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層地下停車庫設計 II目錄摘要 PAGEREFToc341362363\hIIIAbstract PAGEREFToc341362364\hIII引言 PAGEREFToc341362365\h5一、現狀分析 PAGEREFToc341362366\h61.1停車取車麻煩 PAGEREFToc341362367\h61.2收取費用較高 PAGEREFToc341362368\h71.3動靜交通結合 PAGEREFToc341362369\h7二、總體規劃及設計要點 PAGEREFToc341362370\h82.1總體規劃 PAGEREFToc341362371\h82.2設計要點 PAGEREFToc341362372\h9三、地下汽車庫的技術設計 PAGEREFToc341362373\h113.1平面布置 PAGEREFToc341362374\h113.2剖面設計 PAGEREFToc341362375\h133.3出入口設計 PAGEREFToc341362376\h143.4坡道 PAGEREFToc341362377\h143.5層高設計 PAGEREFToc341362378\h163.6消防、通風排煙和排水系統 PAGEREFToc341362379\h16四、地下停車庫的建筑藝術設計 PAGEREFToc341362380\h174.1與綠化的結合 PAGEREFToc341362381\h174.2色彩、色調 PAGEREFToc341362382\h184.3燈光布置 PAGEREFToc341362383\h184.4消除地下空間不良的心理影響 PAGEREFToc341362384\h19五、地下停車庫建設的幾點建議 PAGEREFToc341362385\h195.1加強對停車庫的管理,提高停車庫利用率 PAGEREFToc341362386\h195.2綜合各種措施,降低停車庫費用 PAGEREFToc341362387\h205.3動態交通、靜態交通的柔性連接 PAGEREFToc341362388\h20六、地下停車庫的展望 20參考文獻 PAGEREFToc341362390\h22
二層地下停車庫設計說明摘要針對隨著私人汽車擁有量增加而產生的大量停車問題,就地下車庫的整體規劃、出入口、坡道以及停車場的未來發展趨勢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以科學規劃,合理利用地下空間解決停車難題。關鍵詞:地下停車場,規劃設計,坡道AbstractAimingattheparkingproblemscausedbytheincreaseofprivatecars,thepaperdiscussesaboutthecomprehensiveplanoftheundergroundparkinglot,entryandexit,sloperampandfutureoftheparkinglotandsoon,soastosolvetheparkingproblemsbyscientificplanandreasonableusingoftheundergroundspace.Keywords:undergroundparkinglot,planningandprogramming,sloperamp
二層地下停車庫設計 15/21引言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的數量在大幅增加,停車難問題已經成為越來越突出的大問題。越來越多住宅小區內的綠地和道路被汽車占據,嚴重影響了小區內居民的居住環境。因此,重視和解決這一矛盾成為目前住宅小區規劃和設計中的當務之急。正如城市發展規劃大師們所說的那樣:“19世紀是橋的世紀,20世紀是高層建筑的世紀,未來的21世紀則是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的世紀。”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國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對居住和出行條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與地下空間開發產生了必然聯系,這一點也引起了我國城市規劃和建設者的高度重視。由于我國私人汽車保有量的逐年增加,許多城市活動高度活躍的地方提供停車場的能力早已遠在最低需要能力以下,而停車的要求繼續增長,致使上海、深圳等地平均每3輛車有一個車位。這使大片的綠地和社區道路夜間被越來越多的小汽車占據,傳統寧靜的環境受到破壞,也破壞了原有的人文景觀,于是人們不得不考慮利用地下空間停放私人小汽車問題,在高層建筑、城市廣場、居住小區的地下,修建一層或多層地下停車庫,以解決大量停車的問題勢在必行。目前,由于我國城市用地緊張,人口密度大,國內的住宅小區建筑密度一般都較大,靠發展單一的地面停車或地上多層停車庫已經不是最佳的方案。在不增加地面建筑密度和不減少地面綠化面積的前提下,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逐漸出現了單層地面車庫、雙層地面車庫、底層架空汽車庫、半地下車庫、地下車庫、多層車庫和綜合車庫等多種形式的車庫。其中,地下車庫既可以獲得大量的停車位,減少車輛進出對小區住戶的影響,又可節約小區用地,改善小區綠化環境,還可以利用地下車庫作為小區的人防工程,合理布置配電室、水池等小區配套設施。針對這一課題,本文想就地下車庫的整體規劃、平面布置、剖面設計、出入口、坡道、消防通風和排水系統以及停車場的未來發展趨勢等幾個方面作一些探討。
