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精神分裂癥_第1頁
第4章-精神分裂癥_第2頁
第4章-精神分裂癥_第3頁
第4章-精神分裂癥_第4頁
第4章-精神分裂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精神分裂癥第一節概述何為分裂?精神活動與客觀環境的分裂各種精神活動之間的分裂同一精神活動內部的分裂同一精神活動內容的分裂一、精神分裂癥概念的形成以前處理方法—收容,診斷—瘋子。19世紀前葉:對精神病進行了現象學描述,但精神疾病的分類混亂,標準不一。1860年Morel描述早發性癡呆:青年發病,表現退縮、怪異,最后衰退。1863年Kahlbaum描述:緊張癥1871年Hecker描述:青春癡呆Kraepelin1898年Kraepelin提出,上述所有疾病應歸于一類,即早發性癡呆。早發性癡呆的核心在于早期發病、慢性進行性病程和“癡呆”的結局。首次以疾病的自然過程——起病、病程、結局及臨床表現對精神疾病進行了分類,將精神病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類,區分了早發性癡呆和躁郁癥等內源性精神病和腦器質性精神病的診斷名稱。Bleuler(1)Bleuler的不同觀點:許多病人不一定是早期發病,其病程可能是急性或亞急性,結局也不一定是癡呆;Kraepelin未分析癥狀之間的內存聯系和本質;Kraepelin認為心理因素只起臨時性的作用,更強調大腦結構與精神癥狀的關系,但Bleuler認為許多癥狀都有心理原因,癥狀更多地與環境應激有關。1908年,Bleuler首次提出精神分裂癥的概念。Bleuler認為精神分裂是“聯系線索的中斷”,是此類疾病的本質,是各種精神癥狀的核心。Bleuler(2)Bleuler進而提出了精神分裂癥的4A癥狀理論:聯想障礙(disturbanceofassociation)、情感淡漠(apathy)、自閉(autism)、矛盾意向(ambivalence)是基礎癥狀,出現在所有精神分裂癥患者及各個階段,可作為診斷依據。缺點:該概念過于廣泛而模糊。Schneider1959年Schneider提出一級癥狀:①思維化聲;②爭論性幻聽;③評論性幻聽;④思維被奪;⑤軀體被動體驗;⑥思維被插入;⑦思維被廣播;⑧情感被動體驗;⑨沖動被動體驗;⑩妄想知覺;⑾思維阻塞。其余相關癥狀為二級癥狀。存在一級癥狀,無器質性原因,則分裂癥診斷成立。能更好地描述癥狀,提供可靠的分類系統。問題:“一級癥狀”并非精神分裂癥的特異性癥狀,其它一些精神障礙如雙相情感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中均可見到;沒有一級癥狀也可診斷精神精神分裂癥。80年代初,Harvey&Walker,Crow提出精神分裂癥生物異質性的觀點,且以生物學和現象學相統一的觀點,進行了多維度的比較和分析,將精神分裂癥按陽性、陰性癥狀群進行分型。陽性癥狀指精神功能的異?;蚩哼M,包括幻覺、妄想、怪異的行為紊亂。陰性癥狀指精神功能的減退或缺失,包括情感平淡、言語貧乏、意志缺乏、無快感體驗、注意缺陷等。精神分裂癥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是一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壯年,常緩慢起病,具有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精神活動和環境不協調為特征。病程遷延,有慢性化傾向和衰退的可能,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狀態。高發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殘率。WHO:全球分裂癥平均發病率0.24‰,平均患病率5.8‰,2900萬患者。1993年全國流調:精神分裂癥的時點患病率5.31‰,終生患病率6.55‰,精神病總患病率14.05‰。美國:分裂癥的致殘率50%,占全部殘疾人的10%。二、精神分裂癥的流行病學研究性別差異:女:男為1.6:1,以35歲以上年齡組較明顯;男性發病年齡比女性早4年。城鄉差異:城市>郊區>農村;可能與環境因素在城市較多有關;無論城鄉,患病率均與家庭經濟水平呈負相關。季節變化:春末夏初發病率高,“菜花開,癡子忙”。大多數病人在20~25歲之間第一次被診斷,對患者的社會適應、職業生涯造成嚴重、持久而深遠的影響。我國目前有近700萬人罹患精神分裂癥。每年所造成的醫療費用支出、病人本人及家屬的勞動生產力損失十分驚人。第二節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癥狀

