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頁。
【任務準備】
準備一熟悉存貨崗位的核算任務
準備二熟悉存貨崗位的工作流程
準備三熟悉存貨崗位的核算業務流程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2頁。準備二熟悉存貨崗位的工作流程一、材料(商品)購進和驗收入庫業務流程二、材料領用發出業務流程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3頁。
一、材料(商品)購進和驗收入庫業務流程材料或商品收入的來源不同,采用的收入憑證也不盡相同。收入憑證一般有收料單、材料交庫單和退料單。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4頁。1、收料單“收料單”或“收貨單”(一般情況下,制造業采用“收料單”,商業企業采用“收貨單”。現統一稱為“收料單”),據以驗收入庫。收料單格式見表3-1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5頁。“收料單”通常一式三聯,一聯由倉庫留存并作為倉管人員登記材料收發賬(卡)、商品保管賬的依據,一聯由采購部門存查,一聯隨同發票送交會計部門報賬并作為記賬的依據。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6頁。2、材料交庫單企業自制或生產過程中回收的廢料入庫,由交庫部門填寫“材料交庫單”,作為材料入庫的憑證。材料交庫單格式見表3-2: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7頁。“材料交庫單”一般一式三聯,一聯由退交料部門留存,一聯由倉庫留存并作為倉管人員登記材料收發賬(卡)的依據,一聯送交會計部門作為材料收入核算依據。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8頁。
3、退料單是領料部門退回多余材料而填制的退料憑證。也可以用紅字填制“領料單”。月末對于已領未用、下月仍需繼續使用的材料,應辦理實物不轉移的“假退料”手續,一方面填制“退料單”,沖減本月已計成本或費用,另一方面按相同金額再填寫下月初的“領料單”,將該批材料費用計入下月的成本或費用。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9頁。退料單格式如表3-3“退料單”一般應由退料部門填制一式三聯,一聯由倉庫收料后退回退料單位或部門;一聯由倉庫留存據以登記倉庫材料明細賬(卡);一聯送交會計部門據以編制記賬憑證并登記材料明細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0頁。二、材料領用發出業務流程企業發出材料主要是為了滿足生產耗用,也有少量的對外銷售和委托加工。發料憑證主要有以下幾種: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1頁。
1、領料單是領料部門按領料用途分別填制的一次性領料憑證。每領一次填制一份。適用于臨時性需要和沒有消耗定額的各種材料的領用。領料單格式見表3-4: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2頁。
領料單通常一式三聯,一聯由領料部門帶回,作為車間核算的依據;一聯由倉庫留存,據以登記材料明細賬;一聯交會計部門記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3頁。2、限額領料單是一種在規定限額和有效期內多次使用的累計材料領發憑證。它適用于需經常領用并規定有消耗定額的各種材料。限額領料單格式見表3-5: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4頁。限額領料單通常是在月份開始前,由生產計劃部門會同供應部門根據各車間的生產任務和材料消耗定額,按每一材料、每一用途分別填制本月內可以領用的材料限額。限額領料單一般一式三聯。發料后應在三聯內同時填寫實發數,計算出限額結余,并由發料人和領料人同時簽章,月末結算出全月累計實發數量,交會計部門據以記賬核算。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5頁。3、領料登記簿是一種月份內可以多次使用的累計領料憑證。它與限額領料單的區別是它沒有材料領用限額的限制。領料登記簿分月一料一簿,一式三聯,平時存放倉庫中。領料時,倉庫在領料登記簿上登記發料數量,領料人和發料人同時簽字或簽章。月終匯總后,一聯留存倉庫,一聯交領料部門,一聯交會計部門據以記賬。它適用于領發頻繁但金額不大的各種零星材料。格式如表3-6: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6頁。任務一存貨確認與核算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7頁。學習情景一存貨的確認與分類一、存貨的概念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商品、產成品、半成品、在產品以及各種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資等。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8頁。根據存貨的定義,存貨的范圍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存貨。2、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存貨。3、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存貨。如原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9頁。二、存貨的確認存貨同時滿足下列兩個條件,才能予以確認:1、與該存貨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2、該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20頁。三、存貨的分類1、按存貨的經濟內容分類2、按存貨的存放地點分類3、按存貨的來源分類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21頁。學習情景二存貨的初始計量存貨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存貨成本是指其達到目前狀態和場所而發生的各種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22頁。一、外購存貨外購存貨包括通過購買從企業外部取得的各種材料、商品以及低值易耗品等,其初始成本就是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23頁。外購商品在采購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進貨費用,也應當計入存貨采購成本,不再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但采購商品時進貨費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24頁。外購存貨成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25頁。二、自制存貨自制存貨是企業自行生產加工制造的存貨,如產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其初始成本包括加工制造過程中耗用的直接材料或半成品和存貨的加工成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26頁。存貨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自制存貨成本=直接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費用)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27頁。三、委托加工存貨委托加工存貨,是指委托外單位加工完成的存貨,以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或商品、加工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等費用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作為實際成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28頁。四、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貨是指除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支出。1、投資者投入的存貨,其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不公允的除外。此時應以公允價值作為該項存貨的成本,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29頁。