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大草原開發)滑索建設項目環評報告_第1頁
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大草原開發)滑索建設項目環評報告_第2頁
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大草原開發)滑索建設項目環評報告_第3頁
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大草原開發)滑索建設項目環評報告_第4頁
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大草原開發)滑索建設項目環評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報批本)2《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說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由具有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資質的單位編制。1、項目名稱——指項目立項批復時的名稱,應不超過30個字(兩個英文字段作一個漢))2、建設地點——指項目所在地詳細地址,公路、鐵路應填寫起止地點。3、行業類別——按國標填寫。4、總投資——指項目投資總額。5、主要環境保護目標——指項目區周圍一定范圍內集中居民住宅區、學校、醫院、保護文物、風景名勝區、水源地和生態敏感點等,應盡可能給出保護目標、性質、規模和距廠界距離等。6、結論與建議——給出本項目清潔生產、達標排放和總量控制的分析結論,確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說明本項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給出建設項目環境可行性的明確結論。同時提出減少環境影響的其他建議。7、預審意見——由行業主管部門填寫答復意見,無主管部門項目,可不填。8、審批意見——由負責審批該項目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復。6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大草原開發)滑索建設項目建設單位貴州百里杜鵑旅游開發投資公司法人代表聯系人通訊地址貴州省畢節市百里杜鵑管理區普底鄉大荒村聯系電話傳真/郵政編碼551518建設地點貴州省畢節市百里杜鵑龍峰村立項審批部門百里杜鵑發改委批準文號2018-522429-84-03-370234建設性質新建★改擴建□技改□行業類別及代碼N7869其他游覽景區管理(平方米)420綠化面積(平方米)/總投資(萬元)600其中:環保投資(萬元)環保投資占總3.2評價經費(萬元)/預計投產日期年1月:一、項目由來當前,百里杜鵑已進入快速發展和轉型升級時期,并被國家旅游局先后獲批為5A級旅游景區和全域旅游示范區。百里杜鵑旅游接待量及收入近年持續迅猛增長,但淡旺季嚴重失衡,度假、休閑的形象及接待能力也較弱。為打破百里杜鵑旅游淡旺季失衡狀態,特提出建設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大草原開發)滑索建設項目。滑索項目的打造,依托于百里杜鵑全域旅游的大環境,分流春季大客流,以其娛樂性為特色,吸引其他季節的游客,成為百里杜鵑春季花節外的重要補充,以逐步完善百里杜鵑的全域旅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82號《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環境保護部令第44號)及《關于修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部分內容的決定》(生態環保部令第1號)的有關規定,本項目屬于“四十、社會事業與服務業”中“120旅游開發”中“其他”類項目,應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貴州百里杜鵑旅游開發投資公司特委托廣州廣茂環境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承擔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編制工作(見附件1)。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開展了詳細的現場調查、資料收集工作,在對項目的環境現狀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后,按照相關技術規范和有關7規定,編制本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報請環保主管部門審批,以期為項目實施和環境管理提供參考依據。二、工程規模建設項目名稱: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大草原開發)滑索建設項目。建設單位名稱:貴州百里杜鵑旅游開發投資公司。建設性質:新建。總投資:項目總投資600萬元。占地面積:420m2。建設期:3個月。建設地點:百里杜鵑龍峰村;上站地理坐標為東經105°52′54.06″,北緯27°15′41.58″,下站地理坐標為東經105°52′42″,北緯27°15′60″。項目地理位置詳見附圖1。2、本項目與貴州省旅游扶貧項目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工程的關系貴州省旅游扶貧項目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工程原用名包括“貴州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百里杜鵑大草原開發建設項目)”、“貴州省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旅游扶貧項目”。該項目位于貴州省西北部百里杜鵑管理區,是貴州百里杜鵑旅游開發投資公司打造的以彝族軍事文化為主題,集山地休閑、素質拓展、民族文化體驗于一體的戶外休閑體驗景區。其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東入口游客中心、西入口游客中心、奢香文化園、奢香主題客棧、古城樓、帥營、草原休閑街、原野民宿、奢香會所、索瑪茶室、索瑪花廊等。這些建設內容分布在用地地塊內。該項目已于2017年3月20日取得貴州百里杜鵑環境保護局《關于貴州省旅游扶貧項目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貴百環復(2017)10號】,具體詳見附件3。本項目位于貴州省旅游扶貧項目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工程用地范圍內的西側。本項目滑索上站東側為滑草場、跑馬場等娛樂項目,滑索下站位置西側為西入口游客中心。本項目與貴州省旅游扶貧項目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工程位置關系見圖1-1。8圖1-1本項目與貴州省旅游扶貧項目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工程位置關系圖、工程內容項目總用地面積為420m2,其中上站用地面積為160m2,下站用地面積為260m2;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長約600m的滑索各8條,并配套建設站房。其工程內容包括上站房、滑索線路、下站房。1。9表1-1項目主要工程內容表工程工程名稱工程規模建設內容主體工程上站房主要建設乘客乘降平臺、設備間、變配電房、臨時售票室、檢票口。滑索采用單組八道雙承載索直滑式,滑索道數:8道,承載人數:1人/道/次,運行速度:16.9m/s。滑索支架4座采用鋼管式支架,支架上設有爬梯、檢修平臺和起重架。下站房主要建設乘客下客平臺、設備間、變配電房、值班室、出站口。公用工程供電本項目供電來源于市政供電網供給,上下站均采用10kV電源進線,上下站分別設置一座10kV/04室內變配電房。給水本項目未設置給水工程。排水本項目在上站房、下站房旁設置雨水溝,雨天時,雨水經雨水溝排入附近溝渠。環保工程噪聲降噪措施采取選購低噪聲設備,設置減震墊,合理布局等措施控制機械設備噪聲;采取加強管理、宣傳文明游覽等措施控制游客游覽噪聲。垃圾收集滑索的上站房和下站房分別設置2個垃圾桶,經垃圾桶集中收集后由保潔人員統一運輸至西側游客服務中心生活垃圾收集點,委托當地環衛部門統一處置。4、滑索運行工藝本項目所建滑索采用單組八道雙承載索直滑式,為無動力型直滑式,是一空中索道式游藝設施,二端選采用水平方向平行布置的二根φ18-ZAA-6*19S-IWR-1770-ZS特種鋼芯鋼絲繩,通過門型架鞍座到錨固座固定連接,形成架空軌道。相距602米,形成落差46.35米,滑具載客乘座后靠自身重力從上站乘客平臺快速下滑,經過下站緩沖擋車、緩沖彈簧組、防撞墊組減速后至下站著陸平臺;滑具及乘坐物等裝備通過回收裝置至上站;如此往復運行以達到游樂輸送之目的。本套系統采用單組雙道+回收索形式;雙道滑道各自獨立運行,將會有更好的娛樂效果。5、主要設備情況本項目滑索主要設備由線路、上站設備、下站設備(包括減速裝置)、滑具、通訊設備、基礎等裝置組合。(1)線路:包括承載鋼絲繩、牽引鋼絲繩、二次保護索及其附屬標準件。(2)上站設備:采用型鋼組合,包括錨固座、橫梁、立柱、鞍座、繩夾、乘客乘降平臺、放行裝置、圍欄、安全網等。承載鋼絲繩通過上站門型架上的鞍座穿過索具螺旋扣調整張力后,再到錨固座上纏繞不少于4圈后用繩夾固定;二次保護索纏繞于立柱之間的法蘭管,并用繩夾固定。