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福法哲學原理導讀課件第一講序言_第1頁
復旦福法哲學原理導讀課件第一講序言_第2頁
復旦福法哲學原理導讀課件第一講序言_第3頁
復旦福法哲學原理導讀課件第一講序言_第4頁
復旦福法哲學原理導讀課件第一講序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613課程名稱《法哲學原理》導讀授課教師:汪行福辦公室:光華樓西主樓電話:55445106黑格爾的生平(一)斯圖加特時期,1770-1788年。幼年和中學時期;(二)圖賓根時期,1788-1793年;圖平根神學院學生,與謝林、荷爾德林同學(三)伯爾尼時期,1793-1796年;當家庭教師(四)法蘭克福時期,1797-1800年;家庭教師(五)耶拿時期,1801-1806年;無俸講師(六)巴伐利亞時期,1807-1816年;《班堡日報》編輯,紐倫堡中學校長(七)海得堡時期,即1816-1818年;海德堡大學教授(八)柏林時期,1818-1831年。柏林大學教授,柏林大學校長。1831年因霍亂去世,終年61歲黑格爾的生平

神學院畢業后,黑格爾在伯爾尼等地做家庭教師,

1801年在他的朋友謝林幫助下在耶拿大學得到一個編外講師privatdozent.他的講課很受歡迎,后

來被提升為正式的教授。1806年拿破倫征服普魯士,大學停辦,黑格爾失去了教職。失去教職的

幾年間,黑格爾到一個報紙做記者,并與瑪麗·馮·塔希成婚。黑格爾的《邏輯學》出版后,他于1816年在海德堡大學重獲大學教授職位黑格爾的生平《邏輯學》完成后,黑格爾進一步完成自己的體系,他出版了《哲學全書綱要》,總結自己的理論。隨著黑格爾的影響越來越大,1818他被邀請到當時普魯士政治中心的柏林大學任教,并升為正教授(

full

professor)。國王威廉三世(Frederick

William

III)表彰他對當局的貢獻于

1830年任命他為柏林大學校長,這時黑格爾的影響達到頂峰。1831年柏林發生霍亂,黑格爾先是逃出去,但回來太早,結果被感染,幾天后去時,時年61歲。黑格爾的著作生前出版的著作:《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大小邏輯學)《哲學全書》《法哲學原理》遺著:《宗教哲學講演錄》《美學講演錄》《歷史哲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黑格爾的體系

《精神現象學》:黑格爾哲學的誕生地和秘密

《邏輯學》:理念的純粹運動,黑格爾體系的基礎

應用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絕對哲學

精神哲學:主觀精神、客觀精神、絕對精神

法哲學即精神哲學客觀階段的發展。現實的自由是一個體系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集大成者

康德:先驗唯心主義。他提出批判哲學,代表作:《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

費希特:以自我為中心的主觀唯心主義。代表作:《人類知識學》。

謝林:客觀唯心主義的同一哲學,代表作:《先驗唯心論體系》、《藝術哲學》

黑格爾:絕對唯心主義。黑格爾學派解體

黑格爾去世后,他的學派就解體并出現兩

個截然對立的支脈,即左派黑格爾主義和

右派黑格爾主義(又稱為青年黑格爾派和

老年黑格爾派)。右派自稱是黑格爾的嫡

傳,他們把黑格爾體系神學化,堅持新教

正統主義并把后拿破侖的社會秩序作為理

性的秩序。政治上是保守的。左派黑格爾

主義,又稱青年黑格爾派從革命意義上理

解黑格爾,從中得出無神論和改革的結論。黑格爾:批判的視角

對唯心主義的批判。費爾巴哈:真正的存在是自然和肉體

的人。馬克思:真正的存在不是精神,而是人類物質生活。

對神秘主義的批判,主要有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他斥責黑格爾的著作是蒙昧主義(obscurantist)和虛假哲學(pseudo-philosophy

對唯智主義的批判(基爾凱郭爾S?renKierkegaard):存在是唯一的獨一無二的個人。

對國家主義的批判(桑塔耶拿Santayana、羅素(B.Russel))。羅素認為,如果黑格爾的國家學得到承認,“那么凡是可能想象得到的一切國內暴政…就都有了借口”。薩拜因也認為,“對國家加以理想化,以及對市民社會給予道德上的低評價,這兩者結合在一起都不可避免地要導致政治上的獨裁主義”。對黑格爾唯心主義的批判

對唯心主義的批判。費爾巴哈:真正的存在是自然和肉體

的人。馬克思:真正的存在不是精神,而是人類物質生活。

黑格爾的邏輯學是主詞-賓詞顛倒的唯心主義,是頭足倒立的辯證法。

對神秘主義的批判,主要有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他斥責黑格爾的著作是蒙昧主義(obscurantist)和虛假哲學(pseudo-philosophy