2、盤盈的存貨,按照其重置成本作為入賬價值3、接受捐贈的存貨,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實際成本:①捐贈方提供了有關憑證(如發票、報關單等)的,按憑證上標明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30頁。②捐贈方沒有提供有關憑證的,按以下順序確定其實際成本:同類或類似存貨存在活躍市場的,按照估計市場價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同類或類似存貨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按該存貨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作為實際成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31頁。學習情景三存貨的領用、發出計量通常采用的計價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一、先進先出法是以先入庫的存貨先發出為假設條件,并據以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方法。具體做法是:收入存貨時,按照收入存貨的先后順序,逐筆登記每一批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出存貨時,按照先入庫的存貨先出庫的順序,逐筆登記發出存貨和結存存貨的金額。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32頁。【例3-1】某企業甲材料本月收發資料如下表所示。采用先進先出法,計算如下:12日領用存貨成本=300×10+800×11=1180025日領用存貨成本=200×11+450×12=76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33頁。本期發出存貨成本=11800+7600=19400期末存貨成本=150×12=1800甲材料收發存明細賬如表3-8所示: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34頁。二、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也稱月末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月初結存存貨和本月收入存貨的數量為權數,計算存貨平均單價,據以計算當月發出存貨成本和月末結存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35頁。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36頁。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本月發出材料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月末結存存貨成本=月末結存存貨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或=月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月收入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成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37頁。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38頁。三、移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入存貨時,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與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之和,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39頁。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40頁。本次發出存貨成本=本次發出存貨數量×本次發出存貨前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本次結存存貨成本=本次發出存貨前結存存貨成本-本次發出存貨成本【例3-3】仍以【例3-1】為例,按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發出和結存材料的成本如表3-1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41頁。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42頁。四、個別計價法也稱“個別認定法”,是指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作為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成本的方法。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43頁。【例3-4】仍以【例3-1】為例。假設經具體辨認,確定發出存貨的批次為:12日發出的1100公斤的甲材料為期初的100公斤和5日購入的1000公斤;25日發出的650公斤甲材料中,有200公斤是期初留下的200公斤和20日購入的450公斤材料。按個別計價法計算發出和結存材料的成本如表3-11: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44頁。發出和結存存貨的成本是按各批存貨取得時的單位成本逐個認定計算出。發出存貨成本=100×10+1000×11+200×10+450×12=19400(元)按各批發出存貨的數量和單價計算。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45頁。期末結存存貨成本=150×12=1800(元)按各批結存存貨的數量和單價計算。這種方法適用于單價高、數量少,易于辨認進貨不同批次的貴重存貨或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勞務的成本,如珠寶、房產、船舶等。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46頁。五、計劃成本計價法計劃成本法是指存貨的收入、發出和結存均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同時將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額另行設置有關成本差異賬戶反映,期末計算發出存貨和結存存貨應分攤的成本差異,將發出存貨和結存存貨由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的方法。具體處理見“任務二原材料核算”。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47頁。學習情景四存貨的期末計量一、存貨的期末計價方法存貨的初始計量雖然以成本入賬,但存貨進入企業后可能發生毀損、陳舊或價格下跌等情況。因此,在會計期末,存貨的價值并不一定按成本記錄,而應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48頁。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是指期末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兩者之中較低者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即:當成本低于可變現凈值時,存貨按成本計價;當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時,存貨按可變現凈值計價。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49頁。成本,是指存貨的歷史成本。如果企業在存貨的日常核算中采用計劃成本法、售價金額核算法等核算方法,則成本應為調整后的實際成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50頁。二、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和轉回當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時,表明存貨可能發生損失,應在存貨銷售之前提前確認這一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并相應減少存貨的賬面價值。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的,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并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51頁。三、存貨跌價準備的賬務處理
