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護理學高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_第1頁
婦產科護理學高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_第2頁
婦產科護理學高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_第3頁
婦產科護理學高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_第4頁
婦產科護理學高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7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緒論緒論第1章女性生殖系統解剖與生理.pptx第2章妊娠期婦女的護理.pptx第3章正常分娩婦女的護理.pptx第4章產褥期婦女的護理.pptx第5章高危妊娠母兒的護理.pptx第6章妊娠合并癥婦女的護理.pptx第7章妊娠合并癥婦女的護理.pptx第8章異常分娩婦女的護理.pptx第9章分娩并發癥婦女的護理.pptx第10章異常產褥婦女的護理.pptx第11章婦科病例書寫.pptx第12章女性生殖系統炎癥的護理.pptx第13章女性生殖內分泌患者的護理.pptx第14章妊娠滋養細胞疾病患者的護理.pptx第15章腹部手術患者的護理.pptx第16章外陰及陰道手術患者的護理.pptx第17章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護理.pptx第18章不孕癥婦女的護理.pptx第19章計劃生育婦女的護理.ppt第20章婦女保健.pptx第21章常用婦產科護理技術.pptx全套PPT課件學習目標

掌握:婦產科護理學的定義、學習內容及方法。熟悉:婦產科護理的發展簡史、婦產科護士的素質要求。了解:婦產科護理的發展趨勢、工作特點。

重點婦產科護理學的學習內容及方法難點

婦產科護理學的學習方法學習重點、難點

婦產科護理學發展簡史當代婦產科發展趨勢學習內容、目的及方法婦產科學的特殊性、護士的角色學習內容婦產科護理學最早源于產科護理Ebers古書—西方醫學史中最早記述有醫學、也有婦產科學及婦產科護理學發展的史書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Celsus描述子宮結構Rubbonla主教在Edssa創立第一家婦人醫院一、發展簡史1.世界婦產科發展簡史Susruta首次報告了產褥感染P.Franco創立了三葉產鉗助產H.VanRoonhyze著有《現代婦科和產科學》--剖腹探查術興起W.Hunter,C.White—產科無菌手術的概念和產褥感染的理論J.Simpson—麻醉學2.祖國醫學婦產科發展史王妃分娩時感染—我國關于婦產科疾病的最早記錄《內經》是中醫古典巨著《脈經》《諸病源癥候》《千金要方》--《婦人方》《經效產寶》--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婦產科專著3.近代婦產科的發展分娩場所由家庭轉為醫院受過專業訓練,具備特殊技能的護理人員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向“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以整體人的健康為中心的護理為我國婦產科發展做出杰出貢獻的婦產學家。“南梁北林”對婦產科的杰出貢獻林巧稚(1901-1983),醫學家。她在胎兒宮內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婦科腫瘤、新生兒溶血癥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貢獻,是中國婦產科學的主要開拓者、奠基人之一。她是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婦產科主任及首屆中國科學院唯一的女學部委員(院士),雖然一生沒有結婚,卻親自接生了5萬多嬰兒,被尊稱為"萬嬰之母"、"生命天使"、"中國醫學圣母",又與梁毅文被合稱為"南梁北林"。后世紀念林巧稚逝世后,廈門鼓浪嶼于1984年5月建造了名為"毓園"的林巧稚紀念館。其中的"毓"為培育養育之意,是對其一生培養和造就了大批醫學人才、親自接生了5萬多名嬰兒的紀念。2009年12月23日上午,廈門首個醫德教育基地在林巧稚紀念館揭牌成立。毓園景點“送子觀音”梁毅文當代婦產科發展趨勢由單純“護理疾病”發展為“保障人類健康”的護理工作場所由醫院擴大到家庭、社區和社會“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護理”是當代護理學中最具典型意義的整體化護理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護理確定并針對個案、家庭、新生兒I在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需要及調適,向他們提供具有安全性和高質量的健康照顧,尤其強調提供促進家庭成員間的凝聚力和維護身體安全的母嬰照顧。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護理對孕婦家庭建立養育和親密的家庭關系;完成及扮演稱職父母的角色;產生積極得生育經驗和滿足感;親子關系;父母建立自信心。必要性對醫護人員連續性的健康照顧;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活動;減少并發癥;護理人員的工作成就感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護理鼓勵家庭成員參與孕婦的生育過程減輕“分離性焦慮”,提供健康教育依據具體情況做彈性調整,母嬰早期解除和母嬰同室減輕“分離性焦慮”1.積極參與3.改變分娩醫療技術

2.設立新的分娩環境4.提倡早出院計劃改革婦產科護理學是一門診斷并處理婦女現存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為婦女健康提供服務的科學。婦產科護理學的服務對象包括生命各階段不同健康狀況的女性,以及相關的家庭和社會成員。是現代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婦產科護理學的性質及內容

包括孕產婦的護理、婦科

疾病患者的護理、計劃生

育指導及婦女保健,確保婦

女在整個生命周期的不同

生理階段健康、安全和

幸福,保證胎兒、新生兒

的生存及健康成長。

(一)婦產科護理學學習內容(二)婦產科護理學的學習目的及方法

學習婦產科護理學的目的在于掌握現代化婦產科護理理論和技能,發揮護理特有職能,為病人提供緩解痛苦、促進康復的護理活動,幫助護理對象盡快獲得生活自理能力;為健康女性提供自我保健知識、預防疾病并維持健康狀態。對婦女一生健康指導、護理能力正常孕產婦整體護理異常孕產婦整體護理職業能力能力目標知識點婦產科護理文書寫作高危妊娠婦女的護理;高危妊娠婦女的臨床表現及處理;病史及原因1、妊娠期、分娩期及產褥期的臨床護理

2、熟悉妊娠診斷、影響分娩的因素及機制3、妊娠、分娩、產褥期婦女心理調試婦女一生各階段特點及保健;女性各生殖器官的解剖特點、生理作用及月經周期調節;計劃生育內容、措施及護理妊娠的發診斷及妊娠期婦女的護理;影響分娩的因素、放難免機制及護理;產褥期婦女的心理及調試、母乳喂養及母嬰的護理1、高危妊娠的監護方法;2、妊娠期并發癥及合并癥的護理;3、異常分娩及并發癥的護理;4、產褥期異常婦女的護理婦產護理病歷;產科護理病歷1、計劃生育婦女健康指導及護理措施2、女性生殖系統與妊娠、分娩解剖及生理特點婦產科護理病歷的書寫學習內容及目的學習內容及目的婦科炎癥疾病患者整體護理婦科月經不調、不孕患者整體護理婦產科腹部手術、外陰手術及放、化療患者整體護理婦科微創手術患者整體護理職業能力能力目標知識點婦產科微創手術的優點;了解婦科內鏡的應用特征婦科月經不調、不孕患者護理措施;臨床表現、輔助檢查機處理原則;病人成因及發病機制1、婦科炎癥患者的護理;2、患者的分類機臨床表現;婦科傳染病的種類及臨床表現手術病人的術前術后護理;婦科手術的適應癥及禁忌;婦科腫瘤的化療及常見副作用1、女性的自然防御系統;2陰道炎的分類及臨床特點;3、婦女常見的性傳播疾病。1、月經周期的調節;2、月經失調病人的護理;3、不孕癥病人的護理。1、婦產科腹部手術的種類、術前及術后護理;2、婦科常見腫瘤的分類、臨床表現;3、化療的基礎知識、常見副反應、并發癥及應對措施。1、婦產科微創手術的發展與婦產科腹部手術及陰道手術的對比;2、婦產科微創手術的應用及患者護理。婦產科護理學學習方法典型案例案例討論

學習目標教學方法技能訓練技能考核新進展新成果實踐項目學習項目預習項目拓展項目復習項目重點串聯護點導航四、婦產科護理學的特殊性1.學科的特殊性可引起外科、內科等疾病,反之亦然。2.護理對象的特殊性護理對象包括孕婦、產婦、胎兒、新生兒,既要保護產婦的安全,又要兼顧胎兒和新生兒的健康。3.護理工作的復雜性婦產科學是一個涉及心理學、社會學及倫理學問題都很復雜的科室,疾病涉及面廣,危重癥多,手術多,隨性強,五、婦產科護士應具備的素質