乘客由進站通道進入后在等候區域等待上站工作人員按排,上站工作人員首先自已穿戴好工作服與安全繩,用放行鉤把滑具固定,然后協助乘客穿戴好安全帶,用無線通信告之下站工作員上站開始放行,再扳動放行裝置上的放行鉤,乘客下滑到上站臺柵欄門處,上站工作人員也到柵欄門處,放掉二道放行鉤,輕推乘客由上站向下站(3)下站設備:采用型鋼組合,包括橫梁、鞍座、錨固座、繩夾、緩沖擋車、緩沖彈簧組、防撞墊組、乘客下客平臺、圍欄、安全網等。承載鋼絲繩通過下站門型架上的鞍座,再到錨固座上纏繞不少于4圈并用繩夾固定;二次保護索纏繞于立柱之間的法蘭管,并用繩夾固定。乘客到達下客平臺前通過緩沖擋車及緩沖彈簧組進行減速制動,如果不能制動,乘客再用腳接觸防撞墊組停止,防撞墊組為最后一道保護裝置。(4)滑具:滑具采用不銹鋼制造;乘坐物及安全吊帶(選用高強度柔性材質制作)、安全扣(金屬材料),破斷強度不小于12KN;乘客穿戴好乘坐物安全吊帶后利用吊掛帶及彈簧扣與滑車主板聯接并做好二次保護后可以開始滑行。(5)通訊設施:采用無線通訊進行上下站及外界聯絡,上下站必須配置一套無線通訊。即每道滑索配置上下共二個無線通訊,每道所配置的無線通訊應使用不同頻率,避免通訊過程相互干擾。(6)基礎:混凝土澆筑包括站臺基礎和錨固基礎;站臺基礎上布置圍欄、安全網、乘客乘降平臺、下客平臺;錨固基礎上布置上下門型架、錨固座等,各結構均采用地腳螺栓方式聯接。6、本項目用地情況本項目占地面積420m2,主要占地類型為灌木林地,其中上站房占用灌木林地面積為160m2,下站房占用灌木林地面積為260m2。7、工作制度和勞動定員本項目勞動定員共10人,采取8小時常白班工作制,年工作365天。項目內不設食宿,員工飲食主要依托配送的盒飯;員工均住宿在普底鄉鵬程小區內,由建設單位同一提供住宿,每天由班車統一接送。8、游客容量預測根據業主提供的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2015年—2017年旅游人次統計顯示,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2015年全年游客接待量為102.6萬人,2016年全年游客接待量為161.28萬人,2017年全年游客接待量為170.7萬人。考慮相應的增長率,預計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到2025年全年游客接待量將達200萬。本項目為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大草原開發)滑索建設項目,由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2025年游客容量為200萬/年,預計在節假日高峰期游客游玩本項目的人數程(1)供電本項目供電來源于市政供電網供給,上下站均采用10kV電源進線,上下站分別設置一座10kV/0.4室內變配電房,為上站房、下站房提供基礎用電設施的供電。(2)供水根據本項目主要工程內容情況可知,項目未設置給水工程,僅在上站房和下站房內設置幾臺自助售賣機。(3)排水本項目營運期未產生污水,其排水主要為雨水排放,擬通過在上下站房附近設置雨水溝,將項目區域內的雨水經雨水溝引入附近溝渠。(4)依托工程本項目未設置辦公、零售攤位、小吃餐飲攤位、衛生間等生活設施,僅在上站房設置一個簡單的臨時售票窗口,在下站房設置一小型值班室。若游客、工作人員所需用水、洗手、入廁等生活設施,可依托奢香山地公園內的獨立公廁。根據奢香山地公園規劃設計可知,為更好的給游客提供必要的生活設施,在奢香山地公園各處均建有獨立公廁,可有效的滿足游客所需。同時,本項目下站房距離西面西入口游客服務中心較近,約120m,可滿足本項目游客生活所需。10、總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本項目位于貴州省旅游扶貧項目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工程用地范圍內的西部區域,由本項目平面布置圖2可知,本項目分為上站房、下站房進行建設。其中上站房位于滑草區的西側,占地面積為160m2,站房內由東向西分別檢票口、乘客乘降平臺、臨時售票室、設備間、變配電房;下站房位于游客服務中心西入口的東側,占地面積為260m2,站房內由東向西分別建設乘客下客平臺、變配電房、設備間、值班室、出站口。本項目建設內容較為簡單,整體布局流程連貫、緊湊,充分利用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天然的環境優勢,為游客提供愉悅的游玩項目,提升了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游覽舒適度,因此,本項目總平面布置較為合理。項目平面布置見附圖2。11、產業政策和規劃符合性分析(1)產業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據《產業結構調整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有關條款的決定(國家發展改革委2013年第21號令),本項目屬于鼓勵類中“三十四、旅游業”的“2、鄉村旅游、生態旅游、森林旅游、工業旅游、體育旅游、紅色旅游、民族風情游及其他旅游資源綜合開發服務”,中的“其他旅游資源綜合開發服務”。屬于“鼓勵類”。因此,本項目與國家產業政策相符。(2)選址合理性分析根據貴州百里杜鵑環境保護局《對貴州百里杜鵑旅游開發投資公司關于奢香軍營山地公園景區項目建設選址坐標復核的函的回復》(見附件4)及《關于對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旅游景區的核實情況說明》(見附件5)可知,貴州省旅游扶貧項目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工程不在貴州百里杜鵑省級自然保護區和百里杜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內。本項目位于貴州省旅游扶貧項目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工程用地范圍的西部,因此,本項目不在貴州百里杜鵑省級自然保護區和百里杜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內。項目與百里杜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位置關系見附圖3。本項目為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大草原開發)滑索建設項目,從外部環境看,本項目滑索上站房東側為滑草場、跑馬場等娛樂項目,滑索下站房西側為西入口游客中心,不僅讓游客得到索道娛樂項目的體驗,而且也方便了游客的出行。同時有效開發景區潛力,提高了景區的綜合服務水平,提升了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游玩的內在實力。本項目營運期產生主要污染為設備噪聲、固體廢物,設備噪聲擬通過隔聲、消聲等措施處理后不會對聲環境造成影響。固體廢物全部得到妥善處置,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本項目選址是可行的。(3)與《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符合性分析本項目位于貴州百里杜鵑管理區龍峰村,距離貴州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的普底景區最近距離約1.22km,不在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景區范圍內。項目與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關系見附圖4。(4)與《貴州百里杜鵑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修編)》符合性分析本項目距貴州省百里杜鵑省級自然保護區中心片區實驗區約640m,不在貴州百里杜鵑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的景區范圍內。項目與貴州省百里杜鵑省級自然保護區的位置關系見附圖5。(5)與《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百里杜鵑片區總體規劃》的符合性分析本項目距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游樂區最近距離750m,不在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百里杜鵑片區范圍內。項目與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百里杜鵑片區的位置關系見附圖6。綜上,項目占地不涉及以上3個保護區范圍,滿足規劃要求。12、建設項目與“三線一單”符合性分析(1)與生態紅線符合性分析通過與《省人民政府關于發布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的通知》(黔府發[2018]16號)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和邊界進行比對、核實,本項目不在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符合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相關規定。同時根據貴州百里杜鵑管理區環保局出具的“關于對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旅游景區的核實情況說明”可知,該旅游景區不在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不在生態紅線保護區范圍內,符合生態紅線管控措施的相關要求。本項目位于貴州省旅游扶貧項目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工程用地范圍內的西部區域,因此,符合生態紅線管控措施的相關要求。