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歐洲西部課件_第1頁
高考歐洲西部課件_第2頁
高考歐洲西部課件_第3頁
高考歐洲西部課件_第4頁
高考歐洲西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三講歐洲西部第十三講歐洲西部1歐洲西部在世界中的位置位于東半球西北部,亞歐大陸西部亞歐大陸地中海北冰洋大西洋歐洲西部在世界中的位置位于東半球西北部,亞歐大陸西部亞歐大陸20°50°20°40°30°66.5°一、位置和范圍(1)緯度位置大部介于40oN~60oN之間,處于西風帶、北溫帶,無熱帶經度位置:0度經線在中部,西經20到東經30(2)海陸位置亞歐大陸西部,三面環海(3)范圍分為北歐、西歐、中歐、南歐四部分0°50°20°40°30°66.5°一、位置和范圍(1)緯3abcdefmnpqABCDEFGH二、自然區域特征①海岸線曲折,輪廓破碎②平原山地為主③冰川地形廣布西歐平原波德平原【探究】(1)阿爾卑斯褶皺山系是怎樣形成的?(2)歐洲冰川地形廣布的表現及成因.1.地形特征abcdefmnpqABCDEFGH二、自然區域特征①海岸線4(2)歐洲冰川地形廣布的表現.湖泊多——“千湖之國”芬蘭峽灣海岸——挪威沿海平原呈波狀起伏——波德平原阿爾卑斯山的角峰、寬谷和兩側的湖泊(2)歐洲冰川地形廣布的表現.湖泊多——“千湖之國”芬蘭5高考歐洲西部課件61、歐洲西部大部分地區位于五帶中的哪一帶?2、說出歐洲主要的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寒帶氣候高原山地氣候1、歐洲西部大部分地區位于五帶中的哪一帶?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7二、自然區域特征2.深受大西洋影響的氣候①海洋性特征顯著

②由西向東氣候由海洋性向大陸性逐漸過渡EDBCA③南部地中海氣候典型與同緯度的亞洲相比,歐洲冬季比較溫和,夏季比較涼爽,全年降水多且季節分配也比較均勻,多云雨天氣,日照少。二、自然區域特征2.深受大西洋影響的氣候①海洋性特征顯著8西風北大西洋暖流40°N60°N西北大西洋暖流40°N60°N9影響:海洋性氣候降雨較多,日照較少,光熱條件不足,不利于農作物成熟,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長,對發展畜牧業有利。歐洲西部人口稠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市場廣闊,因此乳畜業發達。成因:①緯度位置:大部位于40o一60o,屬溫帶;②海陸位置:西臨大西洋,海岸曲折,使海洋影響深

入內陸;③大氣環流:盛行西風,帶來暖濕氣流;④洋流: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起增溫增濕作用;⑤地形:平原廣山脈多東西走向,利于西風深入內陸(1)分析歐洲西部海洋性氣候顯著的原因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影響:海洋性氣候降雨較多,日照較少,光熱條件10(2)主要氣候類型與分布①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大西洋沿岸是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的影響,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年降水量多且季節分配均勻。溫帶海洋性氣候對西歐農作物分布的影響:(2)主要氣候類型與分布11對植被影響:地中海沿岸的植被,以常綠灌木叢林為主,屬于亞熱帶常綠硬葉林,都有適應夏季干熱氣候的耐旱特征。它們有的根系很深,有的樹皮很厚,有的樹葉堅厚并有蠟質光澤。對農業影響:地中海沿岸地區,適宜油橄攬、柑橘、檸檬、無花果和葡萄等果樹的栽培,是歐洲主要的亞熱帶水果產區。隨著歐洲的城市化進展迅速,對葡萄酒、新鮮水果、蔬菜和花卉的需求量猛增。于是,環地中海的法國、西班牙、阿爾及利亞、突尼斯、以色列等國農業生產選擇專業化,成為水果、蔬菜、花卉等“時鮮業”的大規模生產基地,并在此基礎上加工酒類,產品大量銷往歐洲各地。(2)地中海氣候成因、特點及其對植被和農業的影響。夏季,由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氣候炎熱干燥。冬季,受西風影響變得溫和多雨。對植被影響:地中海沿岸的植被,以常綠灌木叢林為主,屬于亞熱帶12環地中海的農業區位因素及其影響的變化有四點:a.通過興修水利克服了雨熱不同期,降水季節分配不合理問題,提高了產量,增加了經濟效益;b.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迅速發展,逐漸形成“時鮮業”的市場條件;c.交通運輸的改善和保鮮技術的時步,為地中海地區“時鮮業”實現區域專業化提供了保障條件,使得生產地與市場之間緊密聯系。d.越是大規模專業化農業的生產,遭受低溫、洪水、病蟲害等自然災害時的損失越大。環地中海的農業區位因素及其影響的變化說明:市場、交通、自然災害等因素在農業區位選擇中起的作用越來越大。環地中海的農業區位因素及其影響的變化有四點:a.通過興修水利13二、自然區域特征3.河網密布,水運發達【探究】(1)分析歐洲西部內河航運發達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降水多且地勢低平,利于河流發育,河網密,河流流速平穩.②氣候海洋性強,降水多且分配較均勻,河流流量大,季節變化??;③最低月氣溫大于0℃,冬季無結冰期,全年可通航;④植物覆蓋率高,水土流失少,河道不易淤積。社會經濟原因:歐洲西部經濟發達,區內貿易量大。河流之間多有運河相通.

