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母豬繁殖障礙疾病時診斷及防制措施近幾年來我國各地種豬場發展較快,但母豬繁殖障礙疾病困擾著各個種豬場。據調查母豬繁殖障礙疾病在各種豬場有不同程度存在。母豬繁殖障礙病因多而復雜,有非傳染性因素,也有傳染性的因素。本文主要敘述由病原微生物導致的母豬繁殖障礙疾病,也是當今重要致病因素。包括有豬偽狂犬病、豬細小病毒感染、母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乙型腦炎、豬瘟、豬布魯氏菌病和豬衣原體病等。重點闡述各種疾病的流行特點、特征性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以及各種疾病的診斷方法,并且提出綜合防制方法。隨著養豬集約化和規模化之后,母豬繁殖障礙已成為大、中型養豬場重要疾病。根據我們深入種豬場調查及國內的有關報道,母豬繁殖障礙疾病在豬場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豬場比較嚴重。1999年我們在江蘇某豬場調查,該場1998年母豬產仔1000窩,由于母豬流產、產死胎及木乃伊胎占465窩(46.5%);據楊宜生在湖北調查資料,在8235頭次生產母豬中,有繁殖障礙占3390頭次,產出仔豬84392頭,而流產、死胎、木乃伊胎者達10849頭(21.8%)。這么嚴重的損害,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對豬場來說是致命打擊,有的因損失嚴重,豬場被迫關閉。因此母豬繁殖障礙疾病的防制應引起高度重視及認真對待。1母豬繁殖障礙疾病的特征及原因母豬繁殖障礙,又稱繁殖障礙綜合征。其特征為妊娠母豬發生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產弱仔,有的甚至導致不育癥,被迫淘汰。母豬繁殖障礙病因是復雜的,有非傳染性和傳染性性二大類。非傳染性的因素主要有:①飼養管理不當。對懷孕母豬特別是妊娠中、后期沒有采取良好的保護措施。如孕豬移動頻繁、幾頭孕豬飼養l個豬圈內,相互搶食,相互攻擊。②環境因子。豬舍衛生條件差,氨氣濃度高,夏季和冬季無防暑和防寒措施(如妊娠母豬適宜的溫度為14?24°C)。③飼料營養的因素。由于飼料營養配合不科學,引起營養缺乏或過剩,使孕豬過瘦或過肥;另外飼喂變質或霉變飼料等。④人工授精操作不當及器具消毒不徹底,引發母豬生殖道感染。⑤遺傳因素。如近親繁殖和遺傳性疾病。以往這些因素不被人們重視,認為母豬發生流產、產死胎全歸于傳染性疾病所致。這種認識是偏面的,非傳染性因素造成母豬繁殖障礙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應成為我們認真對待的問題。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的傳染性因子有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以上各種病原混合或繼發感染,給診斷上帶來一定難度,因此必需注意鑒別診斷。只有診斷正確,才能提出有效的防制措施。當前國內研究充分證明,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母豬繁殖障礙疾病主要有偽狂犬病、細小病毒感染、豬繁殖障礙與呼吸綜合征、乙型腦炎、豬瘟、布魯氏菌病、衣原體病和弓形蟲病等。現將這些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診斷方法及防制措施分別敘述如下。2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母豬繁殖障礙疾病2.1豬偽狂犬病由偽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新生仔豬感染后表現神經癥狀;妊娠母豬感染后可引起流產、產死胎;種豬導致不育。本病在我國廣泛存在,給養豬業帶來嚴重威脅。偽狂犬病病毒屬于皰疹病毒亞科;病毒只有l個血清型,但毒株間存在差異。