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泰州市中學分校2022年高三地理聯考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白樺屬落葉闊葉樹種,在其樹干上鉆孔后插入細管,可以流出透明、清澈、嘗起來有樹木清香的樺樹汁。天然白樺汁在歐美已廣泛流行。我國東北地區每年只有20多天的優質汁液采集期(下圖),且汁液的保質期短、產量較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圖示白樺林的優質汁液采集期在A.3月~4月 B.6月~7月C.9月~10月 D.12月~1月7.影響白樺汁采集區分布的主要條件A.氣候寒冷 B.地形平坦C.勞動力豐富 D.交通便利參考答案:6.A
7.D【6題詳解】讀圖可知,白樺樹早已落葉,地面有積雪,排除BC;圖示地區位于東北地區,12月~1月氣候嚴寒,地面積雪較厚,且該時節采集白樺汁會妨礙樹木正常生長,D錯;相比而言,3月~4月氣溫回升,正是白樺樹返青灌漿時節,白樺汁較多,且采集不會妨礙樹木生長,故選A。【7題詳解】根據材料可知,白樺汁采集期短,且汁液保質期短,極易變質,因此采集的白樺汁需要及時加工或銷往市場,交通的便利程度影響了白樺汁的運輸效率和時間,D正確;其他選項均不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故選D。2.當地時間(區時)2006年12月1日19時,第15屆亞運會開幕式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讀圖回答多哈亞運會開幕時,北京時間為A.12月1日14點
B.12月2日0點C.12月1日23點
D.12月2日1點參考答案:B3.下圖是“某城市不同時期人口密度距市中心距離關系圖”,讀圖回答19-21題。19.按城市化發展過程,下列四幅圖的排序依次是(
)A.a-d-b-e
B.a-c-d-bC.d-b-c-a
D.c-d-b-a
20.該城市在此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現象是(
)A.城市人口逐漸向市中心集聚
B.出現逆城市化趨勢C.城市用地規模逐漸減小
D.市區交通流量明顯減小21.b圖中距市中心8千米處,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區是(
)A.商業區
B.行政區
C.工業區
D.住宅區
參考答案:19.B
20.B
21.D4.區域的發展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初期階段、成長階段和衰落階段。初期階段主要表現為以傳統農業為主體,成長階段可分工業化階段和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結合下圖,回答在區域發展的初期階段,下列關于區域內的產業結構及產業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A.第二產業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產業表現出加速發展的趨勢B.傳統農業占有較大的比重,工業化處于起步階段C.工業化起步是源于本階段的科技的創新D.人地關系的不協調已表現得比較明顯參考答案:B5.東方網2007年8月24日消息:西藏的羊八井地熱電站,是中國最大的地熱電站。青藏鐵路開通為電廠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新氣象:青藏鐵路開通一年來,到羊八井地熱電廠觀光的游客增加了六成。據此回答游客看到的西藏喇嘛教最初由印度傳入,其傳播方式屬于文化擴散中的
A.遷移擴散
B.等級擴散
C.刺激擴散
D.傳染擴散參考答案:A6.下圖為我國農業生產基地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9—11題。9.與①區相比,③區近年來糧食總產量和人均產量都呈下降趨勢,其原因主要是A.水利工程設施的建設占用大面積耕地B.自然災害多發C.勞動力資源不足使勞動力價格上漲D.城市化占用耕地10.⑤區農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不包括A.水土流失 B.石漠化C.土壤次生鹽漬化
D.植被破壞11.下列關于圖中各農業生產基地發展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A.②基地進行鹽堿地改良,發展節水農業B.③基地充分利用光照優勢,發展大棚農業C.④基地加速開發熱帶森林,擴大農作物種植面積D.⑥基地增大牲畜數量,擴大畜牧業規模參考答案:D
B
A7.2013年10月12日,北京香山紅葉節開幕。據香山紅葉物候觀測小組的統計數據顯示,19日,紅葉平均變色率為43%,24日達到了60%。圖1為香山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回答12~13題。12.公園管理部門計劃在甲地和山峰之間修建觀光索道,設計纜車的運行速度為每分鐘100米。下列說法可信的是(
)
A.從甲地上行過程中觀賞到紅葉的變色率逐漸降低B.從甲地乘纜車到達山峰需超過27分鐘C.纜車的起止點的相對高度為575米 D.游客發現乙處紅葉林長勢明顯好于丁處13.紅葉節期間游客沿景觀步道從丁處開始游覽,可能看到的有(
