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合格性考試題目示例及說明-歷史部分_第1頁
2018年北京合格性考試題目示例及說明-歷史部分_第2頁
2018年北京合格性考試題目示例及說明-歷史部分_第3頁
2018年北京合格性考試題目示例及說明-歷史部分_第4頁
2018年北京合格性考試題目示例及說明-歷史部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題目示例及說明一、選擇題1.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異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廟數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A.禪讓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禮樂制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宗法制難易程度:中2.右圖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國遺址中出土的青銅器克罍,其銘文大意為周王說:太保(指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來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滿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兒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該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A.禪讓制B.分封制C.禮樂制D.郡縣制克罍克罍銘文拓片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分封制難易程度:易3.下圖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禪讓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縣制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宗法制難易程度:中4.《三字經》寫道:“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使周朝“最長久”的保障是()①禪讓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皇帝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宗法制、分封制難易程度:中5.自以為德高三皇、功過五帝,創立“皇帝”稱號的是()A.大禹B.成湯C.嬴政D.劉邦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皇帝制度難易程度:易6.下圖所示的中央機構創立于()皇帝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A.秦朝B.隋朝C.宋朝D.明朝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秦朝中央機構難易程度:易7.《漢書》記載:“武帝施主父之冊,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據此判斷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恩澤貴族B.增加稅收C.削弱王國勢力D.實現民族交融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漢代王國問題難易程度:中8.下圖所示的中央機構創立于()皇帝皇帝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工部刑部兵部禮部戶部吏部工部刑部兵部禮部戶部吏部A.秦漢時期B.隋唐時期C.宋元時期D.明清時期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三省六部制難易程度:易9.丞相制度在隋唐進行了一次重大調整,這主要是指()A.設立三省,分散相權B.設置三司,分割相權C.廢除丞相,權分六部D.設立內閣,強化相權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唐朝三省六部制難易程度:易10.中國古代皇權與相權關系的變化,對政治制度影響甚大。下列各項為宋朝削弱相權、加強皇權的措施是()A.推行三公九卿制B.確立三省六部制C.增設三司D.設立內閣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宋朝中央機構的變化難易程度:中11.明朝在中央機構中廢中書省和丞相,分相權于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直屬皇帝,其目的是()A.提高辦事效率B.擴大統治基礎C.加強專制統治D.增強六部權力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明朝廢丞相難易程度:中12.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德期間,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德意志人1735年繪制的中國地圖贈予習主席。這幅地圖可用于研究()A.唐朝疆域B.元朝疆域C.明朝疆域D.清朝疆域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清朝疆域難易程度:易13.史學家陳旭麓指出:“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人近代的最初一步。”這場戰爭是指()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鴉片戰爭難易程度:中14.林則徐說:“煙不禁絕,國日貧,十余年后,豈惟無可籌之餉,抑且無可用之兵。“這句話旨在()A.說明鴉片輸入危害B.抨擊政府軍備廢弛C.建議增加財政收入D.提出擴充軍隊數量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第一次鴉片戰爭難易程度:易15.中英《南京條約》附件中規定:“英國的僑民、商人同中國人發生沖突,犯了法或成為被告,只能由英國駐中國的管事官——領事去裁判,中國政府不得過問。”這說明中國喪失了()A.領土主權B.貿易主權C.司法主權D.關稅主權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鴉片戰爭影響難易程度:中16.2013年6月,法國皮諾家族向中國政府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銅鼠首和兔首。近代焚劫圓明園的侵略者是()A.俄國軍隊B.英法聯軍C.美國軍隊D.八國聯軍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第二次鴉片戰爭難易程度:易17.史學家杰里·本特利說:“太平天國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進的特征,對不滿的民眾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對農民最具吸引力的是()A.平均分配土地B.產品上交國庫C.獎勵技術發明D.開設新式學堂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太平天國運動難易程度:中18.某班設計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網頁進行自主學習,頁面設置了“歷史背景”“代表人物”“重要事件”“歷史文獻”等四項鏈接。下列各項屬于“重要事件”鏈接中的是()A.鴉片戰爭B.洪秀全C.金田起義D.《天朝田畝制度》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太平天國運動難易程度:易19.一位對太平天國并無敵意的英國外交官員富禮賜(RobertJ.Forrest)在其所著的《天京游記》中說:“我不能不承認他是我所認識的最開通的中國人。他極熟悉地理,又略識機器工程,又承認西洋文明之優越。”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A.洪秀全B.洪仁玕C.陳玉成D.李秀成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太平天國運動難易程度:中20.“卅年求富更求強,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戰,總歸虛牝擲金黃。”詩中“海面未收功一戰”指的是()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甲午中日戰爭難易程度:易21.臺灣人民表示要“與倭人決一死戰,不愿將全臺歸與倭人”。下列各項與之直接相關的是()A.《天津條約》的簽訂B.《北京條約》的簽訂C.《馬關條約》的簽訂D.《辛丑條約》的簽訂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甲午中日戰爭影響難易程度:中22.有人曾對中國近代史上一場戰爭后簽訂的條約發出這樣的感慨:“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國條約!從前我國還只是被西方大國打敗過,現在竟被東方的小國打敗了,而且失敗得那樣慘,條約又訂得那樣苛刻,這是多么大的恥辱啊!”該條約是指()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甲午中日戰爭影響難易程度:中23.“天無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這樣的標語出現于()A.禁煙運動中B.太平天國運動中C.義和團運動中D.辛亥革命中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義和團運動難易程度:易第七款……第七款……第八款大清國國家應允將大沽炮臺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一律削平,現已設法照辦。第九款……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辛丑條約》難易程度:中25.用武裝起義的方式推翻皇帝的寶座,并樹立“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觀念的歷史事件是()A.太平天國運動B.義和團運動C.辛亥革命D.北伐戰爭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辛亥革命的意義難易程度:中26.