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前操作規范》word版_第1頁
《爐前操作規范》word版_第2頁
《爐前操作規范》word版_第3頁
《爐前操作規范》word版_第4頁
《爐前操作規范》word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爐前操作規范操作規范簡表時間(min)0-0.50.5-1.51.5-(4±0.5)(4±0.5)-(9±0.5)(9±0.5)-1212以后氧壓(MPa)0.75-0.850.75-0.850.72-0.780.72-0.780.75-0.850.80-0.90槍位(mm)過渡到基本槍位+300基本槍位+300基本槍位0?+200mm基本槍位0?+400mm基本槍位0?+600mm基本槍位-100?基本槍位加料第一批石灰及輕燒白云石/二批石灰及化渣劑,冷卻劑為了使爐前操作更加合理有序,特制定如下操作規范:一、操作準備:交接班時,煉鋼工應向上一班煉鋼工詳細了解相關的冶煉情況。混鐵爐當班每兩小時向爐前報一次鐵水成分和溫度(搖爐工需將鐵水成分和溫度記錄在爐前操作記錄紙上),如遇大包翻小包、鐵水帶渣量多等情況也要及時通知爐前。接班后首先測爐底,然后根據上個班的爐底深度和基本槍位決定本班的基本槍位。二、正常冶煉操作規范.接到開爐信息后放鋼工指揮行車工和搖爐工進廢鋼。.放鋼工指揮行車工和搖爐工兌鐵水,兌鐵水時鐵水按緩慢小流方式兌入。進爐完畢后,放鋼工及時通知搖爐工該爐鋼鐵水加入量和鐵水來源。搖爐工將鐵水信息記錄在工藝記錄紙上。煉鋼工根據鐵水成分及冶煉鋼種的要求,指揮搖爐工采用相應的造渣方法,一般情況下采用單渣法操作。注:1:如遇鐵水硫高大于0.05%,可加錳鐵冶煉或上精煉處理;若鐵水硅含量大于1.0%或鐵水渣多時必須采用雙渣法。2:雙渣法操作時一批料石灰與冷卻球分別按1.5t±200kg和200±50kg控制,并在開吹1.5分鐘內加完;且前期槍位、氧壓按正常操作的槍位、氧壓上限控制。3:如遇鐵水硅低(小于0.3%)、錳低(小于0.3%),在開吹時先向爐內加入300公斤左右的復合劑(或渣鋼、冷卻球),開吹槍位上浮100mm。.終點渣較好時必須留渣,留渣量按1/3控制。注:終點渣好指濺渣后余渣呈鱗片狀且流動性良好。.石灰和白云石的加入量參考下表:鐵水硅含量波動值%石灰參考加入量(長8/爐)輕燒白云石加入量國g/爐)小于0.31800750-9000.3——0.41800——2000900-10000.4——0.52000——22001000-11000.5——0.62200——25001100-12500.6——0.72500——27001250-13500.7——0.82700——30001350-1500大于0.8大于3000石灰加入量的50%注:a.本表石灰參考加入量是以爐渣堿度為3.0,石灰有效氧化鈣80%為基礎。b.當鐵水磷大于0.15%時,按照實際鐵水硅含量加0.1%規定的石灰加入量冶煉。c、輕燒白云石視爐況確定加入量,允許大于參考加入量,以保證濺渣護爐需要為準。d、可用石灰石替代部分石灰造渣,且確保石灰石在開吹6分鐘前加完。搖爐工根據鐵水帶渣量,適當提高石灰加入量,以保證堿度。.開始吹煉時在0.5分鐘內首先將氧槍過渡到基本槍位+300mm處(點火成功前提下),氧壓控制在0.75~0.85MPa。點火成功后在2分鐘內將石灰總量的1/2~2/3(當熱量富余時石灰加入量按上限控制,反之按下限控制)和輕燒白云石總量的1/2加完,加料完畢后槍位下降到基本槍位0-50mm。.當開吹到3~(4±0.5)分鐘時,爐口火焰由濃而暗紅漸漸減淡,當有一束束白光出現時(硅錳氧化期結束)先將槍位慢慢抬高到基本槍位+100~+200mm,同時將氧壓調到0.72~0.78MPa,然后開始加入第二批料。注:1:若出現3分鐘左右起渣較早的情形,可提前加入二批料。若出現4分鐘以后起渣較晚的情形,二批料需推遲加入。