)A.位于甲處的纜車站
B.位于乙處的觀景臺
C.游步道旁小河河水枯竭
D.峰頂層林盡染參考答案:12.B
13.C解析:12題,從甲地上行過程中海拔會升高,氣溫降低,所以觀賞到紅葉的變色率逐漸增加,A錯;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根據“同一條經線上,緯度相差1°距離相差111千米”規律可知,據此估算從甲地到丁地的距離,然后推算出從甲地到山峰的水平距離超過2700米,而設計纜車的運行速度為每分鐘100米,所以從甲地乘纜車到達山峰需超過27分鐘,B正確;甲地的海拔在275米——300米之間,山峰的海拔在875米—900米之間,所以纜車的起止點的相對高度大于575米,C錯;丁地域乙地海拔差不多,但丁地位于陽坡,而且地勢平坦,所以丁處紅葉林長勢明顯好于乙處,D錯。13題,根據圖中等高線分布可知,景觀步道與甲和乙地有山地阻擋,無法看到,A和B錯;該季節降水稀少,為該地河流枯水期,所以游步道旁小河河水枯竭,C正確;根據“19日,紅葉平均變色率為43%,24日達到了60%”信息可知,峰頂層林沒有全部變紅,D錯。【思路點撥】熟悉等高線地形圖判讀一般方法及準確解讀圖中信息是解題的關鍵,本題難度中等。【知識點】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判讀。8.讀歐洲1月和7月等溫線分布圖,完成從歐洲1月和7月等溫線分布(走向)特點分析,影響歐洲冬夏季氣溫分布的主導因分別為A.緯度位置、地形
B.海陸位置、緯度位置C.海陸位置、洋流
D.洋流、地形參考答案:B9.埃及阿布辛貝神廟(31°06′E,22°3′N)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2日)和奠基日兩天里,初升太陽的第一縷光線會穿過尼羅河,穿過神廟65米深的大廳和門廊,直射到神廟盡頭的圣壇,撒在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巨像的全身上下,而左右的其他巨型石雕都享受不到太陽神賜予的這種厚愛,人們把這一奇觀發生的時日稱作”太陽節”。根據材料完成下面小題。9.阿布辛貝神廟大門朝向為A.正東
B.東偏南
C.正南
D.東偏北10.奠基日的日期大約為A.10月22日
B.8月22日
C.4月22日
D.12月22日11.根據材料內容推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地地質作用以流水侵蝕為主
B.神廟東部地勢平坦或水面開闊C.“太陽節”時尼羅河為豐水期
D.神廟所在地區一年有旱雨兩季參考答案:9.B
10.A
11.B9.2月2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除了極晝極夜地區外,全球都東南日出,西南日落,日出時,陽光能穿過大門,說明大門朝東南方向,B正確。10.由材料可知,奠基日太陽也能穿過大門,說明奠基日和生日太陽直射點在同一緯線上,生日2月22日在冬至日12月22日后兩個月,與冬至日之前兩個月的10月22日太陽直射點在同一緯線上,日出方位相同,A正確。11.該地是熱帶沙漠氣候,氣候干旱,降水少,地質作用以風力作用為主;日出時,太陽能照到神廟的大門說明神廟東部地勢平坦或水面開闊,B正確;尼羅河每年6月到9月定期泛濫,“太陽節”為2月22日,是尼羅河為枯水期;神廟所在地區是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點睛】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時,全球除極晝極夜地區外都東北日出、西北日落;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時,全球除極晝極夜地區外都東南日出、西南日落;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上時,全球正東日出,正西日落。10.下圖是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輪廓及其主要山脈和城市分布示意圖,據圖回答7—8題。7.對圖中山脈的表述,與事實相一致的是A.圖①中山脈被長江切開形成長江三峽,圖③中山脈是我國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線B.圖②中部為天山山脈,其向東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嶺C.圖②最北一列是阿爾泰山,圖④中北側一列是祁連山D.圖①中的山脈是陰山,圖②南側山脈與圖④中北側山脈是同一山脈8.對甲、乙、丙、丁四個省級行政區行政中心的表述,正確的是A.甲位于嘉陵江與長江匯合處,因干支流匯合而興起B.乙位于塔里木河沿岸,因河運而興起C.丙是我國十大古都之一,地處號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D.丁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城市,位于雅魯藏布江沿岸,因河運而興起參考答案:7.A