具體詳見附件5。(2)與環境質量底線符合性分析①水管控分區根據百里杜鵑水環境現狀及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劃分情況,對其水環境分區及管控要求表1-2百里杜鵑管理區水環境管控分區及管控要求管控分區范圍管控區面管控要求1一級水功能區劃500m以及飲用水源一、二級保護區88①禁止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現有企業須嚴格執行相應行業規范,保證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②禁止從事游泳、垂釣或其它可能污染水體的活動;③禁止新建排污口,原有排污口依法拆險或者關閉;④禁止設立裝卸垃圾、糞便、油類和有毒物品的碼頭;⑤禁止裝載危險化學品、有毒有害物質油類的車輛駛入該區;⑥根據《貴州省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辦法》,高原水庫、彝山水庫、卷門洞水庫、附源水庫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準保護區的水質標準應保證二級保護區的水質能滿足規定的標準。當排放總量不能保證保護區內水質滿足規定的標準時,必須削減排污負荷。2二級水功能區劃中的開發利用區500m以內53合理利用水環境承載力,謹慎開發,嚴格監控。①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嚴格控制農業面源污染;②現有企業,須嚴格執行相應行業規范、污染排放標準要求,保證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同時嚴格實施清潔生產,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③水質現狀超標流域實行超標水污染物總量減排,并通過水生生態修復恢復水生態環境。3除去一二級管控區的其他區域68.63在滿足產業發展政策、準入政策、總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等環境管理制度要求下可有序發展。城鎮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大型集中的居住區商業區實施中水回用,降低人均生活污水產生量。項目西側約2.3km的烏泥河。根據《貴州省水功能區劃》(2015年版)、《畢節市50km2至300km2水功能區劃》,烏泥河未被納入水功能區劃范圍內,故烏泥河水質管理目標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執行。同時根據貴州省旅游扶貧項目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工程地表水環境質量檢測結果,烏泥河現狀水質為Ⅲ類水體。因此,本項目區域屬一般管控區。本項目營運期不產生生活污水,對一般管控區無影響。②大氣環境質量底線以《畢節-大方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為指導,并結合《畢節市“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等,確定百里杜鵑管理區大氣環境質量目標底線見表1-3。表1-3百里杜鵑管理區大氣環境質量目標底線指標數值要求適用范圍指標類型空氣質量優良率≥90全域約束型PM10年濃度達到或優于國家二級標準全域約束型PM2.5年濃度全域約束型本項目營運期不產生大氣污染物,對百里杜鵑管理區大氣環境質量無影響。(3)與資源利用上線符合性分析①水資源本項目未涉及水資源的利用,對百里杜鵑水資源利用上線不產生影響。②土地資源貴州百里杜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面積753.97km2,可游覽面積按規劃面積為150.79km2,規劃區森林覆蓋率63.4%。調整優化開發區的土地資源配置,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旅游業等占地少的行業;按照土地級差地租的要求,在下一層次控詳規劃中,合理確定不同片區的開發強度,提高土地、交通等的使用效率。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約、產業集聚”和“村鎮規模化、農業園區化,就業城鎮化”的原則進行村莊搬遷改造,將散布于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中的零散民居整體搬遷,集中安置,既保護了生態環境也促進土地資源集約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村民拆遷安置房與園區其他居住小區統一標準、統一開發建設。通過制定和完善建設用地定額指標和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推行單位土地面積的投資強度、土地利用強度、投入產出率等指標控制制度,提高產業用地的集約利用水平。符合百里杜鵑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旅游業等占地少的行業的要求。綜上,本項目滿足百里杜鵑管理區水資源利用上線要求、符合土地資源利用上線要求。(4)與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符合性分析表1-4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環境管控單元名稱管控單元分類位特點管控要求符合性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優先區內自然資源、動植物豐富1.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國家級森林公園管理辦法》等要求執行。2.禁止毀林開墾和毀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毀林行為。3.禁止在幼林地和特種用途林內砍柴、放牧。4.擅自采折、采挖花草、樹木、藥材等植物。5.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6.在非指定的吸煙區吸煙和非指定區域野外用火、焚燒香蠟紙燭、燃放煙花爆竹。7.擅自圍、填、堵、截自然水體。8.森林公園內禁止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生活污水和超標準的廢水、廢氣,亂倒垃圾、廢渣、廢物及其他污染物。9不得超過最大游客容量接待旅游者。本項目不涉及第2/3/7項,加強管理后可避免第4/5/6/8/9項。1.國家級森林公園內的建設項目應當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其選址、規模、風格和色彩等應當與周邊景觀與環境相協調,相應的廢水、廢物處理和防火設施應當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2.嚴格控制建設項目使用國家級森林公園林地,但是因保護森林及其他風景資源、建設森林防火設施和林業生態文化示范基地、保障游客安全等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除外在國家級森林公園內開展影視拍攝或者大型文藝演出等活動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經營管理機構應當根據承辦單位的活動計劃對森林公園景觀與生態的影響進行評估,并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備案。對所搭建的臨時設施,承辦單位應當在國家級森林公園經營管理機構規定的期限內拆除,并恢復原狀。不涉及森林公園內已建或者在建的建設項目不符合總體規劃要求的,應當按照總體規劃逐步進行改造、拆除或者遷出。不涉及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優先大氣受體敏感區1.按《風景名勝區條例》、《貴州省風景名勝區條例》、《貴州省風景名勝區管理辦法》等要求執行。2.不得開展非法占用風景名勝資源或者風景名勝區土地,擅自改變風景名勝資源性質或者風景名勝區土地使用性質;開山、采石、開礦、開荒、修墳立碑等破壞景觀、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動;不得修建破壞景觀、污染環境、妨礙游覽和危害風景名勝區安全的建筑物、構筑物、設施等。3.禁止修建貯存爆炸性、易燃性、易爆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4.禁止擅自修建阻水、排水設施,截斷濕地與外圍水系聯系。5.禁止建設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場。不涉及修建索道、纜車等涉及公共安全和資源保護與利用的重大建設工程,其項目選址,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后,由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核發選址意見書;在省級風景名勝區的,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后,報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選址意見書。不涉及1.已有的污染環境、破壞景物景觀、影響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妨礙游覽活動的建筑物、構筑物、設施,應當按照風景名勝區規劃逐步拆除或者遷出。2.已有損害河湖保護功能的建設項目限期退出。