婦產科護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湛的醫學護理技能,扎實的專業技術,誠實守信、善于與人合作共事,言談舉止文明,情緒穩定振作。并應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協調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應具有較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要有熱愛本職工作和忠誠病人的道德情感,以及對病人的同情心,要以優良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心理素養,廣博的知識、端莊的儀表,親切的態度影響病人,使患者獲得安全感、親切感和信任感,為確保母嬰的身體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學習婦產科護理學除具備扎實的醫學基礎和社會人文學科知識外,還需具有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社區預防保健等綜合知識。在學習的全過程中強調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加強實踐能力和職業行為規范培養,使學生的知識結構與臨床病人護理需求相適應。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能適應未來社會快速科學發展,具備良好職業素質、科學文化和身心素質,品德高尚、全面發展的復合型護理人才是我們的重要任務。

五、婦產科護士應具備的素質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統解剖與生理重點難點難點月經周期的調節激素作用和周期性變化重點女性生殖系統解剖和生理學習目標女性內生殖器的結構與功能;卵巢及子宮的周期性變化;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女性內生殖器和鄰近器官的關系、解剖位置;女性會陰的結構、特點;月經周期的調節

女性骨盆和內、外生殖器的解剖位置、生理特點、功能;女性一生各階段的生理特點;陰道黏膜及子宮頸的周期性變化掌握熟悉了解第一節女性生殖系統解剖第二節女性生殖系統生理第二章課程安排一、外生殖器二、內生殖器三、鄰近器官第一節課程安排四、血管、淋巴和神經組織五、骨盆六、骨盆底預習項目--案例引導小敏,女,13歲,初中生,三個月前初潮來臨,之后每個月月經來臨時,都會有小腹墜疼,腰骶部酸疼的感覺,小敏媽媽帶孩子來婦產科門診就診,經醫生檢查,無器質性病變預習項目--案例思考作為一名護士,請向患者提供月經期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導

一、女性外生殖器1.陰阜2.大陰唇3.小陰唇4.陰蒂5.陰道前庭

女性生殖系統解剖前庭球前庭大腺小陰唇陰蒂陰道前庭

二、女性內生殖器

1.陰道2.子宮3.輸卵管(子宮附件)4.卵巢(子宮附件)

女性生殖系統解剖(1)位置和形態: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為一上寬下窄的肌性管道前壁長約7~9cm,與膀胱和尿道相鄰,后壁長約10~12cm,與直腸相鄰,平時陰道前后壁互相貼合上端包繞子宮頸陰道部,下端開口于陰道前庭后部陰道上端包繞子宮頸處形成一向上的圓形隱窩,稱為陰道穹隆按其位置分為前、后、左、右四部分,其中后穹隆最深,與盆腔最低的直腸子宮凹陷相鄰,當盆腔有積液時,可經陰道后穹隆進行穿刺或引流,是診斷某些疾病或實施手術的途徑1.陰道(2)組織結構:陰道壁自內向外由黏膜、肌層和纖維組織膜構成。黏膜層由非角化復層鱗狀上皮覆蓋,無腺體,淡紅色,有很多橫紋皺襞,有較大伸展性陰道黏膜受性激素影響有周期性變化幼女與絕經后婦女的陰道黏膜上皮薄,皺襞少,伸展性小,容易受創傷及感染肌層由內環和外環兩層平滑肌構成,纖維組織膜與肌層緊密粘貼。陰道壁富有靜脈叢,損傷后易出血形成血腫1.陰道(1)位置子宮位于盆腔中央前為膀胱,后為直腸,下端接陰道,兩側有輸卵管和卵巢子宮底位于骨盆入口平面以下,子宮頸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稍上方當膀胱空虛時,成人子宮的正常位置呈輕度的前傾前屈位子宮的正常位置依靠子宮韌帶、盆底肌肉和筋膜的支托,若盆底組織結構破壞或功能障礙,均可導致子宮脫垂2.子宮(2)形態:位于骨盆腔中間,是一個空腔的肌性器官壁厚,呈倒置的梨形,前面扁平,后面稍凸出其大小和形態依年齡或生育情況而變化成人的子宮約重50~70g,長7~8cm,寬4~5cm,厚2~3cm宮腔的容積約5ml2.子宮(2)形態:子宮上部較寬,稱為子宮體;子宮體頂部突隆部分,稱為子宮底;子宮底兩側為子宮角,與輸卵管相通,子宮的下部較窄,呈圓柱狀,稱為子宮頸2.子宮(2)形態:子宮體與子宮頸的比例因年齡和卵巢功能而異,嬰兒期和兒童期為1:2,育齡期婦女為2:1,絕經后為1:12.子宮(3)組織結構:子宮體和子宮頸的組織結構不同1)子宮體的組織結構:①子宮內膜層為黏膜層,由內向外分為致密層、海綿層和漿膜層三層內膜表面的2/3為致密層和海綿層,統稱為功能層,受卵巢性激素影響,發生周期性變化而脫落。靠近子宮肌層的1/3內膜為基底層,不受卵巢性激素影響,無周期性變化,功能層脫落后由此層再生2.子宮(3)組織結構:子宮體和子宮頸的組織結構不同1)子宮體的組織結構:②子宮肌層較厚,非孕時厚度約0.8cm由大量平滑肌纖維、少量彈力纖維和膠原纖維組成大致分內、中、外三層2.子宮(3)組織結構子宮體和子宮頸的組織結構不同1)子宮體的組織結構②子宮肌層內層肌纖維環行排列,痙攣性收縮時可形成子宮收縮環中層肌纖維圍繞血管交叉排列如網狀,收縮時壓迫貫穿于其間的血管,能有效起到止血作用外層肌纖維縱向排列,是子宮收縮的起始點2.子宮(3)組織結構:子宮體和子宮頸的組織結構不同1)子宮頸的組織結構: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含有少量平滑肌纖維、血管及彈力纖維子宮頸管黏膜為單層高柱狀上皮子宮頸陰道部由復層鱗狀上皮覆蓋,表面光滑子宮頸外口柱狀上皮與鱗狀上皮交界位置是宮頸癌的好發部位2.子宮(4)子宮韌帶1)圓韌帶2)闊韌帶3)主韌帶4)宮骶韌帶2.子宮又稱子宮頸橫韌帶,是固定子宮頸正常位置,防止子宮下垂的重要結構短厚有力,將子宮頸向后向上牽引,間接維持子宮的前傾位置能夠限制子宮向兩側傾斜有維持子宮前傾位置的作用子宮韌帶圓韌帶闊韌帶主韌帶宮骶韌帶2.子宮為一對彎曲細長的肌性管道是精子和卵子結合的場所及輸送受精卵的通道位于闊韌帶上緣內,內側與子宮角相連通,外端游離呈傘狀與卵巢接近,全長約8~14cm根據輸卵管的形態,由內向外可以分為四部分3.輸卵管間質部

峽部

壺腹部

傘部

間質部峽部壺腹部傘部輸卵管各部及其橫斷面3.輸卵管4.卵巢為一對扁橢圓形腺體是女性性腺器官,具有產生與排出卵子和分泌性激素的功能育齡期女性的卵巢大小約為4×3×1cm,重約5~6g,呈灰白色青春期開始排卵,卵巢表面逐漸變得凸凹不平絕經后,卵巢萎縮變小、變硬,盆腔檢查時不易觸到4.卵巢卵巢表面無腹膜,有利于成熟卵子的排出,但也易造成卵巢癌的惡性細胞播散卵巢組織分為皮質與髓質兩部分