8.C11.克拉瑪依的魔鬼城曾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景觀,而今作為我國西部重要的石油工業重鎮,克拉瑪依是新疆最大的外來移民城市,城市化水平超過烏魯木齊。下圖為我國新疆北部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17~19題。17.下列與①、②兩地降水量差異無明顯相關性的是(
)A.地形
B.湖泊
C.盛行風
D.距海遠近18.圖示城市分布區的地貌類型成因是(
)A.流水侵蝕
B.流水堆積
C.風力侵蝕
D.冰川堆積19.克拉瑪依城市化水平高于烏魯木齊,主要是克拉瑪依(
)①為工業城市,第二產業比重更大②規模大,等級高,服務范圍廣③農業生產條件差,從事農業人口少④城市起步早,第三產業發達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參考答案:17.D
18.B
19.C12.隨著工業產出占總產出比重的提高,會有更高比重的人口集聚于城市,與工業化發展形影相伴的是生產性服務行業的快速擴張,這些行業的擴張導致更多人力資源直接從一、二產業“生產部門”轉移到第三產業中的“生產性服務部門”。下圖表示美國城鎮化率與三次產業就業結構變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8.美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特點是A.工業化早于城市化
B.工業化晚于城市化C.工業化和城市化同步
D.城市化促進工業化19.在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美國工業化帶來人與資本的一次集聚,主要集聚在A.東北沿海
B.五大湖沿岸
C.墨西哥灣沿岸
D.太平洋沿岸20.城市化2階段,工業發展衍生出的生產性服務行業帶來人與資本的二次集聚,其主導工業是A.資金密集型號
B.勞動力導向型
C.資源密集型
D.技術導向型參考答案:18.A
19.B
20.D18.根據圖示信息,美國城市化1階段,是工業化帶來人與資本的集聚。體現出美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特點是工業化早于城市化,A對,B、C錯。城市化對工業化有促進作用,說明二者是相互促進關系,但不表示城市化比工業化早,D錯。19.在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美國工業化帶來人與資本的一次集聚,工業以傳統工業為主,主要集聚在美國東北部五大湖沿岸,B對。東北沿海距資源產地較遠,A錯。墨西哥灣沿岸、太平洋沿岸工業發展的晚,是城市化2階段興起的,C、D錯。20.城市化2階段,工業發展衍生出的生產性服務行業帶來人與資本的二次集聚,產業結構升級,其主導工業是技術導向型,D對。資金密集型號、勞動力導向型、資源密集型是1階段的主要工業類型,A、B、C錯。點睛:根據材料,美國城市化1階段,是工業化帶來人與資本的集聚,說明工業化早于城市化。城市化2階段,工業發展衍生出的生產性服務行業帶來人與資本的二次集聚,是產業升級,發展技術導向型工業。13.雅典當地時間(東二區)2008年3月24日11時44分24秒,陽光點燃了女祭司手中的火炬。據此完成點燃火炬的時間選擇在雅典當地時間12點左右的主要原因是
A.氣溫高
B.天氣晴朗
C.太陽高度角大
D.風力小參考答案:C14.讀甲、乙兩地氣候資料,回答第3-4題。甲地﹝14.6°S,47.8°E,海拔57m)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氣溫℃26.426.52727.226.425.124.624.725.326.426.926.8降雨量mm428.6396.619983.321.4665.812.849132299.5乙地(18°S,44°E,海拔23m)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氣溫℃26.926.82726.524.722.922.623.224.525.926.927.1降雨量mm306288122.330.792.84.73.95.814.749.2194.83.兩地的氣候類型分別為()A.甲為熱帶季風氣候、乙為熱帶草原氣候B.均為熱帶草原氣候C.甲為熱帶草原氣候、乙為熱帶季風氣候D.均為熱帶季風氣候4.甲地旱季比乙地短,降水量更豐富,主要原因是()A.兩地地形位置不同,甲位于迎風坡、乙位于背風坡B.甲受濕潤的西南季風影響時間比乙長C.甲地受暖流影響,乙地受寒流影響D.甲地受赤道低壓控制時間比乙長參考答案:B
D15.圖6為世界海陸分布圖。讀圖完成18~19題。18.若此時①河下游地區河水水位高,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舟山漁場正值帶魚漁汛期
B.開普敦溫和多雨
C.印度半島刮西北風
D.上海的日落時間最晚
19.依據板塊構造學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于板塊運動地中海面積不斷擴大
B.澳大利亞大陸的地殼比較穩定
C.甲圖正確反映了②山脈的形成過程
D.③海域處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處參考答案:A