和診斷BryanCharnley

(1949–1991)

英國畫家1967年,16歲時精神分裂癥發作經過了長期治療(包括ECT)16BryanCharnley案例Bryan在1991年時突發奇想,通過改變自己服用的藥物量來使自己體驗精神分裂癥狀,并繪制自畫像

171991年4月16日看起來不錯吧?此時的用藥為氟哌噻噸3mg,每日兩次,阿米替林25mg,每日兩次。我睡得很香氟哌噻噸一代抗精神病藥物,現已基本不單獨使用,而是與三環類抗抑郁藥鹽酸美利曲辛合用于抑郁癥、焦慮癥的治療。但會增加自殺風險維持劑量5-20mg最大劑量300mg阿米替林三環類抗抑郁藥,可加重精神病性癥狀維持劑量50-150mg最大劑量300mg181991年4月20日17日我將氟哌噻噸減量為3mg?,F在體驗到了很大的變化。我非常偏執,樓上的人正在讀取我的思想。畫中巨大的兔子耳朵表示我對于人們說話的聲音很敏感。

191991年4月23日我受了Louis

Wain的《貓》系列的影響,打算畫一系列我的自畫像。我覺得周圍的人都有特異功能,所以我與他們相比只是一個殘疾人(所以我在五官上打了叉)201991年4月24日那些弧線表示嘴巴,頭部的那些點點是我的血弄到畫上形成的。我在抽煙。我沒有畫眼睛。我仍然在用3mg日一次的氟哌噻噸,但我知道我在這么低的藥量下堅持不了多久。211991年4月29日我在24日吃了15片氟哌噻噸(45mg),但好轉不明顯。我想戒煙??吹侥蔷湓捔藛幔縇ove

is

Strange(氟哌噻噸最大劑量300mg)221991年5月2日

藥物開始起效了。我將氟哌噻噸降到了6mg,阿米替林60mg。我用那個雙頭人(有一個頭是鼻子)來表現我腦中爭斗的思想。晾衣繩表示我的思想正在被展覽著。那個戴帽子的人在監視我。231991年5月6日

我說的話不是我想要說的,我用嘴上的釘子來表現這一點。我很受傷。氟哌噻噸6mg,阿米替林50mg241991年5月14日那條羅馬兵的腿表現了我的恐懼,但畫中那個折斷了脊柱的自殺少女不是意大利人。251991年5月18日

我從10日開始,把阿米替林減為25mg了。我的腦子像一個大嘴,不再受我的控制。我的左邊有一顆破裂的心。嘴上的釘子還在。261991年5月23日

因為我減少了阿米替林的劑量,所以我很抑郁,所以畫面是藍色的。無線電波可以控制我。271991年5月24日似乎我的心碎了是者一切的原因。那些毛茸茸的是蜘蛛的腿。19日我將氟哌噻噸降到了4.5mg,阿米替林25mg281991年6月8日到處都是蜘蛛的腿。畫面中的白色部分代表我的思維。291991年6月13日腦袋像雞蛋殼一樣被打碎,里面空空如也,沒有秘密可以隱瞞。到處都是評論我的嘴。我現在的藥量是每天4.5mg氟哌噻噸。我已經把阿米替林完全停掉了,我很抑郁,想自殺。301991年6月13日每個人都想把腳伸入我的門里,他們想開宴會嗎?我的嘴被訂住,舌頭被系起,表示我沒法回應他們311991年6月27日我是透明的,有個人在我的腦里操縱我(你看見操縱桿了嗎?)。我在6月22日時,把氟哌噻噸減到了每日3.7mg。321991年7月12日,19日最后的兩幅自畫像沒有文字說明,它們是人們在畫家自殺后的畫室中發現的。/33(一)思維障礙病理性思維的判斷標準:思維內容:是否與客觀現實一致;思維體驗:思維在出現、停止、消失時的體驗;思維形式:思維內在的邏輯結構連貫的完整性;反思:病人對自己行為的評價;思維進程:思維進行的快慢、觀念的豐富。思維障礙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思維形式障礙和思維內容障礙。一、主要癥狀特征1.思維形式障礙又稱言語紊亂,包括聯想障礙以及思維邏輯障礙,指患者思維與語言的組織出現問題,使人難以理解。分裂癥患者往往健康與異常思維并存(交替性);表現形式多樣,常見的有思維散漫、思維破裂、語詞新作、象征性思維等。思維散漫:指思維的目的性、連貫性和邏輯性障礙。表現為患者講話的內容散漫,缺乏主題,一個問題與另外一個問題之間缺乏聯系,以致別人弄不懂他要闡述的是什么主題思想。對問話的回答不切題,以致檢查者感到交談困難。思維破裂:指聯想破裂,思維內容缺乏內在聯系,每句話的語法及語義無問題,但句與句之間無聯系。嚴重的思維破裂—語詞雜拌。區別:思維不連貫(意識障礙情況下)(腦器質性、軀體疾病所致)量