不涉及規劃區范圍內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優先規劃區范圍內所用飲用水源禁止新建、擴建在嚴重污染水體清單內的建設項目;禁止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設項目;禁止破壞水源涵養林、護岸林等與水源保護相關植被的活動;禁止使用農藥、丟棄農藥、農藥包裝物或者清洗施藥器械;禁止炸魚、電魚、毒魚,用非法漁具捕魚;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含磷洗滌劑;禁止從事網箱養殖、圍欄養殖、投餌養殖、施肥養殖;禁止其他破壞水環境的行為。不涉及開發利用水資源時,應優先考慮和保護飲用水水源的水量、水質要求。對多功能湖庫型飲用水水源地,要維持其合理水位,必須嚴格按照確定的供水對象及供水量供水,優先保障飲用水水源功能需求。跨地區的河流、湖泊、水庫、輸水渠道,其上游地區不得影響下游(或相鄰)地區飲用水水源水質要求,并應保證下游有合理水量。不涉及現有工業企業(活動)限期退出或關停。不涉及河湖濱岸緩沖帶(水功能區劃保留區沿岸500m)優先水功能區劃保留區沿岸500m嚴禁在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布局新建重化工園區,其他工業項目選址區域應有相應的環境容量,未按要求完成污染物總量削減任務的區域和流域,不得建設新增相應污染物排放量的工業項目。不涉及1.嚴格管控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重點項目。2.嚴控江、河沿岸地區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項目。不涉及綜上,本項目不涉及百里杜鵑管理區環境準入負面清單中的禁止、限制、退出等內容。(5)與《貴州省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清單管理辦法(試行)》符合性分析根據貴州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貴州省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清單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黔環通〔2018〕303號)可知,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條件應符合以下要求:①建設項目選址應符合主體功能區劃、產業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生態保護紅線等要求。新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業項目應進入符合產業定位的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②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堅決執行“五個一律不批”,對國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一律不批;對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的項目,一律不批;對環境質量不能滿足環境功能區要求、沒有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的項目,一律不批;對位于生態保護紅線內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項目,一律不批;對無成熟可靠污染治理技術、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項目一律不批。③嚴格執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重點區域流域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黔環通〔2017〕31號),嚴禁在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布局新建重化工園區,嚴格管控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重點項目。其他工業項目選址區域應有相應的環境容量,未按要求完成污染物總量削減任務的區域和流域,不得建設新增相應污染物排放量的工業項目。④嚴格執行“三個必備”條件,即規劃開展規劃環評且符合規劃環評審查意見、主要污染物(含涉及重金屬)排放總量指標來源、符合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作為環評文件受理和審批的必要條件。對所在區域環境質量不能穩定達標的建設項目,在切實采取有效的環境減緩措施或完成區域環境綜合整治之前,一律不予批復其環評文件。本項目位于百里杜鵑龍峰村,項目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勵類項目,建成后產生的各類污染物經有效措施收集、處置后對區域環境影響小,項目建設區域不屬于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飲用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符合《貴州省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清單管理辦法(試行)》中環境準入條件要求。同時本項目屬于“四十、社會事業與服務業”中“120旅游開發”中“其他”類項目,與《貴州省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清單管理辦法(試行)》中附表1建設項目環境準入從嚴審查類(黃線)和綠色通道類(綠線)清單進行對比,本項目屬于綠色通道類項目。因此,項目與《貴州省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清單管理辦法(試行)》(黔環通〔2018〕303號)具有相符性。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本項目為新建項目,項目區為風景旅游開發區,環境較好,無原有的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二、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1、地理位置本項目位于貴州省西北部畢節市百里杜鵑龍峰村;上站地理坐標為東經6″,北緯27°15′41.58″,下站地理坐標為東經105°52′42″,北緯27°15′60″。縣城37km。高速路杭瑞高速、大方縣到黔西高速均在百里杜鵑有出口。項目南接區域旅游公路,交通便利。項目地理位置見附圖1。2、地質、地形、地貌本項目所在區域的地層以古生界的二疊系(P,距今2.5~2.85億年)、中生界的三疊系(T,距今1.95~2.5億年)為主。二疊系地層主要由海陸交互相含煤建造及淺海相碳酸鹽巖建造組成。三疊系地層主要由淺海相碎屑巖、碳酸鹽類巖及陸相含煤砂頁巖組成,厚1250~1470m,廣泛出露于向斜(如百納向斜倒置地形、沙廠背斜)翼部。區內的地質構造以北東向構造為主,西北——東南向次級褶皺發育。主要褶曲有沙廠背斜(又稱沙廠穹窿)。背斜近似圓形,長軸北東向,最大跨度50km、長度大于50km,核部出露中上寒武統婁山關群地層,二疊系地層直覆其上,組成翼部。背斜主體在大方縣東南百納——普底地帶,南翼在黔西縣西北金坡——紙廠地帶。區內的金坡森林公園屬黔西縣西北部中山峰叢谷地地貌區,海拔1400~1600m,最高峰(八抱山)達1821.2m,是縣境內地勢最高地區。構造為沙廠背斜南翼,地貌屬黔西北高原的一部分。其地貌類型以中山峰叢谷地為主,次為砂頁巖丘陵洼地。其特點是地勢高亢,高大山體與丘陵呈帶狀東西延伸,南北交錯。隨巖性不同,地表水與地下伏流相互轉換,河網密度極小,水資源分布不均,具有旱地多、水田少,坡地多、壩地少,林地多、耕地少的特點。區內的普底森林公園屬中山緩坡谷地和丘陵、洼地地貌區,海拔在1600~1900m之間,最高峰(九龍山)2120m。該地貌區地貌類型多樣,不僅有巖溶中山、丘陵谷地、溶蝕盆地,還有在砂頁巖上發育的侵蝕山地。其西南部的化育、白鶴則以1800m的海拔高度,進入大方縣境中西部的高中山地區。區內巖溶地貌極其發育,石芽、漏斗、暗河、溶洞、落水洞、峰叢槽谷、峰叢洼地、丘陵槽谷、丘陵洼地等地貌形態隨處可見。因此在選擇建筑物占地時要充分的勘察地質情況,合理避讓不良地質發育。根據貴州省《地震區劃分圖》,本項目工程范圍區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六度,建筑工程按抗震設計規范要求設防。3、氣候氣象項目地處低緯地區,為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但是由于地勢較高,其氣候便表現為亞熱帶高原溫涼氣候。據大方縣城氣象資料,其年平均溫度為11.8℃,年降水量1000~1200mm,降水集中在4~9月。霧日和低溫陰雨天氣較多,全年日照時數為1336小時。年平均相對濕度84%,4月份平均相對濕度最小,為79%,12月份平均相對濕度最大,達89%,表現出冬濕春干的氣候特征。全年度以東南風為主,頻率16%。年主要災害性天氣有春季低溫、春旱、秋季低溫綿雨、暴雨、冰雹、霜凍等。春季低溫:并伴隨陰雨天氣。春旱:主要發生于2~5月,久旱不雨,影響農作物的播種。秋季低溫綿雨:主要出現在9~11月,連續兩天或兩天以上日平均氣溫低于20℃,最低氣溫低于15℃,并伴隨陰雨天氣,影響農作物成熟期及秋季農作物的播種。暴雨:以7月份最多,多為狂風暴雨同時出現,造成災害。冰雹:以春季最多,其次為冬季。冰雹小者如玉米粒,大者如核桃、雞蛋,多為插花性災害,對杜鵑花危害最大。4、水文(1)地表水百里杜鵑處于烏江水系(六沖河、鴨池河)與赤水河水系的分水嶺上,地面河流較少,河流為山區雨源型,流程短,流域面積窄。