B16.讀“自然帶與水熱條件關系圖”,圖中①~⑧分別表示不同的自然帶,R為地面年輻射差額(即地面熱量年凈收入),n/Lr為地面干燥指數(指數越大表示越干燥)。讀圖完成7~8題。7.與①所示的自然景觀相一致的地區是A.亞馬孫平原
B.東非高原C.江南丘陵
D.西西伯利亞平原8.關于圖中自然帶的描述,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自然帶的更替體現了海拔從低向高的自然帶分異規律B.①—②—③—④自然帶的更替主要體現了水分條件的差異C.③—⑥—⑦—⑧自然帶的更替主要體現了熱量條件的差異D.③—⑥—⑦—⑧自然帶的更替體現了從沿海向內陸的自然帶分異規律參考答案:7.A
8.D7.【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干濕狀況,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讀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析:通過讀圖,①地面熱量凈收入最高,干燥指數最低,說明其熱量最多,降水最豐富。通過對四個選項的比較,A項亞馬孫平原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比較符合題意。B東非高原為熱帶草原氣候,C江南丘陵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它們熱量和水分都低于A。D西西伯利亞平原緯度最高,熱量最低,排除。8.【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讀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析:通過讀圖,可知③—⑥—⑦—⑧地面熱量年凈收入幾乎沒有變化,但是干燥指數由低到高,說明離海洋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結合所學知識,符合以水分條件為基礎的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排除了C項,則D正確。A項山地垂直地域分異是水分和熱量共同影響的結果,而①—②—③—④僅熱量發生變化,由高到低,其干濕狀況幾乎沒有變化,A錯誤。同時也說明其自然帶的更替主要體現了熱量條件的差異,排除B。17.下圖為地球圈層結構與水環境及問題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7.圖示中代表水圈的是A.① B.②C.③ D.④18.臭氧大量存在的圈層是A.① B.②C.③ D.④19.①②兩個圈層相互作用易發生旱澇災害,其中華北地區干旱災害多發的季節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參考答案:17.B
18.A
19.A【17題詳解】根據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原理可知,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構成自然地理環境。根據它們之間的關系可知,水圈為人類提供水資源,水圈與巖石相互作用,可能產生地質災害,水圈與大氣圈相互作用,可能產生洪澇與干旱災害,水圈與生物圈相互作用,可能產生生態環境問題。據此可判斷出①是大氣圈,②是水圈,③是巖石圈,④是生物圈。故選B。【18題詳解】據上題分析可知,①是大氣圈,②是水圈,③是巖石圈,④是生物圈。臭氧屬于氣體,因此大量存在于①圈層。故選A。【19題詳解】據第1小題分析可知,①是大氣圈,②是水圈,③是巖石圈,④是生物圈。水圈與大氣圈相互作用,可能產生洪澇與干旱災害,華北地區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但是雨季未到,導致干旱災害多發。故選A。18.林網、增肥、良種、套種等農業技術措施在治理、開發鹽堿地和鹽漬化土地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是A.鞏固水鹽調節效果,抑制耕作層鹽分含量B.涵養水源,減輕鹽堿地干旱災害C.防風固沙,防止鹽堿地退化為風沙地D.使表層土地脫鹽,地下咸水淡化參考答案:A19.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19~20題。19.圖中①、②、③、④位于谷地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20.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A.在甲處可見乙、丙、丁三處的地物B.該地區地形破碎、溝谷發育C.丙地位于甲地的正北方向D.該地區最高地點海拔不超過2800米參考答案:19AD20BD20.讀中國四大區域示意圖,回答下17~18題
17.綜合考慮緯度、地形、氣候等因素,四大區域太陽年輻射總量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abdc
B.bacd
C.cdab
D.dbca18.有關四大區域農業發展主要制約因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a—洪澇災害