企業應當設置“存貨跌價準備”和“資產減值損失”科目,核算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52頁。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53頁。“存貨跌價準備”是資產類賬戶,是“庫存商品”、“原材料”等賬戶的備抵調整賬戶,貸方登記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借方登記實際發生的存貨跌價損失金額和沖減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表示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存貨跌價準備。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54頁。“資產減值損失”是損益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各種資產發生的減值。若根據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計算的存貨跌價準備應提準備大于準備原余額,則應予預提,作如下賬務處理:借:資產減值損失貸:存貨跌價準備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55頁。若根據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計算的存貨跌價準備應提準備小于準備原余額,則應沖銷已提數,作如下賬務處理:借:存貨跌價準備貸:資產減值損失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56頁。如已計提跌價損失準備的存貨價值以后又得以恢復時,應按恢復增加的數額,作如下賬務處理:借:存貨跌價準備貸:資產減值損失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57頁。但是,當已計提跌價準備的存貨價值以后又得以恢復,其沖減的跌價準備金額,應按“存貨跌價準備”賬戶的余額沖減至零為限。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58頁。四、具體核算(一)核算方法企業通常應當按照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對于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照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59頁。【例3-5】某公司有A、B、C、D四種存貨,按其性質的不同分為甲、乙兩大類。采用單項比較法、分類比較法對期末存貨進行計價,結果如表3-12。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60頁。【例3-5】某公司有A、B、C、D四種存貨,按其性質的不同分為甲、乙兩大類。采用單項比較法、分類比較法對期末存貨進行計價,結果如表3-12。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61頁。乙公司作如下會計處理:(1)若按單個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借:資產減值損失9000貸:存貨跌價準備-A5000-C4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62頁。(2)若按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借:資產減值損失2000貸:存貨跌價準備-甲2000(二)計提和轉回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63頁。【例3-6】甲公司采用“成本與可變凈值孰低法”進行期末存貨計價。2009年年末存貨的成本為100000元,可變現凈值為96000元,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4000元。借:資產減值損失4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4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64頁。假設2010年年末存貨的種類和數量未發生變化,且存貨的可變現凈值為90000元,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10000元(100000-90000)。由于前期已計提4000元,應補提存貨跌價準備6000元。借:資產減值損失6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6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65頁。假設2011年年末存貨的可變現凈值為98000元,則應沖減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8000(98000-90000)元。借:存貨跌價準備8000貸:資產減值損失8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66頁。假設2012年年末存貨的可變現凈值為101000元,則應沖減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2000元(100000-98000),以“存貨跌價準備”賬戶余額沖減至零為限。借:存貨跌價準備2000貸:資產減值損失2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67頁。(三)存貨的轉銷存貨的轉銷,是指將存貨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當存在以下一項或若干項情況時,應將存貨賬面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68頁。(1)以霉爛變質的存貨。(2)已過期且無轉讓價值的存貨。(3)生產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4)其他足以證明已無使用價值或轉讓價值的存貨。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69頁。企業當期發生上述情況時,作如下賬務處理:借:資產減值損失存貨跌價準備貸:庫存商品或原材料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70頁。任務二原材料的核算
學習情景一原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價核算一、原材料的概念原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以及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于產品形成的各種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71頁。原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價的收發核算,是指每種材料的收發與結存,不論是總分類核算,還是明細分類核算,都要按實際單位成本進行計價。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72頁。二、賬戶設置1、“原材料”賬戶。該賬戶應按材料的保管地點、類別、品種和規格設置材料明細賬(或材料卡片)。2、“在途物資”賬戶。核算企業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等物資的日常核算、貨款已付但尚未驗收入庫的在途物資的采購成本。該賬戶按照供應單位和材料的品種進行明細核算。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73頁。三、按明細分類核算(一)材料明細賬材料明細分類核算包括數量核算和價值核算兩個方面。實務中,材料收、發、存的數量核算,由倉庫人員負責;材料的價值核算,由財會人員負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74頁。企業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式開設明細賬進行核算。1、“兩套賬方式”,即倉庫和會計部門分別設置“材料卡片”和“材料明細賬”(分別見表3-13和表3-14)。倉庫按材料品種、規格進行數量核算;會計部門按材料品種、規格開設數量、金額式“材料明細賬”,同時進行材料數量和金額核算。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75頁。這種方式,二套賬間可以起到相互核對、相互制約的作用,但記賬重復、工作量大。