蔡元培在一副挽聯中寫道:“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他悼念的是()A.林則徐B.康有為C.孫中山D.魯迅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辛亥革命歷史功績難易程度:中27.“共爭青島歸來,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這副對聯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五四運動B.北伐戰爭C.一二·九運動D.西安事變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五四運動難易程度:中28.制作年代尺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年代尺的空白處應填寫()國共合作遵義會議開國大典國共合作遵義會議開國大典 1919年1924年1935年1949年A.五四運動B.國民革命C.紅軍長征D.重慶談判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五四運動難易程度:易29.作為圖片資料,右—圖可以用來研究的歷史事件是()A.金田起義B.戊戌變法C.義和團運動D.五四運動參考答塞:D考查內容:五四運動難易程度:中30.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這一道路的開端是()A.中共一大的召開B.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C.南昌起義的爆發D.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實難易程度:易31.《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下列各項主題中,符合“滬浙紅色旅游區”的是()A.黨的創立,開天辟地B.國民革命,北伐戰爭C.武裝起義,八一建軍D.萬里長征,戰略轉移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實難易程度:中32.1937年有學者在上海刊物《吶喊》發文指出:“我相信中國文化界的優秀分子以前沒有一個不是憎惡戰爭的,但是現在卻沒有一個不是謳歌抗戰的。“讓學者發此感言的背景是()A.抵抗八國聯軍侵略B.武昌起義成功C.北伐軍隊進入上海D.七七事變爆發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抗日戰爭難易程度:易33.某班設計了“抗日戰爭”的網頁,頁面設置了《抗戰爆發》《正面戰場》《敵后戰場》《抗戰勝利》四個欄目。如果再增加一個欄目,最恰當的是()A.盧溝橋事變B.淞滬會戰C.日寇暴行D.日本投降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抗日戰爭難易程度:中34.中國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是()A.甲午中日戰爭B.抗日戰爭C.解放戰爭D.抗美援朝戰爭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抗日戰爭難易程度:易35.閱讀下面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簡表可以獲取的歷史信息有()戰場名稱起止時間歐洲戰場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蘇德戰場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太平洋戰場1941年12月7日-1945年9月2日中國戰場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①中國反法西斯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②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重要組成部分③抗日戰爭是中國百年來第一次反侵略的戰爭④全民族抗戰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抗日戰爭難易程度:中36.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而征集編纂的詩集《鐵血忠魂》中有詩云:“寶山苦守夸姚旅,倉庫堅持嘆謝營。倭寇難圓三月夢,其間真意自分明。”該詩紀念的歷史事件應該是()A.盧溝橋事變B.淞滬會戰C.南京大屠殺D.徐州會戰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抗日戰爭難易程度:中37.國家領導人在紀念某場戰爭的會議上強調:“從戰略防御到戰略相持,進而發展到戰略反攻,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后戰場,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鐵骨錚錚、視死如歸,奏響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這紀念的是()A.甲午中日戰爭B.抗日戰爭C.解放戰爭D.抗美援朝戰爭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抗日戰爭難易程度:中38.使下圖中①所示城市獲得和平解放的戰役是()A.遼沈戰役B.淮海戰役C.平津戰役D.渡江戰役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實難易程度:易39.下圖是三本連環畫的封面。對它們反映的共同主題表述準確的是()A.民族抗爭B.列強侵略C.近代探索D.思想啟蒙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難易程度:中40.某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收集了四處紀念館的參觀券。按其反映的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實難易程度:中41.右圖反映了20世紀50年代,我國民主政治制度建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創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進行社會主義改造C.擴大基層民主選舉D.提出“一國兩制”構想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新中國民主政治難易程度:中42.下列兩圖代表著中國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成功范例。它踐行的是()A.政治協商制度B.“九二共識”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一國兩制”構想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祖國統一大業難易程度:中43.照片記錄了歷史的瞬間。下圖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開國大典舉行B.中共八大召開C.香港回歸祖國D.澳門回歸祖國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一國兩制”的實踐成果難易程度:易44.1997年6月,趙樸初在《白度曲》中寫道:“紫荊花長伴五星旗,教重洋翹首觀吾土。”他贊美的是()A.開國大典B.“九二共識”C.香港回歸D.澳門回歸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香港回歸難易程度:中45.20世紀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提出“另起爐灶”方針B.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提出“求同存異”方針D.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難易程度:易46.右邊這幅漫畫反映雅典民主制度的特點是()A.間接民主B.輪番而治C.貴族執政D.直接民主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雅典民主政治難易程度:易47.公元前5世紀雅典民主政治進一步完善。在下圖空白處應該填寫的機構是()A.四百人議事會B.元老院C.參議院D.公民大會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古希臘民主政治難易程度:易48.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的標志是()A.習慣法的形成B.《十二銅表法》的制定C.公民法的形成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頒布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羅馬法難易程度:易49.公元前5世紀,羅馬的《十二銅表法》規定:“期滿,債務人不還債的,債權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長官前,申請執行。”這主要體現了()A.保護私有財產B.限制貴族權力C.維護平民利益D.擴大統治基礎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羅馬法難易程度:中50.以下材料,出自英國《權利法案》的是()A.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B.經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的法案,在正式成為法律之前,須呈送合眾國總統C.共和國總統與參眾兩院議員共有創議法律之權D.建議并公布帝國法律及監督其執行之權屬于皇帝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英國《權利法案》的內容難易程度:易51.有學者指出,1688年“光榮革命”開啟了一個現代化的英國。這里“現代化”指的是()A.《大憲章》的頒布B.議會制度的出現C.君主立憲制確立D.內閣制度的出現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難易程度:易52.2016年7月13日《泰晤士報》報道:英國歷史上第二位女首相特雷莎,梅正式走馬上任,接受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任命,組建新政府。這反映出英國政治體制的特點是()A.首相對國王負責B.首相掌握了行政權力C.議會對內閣負責D.