典型病例男23歲精神分裂癥醫生問:“你在哪里工作?”,患者答:“這是多余的問題,衛星照在太陽上,陽光反射到玻璃上,跟著我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馬馬虎虎,搗搗漿糊。”問:“你近來好嗎?”,答:“我不是壞人,家中沒有房產,計算機病毒是誰搗的鬼,我想回家。”詞語新作:指概念的融合、濃縮以及無關概念的拼湊。患者自創一些新的符號、圖形、文字或語言并賦予特殊的涵義。如“犭市”代表狼心狗肺;“%”代表離婚。多見于精神分裂癥青春型。象征性思維:屬于概念轉換,即患者用普通的概念、動作或物品賦予某種特殊的意義,以無關的具體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經患者解釋,旁人無法理解。(“投胎”)正常人可以有象征性思維,如以鴿子象征和平。正常人的象征以傳統和習慣為基礎,彼此能夠理解,而且不會把象征當作現實的東西。思維貧乏:指聯想數量減少,概念與詞匯貧乏?;颊叱W允觥澳X子空空,沒什么可想,沒什么可說”。表現為沉默少語,缺少主動語言,對問話多為“是”,“不知道”,內容空洞單調,回答簡單,類似電報式語言,缺少形容詞。重要的特征是,患者對此往往漠然處之,常伴情感淡漠,意志缺乏。多見于慢性精神分裂癥、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及精神發育遲滯。區別:回答時的語速并不緩慢(區別思維遲緩的要點)。思維遲緩多見于抑郁狀態和心境障礙抑郁發作。邏輯倒錯性思維:主要特點為推理缺乏邏輯性,既無前提也無根據,或因果倒置,推理離奇古怪,不可理解。如一患者說:“因為電腦感染了病毒,所以我要死了”。可見于精神分裂癥和偏執狂等。2.思維內容障礙妄想指一種個人所獨有的和與自我有切身關系的堅信不移的觀念,不接受事實與理性的糾正。有以下特征:①信念的內容與事實不符,沒有客觀現實基礎,但患者堅信不移;可區別于正常人的錯誤認知,后者往往可以接受客觀事實的糾正。(三個耶穌的案例)②妄想內容均涉及患者本人,總是與個人利害有關;區別于某些暫不為當代人接受的真理,如十七世紀的“日心說”。③妄想的內容是個人所獨有的,與文化或亞文化群體的某些共同的信念(如迷信觀念、宗教觀念、偏見等)不同。④妄想內容因文化背景和個人經歷而有所差異,但常有濃厚的時代色彩。被害妄想:將環境中的無害事件感覺為威脅,認為別人在侮辱他、傷害他,患者受妄想的支配可拒食、控告、逃跑或采取自衛、自傷、傷人等行為。典型病例男38歲精神分裂癥偏執型患者近半年來覺得上下班的路上有好幾個人裝扮為便衣警察跟蹤自己,說“我乘公交汽車他們就跟著上車,我換乘地鐵,他們也乘地鐵,我提前下車,他們也下車……”,并認為這些人在自己的辦公室和家中裝有微型攝像機監視自己的行動,說:“他們懷疑我是特務,盜竊國家機密,嚇得我不敢外出。”關系妄想:患者將環境中與他無關的事物都認為是與他有關的,又叫牽連觀念。典型病例女22歲精神分裂癥患者近半年來自感痛苦,不愿與人接觸,也不愿去上班,說:“馬路上人的一舉一動都針對我,有的人看到我就咳嗽,甚至吐痰,就是看不起我,故意貶低我;有的人看到我冷笑,認為我這人沒有修養,素質差;商店里的營業員對我態度也很生硬,說我這人很小氣,沒有派頭;單位里同事也指桑罵槐,講我這人是垃圾,看到我進辦公室,故意掃地,趕我出門?!奔刀释耄夯颊邿o中生有地堅信自己的配偶對自己不忠實,另有外遇。典型病例男42歲精神分裂癥患者近年來堅信妻子有外遇,認為妻子和她單位里的同事有染,經常打電話了解妻子是否上班,有時到妻子單位,在窗外張望,看到妻子與男同志講話,回家就要盤問妻子,并叫她交待,有時要檢查妻子的內褲。弟弟勸告患者不要多疑,患者懷疑弟弟和妻子有“曖昧”關系。妻子在廚房燒飯和鄰居打招呼,認為妻子和鄰居眉來眼去,肯定有不正當關系。影響妄想:又稱被控制感?;颊哂X得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為受到外界某種力量的控制而不能自主或產生不舒服的感覺。此癥狀是精神分裂癥的特征性癥狀。

