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逸事狀》課件_第1頁
《段太尉逸事狀》課件_第2頁
《段太尉逸事狀》課件_第3頁
《段太尉逸事狀》課件_第4頁
《段太尉逸事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狀柳宗元

唐著名文學家,字子厚,河東(山西)人,世稱柳河東。因參加政治革新失敗貶為永州司馬,又遷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如韓愈一樣寫了許多書、序,同時又努力發展了人物傳記、山水記、寓言文等文學性很強的散文文體,創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傳記文有《童區寄傳》、《捕蛇者說》、《段太尉逸事狀》山水游記:《永州八記》(《小石潭記》)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驢》《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東集》。題解段太尉:太尉,官職名。其人叫段秀實。逸事狀:“狀”,又稱“行狀”,一種文體,記述某人生平事跡。“逸事狀”是“行狀”的變體。二者的不同在于:“行狀”全面介紹一個人的生平事跡(狀是舊時詳記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壽年的一種文體),“逸事狀”則只記錄人物逸事(即正史未載之事)。逸事狀1、只錄逸事,力求典型2、所寫之事詳細確實3、一般只褒不貶1、供史官錄用,希望修史時為死者作傳2、向朝廷報告,為死者請求謚號3、為死者寫墓文提供素材目的聽課文朗讀段太尉逸事狀第一段:涇州jīng汾陽王fén蒲pú

郭晞xī邠bīn州嗜shì不嗛qiè

輒zhé奮擊椎chuí釜fǔ鬲lì甕wèng盎àng袒tǎn臂

第二段:恬然tián無寇kòu都dū虞yú侯

正字音第三段:注槊shuò上老躄bì因諭yù曰勛塞sè天地恣zì卒為暴戢jí第四段:晡bū食擊柝tuò第五段:焦令諶chén辭甚巽(xùn)自哺bǔ農者第六段:尹yǐn少榮赭zhě第七段:朱泚cǐ農徵zhēng封識zhì第九段:姁姁xǔ覆校jiào無疑正字音注音涇汾蒲晞嗜椎鬲槊戢柝諶赭晤識校jīngfénpúxīshìchuílìshuòjítuòchénzhěwùzhìjiào重要實詞常用虛詞特殊句式古今對照互譯第一段

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邠人偷嗜暴惡者,率以貨竄名軍伍中,則肆志,吏不得問。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殺孕婦人。邠寧節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第一段: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邠人偷嗜暴惡者,率以貨竄名軍伍中,則肆志,吏不得問。為:擔任以:憑借領:代理

無賴:[古]橫暴;[今]游手好閑,品行不端的人者:……的人則:連詞,其連接的前后項在時間上聯系緊密。吏:地方官吏。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殺孕婦人。邠寧節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日”——名詞作狀語,每天。“輒”——就,即。“椎”——同“槌”,這里用作動詞,砸。“以王故”——因為汾陽王郭子儀的緣故。以,介詞,因為。王,指郭子儀。

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邠人偷嗜暴惡者,率以貨竄名軍伍中,則肆志,吏不得問。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殺孕婦人。邠寧節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剛任涇州刺史時,汾陽王郭子儀憑副元帥身份住在蒲州。郭子儀第三子郭晞任尚書,代理行營節度使,駐軍邠州,放縱其士卒橫行不法。邠地懶惰、貪婪、兇殘、邪惡的人,大都用錢財貨物行賄,把自己的名字混進軍隊里,就可以任意妄為。官吏不能干涉。他們每天成群結隊在市場上勒索,不能滿足,就奮力擊打,打斷人家的手足,砸碎鍋、鼎、壇子、瓦盆,把它丟滿路上,袒露著臂膀揚長而去,甚至撞死孕婦。邠寧節度使白孝德因為汾陽王郭子儀的緣故,心中憂慮(卻)不敢說。總結本段寫什么?寫邠州地區由于郭晞軍隊的胡作非為,造成社會混亂的情況。

太尉自州以狀白府,愿計事。至則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見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亂,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為涇州,甚適,少事。今不忍人無寇暴死,以亂天子邊事,公誠以都虞候命某者,能為公已亂,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請。”第二段且:副詞,將要“若何”——怎么辦。表示疑問的習慣句式。“奉教”——接受您的指教。奉,承、接受。奉,本義是捧著。在表示“捧著”義時,“捧”是“奉”的后起字。【且大亂,若何】【愿奉教】“某”——自稱之詞,相當于“我”。“為”——動詞,擔任。“甚適”——非常閑暇暢快。“人無寇暴死”——百姓在沒有外敵入侵的情況下慘死。寇,入侵的外敵。“以”——表因果關系的連詞。“因而”【某為涇州,甚適】【今不忍人無寇暴死,以亂天子邊事】誠”,副詞,表假設,相當于“果真”。“者”,語氣詞,用于前一分句的末尾。為:介詞,給、替以:介詞,用“已亂”——平定動亂。“已”,制止、結束。“不得害”——不遭到禍害。“如太尉請”——依從了太尉的請求。如,按照。【公誠以都虞侯命某者,能為公已亂,使公之人不得害】【如太尉請】太尉自州以狀白府,愿計事。至則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見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亂,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為涇州,甚適,少事。今不忍人無寇暴死,以亂天子邊事,公誠以都虞候命某者,能為公已亂,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請。”