B.b—熱量
C.c—土壤肥力
D.d—積溫參考答案:17.B
18.B
21.墊狀植物是分布于高寒地區的一種特殊類型的植物,常形成致密的墊狀體結構,貼伏于地面,通常具有很強的喜光性。墊狀點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墊狀植物,其光合作用的最適宜溫度(植物葉表面溫度)在15℃—18℃之間,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降低光合速度,不利于其生長;降水的減少會導致墊狀植物莖的死亡,并加速植物葉子在秋季的枯萎過程。下圖示意當雄念青唐古拉山脈南坡墊狀點地梅蓋度分布。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8.墊狀點地梅分布區的典型植被是A.高山針闊葉混交林
B.高寒荒漠C.高山草甸
D.高山灌木林19.與墊狀點地梅最大分布蓋度區相比,該山地4500—4750米處A.透光率較低
B.大氣降水較多C.草地退化嚴重
D.大氣溫度較低參考答案:18.C
19.A【18題詳解】墊狀點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墊狀植物,分布區的典型植被是高山草甸,C對。高山針闊葉混交林分布海拔較低,在針葉林下面,A錯。高寒荒漠海拔較高,溫度低,降水少,不適宜,B錯。高山灌木林比高山草甸海拔低,D錯。【19題詳解】墊狀點地梅具有很強的喜光性,與墊狀點地梅最大分布蓋度區相比,該山地4500—4750米處蓋度低,可能原因是透光率較低,A對。降水少會導致植物死亡,大氣降水較多不是蓋度小的原因,B錯。材料不能判斷草地退化嚴重,C錯。海拔較低,大氣溫度較高,D錯。22.下圖是世界四個地區的湖泊分布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湖泊,讀圖回答下列關于甲湖泊和與其相連的河流關系,敘述正確的是A.當地夏季時①河段的水可能流入甲湖泊B.當地夏季時②河段的水可能流入甲湖泊C.當地冬季時甲湖泊的水可能流入①河段D.當地冬季時甲湖泊的水可能流入③河段參考答案:A23.圖為“社會發展不同時期的人口遷移規模示意圖”,①為城市間人口遷移、②為城鄉間人口遷移、③為開拓式人口遷移(與土地擴張相伴的人口遷移)。讀圖回答人口遷移類型與其主要成因的正確組合是A.①——耕地面積的變化
B.②——經濟全球化C.②——城鄉經濟差異
D.③——城市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參考答案:C24.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國第三大沙漠,沙漠里有眾多湖泊,湖泊水位多年變化較小,在湖泊旁有眾多高大的沙山,有的海拔達1000多米。下圖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周邊地理事物分布。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5.圖中湖泊水位多年變化較小的原因是A.降水量年際變化小 B.山地冰雪融水多C.年均溫多年較穩定 D.地表徑流量大16.巴丹吉林沙漠中多高大沙山的成因有①冬春季節風力較大②南部高大山地阻擋
③沙漠面積大,沙源廣闊
④靠近湖泊,沙丘濕度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7.與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沙山形成作用相同的是A.黃土高原 B.東南丘陵 C.東北平原 D.秦嶺參考答案:15.C
16.B
17.A【15題詳解】該地區降水稀少,降水量對水位變化影響極小,故A錯誤;周圍沙山高度不大,也不存在冰雪融水,故B錯誤;湖泊水位多年變化較小的原因是湖水的年蒸發量與年補給量大致相等。湖水主要依靠地下水補給(地下水補給比較穩定),而影響蒸發量的因素主要是氣溫,所以湖泊水位多年變化較小的原因是年均溫多年較穩定。故C正確;沙漠中,地表徑流量大是錯誤的,故D錯誤。綜上所述,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16題詳解】高大沙山形成的條件有較強的風力、穩定的沙源、沙堆積后固定性強。該地冬春季節風力強,為沙山形成提供了動力;沙漠面積廣大,為沙山的形成提供了沙源;由材料可知,沙山位于湖泊附近,可推知該地地下水豐富,使沙丘內部濕度較大,吸附作用強,固定性增強,長期積累,形成高大沙山。巴丹吉林沙漠盛行西北風(或偏北風)與南部高大山地阻擋關系不大。綜上所述,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17題詳解】沙山是風力搬運和堆積作用形成的,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結果。黃土高原也是風力搬運和堆積作用的結果,故A正確;東南丘陵的形成主要是內力抬升作用和流水侵蝕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故B錯誤;東北平原主要是流水沉積作用形成的,故C錯誤;秦嶺的形成主要是內力作用的結果,故D錯誤。綜上所述,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25.墊狀植物是分布于高寒區域的一種特殊類型的植物,常形成致密的墊狀體結構,貼伏于地面,通常具有很強的喜光性。降水的減少會導致墊狀植物莖的死亡,并加速植物葉子在秋季的枯萎過程。墊狀點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墊狀植物。下圖示意當雄念青唐古拉山脈南坡墊狀點地梅蓋度分布,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0.墊狀點地梅分布區的優勢植被是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