很多精神分裂癥患者抱怨他們的思維以某種方式被擺弄,這類妄想與影響妄想有關,包括:思維廣播、思維插入。典型病例男42歲精神分裂癥偏執型患者3年來始終感到外部有一種特殊的儀器控制自己,控制其思想、言語、行為甚至包括大小便,認為自己處于“全控制”狀態。當受到控制時,頭腦非常難受、有緊束感、反應遲鈍、不聽自己指揮;四肢肌肉抽痛,背部發熱難熬,早晨不讓他起床,也不允許料理個人衛生。而當儀器關掉時,才是一個自由人。非血統妄想:無故認為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妄想可分為原發性妄想(妄想知覺、妄想心境)和繼發性妄想。妄想是精神分裂癥最常見的癥狀之一,至少有3/4的患者有妄想的癥狀。妄想并非精神分裂癥所獨有。被動體驗(異己體驗):正常人對自己的精神和軀體活動有著充分的自主性,即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思維和運動,并在整個過程中時刻體驗到這種主觀上的支配感。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常常會出現精神與軀體活動自主性方面的問題?;颊邌适Я酥涓?,相反,感到自己的軀體運動、思維活動、情感活動、沖動都是受人控制的,有一種被強加的被動體驗,常常描述思考和行動身不由己。3.思維體驗障礙被動體驗常常會與影響妄想聯系起來。患者對這種完全陌生的被動體驗賦予種種妄想性的解釋?!笆艿侥撤N射線影響”“被騙服了某種藥物”“身上被安裝了先進儀器”。一位病人這樣表述自己的被動體驗:“我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個木偶,一舉一動都受人操縱。想什么事,說什么話,做什么表情,都是被安排好的。最讓人難受的是,我說的話,我做的事,跟我平常沒什么兩樣,外人根本看不出來我有什么變化。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已經不是我,是完全受人擺布的?!彼季S被插入:指患者感到有某種思想不屬于自己,不受他的意志所支配,是別人強行塞入其腦中。思維擴散和思維被廣播:患者體驗到自己的思想即使不講出來,別人也能夠知道,為思維擴散。如果患者認為自己的思想是通過廣播而擴散出去,為思維被廣播。妄想知覺:患者突然對正常知覺體驗賦以妄想性意義,屬于原發性妄想。思維云集:又稱強制性思維,患者體驗到大量無現實意義的聯想強制性地涌現在腦內。往往突然出現,迅速消失。(二)知覺障礙精神分裂癥最突出的知覺障礙是幻覺,74%的分裂癥患者有幻覺。幻覺:指沒有現實刺激作用于感覺器官時出現的知覺體驗,是一種虛幻的知覺。幻聽是最為常見的幻覺,70%的分裂癥患者有幻聽。其他精神障礙如腦器質性障礙時也可出現幻覺,藥物也可誘發幻覺。一、主要癥狀特征評論性幻聽:聲音不斷對患者所作所為品頭論足。命令性幻聽:聽到有聲音命令自己去做某事。如在大夫檢查病人時詢問患者的姓名,聲音告訴患者“別說你的真名”,患者就隨口編了一個假名。爭論性幻聽:幻聽內容與患者無關,患者聽到兩個聲音在爭論,有時也可以以患者為爭論的中心,但均以“他”來稱呼患者。思維鳴響:腦內出現與思維內容一樣的言語,表現為患者能聽到自己所思考的內容。

