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_第1頁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_第2頁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_第3頁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_第4頁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部分(本卷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考試形式:閉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答案涂在答題卡對應題號的方框內。1.歷史教師在介紹我國某早期人類時說:“他們生活在距今約70-20萬年,已經會使用天然火,過著群居的生活”。此早期人類是A.元謀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2.袁隆平院士曾動情地說:“我們國家從六千年前就開始種植水稻。”袁隆平院士的結論來源于我國發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豐富的稻類文化遺址。該遺址是A.元謀人遺址 B.山項洞人遺址 C.半坡遺址 D.河姆渡遺址3.《史記》記載“黃帝居中,四夷賓服”。后來,不論是虞夏商周的華夏族,還是夷蠻戎狄的“四夷”族,都視黃帝為“高祖”,自稱為“黃炎之后”、“炎黃后裔”。這體現了A.郡縣制度確立 B.華夏認同逐漸擴大 C.分封制已經瓦解 D.統一格局初步形成4.《禮記》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為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是為小康。”一般認為標志著中國進入“天下為家”時代的是A.夏朝建立 B.炎黃部落聯盟建立 C.春秋戰國時代開始 D.秦朝建立5.考古學家發掘了數以萬計的甲骨片,甲骨片上所記的多是占卜語言。凡祭祀、戰爭、風雨、天象、農業以及病疫等都是通過占卜向上天請命。這種文字最早可能出現在A.夏朝 B.秦朝 C.商朝 D.晉朝6.歷史學家許停云先生在《萬古江河》中指出:“周人小國寡民僻居西部,面對東部的廣土眾民,不能不設計一套統治機制——‘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制度”。這一制度是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7.“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材料中反映的春秋時期的霸主是A.晉文公 B.楚莊王 C.秦穆公 D.齊桓公8.《史記·周本紀》記載:“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這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特征是A.國家統一 B.民族交融 C.生產力發展 D.諸侯爭霸9.《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各以差次名田宅(差次:等級差別;名田宅:占有土地、房產),臣妾衣服以家次(以家次:按照各家爵位等級決定)。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辈牧戏从沉松眺弊兎ˋ.確立縣制 B.嚴明法度 C.鼓勵耕織 D.獎勵軍功10.《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边@一景況得益于A.大禹治水 B.都江堰的修建 C.靈渠的開鑿 D.大運河的開通11.萬物運行有其自然的法則,人們應該順應自然;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人們與世無爭,天下就能太平。以上觀點屬于A.墨子 B.孔子 C.老子 D.韓非子12.郭沫若說:“由秦到現在兩千多年了,我們依然感覺著春秋戰國在學術思想上是中國的黃金時代。”郭沫若之所以這樣評價是源于A.百家爭鳴的活躍局面 B.諸侯爭霸的混亂局面C.競相改革的時代風潮 D.商業繁榮的城市景觀13.秦統一后建立起“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丹陰山至遼東”的幅員遼闊的國家。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A.采用禪讓制 B.實行分封制 C.推行郡縣制 D.實行世襲制14.《史記·過秦論》記載:“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紀,百姓困窮而主弗收恤……是以陳涉……奮臂于大澤而天下響應者,其民危也。”這段史料適合用于研究A.秦末農民起義的原因 B.秦末農民起義的經過C.秦末農民起義的特點 D.秦末農民起義的影響15.“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內容涉及社會各方面,不虛美,不隱惡,不受正統思想的束縛”。此話評論的對象應是A.《史記》 B.《論語》 C.《道德經》 D.《資治通鑒》16.鹽城古稱“鹽瀆”。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在全國產鹽區設置鹽官、在產鐵區設置鐵官,由鹽,鐵官主持生產、銷售,嚴禁私產私售。其中鹽瀆縣系全國49個鐵官所在縣之一。材料中的措施A.造成了社會的動蕩 B.加強中央集權C.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D.廢除了重農抑商政策17.右圖是關于東漢時期政治局勢的一幅漫畫。此漫畫反映的歷史現象A.諸侯強大威脅中央 B.社會局面比較安定C.外戚宦官交替專權 D.母后主政皇帝無權18.南陽武侯祠聯:“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膘袈撝小八嫫苡没鸸ァ彼傅膽鹨凼茿.赤壁之戰 B.巨鹿之戰 C.淝水之戰 D.長平之戰19.右圖所示磚畫出土于甘肅嘉峪關的魏晉古墓,生動反映了當時漢人胡食、胡人牛耕的生活場景。這組磚畫可以用來直接研究A.江南開發 B.民族交融 C.政權并立 D.北方統一20.“北人謂土為拓,后為跋……故為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諸功臣舊族自代來者,姓或重復,皆改之?!边@一旨令的頒布者是A.秦始皇 B.周平王 C.漢武帝 D.北魏孝文帝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21題11分,22題9分,23題10分,共30分。21.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這一時期人們使用磨制石斧等工具先砍伐地面上的雜草樹木,在草木干燥后用火焚燒,經過火燒的土地變得松軟,即可進行播種,種植農作物。傳說炎帝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傳說炎帝曾親嘗草藥,解決人民病痛之苦。——王存、胡駿杰《中國神話大全》材料二如圖材料三文帝重視農業,十三年下詔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復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稅一,并成為漢朝定制。文帝時,丁男徭役減為“三年而一事”,算賦也由每年百二十錢減為四十錢?!宀潯吨袊肪V要》(上)材料四自西晉末年至東晉南朝時期,北方人民渡淮過江。他們來自封建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的黃河流域,擁有比較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豐富的勞動經驗。南方本是以農業為主,之后學習北方的先進生產技術,開發“蠻田”產量頗豐?!