2、“一套賬方式”,即會計部門和倉庫合設一套數量、金額式“材料明細賬”。賬冊平時放在倉庫,由倉庫管理員根據收、發憑證序時逐筆登記材料收、發數量并逐日結出結存數;存貨會計定期到倉庫稽核,在材料收、發憑證上標價,并在“材料明細賬”上登記收、發、存金額,同時將收、發憑證帶回會計部門,作為記賬依據。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76頁。表3-13材料明細賬,采用數量金額式賬頁,按材料品種、規格設置,由財會部門根據材料收發原始憑證按日逐筆登記,用來序時反映各種材料的收、發、存的數量和金額。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77頁。表3-14(二)在途物資明細賬在途物資明細賬按供貨單位設置,采用三欄式或多欄式。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78頁。四、按總分類核算(一)取得原材料的核算1、購入原材料的核算(1)單貨同到。企業支付材料的采購款項并將材料驗收入庫后,應根據結算憑證、發票賬單和收料單等,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79頁。借:原材料——××材料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80頁。【例3-7】某公司購進甲材料一批,貨款30000元,增值稅率17%,供貨單位代墊運費0.5萬元,2011年7月3日發票賬單、運費發票等結算憑證已到,價稅款及運費已通過銀行支付。材料已驗收入庫。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81頁。購入材料的運輸費用可按7%計算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借:原材料——××材料3465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450貸:銀行存款401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82頁。(2)單到貨未到。外購材料的發票賬單已經到達企業,但材料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例3-8】2011年7月5日某公司向A單位購入乙材料一批,貨款100萬元,增值稅率17%,以6個月的銀行承兌匯票付款,材料尚未到達。該公司編制會計分錄如下: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83頁。借:在途物資—A單位乙材料10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00貸:應付票據11700002011年7月6日,該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上述乙材料運費10000元。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84頁。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在途物資—A單位乙材料93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700貸:銀行存款100002011年7月8日,上述乙材料已運至企業,并驗收入庫。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85頁。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乙材料1009300貸:在途物資—A單位乙材料10093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86頁。(3)貨到單未到。先暫不付款,也不進行賬務處理。待發票賬單到達后,再做材料購進的賬務處理。如果到月末發票賬單仍未到達,應按該材料的合同價格、或者按相同材料或同一類別材料的實際成本、計劃成本等暫估入賬,下月初,作相反的會計分錄予以沖回,待結算憑證到達后,按單貨同到的情況進行處理。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87頁。【例3-9】2011年6月20日某公司倉庫轉來“收料單”,驗收本公司購進的10噸甲材料,結算憑證、發票賬單尚未到達。到月底,結算憑證仍未到達。該材料的合同單價5000元/噸。該公司進行如下處理: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88頁。6月30日,依據“收料單”:借:原材料50000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500007月1日,作相反的會計分錄予以沖回:借: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50000貸:原材料50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89頁。7月6日,結算憑證、發票賬單到達,增值稅專用發票列明材料價款50000元,增值稅額8500元,價稅款已支付借:原材料5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500貸:銀行存款585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90頁。(4)采用預付貨款方式購入材料。收到材料發票賬單并將材料驗收入庫后,借記“原材料”、“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賬戶,貸記“預付賬款”賬戶。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91頁。【例3-10】大明公司按照合同向B公司預付甲材料部分款項50000元。3日后,大明公司收到發票賬單列明材料款100000元,增值稅17000元,運費2000元。余款已經支付,材料已驗收入庫。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92頁。根據預付貨款的付款憑證:借:預付賬款——B公司50000貸:銀行存款50000根據發票賬單、入庫單等,借:原材料——甲材料102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0
貸:預付賬款——B公司119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93頁。根據補付貨款的付款憑證借:預付賬款——B公司69000貸:銀行存款69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94頁。(5)外購材料短缺、毀損的處理。A、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的合理損耗,計入材料的實際采購成本;B、能確定由供貨單位、運輸單位、保險公司或其他過失人賠償的,應向有關單位或責任人索賠,自“在途物資”等科目轉入“應付賬款”或“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95頁。凡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報經批準才能轉銷處理的,應將其損失從“在途物資”科目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經過有關部門領導批準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分別借記“其他應收款”、“管理費用”、“營業外支出”等賬戶,貸記“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96頁。2、自制原材料的核算【例3-11】某公司機修車間自制一批修理用備件完工驗收入庫,生產成本為8萬元。根據成本計算單、收料單等憑證,該公司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修理用備件80000貸:生產成本80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97頁。3、投資者投入原材料的核算投資者投入的原材料,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借記“原材料”科目,貸記“實收資本”等科目,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不公允除外。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98頁。【例3-12】2012年1月1日,A、B、C三方共同投資設立了甲股份有限公司。A以其生產的產品作為投資(甲公司作為原材料管理和核算),該批產品的公允價值為500萬元。甲公司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價款為500萬元,增值稅額為85萬元。假定甲公司的股本總額為1000萬元,A在甲公司享有的份額為35%。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99頁。