精神分裂癥的幻覺體驗可以非常具體、生動,也可以是朦朧模糊,但多會給患者的思維、行動帶來顯著的影響,患者會在幻覺的支配下做出違背本性、不合常理的舉動。如有的患者在幻聽的影響下辱罵甚至毆打親人,有的患者為了躲避幻聽的“騷擾”而頻頻上訪,要求有關部門拆除安裝在自己腦子里的“播音器”。典型病例女26歲精神分裂癥偏執型患者入院后常對醫生講聽到空氣中傳播流言蜚語,說:“我(指患者)這個女人不正經,作風不正派,講我在家炒菜時加鹽和糖之類的調味品,是在菜中放‘白粉’(海洛因),公安局要來找我,叫我立即離開上海?!保ㄈ┣楦姓系K主要表現為情感遲鈍或平淡,是分裂癥典型的陰性癥狀。1.表情呆板、缺乏變化。2.自發動作減少、缺乏體態語言,在談話中很少或幾乎根本不使用任何輔助表達思想的手勢和肢體姿勢,講話語調很單調、缺乏抑揚頓挫。3.眼神接觸減少,多茫然凝視前方。4.幽默感及對幽默的反應喪失,檢查者的詼諧很難引起患者會心的微笑。5.親人感情冷淡,親人的傷病痛苦對患者來說無關痛癢。一、主要癥狀特征一位住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每到探視日,只關心七旬老母給自己帶來什么零食。一次老母在來院途中跌了一跤,待老母到后,患者接過零食便大吃起來,對母親臉上、身上的傷痕不聞不問。少數病人有情感倒錯。但抑郁與焦慮情緒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也并不少見。(四)意志與行為障礙緊張癥:是本能內驅力和運動技能方面的障礙,表現為運動、姿勢和行為的不自主性,如木僵、自動癥、作態等。一、主要癥狀特征1.木僵狀態:指患者的動作和行為明顯減少或抑制。嚴重時病人保持一個固定姿勢,不語不動、不進飲食、不自動排便,對任何刺激均不起反應。在木僵病人中,可出現蠟樣屈曲,特征是病人的肢體可任人擺布,即使被擺成不舒服的姿勢,也較長時間似蠟塑一樣維持不變。如將病人的頭部抬高,好像枕著枕頭,病人也能保持這樣的姿勢一段時間,稱之為“空氣枕頭”。木僵病人有時可以突然出現沖動行為,即緊張性興奮。2.違拗癥:患者對于要求他做的動作,不但不執行,而且表現抗拒及相反的行為。若患者的行為反應與醫生的要求完全相反時稱作主動違拗。若患者對醫生的要求都加以拒絕而不作出行為反應,稱作被動違拗。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緊張型。(3)緊張性自動癥:動作是根據外界的作用或影響表現的作態與特殊姿態:做一些幼稚而又愚蠢的姿態、表情、步態和動作。(4)作態與怪異行為:作態又稱裝相,表現為在表情、動作、姿態。語言等方面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很不自然,意義不為別人所理解,顯得非常愚蠢和幼稚。怪異行為表現為作鬼臉,噘嘴,特殊的體位,不規則的動作。例如一個女病人在夜深人靜時脫光衣服在病室中像猴子一樣爬行,看到人也沒有羞愧感。(5)重復與刻板到動作表現為動作一開始,便持續不變地重復幾次(稱為“重復動作”)或無休止的重復(稱為“刻板動作”)。這些動作顯然是非常機械、毫無意義的,如在院子內不停地兜圈子,在草地上踩出一條路徑或用手掌不停地拍膝?;颊邔@些重復刻板的動作不以為苦,也不想控制它。(6)多動或興奮:患者突然出現運動性興奮,行為沖動,不可理解。如突然起床砸物、傷人,無目的地在室內徘徊,不停地原地踏步等。緊張癥常伴有各種軀體異常表現,如肢端冰涼、低血壓等。