議會與國王集體統治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難易程度:中53.1789-1875年間法國出現過君主立憲制、軍事帝國、復辟王朝、民主共和制等不同政體。這反映了()A.地方割據勢力強大B.啟蒙思想日益深入C.民主進程艱難曲折D.政治體制不斷完善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法國政體演變難易程度:易54.近代某國被稱為“各種政體的實驗場”,其最后確立的共和政體被稱為“一票共和”。這個國家是()A.英國B.法國C.美國D.德國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法國政體演變難易程度:易55.為實現把統治者“關在籠子里的夢想”,美國采取的重要舉措是()A.頒布《獨立宣言》B.建立邦聯制C.推行三權分立D.實行總統制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美國1787年憲法和聯邦制權力結構難易程度:易56.獨立戰爭后的美國被人稱為“一個頭腦聽從四肢指揮的怪物”“沙子扭成的繩子”。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美國的做法是()A.確立聯邦制B.建立中央集權制度C.實行兩黨制D.實施三權分立體制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美國聯邦制度難易程度:中57與英國《權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國憲法》的特點是()①專制主義色彩濃厚②國家元首掌握國家最高權力③國家元首“統而不治”④首相不對議會而對君主負責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英國和德國的政治體制難易程度:難58.抓關鍵詞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各項與“偷襲蒙馬特爾高地”“五月流血周”“無產階級專政嘗試”三個關鍵詞直接相關的是()A.攻占巴士底獄B.巴黎公社C.空想社會主義D.十月革命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巴黎公社運動難易程度:中59.“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現為著名的旅游景點,與之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美國內戰B.普法戰爭C.俄國二月革命D.彼得格勒起義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十月革命難易程度:易60.下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實踐的示意圖。空白處應為()A.法國大革命的爆發B.德意志的統一C.俄國十月革命勝利D.新中國的成立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俄國十月革命難易程度:易61.某學習小組在進行研究性學習中,搜集了如下資料。其研究課題應是()A.俄國十月革命影響探討B.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出現C.巴黎公社的成立和措施D.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難易程度:中62.下圖是某同學的歷史課堂筆記,其中遺漏的知識點應該是()A.抗衡蘇聯的經濟制裁B.擺脫美國的政治控制C.世界經濟一體化出現D.歐洲資源的嚴重不足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歐洲一體化進程難易程度:中63.與右圖所示相關的史事是()A.“布雷頓森林體系”形成B.日內瓦會議的召開C.萬隆會議的召開D.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不結盟運動難易程度:易64.右圖所示事件出現的背景是()A.美蘇“冷戰”B.蘇東劇變C.多極化格局形成D.歐洲政治一體化修建柏林墻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美蘇“冷戰”表現難易程度:易65.下圖中一個歐洲婦女站在兩個高蹺上采摘葡萄,高蹺上寫著“馬歇爾計劃”(MARSHALLAID),葡萄下的文字為“更好的生活標準”(BETTERSTANDARDOFLIFE),從中能看出“馬歇爾計劃”的目的是()①幫助西歐恢復戰后經濟②加強美國對西歐的控制③推動歐洲走向經濟合作④直接對抗華沙條約組織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馬歇爾計劃的目的難易程度:中66.右圖是2014年11月9日,德國舉行的“紀念柏林墻倒塌25周年”活動。與柏林墻倒塌直接有關的歷史事件是()A.東歐劇變B.蘇聯解體C.兩極格局瓦解D.東西方冷戰結束多考答案:A考查內容:東歐劇變難易程度:易67.世界政治多極化的發展趨勢日益明顯,主要是因為()A.各國經濟聯系日趨緊密B.若干政治力量的壯大C.聯合國的作用不斷加強D.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的出現難易程度:中68.下列農作物的原產地在中國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中國古代的農業難易程度:易69.黃梅戲《天仙配》唱詞中有“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這反映了()A.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B.農業灌溉方式的變化C.手工工場的生產方式D.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中國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難易程度:易70.歷史現象發生在特定的歷史時空之中。出現于下頁圖所反映的歷史空間中的經濟現象是()A.農業生產以集體耕作為主B.勞動工具材質以青銅器為主C.鐵犁和牛耕逐步得到推廣D.南方經濟逐步超過北方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戰國時期的經濟難易程度:難71.《華陽國志》卷三《蜀志》記載:“溉灌三郡,開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這描述的是()A.白渠B.漕渠C.坎兒井D.都江堰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都江堰難易程度:中72.右圖所示的古代農業灌溉工具最早出現于()A.戰國時期B.秦漢時期C.曹魏時期D.隋唐時期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中國古代的農業工具難易程度:易73.據史書記載,“進之則箭下,人土也深;退之則箭上,人土也淺……江東之田器盡于是”。這一農具指的是()A.耬車B.翻車C.曲轅犁D.筒車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古代中國農業生產工具難易程度:中74.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正式確立,成為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元代王禎在《農書》中強調農事應包括墾耕、耙勞、播種、鋤治、糞壤、灌溉、收獲等活動。這反映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是()①注重農時②精耕細作③自給自足④男耕女織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古代農業發展難易程度:中75.與唐朝相比,宋朝城市商業活動發生的變化()A.對經商區域的限制被打破B.“草市”盛行,集鎮興起C.出現了按地域集結的商幫D.政府加強對商業活動的監管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中國古代的商業難易程度:中76.唐朝時期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這一歷史時期()A.青銅冶煉業成就突出B.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C.紙幣在南方開始流行D.棉布成為百姓的主要衣料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唐朝時期的經濟難易程度:易77.“市井經紀之家……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耍鬧去處,通曉不絕。”材料所描述的商業現象最早出現于()A.漢朝洛陽B.唐朝長安C.宋朝東京D.元朝大都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宋朝商業發展難易程度:中1.民營手工業占據主導地位2.白銀成為流通貨幣3.甘薯、玉米等外來作物引入中國78.右邊是某同學1.民營手工業占據主導地位2.白銀成為流通貨幣3.甘薯、玉米等外來作物引入中國他學習的主題應該是()A.西漢的農業B.唐朝的金融C.元朝的外貿D。明朝的經濟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明朝時期的經濟難易程度:易79.對右圖所反映的歷史信息解釋準確的是()A.經濟中心開始向南方轉移B.私營手工業占據主導地位C.工商業地區專業分工明顯D.政府放棄了重農抑商政策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明朝時期的經濟難易程度:中80清朝唐英《陶冶圖說》記載景德鎮“商販畢集,民窯二三百區,終歲煙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數十余萬,靡不借瓷資生”。這反映了當時()A.景德鎮開始成為瓷都B.瓷器出口量大幅增長C.手工業分工日益細密D.私營制瓷業發展迅速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古代手工業發展難易程度:中81.19世紀中期,中國經濟結構的主要變化是()①自然經濟開始解體②近代工業開始出現③資本主義萌芽產生④小農經濟完全破產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難易程度:中82.李鴻章說:“中國積弱,由于患貧。必須允求富,而后才能自強。”下列企業體現“求富”這一思想的是()A.創辦江南制造總局B.開辦輪船招商局C.成立天津機器制造局D.創辦福州船政局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洋務運動創辦的民用工業難易程度:中83.蔣延黻認為:“恭親王奕?是個有血性的人,且真心為國圖謀。