A在甲公司享有的股本金額=1000×35%=350(萬元)A在甲公司投資的股本溢價=500+85-350=235(萬元)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借:原材料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5貸:股本——A35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235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00頁。(二)發出原材料的核算由于企業日常發出材料頻繁,為了簡化核算,平時一般只登記材料明細分類賬,反映各種材料的收發和結存情況,月末根據實際成本計價的發料憑證,按領用部門和用途,匯總編制“發料憑證匯總表”,據以編制記賬憑證,一次登記總分類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01頁。對于其中基建工程、福利部門耗用的材料,記入“在建工程”、“應付職工薪酬”賬戶;按實際成本貸記“原材料”科目,按不予以抵扣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02頁。【例3-13】大明公司2012年10月31日根據全月領料憑證編制“發料憑證匯總表”,見表3-15。根據表4-15“發料憑證匯總表”作會計分錄如下: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03頁。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57500——輔助生產成本7200生產成本—制造費用10160—
—
銷售費用1000
—管理費用2000
—在建工程23400
—應付職工薪酬5850
—其他業務成本30000貸:原材料13286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425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04頁。學習情景二原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核算一、核算程序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核算,是指原材料的收入、發出和結余均按事先制定的計劃成本進行計價,材料收發憑證、材料明細核算和總分類核算,均按計劃成本計價。原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通過“材料成本差異”賬戶核算。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05頁。原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的核算程序如下:1、制定各種材料的計劃成本。2、平時收到材料時,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填入收料憑證中,并將其與實際成本的差額,作為材料成本差異登記。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06頁。3、平時領用、發出的材料均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填入發料憑證中,并據以記入相關成本費用科目。4、月末,計算本月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隨同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記入成本費用賬戶,將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分攤公式如下: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07頁。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08頁。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結存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09頁。或=(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計劃成本)±(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這里本月收入材料計劃成本中不包括暫估入賬材料成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10頁。材料成本差異率,一般應按材料類別如原材料和主要材料、修理用備件、輔助材料等分別核算。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按期(月)分攤。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除委托加工發出材料可按期初成本差異率計算外,應使用當期的實際差異率;期初成本差異率與本期成本差異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期初成本差異率計算。計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11頁。二、賬戶設置1、“原材料”賬戶,用以核算原材料收、發、存的計劃成本。2、“材料采購”賬戶,用于核算企業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而購入材料的采購成本。借方登記購入材料的實際成本,以及結轉至“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節約差異;貸方登記已付款并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以及結轉至“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超支差異;月末借方余額表示在途材料的實際成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12頁。3、“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用于核算企業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的材料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額。該賬戶借方登記入庫材料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超支差異,以及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節約差異;貸方登記入庫材料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節約差異,以及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差異;期末若為借方余額,表示企業庫存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超支差異,若為貸方余額,表示企業庫存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節約差異。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13頁。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14頁。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15頁。三、按明細分類核算(一)材料進銷存明細賬根據材料收發憑證逐筆登記,對材料的收入、發出均按計劃成本進行核算,其格式如表3-16所示。(二)材料采購明細賬材料采購明細賬是用來記錄企業外購的各類材料的實際采購支出,計算確定各類材料的實際采購成本與成本差異的明細記錄。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16頁。材料采購明細賬采用橫線登記法,借方根據記賬憑證,按照經濟業務發生順序登記外購材料的實際采購成本,貸方按借方記錄的順序,根據收料單登記驗收入庫的各批外購材料的計劃成本和成本差異額。月末,將借方合計數與貸方合計數對比的超支或節約差異,一次結轉到材料成本差異明細分類賬。月末賬內只有借方金額而無貸方金額的款項即為在途材料的實際成本。為了記賬方便,可將各項在途物資逐筆結轉,照抄在下月賬內。其格式如表3-17所示。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17頁。(三)材料成本差異明細賬材料成本差異明細賬與材料采購明細賬口徑一致,用以反映各類或各種材料的成本差異額和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并據以計算和調整發出材料應負擔的差異額。其格式如表3-18所示。