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港珠澳大橋——中國(香港)
主講:卿月明制作:汪明珠王與
卿月明江琴
2013.11.17港珠澳大橋——世界最大橋隧結合工程工程投資額:726億元工程期限:2003年——2016年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特大型橋梁隧道結合工程,橫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主體工程全長約35公里。項目研究始于2004年,2005年基本確定工程方案,西岸著陸點為珠海拱北和澳門明珠,東岸著陸點為香港大嶼山西北的散石灣;2006年粵港澳三方商定大橋采用“三地三檢”模式。該橋通車后,由香港開車到珠海或澳門,只需要15-20分鐘,目前行船需一個小時。有助吸引香港投資者到珠江三角洲西岸投資,并可促進港、珠、澳三地的旅游業。2008年7月29日,為加快興建港珠澳大橋項目進度,廣東省、香港、澳門三地政府考慮由企業投資改為政府出資,以收費還貸的方式建設,目前三地政府已經達成共識。
大橋工程全長49.968公里,采用橋隧組合方案,共設6處通航孔。其中海中隧道6.753公里、海中橋28.525公里,橋隧合計35.578公里。海中橋隧為設計速度每小時100公里的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橋面寬33.1米;珠海側連接線13.89公里,采用設計速度為每小時80公里的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口岸與大橋設連接匝道橋,設計速度為每小時40-60公里。大橋建設進入施工設計階段,第一道難題擺在了工程師的面前。橋梁和海底隧道的貫通,首先需要找到一座島嶼,能將它們連接在一起。然而沒有任何島嶼可供使用。唯一的辦法是修建人工島。密集的海床勘探工作迅速展開,隨后,一個大膽的設計方案被提出來:圓鋼筒圍島計劃,即用一組巨型圓鋼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然后在中間填土形成人工島。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施工過程中,中交集團下屬的上海振華重工,派出“振華17”號貨輪,從上海長興島基地,運載8只巨型鋼桶,至1600公里外的港珠澳大橋施工海域。全部120個巨型鋼桶,重量超過5.4萬噸。“振華17”是一艘7萬噸級特種船,主要用于裝載重大設備,船長225米,船寬40米。
2011年5月15日,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首個鋼桶順利振沉至設計位置,標志著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工程正式實施。這個鋼桶直徑22米,高41米,重達450噸。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派出1600噸級大型浮吊將其振沉到位。
大橋建設進入施工設計階段,第一道難題擺在了工程師的面前。橋梁和海底隧道的貫通,首先需要找到一座島嶼,能將它們連接在一起。然而沒有任何島嶼可供使用。唯一的辦法是修建人工島。密集的海床勘探工作迅速展開,隨后,一個大膽的設計方案被提出來:圓鋼筒圍島計劃,即用一組巨型圓鋼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然后在中間填土形成人工島。按照設計,圍島總共需要120個超級大的圓鋼筒,每個圓鋼筒的直徑達到22.5米,相當于籃球場那樣大,高度45米,相當于18層樓的高度,而重量將達到550噸,相當于一架A380空中客車。制造這些圓鋼筒,對中國的工程師來說,還是第一次。圓鋼筒圍成的人工島港珠澳大橋西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