1.尿道2.膀胱3.輸尿管

4.直腸5.闌尾

女性生殖系統解剖

三、鄰近器官

1.血管2.淋巴3.神經組織

女性生殖系統解剖

四、血管、淋巴和神經組織

五、骨盆1.骨盆的組成2.骨盆的骨性標志3.骨盆的分界4.骨盆的類型

女性生殖系統解剖骨骼:骶骨、尾骨、左右兩塊髖骨關節:骶髂關節、骶尾關節、恥骨聯合韌帶:關節和恥骨聯合周圍均有韌帶附著

五、骨盆

1.骨盆的組成2.骨盆的骨性標志3.骨盆的分界4.骨盆的類型

女性生殖系統解剖骨骼:骶骨、尾骨、左右兩塊髖骨關節:骶髂關節、骶尾關節、恥骨聯合韌帶:關節和恥骨聯合周圍均有韌帶附著

五、骨盆1.骨盆的組成2.骨盆的骨性標志3.骨盆的分界4.骨盆的類型

女性生殖系統解剖骶岬坐骨棘恥骨弓坐骨結節髂嵴和髂前上棘

五、骨盆

1.骨盆的組成2.骨盆的骨性標志3.骨盆的分界4.骨盆的類型

女性生殖系統解剖假骨盆(大骨盆)以髂恥線為界真骨盆(小骨盆)

五、骨盆1.骨盆的組成2.骨盆的骨性標志3.骨盆的分界4.骨盆的類型

女性生殖系統解剖女型扁平型類人猿型男型利于胎兒的娩出

六、骨盆底

1.外層2.中層3.內層

女性生殖系統解剖

六、骨盆底

1.外層2.中層3.內層

女性生殖系統解剖

六、骨盆底

1.外層2.中層3.內層

女性生殖系統解剖一、女性一生各階段的生理特點二、月經及月經期的臨床表現三、月經周期的調節激素第二節課程安排四、月經的周期性變化預習項目--案例引導案例引導:小敏,女,13歲,初中生,三個月前初潮來臨,之后每個月月經來臨時,都會有小腹墜疼,腰骶部酸疼的感覺,小敏媽媽帶孩子來婦產科門診就診,經醫生檢查,無器質性病變問題:作為一名護士,請向患者提供月經期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導1.胎兒期3.兒童期5.性成熟期

6.絕經過渡期2.新生兒期4.青春期一、女性一生各階段的生理特點7.絕經后期二、月經及月經期的臨床表現1.月經伴隨著卵巢周期性變化而出現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及出血,稱為月經規律的月經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標志月經初潮年齡約為11~18歲,多數為13~14歲之間月經初潮的早晚受到遺傳、營養、氣候、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二、月經及月經期的臨床表現1.月經正常的月經具有規律的周期性出血的第一日為月經周期的開始,兩次月經第1日的間隔時間,稱為月經周期一般為21~35天,平均28天月經持續的天數稱為月經期,一般為2~8天,平均4~6天一次月經的總失血量,稱為月經量,正常的月經量為20~60ml,超過80ml為月經過多二、月經及月經期的臨床表現2.月經的特征月經血顏色呈暗紅色主要成分除含血液外,還含有子宮內膜碎片、宮頸黏液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等具有不凝固的特點但在出血多的情況下偶爾會有小的凝血塊。因為經血中含有來自子宮內膜的大量纖溶酶,纖溶酶可溶解纖維蛋白,所以不凝固二、月經及月經期的臨床表現3.月經的臨床表現不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要注意休息和經期衛生下腹部及腰骶部酸痛下墜等不適感尿頻,大便頻繁,情緒易波動,皮膚出現唑瘡,乳房脹痛等情況請同學們根據自身感受,講述月經的臨床表現有哪些?二、月經及月經期的臨床表現4.月經期的健康教育月經是一種生理現象精神平和愉快養成良好的經期習慣禁止盆浴、坐浴、陰道灌洗、游泳及性生活勤換清潔的衛生用品避免受涼飲食避免寒、涼、辛、辣避免勞累請同學分組討論并發言,如何對小敏提供月經期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導?三、月經周期的調節激素1.下丘腦的性調節激素與功能下丘腦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啟動中心(1)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為下丘腦調節月經的主要激素主要使垂體合成和釋放促黃體生成素還具有調節和促使垂體合成和釋放促卵泡素的作用(2)生乳素抑制激素下丘腦通過抑制作用調節垂體的生乳激素分泌和釋放三、月經周期的調節激素2.垂體性調節激素及其功能垂體接受促性腺激素釋放素的刺激,合成并釋放促卵泡素和促黃體生成素(1)促卵泡素主要促進卵泡周圍的間質分化為泡膜細胞,又使卵泡的顆粒細胞增生及顆粒細胞內的芳香化酶系統活化促卵泡素屬糖蛋白激素,有刺激卵巢卵泡發育的功能,但需要與少量促黃體生成素協同作用,才能使卵泡成熟,并分泌雌激素三、月經周期的調節激素2.垂體性調節激素及其功能垂體接受促性腺激素釋放素的刺激,合成并釋放促卵泡素和促黃體生成素(2)促黃體生成素主要功能是與FSH協同作用促使成熟卵泡排卵,從而促使黃體形成并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也是一種糖蛋白激素三、月經周期的調節激素3.卵巢的功能卵巢具有排卵和分泌性激素的功能。(1)卵巢具有周期性變化(2)卵巢分泌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四、月經的周期性變化1.調節激素的周期性變化(1)促卵泡素的變化在卵泡期的前半期維持在最低的水平至排卵前的24小時左右出現一低峰式分泌持續24小時左右呈直線下降在黃體期維持較低水平月經來潮前達最低水平月經來潮時開始略有上升四、月經的周期性變化1.調節激素的周期性變化(2)促黃體生成素的變化卵泡期的前半期處于較低水平,以后逐漸上升在排卵前24小時左右出現一陡峰,較FSH更高,也在24小時左右驟降在黃體期維持較FSH略高的水平至黃體后期逐漸下降在月經前達最低水平四、月經的周期性變化1.調節激素的周期性變化(3)雌激素的變化在卵泡早期,雌激素的分泌量很少隨著卵泡的發育,分泌量逐漸增高至排卵前達到高峰峰式分泌波較FSH之分泌峰略早,以后降低在黃體期分泌量又逐漸增加于排卵后7~8天黃體成熟時達第二高峰,以后逐漸降低在月經前急劇降低至最低水平四、月經的周期性變化1.調節激素的周期性變化(4)孕激素的變化在卵泡期,孕激素量極低排卵后,隨黃體的發育分泌量顯著增加排卵后7~8天,黃體成熟時達高峰以后逐漸下降,至黃體后半期急劇下降月經前達最低水平四、月經的周期性變化2.生殖器官及乳房的周期性變化(1)子宮內膜的變化按其組織學變化將月經周期分為增生期:分泌期:

月經期:為月經周期的第5~14天為月經周期的第15~28天為月經周期的第1~4天四、月經的周期性變化2.生殖器官及乳房的周期性變化(2)子宮頸及宮頸黏液的變化月經過后,由于體內雌激素水平低,子宮頸黏液的分泌量也少隨激素水平不斷增高,宮頸黏液分泌量也逐漸增多,并變稀薄透明至排卵前黏液拉絲可達10cm以上,有利于精子穿行四、月經的周期性變化2.生殖器官及乳房的周期性變化(2)子宮頸及宮頸黏液的變化:此期行宮頸黏液涂片檢查,干燥后鏡下可見羊齒植物葉狀結晶這種結晶于月經周期的第6~7天即可出現,在排卵期最典型排卵后,受孕激素水平逐漸升高的影響,黏液分泌量減少,性質變黏稠混濁,拉絲易斷,不利于精子通過,行宮頸黏液涂片檢查,干燥后鏡下可見成排的橢圓體,且結晶模糊四、月經的周期性變化2.生殖器官及乳房的周期性變化(3)輸卵管的變化在雌、孕激素的影響下,輸卵管黏膜也發生周期性變化,與子宮內膜相似,但不如子宮內膜明顯四、月經的周期性變化2.生殖器官及乳房的周期性變化(4)陰道黏膜的變化陰道上皮是復層鱗狀上皮,分為底層、中層及表層在月經周期中,隨著體內雌、孕激素的變化,陰道黏膜也發生周期性的改變,其中陰道上段黏膜改變更為明顯四、月經的周期性變化2.生殖器官及乳房的周期性變化(4)陰道黏膜的變化在卵泡期受雌激素影響,黏膜上皮增生,表層細胞角化,以排卵期最明顯細胞內有豐富的糖原,糖原被陰道桿菌分解為乳酸,使陰道保持一定的酸度,防止致病菌的繁殖排卵后,受孕激素的影響,陰道黏膜上皮大量脫落,脫落細胞多為中層細胞或角化前細胞臨床上檢查陰道脫落細胞的變化,可間接了解體內雌激素水平和有無排卵四、月經的周期性變化2.生殖器官及乳房的周期性變化(5)乳房雌激素促進乳腺管增生孕激素促進乳腺小葉及腺泡生長有些女性在月經前期有乳房腫脹和疼痛感,可能與乳腺管的擴張、充血以及乳房間質水腫有關雌、孕激素撤退,月經來潮后,以上癥狀多數消失課堂小結本章重點介紹了女性骨盆和內、外生殖器的解剖位置生理特點、功能,及其相關的組織和鄰近器官女性會陰的結構、特點女性內生殖器的結構與功能卵巢及子宮的周期性變化雌、孕激素的作用月經周期的調節女性一生各階段的生理特點陰道黏膜及子宮頸的周期性變化87骨盆的骨骼組成為()A.骶骨、尾骨及坐骨B.髂骨、骶骨及尾骨C.骶骨、尾骨及2塊髖骨D.髂骨、坐骨及恥骨E.髂骨、骶骨及坐骨正常情況下,受精的部位是()A.子宮峽部B.輸卵管壺腹部C.子宮前壁D.輸卵管間質部E.輸卵管傘部復習項目--考點導航子宮內膜的增生期是()A.月經周期的第1~4天B.月經周期的第5~14天C.月經周期的第15~28天D.月經周期的第25~28天E.體內雌、孕激素水平最低的時期與內生殖器相鄰的器官是()A.腎臟B.結腸C.輸尿管D.胃E.肝臟88復習項目--考點導航Thankyou!第二章妊娠期婦女的護理重點難點難點妊娠的生理變化;不同妊娠周數的子官底高度及子宮長度;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重點妊娠的生理及妊娠期母體變化、妊娠的診斷學習目標胎兒附屬物的形成及功能;妊娠各期的概念及診斷;骨盆的測量;產科腹部檢查;胎式、產胎先露、胎方位的概念及預產期的推算;妊娠期婦女的常見癥狀及護理措施;孕期的健康指導胎兒的發育特征;妊娠期母體的生理、心理變化;圍生期的概念;產前檢查的時間

著床的概念、時間、條件;妊娠期營養;先兆臨產的癥狀及分娩前的準備掌握熟悉了解第一節妊娠生理第二節妊娠期母體變化第三節妊娠診斷第三章課程安排第四節妊娠期營養一、受精與著床二、胎兒附屬物的形成與功能三、胎兒發育及生理特點第一節課程安排預習項目--典型案例張某,女性,27歲,已婚1年,未避孕,停經待查,今日來院就診,腹部B型超聲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子宮增大,符合孕齡,輪廓光整,形態規則,宮腔內可見妊娠囊回聲,大小27×22mm,形態位置正常,孕囊內見胚芽回聲,未見胎心搏動預習項目--案例思考根據該檢查結果,判斷張某孕周為多久?預計孕幾周時,行腹部B型超聲檢查,可見胎心搏動?一產褥期母體變化二產褥期婦女的護理三正常新生兒的護理課程安排

一、受精與著床1.受精2.受精卵的輸送與發育3.著床4.蛻膜的形成妊娠生理成熟精子與卵子的結合過程晚期胚泡侵入到子宮內膜的過程透明帶消失胚泡滋養層分化出合體滋養細胞胚泡和子宮內膜協調發育孕婦體內有足夠的孕酮真蛻膜包蛻膜底蛻膜著床

一、受精與著床4.蛻膜的形成妊娠生理真蛻膜包蛻膜底蛻膜

二、胎兒附屬物的形成與功能1.胎盤2.胎膜3.臍帶4.羊水妊娠生理

二、胎兒附屬物的形成與功能1.胎盤2.胎膜3.臍帶4.羊水妊娠生理

羊膜葉狀絨毛膜

底蛻膜氣體交換營養物質供應排出胎兒代謝產物防御功能胎盤的功能合成功能氣體交換營養物質供應排出胎兒代謝產物防御功能胎盤的功能合成功能氣體交換營養物質供應排出胎兒代謝產物防御功能胎盤的功能合成功能氣體交換營養物質供應排出胎兒代謝產物防御功能胎盤的功能合成功能氣體交換營養物質供應排出胎兒代謝產物防御功能胎盤的功能合成功能

二、胎兒附屬物的形成與功能1.胎盤2.胎膜3.臍帶4.羊水妊娠生理絨毛膜

羊膜(1)位置和形態:外層為絨毛膜內層為羊膜胎膜的重要作用是維持羊膜腔的完整性,對胎兒起保護作用含有大量花生四烯酸的磷脂,對發動分娩有一定的作用胎膜連接胎兒與胎盤的條索狀組織由胚胎發育過程中的體蒂發展而來呈彎曲狀是母體和胎兒進行物質交換的唯一重要通道臍帶一端連接于胎兒腹壁臍輪,另一端附著于胎盤的胎兒面足月胎兒的臍帶長約30~100cm,平均約55cm表面由羊膜覆蓋,呈灰白色內有一條臍靜脈和兩條臍動脈血管周圍有保護臍血管的胚胎結締組織,稱華通膠臍帶羊水羊水的功能:保護胎兒保護母體

1.胎兒發育三、胎兒發育及生理特點4周末

胚胎可辨認出胚盤及體蒂

1.胎兒發育三、胎兒發育及生理特點8周末

胚胎初具人形,頭大,約占整個胎體的一半,可分辨出眼、耳、口、鼻,四肢已具雛形,早期心臟已形成,B型超聲可見心臟搏動。此階段各器官正在分化發育,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導致畸形

1.胎兒發育三、胎兒發育及生理特點12周末

外生殖器已發育,部分可分辨男、女性別,四肢可活動,身長9cm,頂臀長6~7cm,體重14g

1.胎兒發育三、胎兒發育及生理特點16周末

從外生殖器可確定胎兒性別,頭皮長出毛發,開始出現呼吸運動,除胎兒血紅蛋白外,開始形成成人血紅蛋白,皮膚菲薄呈深紅色,無皮下脂肪。部分孕婦自覺有胎動,X線檢查可見脊柱陰影。身長16cm,頂臀長12cm,體重110g一、胎兒的發育

1.胎兒發育三、胎兒發育及生理特點20周末

皮膚呈暗紅色,出現胎脂,全身覆蓋毳毛,可見少許頭發。臨床可聽到胎心音,出生后有心跳、呼吸、排尿及吞咽運動。胎動明顯增加,10%~30%的時間胎動活躍。自20周至滿28周前娩出的胎兒,稱為有生機兒。身長25cm,頂臀長16cm,體重320g

1.胎兒發育三、胎兒發育及生理特點24周末

各臟器均已發育,皮下脂肪開始沉積,皮膚呈皺縮狀,出現睫毛與眉毛,細小支氣管和肺泡已發育。此期出生后可有呼吸,但生存力極低。身長30cm,頂臀長21cm,體重630g護理系《婦產科護理》教學課件一、胎兒的發育

1.胎兒發育三、胎兒發育及生理特點28周末

皮下脂肪沉積不多,皮膚呈粉紅色,眼睛半張開,四肢活動好,有呼吸運動,但肺泡Ⅱ型細胞中表面活性物質含量低。此期出生易患特發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若加強護理,可以存活。身長35cm,頂臀長25cm,體重1000g