美國發現有個別流行區毒株的毒力有所增強,以往只能導致乳豬和幼豬死亡,而現在也能引起成豬死亡。流行病學:許多研究者認為,其他動物感染本病與接觸豬和鼠有關,所以,豬也是本病毒主要寄主。本病傳播途徑除接觸感染外,亦可經皮膚傷口感染;豬配種時可傳播本病。病豬的鼻分泌物中含有病毒,也可以由空氣傳播。哺乳母豬感染本病6?7d后,乳中有病毒,乳豬因吃了帶病毒的乳而感染本病。哺乳仔豬日齡越小,發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斷乳后仔豬發病少。妊娠母豬感染本病毒,常可侵入子宮內感染胎兒。臨床癥狀和病變:偽狂犬病癥狀隨年齡增長而有差異。哺乳仔豬和妊娠母豬感染后,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2周齡內哺乳仔豬有發熱、嘔吐、下痢、鳴叫;有的豬眼球上翻,呼吸困難,并出現明顯神經癥狀。如震顫,共濟失調,發抖,間隙麻痹,作前進或后退轉動,倒地時四肢劃動,常見有藏癰發作或昏睡,觸摸時肌肉抽搐,最后因衰竭死亡。3?4周齡豬主要癥狀同上,病程略長,病死率40%?6%,部分耐過豬常有后遺癥,如偏癱或發育受阻。妊娠母豬表現咳嗽、發熱,接著發生流產,木乃伊胎、產死胎和弱仔;產下的弱仔豬1?2d出現嘔吐和腹瀉,運動失調,痙攣,角弓反張,通常在24?36h死亡。還有種豬表現不育癥,母豬返情率高、屢配不上,種公豬睪丸腫脹或萎縮,喪失性欲。一般無特征性病變,如有神經癥狀,則表現為腦膜明顯充血,出血、水腫,腦脊髓液增多,肝、脾有散在壞死點。流產胎兒的腦和臀部皮膚有出血點,腎、心肌出血,肝、脾有灰白色壞死灶。2.2豬細小病毒感染豬細小病毒可引起母豬繁殖障礙性疾病。本病在我國許多養殖場普遍存在。本病毒屬于細小病毒科細小病毒。病霉具有血凝性,能凝集人、猴、豚鼠、小鼠和雞的紅細胞。病毒毒力有強、弱之分。強毒株能通過胎盤感染使胎兒死亡;弱毒株不能經胎盤感染胎兒,往往被選用作疫苗株。流行病學:豬是唯一的易感動物,不同年齡、性別都可感染。特別是初產母豬受感染較多,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或散發。因此在本病發生后,豬場可能連續幾年不斷出現母豬繁殖失敗。如母豬懷孕早期感染,其胚胎和胎豬死亡率可高達80%?100%。本病除經交配、人工授精或胎盤感染以外,也可通過被污染的飼料和環境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有些具有免疫耐受性的仔豬可能終身帶毒和排毒。臨床癥狀和病變:母豬不同孕期感染,所表現繁殖障礙的癥狀不同。在懷孕30?50d感染時,主要產木乃伊胎;懷孕50?60d,多出現死產;懷孕70d常出現流產;懷孕70d以后感染,母豬多能正常生產,但是仔豬常帶有抗體和病毒,而成為重要的傳染源。若懷孕早期胚胎受感染而死亡后,被母體迅速吸收能有效地清除子宮內的傳染源。有些母豬發情不正常或久配不上,最終造成不育癥;對分豬的受精率或性欲沒有影響。主要病變見母豬子宮內膜有輕度炎癥,胎盤有部分鈣化,胎兒在子宮內有被溶解、吸收的現象。感染的胎兒表現不同程度的發育障礙和生長不良,可見胎兒充血、出血、水腫、體腔積液脫水(木乃伊化)及壞死等病變。2.3豬繁殖障礙和呼吸綜合征本病是由病毒引起豬的一種繁殖障礙和呼吸道傳染病。1987年開始在美國和歐洲一些豬場中的豬群流行,是以生殖和呼吸道疾病為特征的新豬病。由于當時病原不明確,而稱為豬神秘病;因為部分病豬的耳部發紫,又稱豬藍耳病;有的根據臨床癥狀特征稱豬流行性流產和呼吸綜合征。直到1992年國際獸疫局在國際專家研討會上采用豬繁殖障礙和呼吸綜合征(PRRS)這一名稱。此病在世界許多國家流行,給各國養豬業造成嚴重損失。PRRSV歸屬于動脈炎病毒屬。歐洲和美國分離的毒株在形態和理化性狀上相似,但用多克隆豬抗體和小鼠單克隆抗體進行血清學試驗,證實在抗原性上有差異;做病毒核育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也證實其抗原性上的差異。因此PRRSV分為2個亞群,A亞群為歐洲原型;B亞群為美國原型。1996年國際獸疫局(0IE)將PRRS列入8類傳染病。