他認為中國立該接受西洋文化之軍事部分,于是下了很大決心推行他們的新政。”這里的“新政”指的是()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清末新政D.預備立憲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洋務運動難易程度:中84.看到發昌機器廠、繼昌隆繅絲廠、貽來牟機器磨坊等企業的資料,你會聯想到的歷史現象是()A.列強開始在中國投資辦廠B.農工商總局的成立C.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限制D.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難易程度:中85.甲午中日戰爭以后,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的發展,其發展的直接原因是()A.政府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B.沿海通商口岸的開放C.利用列強向中國輸出的資本D.維新變法運動的影響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初步發展難易程度:中86.楊德才在《中國經濟史新論》中指出,1920年同1913年比較,廠礦數和資本額分別增加了152%和51.3%。促使這種增長的原因是()A.洋務派大力投資興辦了新式企業B.戊戌變法中成立農工商總局C.政府鼓勵及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D.南京國民政府重視經濟建設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民族資本主義的短暫春天難易程度:中87.右圖所示的廣告中有“真正國貨”“請國民每年挽回四千五百余萬之權利”等字樣。作為直接證據,它可以用于研究()A.洋務運動興起B.實業救國熱潮C.工人階級誕生D.近代企業出現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難易程度:中88.1915年華僑商人在北京創辦了雙合盛啤酒廠。其初創時期的資料可以用來研究()A.洋務運動的民用工業B.戊戌變法時期的民族工業C.民國初年的民族工業D.國民政府時期的官僚資本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難易程度:中89.史學家陳旭麓曾談道:“中國近代產業工人的人數,辛亥革命前不過50萬-60萬人,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即達到了200萬人。”促使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是()A.清末洋務運動的推動B.民國政府鼓勵發展實業C.20世紀初期工人的覺醒D.政府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民國時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難易程度:中90.《竹枝詞?京華詠俗》寫道:“衣裳時樣年來瘦,漸仿洋裝顯細腰。”這種情況表明()A.西方服飾開始傳人中國B.民間服飾受到西方影響C.新式服飾體現等級觀念D.洋裝普遍取代傳統服飾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中國近代社會生活難易程度:中91.1881年12月25日《申報》有詩云:“從此千里爭片刻,無須尺幅費筆硯。雁帛魚書應共妒,聲氣相通快勝箭。枝枝節節環四海,地角天涯連一線。”該詩贊頌的文明成果是()A.電燈B.火車C.電報D.電影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中國近代社會生活難易程度:中92.近代著名詩人黃遵憲在《今別離》一詩中寫道:“別腸轉如輪,一刻既萬周。眼見雙輪馳,益增中心憂……送者未及返,君在天盡頭。”詩中反映的是()A.社會劇變導致人口的大量遷徙B.近代交通工具改變人們的生活C.馬車及木船是人們出行的工具D.近代以來出國留學熱潮的興起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交通工具的進步難易程度:中93.老照片具有真實記錄歷史、反映當時社會面貌的史料價值。下面民國時期上海的老照片反映的近代社會生活變革有()①廣告的位置②人物的服飾③建筑的風格④出行的方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近代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難易程度:中94.右頁圖中工業建設成就的取得是在()A.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恢復期間B.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C.“大躍進”運動期間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D.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一五”計劃經濟建設的成果難易程度:易95.右圖是“大躍進”時期的一幅宣傳畫,反映了()A.農業生產中的虛報浮夸B.經濟建設取得重大進步“一個蘿卜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一個蘿卜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D.農業合作化取得成果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大躍進”運動難易程度:易96.1979年前,“鳳陽地多不打糧,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見鳳陽女出嫁,不見新娘進鳳陽。”到1979年,“鳳陽全縣糧食產量比1978年增長490,賣給國家糧食4450萬千克。”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是()A.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C.“大躍進”運動的開展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難易程度:中97.1978年以后,中國開始進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②農民有了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③改變了農村土地的所有權④極大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難易程度:中98.改革開放以來,一批新型城市興起,其中被譽為“一夜崛起的城市”的是()A.珠海B.廈門C.深圳D.汕頭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改革開放難易程度:易99.下圖中,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的航海路線是()A.①B.②C.③D.④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新航路的開辟難易程度:中100.有歷史學家指出:“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柵欄,一個終點。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變而成為一座橋梁,一個啟程之地,其巨大的影響波及各方。”此變化源于()A.西歐發生的“商業革命”B.“海上馬車夫”荷蘭溝通世界C.蒸汽輪船用于遠洋航行D.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的海上探險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新航路開辟的影響難易程度:易101.對于新航路開辟后出現的“三角貿易”(見下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①推動了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②給美洲帶去廉價的勞動力③美國是最大的奴隸貿易販子④給非洲帶來巨大人口損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早期殖民擴張難易程度:中102.右圖是17世紀歐洲一本書中記載的鳳梨、馬鈴薯、木薯的插圖,它反映出新航路開辟()A.促使商路和國際貿易中心轉移B.促進了洲際間農業物種的交流C.為歐洲提供了資本的原始積累D.使美洲傳統社會遭到滅頂之災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新航路開辟的影響難易程度:中103.英國1836年鐵路總里程1600多千米,到1855年達12960多千米。這一現象出現的直接原因是()A.蒸汽機的廣泛應用B.內燃機的廣泛應用C.發電廠的廣泛建立D.城市人口迅速增長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第一次工業革命難易程度:中104.如右圖所示,1830年后英國煤產量迅速增長,其原因是()A.蒸汽機的廣泛應用B.內燃機的廣泛應用C.發電廠的廣泛建立D.城市人口迅速增長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第一次工業革命難易程度:易英國煤產量增長示意圖105.19世紀后期,英國有錢人以坐船游覽倫敦的泰晤士河為時尚,但是這一時期河水已經混濁不堪,臭氣熏天。由此可見()A.水力成為主要能源B.城市日益喧囂和擁擠C.工業革命造成了環境污染D.工業革命助長了奢侈風氣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工業革命的影響難易程度:中106.下列科技成就,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是()ABCD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工業革命的基本史實難易程度:易107.威廉·本內特在《美國通史》中寫道:“數千年輕的男人臨時居住在窩棚里,從事修建長途鐵路的工程,雖然掙得不多,但他們的健康能夠得到保證,重要的是有一種成就感。”羅斯福新政中與之相關的舉措是()A.復興工業B.整頓銀行C.以工代賑D.調整農業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羅斯福新政措施難易程度:中108.下圖所示情景反映了羅斯福新政的某項措施,該措施是()A.整頓財政金融B.調整工業生產C.調節農業生產D.