):最厚顏無恥地提出全然的廢話,胡亂拼湊無意義的、令人發狂的語詞,這種情況以前只有在瘋人院里才會有所耳聞,現在堂而皇之地出現在黑格爾那里,令人難以置信,它居然是康德的后裔,成了德國愚蠢思想的典范。

對唯智主義的批判(基爾凱郭爾S?renKierkegaard):存在是唯一的獨一無二的個人。對黑格爾的國家主義批判黑格爾的批評者不僅指責他的思想是保守的,而且認為他的思想中專制的。羅素認為,黑格爾是一個為保守的普魯士國家進行辯護的人,一個支持個體從屬于國家的人,如果黑格爾的國家學得到承認,“那么凡是可能想象得到的一切國內暴政…就都有了借口”。薩拜因也認為,“對國家加以理想化,以及對市民社會給予道德上的低評價,這兩者結合在一起都不可避免地要導致政治上的獨裁主義”。有人說在利比亞的黎波里機場發現一本書,書名是《從黑格爾到卡扎菲》。閱讀方法

關于黑格爾思想的解讀,泰勒曾指出二個易犯的錯誤:“其一是,闡釋者以曲解甚至閹割黑格爾為代價來獲得極其清晰的、聽起來頗有道理的解釋。其二是,為了讓讀者理解某種闡釋且最終能夠輕松地領會黑格爾的原著,闡釋者的闡釋雖然忠實于黑格爾,但沒有吃透黑格爾。”(泰勒:《黑格爾》)

當代學術界黑格爾閱讀的三個視角:自由意識的辯證發展;承認斗爭;現代性的內在批判《法哲學》:自然法與國家學說的綜合黑格爾一方面批判自然法傳統,因為它是抽象的、超驗的。另一方面他也拒絕從國家現實出發把自己的理解作為現象的描述和解釋,而是把自己看作是對兩者的超越是關于法的科學。科學在黑格爾那里指“反思性的知識”,一方面它像自然法傳統一樣試圖去就其本身而言是正確和正當的東西,同時它也像國家學說那樣對國家的現實進行解釋。黑格爾哲學的基本信念是“理性的必然是現實的,現實的也是理性的”。哲學必須達到理性與現實的和解。理性是權威的最高法庭

“我們的時代在特殊意義上是一個批判的時代,所有的一切都必須接受批判。宗教由于其神圣、法律由于其崇高,也許會尋求使自己免于批評,但是,正因為如此,它們反而喚起懷疑。”-----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序言法哲學是對法和國家真理的理解

“自從法律、公共道德和宗教被公開被表述和承認,就有了法、倫理和國家的真理。”但是,這種自在的真理還需要被自由的意識所理解。“這種思維不是死抱著現成的東西,不論這種現成的東西是得到國家或公意這類外部實證的權威的支持,或是內心情感的權威以及精神直接贊同的語言的支持都好。相反地,這種自由思維是從其自身出發,因而就要求知道在內心深處自己與真理是一致的。”(P3)

另一方面黑格爾又強調,我們不能自己的主觀自由置于現實之上,雖然人是能思維的,他要在思維中尋找他的自由以及倫理的基礎。但是這種法無論如何崇高、怎樣神圣,如果他僅僅把意見當作思維,而且認為思維只有背離公認有效的東西,并且執意認為只有發明出自己的特殊物才覺得自己是自由的,那么這種法反而是不法了。

法的真理在于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自由在于在法和現實中認出自己

“法和倫理的現實世界是通過思想而被領會的,它們通過思想才取得合理性的形式,即取得普遍性和規定性,這一形式就是規律”(第7頁)

法的義務和規律“不是一種死的、冷冰冰的,是一種枷鎖。”個人只有克服自己的任性,按照法與倫理的合理要求去行動,把它當作規律,才能真正體會到自己的自由。如果人不能在法中認出自己,也就認識不到自己在其中是自由的。(第7頁)“法與自由有關,自由是對人最神圣的東西。”(215)

個人的自由是起點,國家是終點。現代國家應該是自由的實現。一方面它把自由的原則輸入到法律和社會制度之中,使法和制度成為自由的定在。另一方面,它又為個人的自由提供保障和實現條件。個人與國家是相互依賴的。離開自由原則,談論法與國家是權力主義或國家主義,相反,離開國家和社會制度談論自由是抽象的理想主義和形式主義。哲學主要是為國家服務的

“哲學具有公眾的即與公眾有關的存在,它主要或者純粹是為國家服務的。”(8)

“把法的東西安置在主觀目的和私見之上。從這些原則出發,其結果不僅是內心倫理和公正良心的毀滅,使私人之間愛情和權利毀滅,而且使公共秩序和國家法律毀滅。”