太尉從涇州用官文報告邠寧節度使衙門,希望能商議此事.到了節度使衙門就對白孝德說:“皇上把老百姓交給您治理,您看見老百姓被殘暴傷害,卻仍安閑自在,將要引起大亂,怎么辦?”白孝德說:“愿聽從您的指教。”太尉說:“我任涇州刺史之職,很清閑,事不多。現在不忍心老百姓沒有敵人侵擾而遭殘暴殺害,因而擾亂天子邊境安危之事。您若任命我擔任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騷亂,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白孝德說:“很好。就按太尉的請求來辦。”“斷頭注槊上”——即梟首示眾。“注槊上”,把人頭系在長槍上。“注”,附著。槊,丈八長矛。“植”——動詞,立。“一營”——滿營。“盡甲”——全部穿上盔甲。盡,全、都。甲,名詞用作動詞,穿上盔甲。第三段:【皆斷頭注槊上】【植市門外】【晞一營大噪,盡甲】“震恐”——震驚、恐懼。“無傷也”——對您無傷害、沒關系。“請辭于軍”——請允許我到邠州軍中去致辭。請,請求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孝德震恐】【無傷也,請辭于軍】“辭”——推辭。“蹩”——跛腳。“持馬”——牽馬。“甲者”——披戴盔甲的士兵。且:連詞,又,一邊……一邊【太尉盡辭去】【選老蹩者一人持馬】【甲者出,太尉笑且入】“因諭”——趁機告訴(他們)。因,介詞,趁機。諭,告訴、使人明白。“固”——真的、確實,副詞。這里是難道的意思。“奈何”——為什么。以:介詞,用【因諭曰】【尚書固負若屬邪】【奈何欲以亂敗郭氏】且:副詞,將要“欲誰歸罪”——即“欲歸罪誰”。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且”——副詞,將。“及”——殃及。【尚書恣卒為暴,暴且亂】【欲誰歸罪】【罪且及副元帥】“如是”——像這樣。“倚”——依靠。“戢”——管束。本義是收藏,引申為收斂,再引申為管束。【如是不止】【尚書倚副元帥不戢士】

既署一月,晞軍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壞釀器,酒流溝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斷頭注槊上,植市門外。晞一營大噪,盡甲。

太尉代理都虞候一個月后,郭晞手下的土兵十七人入街市搶酒,又用刀刺傷了釀酒的技工,打壞了釀酒的器皿,酒流入溝中。太尉布置士兵逮捕了這十七人,把他們的頭都砍下來掛在長矛上,豎立在城門外。郭晞全營士兵騷動起來,全部披上鎧甲。

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將奈何?”太尉曰:“無傷也,請辭于軍。”孝德使數十人從太尉,太尉盡辭去。解佩刀,選老躄者一人持馬,至晞門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殺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頭來矣!”甲者愕。

白孝德大為震驚恐慌,召見太尉說:“你打算怎么辦?”太尉回答說:“不要緊,請讓我到軍營中去勸說。”白孝德派了幾十個人跟隨太尉,太尉把他們全部辭退了。解卜佩刀,挑了一個年老而跛腳的牽馬,來到郭晞軍門下,營內全副武裝的士兵沖了出來,太尉一邊笑一邊走了進去,說:“殺一個老兵,哪里用全副武裝?我頂著我的腦袋來了。”全副武裝的士兵驚愕了。

因諭曰:“尚書固負若屬耶?副元帥固負若屬耶?奈何欲以亂敗郭氏?為白尚書,出聽我言。”晞出見太尉,太尉曰:“副元師勛塞天地,當務始終。今尚書恣卒為暴,暴且亂。

太尉趁機開導他們說:“郭尚書難道虧待你們了嗎?副元帥難道虧待你們了嗎?為什么要用聚眾鬧事來敗壞郭家的名聲?替我稟告郭尚書,請他出來聽我解釋。”郭晞出來見太尉,太尉說:“副元帥功勛充滿天地之間,應當力求有始有終。現在您放縱士兵干兇暴不法之事,兇暴將導致變亂。

亂天子邊,欲誰歸罪?罪且及副元師。今邠人惡子弟以貨竄名軍籍中,殺害人,如是不止,幾日不大亂?大亂由尚書出,人皆曰尚書倚副元帥,不戢士,然則郭氏功名其與存者幾何?”