一、現狀分析前些年建成的居住小區大多采用地面停車場或小區內路邊停車的形式,由于當時居民擁有汽車量有限,尚能滿足停車要求。隨著私有汽車數量逐步增加,原有小區設計已不能滿足停車要求,小區內車輛占道或占用綠地的情況屢見不鮮,導致小區內管理困難、環境惡化。針對我國城市用地緊張、人口數量密度大,國內的居住小區建筑密度也較大的特點,單一發展地面停車或地上多層汽車庫不是最佳方案,合理地設計建造居住小區地下汽車庫既可以獲得大量的停車位,也可減小車輛對地面的干擾,最大限度地把寶貴的地面面積用作區內的綠化、改善居住小區環境質量。再者,在大中城市可以把地下汽車庫與人防工程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把原本使用率較低的人防空間合理地利用起來,達到平戰結合的目的。借鑒國外發展經驗,地下汽車庫是解決城市停車問題的最佳方式。我們在實際工程中,已有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經驗,鄭州市的一些已建或在建的小區也都采用全部地下的停車方式,創造了較佳的使用效益和環境效益。比如鄭州的廣匯星城小區、杏灣城小區、以及御鑫城小區等。地下停車場存在的若干問題在經濟飛速發展,車子日益增加的今天,大力建設地下停車場緩解地面停車場壓力無疑是正確的,同時亦是趨勢所在。那為何有那么多車沒有地方停,偏偏地下停車場又停不滿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大家深思。在分析上述現象的基礎上,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存在以下三個問題:1.1停車取車麻煩有的地下停車場由于設計或布局以及其他一些客觀原因,可能導致停車,取車都要走很長一段路,許多司機因為怕麻煩而不愿意進地下停車場。久而久之,在很多司機的頭腦里就形成這樣一種觀念:地下停車場不適合停車,進出太煩。例如,在鄭州的許多地下停車場注有醒目的標志,但就是沒有人去,偌大的停車場顯得空蕩蕩的。另外,一些城市的地下停車場并沒有像鄭州的許多地下停車場那樣注有醒目的標志,更沒有系統的路標引導,它直接導致許多外地來的,甚至本地人都不知道其位置所在。這個也是被一些城市所忽略的問題。1.2收取費用較高在一些城市,地下停車場的停車費用比地面停車場收費還貴。例如:經過對北京30余處停車場的收費調查,結果發現地上、地下停車場收費相差懸殊。地上停車場每小時收費多為2元甚至1元,而地下停車場則通常是5元(表格1為2023年11月北京部分停車場價位表)。1.3動靜交通結合連接問題可能是導致地下停車場少人問津的主要原因之一。試想,若停車場的規劃沒有和交通組織結合好,會引起一系列問題。比如,有的停車場就設立在路邊,這就存在易進難出的問題,嚴重影響道路上交通流的有序暢通。這樣,在地下停車場停車對所有人來說是一種負擔,那么自然停車的人很少。尤其是在城市的商業中心地區,那里的交通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因為城市商業中心地區是城市物流、人流匯集的核心地區,交通出行總量大、密集度高。商業區內部及其周圍地區人車混雜、交通阻塞、停車位緊缺等現象經常發生。對商業區進行科學合理的交通規劃與管理,不僅可以改善商業中心地區乃至整個城市的交通狀況,而且對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提高人們生活質量也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對商業中心地區車流、人流、物流及地下停車場動靜交通結合的研究將成為城市問題研究中的一個熱點問題。二、總體規劃及設計要點2.1總體規劃目前我國地下車庫最常見的形式是附建于多層住宅下的地下或半地下結構,這種形式的地下車庫,由于住宅較密的柱結構控網,常常把停車庫分隔成零散的片區,停車效益大大降低,庫內車道也不易簡潔通暢,且占用大量可居住空間,不易人車分離而造成相互干擾、環境污染甚至交通安全問題;同時在未來停車庫的發展過程中,其必然逐漸向大型化、社會化、高科技化方向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小區的設計往往都體現著人性化這一思想,幾乎所有新建和在建的小區都會有大面積的綠地社區,因此可以考慮在不影響其上部功能的前提下,開發利用綠地地下空間為停車場。開發利用綠地地下空間作為停車場可高效利用土地,在綠化量增加的同時增加停車面積以節約用地。地下停車場的上覆土層可以滿足綠化的要求,車庫局部可以開通多種形式的通風采光井,并搭配合理的建筑形體,與整個綠地融為一體,構成功能齊全且環境優美的居住區環境。地下停車場的面積定額指標應以未來城市居住區家庭擁有小汽車數量的統計、預測得到。