為Le Fort 、和 型。以后,根據這三種類型骨折線的走行進行骨切開用以矯治面中份畸形的手術對應演繹為Le Fort 、和 型骨切開術,其中以Le Fort型骨切開術(Le Fort I osteotomy)最為常用 。 簡 介Le Fort I型骨切開線適應證1. 上頜三維方向(前后、垂直與橫向)發育不足或過度。2. 上頜平面傾斜。在臨床上,Le Fort I型骨切開術多與下頜手術配合用來矯治雙頜畸形。 上頜后縮 上頜前突 開頜 上頜歪斜(1)術前正畸治療去除牙代償,排齊牙列,協調牙弓寬度。(2)模型外科制作咬合導板。(3)常規體檢,做好輸血與導尿的準備。

15、 術前準備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切開與顯露:在兩側上頜第二磨牙之間的唇頰側黏膜轉折處上方8 mm處做切口,在骨膜下剝離暴露上頜骨的前外側壁。由梨狀孔邊緣向內剝離鼻腔外側壁及鼻底黏骨膜并剪斷鼻中隔連接。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上頜竇前外側壁的骨切開:用往復鋸,從梨狀孔邊緣至上頜翼突連接部切開上頜竇的前外側骨壁。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上頜竇內側壁的鑿開:保護好鼻底黏膜,用專門骨刀從梨狀孔邊緣的骨切口插入,輕輕敲擊逐步鑿開上頜竇內側骨壁。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離斷翼上頜連接:用一把彎骨刀,緊貼上頜結節的后部,略斜向下插入翼上頜縫處。將食指放在其對應的腭側黏膜處,敲擊刀柄頂部,當

16、骨刀有落空感時即停止敲入。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降下折斷(down fracture):鑿開兩側翼上頜連接后,用手指按住前部牙槽突,向下用力將切開的上頜骨與其上部連接逐漸折斷分離。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松動上頜骨:用上頜鉗把持住硬腭鼻腔面與口腔面,向前下方及左右緩慢施力松動離斷后的上頜骨,松解腭側致密黏骨膜對上頜骨移動的限制。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移動與固定上頜骨:用合板引導上頜骨按術前設計的方向與距離就位后,用橡皮圈或鋼絲將上下頜牙列暫時結扎在一起,隨后用微型鈦板行骨內固定。 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關閉切口:在前鼻棘處鉆一個小孔,經此孔將兩側鼻翼基底組織、鼻中隔軟骨前

17、端與前鼻棘作環形縫合,以防止術后鼻中隔偏移及鼻基底變寬。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關閉切口:最后縫合黏膜切口,在唇系帶處用V-Y成形方式縫合,以保持上唇的長度及防止唇內卷。手術并發癥出出 血血 上頜竇前壁骨折上頜竇前壁骨折復復 發發 上頜骨 Le fort型骨切開術上頜骨 Le fort型骨切開術上頜骨 Le fort型骨切開術上頜骨 Le fort型骨切開術上頜骨 Le fort型骨切開術圖示 4、下頜支矢狀骨劈開術下頜支矢狀骨劈開術簡 介適應證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并發癥下頜支矢狀骨劈開術(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 SSRO) 是由歐洲頜面外科醫師Tra

18、uner & Obwegeser于1957年首次報道,后經DalPont (1961), Hunsuck (1968) 和Epker (1977)等學者改進,成為矯治下頜骨發育畸形最為常用的一種術式。 簡簡 介介 適應證1. 前徙下頜,矯正下頜發育不足。2. 后退下頜,矯正下頜發育過度。(1)術前正畸治療去除牙代償。(2)模型外科制作咬合導板。(3)體檢排除手術與全麻禁忌證。 術前準備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切開與顯露:從上頜平面稍下方的升支前緣斜向前下做切口,至下頜第一磨牙近中齦頰溝偏頰側8 mm處。逐層切開黏膜、黏膜下組織和骨膜,用尖端呈“燕尾”形的牽開器沿升支前緣向上剝離部分

19、顳肌附著。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切開與顯露:用彎Kocher鉗夾持住喙突根部,大約在上頜平面稍上方的位置,在骨膜下從升支前緣向后剝離升支內側軟組織,直至看見下頜小舌或下牙槽神經血管束。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水平骨切開:用剝離器將下牙槽神經血管束及其周圍軟組織與骨面隔離,用裂鉆或往復鋸在下頜孔稍上方、緊貼近小舌處行水平骨切開,骨切口從升支前緣開始,越過下頜孔上方至其后方的下頜神經溝。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矢狀與垂直骨切開:用往復鋸或骨鉆,從水平骨切口前端開始,沿升支前緣稍內側和外斜線向下并逐漸向外切割至第一磨牙頰側骨板,隨后轉向下頜下緣垂直切開此處的皮質骨。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

20、法與步驟垂直骨切開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劈開下頜支:用劈開下頜支:用2-32-3把骨刀交替插入矢狀骨切口將下頜骨內外側把骨刀交替插入矢狀骨切口將下頜骨內外側骨板逐漸分開。注意將骨刀柄稍向舌側傾斜,使刀刃緊貼頰側骨板逐漸分開。注意將骨刀柄稍向舌側傾斜,使刀刃緊貼頰側骨板敲入。骨板敲入。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從矢狀面劈開下從矢狀面劈開下頜支頜支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移動遠心骨段:用定位合板引導遠心骨段移動到矯正位,并行頜間固定,如果用于矯正下頜前突,還須在近心骨段垂直骨切口處截除一段與遠心骨段后退距離相當的皮質骨。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固定:有兩種方式固定移動后的骨段,一種

