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選修一7.1-危機籠罩下的俄國(修)_第1頁
高中歷史選修一7.1-危機籠罩下的俄國(修)_第2頁
高中歷史選修一7.1-危機籠罩下的俄國(修)_第3頁
高中歷史選修一7.1-危機籠罩下的俄國(修)_第4頁
高中歷史選修一7.1-危機籠罩下的俄國(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俄國農奴制改革[關于俄國]?1707.54萬平方公里?

東正教?

基輔羅斯時期-蒙古人統治(建立欽察汗國)-莫斯科大公國-羅曼諾夫王朝

-蘇維埃時期—蘇聯時期—俄羅斯?

沙皇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關于俄國]冬宮圣彼得堡[關于俄國]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危機籠罩下的俄國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內容、評價、影響1861年改革對俄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

專題七俄國農奴制改革第一節危機籠罩下的俄國-------改革的背景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書本框題:

了解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歷史背景是從哪幾方面闡述?

經濟:第一子目;政治:第二子目;思想:第三子目;軍事:第四子目;統治階級:第五子目。(一)經濟: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發展1、農奴制發展狀況一、背景

俄國的農奴制是15世紀下半葉~19世紀上半葉,俄國在以勞役制為主要剝削形式的地主莊園經濟基礎上建立的經濟、法律制度。農民被束縛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處于社會最低層,實際上是農奴。

農民:租種地主的土地,也有屬于自己的私有土地,人身比較自由。

農奴:封建社會中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的農業生產者。在經濟上受剝削,沒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權利,處于社會最底層。

奴隸:為奴隸主勞動,沒有自己的土地,也沒有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隸主任意買賣或殺害。農民、農奴、奴隸區別農奴的狀況(1)經濟上,被地主殘酷剝削,所有財產包括子女都歸地主所有。(2)政治上,沒有人身自由和政治權利:被固定在地主的莊園里,被任意毆打、出賣。(一)經濟: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發展1、農奴制發展狀況一、背景2、資本主義發展狀況一、背景(1)農業方面:A、地主建立用雇傭勞動力代替農奴的資本主義農場B、農奴內部分化、出現新興農村資產階級(2)工業方面:

19世紀30年代末,俄國開始了工業革命,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工業企業和自由勞動力數量增加。3、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的狀況

探究一:為什么說俄國農奴制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1)勞動力:2)市場:3)原料:4)資金:5)技術:被束縛在土地上,無自由人民購買力低,國內、國際市場狹小農業落后,西歐供應地經濟水平低,投入工業的資金不充足;

技術水平低,處于手工工場階段;國別人均收入(盧布)

鐵產量(萬噸)

鐵路長度(公里)

制度俄國7129(1860年)1600(1860年)英國323225(1850年)14603法國1509160封建農奴制資本主義資本主義以上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俄國落后于西方,農奴制成為俄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嚴重障礙(封建君主專制國家)【材料】俄國自彼得一世改革以來,一直注重面向西方,發展近代工業,19世紀初,俄國的生鐵產量曾一度高居世界首位。[背景材料]19世紀中期俄國與西歐國家經濟比較(二)政治:階級矛盾尖銳農奴:工人:少數民族:廢除農奴制,爭取土地和自由;

提高工資、改善待遇、限制工場管理人員的殘暴行為;擺脫階級壓迫(三)思想:出現了反農奴制和專制的新思潮1、十二月黨人(原因、主張、活動、影響)主張廢除農奴制度和等級制度,建立共和國,但以失敗告終,反映了統治階級內部出現分化(俄國貴族革命家)。十二月黨人起義,1825年十二月黨人(三)思想:出現了反農奴制和專制的新思潮1、十二月黨人(原因、主張、活動、影響)2、革命民主主義者(1)代表:(2)主張:3、影響:

赫爾岑,青年時代深受十二月黨人的影響,從此投身于推翻農奴制度的革命宣傳活動。他是由貴族革命家到革命民主主義者的過渡性人物,是俄國著名的思想家、作家,革命宣傳鼓動家。1847年他被迫流亡西歐,1852年移居倫敦。次年他在倫敦創辦“自由俄羅斯印刷所”,開始出版一種革命的雜志《北極星》,表示他決心繼承十二月黨人的事業。赫爾岑車爾尼雪夫斯基

尼·

格·

車爾尼雪夫斯基(1828—1889年),出生在薩拉托夫城一個神甫家庭里。他非常憎恨沙皇專制制度。從大學時期起就苦苦尋求改造這一社會的答案。大約在這一時期,車爾尼雪夫斯基接觸到費樂巴哈哲學,逐漸成為一個空想社會主義者。其代表作有《怎么辦?》(三)思想:出現了反農奴制和專制的新思潮1、十二月黨人(原因、主張、活動、影響)2、革命民主主義者(1)代表:(2)主張:用暴力革命推翻沙皇專制統治,廢除農奴制

3、影響:遙相呼應,加重危機

變革的呼聲普希金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專制的暴君和魔王,我帶著殘忍的高興看著你的覆滅,你子孫的死亡。”

——普希金

結論:意識形態的呼聲敲響了農奴制的喪鐘。

(四)軍事:克里米亞戰爭失敗1)原因:2)借口(導火線):3)經過:4)結果:5)性質:主觀:俄國為轉移國內矛盾;客觀:①土耳其有重要經濟和戰略地位;土耳其衰落

②俄國與英法爭奪近東霸權巴勒斯坦的管轄權問題。

俄軍戰敗,簽訂《巴黎和約》(敗因和影響)

英法聯軍與俄國爭奪土耳其英國鐵甲艦俄國在戰爭中使用的帆船國家槍支戰艦運輸工具運輸通道軍用物資俄國滑膛槍木帆船牛車馬車泥路缺乏英法來復槍汽船火車鐵路充足

思考2:俄國為什么會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這暴露了哪些問題?帶來怎樣的影響?(1)直接原因:俄國軍隊裝備落后,彈藥糧食供應不足,作戰準備不充分,軍心不齊;(2)間接原因:(3)根本原因:封建農奴制的俄國在經濟上、軍事上遠遠落后于資本主義的英法等西歐國家。戰爭期間國內農民運動高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