C.高山針葉林
D.高山針闊葉混交林11.與墊狀點地梅最大分布蓋度區相比,該山坡4500-4750米處A.透光率較低
B.大氣降水較多
C.大氣溫度較低
D.草地退化嚴重參考答案:10.A
11.A墊狀點地梅分布區是青藏高寒區,青藏高寒區的優勢植被是高山草甸。墊狀點地梅具有很強的喜光性。該山坡4500-4750米處蓋度很低,說明該處透光率較低,不屬于草地退化現象。10.根據材料,墊狀點地梅分布區是青藏高寒區,優勢植被是高山草甸,A對。高寒荒漠不是優勢植被,B錯。高山針葉林、高山針闊葉混交林分布在青藏高寒區東南邊緣海拔較低的山谷中,不是主要植被,C、D錯。11.根據材料,墊狀點地梅具有很強的喜光性。與墊狀點地梅最大分布蓋度區相比,該山坡4500-4750米處蓋度很低,說明該處透光率較低,A對。大氣降水較多蓋度應較高,B錯。海拔較低,大氣溫度較高,C錯。點地梅蓋度低,不是草地退化造成,D錯。26.國家領導人近期出訪了俄羅斯等四國,行程如圖2所示,讀圖回答5~6題5.從俄羅斯到南非經過的自然帶類型主要有①溫帶草原帶
②熱帶雨林帶③熱帶草原帶
④熱帶荒漠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我國在非洲投資時優先選擇的產業類型有A.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B.勞動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C.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D.技術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參考答案:5.C
6.A二、填空題(共10分)27.【旅游地理】下圖為云南省旅游景點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下圖中“云南路南石林”的旅游資源類型屬于
;要欣賞到該景觀的關鍵是
;云南路南石林上的石刻具有
價值。(2)據圖和所學知識,簡述云南省旅游業開發的優勢條件
。參考答案:(1)自然旅游資源;把握好觀賞時機;選擇好觀賞的位置(角度和距離)美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經濟價值(2)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和旅游設施初具規模;與周邊旅游資源地域組合好;旅游消費市場廣闊;交通通達度高(答出四點)。解析:(1)“云南路南石林”是喀斯特地貌景觀,屬于自然旅游資源;要欣賞到該景觀的關鍵把握好觀賞時機、選擇好觀賞的位置(角度和距離)。云南路南石林上的石刻是一種文化現象,具有美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經濟價值。(2)云南省旅游業開發的優勢條件要從旅游資源、基礎設施、交通通達性、客源市場、旅游環境承載量等方面綜合分析。【點睛】旅游資源的價值包括美學價值、科研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經濟價值。旅游資源的質量要從旅游資源的價值、地域組合、集群狀況等方面分析。
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10分)材料一:2015年4月國務院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京津冀協同發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為一個整體協同發展,主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打造現代化新型首都圈,形成京津冀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圖1是京津冀地區地形圖。圖1材料二:IC產業(集成電路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一般由設計、制造、封裝三個環節構成,京津冀地區是我國重要的IC產業基地。圖2是2001-2007年我國IC產業產值(億元)結構變化圖。圖2(1)圖中顯示的城市有
級中心地,北京目前處于區域發展的
階段。(2分)(2)從干濕狀況看,圖中400毫米降水量線北側屬于
地區(干濕地區)。(1分)(3)從材料二可知,我國IC產業產值居主導地位的是
環節,產業產值比重上升最快的是