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18頁。四、按總分類核算(一)購入原材料的核算計劃成本計價下,外購原材料先經過“材料采購”科目進行核算。1、單貨同到①購進材料時,作出如下賬務處理: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19頁。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銀行存款等②發生超支差異時借:原材料材料成本差異貸:材料采購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20頁。③發生節約差異時借:原材料貸:材料采購材料成本差異驗收入庫,根據倉庫轉來的外購收料憑證或匯總收料憑證作賬務處理。2、單到貨未到先不作驗收入庫處理。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21頁。3、貨到單未到由于材料驗收入庫時,結算憑證尚未收到,可對該批材料暫不處理,只登記材料明細賬。如至月末結算憑證仍未收到,則按計劃成本暫估入賬,借記“原材料”賬戶,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賬戶。下月初,作相反的會計分錄予以轉回。待收到結算憑證時,按“單貨同到”進行核算。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22頁。【例3-14】某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2年5月發生的材料采購業務如下:(1)5月5日,采購甲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12000元,增值稅額為2040元,當即電匯支付,材料已驗收入庫,該材料的計劃成本為12080元。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23頁。借:材料采購——甲材料12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040
貸:銀行存款1404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24頁。(2)5月13日,采購乙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價款為8500元,增值稅額為1445元,采用商業匯票結算方式,材料于18日運達企業,并驗收入庫,其計劃成本為9000元。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25頁。借:材料采購——乙材料8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445
貸:應付票據9945(3)5月20日,采購丙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價款16000元,增值稅額2720元,采用托收承付結算方式,已承付全部貨款,材料尚未運達。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26頁。借:材料采購——丙材料16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720
貸:應付賬款18720(4)5月30日,企業接到貨場通知,購入的丁材料已經運達,并于當日驗收入庫,但對方發票賬單未到,計劃成本18000元。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27頁。借:原材料——丁材料18000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18000下月初做相反分錄沖回:借: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18000貸:原材料——丁材料18000收到發票賬單后,據實按正常程序入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28頁。(5)5月31日該企業匯總本月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并結轉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
借:原材料——甲材料12080
——乙材料9000貸:材料采購——甲材料12000
——乙材料8500
材料成本差異——甲材料80
——乙材料5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29頁。4、外購材料短缺、毀損的處理。外購材料短缺或毀損的處理,與按實際成本計價方法相同,只是驗收入庫時按計劃成本記入“原材料”賬戶借方,貸記“材料采購”。定期或在材料入庫時將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記入“材料成本差異”賬戶。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30頁。(二)其他原材料取得的核算企業接受其他單位投入的原材料,應按照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借記“原材料”、“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其在實收資本或股本中所擁有的份額,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科目;同時,按照收入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額,結轉材料成本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31頁。【例3-15】某公司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甲材料4000公斤。協議約定作價45萬元,投資方提供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材料價款40萬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6.8萬元。假設甲材料的計劃單位成本100元。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32頁。該公司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4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8000貸:實收資本450000資本公積18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33頁。(三)發出材料的核算計劃成本法下發出原材料時,為簡化核算存貨工作量,可以只登記原材料明細賬的數量欄,按照計劃成本登記金額欄。月末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的分配,將發出存貨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34頁。①根據所發出材料的用途,作如下賬務處理: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貸:原材料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35頁。②月末,根據發料憑證匯總表核算本月發出材料承擔的成本差異,作出如下賬務處理:結轉超支差異時: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貸:材料成本差異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36頁。結轉節約差異時:借:材料成本差異貸:生產成本制造費用
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37頁。【例3-16】某企業月末根據全月領料憑證編制“材料發出匯總表”如表3-18所示。材料成本差異期初及本期發生額如表3-19所示。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38頁。要求:計算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并作相應賬務處理。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2000-5000)/(100000+200000)×100%=-1%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39頁。本月生產產品領用材料應負擔差異=200000×(-1%)=-2000元本月車間一般耗用材料應負擔的差異=40000×(-1%)=-400元本月銷售部門領用材料應負擔的差異=6000×(-1%)=-60元本月管理部門領用材料應負擔的差異=2000×(-1%)=-20元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40頁。本月基建項目領用材料應負擔的差異=30000×(-1%)=-300元對外銷售領用材料應負擔的差異=10000×(-1%)=-100元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41頁。各部門領用材料時:借:生產成本200000