在天子身邊制造變亂,要歸罪于誰?罪將連累到副元帥。現在邠地邪惡之人用財物行賄,把自己的名字混進軍籍中,殺害人,像這樣不加以制止,還能有幾天不會引起大亂?大亂從您軍中產生,人們都會說您倚仗副元帥,不管束士兵,這樣一來,那么郭家的功名還能保存多少呢?”“再拜”——拜了兩次。再,兩次。“奉”——率領。以:連詞,表承接“顧”——回頭。“散還火伍”——解散回到隊伍中去。第四段:【晞再拜】【愿奉軍以從】

【顧叱左右】【皆解甲,散還火伍中】“晡食”——吃晚飯。申時,現在下午三點到五點。古人一日兩餐。晡食,吃第二頓飯,即吃晚飯。“假”——借。設——安排“草具”——粗劣的食具。“作”——發作。本義是起立,如《侍坐》課“舍琴而作”,引申為興起、出現,再引申為發作。【吾未晡食,請假設草具】【吾疾作】【戒候卒擊柝衛太尉】【謝不能】“戒”——命令、告誡。“候卒”——負責巡邏警衛的士兵。“柝”——巡夜時敲的木梆子。《木蘭辭》:“朔氣傳金柝”。“謝”——道歉。“不能”——無能,沒有才能。

言未畢,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軍以從。”顧叱左右曰:“皆解甲散還火伍中,敢嘩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請假設草具。”話沒完,郭晞一再拜謝說:“有幸蒙您用大道理來教導我,恩惠很大,我愿意帶領全軍聽從您的命令。”回頭呵斥手下的士兵:“都解下鎧甲解散回到隊伍中去,膽敢再喧嘩的處死!”太尉說:“我還沒吃晚餐,請代為備辦些粗劣的食物。”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門下。”命持馬者去,旦日來。遂臥軍中。晞不解衣,戒候卒擊柝衛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謝不能,請改過。邠州由是無禍。已經吃完,說:“我的老病又發作了,想請您留我在軍門下住一晚。”叫趕馬的回去,明天再來。于是就睡在軍營中。郭晞不脫衣,告誡負責警衛的衛兵打更以保護太尉。第二天一早,同至白孝德住所,道歉說自己無能,請允許改正錯誤。從這以后邠州沒發生禍亂。思考領悟

請命平亂

誅殺暴卒詣營曉義剛正沉勇1.課文第一部分寫了段太尉的哪件逸事?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折人手足、袒臂徐去、撞殺孕婦人細節描寫,寫盡士卒的無惡不作節度使白孝德戚不敢言段太尉毛遂自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服士卒。第五段

先是,太尉在涇州,為營田官。涇大將焦令諶取人田,自占數十頃,給與農,曰:“且熟,歸我半。”是歲大旱,野無草,農以告諶。諶曰:“我知入數而已,不知旱也。”督責益急,農且饑死,無以償,即告太尉。

先是,太尉在涇州,為營田官。涇大將焦令諶取人田,自占數十頃,給與農,曰:“且熟,歸我半。”

在此以前,太尉在涇州,擔任營田官。涇州大將焦令諶奪取民田,占為已有,多達幾十頃,租給農夫耕種,說:“谷子將成熟時,一半歸我。”是歲大旱,野無草,農以告諶。諶曰:“我知入數而已,不知旱也。”督責益急,農且饑死,無以償,即告太尉。這一年大旱,田野草都不長。農民把旱情告訴焦令諶。焦令諶卻說:“我只知道收入谷子的數目罷了,不知道旱災。”催逼得更厲害。農民都將要餓死了,沒有辦法償還,馬上告到太尉那里。

太尉判狀,辭甚巽,使人求諭諶。諶盛怒,召農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鋪背上,以大杖擊二十,垂死,輿來庭中。

太尉寫了判決書,語言很是謙和,派人勸告焦令諶,替農夫求情.焦令諶大怒,將農夫叫了去說:“我難道怕段某嗎?為什么竟敢議論我!”拿判決書鋪在農夫背上,用大杖打丁他二十杖,農夫快死了,將他抬至太尉衙門的庭院。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瘡,手注善藥,旦夕自哺農者,然后食。取騎馬賣,市谷代償,使勿知。

太尉大哭,說:“是我使你陷入困境。”江即親自取水洗去農夫身上的污血,撕破自己的衣裳,用衣服包扎農夫的傷口,親手敷上良藥,早晚親自先給農夫喂食物,然后自己才吃。將自己的坐騎賣掉,買谷子代農夫償還地租,不讓那農夫知道。

淮西寓軍帥尹少榮,剛直士也。入見諶,大罵曰:“汝誠人耶?涇州野如赭,人且饑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擊無罪者。

臨時駐扎在徑州的淮西軍統帥尹少榮,是個剛強正直之士。來到焦令諶的住處,見到焦令諶大罵說:“你真的算得上是人嗎?涇州田野如同赤土,人都將餓死了。而你卻一定要得到租谷,又用大杖打無罪的人。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馬,賤賣市谷入汝,汝又取不恥。凡為人傲天災、犯大人、擊無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無馬,汝將何以視天地,尚不愧奴隸耶?”