木僵病人雖幾乎不能活動,也不能說話,但他們的意識是清晰的,甚至感覺很敏銳,病人可以非常敏感地察覺周圍所發生的事,但自己卻無法投入其中,因此他們是非常痛苦的。心理動力學理論認為緊張癥是由于自我受到了最嚴重的精神威脅,又無力防御時所做出的表現,如患者之所以出現刻板癥是為了證實自己仍有一定的行為能力。(五)自知力障礙自知力:又稱領悟力或內省力,是指患者對自己精神狀態的認識能力,即能否覺察或辨識自己有病和精神狀態是否正常,能夠正確分析和判斷,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現在的表現和體驗中哪些屬于病態。在臨床上一般以精神癥狀消失,并認識自己的精神癥狀是病態的,需要接受治療,作為自知力恢復的標準。一、主要癥狀特征二、精神分裂癥的診斷CCMD-3中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1.癥狀標準:至少有下列2項,并非繼發于意識障礙、智能障礙、情感高漲或低落,單純型精神分裂癥另規定;1)反復出現的言語性幻聽;2)明顯的思維松弛、思維破裂、言語不連貫,或思維貧乏或思維內容貧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維中斷,或強制性思維;4)被動、被控制,或被洞悉體驗;5)原發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覺,妄想心境)或其它荒謬的妄想;二、精神分裂癥的診斷1.診斷標準CCMD-3中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6)思維邏輯倒錯、病理性象征性思維,或語詞新作;7)情感倒錯,或明顯的情感淡漠;8)緊張綜合征、怪異行為,或愚蠢行為;9)明顯的意志減退或缺乏。2.嚴重標準:自知力障礙,并有社會功能嚴重受損或無法進行有效交談。CCMD-3中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3.病程標準:1)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持續1個月,單純型另有規定。2)若同時符合精神分裂癥和心境障礙的癥狀標準,當情感癥狀減輕到不能滿足心境障礙癥狀標準時,分裂癥狀需繼續滿足精神分裂癥的癥狀標準至少2周以上,方可診斷為精神分裂癥。4.排除標準: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及精神活性物質和非成癮物質所致精神障礙。尚未緩解的精神分裂癥病人,若又罹患本項中前述兩類疾病,應并列診斷。2.精神分裂癥的量表評定用于分裂癥的診斷、評估和研究;常用量表: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18題)、陰性陽性癥狀量表(PANSS)(33題)。近一周的精神癥狀評定輔助作用1982年Andreasen在Crow工作的基礎上制定了陰性癥狀評定量表和陽性癥狀評定量表。1992年Stanley等制定了陰性和陽性癥狀評定量表(PANSS),對陰性、陽性癥狀的定量化評定和研究提供了較好的工具。按照陰、陽性癥狀分型,優點在于將生物學、現象學結合在一起,且對臨床治療藥物的選擇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第三節分裂癥的類型、