稏|晉南朝時期的移民浪潮與土地開發》(1)據材料一說明原始農業社會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有哪些?(2分)(2)材料二中兩圖反映了春秋時期農業發展的兩項重要技術,它們分別是什么?并說明它們的出現對當時社會的發展有何作用?(3分)(3)據材料三,概括文帝、景帝發展農業的措施。他們的統治局面歷史上稱作什么?(3分)(4)根據材料四,概括“北方人民渡淮過江”的影響。(2分)(5)綜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我國“糧食安全”的認識。(1分)22.實驗中學某歷史小組開展以秦漢時期歷史為主題的項目化學習。請你參與探究學習活動,并完成以下任務清單。[任務一:制度的建立與完備]材料一(1)結合所學知識,秦朝的御史大夫和漢朝刺史的職權有何共同之處?漢朝諸侯王墓室出土的金縷玉衣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西漢初年諸侯王勢力的強大,已威脅中央權力。為此,漢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2分)[任務二:疆域的統一與拓展]材料二(2)對比秦漢疆域圖,西漢王朝在西北地區拓展了大片領土。當時西漢王朝設置什么機構來管理地圖中A地區?該機構的設置有何意義?(2分)[任務三:文明的交流與融合],材料三絲綢之路最初是軍事路、外交路……之后是民生路、商業路、世貿路,再之后發展成了當時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長安到西城,到中亞,到西亞,再綿延至歐洲。物質交流的同時,中國文化、印度佛文化、伊斯蘭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間交集共生。——穆濤《漢代的政治豐碑和國家隱痛》(3)根據材料三,請從交流內容方面概括絲綢之路的特點。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概括絲綢之路開通的作用。(2分)[任務四:改變世界的偉大發明]材料四紙的出現是人類文字載體發展史中的劃時代革命。兩千多年來作為世界各國通用的材料,紙在保存和傳承人類文化遺產中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思恰吨袊糯拇蟀l明》(4)西漢時人們已經掌握了造紙的基本方法。東漢時誰改進了造紙術?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說明造紙術的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影響。(2分)[任務五:歷史地位與影響的總結]材料五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造成中華文明這一鮮明個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國歷史上歷經數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統”思想的潛移默化,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而秦漢時期正是這種理念完全定型的關鍵階段?!S樸民《論秦漢文化的時代精神》(5)根據材料五并結合所學,概括秦漢時期的歷史地位。(1分)23.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孔子極力倡導仁人君子之道。從理想人格的意義講,孔子所謂的仁人君子不僅應關切個人自我道德品格修養,具備忠信、孝悌、克已、禮讓、好學、知勇、仁恕等諸美德,而且更應懷抱經世濟民的情懷,“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执婀狻犊鬃有抡摗凡牧隙加抟詾橹T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稘h書·董仲舒傳》材料三歷史結論史實朱樅鵬:中國是世界上產生天文學最早的國家之一,很早就開始探索宇宙的奧秘,在探索外太空的世紀里不能沒有中國人。(天文學)(示例)商代甲骨文記載了多次日食、月食。屠呦呦: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通過繼承發揚,一定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從而造福人類。(醫藥學)材料四讀圖思史圖1《齊民要術》圖2圖3王羲之和《蘭亭序》摹本圖4云岡石窟(1)根據材料一概括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應具備怎樣的品德。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張。(3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張。結合所學,該主張被采納后對后世儒學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2分)(3)仿照材料三中的示例,為科學家屠呦呦的結論提供一例相應的史實。(1分)(4)史料是我們了解歷史的主要依據,主要包括文獻史料、實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種類型,材料四中圖1和圖4分別屬于哪一類型史料?依據材料四,指出圖2人物在數學領域代表性的成就。概括材料四所反映的共同主題。(4分)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歷史試題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BACCDDDBCACAA題號1617181920答案BCAB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21題11分,22題9分,23題10分,共30分)21.(1)磨制工具的發展,農作物的種植;(2分)(2)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2分)促進農業的發展,促進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推動社會轉型;(1分)(3)措施:減免田租;減輕徭役、算賦。(2分)局面:文景之治;(1分)(4)影響:北方人口南遷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2分)(5)要重視農業的發展,保證國家糧食安全;重視農業技術的發展;制定有利于農業發展的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22.(1)職權:都掌管監察;實行推恩令;(2分)(2)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標志著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2分)(3)交流內容豐富,物質交流與文化交流相結合;或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1分)作用: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促進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的交流;或促進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1分)(4)蔡倫;(1分)造紙術的發明,有利于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使人類書寫材料(文字載體)發生重大變革;有利于人類文化遺產的保存和傳承。(任意一點,1分)(5)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鞏固奠定了基礎。(1分)23.(1)品德: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