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新高考物理地市名校必刷模擬卷3(湖北專用)3月卷解析版_第1頁
2021屆新高考物理地市名校必刷模擬卷3(湖北專用)3月卷解析版_第2頁
2021屆新高考物理地市名校必刷模擬卷3(湖北專用)3月卷解析版_第3頁
2021屆新高考物理地市名校必刷模擬卷3(湖北專用)3月卷解析版_第4頁
2021屆新高考物理地市名校必刷模擬卷3(湖北專用)3月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2021年高考物理【名校、地市好題必刷】全真模擬卷(湖北專用)?3月卷

第三模擬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U小題,每小題4分,共4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7

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8?11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

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如圖所示,相距為L的兩根平行金屬導軌置于水平面內,導軌之間接有電阻R。金屬棒ab與兩導軌垂直

并保持良好接觸,整個裝置放在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與水平面成角(0<慶90。)斜向右上方。已知金屬

棒ab與電阻R的距離也為L。t=O時刻,使磁感應強度從無開始隨時間均勻減小,且金屬棒帥始終保持靜

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O時亥I],穿過回路的磁通量大小為q)=Bo『

B.金屬棒ab中的感應電流方向由。到b

C.金屬棒ab中的感應電流隨時間均勻減小

D.金屬棒ab所受的安培力隨時間均勻減小

【答案】D

【解析】

A.t=O時刻,穿過回路的磁通量大小為

①=4/?sin8

選項A錯誤;

B.根據楞次定律可知,金屬棒岫中的感應電流方向由b到a,選項B錯誤;

CD.根據

£=絲=".

△tbt

使磁感應強度從8。開始隨時間均勻減小,則竺恒定不變,感應電動勢恒定不變,則金屬棒ab中的感應電

Ar

流恒定不變,根據F=8兒可知,金屬棒ob所受的安培力隨時間均勻減小,選項C錯誤,D正確。

故選D。

2.迄今發現的二百余顆太陽系外行星大多不適宜人類居住,繞恒星"Gliese581”運行的行星“G1-581C”

卻很值得我們期待。該行星的溫度在0C到40℃之間,質量是地球的6倍,直徑是地球的1.5倍,公轉周期

為13個地球日。"Gliese581"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0.31倍。設該行星與地球均視為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

繞其中心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則()

A.在該行星和地球上發射衛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

得倍

B.該行星與恒星"Gliese581”的距離是地日距離的

C.如果人到了該行星,其體重是地球上的21■倍

D.該行星的平均密度是地球的平均密度的4倍

【答案】C

【解析】

A.衛星繞行星表面附近做勻速圓周運動時的速度即為行星的第?宇宙速度,由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Mmv2

G——二m—

R2R

解得

M是行星的質量,R是行星的半徑,則得該行星與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為

故A錯誤;

B.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Mm4"2

解得

IGMT2

1

4乃2

行星〃G1-581c〃公轉周期為13個地球日。將已知條件代入解得:行星“G1-58心的軌道半徑與地球軌道半徑

小.31x(13)2

俗G:后地二V-36?~

故B錯誤;

c.萬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

G和-mg

可得該行星表面與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為

6GMGM8

g行:8地=/行方=5

所以如果人到了該行星,其體重是地球上的2?倍,故C正確;

3

D.球的平均密度為

_M地_"地

地一『口

行星的平均密度

c_M行_"行

V13

代入數據可得

%;。地=16:9

故D錯誤。

故選Co

3.用粒子加速器加速后的質子轟擊靜止的鋰原子核,生成兩個動能均為8.919MeV的。粒子(:He),其核

反應方程式為:;H+;Lif;He+:He。已知質子質量為1.007825U,鋰原子核的質量為7.016004u,。粒子

的質量為4.00260U,lu相當于931MeV。若核反應釋放的能量全部轉化為C粒子的動能,則入射質子的動

能約為()

A.0.5MeVB.8.4MeVC.8.9MeVD.17.3MeV

【答案】A

【解析】

該反應放出能量

AE=(L007825u+7.016004u-2x4.00260u)x93IMeV/u=17.34MeV

入射質子的動能

%=2%-AE=0.5MeV

故選A?