讀圖查找:①多瑙河②萊茵河

③基爾運河④萊茵河一多瑙河運河

二、自然區域特征3.河網密布,水運發達【探究】(1)分析歐洲14(2)主要河流

①多瑙河:發源于德國西南部的山地,向東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等9個國家,在羅馬尼亞注入黑海,全長2800多公里,是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河流。也是歐洲第二大河。具有重要的航運價值。②萊茵河:發源于瑞士境內阿爾卑斯山北麓,向北注入北海。它流經歐洲洲主要工業區德國魯爾區,航運便利,是一條重要的內河航道。也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河流。世界航運最繁忙,貨運量在世界上僅次于密西西比河

③基爾運河:也叫“北海-波羅的海運河”,是聞名世界的第三大通航運河。(2)主要河流15④萊茵河一多瑙河運河:歐洲許多河流之間有運河連接。德國南部己修筑萊茵河一多瑙河運河,西歐與東南歐各國可以通航,從北海乘船可到黑海。(3)主要湖泊歐洲的湖泊很多,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阿爾卑斯山脈南北兩側。如芬蘭有“千湖之國”的稱號,瑞士許多地方湖光山色(多為冰川作用形成的)。④萊茵河一多瑙河運河:歐洲許多河流之間有運河連接。德國南部己16(10年浙江卷)圖為歐洲部分地區略圖,圖中四條線是重要的地理界線。完成1~2題。1.哪一條界線可能是1月0℃等溫線?影響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甲;盛行風、洋流B.乙;緯度、地形C.丙;經度、地形D.丁;盛行風、緯度2.“這里地質活動活躍,石灰巖層受板塊擠壓而變質成大理石”,此敘述所指的地區,可能接近的界線是A.甲B.乙C.丙D.丁AB(10年浙江卷)圖為歐洲部分地區略圖,圖中四條線是重要的地理17DADA18高考歐洲西部課件19【高考典例】【高考典例】20三、人文區域特征人口稠密區沿煤礦和工業地帶分布,略呈“十字型1.稠密的人口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歐洲西部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甚至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及其原因

首先受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本區經濟發達,進一步發展主要靠科學技術和提高勞動生產率,單純追求勞動者數量的時代已結束;其次是受生育觀念的影響,本區各國的居民不愿多生育孩子,人口的出生率很低;再次是受人口老齡化的影響,本區許多國家的人口年齡結構呈老齡化,每年因衰老而死亡的人數增多,死亡率上升較快。【探究】三、人文區域特征人口稠密區沿煤礦和工業地帶分布,略呈“十字型212.發達的經濟三、人文區域特征工業中心多,分布密集。

對外貿易發達乳畜業特別發達旅游業發達

本區有一個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區域性國際組織-歐盟歐洲西部工業區分布2.發達的經濟三、人文區域特征工業中心多,分布密集。對外22A、“午夜太陽國”,峽灣風光優美B、諾貝爾故鄉C、千湖之國,諾基亞公司創始國(挪威)(瑞典)(芬蘭)3、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