小區地下車庫的布置必須同小區的總體規劃相協調,同小區的道路規劃、綠化布置及建筑物的布置統一考慮。目前,小區地下車庫在規劃布置方面有以下兩種常見的做法:(1)高層住宅布置密集的住宅小區,由于基礎埋深較大,需考慮在結構上合理布置地下室,把高層建筑物的地下室作為小區地下車庫的一部分或全部。(2)對于以多層或低層住宅為主,容積率相對較低的小區,較為常用的方法為設置單建的集中停放地下車庫。具體方法為:一是把上部住宅樓盡可能地沿周邊布置,在小區中央形成一片空地,下部作為小區停車庫,地面上則可以規劃成小區花園;二是適當地把住宅樓多棟規劃,提高小區空地的完整性,規劃布置分散的地下車庫。集中布置的地下車庫,其優點是:容量大、利用率高,相對造價便宜;缺點是:車庫位置布置集中,造成人員步行距離增加。分散布置的地下車庫,其優點是:車庫容量相對較小,但是布置相對靈活,無需在大片空地集中布置,設計要求較低,施工難度小,而且人員步行距離近,使用方便;缺點是:地面道路布置與行車通道組織相對復雜,車庫管理難度加大,同時在小區綠化規劃方面受到了一定影響。2.2設計要點1.是否設人防:地下汽車庫宜結合人防設計,即在平時作為汽車庫使用,而在戰時則作為人員、物資的掩蔽場所——人防,這就叫做平戰結合。一般城市規劃都對有人防配建面積比例的規定,可以說是強制的。如果投資者不愿意建造人防,也可以繳納一定費用,由政府易地再建。所以我們看到有些小區的地下車庫是設計有人防設施的,而有的則沒有。2.確定規模:通常我們設計的車庫屬于“中型”(51~300輛),有時也會有大型(301~500輛)的地下汽車庫,即:停車間室內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過該層車庫凈高一半的汽車庫。3.確定坡道:進入地下汽車庫需要有坡道,坡道可以是直線的、曲線的或二者的結合。坡道設計的重點是確定坡道的位置,數量。大中型汽車庫的庫址,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2個。即:一般設計兩個出入口就夠了。汽車庫的汽車出入口寬度,單車行駛時不宜小于3.50m,雙車行駛時不宜小于6.00m。但兩個出入口距離不可過近(各汽車出入口之間的凈距應大于15m,否則按一個出入口計)。規范又規定:汽車疏散坡道的寬度不應小于4m,雙車道不宜小于7m,因此干脆汽車坡道就設計為4米或7米。4.其他數據:汽車轉彎半徑按6米設計,此為小型車轉彎半徑。汽車庫室內最小凈高應:>2.20米(微型車、小型車)。我們通常的車庫以微型、小型車庫。5.汽車庫的防火:主要是防火分區的問題,汽車庫應設防火墻劃分防火分區。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地下汽車庫為2023平方米。如果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則可翻倍,即:4000平方米。規范規定:Ⅰ、Ⅱ、Ⅲ類地上汽車庫、停車數超過10輛的地下汽車庫、機械式立體汽車庫或復式汽車庫以及采用垂直升降梯作汽車疏散出口的汽車庫、Ⅰ類修車庫,均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因此地下車庫的防火分區面積只能是4000平方米。因此在排完車庫的平面后,需要進行防火分區的劃分。劃分完防火分區,馬上就是人員安全出口的設置。規范規定:汽車庫、修車庫的每個防火分區內,其人員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規范同時規定:汽車庫、修車庫的人員安全出口和汽車疏散出口應分開設置。也就是說:汽車坡道不能作為人員疏散。因此,每個防火分區設兩個封閉樓梯間上到地面上去。(樓梯間出地面后,要注意造型設計,作為景觀小品)。疏散樓梯的寬度不應小于1.1m,即兩股人流。樓梯間盡量分散布置,因為汽車庫室內最遠工作地點至樓梯間的距離不應超過45m,當設有自動滅火系統時,其距離不應超過60m。(這一點,一般來說問題不大,這個距離還是比較寬松的)。汽車疏散出口不應少于兩個,因此就是那兩個坡道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汽車疏散坡道為雙車道停車數少于100輛的地下汽車庫,設一個疏散口就夠了。6.停車位(垂直式停車)2.4X5.3米,車擋位置1.2米。如果是微型車2.2X4米,摩托車1.5X2米。微型車、摩托車折算成停車位的系數分別為0.7和0.4。7.《規范》總平面設計要求:7.1特大、大、中型汽車庫總平面應按功能分區,由管理區、車庫區、輔助設施區及道路、綠化等組成,并應符合下列規定:管理區應有行政管理室、調度室、門衛室及回車場。車庫區應有室外停車場及車輪清洗處等設施。輔助設施區應有保養、洗車、配電、水泵等設施。庫址內車行道與人行道應嚴格分離,消防車道必須暢通。庫址綠化率不應低于30%,庫址內噪聲源周圍應設隔聲綠化帶等綠化設施。7.2總平面布局的功能分區應合理,交通組織應安全短捷,環境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城市容貌標準》CJ16的規定。7.3總平面布局、防火間距、消防車道、安全疏散、安全照明、消防給水及電氣等規劃建設,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的規定。