2:如果當班前期起渣較晚,或鐵水硅錳含量低于0.3%時,在吹煉前期可加入200-300公斤冷卻球(渣鋼、復合劑)幫助化渣。.第二批石灰的加入采用“少量多批”的方式,每批的加入量不超過200kg,在9分鐘內加完。化渣劑和冷卻劑的加入量根據化渣情況和熱量富余情況具體加入,但在11分鐘前必須全部加入。.吹煉到(4±0.5)?(9±0.5)分鐘時,槍位控制在基本槍位。?+400mm,氧壓控制在0.72?0.78MPa。注:當發現火焰相對于正常火焰較亮,火焰較硬、直沖,有少量渣子隨著火焰帶出爐外,且爐內發出刺耳的聲音,說明爐渣返干,此時槍位控制在基本槍位+40Omm,但最高不能超過基本槍位+40Ommo.吹煉到(9±0.5)?12分鐘時,槍位控制在基本槍位。?+60Omm,氧壓控制在0.75?0.85MPa。注:化渣困難時最高槍位可調整到基本槍位+60Omm,但不能超過基本槍位+600mm。10?吹煉到12分鐘以后,視化渣情況,將槍位控制在基本槍位-Ioo?基本槍位,氧壓控制在0.80?0.90MPa,并保證終點壓槍時間不少于30秒。注:冶煉低碳鋼系列時,12分鐘以后,槍位允許控制在基本槍位-2。Omm?基本槍位11.當煉鋼工根據火焰收縮的力度和顏色等情況,判斷達到了所煉鋼種終點要求的碳含量和溫度時,指揮搖爐工提槍,準備一到。12.具體冶煉過程槍位參照下圖:13.具體冶煉過程氧壓控制參照下圖:15.搖爐工終點傾動爐體前,放鋼工必須保證渣盤到位。.渣盤到位后,煉鋼工指揮搖爐工緩緩將爐子搖平,在此過程中盡量減少爐渣損失,提高留渣量。.待爐內反應平穩后,指揮爐前工測溫取樣。根據小樣的情況,判斷鋼水碳、磷、硫、錳含量,然后再根據爐渣情況、鋼包紅熱度、出鋼口大小、連鑄要鋼溫度和要鋼時間以及其它方面來決定是否補吹及補吹時間長短。.放鋼前投彈,利用檢測出的終點氧含量及終點碳按規定要求加入脫氧合金。.出鋼過程需全程大流量吹氬,煉鋼工指揮合金工將各類合金按時、按順序(鐵合金加入順序:脫氧合金一合金化合金一脫氧合金)加入鋼包。一般情況下合金必須在出鋼至1/4時至3/4時從合金遛道加入。下述情況除外,a.增碳劑、硅鈣鋇、鋁鈣、鋁鎂鈣、鋁質復合脫氧劑可在出鋼前加入鋼包內(增碳劑在出鋼前最后加入);b.冶煉精煉鋼水時,鋼包內可預加硅鐵合金;c.易氧化的貴重合金等應在終脫氧合金加完后加入,但必須在出鋼至3/4時通過合金流槽加入鋼包內。.開始放鋼時,放鋼工要確認出鋼口木塞子是否塞好,并快速將爐子搖下,避免渣子從出鋼口落入鋼包內。待鋼水放出后,放鋼工控制好動爐節奏,避免渣子從爐口落入鋼包內,造成回磷和降低合金收得率。.當鋼水放至3/4~4/5時,放鋼工向擋渣工下達擋渣的指令,同時將爐子角度調整好,確保擋渣棒順利進入出鋼口。出鋼快要結束時,放鋼工要將鋼流盡量靠近鋼包壁,仔細觀察鋼水,當鋼水出盡時,快速將爐子搖起,并同時將鋼包車往一澆跨方向開出。出鋼過程盡量減少下渣,保證濺渣渣量。出完鋼后放鋼工將爐子搖至零位,搖爐工下槍濺渣。如終點鋼水后吹嚴重時,濺渣前先加入100kg左右的輕燒白云石再濺渣。濺渣時氮氣壓力控制在0.80?1.0MPa,濺渣槍位控制在700?1500mm,濺渣時間控制在≥3min,上下移動至少三次。從放鋼至鋼水到達小平臺應根據工藝要求全程吹氬操作,以確保鋼水成分溫度均勻、脫氧產物充分上浮、鋼水溫度合格。當鋼水到達小平臺時,根據鋼種工藝要求指令合金工和爐前工進行相應的測溫、喂線、定氧、補加合金或補喂線、取樣和送樣等操作。成分合格后,煉鋼工向CAS爐下達鋼水起吊至相應目的地和加大包覆蓋劑的指令,后與CAS工一起指吊鋼水。鋼水起吊后煉鋼工向下道工序通報本爐鋼信息(包括爐號、鋼種、放鋼時間及鋼包信息等)并在記錄紙上記錄相關冶煉數據。以上各項操作必須嚴格遵守轉爐煉鋼廠的安全操作規程。三、異常冶煉操作規范為避免磷出格,須執行以下操作:A、當鐵水為大包翻小包時,搖爐工根據混鐵爐提供的鐵水硅含量+0.1%的規定來配加石灰,同時注意過程溫度控制。B、當起渣時間較晚時,每爐可加入復合劑300-400公斤。C、在冶煉中期,開始加第二批石灰時,將冷卻球與石灰交叉使用,嚴禁在冶煉后期集中使用冷卻球。