流行病學:本病主要侵害繁殖母豬和仔豬,而肥育豬發病溫和。感染的母豬有明顯排毒,在鼻分泌物、糞、尿均含有病毒。耐過豬可長期帶毒和不斷向體外排毒。公豬在感染后3?43d精液中均能分離到病毒。本病可水平和垂直傳播。懷孕中后期的母豬和胎兒對PRRSV最易感染。豬場衛生條件差、氣候惡劣、飼養密度大,可促進本病流行。因為本病可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因此在非疫區嚴禁從疫區引進活豬和公豬的精液。臨床癥狀和病變:根據病的嚴重程度和病程不同,臨床表現不盡相同。急性感染:母豬發熱、精神倦怠、厭食。妊娠母豬后期發生早產、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有的出現產后奶量下降或無乳,少數豬耳部發紫,有的母豬出現四肢麻痹性神經癥狀。早產仔豬在生后即死亡或幾天內死亡,大多出生仔豬表現呼吸困難。肌肉震顫,后肢麻痹,共濟失調,咳嗽、打噴嚏,昏睡,有的仔豬耳部發紫。2?28日齡感染癥明顯,死亡率高達80%。慢性感染:母豬產后出現重新發情,其繁殖性能可能恢復,但每窩活仔豬會減少,受胎率下降10%?15%。公豬感染表現咳嗽、噴嚏、食欲不振、呼吸急促和運動障礙,性欲減退,精液質量下降。主要病變見肺彌漫性問質性肺炎。并伴有細胞浸潤和卡他性肺炎區。流產的胎兒及弱仔剖檢,可見胸腔內積有多量清亮液體,偶見肺實變。2.4流行性乙型腦炎本病又稱為日本乙型腦炎,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先發現于日本,從1871年開始,每年發生于夏、秋季節。當時冬、春季節還流行一種昏睡性腦炎,為了區別起見,1929年昏睡性腦炎稱為流行性甲型腦炎;而將夏、秋季流行的稱為行性乙型腦炎。此病在亞洲地區廣為流行,由于本病疫區范圍較大,又是人畜共患,危害嚴重,被世界衛生組織列人重點制傳染病之一。乙型腦炎病毒屬于黃病毒科黃病毒屬。病毒凝集鵝、鴿、雛雞和綿羊的紅細胞。病毒在堿和酸性作肝活性迅速下降,常用消毒藥有良好的滅活作用。流行病學:在流行地區的吸血昆蟲,如庫蚊和伊蚊體內能分離到病毒,所以本病主要通過帶病毒的蚊蟲叮咬而傳播。病毒在三帶喙庫蚊內可迅速增至5萬?10萬倍,所以本病盛行與蚊蟲盛行的夏、秋季節(7?9月)相吻合。蚊蟲不僅是本病傳播媒介,也是病毒的貯存宿主。豬為本病的主要危害對象,發病年齡多在性成熟期具有感染率高、發病率低的特點,病愈后不再復發,成為帶毒者。其他動物如馬、牛、羊也能易感。人多見于10歲以下的兒童,尤以3?6歲發病率最高。有人認為本病的流行有周期是指經一次大流行之后,大多數動物都成為隱性感染,免疫提高,形成流行間隙,以后易感動物增加,為下一次流行提供有利條件。臨床癥狀和病變:妊娠母豬感染后,多在妊娠后期突然發生流產。在流產之前,母豬略有減食、發熱。流產后癥狀減輕,食欲、體溫恢復正常。流產的胎兒多為木乃伊胎,或瀕于死亡弱仔。部分產不活仔較衰弱不能站立,不會吮乳。同一窩仔豬大小差別大。母豬流產后對繼續繁殖無影響。種公豬體溫升高后發生睪丸炎,一側或兩側睪丸明顯腫大,幾天后腫脹消退或恢復正常。有的睪丸腫脹消退后交變小,喪失制造精子功能。如只有一側萎縮,尚有配種能力。剖檢病變主要見腦和脊髓充血、出血和水腫。子宮內出血、水腫,粘膜上覆蓋粘稠的分泌物。流產胎兒常見腦水腫,腹水增多,皮下有血樣浸潤。胎兒大小不等,有的呈木乃伊化。2.5豬瘟豬瘟病毒不同毒株間存在顯著抗原性差異,盡管分離到不少變異毒株,但都屬于l個血清型,所以豬瘟病毒只有毒力強弱之分。強毒株引起死亡率高的急性豬瘟;中毒力毒株一般引起亞急性和慢性豬瘟;低毒力可引起胚胎感染或初生仔豬感染而導致死亡;還有一種無毒力毒株,能引起高度病毒血癥,但不表現任何癥狀,能引起持續感染。近來研究證實低毒力豬瘟病毒可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當豬瘟病毒低毒力毒株感染妊娠母豬時,起初常不被覺察,但病毒可侵襲子宮中的的胎兒,造成流產、死產或產出不久即死去的弱仔;或者產出仔豬出現先天性肌肉顫抖;有的胎兒木乃伊化、畸形;胎兒全身皮下水腫,胸、腹腔有較多積液。皮膚和內臟實質器官常有出血點。Liess等人用低毒力的野毒株(Glertoif)給妊娠40,70,90d的母豬滴鼻感染,結果能引起母豬繁殖障礙。