實行以工代賑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羅斯福新政難易程度:中109.蘇俄農民說:“土地屬于我們,但面包卻屬于你們;森林屬于我們,但木材卻屬于你們;水屬于我們,但魚卻屬于你們。”農民的不滿主要針對()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農業集體化D.土地私有化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難易程度:中110.列寧指出:“我們計劃用無產階級國家直接下命令的辦法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錯了。”為此蘇俄實行了()A.工業化政策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C.新經濟政策D.農業集體化政策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新經濟政策難易程度:中111.斯大林時期經濟體制的特點是()A.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B.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相結合C.擴大國營企業的自主權D.多種所有制并存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斯大林模式難易程度:中112.“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后,美元也被稱為“美金”,美國財政部長福勒曾說“各個行星圍繞著太陽轉,各國貨幣圍繞著美元轉”。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黃金掛鉤B.美元與馬克掛鉤,馬克與其他貨幣掛鉤C.美元與白銀掛鉤,各國貨幣與白銀掛鉤D.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難易程度:易113.1948年,英國宣布要建設“從搖籃到墳墓”均有保障的國家。這指的是()A.國家保障人民充分的民主B.福利國家制度的建立C.軍隊為國民提供安全保障D.普遍實施國有化政策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戰后西方福利國家制度難易程度:中114.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國政府頒布了《家庭補助法》《國民保險法》《國民救濟法》……20世紀六七十年代又陸續頒布了《工資委員會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保障法》等。這些措施()①增加政府的財政支出②消滅了資本主義的弊端③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④保障了低收入者的生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參考答案:C考查內容:戰后西方福利國家制度難易程度:中115.20世紀80年代,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說,社會有一個梯子和一張安全網,梯子用來供人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網則用來防止人們跌入深淵。其中的“安全網”應理解為()A.社會保障體系B.強大的國防體系C.勞動安全保護法D.發展糧食生產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社會福利政策難易程度:中116.20世紀50年代,歐洲的聯合開始于()A.政治領域B.經濟領域C.軍事領域D.文化領域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歐洲聯盟難易程度:易117.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541億元。為應對艱巨的災后重建任務,我國申請獲得國際貸款7.1億美元,下列機構最有可能給中國提供貸款的是()A B C D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布雷頓森林體系難易程度:中118.2009年,國際某金融機構宣布向巴西長期貸款13億美元,以資助其保護亞馬孫雨林和其他生態系統,從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這一機構是()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B.世界銀行C.世界貿易組織D.亞太經合組織參考答案:B考查內容:布雷頓森林體系難易程度:中119.推動環太平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國際組織是()A.亞太經合組織B.北美自由貿易區C.東南亞國家聯盟D.歐洲經濟共同體參考答案:A考查內容: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難易程度:易120.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領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對其出現的原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兩極格局的結束及市場經濟被廣泛接受②世貿組織的仲裁使各國不再有經濟糾紛③跨國公司遍布全球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④新型交通和通信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手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參考答案:D考查內容: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難易程度:中二、非選擇題121.中國政治制度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zhen,鎮)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于群臣,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史記·秦始皇本紀》(1)王綰、李斯對秦朝的地方管理分別提出什么主張?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具有怎樣的意義?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臨時大總統……總攬政務,公布法律……受參議院彈劾后,由……特別法庭審判之。法官獨立審判,不受上級官廳之干涉。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人民有言論、著作、刊行及集會結社之自由;人民有選舉及被選舉之權。國務員于臨時大總統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發布命令時須副署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怎樣的政治體制?結合約法的具體內容,說明其進步意義。(3)上圖所示內容出自哪一歷史文獻?簡要說明該文獻的歷史地位。據1954年9月《人民日報》報道:在全國人民普選的基礎上,各地選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數民族代表,147名婦女代表。這些代表齊聚北京中南海參加會議,共商國是。(4)上文中“代表”參加的是什么會議?該會議有何歷史意義?參考答案:(1)主張:王綰主張實行分封制;李斯指出西周實行分封制的弊端,主張實行郡縣制。措施: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主張,在全國推行郡縣制。意義:郡守和縣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政治體制:確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進步意義: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體現了主權在民的思想,否定君主專制。約法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的性質,帶有鮮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3)文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歷史地位:規定了一個新型國家政權的架構,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4)會議: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意義: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考查內容:秦朝中央集權制、辛亥革命、政治協商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難易程度:易122.完善法律制度,依法治國是政治文明進步的具體體現。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古羅馬《十二銅表法》第三表中對債務的“執行”做了詳細規定,大概有以下幾個步驟:第一,對于自己承認或經判決的債務,有30天的法定寬限期。第二,期滿,債務人不還債的,債權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長官前,申請執行。第三,此時如債務人仍不清償,又無人為其擔保,則債權人得將其押至家中拘留,拴以皮帶或腳鐐,但重量最多為15磅,愿減輕的聽便。——摘編自《羅馬法原論》(1)《十二銅表法》對債務執行做這樣的規定有什么作用?權利法案權利法案美國1787年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689年1787年1871年1875年1912年德意志帝國憲法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2)上圖反映了怎樣的歷史發展趨勢?任選其中一個法律文件,說明其核心內容及對該國政治制度的影響。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極大的權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3)上述材料強調的核心思想是什么?運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的具體事例加以說明。