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管廊智能控制方案課件_第1頁
綜合管廊智能控制方案課件_第2頁
綜合管廊智能控制方案課件_第3頁
綜合管廊智能控制方案課件_第4頁
綜合管廊智能控制方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管廊智能控制方案綜合管廊智能控制方案內容提要

管廊系統概況

管廊系統架構

管廊環境監控

環境監控內容典型案例

內容提要

綜合管廊一種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它是實施統一規劃、設計、施工和維護,建于城市地下用于鋪設市政公用管線的市政公用設施。這條管線堪稱城市的“生命線”。為了保障綜合管廊和管線的安全運行,需要對綜合管廊進行實時監控。管廊系統概述綜合管廊一種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管廊應用意義

1、提高智能化監控水平:實時掌握管廊環境安全狀況,為管廊運營維護提供參考信息、節省人力、提高管理水平。2、確保管廊、管線安全運行:準確、及時地探測管廊內的災情,監測空氣質量、水位、溫濕度等,實時監測各類管線運行狀態,及時消除隱患,保障其安全運行。3、保障人身安全:監測管廊內空氣質量和災情,為進入管廊內的工作人員提供安全保障;危急情況下,能指引管廊內的工作人員疏散逃生。管廊應用意義

1、提高智能化監控水平:實時掌握管廊環境安全狀管廊監測內容

綜合管廊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是按照《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GB50838-2015)中綜合管廊監控與報警系統的要求,在地下綜合管廊環境布設各種傳感器和多通道數據采集單元,實現對綜合管廊環境中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可燃氣體濃度、環境溫濕度、集水坑水位等數據進行實時在線采集。通過多通道數據采集單元進行在線監測、預警、上傳至統一管理平臺,從而實現對現場風機、水泵、電氣設備等進行就地自動、就地手動或遠程控制。氣體監測溫濕度監測液位監測設備控制管廊監測內容

綜合管廊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是按照系統架構

系統主要由物理層、傳輸與控制層、上層應用組成控制層傳輸層物理層系統架構

系統主要由物理層、傳輸與控制層、上層應用組成控系統示意圖系統示意圖系統功能

監測報警1、實現對綜合管廊環境溫濕度監測、報警。2、實現對綜合管廊環境中有毒氣體、可燃氣體監測、氧氣濃度監測、告警。3、實現對綜合管廊環境中集水坑液位監測、報警。4、實現對綜合管廊內其他系統報警信號采集、監測、報警聯動控制1、實現對綜合管廊內排風機啟??刂啤⒙搫涌刂?。2、實現對綜合管廊內潛水泵啟??刂啤⒙搫涌刂?。3、實現對綜合管廊內照明配電進行開關控制。4、實現對綜合管廊內其他系統報警控制信號采集監控系統功能

監測報警聯動控制管廊環境監控

隧道現場后臺監控主機通信子站通信主站…運維平臺管廊環境監控

隧道現場后臺監控主機通信子站通信主站…運維平臺管廊溫濕度監測

通過安裝溫濕度傳感器,對特定區域如綜合管廊入口處、遠離通風口處以及集水井附近的空氣質量進行集中采集監測滿足報警設限,輸出報警聯動風機進行排風溫度監測采用分布式光纖測溫技術對由于電纜過載或老化、人為因素造成的明火等各種火源而引起的管廊環境熱量變化進行實時監測監測無死角(全長管廊監測,無遺漏區域)設備安裝簡便(信號傳輸和溫度探測于一體)兼備系統故障自檢測(可對光纜斷點故障快速檢測和定位)溫度異常報警可聯動視頻確認火災真偽、聯動防火門以阻斷火勢蔓延管廊溫濕度監測

通過安裝溫濕度傳感器,對特定區域如綜合管廊入管廊氣體監測

1、

管廊沿線艙室內氧氣、溫度、濕度檢測儀每一通風區間內應至少設置一套,溫濕度檢測、氧氣檢測傳感器宜安裝在距管廊地1.6m~1.8m的位置。

2、含電力管線的艙室頂部應設置具有實時溫度檢測功能的線型分布式光纖探測器--感溫光纜。(電力電纜上設置、管廊頂部設置如漢洲路管廊)

3、應設置硫化氫(H2S)、甲烷(CH4)氣體檢測儀表的艙室,應設置在管廊內人員出入口和通風回風口處,甲烷距管廊頂部不超過0.3m的位置(如),硫化氫距管廊地坪0.2m~0.3m的位置。4、

集水坑處應設置水位液位檢測裝置,對啟泵、停泵、報警液位進行檢測及控制(投放式或超聲波)5、排水區間地勢最低處應設置危險水位檢測裝置(液位報警)。O2CH4COH2SSO2NH3管廊氣體監測