制造費用40000銷售費用6000
管理費用2000在建工程30000其他業務成本10000貸:原材料288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42頁。月末分配材料成本差異時:借:材料成本差異2880
貸:生產成本2000
制造費用400銷售費用60管理費用20在建工程300其他業務成本1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43頁。在建工程不能抵扣的進項稅額=(30000-300)×17%=4590元,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在建工程4590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459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44頁。在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不包括暫估入賬的材料計劃成本以及已經購入但尚未驗收入庫的材料計劃成本;②計算過程中,超支差異用正數表示,節約差異用負數表示;③月末分配成本差異時,只轉出本月發出存貨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月末庫存存貨應負擔的差異仍保留在“材料成本差異”賬戶內。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45頁。任務三其他存貨的核算學習情景一委托加工物資的核算委托加工物資,是指企業委托其他單位進行加工的各種材料、商品。其賬務處理主要包括撥付加工物資、支付加工費和稅金、收回加工物資和剩余物資等幾個環節。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46頁。1、企業發給外單位加工物資企業發給外單位加工的物資,應將其實際成本由“原材料”、“庫存商品”等賬戶轉入“委托加工物資”賬戶,作如下賬務處理: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47頁。借:委托加工物資貸:原材料庫存商品等2、支付加工費、運雜費等企業支付加工費、運雜費時,作如下賬務處理借:委托加工物資貸:銀行存款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48頁。3、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物資和收回剩余物資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的物資和剩余物資,按加工收回物資的實際成本和剩余物資的實際成本,作如下賬務處理:借:原材料、庫存商品等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委托加工物資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49頁。委托加工物資也可按計劃成本進行核算。【例3-17】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材料一批(屬于應稅消費品)100000件,有關經濟業務如下:(1)1月20日,發出材料一批,計劃成本為6000000元,材料成本差異率為-2%,發出委托加工材料時: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50頁。借:委托加工物資6000000貸:原材料6000000結轉發出材料應分攤的材料成本差異時:借:材料成本差異120000
貸:委托加工物資120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51頁。(2)2月20日,支付材料加工費100000元,支付應當繳納的消費稅650000元,該材料收回后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消費稅可抵扣,甲公司和乙公司均為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17%。作如下賬務處理:借:委托加工物資100000
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650000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0貸:銀行存款767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52頁。(3)3月4日,用銀行存款支付往返運雜費10000元借:委托加工物資10000貸:銀行存款10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53頁。(4)3月5日,上述材料100000件(每件計劃成本為66元)加工完畢,公司已辦理驗收入庫手續。借:原材料6600000貸:委托加工物資5990000
材料成本差異610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54頁。需要注意的是,委托加工物資為應稅消費稅品的,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收回后用于直接銷售的,記入“委托加工物資”賬戶;收回后用于繼續加工應稅消費品的,記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賬戶。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55頁。學習情景二庫存商品的核算產成品生產完工,驗收入庫時,作如下賬務處理:借:庫存商品貸:生產成本銷售商品,發出產成品時,作如下賬務處理: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56頁。【例3-18】某公司本月10日完工并驗收入庫甲產品5000件,15日銷售出庫甲產品1000件,銷售單價500元,20日福利部門領用甲產品40件。月末計算出甲產品單位成本400元。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57頁。產品出入庫時,根據收、發憑證在產成品明細賬中登記數量,不做賬務處理。月末,由“產品成本計算單”中的甲產品成本資料,填入甲產品入庫單及明細分類賬中;再采用一定的發出存貨計價方法確定各批發出甲產品的成本,填入甲產品出庫單及明細分類賬中。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58頁。1、結轉入庫產品成本借:庫存商品——甲產品2000000
貸:生產成本20000002、結轉出庫產品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400000貸:庫存商品400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59頁。3、福利部門領用,視同銷售計稅借:應付職工薪酬194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0
庫存商品16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60頁。【知識拓展】商品流通企業庫存商品的核算(1)毛利率法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上期實際(或本期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并根以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有關計算公式如下: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61頁。【知識拓展】銷售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貨與折讓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62頁。【知識拓展】這一方法是商品流通企業,尤其是商業批發企業常用的計算本期商品銷售成本和期末庫存商品成本的方法。商品流通企業由于經營商品的品種繁多,如果分品種計算商品成本,工作量將大大增加,而且,一般來講,商品流通企業同類商品的毛利率大致相同,采用這種存貨計價方法既能減輕工作量,也能滿足對存貨管理的需要。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63頁。【知識拓展】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采用毛利率法是按存貨大類來計算的,其結果往往不夠準確,為此,一般應在每季季末采用其他方法進行調整,也就是說每季最后一個月不能用此方法計算銷售成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64頁。