妊娠40d感染發生死胎、木乃伊胎和流產;70d感染,所產仔豬有45%帶毒,新生仔豬出現先天性震顫,往往l周左右死亡;90d感染所產仔豬,無明顯癥狀,但感染豬終身帶毒和排毒。有這些豬存在,即形成豬瘟的常發地區和豬場。近幾年來還發現在母豬妊娠中、后期,應用4?6頭份豬瘟弱毒疫苗免疫時,會導致妊娠母豬體溫升高;部分母豬發生流產和產死胎;而且產出仔豬在腎、膀、淋巴結、喉頭有出血點。筆者已發現有4個豬場的母豬繁殖障礙與豬瘟弱毒疫苗注射有關,因此,應引起我們重視。2.6布魯氏菌病本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在家畜中,牛、羊、豬最常發生,而且可由牛、羊、豬傳染給人和其他動物。布魯氏菌屬有6個種,其中馬耳他布魯氏菌有3個生物型;流產布魯氏菌有8個;豬布魯氏菌有4個。這6個種及其生物型,相互間有些差別,菌株間其形態及染色特性無明顯差別。病豬及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受感染的妊娠母豬,發生流產或分娩時將大量布魯氏菌隨胎兒、胎水和胎衣排出污染環境。流產后母豬的陰道分泌物及乳汁中都含有本菌,可通過消化道、皮膚及粘膜而傳染;交配和吸血昆蟲也可以傳播本病。大部分是由患病的動物而傳染,一般人相互之間不傳染。母豬感染布魯氏菌最明顯的癥狀是流產,多發生在妊娠第4?12周。有的在妊娠第2?3周出現流產,也有的是發生產。如果發生早期流產常不易被發現,流產的胎兒及胎衣被母豬吃掉。母豬流產的前兆:陰唇和乳房腫脹,有時陰道流出粘性和膿性分泌物。少數豬出現胎衣滯留,引起子宮炎和不育。感染公豬常見睪丸和附睪炎,全身發熱,局部疼痛,不愿配種。主要病變見胎衣絨毛膜充血、出血,有時水腫。如流產前胎兒死亡已久,可見胎兒干尸化。睪丸及附睪的實質中有豌豆大壞死灶或化膿灶。2.7衣原體病本病是由衣原體引起的多種動物和禽類的一種傳染病,人也有易感性,成為獸醫公共衛生的一個重要問題。鸚鵡熱衣原體和反芻動物衣原體是動物衣原體病的主要病原菌。衣原體系專性細胞內寄生物,能在雞胚卵黃囊和易感動物細胞內生長繁殖,并且有它自己的生活史。從較小的原生小體長成較大的外膜明顯的中間體,然后再長大為初體,此為繁殖型,無傳染性;隨之進行二次分裂,分裂后個體又變成原生小體,此為成熟型,有傳染性。懷孕豬感染多發生流產,仔豬多表現肺腸炎。據近年報道,反芻動物衣原體和沙眼衣原體可引起混合感染,使孕豬發生流產。病豬和帶菌豬經糞、尿、乳汁及流產胎兒、胎衣和羊水排出衣原狀體,污染飼料和水源,經消化道傳播;塵埃帶菌也可經呼吸道和眼結膜感染;也能通過交配或病公豬精液人工授精感染。本病多發生于初產母豬,流產率40%?9m%。流產前無先兆,往往在懷孕豬突然發生流產、產死胎;有的整窩產出死胎;有的活仔和死仔間隔產出;有的產出弱仔,多在產后數日死亡。公豬發生睪丸和附睪炎癥,陰莖炎和尿道炎。精子活力明顯下降,使母豬受胎率下降。剖檢病變見流產的胎兒皮膚上有瘀血斑,胎兒水腫,肝出血、腫大。子宮內膜水腫、充血,并有大小不等的壞死灶。公豬睪丸變硬,陰莖水腫、出血和壞死。3母豬繁殖障礙疾病的診斷以上幾種傳染性疾病均能引起母豬和公豬的繁殖障礙。另外豬弓形蟲病也會導致妊娠母豬發生流產和產死胎或產出發育不全的仔豬。因為這些傳染病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的癥狀都很相似,從臨床癥狀很難確診。所以確診由哪種傳染病引起的,顯得非常重要。只有診斷正確,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有效防制措施,最終有效控制母豬繁殖障礙性疾病的發生。診斷這些傳染病可從以下2個方面進行。3.1根據每種傳染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及特征性癥狀和病變作出初步診斷3.1.1偽狂犬病豬是偽狂犬病病毒貯主,可以從皮膚傷口感染。哺乳仔豬日齡越小,發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斷奶后仔豬發病少。病毒可侵入子宮內感染胎兒。