21、是雙皮質骨螺釘(bicortical screws)固定,另一種是鈦板與單皮質骨螺釘(plates and monocortical screws)固定,后者更常用。 bicortical screws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plates and monocortical screws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咬合檢查與切口縫合:拆除頜間固定,上推頦部觀察牙列咬合情況。沖洗創口,妥善止血后用間斷或連續方式縫合切口。放置負壓引流管或橡皮引流條,面側部適度加壓包扎。手術并發癥神經損傷神經損傷 出血出血 意外骨折意外骨折 髁突移位髁突移位 下頜骨 升支矢狀劈開截骨術下頜骨 升支矢狀劈開截骨術下

22、頜骨 升支矢狀劈開截骨術下頜骨 升支矢狀劈開截骨術下頜骨 升支矢狀劈開截骨術下頜骨 升支矢狀劈開截骨術下頜骨 升支矢狀劈開截骨術6、 頦成形術簡 介適應證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并發癥頦成形術是經口內入路以頦部舌側肌肉為血供蒂的水平骨切開頦成形術(Genioplasty)。這種手術最早由Hofer于1942報道,后經改進成為了矯正頦部畸形最為流行的一種術式。 簡簡 介介 適應證適用于矯治頦部三維空間位置與大小上的異常,例如頦部后縮或前突,頦部過短或過長,過寬或過窄以及偏斜等。還經常與其它手術協同矯治復雜頜面畸形。 頦后縮 頦偏斜(1)X線頭影測量與全景片的攝取,術前照相。(2)體檢排除手術與全麻禁忌

23、證。 術前準備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切開與顯露:在雙側第一雙尖牙之間靠唇側黏膜、距前庭溝8 mm處作切口。切開黏膜后、略傾斜刀片向下切至骨面,保留少部分唇肌組織于切口上方。在骨膜下向下剝離至下頜下緣,向后分離顯露頦孔及由此穿出的頦神經束,并適當游離松解。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水平骨切開:用矢狀鋸在下頜中線、正對兩側尖牙近中的頦部骨面上做三條垂直標記線。在根尖下約68 mm,從一側頦孔下方約34 mm處至另一側頦孔相對應處,用往復鋸水平切開頦部唇舌側骨板。用骨刀插入骨切口內輕輕敲擊,將頦部骨塊與下頜骨徹底分離。對骨斷端髓腔出血點可用骨蠟填塞止血。操作時保護好頦神經血管束,避免損傷或扯

24、斷。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移動與固定頦部骨塊:夾持頦部牽引至預計位置,注意對齊下頜中線。根據術前設計,用標有前徙距離的階梯狀頦成形板將頦部與下頜骨行堅固內固定,最好在其旁邊再輔以兩顆長螺釘(15-17mm)行穿雙皮質骨加強固位。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切口縫合:用生理鹽水沖凈創口內的骨屑與血凝塊,將切口上下方的唇肌組織對位縫合3-4針,最后縫合口內黏膜切口。在面部頦唇溝處用膠布適度加壓包扎。手術并發癥頦神經損傷頦神經損傷 出血與血腫形成出血與血腫形成 頦部成形術7 7、 雙頜手術雙頜手術簡 介適應證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并發癥雙頜外科(Bimaxillary surgery)是指將上頜及

25、下頜的手術同期進行用來矯治雙頜畸形的一種手術模式。在臨床上,雙頜外科通常是指上頜LeFort I型骨切開術與下頜SSRO或IVRO合并使用,有時加頦成形術。雙頜手術能夠大幅度地調整頜面骨骼位置與咬合關系,從而取得令人驚奇的面部整形效果。 簡簡 介介 適應證雙頜外科適用于矯正同時累及上下頜骨體積大小與三維空間關系異常的復雜對稱或不對稱牙頜面畸形,例如:下頜前突伴上頜發育不足、上頜前突伴下頜發育不足及半側顏面短小等。(1)術前正畸治療。(2)模型外科分析并制作中間與終末合導板。(3)做好合血與導尿的準備。 術前準備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1) LeFort I型骨切開術 按前面介紹的LeFo

26、rt I型手術方法完成上頜骨的切開后,用上頜復位鉗將松動的上頜骨在中間合板的引導下就位。暫時行頜間結扎后行堅固內固定。隨后拆除頜間結扎開始進行下頜的手術。通常采用的手術步驟是:上頜手術下頜手術頦部手術。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2) 下頜手術: 如果需要后退下頜,常選用SSRO或IVRO。如果需要前徙下頜,則采用SSRO。當完成下頜骨切開術后,移動遠心骨段,使其牙列就位于終末合板,接著進行頜間結扎。若行SSRO則需要行堅固內固定,如果行IVRO手術則不必進行骨內固定。 SSRO IVRO手術方法與步驟手術方法與步驟(3) 頦成形術 由于上下頜骨的移動和位置關系的變化將影響到頦點的位置,因此應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有必要行頦成形術,以及頦部骨塊的移動方向與距離 。手術并發癥出血與呼吸道意外出血與呼吸道意外 穩定性與畸形復發穩定性與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