環節。(2分)(4)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使調入區更容易出現的生態問題是
,調水到北京和天津。灤河上游自然保護區是北京和天津的生態屏障,春季該自然保護區對北京的屏障作用是
。(2分)(5)表述京津冀協同發展對北京市的重要意義。(3分)
參考答案:(1)3(1分)
高效益綜合發展(1分)(2)半干旱(1分)(3)封裝(1分)
設計(1分)(4)土地鹽堿化(1分)
阻擋沙塵暴(1分)(5)分散北京市的城市職能;推進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優化城市功能區的空間布局;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推動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與天津、河北優勢互補,促進經濟發展。(寫出上述其中3點即可)
29.讀“京津唐地區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京津唐地區位于我國________(自然區),耕地類型以______(水田或旱地)為主。(2)“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陸地有淺灘”體現出曹妃甸承接首鋼轉移的區位優勢主要有______、______等。(3)周邊眾多鋼鐵聯合企業的______污染,是導致北京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為了減輕污染,我國東部地區此類工業的布局原則是____。(4)張唐鐵路是“三西”(山西、陜西、內蒙古西部)能源外運北通道的重要補充,其輸送的主要能源是______,根據自然資源的自然屬性,該資源屬于____。(5)水資源短缺問題是制約京津唐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從開源方面說出解決該地工業用水緊張的主要措施。參考答案:(1)東部季風區
旱地(2)交通便利
建設用地多且便宜(3)大氣
與盛行風向相垂直的郊外(4)煤炭
礦產資源(5)水資源跨區域調配(南水北調)、海水淡化等解析:(1)京津唐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區,屬于東部季風區,耕地類型以旱地為主。(2)“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陸地有淺灘”,“深槽”深水線,“淺灘”未開發土地,詩句體現出曹妃甸承接首鋼轉移的區位優勢主要有交通便利、建設用地多且便宜等。(3)周邊眾多鋼鐵聯合企業會產生大氣污染,是導致北京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為了減輕污染,我國東部地區應該從區域實際情況出發,將該類產業布局在與盛行風向相垂直的郊外。(4)張唐鐵路是“三西”能源外運北通道的重要補充,因此,其輸送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煤炭資源屬于礦產資源。(5)從開源方面解決京津唐地區工業用水緊張的主要措施要考慮區外調水和臨海、科技較為雄厚的實際,做出水資源跨區域調配(南水北調)、海水淡化等舉措。30.【環境保護】“青海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是我國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第十一個國家級綜合試驗區。圖23甲為“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分布略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甲乙圖23(1)從圖示信息看,三江源地區屬于生態相對脆弱的地區,其生態脆弱的原因有哪些?▲(2分)(2)三江源地區存在的環境問題有哪些?▲、▲。(2分)(3)圖23中乙是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問題形成的一般過程,其中①、②的含義分別是▲、▲。(2分)(4)簡述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的具體措施。▲。(4分)參考答案:(1)高寒缺氧
物種稀少(2分)(2)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2分)(3)生活能源缺乏過度放牧(2分)(4)規定合理的載畜量,實行劃區管理、定期輪牧、輪流打草制度;加強人工草場建設,減輕天然草場壓力、恢復草地植被;改變生活用能方式,減少植被破壞;加強管理,嚴禁濫采濫伐;加強鼠害防治;工程建設的同時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大宣傳力度,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等。(任答4點,得4分)