病程和預后一、分裂癥的分型I型綜合征特點

以陽性癥狀為主對神經阻滯劑反應較好常無智力缺陷,亦無神經系統軟體征預后良好病理機制可能是D2功能增加II型綜合征特點以陰性癥狀為主對神經阻滯劑反應不佳有時存在智力減退和某些神經系統軟體征

預后差病理機制可能為腦結構異常,DA功能低下(一)分型神經系統軟體征一組定義模糊的軀體所見,并可假設其反映了中樞神經系統的不成熟或亞臨床損傷。通常包括視覺精確度不良、說話不順暢、明顯的笨拙、舞蹈形式的運動或鏡像運動、肌腱反射亢進及左右混淆。與神經系統硬體征相對而言,軟體征沒有明確的臨床意義或定位價值。見:注意缺陷障礙。急性與慢性醫學名詞陽性:有異常。陰性:無異常。(二)臨床分類(DSM-IV)1.偏執型是精神分裂癥最常見的一個類型。其臨床表現以相對穩定的妄想為主,往往伴有幻覺(特別是幻聽)。情感、意志、言語、行為障礙不突出。起病多在30歲以后。這類病人較少出現顯著的人格改變和衰退,但幻覺妄想癥狀長期保留。李某,男,42歲,一年前因生意失敗,回北京借居在父母家。入院半年前的一個深夜,患者發現對面樓里有燈光照到自己的房間。此后漸漸發現街坊鄰里常常“話里有話”,內容多涉及患者的隱私,開始懷疑自己的房間被人錄音、攝像。入院前三個月,患者聽到腦子里有一個自稱“國家安全部少校”的人同自己講話,聲稱他已成為“全國一號嫌犯”,正在對他實施全面監控。后又出現一個自稱是“老書記”的女聲為患者辯解,說患者是一個好同志。“少?!迸c“書記”在許多方面都發表針鋒相對的意見,令患者不勝其煩。入院前半個月,患者多次走訪各個政府部門,要求“澄清事實”、“洗脫罪名”,并計劃給世界各大報章寫信,申訴自己“受人迫害”的經過。入院診斷:精神分裂癥,偏執型2.緊張型以明顯的精神運動紊亂為主要的表現。可交替出現緊張性木僵與緊張性興奮,或自動性順從與違拗。典型表現是病人出現緊張綜合征。緊張型目前在臨床上有減少趨勢。本型患者目前少見。大多起病于青、中年,起病較急,常為發作性病程。以緊張綜合征為主要臨床表現。緊張性興奮和緊張性木僵常交替出現,亦可單獨發生,以木僵為多見(或亞木僵狀態)。此型預后較好。3.青春型(瓦解型)

本型約占群體普查資料的11%青年期起病,起病常為急性或亞急性以思維破裂、零亂,情感幼稚愚蠢和行為的不協調或解體為主要臨床表現常有本能活動亢進,意向倒錯(吃臟東西,大小便、痰)可出現生動幻覺,而妄想卻片斷且內容荒謬多變病情進展較快,可有波動,可有短暫的自發緩解,但易復發系統治療、維持服藥,可望獲得較好預后4.殘留型過去符合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目前殘留個別陽性癥狀或個別陰性癥狀,但癥狀相對穩定,近一年無明顯好轉或惡化。5.未分化型患者無法被歸入上述分型中的任一類別,或同時存在有多種類型的部分癥狀,又有明顯的陽性癥狀。單純型(CCMD-3)起病緩慢,持續發展。早期多表現類似“神經衰弱”的癥狀,如主觀的疲勞感、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逐漸出現日益加重的孤僻退縮、情感淡漠、懶散、喪失興趣、社交活動貧乏、生活毫無目的。疾病初期,常不引起重視,甚至會誤認為患者“不求上進”、“性格不夠開朗”或“受到打擊后意志消沉”等等,往往在病程多年后才就診。少見,約占精神分裂癥病人的2%多為青少年起病,病情進展緩慢,持續以陰性癥狀為主,極少有幻覺妄想自動緩解者少,治療和預后差典型病例佟某,男,29歲,19歲進父親所在的工廠當工人,生性內向靦腆,膽小。25歲后因無女友,屢次要求父母介紹對象。前后見過17位姑娘。最初約會時,患者很注重自己的儀表,并事先買好不少小吃。后患者只穿工作服會客,見面時低頭看地,不發一言。同時工作能力逐漸下降,從較有技術的鉗工調至車工、保潔員、門衛,最后病休在家。入院檢查時患者多低頭呆坐,對大多數問話無反應,偶爾以點頭、搖頭表達意見。在病房內多獨處一隅,基本不與他人交往。入院診斷:精神分裂癥,單純型類型發病年齡起病形式癥狀病程發展預后偏執型青壯年、中年緩慢妄想幻覺緩慢較好青春型青較急不協調癥狀較快緊張型青、中較急木僵緊張癥狀較快較好單純型少、青年很緩慢陰性癥狀很緩慢未分化型(三)其他精神病性障礙