7.4大中型汽車庫的庫址,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2個;特大型汽車庫庫址,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個,并應設置人流專用出入口。各汽車出入口之間的凈距應大于15m。出入口的寬度,雙向行駛時不應小于7m,單向行駛時不應小于5m。7.5公用汽車庫的庫址,當需設置辦理車輛出入手續的出入口時應設候車道。候車道的寬度不應小于3m,長度可按辦理出入手續時需停留車輛的數量確定。但不應小于2輛,每輛車候車道長度應按5m計算。7.6附設于專用單位用地范圍內的專用汽車庫,其停車位數大于10個,且車輛出入必須通過主體建筑人流的主出入口時,該處應設置候車道,候車數量可按停車車位數的1/10計算。7.7特大、大、中型汽車庫的庫址出入口應設于城市次干道,不應直接與主干道連接。7.8庫址車輛出入口與城市人行過街天橋、地道、橋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離應大于50m;距離道路交叉口應大于80m。7.9汽車庫周圍的道路、廣場地坪應采用剛性結構,并有良好的排水系統,地坪坡度不應小于0.5%。7.10地下汽車庫的排風口應設于下風向,排風口不應朝向鄰近建筑物和公共活動場所,排風口離室外地坪高度應大于2.5m,并應作消聲處理。三、地下汽車庫的技術設計3.1平面布置汽車庫的平面布置內容包含車道和停車位的布置、柱網的確定、以及地下室其他功能部分的布置等方面。由于居住小區的地下汽車庫常常不僅僅只有停車一個使用功能,有時要作地下人防,經常還要布置水、電、通風等設備機房,平面布置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化不利為有利。比如,可以利用汽車庫內無法利用的邊角位置,作機房或人防建筑等,而把柱網跨度較大且規整的區域用作停車用途,兩者合理匹配以取得地下室最佳使用效益。首先應根據小區住戶擁有車型的情況來合理確定。一般而言,居住小區地下汽車庫停放車輛按小型車設計。依規范其尺寸為:4.8m長×1.8m寬×2.0m高。據此停車位尺寸應為5.0~6.0m(長)×2.5~3.0(m)寬,車庫車道的寬度及轉彎半徑也應據此數據進行設計。車輛在汽車庫內的停放方式對汽車庫的使用及面積指標影響一般可分為三種基本方式,如圖1所示:(1)順向停放(前進停車,前進出車)。這是一種非常方便、安全的進出方式,但是每臺汽車的平均占用面積較大,對于狹長的過道式空間比較合適。(2)斜向停放(后退停車,前進出車)。這種停放方式最大優點是進車與出車都比較方便,且面積(包含車道部分)相對順向停車比較節省,然而地下柱網不利于汽車停放而且柱間停放令停車位左右各有一處三角形的面積無法使用。此種方式多用于地上停車場停車。(3)垂直停放(后退停車前進出車)。這是國內采取較多的一種方法,也是停車效率最高的一種方式,缺點是需滿足汽車進出轉彎半徑,因而車道寬度要求大,一般6m以上。在實際工程中,我們優先選擇此種方式,在條件限制時,選擇其它兩種。柱網布置應注意以下幾點:①保證足夠的行車、停車空間,避免車輛的碰撞損壞;②留有一定的使用靈活性;③結構合理性和經濟性;④減少不可利用面積;⑤盡可能統一柱網尺寸。柱距宜為6×8m(柱間停兩輛車)或8×8m(柱間停三輛車)。車道布置以路線便捷、進出方便為原則,避免交叉與逆行。大型車庫,應盡量設環形車道。入口坡道可以是直線、曲線或二者結合,其坡度依規范設計,其位置確定既要近便,又要利于汽車安全疏散。對于汽車庫的汽車出入口寬度,《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中規定:單車行駛時不宜小于3.5m,雙車行駛時不宜小于6.0m,但兩個出入口距離不可過近(各汽車出入口之間的凈距應大于15m)。而《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規定:汽車疏散坡道的寬度不應小于4m,雙車道不宜小于7m,因此一般汽車坡道就設計為4m或7m。本次課程設計,具體參數:(1)對象:二層地下停車庫;(2)容量:400輛;(3)設計車型:小型車;(4)車輛停放方式:垂直停放;(5)車輛進出車位方式:后退停車前進出車;(6)單位停車面積:為6.0m(長)×3.0(m)寬=18(平方米);(7)通道寬:10m;(8)車庫車道的寬度:雙車道7m;(9)轉彎半徑:7m;(10)平曲線半徑:7m;(11)曲線坡道縱坡:7.1%(<12%規范);(12)車庫總面積:S=3*100*22*2=19800(平方米)。3.2剖面設計居住小區地下汽車庫由于停放種類比較單一,可以確定一個合理的凈高尺寸。對于普通汽車庫,車庫一般凈高控制在2.2m以上,加上鋪設通風、消防設備管道的空間要求汽車庫的凈空應在2.8m以上。加上普通8m跨的結構梁高為0.7~0.8m高,因此地下車庫的層高一般在3.5~3.6m。高層居住小區的地下室常常與各種機房結合在一起進行設計,變配電、空調機房的凈高一般都在4m以上,應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間來滿足兩種不同層高要求的功能。