三、綜合題(共38分)31.從美國紐約爆發的金融危機正席卷全球,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紐約所在的北美局部地區示意圖材料二:2008年11月14日至15日,溫家寶總理到廣東調研,在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等地深入中小企業調查研究,同企業負責人、科技人員和一線工人親切交談,了解情況,傾聽意見建議。溫家寶在考察中強調,面對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要堅定信心,團結一致,共克時艱。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珠三角就一定會有更加光明的未來!材料三
中國千萬民工返鄉拉響經濟警報,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中國沿海地區不少工廠停工,近千萬民工提前返鄉。(1)紐約所在的美國東北部地區最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是什么?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因金融海嘯對中國出口影響最大的地區和在這次金融海嘯中中國遭受損失最大的企業類型分別是
1美國和西歐
2韓國和日本
3俄羅斯和中亞
4非洲和拉丁美洲
5能源密集型
6資金密集型
7技術密集型
8勞動密集型
A.26
B.37
C.45
D.18(3)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分析目前珠三角地區企業發展困難的原因。(4)下列可以作為我國珠三角應對這次危機的措施有(
)A.國家政策的支持
B.提高自我創新能力,大力發展企業的核心技術
C.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資源密集型工業
D.完善交通網,加大產品的出口量參考答案:(1)乳畜業
緯度高,生長期短,不適宜種植糧食作物,但適宜牧草生長,牧草資源豐富:城市人口多,乳畜產品需求量大。(2)D(3)外因:由于國外經濟受金融海嘯影響,經濟發展速度變緩導致需求量下降,訂單減少影響本區工廠生產;近年來工業原料、價格、用地成本及勞動力工資的上漲造成企業成本上升;近年能源價格上漲造成企業運輸成本的上升;內因:本區企業多為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產品銷售依賴國外市場,附加值低;企業的市場開拓能力、產品研發、創新能力不足;處于產業鏈上價值較低的加工環節,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弱。(4)AB32.讀下面左圖“區域輪廓圖”和右圖“某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1)圖中A、B、C三地與右圖所示氣候特征一致的是________地,簡單概括其降水特點并分析其成因。(2)對比左圖中A地與C地氣候特征的主要差異。參考答案:(1)B(2分)特點:降水總量豐富,(2分)冬季降水多于夏季(2分)成因:島國氣候受海洋影響較大降水豐富;(1分)冬季B位于途經日本海海面的西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多。而夏季B位于東南季風的背風坡,降水偏少;(2分)沿岸暖流的影響(1分)(2)A地比C地海洋性強,(1分)氣溫年較差較小、降水總量多且較為均勻。(3分)(本題也可從“C地比A地大陸性強”方面作答)
【知識點】本題考查氣候特征分析。解析:(1)本題考查氣候類型判斷及降水影響因素分析。降水影響因素包括: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人類活動等。圖中A、B、C三地都是季風性氣候,A、B兩地靠近海洋,所以其海洋性更強。但B地冬季受到大湖效應的影響,降水較多,即冬季B位于途經日本海海面的西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多。夏季時候則位于東南季風的背風坡,降水偏少;B地受日本暖流影響,降水也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報表合同樣本
- 加工授權合同樣本
- 綠化項目宣傳推廣合同
- 醫院共同投資合同標準文本
- app技術維護合同標準文本
- 勞務用工合同樣本復制
- 筆譯行業的勞動合同分析
- epc綠化項目合同標準文本
- 加工制作合同樣本樣本
- 2024年漢中市南鄭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級第二次調研考試地理試卷(含標準答案)
- 四年級下冊《心理健康教育》全冊教案
- 自愿離婚的協議范本5篇
- 商業運營服務合作協議
- 員工心理健康關懷與支持措施試題及答案
- 2025書畫藝術品交易合同范本
- 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25)解讀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考試范圍:第7~9章) (含解析)
- 安全生產“反三違”學習培訓
- 網球裁判考試試題及答案
- 能源儲備體系建設-深度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