4.如圖,力傳感器固定在天花板上,邊長為L的正方形勻質導線框abed用不可伸長的輕質絕緣細線懸掛于

力傳感器的測力端,導線框與磁感應強度方向垂直,線框的bed部分處于勻強磁場中,b、d兩點位于勻強

磁場的水平邊界線上。若在導線框中通以大小為/、方向如圖所示的恒定電流,導線框處于靜止狀態時,力

傳感器的示數為Fio只改變電流方向,其它條件不變,力傳感器的示數為F2,該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

小為()

XXXX

i.xB.Xc.egD0(i)

4〃4/L4/L4IL

【答案】C

【解析】

線框在磁場中受到安培力的等效長度為bd=0L,當電流方向為圖示方向時,由左手定則可知導線框受到

的安培力豎直向上,大小為

F=丘B1L

因此對導線框受力平衡可得

4+尸=mg

當導線框中的電流反向,則安培力方向豎直向下,此時有

mg+F=F2

聯立可得

B:近g-FJ

'4/L

故選C。

5.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塊A靜止在水平面上,A的左側光滑,右側粗糙,一個質量為M的物塊B以

速度%向右運動,與A發生彈性正碰,碰后A向前滑行玉而停止。若僅把A的質量變為3加,其它條件不

變,再次讓B與A發生彈性碰撞,碰后A向前滑行々而停止。已知須:々=9:4,則()

用;.............目

//■///////////

A.m:M=1:2B.m:M=\:3C.m:M=2:3D.m:M=3:4

【答案】B

【解析】

A與B發生彈性碰撞,有動量守恒和機械能守恒,則

22

Mva-Mvt+mv2,:Mvn-—Mvtmv^

碰后A向前滑行,根據動能定理得

2

-/x=0--mv2

解得

4gM+m

所以

x,.M+3/n.99

—=(-------)'=—

x2M4-m4

解得

m:M=1:3

故選B.

6.如圖甲所示,靜止在水平面C上足夠長的木板8左端放著小物塊4。某時刻,4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

作用,F隨時間t的變化規律如圖乙所示。4、8間最大靜摩擦力大于8、C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假設最大

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在拉力逐漸增大的過程中,下列反映48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OA和QB,以

及A與B間摩擦力力、8與C間摩擦力力隨時間變化的圖線中不正確的是()

忤;甲

【解析】

A.由圖乙知力與時間的表達式為

F=kt

對AB整體,當拉力F小于地面對整體的最大靜摩擦力時,整體加速度為零,即。/=°;

對AB整體,當拉力F大于地面對整體的最大靜摩擦力時,整體開始加速滑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F-JLIAMk

2―K—

當拉力足夠大時,A、8的加速度不同,故對4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F-fd.mgk

aA3^----------=-tf'g

mm

故如2的斜率用=——,的斜率&2=一,則有《<七,即拉力足夠大時直線更陡峭,故A正確,不

M+mm

符合題意:

B.對AB整體,當拉力F小于地面對整體的最大靜摩擦力時,整體加速度為零,即物體B開始階段的加速

度為零,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當拉力小于地面對整體的最大靜摩擦力時,整體加速度為零,此時對物體4拉力小于丹加g,靜摩擦

力等于拉力,則有

f\=F=kt

即摩擦力隨時間均勻增大;

當整體開始加速滑動時,對整體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F-+m)gk

aA2=-------------=------1-

M+mM+m

對木板,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卜Ma

解得

工=京----一任Mg

M+m

其斜率一”<%,即此對應的直線比剛開始對應的直線更平緩;當A、8發生相對滑動后,變為滑動摩擦

M+m

力,為片保持不變,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對A8整體,當拉力F小于地面對整體的最大靜摩擦力時,整體加速度為零,此時靜摩擦力等于拉力,

則有

fz=F=kt

即摩擦力隨時間均勻增大;;滑動后,受地面的滑動摩擦力為力=〃2(M+7”)g,保持不變;故D正確,

不符合題意。

故選B.

7.如圖甲所示,電源的電動勢為E,內阻為r,R為電阻箱,電流表為理想表。圖乙為電源的輸出功率P與

電流表示數/的關系圖象,其中電流為從匕時對應的外電阻分別為%、R2,電源的效率分別為7、%,輸

出功率均為Po,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Po

A

甲乙

A./?i</?2B.12~=---

~r

2

C.R]R2=rD.〃1<〃2

【答案】C

【解析】

A.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知

/=—^―

R+r

由圖可知

R]>R2

選項A錯誤;

B.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

U=E-Ir

輸出功率為

P^UI=EI-I2r

所以有

EI「I;r=El2-生

整理得

選項B錯誤;

C.根據電功率表達式有

片)==嚀&

則有

E2E2

(Ri+)(用+廳-

整理得

g=r2

選項c正確;

D.根據電源的效率可得

Q

El

因為

L<,2

因此

7>%

選項D錯誤。

故選Co

8.如圖,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開始,經歷過程①、②、③、④到達狀態e。對此氣體,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過程①中氣體的壓強逐漸減小