夏秋雨季河水陡漲,冬春兩季少雨,河水流量小,河流山川徑流主要依賴降水補給。境內河流屬長江上游的赤水河水系與烏江水系,以九龍山、公雞山、海馬箐等連續山脈為分水嶺。北部屬赤水河水系,流域面積741km2;南部屬烏江水系,流域面積達2803.7km2。流經普底鄉境內的河流主要有西溪河、烏溪河、米底河、烏泥河。西溪河:是大方縣與黔西縣界河,發源于大方縣鵬程村,上游有5條支流注入,河流自北向南匯入六沖河,西溪河平均流量為每秒6.9m3,落差458m。米底河:發源于九龍山東麓坪寨村,自西向東匯入渭河,米底河全長21.9km,平均流量為每秒3.7m3。百里杜鵑管理區境內主要水庫有高原水庫和彝山湖水庫。項目西面約2.3km是烏泥河,烏泥河是北面的高原水庫出水,向南流約8km,在20革左梁子處入伏流。項目區域水系見附圖7。(2)地下水①地下水類型及含水層區內地下水類型主要是巖溶水。二疊系中統茅口組(P2m)灰巖為巖溶裂隙含水層,分布大部分地區,節理、裂隙較發育,富水性中等~強,為區內主要含水層。②地下水排泄評價區屬地下水的補給和徑流區,地下水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通過斜坡、沖溝及各種節理裂隙滲入地下,補給地下水,接受補給后,地下水主要通過沖溝和洼地向西南排泄。地下水對項目生產沒有影響,水文地質條件簡單。5、礦產資源區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產有無煙煤、黃鐵礦、大理石、高嶺土等。尤以無煙煤質優、儲量多、分布廣著稱,初步勘查儲量為4.5億噸,目前轄區有合法礦井37對,設計年產量達500萬噸,是黔西火電廠、大方火電廠規范供煤的主要來源之一。煤質大部分為低灰低硫優質無煙煤,主要產于二疊統龍潭組地層中,主要礦區分布在仁和、金坡、普底等三個鄉。6、土壤與植被多樣性(1)土壤百里杜鵑境內土壤的母質類型為煤系砂頁巖、黃色砂頁巖和石灰巖。土壤種類主要有:礫質重壤厚層強度灰化黃壤、少礫質重壤—輕粘中厚層始成黃壤、礫質重壤厚層普通黃壤等。土壤類型以山地黃壤和山地黃棕壤為主,土壤表層PH值為4.5~6.5(2)植被生物多樣性據《百里杜鵑科學考察綜合報告》記載,百里杜鵑境內共有蕨類以上維管束植物高等植物628種,分屬134科274屬,其中杜鵑屬植物有5個亞屬36種;種子植物113科、263屬、521種;藥用植物種類447種(含變種),其中種子植物340種;苔蘚植物23科、38屬、67種;蕨類植物107種;在植物分類學上屬于134個科274屬。按藥的功用可劃分為清熱解毒利濕藥112種;止咳,祛痰,平喘藥53種;止血藥65種;理氣止痛,活血通經藥22種;補中益氣,散寒解表藥6種;驅風除濕,舒筋活血51種;蛇、蟲咬傷,驅蟲等其他功用藥25種。更值得一提的是,林區還有不少珍稀的中草藥;在植物分類21學上屬于134個科274屬;菌類植物29科,66屬,130個種;蕨類植物30科、56屬、106種(含1變型)。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光葉珙桐、紅豆杉,二級保護植物連香樹、香果樹、香樟、厚樸、喜樹。還有古樹名木千年巨桑、桂花王、杜鵑花王、御賜銀杏、沙江刺楸等。在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中,有不少種類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杜鵑花是觀賞價值較高的園林植物,同時部分種類還具有藥用價值。天麻、金銀花、夏枯草、淫羊藿、貫眾是重要的中草藥。區內有大量的食用菌資源、野生淀粉植物和野生芳香植物。動物資源也很豐富,現有鳥類218種,55科,共有兩棲動物2目7科16種,爬行動物2目6科13種,共收錄獸類種類34種。本項目所在地海拔較高,植被以喬木、灌木、雜草為主,生態環境總體較好,無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無生物多樣性。評價區范圍內未發現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社會環境簡況(社會經濟結構、教育、文化、生態保護等):百里杜鵑管理區以旅游立區,既是國家森林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又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百里杜鵑管理區位于貴州西北部畢節試驗區中部的烏蒙山腹地,南與黔西縣相鄰,西北與大方縣接壤,東與金沙縣偎依。百里杜鵑管理區目前轄4個鄉兩個管理區共56個村(居),總面積約600余平方公里,總人口11萬人,居住著漢、彝、苗、白、滿、布依、仡佬、侗、蒙古等20多個民族,是全國唯一的國家杜鵑森林公園。GDP)為25.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6%。按7.93萬人常住人口計算,全區2016年人均生產總值為32282元,完成小康目標值 (31400元)的102.8%。第一產業增加值為4.26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6%;第三產業增14.3%。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6.7:55.4:28.0。2016年全區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為4.26億元,同比增長5.6%。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9521公頃,同比下降6.9%,其中烤煙種植面積1458公頃,同比增長22%;油料種植面積887公頃,同比下降0.7%;蔬菜種植面積4687公頃,同比下降14%。全區糧食總產量36627噸,同比增長4.5%。其中夏糧10868噸,同比減少4.5%;秋糧26598噸,同比增長4.7%;烤煙產量2139噸,同比增長34.4%;油料產量1033噸,同比增長16.4%;蔬菜、瓜果32317噸,同比增長7.7%。全區豬出欄25322頭,同比減少4.9%;牛出欄4210頭,同比增長15%;羊出欄2274只,同比增長3.5%;家禽出欄146421只,同比增長3.3%;豬存欄33182頭,同比減少9%;牛存欄13471頭,2016年全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6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5億元,4、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年目標任務40.5億元的106.4%。人均固定資產投資達54350元;實施省市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37個中,續建項目21個,累計完成投資36.49億元,其中,省重點項目完成10.01億元,市重點項目完成26.74億元。2016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1億元,同比增長12.2%。批發業銷售額1.95億元,同比增長13.1%,零售業銷售額8.7億元,同比增長17.1%,住宿業營業額1537萬元,同比增長20.6%,餐飲業營業額1.28億元,同比增長15.9%。6、交通運輸和旅游轄區內4個鄉、2個管理區,公路列養里程685.575公里,根據2016年省、市人民政府的批復規劃后,現在轄區共有省道3條75.5公里;縣道14條131.468公里、鄉道34條159.56公里,村道169條319.047公里。2017年百里杜鵑接待海內外游客725.8萬人次,入境游客為7.6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為45.1億元。2016年全區完成財政總收入35995萬元,同比下降7.1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3053萬元,同比下降16.29%;上劃中央稅收9571萬元,同比增長9.77%;上劃省級稅收3371萬元,同比增長33.77%。地方財政收入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821萬元,同比下降7.02%,減收1,724萬元。政府性基金收入232萬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同比下降92.25%。全年財政支出(含上級專款,以下支出均含上級專款)完成77896萬元,同比增長1.99%,增支1518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支出76332萬元,同比增長5.19%,增支3768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564萬元,同比下降222016年全區組織實施國家和省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完成大水鄉中心幼兒園建設并投入使用。實現學前三年毛入園(班)率75.07%;開展二月控輟保學宣傳月活動,防止學生輟學。實現小學入學率99.68%,小學輟學率0.19%;實現初中入學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86.62%。2016年全區現有醫療機構88家(其中公立醫療衛生機構7家、一級民營醫院2家、村衛生室77所、個體診所2家)中,新設置批準醫療機構22家(申請設置醫療機構22家)。醫療衛生機構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65人、編制床位數663張。全區常住人口出生率9.98‰,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89.09%;流動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89.3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0.81‰。