1.胎兒發育三、胎兒發育及生理特點32周末

皮膚呈深紅色,仍為皺縮狀,面部毳毛已脫落,生活力尚可。此期出生如注意護理,可以存活。身長40cm,頂臀長28cm,體重1700g一、胎兒的發育

1.胎兒發育三、胎兒發育及生理特點36周末

皮下脂肪發育良好,毳毛明顯減少,面部皺褶減少,指(趾)甲已達指(趾)尖端。此期出生后能啼哭及吸吮,生活力良好,基本可以存活。身長45cm,頂臀長32cm,體重2500g一、胎兒的發育

1.胎兒發育三、胎兒發育及生理特點40周末

體形外觀豐滿,皮膚呈粉紅色,皮下脂肪多,男性睪丸已降至陰囊內,女性大小陰唇發育良好。此期出生后哭聲響亮,吸吮力強,能很好存活。身長50cm,頂臀長36cm,體重3400g循環系統臍靜脈1條;臍動脈2條;卵圓孔位于左右心房之間,多于出生后6個月完全閉鎖血液系統紅細胞生成:主要來自卵黃囊,約在受精后3周末建立。妊娠1O周時,肝臟是紅細胞的主要生成器官,以后在脾、骨髓逐漸有造血功能。妊娠足月時,約有90%的紅細胞是由骨髓產生的。胎兒紅細胞的生命周期短,僅為成人120天的2/3,需不斷生成紅細胞。胎兒的生理特點2二、胎兒的生理特點--循環系統解剖學特點血循環特點循環系統臍靜脈1條;臍動脈2條;卵圓孔位于左右心房之間,多于出生后6個月完全閉鎖血液系統紅細胞生成血紅蛋白生成白細胞生成胎兒的生理特點2消化系統肝臟胃腸道泌尿系統胎兒腎臟在妊娠11~14周時具有排泄功能,妊娠14周的胎兒膀胱內已有尿液。胎兒通過排尿參與羊水的循環,控制羊水量內分泌系統甲狀腺是胎兒最早發育的內分泌腺胎兒的生理特點2神經系統妊娠6個月開始腦脊髓和腦干神經根的髓鞘形成主要發生在出生后的1年內生殖系統及性腺分化發育胎兒的性別由性染色體決定,性染色體XX或XY在受精卵形成時已確定,胚胎6周內胎兒的性別不能區分。此后在Y染色體的作用下,原始生殖細胞逐漸分化為睪丸。若胚胎細胞不含Y染色體,原始生殖細胞分化成為卵巢,副中腎管系統發育形成陰道、子宮及輸卵管。胎兒的生理特點2一、生理變化二、心理社會變化第二節課程安排預習項目--典型案例案例引導:孕婦,李某,25歲,孕7周,從確診妊娠以來,李某感到焦慮、緊張,每天早孕反應強烈,孕吐明顯,食欲不振,出現體重下降的情況預習項目--案例思考常見的早孕反應及特點有哪些?該孕婦目前主要的心理問題有哪些?應如何調適?一、生理變化--生殖系統、乳房輸卵管卵巢子宮體子宮峽部子宮頸陰道一、生理變化--血液及循環系統心臟心搏出量和血容量靜脈壓血液成分一、生理變化

泌尿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其他二、心理社會變化驚訝和震驚矛盾心理接受情緒波動內省孕婦的心理調節確保安全接受孩子學會奉獻融為一體一、早期妊娠診斷二、中晚期妊娠診斷三、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第三節課程安排預習項目--典型案例案例引導:某女,25歲,已婚,近40天未來月經,自覺乏力,犯困,飲食較差,晨起刷牙嘔吐明顯,有牙齦出血情況,無發熱、腹瀉、腹痛癥狀,到醫院婦產科門診就診。預習項目--案例思考該患者目前的臨床表現提示可能發生了什么情況?為了明確診斷,需要進一步進行哪些檢查?妊娠分期早期中期晚期13周28周40周0周根據妊娠不同時期的特點,臨床上將妊娠分為三個時期:妊娠13周末之前稱為早期妊娠從14~27周末稱為中期妊娠第28周及其后稱為晚期妊娠一、早期妊娠診斷--病史停經:停經10天以上,應高度懷疑妊娠;若停經已達8周,則妊娠的可能性更大早孕反應:停經6-12周尿頻:子宮壓迫膀胱,12周后消失

早期妊娠診斷--臨床表現乳房:乳房增大

腫痛刺痛深褐色蒙氏結節

婦科檢查:子宮增大變軟陰道粘膜及宮頸充血黑加征早期妊娠診斷--輔助檢查妊娠試驗:HCG陽性超聲檢查:5周可見胎動和胎心搏動宮頸粘液檢查:無羊齒植物葉狀結晶黃體酮試驗:未出現陰道流血基礎體溫測定:持續高溫相中晚期妊娠診斷病史臨床表現:子宮增大胎動胎心音胎體輔助檢查:超聲檢查胎兒心電圖妊娠周數與宮底高度中晚期妊娠診斷妊娠周數手測宮底高度尺測恥上子宮長度(cm)滿12周恥骨聯合上2-3橫指滿16周臍恥之間滿20周臍下1橫指18(15.3-21.4)滿24周臍上1橫指24(22.0-25.1)滿28周臍上3橫指26(22.4-29.0)滿32周臍與劍突之間29(25.3-32.0)滿36周劍突下2橫指32(29.8-34.5)滿40周臍與劍突之間或略高33(30.3-35.3)不同妊娠周數的子宮底高度及子宮長度三、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妊娠28周前,位置和姿勢易于改變妊娠32周后,位置和姿勢相對恒定胎勢:胎兒在子宮內的姿勢三、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胎產式:胎兒身體縱軸與母體縱軸之間的關系三、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先露:最先進入母體骨盆入口的胎兒部分頭先露的種類三、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先露:最先進入母體骨盆入口的胎兒部分

臀先露的種類復合先露三、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胎方位:胎兒先露部的指示點與母體骨盆的關系不同胎方位:左、右、前、后、橫一、護理評估二、可能的護理診斷三、護理目標第四節課程安排四、護理措施五、護理評價預習項目--典型案例案例引導:馬某,女性,結婚1年,妊娠16周,之前未進行過圍保期系統檢查。馬某目前從事酒店清潔工作,每天工作9小時,經常不能按時吃飯,1年前曾有低血糖癥狀發作。首次進行孕期檢查,經查體:身高168cm。體重54Kg,輕度貧血面容,心肺聽診無異常,心率90次/分。雙手可見輕度褪皮現象。自訴飯前饑餓感明顯,但少量進食后就有明顯腹部飽脹感,再進食則無食欲。醫生初步診斷為孕期輕度營養不良預習項目--案例思考作為護士,如何為該孕婦進行針對性的孕期營養指導?健康史身體評估心理-社會狀況評估輔助檢查

一、護理評估1.母體知識缺乏:缺乏妊娠期營養保健知識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與早孕反應有關營養失調:高于機體需要:與攝食過多有關2.胎兒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與母體營養失調或胎盤功能障礙有關營養失調:高于機體需要:與母體攝入過多或激素水平改變有關二、可能的護理診斷

母體:胎兒:

知識缺乏:缺乏妊娠期營養保健知識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與早孕反應有關營養失調:高于機體需要:與攝食過多有關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與母體營養失調或胎盤功能障礙有關營養失調:高于機體需要:與母體攝入過多或激素水平改變有關二、可能的護理診斷三、護理目標孕婦能陳述孕期營養的重要性孕婦能維持適宜的營養,滿足母嬰雙重需求1.幫助孕婦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3.飲食符合均衡、自然的原則2.定期測量體重,監測體重增長情況4.注重飲食質量四、護理措施熱量蛋白質礦物質