1、管廊沿線艙室內氧氣、溫度、濕度檢測儀每管廊氣體報警氣體探測報警系統宜采用獨立的傳輸網絡,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的報警信號應上傳至監控中心。2、管道閥門釋放源處、管廊內天然氣容易積聚處的天然氣探測器宜將實時濃度數據上傳至監控中心。3、監控中心可燃氣體聲光警報器發出報警后,聲報警可手動關閉,光報警應持續報警直至人員現場確認并采取措施后復位。管廊氣體報警氣體探測報警系統宜采用獨立的傳輸網絡,并應符合下管廊氣體報警氣體探測器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天然氣艙室的頂部、管道閥門安裝處、人員出入口、吊裝口、通風口、每個防火分區的最高點氣體易積聚處應設置天然氣探測器;

2、艙室內沿線天然氣探測器設置間隔不宜大于15米;

3、當天然氣探測器安裝于管道閥門處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應高出釋放源0.5m~2m。管廊氣體報警氣體探測器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管廊風機監控

對附屬設備控制方式宜采用就地手動、就地自動和遠程(PLC)控制(如風機/水泵控制箱)對通風系統的監控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對通風機組運行狀態、故障信號進行監測;

風機分主、備用設置時,宜具備輪換功能2、當管廊內無人員時,通風系統應根據溫濕度的情況、管線正常運行所需環境溫度限值要求進行控制。3、工作人員進入管廊前或管廊內有人員時,若管廊內氧氣含量低于19.5%(V/V),應啟動通風設備直至氧氣含量恢復至正常值。4、

當管廊內硫化氫(H2S)含量高于10mg/m3時或甲烷(CH4)含量高于1%(V/V)時,應啟動風機5、根據管理制度,定時啟停控制(每天啟動多少次及運行時間)。管廊風機監控

對附屬設備控制方式宜采用就地手動管廊風機監控

根據環境溫度、氣體濃度等多種因素并附加人工智能功能控制風機啟停,從而調節管廊內的溫度以及排出管廊內的可燃氣體和有害氣體,保證進入管廊的人員安全。該聯動包括兩層含義:在溫度較高時或者氣體濃度異常時,啟動風機進行降溫與稀釋的動作;在溫度恢復正?;蛘邭怏w濃度值恢復正常時,停止風機的操作;在發生火災時,需要停止風機,以免進一步加大火災范圍;即在火災時需要立即停止風機的運行,此優先級高于①的內容。管廊風機監控

根據環境溫度、氣體濃度等多種因素并管廊排水系統排水系統的監控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對排水泵運行狀態、故障信號進行監測;2、應根據集水坑水位高低自動控制排水泵的啟停;3、排水泵分主、備用設置時,宜具備主、備用排水泵輪換功能。水位開關管廊排水系統排水系統的監控應符合下列規定:水位開關管廊照明系統照明系統的監控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對照明系統的開、關狀態信號進行監測2、應根據人員巡檢、應急處置等要求進行遠程控制。3、應根據安全防范系統聯動要求進行遠程控制。4、當出現報警等緊急情況時應聯動開啟相關區域照明。管廊照明系統照明系統的監控應符合下列規定:入侵探測入侵探測:1、需要設置好入侵探測器的探測區域的前景的寬度和遠景的寬度,以及探測的靈敏度,盡可能的降低誤報的可能性。2、當入侵探測器感應到有人非法闖入時,發出報警信號,點亮相應區域的燈光,同時聯動對應的攝像機記錄闖入者的視頻信息。3、遠程監測系統也會發出報警信號,提醒有人非法入侵。入侵探測入侵探測:三級聯動機制遠程控制硬聯動軟聯動遠程控制即傳感器之間直接聯動,如水位開關直接聯動水泵經監測系統內部邏輯處理之后進行的聯動,如水位開關信息先送入監測系統后,

經系統邏輯判斷運算,根據邏輯判斷的結果控制輸出繼電器狀態,來進一步控制水泵的啟動或者停止在集成控制軟件平臺上,進行遠程控制,如遠程控制風機的運行與停止等操作三級聯動機制遠程控制硬聯動軟聯動遠程控制即傳感器之間直接聯動典型應用示例

廣州陽江市酈陽路綜合管廊項目概述本工程位于陽江市江城區,綜合管廊毗鄰陽江火車站和陽江職業技術學院,長度約2500m,管廊布置在道路南側的輔道下方,設置有水電信艙和燃氣艙,容納有燃氣、給水、中水、高壓電纜(220kV、1100kV)、10kV通信、雨水等管線。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綜合管廊主體工程及配套的通風、氣體、排水、電氣等附屬工程。項目總投資估算為16941.05(萬元)設計功能通過在綜合管廊防護區內安裝可燃氣體探測器、硫化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