一種方法是降低機房部分地標高,這種情況必須做好機房的集、排水構造措施;另一種方法則是在有上部建筑的平面位置設置地下室機房;再就是提高首層的標高(見圖2)。3.3出入口設計不少設計者認為,出入口只要滿足方便快捷的使用要求基本上算是達到了設計要求,其實不然,和其他地下工程一樣,地下車庫出入口的規劃設計,必須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優化空間環境、創造美好居住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為目標,避免人們進入地下空間時的種種不良心理因素和各種不便,同時要利于通風采光,進行各方面的綜合考慮,方可推出理想的設計方案。按照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要求,停車數少于50輛或停車數少于100輛,且汽車疏散坡道為雙車道的地下汽車庫,可只設1個汽車出入口。汽車出入口應選擇距小區主要出入口較近,易于辨認到達,且對行人影響較小的位置設置。而對于大型住宅小區的地下停車庫,多個汽車出入口宜分散布置,這樣既利于汽車的安全疏散,又便于小區內不同位置車輛以最近的距離到達車庫出入口,減少住宅小區的地面車流量,渠化交通。而對于住宅小區人員出入口的設計數目,往往根據實際經驗多于規范上的規定,主要是為了方便小區各棟居民到達地下車庫,發生意外事故及戰時便于疏散人群;另外,應至少有一個人員出入口直接通向室外空地,以防緊急情況(如地震、核襲擊)時使用。出入口在設計時,還應考慮當地的水文、氣象條件,設置遮陽避雨設施。3.4坡道對于自走式地下停車庫,坡道是主要的垂直運輸設施,也是通往地面的唯一渠道。坡道不但在停車庫的面積、空間、造價等方面都占有相當的比重,而且技術要求比較高,對停車庫的使用效率和安全運行都有較大影響。坡道設計的主要技術指標包括合理選定坡道寬度、坡道類型、確定數量和位置、確定適當的坡度以及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等。坡道式停車庫一般會占用較多的地下使用空間,其布置對整個建筑的結構受力情況有很大影響。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可以不設置坡道,而改為采用一套靠自動化系統監控的機械提升設備,應用到大型高效的停車場中,這樣,既可以節省空間,又可以安全高效的使車庫得到利用。3.4.1不少實際設計工程中,好多能設一個單車道出口設成雙車道出口;或能設兩個“單車道”出口設成兩個“雙車道”出入口,人為增加車庫面積。產生原因還是對車庫設計防火規范中關于出入口的設置要求,理解不當。結合國家《汽防規》和《汽設規》對出入口數量及寬度的基本要求,總結如下:(1)停車數小于等于50輛的地下汽車庫,可設一個單車道坡道。(2)停車數50~100輛的地下汽車庫,可設一個雙車道坡道。(3)停車數大于100~500輛地下停車庫,可設兩個單車道坡道。(4)停車數大于500輛地下停車庫,可設三個以上單車道坡道。以上只是國家規范的要求,還有一個使用的要求,規范并沒有提到。如果是收費停車場,人工收費一輛車需要20秒,1分鐘過3輛車,1小時180輛車。要是采用刷卡式管理,一輛車12秒,1小時最多可通過300輛。考慮到實際上不會100%的車輛都在高峰期進出,如考慮到高峰時(居住區地下車庫)按70%計算通過量,可以考慮到430輛車兩個出入口。要是還想提高坡道通過量,可以采取一個單車道對應2~3個收費口來解決(等于把單車道做成了雙車道)。這樣做,既可以解決汽車出入口多管理不方便,減少汽車出入口對外部道路交叉影響,又能節約車庫公攤面積、增加地面綠化。3.4.1汽車坡道設計出入口汽車坡道最小凈寬度,《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下簡稱《汽設規》)規定,小型車(如無特殊說明下均以小型車為例),單車行駛3.5m,雙車行駛6.0m。《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下簡稱《汽防規》)規定,汽車坡道的疏散寬度單行4.0m,雙行7.0m。因此,汽車坡道最小寬度,取上限,單車道不小于4.0m,雙車道約為7.0m為宜。曲線坡道還應滿足小型車轉彎半徑不小于6.0m的要求。通過計算得知,曲線坡道內徑最小約為4.0m,舒適內徑約為5.5m~6m。平面設計中因曲線坡道對駕車司機視線有影響,所以應盡量多采用直線坡道,少采用曲線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線和曲線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關系,不應有折線。曲線坡道還應在橫向設計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車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適性。超高設計要明確外環高,內環低,是由外環坡向內環。汽車坡道最小凈高《汽設規》規定不小于2.2m。因地下汽車庫內經常設有換熱站房、消防水泵房、變配電站等設備用房,汽車坡道同時會兼做設備用房設備安裝進出口,所以此時設計凈高應大于2.5m為宜。