真正的哲學是對事物必然性的理解,對法哲學來說,就是理解國家的內在必然性。柏拉圖的《理想國》不是烏托邦,“實際上是對希臘倫理的本性的解釋”哲學是理性與現實的和解

“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都是合乎理性的。”(11)「有一次,當我(指海涅)發現對“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這句話有

點困惑不解時,“哲學之王”頗有點奇怪地發笑

起來,并指出:要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也是指一切

合理的東西都應當存在。之后他驚惶地環顧左右,而又平靜下來,并相信只有亨利希·比埃爾聽見了他的話。」

法哲學以國家學為內容,“它就是把國家作為其

自身是一種理性的東西來理解和敘述。作為哲學,它必須絕對避免把國家依其所應然來構成”(12)哲學是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時代

“哲學的任務在于理解存在的東西,因為存在的東西就是理性。就個人來說,每個人都是時代的產兒。”哲學是“把握在思想中的他的那個時代”。脫離現實的哲學都是不結果實的花朵。“如果它的理論確實超越時代,而建設一個如其所應然的世界,那末就個世界誠然是存在的,但存在于他的私見中。私見是一種不結果實的要素,在其中人們可以隨意想象任何東西。”(12)哲學是對現在的理性把握

在現在的十字架中去認識薔薇的理性,并對現在感到樂觀,這種理性的觀察,會使我們與現實調和;哲學把這種調和只給與那些人,他們一度產生內心要求,這種要求驅使他們以概念來把握,即不僅在實體性的東西中保持主觀自由,并且不把這種主觀自由留在特殊和偶然的東西中,而放在自在自為地存在的東西中。(13)對理性的概念的把握在于自我意識的理性與實存現實的理性的一致性。黑格爾是最后的哲學家黑格爾與以往的體系相比有著本質的區別,它自稱哲學不過是它的時代的思想,也是第一個承認自己哲學是這一時代思想的哲學家。以往的哲學都是不自覺的、抽象的,只有它是自覺的、具體的。在這個意義上,黑格爾哲學是革命的哲學,是所有哲學中最后哲學。(毛斯·赫斯)對個人主觀性的執著是現代的特征情緒中不愿承認任何未經思想認為是正當的東西,這是使人類感到光榮的一種偉大的固執。這種固執是現代的特征,也是新教的原則。(13)主體特殊性獲得自我滿足這種法,或者說主觀自由的法,是劃分古代和近代的轉折和中心點。真正的哲學導向神,半途而廢的哲學離開神。半途而廢的哲學離開國家,真正的哲學導向國家。哲學是自由最終實現形式。密勒發的貓頭鷹到黃昏才起飛

“無論如何哲學總是來得太遲。哲學作為有關世界的思想,要直到現實結束其形成過程并完成其身后,才會出現。概念所教導的必然就是歷史所呈示的。”只有“直到現實成熟了,理想的東西才會對實在的東西顯現出來,并在把握了這同一個實在世界的實體之后,才把它建成一個理智王國的形態。”(14)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常青。

密勒發的貓頭鷹到黃昏才起飛。“哲學的認識方式只是一種反思——意指跟隨在事實背后后面的反復思考。”《法哲學》的意義黑格爾的《法哲學》是最偉大的社會和政治著作之一,它在哲學上和歷史上與柏拉圖的《國家篇》、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霍布斯的《利維坦》以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有著同等的價值。第一,它滿足了人們對時代分析和批判的需要,“他在馬克思之前就對工業社會的異化和貧困的起源進行非常有力的分析……。第二,它滿足了現代性自我證明的需要:他把現代社會和政治制度理解為一個無所不包的自由體系。黑格爾與馬克思

對黑格爾《法哲學》批判是馬克思清算自己的思想來源的重要工作。“德國的國家哲學和法哲學在黑格爾的著作中得到最系統、最豐富和最完整的闡述;對這種哲學的批判不僅是對現代國家和對同它聯系的現實的批判性分析,也是對目前為止的德國政治意識和法意識的整個形式的最徹底的否定。”

幾點結論:1)“即使人還沒有真正擺脫某種限制,國家也可以擺脫這種限制,即使人還不是自由人,國家也可以成為自由國家。”2)政治解放還不是人的解放,資產階級自由國家是以私有財產為前提,在政治國家中,人不僅在思想上而且在現實中都過著雙重生活,作為公民人把自己看作社會存在物,作為市民人把自己看作純粹的私人。政治國家是內在分裂的存在。3)只有消滅私有制才能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同一。4)無產階級革命和共產主義是解決現代國家矛盾唯一途徑。

問題:個人自由能夠離開市民社會?公共自由能否離開國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