【知識拓展】(2)零售價法商業零售企業,如百貨商店、超市市場,廣泛使用零售價法。零售價法,是指用成本占零售價百分比法計算期末成本的一種方法。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65頁。【知識拓展】(3)售價金額法在我國,還廣泛使用售價金額核算法,采用這一方法時,平時商品的購進、儲存、銷售均按售價記賬,售價與進價的差額通過“商品進銷差價”賬戶核算,期末計算進銷差價率和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并據以調整本期銷售成本。有關計算公式如下: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月購進商品售價)×1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66頁。【知識拓展】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進銷差價率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期末結存商品的實際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67頁。學習情景三周轉材料的核算周轉材料,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能夠多次使用、逐漸轉移其價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態不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材料,包括包裝物、低值易耗品,以及企業(建筑承包商)的鋼模板、木模板、腳手架等。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68頁。一、包裝物核算包裝物,是指企業為包裝產品并隨同產品一起出售的以及在銷售過程中出售或出租的購貨單位使用的各種包裝用品,如桶、箱、瓶、袋、罐等。但對于企業用于包裝的紙張、繩、鐵絲等物品,應列為輔助材料,在“原材料”賬戶核算;專門用作儲存和保管產品或材料,而且不對外出租或出借的包裝物容器,應根據單位價值的大小和使用年限的長短,分別列作固定資產或低值易耗品管理和核算。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69頁。屬于企業包裝物范圍的各種包裝物品,一般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生產經營過程中用于包裝商品、產品并作為商品、產品組成部分的包裝物。(2)隨同商品出售而不單獨收取價款(以下稱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3)隨同商品出售單獨收取價款(以下稱單獨計價)的包裝物。(4)出租、出借給外單位使用的包裝物。具體核算: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70頁。(1)生產領用包裝物的核算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產品生產需要而領用包裝物,應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在包裝物按計劃成本計價時,生產領用的包裝物,按包裝物的計劃成本計入“生產成本”賬戶,月份終了應攤銷其成本差異。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71頁。【例3-19】某公司的包裝物按實際成本核算,生產車間領用包裝物用于包裝產品,實際成本3000元。借:生產成本3000貸:周轉材料——包裝物3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72頁。(2)隨同產品出售,不單獨計價包裝物的核算在銷售過程中,隨同產品出售,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其成本實質是構成了產品銷售費用的一部分。領用時,應按一定計價方法記入銷售費用。【例3-20】公司為銷售商品而領用不單獨計價的包裝桶200只,實際成本4000元。借:銷售費用4000
貸:周轉材料——包裝物4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73頁。(3)隨同產品出售,單獨計價包裝物的核算隨同產品出售,單獨計價包裝物在出售時要單獨計價,會計核算時視同銷售材料。【例3-21】公司銷售產品領用單獨計價的包裝箱50只,單價200元,貨款10000元,增值稅額1700元,已收款。該包裝物進貨單價為150元。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74頁。借:銀行存款11700
貸:其他業務收入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75頁。(4)出租和出借包裝物的核算出租包裝物向使用單位收取的租金收入作為企業的其他業務收入,發生的包裝物修理費及其價值的攤銷應列為其他業務成本;出借包裝物不收租金,發生的修理費及其價值攤銷應列入銷售費用。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76頁。出租、出借包裝物應采用一次轉銷法或五五攤銷法。以后收回已使用過的出租、出借包裝物,應加強實物管理,并在備查簿上進行登記。一次轉銷法,是指領用時一次計入成本、費用,即將其全部價值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當期損益。周轉材料報廢時,其殘料價值沖減相關資產的成本或當期損益。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77頁。五五攤銷法,指在領用周轉材料時,將其價值的一半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費用;周轉材料報廢時,將其價值的另一半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當期損益,報廢殘料價值沖減相關資產的成本或當期損益。領用時,按其賬面價值借記“周轉材料——包裝物(在用)”明細賬戶;貸記“周轉材料——包裝物(在庫)”賬戶,攤銷時按其賬面價值的50%,借記“其他業務成本”、“銷售費用”、“生產成本”等各受益項目;報廢時,按其賬面價值,借記“其他業務成本”、“銷售費用”等各受益項目,其殘料價值沖減“其他業務成本”或“銷售費用”等賬戶。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78頁。五五攤銷法下,“周轉材料——包裝物”賬戶應設置“在庫”、“在用”、“攤銷”等幾個明細賬戶。【例3-22】某公司出借包裝物一批,包裝物實際成本800元,收取押金1000元;出租新包裝物100個,包裝物實際總成本6000元,共收取押金8000元,每月收取租金700元。如期退還80個包裝物。出借包裝物價值攤銷采用一次轉銷法,出租包裝物采用五五攤銷法。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79頁。(1)出借包裝物采用一次轉銷法①收取押金:借:銀行存款1000
貸:其他應付款1000②領用包裝物:借:銷售費用800
貸:周轉材料——包裝物8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80頁。(2)出租包裝物采用五五攤銷法①收到押金時:借:銀行存款8000
貸:其他應付款80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81頁。②發出包裝物時:借:周轉材料——包裝物(在用)6000
貸:周轉材料——包裝物(在庫)6000③收到租金收入時:借:銀行存款700貸:其他業務收入7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頁,當前為第182頁。④月末第一次攤銷該包裝物的50%借:其他業務成本3000
貸:周轉材料——包裝物(攤銷)3000⑤承租單位退回包裝物80個,退還押金6400。財務會計實務全文共2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上海市合同法新規企業有權對員工罰款
- 2025合同變更與合同終止的區別
- 2025策略:深入剖析合同中排除不必要裝修項目的方法
- 2025電工設備購銷合同范本
- 2025年南昌住房出租合同
- 2025現代風格房屋租賃合同
- 2025【上海市勞動合同參考模板】上海市勞動合同條款
- 2025簡易合同保管協議
- 2025個體投資者股權投資合同范本
- 2025標準家庭裝修合同模板
- 實驗室安全自查表樣表
- 外賣食物中毒起訴書
- 《機械設計基礎》復習備考題庫(含答案)
- 安全生產責任書安全制度
- xk5036數控立式銑床總體及橫向進給傳動機構設計論文大學本科畢業論文
- 小學五六年級青春期女生健康心理講座PPT
- 基于模型預測控制的無人駕駛車輛軌跡跟蹤控制算法研究共3篇
- 空冷島空冷機組管束更換施工方案
- 2023年大學生數學競賽天津市試題參考及答案
- JJG 644-2003振動位移傳感器
- 藥品使用監督檢查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