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及其取得的成果必將越來越多的引入到地下停車庫的設計規劃之中。首先是自動監控智能系統在車庫管理中的應用。再者,地下停車場是車輛比較集中的地方,因此污染也比較嚴重,機動車輛排放物所含有害成分包括CO,CO2,NO,HCHO,空中傳播的Pb和SO2,目前一般采用通風稀釋的方法,間接把污染物排放到了大氣之中;未來的設計中,將在補給地下車庫新鮮空氣的基礎上,采用集氣系統,把受污染的空氣進行集中凈化,使小區及車庫周圍的環境得到有效的保護,做到真正的環保設計。3.5層高設計車庫層高(不考慮人防設計)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牽涉的專業多,影響的因數也多,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結構上考慮結構梁的影響,車庫最大柱距在8m左右(停三輛車),考慮最不利荷載(消防車),結構梁一般在900mm~1000mm左右。其次,自動噴淋系統必不可少,干管150mm~200mm,加上噴淋頭支管,占凈空約250mm~300mm。防排煙及誘導風機,根據《汽防規》規定,面積超過2023m2的地下汽車庫應設置機械排煙系統。現在小區內地下車庫面積小則1~2萬m2,多則幾萬m2,如設置機械排煙系統,干管截面高度則可以達到400mm~700mm高,在北方地區還因考慮換熱站到各個住宅樓的干管,也需要敷設在車庫頂,還需要考慮管道保溫厚度,和自動噴淋系統會交叉干擾。另外,配電室到各個住宅樓配電橋架也有高度不小于2.5m的要求。綜合各方面,按停車位凈高2.2m考慮,地下室層高應在3.8m~4.5m。3.6消防、通風排煙和排水系統在地下停車庫中,由于行駛和停放的車輛都帶有一定數量的燃油,因而發生火災的可能性較大,且一旦發生,很難撲救。特別是自走式的地下停車庫,更應確保安全。針對停車庫發生火災的原因和地下環境的特點,應從建筑布置和設備上為防火與滅火創造條件。根據GB50067-9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規定,iv類地下車庫按中危險級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室內外消火栓系統,并設水泵接合器;還規定“iv類地下汽車庫、iv類修車庫宜設置泡沫噴淋滅火系統”。因此當地下車庫面積大、車輛多時,為了保證安全,減少損失,宜設置泡沫噴淋滅火系統。對地下車庫來說,通風的目的是把汽車開動時尾氣中的污染物濃度稀釋到允許的范圍內。因此,地下車庫通風系統的設計中,重要的一環就是確定通風量。由于車輛排放的廢氣小部分輕于空氣,大部分重于空氣,停車場排風分兩部分,上部排除1/3,下部排除2/3,排風系統上需設置上部和下部排風口。地下停車場送風方法有兩種:利用車道自然補風和設置機械進風的送風方式,應盡量利用車道補風。消防排煙應采用合用系統。平時運行機械排風功能,火災時啟動機械排煙構件,關閉下部排風系統,從而實現消防排煙。地下車庫的排水主要包括地下車庫出入口露天部分匯集的雨水、沖洗車庫地面的排水、火災時室內消火栓和自動噴淋系統的排水及地下衛生間的生活污水等。一般這些廢水不能自流排入市政排水管網,須設置排水明溝、地漏、集水坑,以收集廢水,設置潛水排污泵提升排出。四、地下停車庫的建筑藝術設計居住區地下停車屬功能單一的設施,人們往往只注意其功能技術要求而忽視其建筑藝術美方面的要求。隨著生活質量提高,對建筑美的精神要求也在提高。駕車住戶基本上每天都要使用同一個地下汽車庫多次,賞心悅目的建筑環境肯定有助于他們建立和保持對優良居住環境的認同。4.1與綠化的結合設立居住小區地下汽車庫后,可以把大量的停車空間移入地下,而小區的地面可以用作綠化,提高小區的環境質量。居住小區地下汽車庫由于總平面布局的需要、一般都布置在小區內較完整大塊的空曠場地內。地下汽車庫的頂板上部可作覆土、形成小區的中心綠化花園。鑒于結構荷載的限制,覆土平均厚度宜在50cm左右,對于這個覆土厚度,只適應種植小型灌木和鋪植草皮。但一個尺寸較大的小區中心花園應有一定數量的大型喬木。對于這一矛盾的解決可以采用局部加厚覆土形成小土丘或設置花壇加大覆土厚度等方法;也可局部降低車庫頂板標高,形成覆土坑,但這種方法要設覆土坑獨立排水系統(見圖3)。圖3地下汽車庫屋頂覆土的三種方式與居住小區地下汽車庫結合設計的小區地面綠化還包括對地下室所需的一些通風、采光等地面設施的建筑處理,把這些純功能的設施設計成可供觀賞的建筑小品。4.2色彩、色調總的來說,由于地下室照明較弱,地下汽車庫的室內色調宜采用較明亮的淺色調,避免使用灰色調或藍色調。由于地下汽車庫的空間比較單調且易迷失方向,所以在適當的部位涂刷一些較鮮艷的顏色和圖案有助于提高地下空間的趣味性,既可減少人在其中的壓抑感覺,不同部位的不同的色彩和圖案又可以讓人確立明確的方位感,特別是在一個大型地下汽車庫設有多個出入口時,很容易使人找到離自己居住的住宅樓最近的出入口。一種較成功的設計方法就是在一個停車區域內局部設計一個特定的圖案,讓停車或取車的人很容易找到他們要找的停車位置。4.3燈光布置除滿足規范所規定的基本照度要求外,居住小區地下汽車庫局部的照明可作適當的調整以滿足特殊的需要,如主車道上方照度增大,并標示車道方向。