仔豬發病后有明顯的神經癥狀,有特征性的后軀麻痹,作前進或后退轉動,倒地時四肢劃動。產下弱仔出現嘔吐和腹瀉,運動失調,痙攣,角弓反張,種豬不育癥等。3.1.2豬細小病毒感染本病多發生于初產母豬,懷孕早期時,其胚胎和胎豬死亡率可達80%?100%。具有免疫耐性的仔豬可終身帶毒和排毒。妊娠早期感染主要產木乃伊胎;70d感染時主要是死產;70d感染以流產為主,見胎兒充血、水腫、出血、木乃伊化;70d以后感染可正常生產,但胎兒發育障礙,生長不良。公豬性欲不受影響。3.13豬繁殖障礙和呼吸綜合癥耐過豬可長期帶毒和排毒。公豬精液中含有病毒。懷孕中后期的母豬和胎兒對PRRSV最易感。妊娠后期發生早產、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有少數病豬耳部發紫。大多數仔豬出生后表現呼吸困難,有的仔豬耳部發紫。特征性病變是彌漫性問質性肺炎,伴有細胞浸潤和卡他性肺炎區。3.1.4流行性乙型腦炎本病主要通過帶毒的蚊蟲叮咬而傳播,有明顯的季節性,呈周期性流行。多在妊娠后期發生流產,多為死胎和木乃伊胎,流產前有發熱癥狀。公豬也有體溫升高,一側或兩側睪丸明顯腫大。特征性病變是腦和脊髓充血、出血和水腫。3.1.5豬瘟低毒的毒株感染妊娠母豬能引起母豬繁殖障礙。妊娠40d感染時,發生流產、產死胎和木乃伊胎;70d感染時,產出新生仔豬出現先天性震顫。妊娠母豬用豬瘟弱毒注射會導致母豬體溫升高,部分母豬發生流產和產死胎。產出仔豬在腎、膀脫、淋巴結和喉頭有出血點。3.1.6布魯氏菌病母豬感染布魯氏菌最明顯的癥狀是流產,多發生在妊娠第4?12周。有的在妊娠2?3周出現流產。胎衣絨毛膜充血、出血和水腫。胎兒死亡久可見胎兒干尸化。公豬常見睪丸和附睪炎,全身發熱。3.1.7衣原體病多發生于初產母豬,流產率40%?90%。往往在懷孕后期突然發生流產、產死胎,有的整窩產出死胎。公豬除睪丸和附睪炎外,還見有陰莖炎或尿道炎。3.2實驗室診斷病原分離和鑒定是上述幾種傳染病最可靠的診斷方法。可根據各種病原的生物學特性進行分離培養,分離出來病毒應用陽性血清作中和試驗,或免疫熒光抗體技術進行鑒定。布魯氏菌可作血清凝集試驗、補體結合試驗來鑒定。偽狂犬病可用病豬和流產胎兒的腦組織和脊髓接種免疫,見免疫接種部位發生奇癢,不久死亡。這種方法可確診偽狂犬病。血清學診斷方法。以上幾種傳染病都可以采用補體結合試驗、熒光抗體技術和ELLSA。ELLSA應用最廣,它可以檢測抗體也可以檢測抗原,具有快速、特異性高、敏感等特點。目前廣泛應用于流行病學調查和發病時快速診斷。由于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近年逐步應用PCR和核酸探針診斷技術,這種方法更加準確、特異、敏感,而且是微量的。偽狂犬病、豬細小病毒感染、衣原體病、布魯氏菌病還可以應用瓊脂擴散試驗、間接血凝試驗進行診斷;細小病毒和乙腦亦可采用HI。總之,以上各種診斷方法可供選擇應用,應該以特異性高、敏感、快速、簡便為主。4母豬繁殖障礙疾病的防制措施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的因素較多,要減少和控制繁殖障礙的發生,不能只針對傳染性疾病的因素,而忽視非傳染性因素,因此防制辦法應該是綜合性的。現提出以下幾種防制措施。4.1非傳染性的因素應該切實排除加強母豬和種公豬飼養管理。根據不同時期調配飼料營養,做好環境衛生工作,杜絕傳染源污染豬場的環境,以及落實豬場衛生防疫措施。如果這些問題切實做好了,母豬繁殖障礙還是沒有得到控制,此時應該重點從傳染病的角度進行深入調查和確診。4.2傳染性因素的防制應從以下4個方面著手。首先對全場的豬群進行血清學調查。如果沒有注射過上述疫苗的豬群出現某些傳染病的血清陽性率高,證實該豬群已感染某些傳染病,可將該豬場列為某些傳染病的污染場。此時應提出針對某些傳染病的綜合防制措施,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有計劃地應用疫苗免疫接種。偽狂犬病:目前有弱毒疫苗、弱毒滅活苗、野毒滅活苗及基因缺失苗。應用這些疫苗,可大大降低該病的發生,但靠疫苗不能消滅此病。一般無本病的豬場應禁用疫苗。應用基因缺失苗,只能用l種缺失基因,不能接種2種不同基因缺失疫苗,因為病毒會發生基因重組現象。