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如何寫好作文開頭》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了解作文開頭的重要性。
2.在活動中掌握作文開頭的寫作方法。
3.使學生能寫出誘人的開頭。
活動設想
在具體的收集、整理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收集資料的方法,學會專題研究的方法,掌握寫作作文開頭的方法。
活動安排
1.讓學生認識寫好作文開頭的重要性。
2.教師收集學生平時的作文開頭,分析、研究存在的問題。
3.學生收集自己認為寫得好的作文開頭。
4.把收集到的好的作文開頭與自己的作文開頭比較,找出自己作文開頭存在的問題。
5.查找資料,了解如何寫好作文開頭的方法。
6.當堂練習,把握寫作作文開頭的方法。
7.聯系多媒體教室,展示實際活動的成果。
8.總結活動的得失。
活動的具體過程
1.讓學生認識到寫好作文開頭的重要性
高爾基說:“開頭第一句是最難的,好像音樂里的定調一樣,往往要費好長時間右銘。而這一段話也是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就本文來說,它既點題,又是全文的中心。當然,引用對于不同文章的作用也不盡相同:或引用名言警句,點明中心;或引用人物語言,突出人物性格;或引用詩歌,喚起讀者共鳴;或引用俗語諺語,說明事理。在議論文中,常見的方法是引用名言導出話題。
{7}“開門見山”式。
“開門見山”是一種應用得很普遍的開頭方法。它之所以被廣泛使用,就因為一開頭就直入主題。在信息時代的今天,時間彌足珍貴,看文章的人都希望盡快地明白文章寫的是什么。倘若在開頭處拐彎抹角、枝枝蔓蔓,一味地在題外轉悠,那么,即使內容再好,也難以激起讀者閱讀下去的興趣。對我們考場作文來說,閱卷教師承擔著繁重的閱卷任務,一個“開門見山”直入文題的、“不蔓不枝”的開頭,一定可以博取閱卷老師的好感,使閱卷人對你的作文留下極佳的印象,從而有助于你在考試中獲得理想的成績。“開門見山”式的開頭,在我們初中語文課本中極常見,可謂俯首可拾,如:“我與父親不相見己兩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景。”(朱自清《背影》)開篇點題,為下文寫寄寓深摯父愛的“背影”設伏。“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茅盾《白楊禮贊》)開篇第一句明確了贊頌的對象白楊樹,定準了全文的情感基調———贊頌。“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高爾基《海燕》)開頭首先交代了海燕勇敢高飛的戰斗環境,接著從“色”(黑色)、“形”(閃電)、“神”(高傲)三個方面,顯現了海燕迅猛高飛的戰斗英姿。以“開門見山”式開頭獲得成功的作文很多,下面列舉幾例:
看到這個題目,我內心深處不禁響起了一陣掌聲,這掌聲表達了女兒對媽媽的贊許和欽佩之情。要是兩年前,我可要為媽媽喝倒彩了。(《作文》雜志,1999年第十期)這是1999年“文心杯”全國中學師生作文大賽初中組一等獎得主蔣靖菲同學的《掌聲響起》的開頭部分。這個開頭開門見山,同時欲揚先抑,又為下文設伏并構成懸念。
我的家鄉四面環山,到處蘆葦叢生。秋天一到,蘆葦花爭相開放,把家鄉掩映在一片花海里,很是好看。(同上
二等獎
郭慧芳《家鄉的蘆葦花》)
我九歲那年的春天,父親買回一頭黑水牛。他說:“咱家田多,農忙季節,沒頭牛不行。待這牛長大了,就用它來耕地。”(同上
二等獎
任美娟《與牛結緣》)
忘不了她那張給我鼓勵的笑臉,忘不了她激發我上進的樸實的話語,忘不了她曾給我生命中帶來的一片綠色。忘不了她,我至親的愛友。(《忘不了她》)
{8}“寫景烘托”式
畫家畫月亮,如果孤零零地只畫出一個月亮,就會顯得十分單調,甚至會神采匱乏。如果在月亮周圍勾上幾縷云彩,以云托月,情況就會大不一樣,那個月亮就會格外有神,這種技法,就是“烘托”。作文也需要這種技法。作為一名初中生,考試大多為寫人敘事類作文,一個好的“寫景烘托”式的開頭,有利于為人物的摹刻和事情的敘述設置入情的氛圍。作為一種實用的作文技法,在初中語文課本中也有許多典范的例子。如: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接一座,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這是小說《驛路梨花》的開頭。以對山的描寫為情節的展開鋪墊。如此大山,暮色又迫臨,對行進在路途中的人,夜間的住宿確乎是一個必須而又難以解決的問題。他們的心情該是多么焦急啊!由此可見,對小茅屋的主人的猜度與贊美等一系列的情節張本鋪墊,是為“寫景烘托”式開頭。
時間是晚上八點。太陽雖然早已下落,但暑氣并沒有收斂。沒有風,公園里哪些屹立著的古樹是靜靜的.樹葉也是靜靜的。露天的勞動劇場也是靜靜的。(葉君健《看戲》)以“靜”烘托人們等待開戲的寧靜氣氛。不僅如此,而且與后文梅蘭芳表演時山呼海嘯的場景對比,表現出藝術穿透性,反襯梅蘭芳高超的表演技藝。
“干千凈凈的藍天上,偷偷溜來一團烏云,風推著它爬上山頭。山之邊,梯田里的莊稼像綠海里卷來的一道道浪頭。”(高風《金黃的大斗笠》)
同樣,學生們因采用“寫景烘托”式開頭而成功的文章也為數不少,如:
“公元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八日,天空下起暴雨。地上透亮的水泡,圓了又破,破了又圓,一張一合地哭訴著一位世紀老人的溘然長逝。水泡聲千百次地重復著一個永遠的名字:冰心。”(樊瑞《百年冰心》見《作文》1999年第十期)
“我的頭發濕了,渾身沾滿了泥漿。清明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際無聲地飄落在荒涼的山野上。我踩著泥濘艱難地走著,尋找著,任憑雨水灑在頭上、臉上、身上……”(胡波《又逢清明節》見李曉明、毛劍冰編“金榜作文系列叢書”《寫人散文》)
“3月26日晚18:55時,天邊最后一抹晚霞尚未褪盡,周末的鋼城還沉浸在一片熱鬧歡快的氛圍中。十里鋼城,電車、巴士、的士穿梭不已,自行車的鈴鐺聲,汽車的嗽叭聲,小攤販的叫賣聲,時起時伏。大大小小的百貨店、食品店、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有誰能料想到,這將是一個血色黃昏。(江俐《血色黃昏—“3·26”車禍紀實》見王競前、宋怡明編“金榜作文系列叢書”《記事散文》)
當然,好的作文開頭技法決非僅此八種,但如果同學們熟練掌握并能結合文題恰當選用一種開頭技法,一定會對作文質量的提高裨益良多。古人把文章好的開頭稱為“鳳頭”,相信同學們能夠寫出一些讓人視為“鳳頭”的開頭。
7.教師選出幾個話題作文材料,學生按照上述的作文開頭方法,從不同角度練習作文開頭。
{1}話題作文材料(略)
{2}學生作文開頭練習收集、整理、點評。(略)
五、本次活動綜述和教育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歷時四周,雖然主要是在初二(6)班進行的活動,也得到了初二(5)和初二(4)班的部分學生的響應,在此對于他們的參與表示感謝。
從活動的過程來看,很多學生很喜
歡參加這類活動,用他們自己的話說:“這比老師一味地講解如何寫作文更有意思。”但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不少問題,學生手中的東西太少,他們所收集的資料,大都是《小學生作文選》上的一些東西,名著幾乎沒有涉及到。在新課程標準下,這是很值得我們教師關注的地方,學生的活動范圍狹小,學生沒有書看,或者學生沒有時間看書,這都是制約學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頸。因此,我在活動的后期就明確提出:不要再看小學生的作文,要看名家的作品。
從活動的效果上看,這次活動基本上達到了我們的活動目標。從活動之前學生所寫的作文開頭和活動之后學生聽寫的作文開頭的比較中,我們能看到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至少知道在寫作文開頭的時候,還可以使用一些技巧,使作文的開頭美起來。特別是八種常見的作文開頭的研究,成為學生無意識寫作向有意識寫作的一個大的轉變。這也是我們這次活動的意義所在。
從活動的方法上看,這次活動還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液壓與液力技術在健身器材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社交心理學在決策制定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電池充放電特性與循環壽命考核試卷
- 紡織原料與絹紡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漁業機械人機工程學應用考核試卷
- 纖維素纖維在鞋類產品抗滑性與耐磨性改進考核試卷
- 礦山機械故障案例分析與預防考核試卷
- 天津藝術職業學院《細胞與組織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泰安市第一中學2025年高中畢業班第二次統測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棗莊樹人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化學試題5月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現場綜合化維護工程師三級認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西藏拉薩市2025屆高三理綜下學期一模試題
- 助貸機構及人員從業禁止
- DL-T+748.8-2021火力發電廠鍋爐機組檢修導則 第8部分:空氣預熱器檢修
- 《無人機測繪技能訓練模塊》課件-無人機航測影像獲取外業
- CJJT135-2009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
- 抗震支架計算書
- 營造和諧人際交往含內容模板
- SH/T 3224-2024 石油化工雨水監控及事故排水儲存設施設計規范(正式版)
- 小學六年級期中考試家長會
- 質譜法在食品樣本農藥殘留分析中的應用進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