五、護理評價孕期營養均衡,胎兒生長發育正常孕婦體重增加并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一、護理評估二、身體評估三、心理社會評估第五節課程安排四、高危因素評估五、可能的護理診斷六、護理目標七、護理措施八、護理評價九、健康教育預習項目--典型案例案例引導:李某,女性,29歲,結婚4年,末次月經為2017年2月25日,現孕8周,有習慣性流產病史,現來我院做圍保期檢查,并咨詢一些事宜,作為護士,請為孕婦解答以下疑問預習項目--案例思考該孕婦預產期什么時間?該孕婦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再次流產?一、護理評估1.健康史(1)個人資料年齡職業其他(2)既往史及手術史(3)月經史(4)配偶情況(5)家族史2.孕產史(1)既往孕產史(2)本次妊娠過程3.預產期的推算二、身體評估1.全身檢查2.產科檢查--實訓項目腹部四步觸診骨盆測量腹部四步觸診骨盆測量測量髂棘間徑

測量髂嵴間徑

骨盆測量測量骶恥外徑

骨盆測量測量坐骨結節間徑測量后出口矢狀徑

骨盆測量測量恥骨弓角度

骨盆測量測量骶恥內徑骨盆測量測量坐骨棘間徑測量坐骨切跡寬度

早期妊娠

中、晚期妊娠

評估支持系統三、心理社會評估年齡<16歲或≥35歲殘疾遺傳性疾病史異常孕育史有無妊娠合并癥,如心臟病、腎臟病、肝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有無妊娠并發癥,如妊娠高血壓疾病、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羊水異常、胎兒宮內發育遲緩、過期妊娠、母兒血型不符等四、高危因素評估1.孕婦體液過多:水腫:與妊娠子宮壓迫下腔靜脈或水鈉潴留有關。舒適改變:與妊娠引起早孕反應、腰背痛有關便秘:與妊娠引起腸蠕動減弱有關知識缺乏:缺乏妊娠期保健知識焦慮:與妊娠、擔心如何勝任父母角色有關恐懼:與妊娠、懼怕分娩時疼痛有關自我形象紊亂:與妊娠引起外形的改變有關2.胎兒有受傷的危險:與遺傳、感染、中毒、胎盤功能障礙有關五、可能的護理診斷177

1.孕婦獲得孕期保健知識,維持母嬰于健康狀態2.孕婦掌握有關育兒知識,適應母親角色六、護理目標178

1.心理護理2.一般護理3.癥狀護理七、護理措施1.母嬰健康、舒適,無并發癥發生2.孕婦掌握有關育兒知識,能夠適應母親角色

八、護理評價1.異常癥狀的判斷2.飲食指導3.活動與休息4.清潔和舒適5.孕期自我監護6.胎教7.性生活指導8.藥物的使用9.識別先兆臨產

九、健康教育一、分娩的物品準備二、產前運動三、注意事項第六節課程安排四、減輕分娩不適的方法五、護理程序在分娩準備中的應用預習項目--典型案例案例引導:孕婦趙某,28歲,現孕38周,初產婦,與丈夫長期在外地打工,日常生活和三餐缺乏照顧,最近一段出現夜間入睡困難,而且時常有憋悶感,下肢輕度水腫。因睡眠不好,白天精神不好,并為將要到來的分娩焦慮緊張,今來院做產前檢查,并咨詢住院生產的事宜,經護士詢問,趙某沒有為分娩做任何準備預習項目--案例思考該孕婦應該為分娩做哪些準備?184

1.證件辦理2.母親用物3.新生兒用物一、分娩的物品準備二、產前運動盤腿坐式骨盆與背部搖擺運動二、產前運動骨盆傾斜運動二、產前運動雙腿抬高運動三、注意事項鍛煉之前需排空大小便建議妊娠三個月后再開始鍛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堅持練習鍛煉過程中如出現流產、早產征象應停止189

四、減輕分娩不適的方法1.拉梅茲分娩法2.瑞德法3.布萊德雷法孕婦能敘述分娩準備的內容并能夠示范應對技巧可能的護理診斷

預期目標護理評估五、護理程序在分娩準備中的應用

知識缺乏:缺乏有關分娩方面的知識

護理措施

結果評價課堂小結本章重點介紹了妊娠生理妊娠期母體變化妊娠診斷妊娠期營養妊娠期管理分娩的準備192黑加征出現的時間為()A.停經5~7周B.停經6~8周C.妊娠6~8周D.停經7~8周E.妊娠7~8周復習項目--考點導航193已知孕婦末次月經第一天為2017年1月2號,該婦女的預產期為()A.2017年8月11號B.2017年9月11號C.2017年10月9號D.2017年11月9號E.2017年9月15號

復習項目--考點導航Thankyou!第三章正常分娩婦女的護理重點難點難點枕先露的分娩機制重點分娩機制、產程分期、各期產程婦女的護理學習目標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分娩的過程,描述產婦三個產程的護理能用模型演示枕左前的分娩機制

能積極應對產婦的分娩過程,對自己接生充滿信心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態度目標第二節枕先露的分娩機制第三節臨產診斷及產程分期第四節各期產程產婦的護理課程安排第一節影響分娩的因素第一節影響分娩的因素產力

產道胎兒產婦的心理狀態

產力子宮收縮力腹肌和膈肌收縮力肛提肌收縮力節律性對稱性極性貫徹整個產程最主要的產力協助胎頭內旋轉及仰伸第二、第三產程的重要輔助力量一、產力的構成及作用是指胎兒娩出的通道

骨產道:三個骨盆假想平面軟產道:由子宮下段、子宮頸、陰道、盆底軟組織構成的彎曲通道分為

二、產道產道和骨盆軸橫橢圓形入口前后徑(11cm)入口斜徑(12.75cm)入口橫徑(13cm)骨盆入口平面縱橢圓形中骨盆前后徑(11.5cm)中骨盆橫徑(10cm)中骨盆平面骨盆出口平面LRPA三、胎兒雙頂徑——9.3cm枕下前囟徑—9.3cm枕額徑—11.3cm枕頦徑—13.3cm是胎頭最大橫徑,可通過此徑估計胎兒大小胎頭常以此徑線銜接胎頭俯屈后以此徑線通過產道第二節分娩機制分娩機制是指胎兒先露部隨著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態,被動進行一系列適應性轉動,以其最小徑線通過產道的全過程1.銜接2.下降3.俯屈4.內旋轉5.仰伸

6.復位及外旋轉7.胎兒娩出

必須指出:分娩機制各動作雖分別介紹,但卻是連續進行的,下降動作始終貫穿于分娩全過程。難點內容分娩機制分解動作胎頭雙頂徑進入骨盆入口平面,胎頭顱骨最低點接近或達到坐骨棘水平,稱銜接。胎頭常以枕額徑銜接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及外旋轉—胎兒娩出枕額徑—11.3cm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及外旋轉—胎兒娩出胎頭沿骨盆軸下降的動作。此動作貫穿整個分娩過程中,胎頭下降的程度是判斷產程進展的重要標志,可通過肛查來確定枕額徑枕下前囟徑11.3cm9.3cm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及外旋轉—胎兒娩出宮縮及腹壓肛提肌阻力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及外旋轉—胎兒娩出胎頭為適應骨盆平面枕骨向恥骨聯合方向轉45°,使其矢狀縫與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徑相一致宮縮和腹壓向下肛提肌收縮向前胎頭仰伸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及外旋轉—胎兒娩出胎頭枕骨以恥骨弓為支點,使胎頭逐漸仰伸,胎頭的頂、額、鼻、口、頦相繼娩出。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