適當的照明布置可以起到引導作用,在設計上應重視這一因素,讓駕車人士對車道的流線不會產生錯誤的理解,避免因此造成的不便與事故。在車庫的各出入口處可適當地加大照明亮度,既可起到引導作用,又可減弱從室內到室外或從室外進入室內的眩目效應。4.4消除地下空間不良的心理影響地下空間往往給人陰森封閉、壓抑等不良印象,由此產生不安全的慣性感覺。對于住戶須每天使用的居住小區地下汽車庫,消除這些不良的心理影響是建筑設計中必須考慮的問題。我們可以在地下車庫的地面出入口處采取適當的設計手法,如擴大出入口尺度、減少進入地下室的強烈感受,并適當地在出入口處把地面綠化向地下空間延伸,盡量把室外自然的陽光、空氣引入室內,消除人的封閉感和壓抑感(見圖4)。圖4幾種水平進入地下建筑的方式可以消除人的封閉感和壓抑感五、地下停車庫建設的幾點建議5.1加強對停車庫的管理,提高停車庫利用率先進的停車場信息管理系統應實現停車引導、停車狀態監控和停車位統計分析等功能。以王府井地下停車場為例:該停車場完全按照國際標準建設,其設施、設備、管理與國際同步,司機只需將車開進地面車庫,下車后管理員操作計算機,升降機就會按照計算機的指令自動將車下降到地下車庫,再沿軌道進入指定車位,停車全過程司機可以在操作室看得一清二楚,免去了新手怕進地下停車場的難題,同時也省去了停車要來回走路的問題。地下停車場若采用類似系統,不愁沒有人來停車。當然,先進的技術成本是很高的,它會提高收費,這就需要我們采用別的措施來降低整體費用。5.2綜合各種措施,降低停車庫費用在一些城市何以地下停車場的收費會比地面停車場高呢?原因很多,通常建設一個地下停車場的成本比建筑一個多層地面停車場高30%至40%,這還不包括日后的保養費和維修費,所以收費自然要高一些。由于地下停車場無法獲得足夠的光線,照明系統必須日夜開著,這也在無形中增加了操作成本。同時,地下停車場需要很多額外的機械系統才可以正常操作。這包括排水的水泵系統、通風系統、更嚴謹的防火系統等,間接提高了地下停車場的建筑成本和保養費。那么怎樣來降低其費用呢?其實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建筑師只要在設計上稍微動腦筋,地下停車場的成本是可以降低的,而如果有關部門也愿意承擔一些增加的成本,地下停車場的收費就不愁會高于地面的了。目前在地下停車場設計中流行采納一種一半在地面,一半在地底的設計。這種設計可以解決建筑成本、操作成本等問題。這類地下停車場建筑在建筑物底下,但是不完全深埋并封閉在地底,四面都有洞口或縫讓光線和空氣進入停車場。許多地方都可以采用這樣的停車場設計,而且只要有比地面下一層的深度,就可以提供足夠的停車位。如果停車場里空氣流通和有足夠的陽光,停車場里甚至可以栽種植物,增添生氣。這樣的設計也是為了要讓使用者的視線可以和外界接觸。在地底生活或路過的人不時接觸到陽光,感覺到外面的風在流動、在下雨,或者看見外界的事物,都可以去除完全被隔離的感覺。基于這個理由,建筑師設計地下停車場時可加蓋天井、開辟天窗等,以讓地下場所里活動的人也可以獲得天然的光線。5.3動態交通、靜態交通的柔性連接交通空間細分為動態交通和靜態交通。動態交通空間如地鐵、公路隧道、車行、人行橫道等;靜態交通空間這里是指地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的建設可以緩解地面停車場的擁擠現狀,但前提是地下停車場必須能夠出入順暢,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一般可在地下停車場與城市道路之間設置緩沖區,使車輛借助緩沖區來實現從城市快速交通到地下停車場慢速交通的轉換,也就是柔性連接。在商業區內部,通過合理布設停車場,確保方便高效的機動車停車位。另外,可結合地鐵車站修建地下停車場,以便于換乘地鐵到達城市中心區,有助于減輕城市中心區的交通壓力,既提高了地鐵利用率,又減輕了由汽車造成的公害,同時也解決了連接問題。六、地下停車庫的展望在21世紀,現代化城市建設對地下空間的需求將大量增加,地下空間將是人類工作、生活、娛樂的主要場所之一,地下空間資源必將得到大規模的合理開發。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協調人口、社會、環境和資源的關系,是中國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從世界范圍看,開發地下空間的主要動因在于緩解地面交通矛盾,具體措施如修建地下鐵路、地下公路、地下人行步道、地下停車場等。地下空間利用的對象地區,主要是指對象城市的土地必須高度利用的中心市區、成片開發地區。預定實施相當規模的開發和土地高度利用的地區、規劃建設地鐵和地下停車場等交通設施的地區以及地下交通網絡規劃建設的地區等。地下空間利用設施的重點,是以地下交通建設為中心,構成城市立體交通網絡;其次是人員地下活動空間的開發,以及地下供給處理設施的擴充和改造。相信通過科學的規劃、合理的布局和系統的管理,我們城市的地下停車場能夠不斷地緩解地面停車場的壓力,也將會有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地下停車場,最終使其成為停車的首要去處。還未使用的城市地下空間是有價值的,而其創造的空間在其已建后是極難以改變的,目前我國上海、北京等城市正在經歷舊城改造,向新型國際化大都市轉型的階段,合理、有序、有效的開發和利用地下空間,是節約土地資源,實現城市向三維空間發展的有效途徑。在21世紀的國民經濟建設中,我國的地下工程事業必將迎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代。