D、冶煉前期溫度不富裕時,石灰按規范操作規定量的下限控制。E、終點時若爐渣已化好但P、S含量高,可補加適量石灰,采取高槍位化渣并倒渣,精煉鋼水補吹氧時間要保證大于30秒,直上鋼水補吹時間大于1分鐘。待確定爐內鋼水成分合格后,出鋼。F、注意過程化渣,終點發現溫度低、化渣不良等情況煉鋼工應取樣,確認后出鋼。G、補爐第一爐煉鋼工應特別注意過程化渣,可以少加輕燒白云石,吹煉槍位高于正常冶煉100毫米,放鋼前必須對終點鋼水成分進行取樣分析,確認鋼水終點成分合格的情況下方可放鋼。H、每爐鋼放出后,應及時將木塞堵上出鋼口。放鋼前如果發現出鋼口木塞提前掉落,必須用新木塞將出鋼口堵牢后再進行放鋼操作,防止前期下渣。I、擋渣車出現故障或者擋渣錐很難對準時,應及時果斷地投入擋渣球進行擋渣,并根據觀察擋渣情況來判斷是否提前搖起爐子。J、嚴格控制出鋼口壽命(250爐左右),及時做好出鋼口的維護和更換工作。K、做好出鋼下渣控制,轉爐出鋼下渣工藝員目測要求直上鋼水鋼包渣≤80mm.精煉鋼水鋼包渣≤50mm。下渣嚴重進行撇渣操作L、鐵水P≥0.15%、冶煉成品磷小于0.30%的鋼種必須取爐前樣,確認鋼水終點成分合格的情況下方可出鋼。為避免碳出格,須執行以下操作:A、終點壓槍必須大于30秒。B、終點投彈必須氧槍提到位后進行投彈作業。C、出鋼過程中,鋼包吹氬要求大流量攪拌。D、直上HCL45在出鋼時,空鋼包內允許加碳粉、硅鈣鋇,錳鐵及脫氧合金均走合金溜槽中加入。E、爐前上精煉的成分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執行。F、爐前送精煉鋼種,煉鋼工應將鋼包吹氬及碳粉是否沖開等情況及時與精煉工溝通。直上低碳低硅鋼確保流動性要做到:A、吹煉過程的平穩控制,避免出現嚴重后吹的鋼水。3、目標一倒碳在0.08?0.13%,目標溫度±10度,P、S合格。再根據鋼種的要求和實際情況進行補吹。C、根據投彈的氧含量,配加出鋼脫氧劑(參考下表)氧活度PPm 脫氧合金加入量(包) 鋁錳鐵加入量(參考)鋁鈣加入量硅鈣鋇加入量鋼水凈化劑400—500280-22-3500—60038600—70048700—80058800—90069900—10006?7101000—11007?8≥10D、在出鋼過程中,通過調節氬氣流量,確保加入的脫氧劑充分發揮作用。E、在小平臺處理前,鋼水活度氧要求控制在70-100ppm,處理后鋼水活度氧要求控制在50ppm以內。小平臺處理方式參考下表:氧活度PPm處理方式120以上鋁錳鐵(20~60kg)+硅鈣鋇線(350±50m)100~120鋁錳鐵(10~20kg)+硅鈣鋇線(250±50m)70~100鋁錳鐵(5~10kg)+硅鈣鋇線(200±50m)50~70硅鈣鋇線(100±50m)≤50增加喂硅鈣鋇線量100米±50m,弱吹氬時間大于5分鐘注:小平臺補加鋁錳鐵后,必須進行弱吹氬3分鐘以上,再上連鑄澆注。弱吹氬時間從取成品樣后開始計時。遇到回爐鋼水或爐內有余鋼時,煉鋼工指揮搖爐工向爐內加至少500kg石灰,然后和當班工長協調按相應余鋼重量減少鐵水或廢鋼裝入量,進爐時如爐內反應劇烈,須進行預脫氧操作待爐內反應平靜后再緩慢兌入。補爐后第一爐或熱停爐大于1小時的,廢鋼加入量可適當減少,并相應地增加鐵水裝入量。為防止補爐料塌落,兌鐵水時應緩慢進行。發生爆發性大噴濺時,應立即提槍停吹,如確認非氧槍漏水引起時,降槍開吹。補吹時,應采用高槍位操作待爐渣化好后,再采用低槍位操作,時間≥30秒。終點S含量大于0.035%時,可采用在爐內加口200~400kg錳鐵后補吹,同時適當提高終點溫度,然后倒去爐渣。如鐵水硫高,可在進爐時按上述要求操作。若擋渣錐未能順利進入出鋼口,煉鋼工要迅速指揮擋渣工向爐內扔入擋渣球。在冶煉過程中發生漏爐時,必須做到:a.確定漏爐部位;b.根據漏爐部位傾動轉爐;c.匯報工長和調度;d.通知補爐隊。當冶煉過程中發生報警時(氧氣總管壓力小于0.7MPa、低壓氮氣壓力小于0.2MP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