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邁進電氣時代 名師獲獎_第1頁
人類邁進電氣時代 名師獲獎_第2頁
人類邁進電氣時代 名師獲獎_第3頁
人類邁進電氣時代 名師獲獎_第4頁
人類邁進電氣時代 名師獲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邁入“電氣時代”法拉第(1791-1867)MichaelFaraday一、電力的廣泛使用開始時間:19世紀70年代早期發電機—德意志人西門子早期電動機

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電力逐漸取代蒸汽,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人類歷史也進入了“電氣時代”。19世紀末的美國紐約街頭無軌電車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1.時間:2.開始標志:19世紀70年代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和使用,電力廣泛應用。(蒸汽時代——電氣時代)“發明大王”愛迪生(美國)發明數量多:正式注冊的有1300種著名發明有:留聲機、活動電影機、電燈、電報、電話、第一架實用打字機他最偉大的發明:電燈(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絲燈泡)愛迪生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一顆好奇的心,一種親自試驗的能超乎常人的艱苦工作的無窮精力和果敢精神。他的勤奮和創造性才能以及集體的力量。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活躍的創造性思維。“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

——愛迪生所謂“天才”,雖然比常人聰明,但是更比常人勤奮。要想成才,首先必須具備勤奮的品格。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1.電燈的發明和使用:愛迪生2.電話、電報的發明和使用:貝爾、莫爾斯

1892年紐約——芝加哥的電話線路開通。貝爾第一個試音:“喂,芝加哥”,這一歷史性聲音被記錄下來。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新通訊工具莫爾斯及其發明的早期電報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1.電燈的發明和使用:愛迪生2.電話、電報的發明和使用:貝爾、莫爾斯3.汽車、飛機的發明:卡爾·本茨、萊特兄弟交通工具新動力:內燃機19世紀的倫敦街頭,主要交通工具是馬車交通工具這是什么汽車的標志?奔馳汽車的創始人——德國卡爾·本茨

在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設計出了內燃機,之后,在1885年他試制的汽車成功。他也被人們稱為“汽車之父”。

1885年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以汽油為動力的三輪汽車,于同年1月29日立案獲得專利,因此1月29日被認為是世界汽車誕生日,1885年為世界汽車誕生年。

汽車的演變萊特兄弟--征服天空的王者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制成飛機,并試飛成功。馮如和他的飛機

中國飛機設計師和飛行家馮如被稱為“中國創始飛行大家”。1910年,他制造的飛機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國際飛機大賽中獲得“時速第一”獎。然而由于中國政局的動蕩,致使馮如在中國制造飛機的愿望成為泡影。汽車和飛機的問世影響:

汽車和飛機的大量使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課堂辯論會汽車的發明給我們帶來很多的便利,應當積極的發展汽車工業。汽車的大量使用帶來空氣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問題,應當停止發展汽車工業。

應在發展汽車工業的同時,盡力減少和消除它帶來的消極后果,合理利用科技新成就,趨利避害。

一、工業革命的開始:

二、工業革命的成果:三、工業革命的影響:課堂小結1.時間:19世紀70年代

2.標志: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電力的廣泛應用。1.電燈的發明(電器):愛迪生2.電話電報的發明(通訊工具):貝爾、莫爾斯3.汽車、飛機的發明:卡爾·本茨——汽車之父萊特兄弟——飛機2.加強了世界聯系,世界市場最終形成。1.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改善了生產和生活條件;使人類步入到電氣時代積極影響:消極影響: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帶來環境污染進一步加劇亞非拉的貧窮落后比較項目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起止時間開始國家政治前提開始標志主要標志開始行業理論基礎動力能源進入時代完成標志交通工具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上半期(英1840前后)

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英國首先開始美、德等多個國家同時進行英國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確立珍妮紡紗機的發明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電力的廣泛應用輕工業

重工業

法拉第的電磁學理論牛頓力學

改良的蒸汽機(木柴、煤炭)發電機和電動機(電)、內燃機(石油)“蒸汽時代”

“電氣時代”輪船、火車機車

汽車、飛機等大機器生產取代工場手工業

請結合兩次工業革命的史實,談談工業革命給我們帶來的啟示: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2.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3.要學習科學家勇于創新、努力探求科學奧秘的精神品質。科學+技術=生產力學習效果檢測:2.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首要標志是:A.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B.人類跨入電子計算機時代C.新發明促進了生產力高速發展D.電力取代蒸汽動力應用于生產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最顯著特點是A.內燃機的創制

B.電力的廣泛應用C.電訊事業迅速發展

D.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英國“一枝獨秀”的局面,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各先進國家遍地開花的局面,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國經濟實力急劇衰落B.美德等國經濟的迅速發展C.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的確立D.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學習效果檢測:1.“科學過去是躲在經驗技術的隱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當它走到前面傳遞而且高舉火炬的時候,科學時代就可以說已經開始了。”這里所說的“科學時代”是指A.文藝復興B.新航路的開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