參考答案:(1)作用:明確了債務執行的法律程序。有利于保護私有財產,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2)趨勢:政治民主化和法治化。影響:《權利法案》限制了國王的權力,為君主立憲制的實行奠定法律基礎。《美國1787年憲法》確定了美國聯邦制和三權分立制,確立了美國的民主共和政體。《德意志帝國憲法》確保了德國皇帝的權力,規定立法權屬于議會,確立了德國的二元君主立憲制。《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定行政權屬于總統和內閣,立法權屬于議會。標志著法國的民主共和制的最終確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責任內閣制和三權分立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3)核心思想:強調依法治國的重要性。事例:“文化大革命”時期社會主義法制形同虛設,社會秩序遭到嚴重破壞。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考查內容:羅馬法、資產階級革命后的憲法、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難易程度:難123.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百余年來中國人民的不懈追求。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諸君五月四日以來,為喚醒全國國民愛國心起見,不惜犧牲神圣之學術以從事救國之運動。全國國民既動于諸君之熱誠而不敢自外,急起直追,各盡其一份子之責任。——《蔡校長復任與全國學校開課》(1)材料中的“諸君”及“全國國民”是如何“各盡其一份子之責任”的?他們的行動有什么意義?南昌起義浮雕井岡山雕塑(2)上頁圖片是江西紅色旅游著名景點的兩個藝術作品。結合相關史實,任選其中一幅圖片撰寫解說詞。(要求:史實準確,邏輯清晰,表述簡練。)從戰略防御到戰略相持,進而發展到戰略反攻,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后戰場,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鐵骨錚錚、視死如歸,奏響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從戰略防御到戰略相持,進而發展到戰略反攻,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后戰場,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鐵骨錚錚、視死如歸,奏響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3)依據材料和所學概括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結合歷史和現實,談談你對紀念抗戰勝利的認識。參考答案:(1)責任:學生集會游行,提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各界支持學生的愛國行動。意義:表明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進一步覺醒,體現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五四運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2)解說詞一: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解說詞二: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后率部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3)原因: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抗戰。認識:角度一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轉折點。角度二弘揚愛國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角度三中國抗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國際地位得到提高。角度四抗日戰爭是百年來中國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角度五以史為鑒,熱愛和平,反對侵略。(答出三個角度即可)考查內容:五四運動、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工農武裝割據、抗日戰爭歷史地位難易程度:中124.運用歷史學科的思想方法分析歷史問題至關重要。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評價中國近代歷史人物,不能只看其只言片語,一時一事,而應全面地、歷史地予以考察,應把他置于世界發生由分散到整體的巨變背景之下,把握他對世界的總體看法,以及相應的政策和行動。——馬勇《50年來的中國近代歷史人物研究》(1)請運用學者闡釋的思想方法評價中國近代歷史人物李鴻章。“如何”和“為何”之間有何不同?描述“如何”的時候,是要重建一連串從一點導致另一點的事件順序。至于要解釋“為何”的時候,則是要找出因果關系,看看究竟為什么發生的是這一連串的事件,而不是另一連串的事件。——[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2)談談你對“如何”和“為何”的理解。(3)請以英國近代政體的發展為例,選擇“如何”或“為何”進行史論結合的簡單論述。參考答案:(1)應全面、辯證、客觀地評價李鴻章。第一,應該從李鴻章一生各個歷史時期的言行來整體評價,不能只就一時一事而論。例如不能因為他在甲午戰爭中的避戰保船政策、代表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就定性他為妥協投降的賣國賊。第二,李鴻章對于世界大勢有比較清醒的認識,看到了西方國家科學技術的先進。他所倡導和實踐的洋務運動符合歷史發展方向,促進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2)“如何”是指描述歷史事件的過程。“為何”是要分析歷史事件中的因果關系,是探究歷史事件之所以發生的原因。(3)“如何”:能夠全面梳理英國近代民主政體的建立過程,即說明英國資產階級通過1640年資產階級革命和1688年“光榮革命”,于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隨著議會權力的日益擴大,國王逐漸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代議制民主政治進一步發展。18世紀初期,責任內閣制逐漸形成,內閣首相實際掌握國家大權。1832年,英國議會進行選舉改革。英國資產階級議會政黨制度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為何”:能夠運用史論結合的方法,簡單說明上述過程中某一重大事件的原因即可。考查內容:中國近代重要歷史人物、英國近代民主政治的形成與演進難易程度:難125.政治制度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變化,要學會從歷史的角度看待不同的政治制度。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宰相、丞相或相國之成為官名,始于春秋戰國時代。齊國、秦國都有此官職作為國家最高行政長官,輔佐君主治理國家政事。秦漢時期的宰相,位高權重,相權與皇權的矛盾沖突,導致兩漢皇帝不斷調整、削弱宰相職權,結果就是以尚書臺為代表的中朝官的崛起,國家行政權力的中心從三公逐漸轉至三省。——王成等《中國政治制度史》(1)依據上述材料和所學,說明從秦漢到隋唐中央機構的主要變化,分析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人們曾這樣描述德意志帝國,說它是“由一頭獅子、六只狐貍和二十只老鼠”組成。“獅子”是普魯士,它通過皇帝和宰相行使權力,帝國實行的不是由大臣對普選產生的立法機構負責的內閣制,而是相反,大臣對宰相負責,而宰相僅僅對皇帝負責。威廉并不僅僅是名義上的國家首腦,這位皇帝在陸海軍、對外關系以及帝國法律的一般發布和實施方面被賦予廣泛的權力。如果帝國的海岸或領土遭到攻擊,他有權宣戰……然而,議會并不是橡皮圖章。帝國國庫的款項安排須交由下院即帝國國會投票表決;國會由成年男子投票普選產生,其成員主要是中產階級。不過帝國國會的實際權力非常小。——[美]菲利普·李,拉爾夫等《世界文明史》(2)依據上述材料概括19世紀德意志帝國政治制度的特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因為受到蘇聯的影響很深,所以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口號就是建立蘇維埃,并在江西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但是,蘇維埃是一個外來詞,很不容易被中國人理解,當時就有人誤認為蘇維埃是一個姓蘇、名維埃的人的名字。并且,蘇維埃實際上是工農民主專政,是排斥民族資產階級的,而這與新民主主義論是矛盾的。這樣,在1945年召開的中共“七大”上,毛澤東就提出了在今后組織“人民代表大會”的制度構想。“人民”指那些革命的階級或擁護擁護革命的階級。在當時就是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羅平漢等《黨史細節》(3)依據上述材料概括毛澤東提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構想的背景,并結合所學說明這一構想是如何變成現實的。參考答案:(1)變化:從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制演變為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原因:三公制下宰相位高權重,皇帝為加強皇權削弱相權,重用身邊侍從;中朝官權力不斷增大,并逐漸演變成三省制度。(2)特點: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皇帝擁有廣泛的行政權和軍事權;宰相由皇帝任命并向皇帝負責;帝國國會由選舉產生,但權力相對較小;實行聯邦制度,普魯士在聯邦中居于主導地位。(答出任意三點即可)(3)背景:中國革命形勢不斷發展,蘇維埃制度與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不符。