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三生物二輪復習檢測練 基因工程的應用(A)_第1頁
2021屆高三生物二輪復習檢測練 基因工程的應用(A)_第2頁
2021屆高三生物二輪復習檢測練 基因工程的應用(A)_第3頁
2021屆高三生物二輪復習檢測練 基因工程的應用(A)_第4頁
2021屆高三生物二輪復習檢測練 基因工程的應用(A)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屆高三生物二輪復習檢測練基因工程的應用(A)

1.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將生長激素基因通過質粒介導進入大腸桿菌細胞

內,來表達產生生長激素。已知質粒中存在兩個抗性基因一一A是抗鏈霉

素基因,B是抗氨革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要插入基因B中,而大腸桿

菌不帶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導入大腸桿菌的質粒一定為重組質粒

B.RNA聚合酶是構建該重組質粒必需的工具酶

C.可用含氨葦青霉素的培養基檢測大腸桿菌中是否導入了重組質粒

D.在含氨葦青霉素培養基中不能生長,但在含鏈霉素培養基中能生長的可

能是符合生產要求的大腸桿菌

2.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便

于重組和篩選。已知限制性核酸內切酶I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一GI

GATCC-,限制性核酸內切酶II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一GIGATC一,

根據圖示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GGATCC目的基因GATC

€GATCC

GATC

CCTAGGCCTACGCTAC

^TAG

注:Gene1和GeneH表示兩

GeneU種標記基因

Gene|

表示限制性核酸內切

酶僅有的識別序列放大

A.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切割獲得目的基因時,有四個磷酸二酯鍵被水解

B.質粒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n切割

C.限制性核酸內切酶I和限制性核酸內切酶II切割后獲得的黏性末端相同

D.質粒中的標記基因便于篩選出目的基因已經表達的細胞

3.下列關于基因工程及其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若要生產轉基因抗病水稻,可先將目的基因導入大腸桿菌中,再轉入水稻

細胞

B.用氨基酸序列推測合成的目的基因與原基因的編碼區中的外顯子一致

C.用DNA探針能檢測飲用水中重金屬物質的含量

D.作為運載體要有多種限制酶的切點,但對一種限制酶而言,最好只有一個

切點

4.下列有關生物工程激素圖解的敘述錯誤的是()

限制薛切割位點一??

◎卵器母體磁)¥

圖一圖二圖三圖四

A.基因工程除了需要包括圖一所示的工具外,還需要兩種工具酶

B.圖二中2、3、4可分別表示受精、早期胚胎培養和胚胎移植

C.圖三中將原腸胚的內細胞團均等分割有利于胚胎的恢復和進一步發育

D.圖四中動物細胞A和B到細胞C的過程中,可用滅活的病毒作為誘導劑

5.將某病毒的外殼蛋白(L1)基因與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連接,構建

L1-GFP融合基因,再將融合基因與質粒連接構建下圖所示表達載體。圖中

限制酶E1?E4處理產生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啟動子L1基因GFP基因終止于

FlE2E3E4

A.構建L1-GFP融合基因需要用到限制酶有El、E2、E4

B.E1、E4雙酶切確保Ll-GFP融合基因與載體的正確連接

C.GFP可用于檢測受體細胞中目的基因是否表達

D.培育乳汁中含L1的轉基因羊需將表達載體轉入乳腺細胞

6.將大腸桿菌的質粒連接上人生長激素的基因后,重新導入大腸桿菌的細胞

內,再通過發酵工程就能大量生產人生長激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轉錄生長激素基因需要RNA聚合酶

B.大腸桿菌內為生長激素合成提供能量的是線粒體

C.大腸桿菌能產生人生長激素的變異屬于基因重組

D.大腸桿菌質粒的標記基因中腺喋吟和胸腺喀咤含量相等

7.埃博拉病毒(EBO)衣殼外的包膜上有5種蛋白棘突,其中GP蛋白最為關

鍵,能被宿主細胞強烈識別,引發免疫應答。可利用轉基因技術從牛分泌

的乳汁中提取GP蛋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可從EBO中提取GP蛋白的RNA逆轉錄合成DNA,獲得編碼GP蛋白

抗原的基因疫苗

B.GP蛋白比毒性減弱的EBO作疫苗更安全,原因是GP蛋白自身沒有感

染能力

C.要從牛乳汁中獲得GP蛋白,可把GP蛋白基因導入牛乳腺細胞中并特

異性表達

D.轉GP蛋白基因牛是否培育成功,可以通過DNA分子雜交技術進行檢

8.如圖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轉基因植物,生產可食用疫苗的部分過程

示意圖,其中PstI、SmaLEcoRkApal為四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下列

說法錯誤的是()

PsiISniaIEcoRi

素基因

A.圖示對質粒和目的基因切割用到了兩種限制酶

B.抗卡那霉素基因的存在有利于將含有抗原基因的細胞篩選出來

C.表達載體構建時需要用到限制酶SmaD

D.除圖示組成外,表達載體中還應該含有啟動子和終止子等結構

9.多聚酶鏈式反應(PCR)一次循環:95℃下使模板DNA變性、解鏈~55℃

下復性(引物與DNA模板鏈結合尸72℃下引物鏈延伸(形成新的脫氧核普

酸鏈)。下列有關PCR過程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變性過程未加解旋酶,是因為可以通過先適當加溫來破壞DNA堿基對