10、勞動情況和社會保障2016年全區年從業人員平均人數6655人,從業人員工資總額為37282萬元,平均勞動報酬56021元。全區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60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2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5400人。全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3200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9831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3278人。完成社會保險基金征繳收入6431萬元,其中完成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3780萬元,完成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1388萬元,完成失業保險基金237萬元,完成工傷保險基金684萬元,完成生育保險基金60萬元,完成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282萬元。11、生態建設、環境保護2016年完成退耕還林工程20000畝、油用牡丹種植工程5001.18畝;實行公益林分類經營管理,完成公益林區劃界定,落實數據上報31.62萬畝,其中國家公益林4.54萬畝(國有國家級公益林0.72萬畝,集體所有國家級公益林3.82萬畝),地方公益林(集體)27.08萬畝,完成率100%;落實天然林管護面積32.56萬畝,其中:國有林面積1.11萬畝(含國有國家級公益林0.72萬畝),集體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面積3.82萬畝,集體所有的地方公益林面積27.08萬畝,集體商品林中的喬木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造林地0.55萬畝;落實森林參保31.62萬畝。全區森林覆蓋率62.85%。2324三、環境質量狀況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環境空氣、地面水、地下水、聲環境、生態環境等)一、環境質量功能概括項目區域環境空氣屬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及其2018修改單二類區;地表水屬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域;項目所在地地下水環境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Ⅲ類標準;聲環境屬于《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區標準適用區。二、環境質量現狀項目所在區環境空氣質量現狀引用《貴州省旅游扶貧項目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貴州省分析測試研究院2016年9月22日-9月28日連續7天對該項目區域大氣進行現場監測(詳見附件6),其中G1監測點為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建設集中區,該監測點位于本項目區域東南側450m處。項目與引用監測點位置關系詳見附圖8,監測點各項污染物濃度見表3-1。表3-1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與評價結果一覽表監測項目監測點小時濃度濃度評價標準濃度范圍超標倍數Pmax濃度范圍超標倍數Pmax小時濃度濃度SO2G1奢香軍營山地公園集中區0.007~0.02300.0460.013~0.01900.5NO20.008~0.02300.013~0.01900.2380.2000.08PM2.5///0.034~0.04900.98/0.050PM///0.019~0.03300.943/0.035從表3-1可知,項目所在地環境空氣質量較好,能夠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及其2018年修改單二類區標準要求。2、水環境質量現狀項目所在區水環境質量現狀引用《貴州省旅游扶貧項目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貴州省分析測試研究院2016年9月22日-9月24日連續3天對該項目區域西面地表水環境烏泥河進行現場監測(詳見附件6),烏泥河位于本項目區域西側2.3km處。項目與引用監測點位置關系詳見附圖8,烏泥河監測數據見表3-2。25表3-2地表水水質現狀監測與評價結果一覽表(單位:mg/L)斷面數值類型pH值BOD5CODNH3-N總磷石油類標準值6-9420-0.20.05W1最大值4.823.9-0.2880.990.01L標準指數--0.2884.950.2超標倍數00.20.2-03.950WBODCOD超標0.2倍,總磷超標3.95倍。項目區所在地表水水質不能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要求。水質超標原因可能是監測斷面上游百納鄉村民污水管網不完善,生活污水進入導致。烏泥河監測斷面W2、W3采樣點無水。3、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項目所在區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引用《貴州省旅游扶貧項目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貴州省分析測試研究院2016年9月22日-9月24日連續3天對該項目區域地下水進行現場監測(詳見附件6),根據現場調查,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內有1地下水出露點D1,該監測點位于本項目區域東南側300m處。項目與引用監測點位置關系詳見附圖8,D1出水點各項監測結果見表3-3。表3-3地下水水質現狀監測與評價結果一覽表(單位:mg/L)出水點數值類型pH值總硬度氨氮氯化物總大腸菌群標準值6.5≤pH≤8.5≤450≤0.50≤250FUmLD1最大值4.020個/升標準指數-0.2730.2380.016-超標倍數0000-從表3-3可以看出,項目區地下水出露點各項指標均達標,水質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Ⅲ類標準。項目區域主要生態以喬木、次生灌木、雜草等植被為主,生物多樣性較為單一,生態環境一般。三、主要環境問題本項目為新建項目,項目區為風景旅游開發區,環境較好,無原有的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護目標:其主要保護目標見表3-4、表3-5。項目周邊環境及保護目標見附圖9。表3-4項目上站房主要環境保護目標表環境要素環境保護對象名稱方位規模環境功能空氣環境聲環境水環境烏泥河W2.82km小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地下水地下含水層項目占地范圍外擴200m《地下水質量標準》(GB14848-2017)Ⅲ類生態貴州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的普底景區W1.22km總面積為20.99km2貴州百里杜鵑省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S640m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百里杜鵑片區S750m總面積為11087.4公頃蛇、蛙等省級重點保護動物項目占地范圍外擴200m生態系統穩定、生物量不下降、耕地總量平衡、不加劇水土流失表3-5項目下站房主要環境保護目標表環境要素環境保護對象名稱方位規模環境功能空氣環境高爐居民住戶W280m80人聲環境水環境烏泥河西側2.3km小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地下水地下含水層項目占地范圍外擴200m《地下水質量標準》(GB14848-2017)Ⅲ類生態貴州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的普底景區W1.26km總面積為20.99km2貴州百里杜鵑省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S830m面積頃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百里杜鵑片區S930m總面積為087.4公頃蛇、蛙等省級重點保護動物項目占地范圍外擴200m生態系統穩定、生物量不下降、耕地總量平衡、不加劇水土流失2627四、評價適用標準環境質量標準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根據該項目和周圍環境特點,項目環境空氣質量采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及其2018年修改單二級標準,主要指標見表4-1。表4-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序號污染物名稱取值時間濃度限值單位標準來源1SO2年平均60μg/m3《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單二級標準24小時平均1小時平均5002NO2年平均4024小時平均1小時平均2003CO24小時平均4mg/m31小時平均4O3μg/m31小時平均2005PM10年平均7024小時平均6PM2.5年平均3524小時平均757TSP年平均20024小時平均300項目所在地表水環境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具體標準見表4-2。