歐洲國家規定只能用滅活苗,嚴禁使用弱毒苗。我國在污染不嚴重的地區,建議用滅活苗為宜,安全性好。滅活苗在配種前免疫l次,間隔4~6周加強免疫l次,斷奶后仔豬免疫1次;弱毒苗在第l次后,間隔4~6周再免疫l次,以后每隔半年免疫l次;基因缺失苗也可按上述免疫法。美國從1989年制定10年控制該病的撲滅計劃,分5個階段實施:①準備階段,制定計劃和工作安排。②感染豬抗體普查,對陽性豬采取控制和凈化措施。③對感染豬的確診和強制撲滅。將該病控制在10%以下。以上3個階段可以使用疫苗免疫。④嚴密監控,在l年內不出現新的偽狂犬病感染豬群,這階段嚴禁使用疫苗。⑤建立無偽狂犬病豬群。美國和歐洲目前應用基因缺失苗,結合血清學鑒別診斷方法根除本病。血清學鑒別方法是采用gE-ELISA,gC-ELISA,gC-ELISA能區別疫苗毒和野毒感染的動物。上述這些撲滅措施值得我們借鑒。豬細小病毒感染:對初產母豬進行免疫接種。滅活苗在配種前1~2個月免疫,免疫期可達4個月,仔豬母源抗體可持續14~24周;也可用弱毒疫苗免疫。配合豬場環境的消毒。母豬繁殖障礙與呼吸綜合癥:目前有弱毒疫苗和滅活苗。弱毒疫苗有散毒的危險,所以只能限在疫區污染豬場使用,不能擴大使用范圍。滅活苗一般在配種前進行2次免疫,即配種前2個月首免,間隔l個月二免;滅活苗是很安全的,一般在受威脅區或輕度污染場使用。沒有本病的豬場可以不用疫苗。但加強防范措施,如嚴禁從外面引進豬和精液,加登血清學監測。乙型腦炎:防制乙型腦炎可從3個方面著手。對畜群用乙腦疫苗免疫接種,一般在每年蚊蟲出現前。南方3月底4月初和北方4月底5月初前進行免疫;其次消滅傳播媒介,做好滅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降低留置針堵管發生率:PDCA質量持續改進
- 3-1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
- 福建省廈門市2023~2024學年高一數學下學期第二次月考試卷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2025年小升初數學高頻考點模擬卷含解析
- 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實驗2024-2025學年3月初三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英語: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南山學院《工程法律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2025年初三二診模擬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武漢海事職業學院《基礎醫學概論Ⅱ3(病理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健康工程職業學院《跨文化交際理論導論俄》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025如皋統計局事業單位考試真題及答案
- 五一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 2025年高考英語二輪復習專題01 閱讀理解之細節理解題(課件)(新高考)
- GB/T 27030-2025合格評定第三方符合性標志的通用要求
- 國家衛計委-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
- 超星爾雅學習通《軍事理論(中北大學)》2025章節測試附答案
- 2025年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新版
- 預制菜烹飪知識培訓課件
- 教學設計-3.7函數圖形的描繪
- 《數字資源利用》課件
- 《馬達保護器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