B.過程②中氣體對外界做正功

C.過程④中氣體從外界吸收了熱量

D.狀態c、d的內能相等

E.狀態d的壓強比狀態b的壓強小

【答案】BDE

【解析】

A.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生_坐

TaTb

可知,體積不變溫度升高即7戶丁。,則Pb>P。,即過程①中氣體的壓強逐漸增大,A錯誤;

B.由于過程②中氣體體積增大,所以過程②中氣體對外做功,B正確;

C.過程④中氣體體積不變,對外做功為零,溫度降低,內能減小,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過程④中氣體放

出熱量,C錯誤;

D.由于狀態c、d的溫度相等,根據理想氣體的內能只與溫度有關,可知狀態c、d的內能相等,D正確;

PV

E.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C可得

T

V

即TW圖中的點與原點。的連線的斜率正比于該點的壓強,故狀態d的壓強比狀態b的壓強小,E正確。

故選BDEo

9.如圖所示,傾角為9的斜面MN段粗糙,其余段光滑,PM、長度均為3d。四個質量均為m的相同

樣品1、2、3、4放在斜面上,每個樣品(可視為質點)左側固定有長度為d的輕質細桿,細桿與斜面平行,

且與其左側的樣品接觸但不粘連,樣品與MN間的動摩擦因數為tan凱若樣品1在P處時,四個樣品由靜

止一起釋放,則(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3

當樣品1剛進入MN段時;樣品的共同加速度大小為:gsin。

當樣品1剛進入MN段時,樣品1的輕桿受到壓力大小為3mgsin9

當四個樣品均位于/WN段時,摩擦力做的總功為9dmgsinB

D.當四個樣品均位于MN段時,樣品的共同速度大小為3jgdsin8

【答案】AD

【解析】

AB.當樣品1剛進入MN段時,以四個樣品整體為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4mgsin6?-/jmgcos0=4mat

解得樣品的共同加速度大小為

3.八

a{=-gsinc/

以樣品1為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4+mgsin6—"mgcos0=mat

解得樣品1的輕桿受到壓力大小為

3

6=4mgsin0

故A正確,B錯誤;

C.當四個樣品均位于MN段時,摩擦力對樣品1做功

W]=-jumgcos。?3d=-3mgdsin0

摩擦力對樣品2做功

W2=-/jmgcos0-2d=-2mgdsin0

摩擦力對樣品3做功

=-jumgcos0d=-mgdsin6

此時樣品4剛進入MN段摩擦力對樣品4不做功,所以當四個樣品均位于MN段時,摩擦力做的總功為

W=W]+W2+W3=-6mgdsmO

故c錯誤;

D.樣品1進入MN段之前,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整體的加速度

4-mesin6.八

q=------------=gsin夕

4-m

樣品2進入MN段之前,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整體的加速度

Amgsin0-umscos03.八

2

o=--------——-------二7gsin0

24m4

樣品3進入MN段之前,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整體的加速度

4mgsin0-jd(2/n)gcos01.

_/gsmg

4m

樣品4進入MN段之前,根據牛頓第:定律可知,整體的加速度

sin0-uCim)2cos01.八

%=---------------r---------------二7gsin8

4m4

由速度位移關第可知樣品1剛進入MN段時的速度

vj2=2々](3d)

樣品2剛進入M/V段時的速度

2

戒—vj=2a2d

樣品3剛進入M/V段時的速度

¥一試=2必

樣品4剛進入段時的速度

V:—v;=2a4d

綜合上面分析可知

V:=2a,(3d)+2a2d+2a3d+2a4d=9gdsin0

當四個樣品均位于MN段時,樣品的共同速度大小為

v-v4-Q9gdsin9=3Jgdsin6

故D正確。

故選AD。

10.如圖所示,邊長為L的等邊三角形ABC為兩有界勻強磁場的理想邊界,三角形內的磁場方向垂直紙面

向外,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三角形外的磁場(足夠大)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磁感應強度大小也為B.把粒