表4-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單位:mg/L,pH無量綱)參數pHCODBOD5溶解氧TPNH3-N標準值6~9≤20≤4≥5≤0.2項目所在地地下水環境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14848-2017)Ⅲ類標準,具體標準見表4-3。表4-3地下水質量標準(單位:mg/L,pH無量綱)pH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硫酸鹽耗氧量NH3-N細菌總數6.5~8.5≤450≤250≤3.0≤0.5≤100(CFU/ml)項目聲環境質量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區標準(晝間60dB、夜間50dB)。28污染物排放標準1、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施工期大氣污染物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具體標準值見表4-4。表4-4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標準類型濃度限值(mg/m3)標準來源顆粒物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SO25500.40NOx240012本項目未設置給水工程,僅在上站房和下站房內設置幾臺自助售賣機,故營運期不產生水污染物。施工期環境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標準,晝間70dB,夜間55dB。營運期環境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GB0dB,夜間50dB。固體廢物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其2013年修改單;危險廢物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其2013修改單。總量控制標準本項目營運期不產生污水。2、大氣污染物本項目營運期不產生大氣污染物。因此,本項目不申請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29五、建設項目工程分析土建施工機械作業、材料運輸設備安裝工藝流程簡述(圖示):土建施工機械作業、材料運輸設備安裝施工期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見圖5-1。粉塵、機械尾氣、噪聲、廢水、建筑垃圾施工隊伍進駐廢氣、噪聲、建筑垃圾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圖5-1施工期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圖由于受地形等自然條件限制,工程施工主要以人工方式和半機械方式進行。下站、上站站址和支架所處位置用地主要由人工進行平整,開挖土方和石方由人工進行轉移清運,開挖出的山石用于下站和上站建筑基礎用石。索道施工主要由土建施工和設備安裝兩大部分組成。(1)土建施工:由下站房、上站房和線路支架基礎組成。施工機械較為簡單,主要為商品混凝土攪拌運輸車,供給下站和上站建筑用砼;索道線路支架采用鋼管式支架,支架在工廠制作,然后利用現有上山道路作為施工道路,人工運輸至各支架點位,在各支架點位拼裝、豎立。(2)設備安裝施工:由線路支架安裝、支架托壓索輪組安裝、站內設備安裝和鋼絲繩安裝等組成。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本項目建設工期為3個月,具體的開工時間以實際開工為準,施工高峰期人數約30人。施工場地內不設施工營地和餐飲,施工人員多為周邊居民,食宿自行解決。施工過程中的環境空氣污染源主要為施工揚塵、運輸車輛排放的尾氣和揚塵。(1)施工揚塵施工中對大氣環境產生的主要污染物為粉塵(TSP),主要產生于場地平整、基礎開挖、工程建設、建材裝卸、車輛行駛等作業。建筑材料運輸產生的揚塵,屬間歇排放且源強較低,揚塵的影響范圍主要在施工現場附近。據有關資料,施工揚塵主要來源于車輛行駛,約占揚塵總量的60%,影響范圍一般在100m內。當風速為2.4m/s時,建筑施工揚塵嚴重,工地內顆粒物濃度相當于環境空氣標準的1.4~2.5倍。施工揚塵影響范圍達下風向150m處,施工及運輸車輛引起的揚塵對路邊30m范圍內影響最大,路邊的顆粒物濃度可達10mg/m3以上。(2)汽車尾氣項目施工階段運輸車輛運行將產生一定量燃油廢氣,其主要污染物為CO和NO2。考慮其排放量不大,只要做好施工現場的交通組織,避免因施工造成的交通阻塞,減少運輸車輛怠速產生的廢氣排放,其對周邊環境空氣質量影響范圍及程度較小。(3)運輸揚塵本項目所需建筑材料均為汽車運輸,運輸車輛進出施工現場及運輸沿線都會產生一定揚塵,對周圍環境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主要污染物為TSP。運輸車輛的行駛產生的揚塵與道路路面和車輛行駛速度有關。項目施工期間產生的廢水主要為施工廢水及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1)施工廢水施工廢水排放主要來自基礎開挖、混凝土保養、車輛沖洗、雨水沖刷形成的含SS廢水和少量清洗工具機械產生的廢水,具有無毒、無害、懸浮物高的特點。類比同類項目,項目施工廢水量約為2m3/d(施工期施工廢水產生總量約180m3),SS濃度為一般2000~4000mg/L,施工廢水通過沉淀池澄清后全部回用不外排。部分燃油機械在維修、運行和清洗過程中,還將產生少量的含油廢水,通過設置1m3的隔油沉淀池處理后回用。(2)生活污水本工程工期為3個月,施工高峰期人數為30人,施工人員人均生活用水量按50L/人·天計,排污系數以0.85計。估算每天產生生活污水1.28m3,項目工期共產生生活污水115.2m3,主要污染因子為SS、COD、NH3-N、BOD5等。類比其他同類項目該部分生活污水主要的染物為COD300mg/L,BOD5160mg/L,SS120mg/L,NH3-N20mg/L,TP30313mg/L。則產生量為:COD0.035t,BOD50.018t,SS0.014t,NH3-N0.002t,TP0.0003t。施工期分別建設2生活污水臨時沉淀,其容積為1m3,生活污水經沉淀后回用于施工不外排。施工人員入廁依托貴州省旅游扶貧項目百里杜鵑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工程已建成的公廁。噪聲污染源施工噪聲主要可分為機械噪聲、施工作業噪聲和施工車輛噪聲。機械噪聲主要由施工機械所造成,如挖土機械、空壓機等,多為點聲源;施工作業噪聲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聲、裝卸車輛的撞擊聲、吆喝聲、拆卸模板的撞擊聲等,多為瞬時噪聲;施工車輛的噪聲屬于交通噪聲。在這些施工噪聲中,對聲環境影響最大的是機械噪聲,其噪聲源表5-1主要施工機械設備的噪聲聲級序號機械名稱聲級/距離[dB](A)/m]1風鎬80/52振搗器80/5354空壓機82/5590/5695/57手工鉆80/58無齒鉆85/59云石機5運輸車輛87/5施工期間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土地平整、土方開挖產生的廢棄土石方、建筑垃圾、裝修垃圾和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1)土石方根據本項目上下站房土地踏勘可知,項目施工期挖方量約為826m3,其中開挖產生的石方可全部用于本項目基礎施工,回填方量約370m3,經回填利用后,產生的棄方主要為土方,其產生量為456m3。(2)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為建筑過程中建材損耗產生的垃圾等,包括砂土、石塊泥漿、碎木料、木屑、廢鋼筋、鐵絲等雜物;參照同類項目施工期分析可知,本項目建筑垃圾產生量約(3)裝修垃圾項目滑索上站房、下站房裝修期間將會產生廢棄裝修材料,此類固廢主要由包裝紙、塑料、油漆、廢涂料及其包裝物等組成。廢油漆、涂料及其包裝物屬于危險廢物,產生量類比同類項目約為0.3t,其他裝修垃圾屬一般固體廢棄物,產生量約為0.7t。(4)生活垃圾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取0.5kg/d,則施工期生活垃圾產生量為15kg/d,施工期生活垃圾總產生量為1.35t。二、營運期本項目所建滑索采用單組八道雙承載索直滑式,為無動力型直滑式,無需電能為動力,因此未設置備用發電機提供備用電源,故本項目不產生大氣污染物。本項目滑索上下站房未設置生活設施,僅在上站房設置一個簡單的臨時售票窗口,在下站房設置一小型值班室,因此無生活污水產生。項目建成后,噪聲主要來自設備噪聲、游客嬉戲喧嘩噪聲等。主要噪聲源強見表5-2。表5-2項目主要噪聲源強單位:dB(A)序號名稱平均聲級[dB(A)]1減速裝置60~702聲60~75營運期固體廢物主要包括職工和游客產生的生活垃圾(各種廢棄包裝物、廢塑料瓶、廢紙、廢果皮等)。本項目運營期工作人員為10人,生活垃圾按1.0kg/(人次?d),則職工產生垃圾量為10kg/d(3.65t/a)。