參考文獻:[1]高延齡.汽車運輸企業設計[M].人民交通出版社,2023;[2]高延齡.汽車運輸企業設計指導書[M].人民交通出版社,2023;[3]王耀斌,劉玉梅主編.汽車運輸企業設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23;[4]車庫建筑設計規范[S],JGJ100-2023.[5]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S],GB50067-2023.[6]車庫出入口汽車坡道精細化設計研究[J].管理觀察,2023,10.[7]如何使車庫設計經濟一些[J].建筑知識,2023,1.[8]陳茹等.地下汽車庫設計應考慮的問題[J].中國科技信息,2023,(8).[9]童林旭.地下建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10]沈志敏.地下空間室內設計的依據和特點[J].地下空間,1995,(1).
公司印章管理制度一、目的公司印章是公司對內對外行使權力的標志,也是公司名稱的法律體現,因此,必須對印章進行規范化、合理化的嚴格管理,以保證公司各項業務的正常運作,由公司指定專人負責管理。二、印章的種類公章,是按照政府規定,由主管部門批準刻制的代表公司權力的印章。專用章,為方便工作專門刻制的用于某種特定用途的印章,如:合同專用章、財務專用章、業務專用章、倉庫簽收章等。3、手章(簽名章),是以公司法人代表名字刻制的用于公務的印章。三、印章的管理規定印章指定專人負責保管和使用,保管印章的地方(桌、柜等)要牢固加鎖,印章使用后要及時收存。財務專用章由財務部負責保管,向銀行備案的印章,應由財務部會計、總經辦分別保管。3、印章要注意保養,防止碰撞,還要及時清洗,以保持印跡清晰。4、一般情況下不得將印章攜出公司外使用,如確實因工作所需,則應由印章管理員攜帶印章到場蓋章或監印。5、印章管理人員離職或調任時,須履行印章交接手續。四、公章刻制印章需本公司法人代表批準,并由印章管理專責人負責辦理刻制并啟用并交由專人進行保管。五、印章的使用使用任何的印章,需由相應負責人審核簽字。為方便工作,總經理可授權印章管理專責人審核一般性事務用印。用印前印章管理人員須認真審核,明確了解用印的內容和目的,確認符合用印的手續后,在用印登記簿上逐項登記,方可蓋章。3、對需要留存的材料,蓋印后應留存一份立卷歸檔。4、不得在空白憑證、便箋上蓋章。5、上報有關部門的文件資料,未經部門經理、總經理審簽,不得蓋章。6、以公司名義行文,未經總經理簽發,不得蓋章。7、按照合同會簽制度的規定,所有合同和協議在會簽手續齊全后方可蓋章。8、各印章管理人員如出差,應把印章移交有關人員,并辦理有關交接手續。六、印章管理人員的責任1、印章管理人員要與公司簽訂《印章管理責任書》,并在“印章管理制度”上簽名。2、印章管理人員不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微生物檢驗技師考試診斷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重點分析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協同工作的要素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考試各科試題及答案
- 突破瓶頸的證券從業資格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的科研與創新結合試題及答案
- 風險管理在財務中的角色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教育的發展改革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資格考試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學員必做的經典題目及試題及答案
- 院感試題100題及答案
- 急性冠脈綜合征診斷及治療課件
- 吹小號的天鵝試題及答案
- 數據庫開發 試題及答案
- GB/T 45434.3-2025中國標準時間第3部分:公報
- 2024年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北京市消防條例解讀
- 農業合作社管理與運營模式試題及答案
- Unit 4 Clothes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2025年版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 710205 大數據技術應用
- 2025年河南省鄭州市九年級中考一模數學試題 (原卷版+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