段公是仁慈而有信義道德的人,而你卻不知道敬重。現在段公僅有的一匹馬,低價賣了買谷子送進你家,你又不知羞恥地收下了。總之你的為人,是不顧天災、冒犯長者、打擊無罪者之輩,還取仁義之人的谷子,使段先生進出無馬騎,你將憑什么面對天地,還不愧對奴隸嗎?”

諶雖暴抗,然聞言則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終不可以見段公!”一夕,自恨死。焦令諶雖然兇暴傲慢,然后,聽了尹少榮的話卻也深感慚愧,汗流浹背,吃不下東西,說:“我終究不能再見段公了!”一天傍晚,惱恨而死。思考領悟仁慈寬厚1.課文第二部分寫了段太尉的哪件逸事?2.文中寫焦令諶如此驕橫,其作用是什么?反襯從而表現作者褒貶分明、愛憎強烈的感情裂裳衣瘡、手注善藥、自哺、賣馬市租、代人償租代農償租,仁愧焦令諶

及太尉自涇州以司農征,戒其族:“過岐,朱泚幸致貨幣,慎勿納。”及過,泚固致大綾三百匹。

到太尉自涇原節度使被征召為司農卿之時,告誡他的家屬說:“經過岐州時,朱泚倘若贈送財物,千萬不要接受。”待到過歧州之時,朱泚堅決要贈送大綾三百匹。太尉婿韋晤堅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謝曰:“處賤無以拒也。”

太尉女婿韋晤堅決拒絕,得不到同意。到了京都,太尉大發脾氣說:“你們果真沒有聽我的話?”韋晤謝罪說:“居于卑下的地位,沒有辦法拒絕。”

太尉曰:“然終不以在吾第。”以如司農治事堂,棲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終,吏以告泚,泚取視,其故封識具存。

太尉說:“但是終究不能把這些東西放在我們家里。”就把這三百匹大綾送到司農卿官府治事大堂,安放在梁木上面。朱泚謀反以后,太尉被殺,官吏把“棲木梁上”之事告訴了朱泚,朱泚叫人將大綾取下來一看,只見原來封條上的標志都還保存著。思考領悟拒收賄賂,節顯治事堂清廉正直1.課文第三部分寫了段太尉的哪件逸事?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戒其族怒其婿拒收禮段太尉逸事狀勇服郭晞賣騎代租節顯治事堂補記逸事翔實、可信,交代寫作目的請命平亂誅殺士卒理服郭晞臣之良者官之正者代農償租仁愧焦令諶告誡家人拒收賄物剛正勇敢仁義愛民清正廉潔太尉逸事如右。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柳宗元謹上史館。以上就是太尉的逸事。元和九年的一天,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柳宗元恭恭敬敬地(將此)文呈上史館。今之稱太尉大節者,出入以為武人,一時奮不慮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現今稱贊太尉大節的不外乎是認為武夫,一時奮不顧身,沒考慮到死,憑借此來揚名天下,他們不了解太尉立身處世就像上述那樣。宗元嘗出入岐周邠斄間,過真定,北上馬嶺,歷亭障堡戍,竊好問老校退卒,能言其事:我曾往來于歧、周、邠、斄之間,經過真定,北上馬嶺,歷經亭崗堡壘哨所等,私下里喜歡詢問年老的軍校和退役的士卒,他們都能說一些當時的事情。

太尉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氣卑弱,未嘗以色待物;人視之,儒者也。遇不可,必達其志,決非偶然者。

太尉為人和顏悅色,經常低頭拱手走路,說話的口氣謙恭溫和,未曾用不好的臉色待人。人們見到他,倒像個讀書人。遇到不能贊同之事,一定要實現自己的主張,決不是偶爾這樣做。會州刺史崔公來,言信行直,備得太尉遺事,復校無疑,或恐尚逸墜,未集太史氏,敢以狀私于執事,謹狀。適逢永州刺史崔公來,說話信實,行事正直,詳備地獲得了太尉的遺事,再次核對沒有什么疑問。有的事實恐怕還有散失遺漏,未集中到史官手里,斗膽把這篇行狀私下送交給您。鄭重地寫下這篇逸事狀。文言現象總結名作狀,每日名作動,穿上鎧甲使動用法,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