子源放在頂點A處,它將沿NA的角平分線發射質量為m、電荷量為q、初速度為V。的帶負電的粒子(粒子

重力不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L7im

A.若Vo=W—,則粒子第一次到達C點所用的時間為一7

mqB

B.若丫。=毀,則粒子第一次到達C點所用的時間為舞

、兀

C.若V。二c二/B一L,則粒子第一次到達B點所用的時間為2fm-

mqB

D.若vO=%,則粒子第一次到達B點所用的時間為空

2m3qB

【答案】BC

【解析】

若v0=蟠,帶電粒子垂直進入磁場,做勻速圓周運動,則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qvB=m—;

mr

271m

T=——;將速度代入可得:r=L;從A射出粒子第一次通過圓弧從A點到達C點的運動軌跡如下圖所示,

qB

5T57rm

帶電粒子在一個周期內的運動如圖;帶電粒子從C到B的時間:廿至=場;故從A到B的時間沏

twtAc+底節7rm+5麗7rm=2而7rm;故C正確;若3號c/BL'帶電粒子垂直進入磁場'做勻速圓周運動'則由

v2e271m1

牛頓第二定律可得:qvB=mL;丁=「1;將速度代入可得:r=:L;故從A射出粒子第一次通過圓弧從

rqB2

A點到達C點的運動軌跡如下圖所示,可得:

X

X

X

X

X

X

X

Tc乃mc27rmTTim

&=k2=標'2=麗,故B正確;帶電粒子從C到B的時間f=5=至故從A到B的時間

2乃加7rm5兀m

為:tAB=tAc+tcB=T^-+—=VV'故D錯誤;故選BC.

3qBqB3qB

11.如圖所示為遠距離輸電的原理圖,升壓變壓器的變壓比為m,降壓變壓器的變壓比為",輸電線的電阻

為R,升壓變壓器和降壓變壓器均為理想變壓器,發電機輸出的電壓恒為U,若由于用戶的負載變化,使電

壓表V2的示數減小了AU,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升壓變壓器降壓變壓器

A.電流表A2的示數減小了半

B.電流表Ai的示數增大了

D.輸電線損失的功率增加了「咆R

C.電壓表5的示數不變

IR)

【答案】BC

【解析】

AB.根據理想變壓器的電壓規律,對于降壓變壓器

△q

----L=n

\U

根據歐姆定律,A1示數增加了

△1\=

RR

根據單相理想變壓器的電流規律

1

n

解得A2示數增加了

,At/

△A71、=n-AA/.=n2----

21R

A錯誤,B正確;

c.發電廠的輸出電壓恒定,升壓變壓器的變壓比恒定,所以Y示數恒定,c正確;

D.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增加了

化后R—4化前嚶]R

\KJ

所以損失的功率不一定為R,D錯誤。

故選BC。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6分。

12.(7分)

在"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中,使用的器材如下:

待測小燈泡(12V,6W)

電源(電動勢15V,內阻不計)

電流表(0~0.6A,內阻約0.125Q;0-3A,內阻約0.025Q)

電壓表(0-3V,內阻約3kQ;0~15V,內阻約15kC)

滑動變阻器R(0~10Q)

開關及導線若干:

⑴電流表應選用____________量程;

(2)某同學在圖(a)所示的實物圖中已連接了部分導線,請在答題卡上完成實物圖的連線。

⑶若某次電流表的示數如圖(b)所示,該讀數為A;

⑷調節滑動變阻器,記錄多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作出的/-U圖線如圖(c)所示。某同學將小燈泡與

該電源、定值電阻&=22.5。串聯構成回路,小燈泡消耗的功率為—W(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UN

圖(c)

【答案】0.6A0.4002.4(2.226均正確)

【解析】

⑴待測小燈泡的額定電流為0.5A,則電流表選擇0.6A量程;

⑵小燈泡屬于小電阻,則采用電流表外接:滑動變阻器用分壓電路,則電路連線如圖:

⑶電流表最小刻度為0.02A,示數為0.400A;

⑷根據全電路歐姆定律,則

L/=E-/RO=15-22.5/

將此函數關系圖像畫在小燈泡的U-/圖像中,如圖;

兩條圖像的交點坐標為。=6V,/=0.40A,則燈泡的功率

P=/U=2.40W

13.(9分)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的主要步驟如下:

①用游標卡尺測量小球A、B的直徑d,其示數如圖(b)所示,用天平測量小球A、B的質量分別為mi、

②用兩條細線分別將球A、B懸掛于同一水平高度,且自然下垂時兩球恰好相切,球心位于同一水平線上;

③將球A向左拉起使其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Q時由靜止釋放,與球B碰撞后,測得球A向左擺到最高

點時其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4,球B向右擺到最高點時其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彷o

234cm

山|川中川|“山1

0510

圖(b)

回答下列問題:

⑴小球的直徑d=cm;

⑵若兩球碰撞前后的動量守恒,則其表達式可表示為.o(用①③中測量的量表示);