說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在普選的基礎上,1954年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考查內容:古代中國政治制度、德意志君主立憲制、新民主主義革命及新中國成立后政治制度建設難易程度:中126.新的政治制度總是孕育在社會大變革時期,并各具特色。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七國乃是以春秋時代許多戰爭而產生的集權國家,已不是原來的封建諸侯國。這些集權國家的政權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貴族之手。一些國君意識到,要想比對手在王位上坐得更久,就不能讓地方封建領主繼續分享他的權威。領地不能再作為封邑在親屬和公子之間進行分封。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來管理各個地區。許倬云先生將這種國家稱之為“新型國家”。——摘編自劉建軍《古代中國政治制度十六講》(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概括“新型國家”的主要特征。1877年,總統、內閣和議會的責任得到進一步澄清。這次選舉維護了議會至上的原則,以及總理與其內閣對立法機關負責的原則……在共和制的法蘭西,很長時間內真正的執政者并非成了禮儀人物的總統,而是總理和他的內閣,他們嚴格地對立法機關的多數負責。不幸的是,一個議會里往往有一打左右的黨派存在,總是難以形成多數。——[美]R.R.帕爾默等《現代世界史》(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比較19世紀法國與美國共和制的不同。民國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因為它結束了長達兩千余年的王朝時代。中國不再隸屬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歸屬于全體民眾。革命的勝利不僅實現了兩個半世紀以來民族主義革命傳統的夢想,而且還超越了狹隘的種族訴求,將政權從滿清那里解放出來,將它擴大到所有中國人:漢人、滿人、蒙古人、回人和西藏人。從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1月1日共和國成立,其間僅有83天。這樣迅速的勝利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偉大的革命中是罕有其匹的。——徐中約《中國近代史》(3)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從政治變革的角度說明“民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參考答案:(1)特征:實行集權統治而非分權治理;任命官僚而非貴族世襲;設置郡縣而非分封諸侯。(2)不同:法國的行政權由總理和內閣掌握,總統是禮儀性的,美國總統則掌握行政權,且不設總理;法國是行政向立法機關負責,權力的中心在議會,美國實行典型的乏權分立;法國議會中黨派眾多,美國則基本是兩黨競爭。(3)說明:推翻帝制,建立民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主權在民的原則,提倡民族平等;使民主共和觀念逐漸深入人心。考查內容:古代中國政治制度、19世紀法國與美國共和制、辛亥革命歷史地位難易程度:中127.約束權力是人類政治文明歷程中的重要話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依據以上材料,指出中國古代中央官制發生了什么變化?結合所學說明這一變化的影響。王權還從來沒有被套上這么多的“緊箍咒”……后來隨著“內閣制”的形成,王權又被進一步架空。化作一種由主要大臣組成的內閣會議的集體領導權,其負責對象也由原來的國王轉變為議會。——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2)依據以上材料指出英國的哪一部文獻給“光榮革命”后的王權套上了第一個“緊箍咒”?并分析后來王權進一步被架空的原因。鄧小平曾說過:“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正因為如此,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一直致力于探索加強制度建設,努力使權力受到監督和制約,在實踐中加速推進“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的進程。中國的民主制度不斷健全,民主形式不斷豐富,人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摘編自《鄧小平文選》《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3)結合史實說明改革開放后我國為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采取的措施。參考答案:(1)變化:由秦朝三公九卿制變為隋唐三省六部制。影響:分割了相權,加強了皇權;三三省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2)文獻:《權利法案》。原因:內閣制形成,內閣對議會負責。(3)民主制度建設:①恢復和發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及政治協商制度;②加強基層民主建設。法律制度建設:①頒布了1982年憲法,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②1999年把“依法治國”寫入憲法。考查內容:世界各國政治文明發展歷程難易程度:中128.制度建設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秦統治者不斷地擴大自己的屬地,征服周圍一個又一個國家……到公元前221年,秦統治者成為全中國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稱號……他廢除了所有的封建國家和王國,將廣闊的國土劃分為若干行政區,每一行政區都配備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負責的官員。他還在中央建立起一套嚴密的權力體系。——[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概括秦朝在制度創新中的表現。最后通過的《聯邦憲法》固然比起《邦聯條例》來說大大加強了中央的權力,但是它并未建立中央集權的體制,它把相當多的權力保留給各州。換言之,它確立的新體制既避免了《邦聯條例》的極端,又避免了中央集權的弊害。——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2)材料中的“新體制”是什么?請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對這一體制進行評價。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現在的問題是法律很不完備,很多法律還沒有制定出來。——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3)上述材料強調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在法制建設方面體現該思想的事例有哪些?參考答案:(1)表現:確立中央集權制度。確立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制、全國推行郡縣制。(2)聯邦制。評價:新體制既加強了中央政府的權力,鞏固了國家統一;又保證了地方的自治權力,有利于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3)核心思想:加強法制建設。事例:1982年修改憲法,出臺選舉法、刑法等,建立比較完備的法律體系;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推動了民主法制建設;把“依法治國”寫入憲法,等。考查內容:世界各國政治文明發展歷程難易程度:中129.社會經濟的發展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康熙二十三年平定臺灣后,即開放海禁。翌年設立江(上海)、浙(寧波)、閩(漳州)、粵(廣州)四海關。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實行“獨口通商”政策,將國內與西洋各國的貿易集中于粵海關一口。——《中國經濟通史?清代經濟卷》(1)上述材料反映清朝前期對外經濟政策出現了怎樣的變化?對中國歷史發展有何影響?通商大埠,及內地市鎮城鄉,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鄭觀應《盛世危言》1872年,近代實業家陳啟沅在廣東簡村鄉創辦繼昌隆繅絲廠,采用蒸汽機和傳動裝置,雇女工數百人,出絲精美,行銷于歐美兩洲,價值之高,倍于從前,遂獲厚利。——《南海縣志》(2)上述材料反映近代以來我國經濟出現了怎樣的變化?1978年我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對過去作了系統的總結,提出了一系列新方針政策。中心點是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到以發展生產力為中心,從封閉轉到開放,從固守成規轉到各方面的改革。1978年我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對過去作了系統的總結,提出了一系列新方針政策。中心點是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到以發展生產力為中心,從封閉轉到開放,從固守成規轉到各方面的改革。——《鄧小平文選》(3)觀察上圖,說明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形成的對外開放格局。圍繞“開放與發展”談談你的認識。參考答案:(1)變化:清朝政府從實行海禁政策到開放四處口岸,再到只允許開放廣州“獨口通商”。影響:妨礙了中國與世界的經濟交流,使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2)變化:中國傳統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受到沖擊,導致自然經濟逐漸解體。出現了.近代資本主義企業,代表著新興的生產方式。(3)格局: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認識:可從吸引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管理水平、促進外貿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促進了外貿發展和外商來華投資;學習了先進的管理經驗,提高了管理水平;促進了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考查內容:中國古代、近現代經濟難易程度:中130.