復位及外旋轉—胎兒娩出向左(順時針)45°向中線(順時針)45°復位復位恢復胎頭與胎肩的正常關系方向?角度?外旋轉雙肩徑與骨盆前后徑一致方向?角度?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及外旋轉—胎兒娩出“三重門”記憶法一重門:骨盆入口平面---橫橢圓形---俯屈二重門:中骨盆平面---縱橢圓形-----內旋轉三重門:骨盆出口平面---后三角-----仰伸第三節臨產診斷、各產程分期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第四點規律宮縮宮頸消退宮口擴張胎頭下降臨產開始的標志為有規律且逐漸增強的子宮收縮,持續時間為30秒或以上,間歇5-6分鐘產程分期總產程即分娩全過程。從規律宮縮開始至胎兒胎盤娩出為止。臨床上分3個產程。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宮頸擴張期從規律宮縮開始到宮口開全。初產婦約11~12小時;經產婦約6~8小時胎兒娩出期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初產婦<2小時,經產婦<1小時胎盤娩出期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約需5~15分鐘,一般不超過30分鐘

定義:分娩(delivery)妊娠滿28周及以后胎兒及附屬物從母體產道排出的過程分娩≥28

w<37w<42W≥過期產

早產足月產分娩概念正常分娩婦女護理219第一產程護理(一)身體評估1.宮縮(陣痛)2.宮頸口擴張和胎先露下降3.破膜4.胎心1.規律宮縮(陣痛)分娩開始時,宮縮力弱,間歇時間長(5~6分鐘),持續時間短約30秒。隨著產程進展,持續時間逐漸延長(約50~60秒),間歇時間逐漸縮短(約2~3分鐘)。宮頸口近開全時官縮持續時間可長達1分鐘以上,間歇僅1分鐘或稍長且強度不斷增加2.宮頸口擴張3.胎先露下降標志意義4.胎膜破裂二、護理診斷1.焦慮與缺乏分娩信心、害怕疼痛、擔心自身和胎兒的安危、初次入院環境陌生等有關。2.疼痛與子宮收縮有關。

第一種方法:以手掌放于產婦腹壁上觀察,宮縮時宮體隆起變硬,間歇期松弛變軟。連續觀察宮縮持續時間、強度、間歇時間,并予以記錄;

1.觀察子宮收縮觀察子宮收縮護理措施第二種方法:用胎兒監護儀描記的宮縮曲線,是較全面反映宮縮的客觀指標.處理措施1.觀察子宮收縮第一種方法:用胎心聽診器聽診。在宮縮間歇時每隔30分鐘聽胎心一次,每次聽診1分鐘。潛伏期1~2h聽診1次;活躍期15~30min聽診1次。宮縮間歇期聽診,每次聽診1分鐘并及時記錄,或胎心監護儀監測。胎心率異常者提示胎兒窘迫,立即吸氧并報告醫生處理2.觀察產程及護理2.宮頸口擴張宮口擴張的速度有一定的規律性,可分為兩期:①潛伏期:從規律宮縮開始至宮口擴張2~3cm,擴張較慢,平均每2~3小時擴張1cm,約需8小時,超過16小時稱潛伏期延長;②活躍期:宮口擴張3cm至宮口開全,產程進展較快,平均需4小時,超過8小時稱活躍期延長。3.胎先露下降4.破膜聽看記錄體位(一旦破膜,應立即聽胎心,觀察羊水的性狀、顏色與量,并記錄胎心率及破膜的時間。若先露為胎頭,羊水呈黃綠色混有胎糞,提示胎兒窘迫,應給予及時處理。臀位或頭位高浮,并囑產婦臥床并抬高臀部,預防臍帶脫垂。)5.注意膀胱充盈情況臨產后每2~4小時應排尿一次,防止膀胱充盈影響宮縮及胎頭下降,使產程延長。如無法自主排尿時,則需導尿。第二產程又稱胎兒娩出期,指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初產婦約需1~2小時,經產婦數分鐘到1小時。第二產程護理護理1.護理評估宮縮頻而強。

不自主地向下屏氣胎頭“撥露”

胎頭著冠胎頭胎體娩出產婦常感精疲力竭,懷疑自己的分娩能力。2.護理診斷疼痛可能與宮縮時,子宮移動引起腹部肌肉張力增高

焦慮與恐懼與缺乏順利分娩的信心和擔心胎兒健康有關。潛在并發癥:胎兒窘迫有受傷的危險(會陰撕裂、新生兒產傷):與會陰保護不當,接生手法不當有關。接生人員準備:(帶雙手套法)1.打開產包2.帶第一付手套3.穿無菌接生衣(助手幫忙)4.鋪好消毒巾帶第二付手套,準備接產。注意無菌操作接產準備護理措施接生要領:協助胎頭俯曲,使胎頭以最小徑線(枕下前囟徑)在宮縮間歇期緩慢通過產道。注意保護會陰.保護會陰的時間:從胎頭撥露、陰唇后聯合張力較緊時開始直至胎肩娩出。接產步驟護理措施接生第三產程又稱胎盤娩出期,指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一般5-15分鐘,不超過30分鐘。第三產程護理若超過30分鐘胎盤仍未娩出稱“胎盤滯留”。評估評估新生兒評估產婦評估親子關系新生兒阿普加評分法(Apgarscore)體征應得分數0分1分2分每分鐘心率0小于100次100次及以上呼吸0淺慢且不規則佳肌張力松弛四肢稍屈四肢活動喉反射無反射有些動作咳嗽、惡心皮膚顏色蒼白青紫紅潤新生兒評估產婦評估:胎盤剝離的征象子宮體變硬呈球形,宮底上升。陰道口外露的臍帶自行延長。陰道少量流血。用手掌尺側在產婦恥骨聯合上方輕壓子宮下段時,子宮體上升而外露的臍帶不再回縮。

胎盤剝離的征象產婦評估產后出血軟產道損傷

新生兒窒息與產傷感染有母親不稱職的危險:與產后傷口疼痛和疲勞及產婦不能接納自己的孩子有關。容易發生的并發癥新生兒護理母親護理協助胎盤娩出檢查胎盤胎膜檢查軟產道預防產后出血觀察產后一般情況及生活護理促進親子間的互動護理措施清理呼吸道、擦干阿普加評分(Apgarscore)臍帶處理新生兒身體檢查保暖辨認新生兒護理護理措施新生兒護理檢查胎盤、胎膜

護理措施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一)檢查母體面(二)檢查子體面(三)測量胎盤體積和重量。檢查軟產道

護理措施檢查軟產道有無裂傷1.易發生產后出血者,胎兒娩出后即用生理鹽水20ml加縮宮素10u臍靜脈內快速注入,促使胎盤迅速剝離以減少出血。2.檢查胎盤胎膜后,應詳細檢查外陰、陰道及會陰有無撕裂傷,如有裂傷應立即縫合。3.胎盤娩出2小時(也有稱第四產程)應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子宮收縮、宮底高度、膀胱充盈、陰道流血量、會陰切口情況等。護理措施預防產后出血●給產婦擦浴,更換衣服,墊好會陰墊,使產婦安靜休息。●產婦分娩后易感口渴及饑餓,應給予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飲料及食物,以恢復體力。●指導幫助產婦排尿護理措施生活護理護理措施促進親子間的互動早接觸早吸吮母乳喂養感情交流重點:

三個產程的劃分及時間;

三個產程的身體評估及護理

教學小結第三產程--產婦護理措施協助胎盤娩出檢查胎盤胎膜檢查軟產道預防產后出血觀察產后一般情況促進親子間的互動第三產程--新生兒護理措施清理呼吸道阿普加評分臍帶處理新生兒體格檢查保暖確認體征應得分數0分1分2分每分鐘心率0小于100次100次及以上呼吸0淺慢且不規則佳肌張力松弛四肢稍屈四肢活動喉反射無反射有些動作咳嗽、惡心皮膚顏色蒼白青紫紅潤新生兒阿普加評分法(Apgarscore)新生兒護理--阿普加評分●給產婦擦浴,更換衣服,墊好會陰墊,使產婦安靜休息。●產婦分娩后易感口渴及饑餓,應給予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飲料及食物,以恢復體力。●指導幫助產婦排尿護理措施生活護理護理措施促進親子間的互動早接觸早吸吮母乳喂養感情交流謝謝!第四章產褥期婦女的護理重點難點難點子宮肌纖維縮復、子宮內膜再生及宮頸復原重點子宮復舊、乳房泌乳、惡露變化、產褥期保健學習目標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產婦產褥期的主要臨床表現能夠對產褥期婦女的常見問題進行解釋

