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東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考研真題_第1頁
2023年廣東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考研真題_第2頁
2023年廣東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考研真題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1年廣東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考研真題學科、專業名稱:新聞傳播學研究方向: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各方向考試科目名稱:334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專業學位B卷)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卷)上,寫在本試題上一律不給分。一、名詞解釋(任選做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1、時評新聞發現力集中式版面同期聲USP理論DAGMAR模式二、簡答題(任選做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1、簡述報紙版面的構成要素。簡述網絡新聞評論的特點及其對傳統新聞評論的發展。現場報道有何特點和要求?簡述廣告圖形設計的功能。簡述市場調查的一般程序。三、論述題(任選做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1、試論述手機媒體對新聞傳播活動的意義和影響。聯系中國實際發展,論述中國電視節目對國外節目的本土化改造和創新。結合實例,談談你對“隨時隨地”營銷傳播理念的理解。四、實務題(任選做1題,50分)1、請根據下列材料,寫一篇400字左右的消息和一篇500字左右的評論(50分,消息和評論各25分)。《生命時報》發起的一項“2011上班族亞健康”調查表明,我國白領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超過四成的受訪者覺得自己處于“亞健康”狀態,僅有12.28%的人認為自己健康。與此同時,有調查稱,我國職場人僅3成能享受帶薪休假,時間是世界最短。長時間在重重壓力下工作,使得疲勞、睡眠質量差、記憶力下降、腰痛等,成為白領人群最常見的亞健康癥狀。超過一半的上班族覺得特別容易疲勞當問及“您覺得自己的身體狀況怎么樣”時,42.47%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是亞健康,31.53%的人偶爾有點不舒服,13.72%的人覺得自己“很糟糕,有慢性病”,只有12.28%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健康”。平時覺得自己“特別容易疲勞”的受訪者高達50.27%,超過了一半,覺得“精力充沛”的僅為23.51%。近七成人“被工作狂”《京華時報》聯合搜狐健康發起了另一項“你恐懼過勞死么”的調查。在參與調查的近兩千人中,以20-50歲的中青年居多,大多來自文化教育、IT、通訊、制造業和商業等行業。其中,有近五成網友表示自己“經常加班、熬夜”,近三成的網友“偶爾加班、熬夜”。而“經常加班、熬夜”帶來的后果則是參與調查的人中多數人都已經開始出現“過勞死”的早期信號,其中,出現記憶力減退的人最多,占調查人數的近兩成,其次出現較多的癥狀依次為“睡眠時間越來越短,醒來也感到不解乏”、“情緒容易失控”等。談到“經常加班、熬夜”的原因,多數人表現出了無奈。其中,近七成網友表示自己“并不是工作狂,但是工作量太大,不得不加班”,兩成多的網友表示“已經算是準工作狂,每天要工作10小時”,只有不到一成的網友表示為主動自愿加班,“算是工作狂”。2011年“過勞死”部分事件4月12日,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一名女碩士由于過度勞累引發急性腦膜炎,不治身亡。6月27日,中芯國際董事長江上舟因癌癥去世。7月2日晚間,百事通首席運營官、總編輯吳征在游泳過程中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死亡,時年39歲。9月16日,《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唐為忠出差期間突發心梗不幸去世。“過勞死”界定困難“過勞死”一詞源于日本。1988年日本“壓力疾病工傷研究會”開設了“過勞死110熱線”后,過勞死一詞在日本被廣泛使用。所謂過勞死,在日本主要是指因工作勞累、工作壓力導致心腦血管疾病致死的現象。因工作壓力等原因導致精神抑郁而自殺的,則被稱為過勞自殺,也屬過勞死范疇。我國目前尚沒有關于“過勞死”的明確定義。現行《工傷保險條例》列舉了“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等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情形,也規定了“視同工傷”的諸多情形。不過“視同工傷”認定中有一條殘酷的規則:只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才能作為可以視同工傷的情形。2、2011年6月底發生的郭美美事件,把中國紅十字會推上了輿論的風尖浪口。公眾對中國紅十字會的負面評價極大地影響了該會的公信力。11月5日,新任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女士在接受有關媒體采訪時,就該事件對中國紅十字會的影響,發出了“三天毀掉一百年”(媒介總結語)的感嘆,充分說明了郭美美事件給中國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