近現代以來,世界經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地理大發現之后,隨著西歐商人貿易范圍的擴大,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歐洲市場匯集了來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煙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亞洲的香料、茶葉、絲綢等。——《世界通史教程》(1)依據材料概括地理大發現對世界市場形成的影響。資本主義世界工業年均增長率(%)示意圖(2)觀察圖示,任選其中一個時間段,結合所學分析相應時間段資本主義世界工業增長的原因。并簡要說明工業革命對世界市場形成的影響。(3)上圖反映了美國歷史上的什么現象?美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影響?參考答案:(1)影響:地理大發現引起了商業革命,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世界開始聯為一體。(2)分析:1860-1870年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蒸汽動力的廣泛使用,工廠制度的普遍建立,世界市場形成。1879-1900年自然科學與工業生產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電力的廣泛使用,壟斷組織的形成。(如回答“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亦可)影響:工業革命使世界貿易的范圍和規模迅速擴大,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3)現象:美國出現大規模經濟危機(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國民收入急劇下降,失業率急劇上升,各地集會罷工不斷,社會矛盾激化。措施:實施羅斯福新政,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和調節。具體措施包括頒布《工業復興法》,整頓財政金融,調整農業政策,加強社會保障,推行以工代賑,等。影響:推動了美國經濟的復蘇,鞏固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開辟了國家干預這樣一條新路,對戰后資本主義經濟有深遠影響。考查內容: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羅斯福新政難易程度:中131.工業文明取代農業文明是歷史的重大進步。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史蒂芬孫發明的蒸汽機車巴黎街頭的高架電力火車(1)上述兩幅圖片分別反映了哪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簡述工業革命是如何推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2)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了艱難的工業化歷程。中國工業化開始的標志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經歷了“短暫的春天”,試分析其原因。參考答案:(1)分別是第一、二次工業革命在交通領域的成果。工業革命促進了交通和通信事業的發展,洲際間的聯系大大加強;促進了生產力的增長,國際貿易進一步增加;促進了人口和資金的流動;工業革命也使資本主義國家征服世界的能力大大提高。(2)標志:洋務運動。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侵略;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障礙;③民國政府獎勵發展實業,激發了實業家興辦企業的熱情;④群眾性的反帝愛國斗爭也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考查內容:兩次工業革命及中國的工業化歷程難易程度:中132.城市的變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依據上述圖文資料,從商業發展的角度分析宋代都城出現的新特點。借助充沛的能源——煤炭,英國新興的大機器工業在英格蘭西北部迅速發展起來。一大批有活力的新工業城市,在該地區紛紛涌現,如雨后春筍……其中曼徹斯特是當時的棉紡織業中心,這里數百家工廠都有六七層高的廠房,碩大無比的煙囪日夜不停地將滾滾濃煙吐向天空。——《世界通史》(2)結合材料和所學,概括英國西北部“新工業城市”興起的主要因素。人民幣外匯牌價(人民幣/100美元)2001年2003年2005年上海4950.846180.749154.19大連933.121254.662152.23天津1826.272172.043697.62青島700.75910.062695.82——《中國經濟改革30年:對外開放卷》(3)依據上表概括說明上海等沿海城市生產總值變化的趨勢,結合所學從經濟角度分析其原因。參考答案:(1)特點:打破坊市界限,出現夜市,出現瓦肆等娛樂場所,城市的商業功能增強。(2)因素:西北部煤炭資源豐富,工業革命實現了機器生產,工廠制確立。(3)趨勢:生產總值逐漸增長。原因:改革開放的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推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答出兩點即可得分)考查內容:經濟發展與城市變化難易程度:難133.政府的政策影響著經濟的發展。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匈奴背叛不臣,數為寇暴于邊鄙……先帝(武帝)哀邊人之久患……邊用度不足,故興鹽、鐵,設酒榷,置均輸,蕃貨長財,以佐助邊費。縣官(政府)鼓鑄鐵器……民用鈍弊,割草不痛……鹽鐵賈貴,百姓不便,貧民或木耕手耨(nou,鋤草),土耰(you,碎土的農具)淡食……故百姓疾苦之。——《鹽鐵論》(1)依據材料概括漢武帝實行鹽鐵專賣政策的原因,并簡述其影響。(2)依據材料結合所學,說明羅斯福說這段話的背景。為此他采取了怎樣的措施?2014年11月第22屆APEC峰會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在經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中韓自貿區談判取得實質進展,自貿協定涉及22個領域,取消90%以上關稅;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制定了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中俄簽署多項能源合作協議。(3)APEC成立后對世界經濟產生了什么影響?依據材料并聯系現實,談談2014年北京APEC會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參考答案:(1)原因:由于漢與匈奴進行戰爭,導致國家財政出現困難。影響:鹽鐵專賣,增加了政府收入。但官府壟斷鹽鐵,造成民用產品質劣價高,不利于百姓的生產生活。(2)背景:出現了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美國工業生產下降,失業率大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措施:國家開始全面干預經濟,對老人、殘疾人、失業者和兒童提供社會保障;推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以增加就業。(3)影響:推動了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順應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變化:將有利于打開中國產品在亞太地區的市場,便于擴大出口,同時也有利于外國產品進人中國,給百姓生活帶來便利。(言之有理即可)考查內容:西漢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經濟全球化與區域集團化難易程度:中134.城市的發展折射出社會的變遷。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唐代揚州是大江南北水陸交通的樞紐。自安史之亂起,北人大批南下,揚州人口急劇增加。手工業的發展為市場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很多外地甚至外國產品也源源而來,遂形成國際性經濟都會。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業活動的集中,市民及工商業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結果不僅在揚州沿官河兩岸出現了“十里長街市井連”的繁華商業街,夜市也隨之興盛起來。——摘編自李廷先《唐代揚州史考》(1)依據上述材料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揚州商業發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分析原因。(2)閱讀上頁表,概括1751-1851年英國人口的變化,并結合所學分析導致這種變化的相關因素。80年代的深圳20世紀90年代的上海浦東(3)改革開放推動了中國城市的發展。結合史實,以上述兩幅圖片為例進行說明。參考答案:(1)特點:坊市制度受到沖擊;商業時間限制被打破,出現了夜市:商品豐富,成為國際性經濟都會。(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原因:地理位置優越;江南經濟開發;海外貿易、工商業發展;等。(答出任意一點即可)(2)變化:英國總人口與城市人口迅速增長;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不斷增加并占據主導地位。因素:英國工業革命為人口的增長提供了物質基礎;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城市數量增加和規模擴大,使城鄉人口比例發生了根本改變。(3)說明:20世紀80年代,深圳成為中國最早的經濟特區,國家實施特殊的優惠政策,推動了深圳的崛起。20世紀90年代,開發上海浦東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的重點,出現一大批高新科技產業、保稅區、金融貿易區和出口加工區等。考查內容:古代手工業發展、英國近代城市發展、改革開放后中國的城市發展難易程度:中135.對外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