1.精神分裂癥樣障礙:CCMD-3稱為分裂樣精神障礙,指除了病程上不足1個月(CCMD-3)或6個月(DSM-Ⅳ)外,符合精神分裂癥其他診斷標準的一類精神障礙。

2.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此型患者同時具有精神分裂癥和情感障礙如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或混合型躁狂癥的癥狀。特征為顯著的心境癥狀(抑郁或躁狂)和精神分裂癥癥狀,由于分裂情感性障礙常伴有功能障礙,往往須予以綜合治療(包括藥物,心理療法和社區支持)。3.妄想性精神障礙。主要指有1個月以上并不怪異的妄想和與妄想主題有關的觸、嗅幻覺,但沒有其他精神分裂癥癥狀,不符合精神分裂癥的癥狀標準的一類精神障礙。

4.短暫精神病性障礙。指有一項以上的精神分裂癥癥狀,病程超過1天但少于1個月,最后能完全充分恢復的一類精神障礙。

5.分享(感應)性精神病性障礙。主要指患者在于其有密切關系的另一個人出現妄想之后,也表現出于其妄想內容相似的癥狀。二、病程與預后病程演變形式大致可歸為以下幾類:

單次發作,完全持久的恢復(20%~30%)多次發作,但發作間歇期完全緩解或基本緩解首次發作后即殘留部分癥狀,以后可以發作,但殘留癥狀無明顯加重首次發作后即殘留部分癥狀,以后可有發作,但每次發作后癥狀逐漸加重1.前驅期機能逐漸減退,沒有明確地發病時間前驅期開始的越早,預后越困難逐漸學習成績或工作開始業績下降,表現粗心大意,情緒變得簡單,不合時宜,往往得不到他人的注意急性患者前驅不一定很明顯99(一)病程2.發作期出現明顯的精神分裂癥狀癥狀一般出現兩個左右,沒有患者會出現所有癥狀不經治療發作期可能持續幾個月到幾年3.殘留期行為類似于前驅期,以陰性癥狀為主所有陽性癥狀消失社會適應能力依然很差4.完全緩解發病結束,回到正常的狀態100精神分裂癥病人的結局大致有以下5種形式:完全持久的恢復正常;病情多次復發,間歇期正常或基本正常;社會性緩解伴人格缺損,可自我照顧或需督促;維持在慢性狀態;衰退至終末期。多數隨訪研究認為,約2/3的病人有較滿意的社會功能結局。(二)預后預后良好急性起病發作短暫既往無精神病史顯著情感癥狀中年以后起病已婚,有家庭性心理正常病前個性正常工作良好社交關系良好預后不良漸隱起病發病期長既往有精神病史情感平淡青少年期起病獨身、分居、鰥寡、離婚性心理適應不良病前個性異常工作不佳,失業、無業社會隔離與精神分裂癥預后有關的因素第四節分裂癥的病因SCH遺傳心理社會神經生物化■確切的病因未明精神分裂癥病因有如下共識:一是病因不是一個;二是致病因素沒有一個單獨導致疾病形成;三是多因素共同作用顯而易見。一、遺傳因素

1.雙生子研究雙生子研究發現同卵雙生的同病率是異卵雙生的4~6倍。2.家庭研究本病患者近親中的患病率要比一般人群高數倍,且血緣關系越近,發病率越高。3.寄養子研究精神分裂癥母親所生子女從小寄養出去,生活于正常家庭環境中,成年后仍有較高的患病率,提示遺傳因素在本病發病中的主要作用。4.染色體與基因研究目前并未有一致公認的結果。

二、神經生化研究精神分裂癥神經生化基礎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假說:(1)多巴胺(DA)假說: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精神分裂癥的多巴胺假說,即認為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樞DA功能亢進。該假說有不少支持的證據。長期使用可卡因或苯丙胺,會在一個無任何精神病遺傳背景的人身上產生幻覺和妄想。苯丙胺和可卡因的主要神經藥理學作用是可以升高大腦神經突觸間多巴胺的水平。而阻斷多巴胺D2受體的藥物可用來治療精神分裂癥的陽性癥狀。多項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高香草酸(HVA,DA的主要代謝產物)增高,尸體腦組織中DA或HVA高于對照組;PET研究發現未經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患者紋狀體D2受體數量增加,因此推測腦內多巴胺功能亢進與精神病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