能積極應對產婦產褥期的問題,并行健康教育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態度目標預習項目--典型案例張女士,26歲,因“停經39周,陰道見紅5h,伴陣發性腹痛3h”入院。入院12小時后,行會陰左側切開,以枕左前位娩出一女嬰。產后觀察2小時無特殊送回病房。病房查體:出血量約為150ml,宮縮良好,會陰側切傷口平整無滲血滲液,訴尿意不明顯,產婦神情疲憊。預習項目--典型案例次日晨查房,產婦自述昨夜大量出汗,會陰切口處疼痛,夜間睡眠不好。已經開始母乳喂養,嬰兒有哭鬧現象,產婦疑奶水不足,焦慮不安。家人詢問能否給嬰兒添加奶粉喂養。查會陰傷口周圍組織有紅腫及一些分泌物。第三天查房,產婦乳汁量增多,自覺乳房脹痛,并與喂奶時下腹部陣發性疼痛。產后一直未排便,會陰切口處仍疼痛。查會陰傷口周圍組織發紅、腫脹明顯,未見分泌物。預習項目--典型案例入院8小時后,宮口開全,先露+3,消毒鋪巾接產。宮口開全65分鐘、胎頭著冠后,行會陰左側切開,胎頭以枕左前位娩出,隨即胎肩胎體娩出,為一女嬰,重3200g。皮膚色紅,四肢青紫、稍屈曲,呼吸淺慢、不規則,哭聲弱,心率110次/min。

5分鐘后,胎盤自然剝離完整娩出。會陰傷口內縫數針。產房觀察2小時后回病房,3天后母女平安出院。預習項目--案例思考新生兒有哪些生理特點?該如何進行護理?分析該產婦存在哪些護理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應采取哪些護理措施?該產婦會陰切口發生了什么變化?如何處理?如何指導該產婦的母乳喂養?產婦喂奶時為什么出現下腹部陣發性疼痛?產婦存在哪些護理問題?應采取哪些護理措施?一產褥期母體變化二產褥期婦女的護理三正常新生兒的護理課程安排一生殖系統的變化子宮肌纖維的縮復子宮內膜的再生子宮頸的修復陰道及外陰的變化盆底組織的修復產褥期婦女的生理調適2肌細胞的縮小,(肌細胞胞漿蛋白質被分解排出,漿減少所致。)子宮體積的變化:產后第一天:宮底臍平以后每天下降一橫指產后一周縮小至約妊娠12周大小,產后10天降入盆腔內,產后6周恢復正常大小。子宮重量變化:分娩后,子宮體約1000g,產后一周時約為500g,產后二周時約300g,產后6周時為約50g,子宮內膜的修復:子宮的收縮開放的螺旋小動脈和靜脈竇壓縮變窄和栓塞,出血逐漸停止。子宮內膜基底層逐漸再生—約需3周。胎盤剝離的創面修復再生——約需6周。生殖系統子宮外陰及陰道盆底組織子宮體的復舊子宮頸宮體肌纖維縮復子宮內膜的再生產褥期婦女的生理變化--生殖系統子宮頸外口的變化未產型已產型產后10天,宮頸內口關閉,產后4周,恢復正常形態。陰道壁肌張力逐漸恢復,產后3周重新出現粘膜皺襞;不能完全恢復未孕時的緊張度

外陰水腫,2~3日消退;會陰部裂傷或切口,均能在3~5日內愈合處女膜因在分娩時撕裂形成殘缺痕跡,稱處女膜痕陰道和外陰盆底組織彈性減弱嚴重撕裂+產褥期過早參加重體力勞動生殖系統損傷性疾病預防陰道壁膨出及子宮脫垂盆底組織二乳房四消化系統六

內分泌系統七腹壁三血液循環系統五泌尿系統產褥期婦女的生理調適1271

產褥期婦女的變化--乳房乳汁產后7天內分泌的乳汁稱初乳產后7-14天分泌的乳汁為過渡乳產后14天以后分泌的乳汁為成熟乳272

產褥期婦女的變化--乳房泌乳雌、孕激素急劇下降,解除對垂體生乳素功能的抑制吸吮是保持不斷泌乳的關鍵,不斷排空乳房,也是維持乳汁分泌的重要條件哺乳有利于產婦生殖器官及有關器官組織的恢復蛋白質脂肪和乳糖

初乳(<7d)

過渡乳(7-14d)

成熟乳(>14d)

淡黃色、質稠蛋白質及礦物質多分泌型IgA脂肪和乳糖少極易消化白色蛋白質2~3%脂肪4%糖8~9%無機鹽0.4~0.5%維生素產褥期婦女的變化--乳汁血容量:血液成分:

產后72小時內增加

15%~25%

產后24h心力衰竭產后2~3周恢復至未孕狀態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

2~3周降至正常RBC、HGB:逐漸增多WBC:產褥早期仍較高

15~30×109/L血沉:3~4周降至正常產褥期婦女的變化--循環系統四消化系統:胃腸張力及蠕動減弱,易便秘

五泌尿系統:膀胱受壓,易尿潴留六內分泌系統:哺乳產后4—6個月排卵,不哺乳10W恢復排卵哺乳期月經復潮前有可能懷孕七腹壁:色素沉著消退,妊娠紋變白,腹壁松弛產褥期婦女的變化--其他系統產后、產婦需從妊娠、分娩期的不適、疼痛、焦慮中恢復,需要接納家庭中的新成員組合新的家庭。產褥期婦女的心理調適2經歷三個時期依賴期—產后1~3天。依賴—獨立期—產后3~14天。獨立期—產后2周~1月。產褥期婦女的心理調適2一產褥期母體變化二產褥期婦女的護理三正常新生兒的護理課程安排臨床表現子宮復舊惡露排泄其他產后宮縮疼生命體征臨床表現及問題1體溫:正常或升高脈搏:略減緩,50~60次/分呼吸:深慢,14~16次/分血壓:平穩于產后1-2天出現,持續2-3天消失多見于經產婦,哺乳時疼痛加重子宮肌纖維的縮復:子宮復舊不是肌細胞數目的減少,而是肌細胞體積的縮小。產后10日進入骨盆腔子宮內膜修復:胎盤附著處需6周,余部位3周子宮頸的復原:產后4周恢復到未孕狀態,宮頸外口呈“一”字形裂傷。子宮血管的變化:壓縮,變窄,閉塞,機化。血性惡露鮮紅,含大量血液,產后最初3~4天。漿液性惡露淡紅、含少量血液,有較多壞死蛻膜組織、宮頸粘液、陰道排液。出現于產后4天,持續約10天。白色惡露粘稠、白色;含大量白細胞、細菌等。出現于產后10天,持續約3周。臨床表現及問題1褥汗排泄尿多排尿困難便秘粘膜充血水腫會陰切口疼痛不習慣床上排尿預防及處理方法臨床表現及問題1Addyourtitle6、會陰創口水腫,疼痛。Addyourtitle7、乳頭皸裂乳頭紅,裂開,有時有出血,哺乳時疼痛。Addyourtitle8、乳頭脹痛明顯觸痛,堅硬感。Addyourtitle9、體重減輕產后體重約減輕6公斤,產后一周,又下降約4公斤。Addyourtitle10、產后壓抑產后2~3天出現,一般2~3天后自然消失。臨床表現及問題1護理評估健康史身體狀況心理因素護理診斷一般狀況生殖系統舒適改變母乳喂養無效焦慮護理目標舒適增加母乳喂養成功情緒穩定護理措施心理護理一般護理癥狀護理護理程序乳房泌乳惡露情況乳房護理1、生理狀態一般情況: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宮縮、口渴、疲勞。生殖系統:子宮、會陰、惡露、排泄、乳房:有無平坦、皸裂、內陷、乳汁的質和量、脹痛

護理評估-一般狀況1初乳:產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