中氫鍵

B.PCR擴增需要的條件是目的基因、引物、四種脫氧核昔酸、DNA聚合

酶和DNA連接酶

C.PCR技術可用于基因診斷,判斷親緣關系等

D.如果反應體系中加入模板DNA100個,則經過30個循環后,DNA的數

量為100x230個

10.研究人員將魚的抗凍基因導入番茄體內,獲得抗凍能力明顯提高的番茄

新品種。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A.設計相應DNA單鏈片段作為引物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

B.利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聚合酶構建基因表達載體

C.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番茄體細胞之前需用Ca2+處理細胞

D.運用DNA分子雜交技術檢測抗凍基因是否在番茄細胞中表達

H.下列關于涂布分離法和劃線分離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A.涂布分離法使用的接種工具是涂布器,而劃線分離法是接種環

B.涂布分離法接種前需配制不同濃度稀釋液,劃線分離法不需要

C.涂布分離法和劃線分離法都可以得到單菌落

D.涂布分離法和劃線分離法都可以對樣液中的細菌進行計數

12.篩選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接種培養后,若

細菌能分解淀粉,培養平板經稀碘液處理,會出現以菌落為中心的透明圈

(如圖),實驗結果見下表。有關本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菌落直徑:C透明圈直徑:H

菌種H/C

(mm)(mm)

細菌I5.111.22.2

細菌n8.113.01.6

A.培養基除淀粉外還含有氮源等其他營養物質

B.篩選分解淀粉的細菌時,菌液應稀釋后涂布

C.以上兩種細菌均不能將淀粉酶分泌至細胞外

D.H/C值反映了兩種細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異

13.野生型大腸桿菌可以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發生基因突變產生的氨基

酸依賴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養基上補充相應氨基酸才能生長。將甲硫氨酸

依賴型菌株M和蘇氨酸依賴型菌株N單獨接種在基本培養基上時,均不

會產生菌落。某同學實驗過程中發現,將M、N菌株混合培養一段時間,

充分稀釋后再涂布到基本培養基上,培養后出現許多由單個細菌形成的菌

落,將這些菌落分別接種到基本培養基上,培養后均有菌落出現。該同學

對這些菌落出現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操作過程中出現雜菌污染

B.M、N菌株互為對方提供所缺失的氨基酸

C.混合培養過程中,菌株獲得了對方的遺傳物質

D.混合培養過程中,菌株中已突變的基因再次發生突變

14.如表所示為某微生物培養基的配方。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成分

NaNO3K2HPO4KCIMgSO4?7H2O

含量3glg0.5g0.5g

成分HO青霉素

FeSO4(CH2O)2

定容至

含量0.01g30g0」萬單位

1000mL

A.此培養基屬于液體培養基,其中的碳源是(CHO)

B.配制培養基時,溶化后必須要進行的是調整pH和滅菌

C.接種時應在酒精燈火焰附近操作

D.若用該培養基選擇培養纖維素分解菌,應除去青霉素,加入纖維素粉

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題。

甜瓣子是豆瓣醬的重要成分,風味受蠶豆蛋白分解產生的氨基酸影響,也

受發酵過程中不同微生物的多種代謝產物影響。其生產工藝如下圖所示。

妾一事~|制曲一通」門力口鹽水發酵

|蠶豆瓣|—豆瓣曲|------>|醬9醋|—>|甜瓣子-|7

某研究團隊對加鹽水后的發酵階段的傳統工藝(鹽度15%,溫度37℃,

發酵30天)進行了改良,改良后甜瓣子風味得以提升。新工藝參數如下

表所示。

時期時段(天)鹽度(%)溫度(℃)

前期0-12612

中期12-16637

后期16-301537

兩種工藝的結果比較見下圖。

z

&

Q

e一

/

/

.5。

f

f

7

H

z

u、

U

*耳

5。

.5

一6

§

)

z

.0

幅?

5

坂Q旗

6

摑網6

。?

粕期

改的

6

d

.5

5.

8

8

6

o

o

0

243

12

0

243

d)

時間(

發酵

時間

發薛

d)

時間(

發酵

()

的是

錯誤

述,

的描

原理

法與

驗方

的實

研究

于本

列關

(1)下

的積

過程

制曲

源于

要來

物主

微生

段的

始階

酵開

A.發

氮源

源和

的碳

所需

繁殖

生長

生物

供微

可提

豆瓣

B.蠶

長繁

的生

生物

響微

都影

鹽度

度與

C.溫

總數

細菌

計活

法統

劃線

平板

,使用

期取樣

D.定

是()

誤的

析,錯

的分

結果

實驗

列對

(2)下

導致

升高

溫度

降由

數下

菌總

活霉

中期

工藝

A.新

高導

均升

、鹽度

溫度

降由

數下

菌總

活細

后期

工藝

B.新

了蛋

提高

升高

溫度

因為

快,是

末加

前期

率較

生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