⑶完成實驗后,實驗小組進一步探究。用質量相同的A、B兩球重復實驗步驟②③,發現A球與B球碰撞

后,A球靜止,B球向右擺到最高點時其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略小于。,由此他們判斷A、B兩球的碰撞

是(填〃彈性碰撞"〃非彈性碰撞〃"完全非彈性碰撞〃)o

【答案】2.20町Jl-cosa=一町Jl-cos8]+牡Jl-cos.彈性碰撞

【解析】

⑴游標卡尺的主尺讀數22mm,游標讀數為0.1x0mm=0.0mm,則小球的直徑

d=22mm+0.0mm=22.0mm=2.20cm

(2)小球A下擺過程只有重力做功,機械能守恒,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14gL(l-COSa)

碰撞后,對A、B兩球分別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叫丫:=叫gL(l-cosa)

~m2V2=M2gL(l-cosS?)

若兩球碰撞前后的動量守恒,則滿足

=-m[v[+m1v2

聯立可得

仍Jl-cosa=Jl-cosq+用Jl-cos%

(3)A>B兩球質量相同,則有

Jl-cosa=-Jl-cosq+Jl-cosg

若碰撞是彈性碰撞,則碰撞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則有

gmv,2=;/MV,2+gmv;

即有

1-costz=-(1—cos^)+(l-cos^2)

聯立可得

q=o

a=a

所以判斷A、B兩球的碰撞是彈性碰撞。

14.(9分)

如圖所示,波源S在豎直方向做簡諧運動,其位移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式為y=10sin5mcm,產生的波向左、

右同時傳播,波速u=6m/s,P,Q是分別位于波源左、右兩側的質點,質點。到波源的距離是質點P到

波源距離的3倍,從「=0時開始計時,當波源第二次到達波峰時,波剛好傳到P點。求:

⑴波長4;

(2)從r=0時開始計時到質點Q第一次達到負向最大位移處的過程中,波源通過的路程。

PSQ

【答案】(l)2.4m;(2)1.8m

【解析】

⑴由y=l()sin5加cm可知,質點的振動周期為

2兀2兀

T=—=—s=0.4s

CD571

因此波的周期也為0.4s;

波長

A.=vT=6x0.4m=2.4m

(2)由y=10sin5“cm可知波源起振方向豎直向上,所以從t=0時開始計時到波源第二次到達波峰所用時

間為

/=(l+;)T=0.5s

波傳播的距離即SP之間的距離

L§p~vZ=3m

則質點。到波源的距離

LSQ=3L$p=9m

因此波傳播到。點,所需時間

公組“5s

V

質點。從開始振動到第一次達到負向最大位移處,需要時間

t=—T=0.3s

274

所以從f=0時開始計時到質點Q第一次達到負向最大位移處波源振動的總時間為

c9

t忌=4+q=L8s=耳7

波源在此過程中通過的路程為

9

L=—x4A=1.8m

2

15.(13分)

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有48兩個小物塊(均可視為質點),質量分別為m、3m,兩者之間有一被壓縮的輕

質彈簧(未與A、8連接)。距離物塊A為2Z,處有一半徑為L的固定光滑豎直半圓形軌道,半圓形軌道與水

平面相切于C點,物塊B的左邊靜置著一個斜面體,斜面體斜面、底面均光滑,斜面體高度為2L(底部與

水平面平滑連接)。某一時刻將壓縮的彈簧釋放,物塊48瞬間分離,A向右運動恰好能過半圓形軌道的

最高點D(。處設置有口袋,物體經過D后即進入口袋),B向左平滑地滑上斜面體,在斜面體上上升的最

大高度為"I。己知兩物塊與A右側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0.5,B左側水平面光滑,重力加速度為go

(計算結果用m、g、L表示)

⑴求釋放前壓縮的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

⑵求斜面體的質量;

⑶求物塊8與斜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物塊8對斜面體做的功;

⑷計算說明物塊B最后停止位置。

144〃2o/25

【答案】(1)7rmgL:(2)18,〃;(3)T-;(4)二L

3763

【解析】

⑴在。點,有

mg=m~^

從C到D,由動能定理,有

0,1212

-mgx2L=-mvD——mvc

解得

vc=y15gL

名一u:=-2〃g-2L

彈簧釋放瞬間,由動量守恒定律,有

mvA=3mvB

由能量守恒得

1,12

E=3mvA+—3mvj

代入得

.14

E=—mgLr

(2)8滑上斜面體最高點時,對8和斜面體,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

3mvp=(3m+M)v

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1,12L

—2>mVg=—(3m+M)v+3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