根據本項目游客量的預測可知,節假日高峰期游客量預計約為2000人/d,日平均游客量約為1000人/d,生活垃圾按0.5kg/(人次?d);則運營高峰期游客d182.5t/a)綜上,本項目營運期生活垃圾最高產生量為1.01t/d(年平均生活垃圾產生量為3233六、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類型排放源(編號)污染物名稱處理前產生濃度及產生量處理后排放濃度及排放量大氣污染物施工期施工揚塵TSP少量無組織排放少量無組織排放汽車尾氣運輸揚塵酚、THC運營期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廢水180m32000~4000mg/L0生活污水115.2m3COD300mg/L,0.035t/a0BOD5160mg/L,0.018t/a120mg/L,0.014t/aNH3-N20mg/L,0.002t/aTP3mg/L,0.0003t/a運營期廢物施工期主體工程施工土石方456m30建筑垃圾0施工人員生活垃圾5t0上下站房裝修一般裝修垃圾0.7t0廢油漆等危險廢物0.3t0運營期職工、游客生活垃圾0聲施工期機械設備機械噪聲晝間≤70dB(A)夜間≤55dB(A)運營期機械設備機械噪聲60~75dB(A)晝間≤60dB(A)夜間≤50dB(A)主要生態影響一、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1)對植被影響分析項目施工區將擾動地面,土地平整,將剝離地表,使得植被面積減少。本項目施工范圍內,從影響的種類看,這些植物以廣布種為主,未發現稀有種、未發現野生瀕危物植物。因此本項目施工對植物的影響只引起數量的減少,不會造成物種的滅絕。施工期間產生的施工揚塵、燃油設備排放的尾氣會對項目區及周邊植被帶來一定影響,由于排放量小且排放時間短,該部分污染物隨時施工結束而消失,因此對周圍影響較小。根據《貴州省森林條例》第十三條:對自然保護區以外的珍貴樹木和林區內具有特殊價值的植物資源,應當加強保護。未經省人民政府林業行政部門批準不得采伐和采集。禁止采伐、毀壞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的珍貴樹木、樹齡100年以上的古樹、胸徑100厘米以上的大樹和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和路標航標作用的名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負責對本地區的古樹、大樹、名木進行登記,建立檔案,設立標志,劃定保護范圍,落實管護責任單位。禁止移植古樹、名木。因科學研究等特殊原因必須移植古樹、名木的,必須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通過現場踏勘,本項目占地類型主要為灌木林地,未在項目紅線區域發現名木古樹。本環評要求,施工單位加強管理,嚴格控制施工作業帶,嚴禁施工人員亂砍濫伐。綜上,從對區域生態影響分析,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生態影響是局部的,基本不會對區域生態造成嚴重影響。(2)對動物的影響分析施工過程對野生動物的影響主要包括:一是施工噪聲會對動物造成干擾;二是由于部分植被被破壞,導致部分動物失去棲息地;三是施工地區將切斷某些動物的移動通道,進而影響物種的流動;四是施工人員可能會對該地區生態系統造成影響。根據現場調查及查閱資料顯示,評價區內有:兩棲類有中華大蟾蜍、澤蛙、黑斑蛙等;爬行類有多疣壁虎、蝘蜓、王錦蛇、烏梢蛇等;鳥類有池鷺、雉雞、白胸苦惡鳥、珠頸斑鳩、普通翠鳥、金腰燕、白鹡鸰、八哥、黃臀鴨、綠鸚嘴鵯、喜鵲等;獸類有灰麝鼩、大蹄蝠、普通伏翼、褐家鼠、小家鼠等。其中涉及省級保護動物的有中華大蟾蜍、澤蛙、王錦蛇、烏梢蛇等。考慮到野生動物的遷移能力較強,施工單位在加強管理,做好相關宣傳工作,教育工作,嚴禁施工人員捕獵項目區動物的前提下,項目施工期對野生動物的影響不大。本環評建議施工單位編制項目區動物宣傳手冊,內容涵蓋中華大蟾蜍、澤蛙、王錦蛇、烏梢蛇等,以圖片、文字配套相關法律法規內容進行宣傳教育。本項目范圍內未發現國家重點保護的稀有動植物及受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種群。項目區大部分為農村生態系統,沿途野生動物主要是野兔、田鼠、蛇、蛙等。其中蛇、蛙屬省級重點保護動物,需應重點保護。施工過程中砍伐林木應獲得林業部門批準并辦理相關手續。(3)土壤結構的影響施工期間施工單位應移挖做填,做好填方工程和挖方工程的時間安排。項目剝離表土應用作項目區綠化用土,選擇易防護場地臨時堆放,嚴禁剝離表土運至棄渣場堆放或用于回填。剝離表土的堆存,應落實以下措施,方可大大減小其影響。①應選擇專門的場地用于堆置和保存,不可隨意擴大堆存區面積,嚴格控制其范圍,并配置相應的防雨和排水系統。②堆放表土時,應整齊、穩定,不遺留陡坡、滑坡、塌方等隱患,并保持排水通暢。③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對表土堆存區的臨時防護工作應予以重視,重點關注臨時防護設施的選擇以及實施時間(如生態防護),并通過巡視進行日常的監督和管理。34④施工結束后,應及時將表土回用于項目區綠化工程,并對表土堆存區進行修整、清理和生態恢復。采取上述措施后,表土堆存區對環境的影響較小。(4)水土流失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因運輸材料、堆放材料等,不可避免的要破壞地面,使這部分土地直接裸露于地表,都將加重水土流失。挖填過程,在合理調控施工計劃前提下,項目區填方工程與借方運輸協調一致,基本不存在土方堆存情況。雨水沖刷將引起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危害會造成土地資源的破壞和土地生產力下降,為潛在性影響。施工期對本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有:①破壞水土資源,局部地區占用土地、擾動地表,可能導致項目區水土流失加劇,土壤結構遭到破壞,土壤有機質流失,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可用土地資源減少,可加劇當地人口和水土資源的矛盾。②工程建設局部區域施工將形成開挖面,在水力、重力等外營力的作用下,可能產生重力侵蝕,造成水土流失產生安全事件。由上分析可知,項目施工期是新增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時期,工程應將施工期作為本項目水土保持的重點防護,重視優化施工期主體工程施工進度,可有效縮短產生水土流失的時段,對難于避開雨季施工的區域要加強土流失的臨時防護措施,及時調配土石方,即挖即填;施工結束后應及時覆土綠化及硬化。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造成的水土流失影響較小,對生態影響較小。(5)對百里杜鵑的影響分析本項目位于貴州省西北部百里杜鵑管理區龍峰村。項目旅游相關設施屬于“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的風景區”。項目不在貴州百里杜鵑省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內。施工期基本不會對其造成明顯影響。二、運營期生態影響(1)綠化的變化項目建成后,項目局部區域的植被將被破壞,取而代之的是建筑構物及其輔助設施,形成建筑用地類型。根據長期的研究成果證明,植被對改善區域環境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綠地植被具有放氧、吸毒、除塵、殺菌、減噪、防止水土流失和美化環境等作用。降污力自強到弱的順序為喬木>灌木>綠籬>草地。項目景觀綠化的建設,將增大項目區綠地面積,一定程度上將對改3536善區域環境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2)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項目建成后,游客增多,在采取加強管理,禁止捕獵等人為破壞措施后,其影響可大大減小,基本不會破壞生態系統地域的連續性和物種的多樣性。本項目在此基礎上進行綠化景觀設計,增加了生物量,起到一定的正影響。項目實施后,局部區域由于土地利用功能的改變,也會對陸生生態環境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項目的建設,游客增多,使得區域人口流動性增大,對陸生動物產生一定影響。在采取加強管理,嚴禁捕獵措施后,其影響較小。通過項目建設,將一定程度上改善現有陸域區域生態環境現狀,美化項目區域及周邊生態景觀環境,增加工程區的物種多樣性,充分發揮城市生物生態廊道的生態作用,對物種的順暢流動和維護城市生態平衡具有一定積極意義。(3)水土流失項目建成后,對項目區地表裸露區域增加綠地面積,固化了土壤。這些因素將可以減少水土流失,對區域水土流失產生一定的防治作用。37七、環境影響分析一、施工期環境影響簡要分析1、大氣環境影響分析(1)施工揚塵施工期環境空氣影響主要產生于場地平整、基礎開挖、工程建設、建材裝卸、車輛行駛等作業,其中施工方式和施工現場的自然條件對揚塵的影響最大。影響揚塵的主要因素包括:防護措施、風速、土壤濕度、挖土方式或土堆的堆放方式等。類比調查結果表明,在不采取防護措施和土壤較為干燥時,開挖的最大揚塵量約為裝卸量的1%,在采取一定防護措施和土壤較濕時,開挖的揚塵量可減至最小。對整個施工期而言,施工產生的揚塵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階段,按起塵的原因可分為風力起塵和動力起塵,其中風力起塵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黃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區表層浮塵由于天氣干燥及大風,產生風力揚塵;而動力起塵,主要是在建材的裝卸過程中,由于外力而產生的塵粒懸浮而造成。①堆場揚塵施工期的風力揚塵主要來自露天堆場和裸露場地。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點表層土壤需人工開挖、堆放,在氣候干燥又有風的情況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