F、“斗牛王國”,地中海沙灘景色優美(西班牙)D、“地中海中的靴子”E、神話的故鄉(意大利)(希臘)A、“午夜太陽國”,峽灣風光優美B、諾貝爾故鄉C、千湖之23G、郁金香的國度H、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有著名的牛津大學(荷蘭)(英國)I、歐盟總部布魯塞爾所在地(比利時)J、時裝、葡萄酒和香水聞名世界,歐洲最浪漫的國度(法國)G、郁金香的國度H、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有著名的牛津大學(荷蘭24L、“世界會場”,“鐘表王國”N、音樂家肖邦、科學家居里夫人的故鄉(瑞士)(波蘭)M、音樂之都維也納所在國(奧地利)K、歐洲西部鄰國、人口最多,歐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德國)L、“世界會場”,“鐘表王國”N、音樂家肖邦、科學家居里夫人25德國一、歐洲陸上的“十字路口”

(1)陸接9國,鐵路交匯(2)北臨兩海,海運便利(3)河網密布,河運發達10°E50°N德國一、歐洲陸上的“十字路口”(1)陸接9國,鐵路交匯(226二.自然條件與農業

北德平原中德山地巴伐利亞高原北德平原,地勢低平高原山地,河流谷地夏溫涼,冬陰冷日照時間較長較貧瘠河谷土壤肥沃畜牧業為主,麥類種植河谷水果園藝業,山地森林和牧場二.自然條件與農業北德平原中德山地巴伐利亞高原北德平原,地27硬煤褐煤鉀鹽硬煤褐煤鉀鹽28三.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豐富的煤炭便利的水陸運輸雄厚的科技力量資源(油鐵金屬礦)主要靠進口產品一半依賴國際市場1.發展條件有利不利2.工業分布:分布較均衡,工業由北向南發展三.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豐富的煤炭資源(油鐵金屬礦)主要靠進293.主要工業區煤炭、鋼鐵機械、化學煤炭豐富水陸交通便利知識技術優美環境便利交通電子電器、宇航、飛機制造3.主要工業區煤炭、鋼鐵煤炭豐富知識技術電子電器、30四.主要城市柏林:首都,全國最大城市波恩:原聯邦德國政府所在地漢堡: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法蘭克福:德國最大航空港,鐵路樞紐和化學工業城市慕尼黑:德國的“硅谷”四.主要城市柏林:首都,全國最大城市31(10年全國Ⅰ卷)36.(36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釀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長過程中,特別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晝夜溫差與其糖分積累呈正相關。圖a中甲、乙兩地均為優質葡萄產地。圖b為乙地典型的葡萄種植園景觀。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優質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產的葡萄釀制而成的。ab(10年全國Ⅰ卷)36.(36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32(1)分析甲地有利于種植葡萄的地形、氣候條件。(12分)(2)分析乙地葡萄種植園地表鵝卵石堆積的原因。(8分)(3)簡述乙地氣候類型和特點,并說明氣候條件以及葡萄種植園地表鵝卵石對葡萄生長的影響。(16分)(1)分析甲地有利于種植葡萄的地形、氣候條件。(12分)33(1)甲地位于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條件好;(北緯45°附近)葡萄生長季節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節晝夜溫差大,利于糖分積累。(2)乙地位于(羅訥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峽谷,水流急,可攜帶礫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變緩,攜帶的礫石首先在此處堆積。(3)乙地(臨地中海)為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葡萄生長季節光照、熱量充足。鵝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滲,防止土壤水分蒸發);鵝卵石白天(受到太陽輻射)增溫快,夜間降溫也快,增大氣溫的日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積累。參考答案(1)甲地位于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條件好;(北緯45°附近34案例:魯爾區的興衰案例:魯爾區的興衰35案例:魯爾區的興衰案例:魯爾區的興衰36材料一:在歐洲經濟發展中內河航運起了很大的作用。右圖為萊茵河為主干的西歐航道網圖。材料二:歐洲西部的地理環境特點:終年盛行西風,氣候溫和濕潤;地形以平原為主。(1)根據材料分析圖示地區內河航運發達的自然區位優勢(8分)(2)通過萊茵河由下游逆水運往歐洲最大工業區的主要礦產是

,因此該工業綜合整治中,對工業布局的調整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3)根據A國的氣候特征,該國開發哪一種新能源具有優勢?并分析A國該新能源豐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