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大連液化氣儲配庫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1頁
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大連液化氣儲配庫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2頁
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大連液化氣儲配庫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3頁
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大連液化氣儲配庫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4頁
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大連液化氣儲配庫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總則--前言-PAGEI-前言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侖燃氣公司)是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批準,于2008年8月6日在國家工商局注冊成立的。昆侖燃氣公司主要業務范圍包括城市燃氣管網建設、城市燃氣輸配、天然氣與液化石油氣銷售以及售后服務等相關業務,承擔著中國石油所屬所有油田、煉化企業生產液化氣資源的經營銷售的主要任務。2009年10月成立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主要從事液化氣及城市燃氣的銷售。由于中國石油液化氣生產企業相對集中在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使得兩地區內的資源相對充裕,除滿足當地一部分需求外,部分資源必須通過鐵路、海運等方式輸往需求較大的西南、華中、華東、華南等地區。昆侖燃氣公司擬在現有港口中基礎條件最好的大連北良港建設一座一定規模的液化氣儲配庫,以保證東北液化氣過剩資源能及時外運,以及滿足華東、華南等地區對液化氣消費的需求,保證這些地區液化氣資源的穩定供給。通過本項目的建設,昆侖燃氣公司充分發揮中國石油的資源優勢、資金優勢和品牌優勢,積極快速拓展液化氣經營業務,對保證東北液化氣資源的分銷和生產企業的后路暢通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通過本項目的建成運營將東北地區煉化企業生產的液化氣運往華南、華東地區,對充分發揮上下游一體化經營的優勢,提高股份公司的競爭實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本次評價項目——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大連液化氣儲配庫項目選址于大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部北良工業園大連北良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良石化”)1#罐區內,主要從事液化氣的儲存,目前建設單位已取得了該項目的立項及土地使用手續。1總則1總則1.1評價原則及目的略。1.2編制依據1.2.1國家法規政策略。1.2.2地方法規政策略。1.2.3技術導則(1)HJ/T2.1-9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2)HJ/T2.2-9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3)HJ/T2.3-9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4)HJ/T2.4-1995《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5)HJ/T169-2004《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1.2.4其它相關文件依據(1)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009年10月);(2)項目初步設計(2010年4月);(3)大連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函“關于同意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大連液化氣儲配庫工程開展前期工作的函”(大發改能源函[2010]131號);(4)大連北良石化有限公司與建設單位簽訂的“關于大連北良港液化氣庫項目的框架協議”;(5)建設單位與沈陽環境科學研究院及大連市環境保護有限公司簽訂的委托書;(6)建設項目提供的其他相關技術資料。1.3環境功能區劃(1)大氣環境根據大政辦發[2005]42號文《關于調整大連市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區劃的通知》規定,本項目建設區域屬于二類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2)聲環境根據,本項目所在區域的噪聲功能區劃為3類功能區。1.4評價標準1.4.1環境質量標準(1)大氣本項目區域TSP、SO2、NO2的評價標準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二級標準;非甲烷總烴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周界外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2)噪聲本項目噪聲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3類區標準,即晝間65dB(A)、夜間55dB(A)。1.4.2污染物排放標準(1)廢水本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為員工生活污水、清洗地面廢水及切水罐分離出的含烴廢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經北良石化庫區生活污水管網,清洗地面廢水及切水罐分離出的含烴廢水經北良石化庫區含油污水管網排入北良石化污水處理站進行預處理,處理后的污水與生活污水均進入北良園區的污水處理站,處理達到中水標準后回用。故本項目生活污水排放應執行執行《遼寧省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21/1627-2008)中“排入污水處理廠的水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含烴廢水應執行北良石化污水處理站入口標準,北良石化污水處理站進出口水質標準。(2)噪聲施工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營運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3類區標準限值,即晝間65dB(A),夜間55dB(A)。(3)固體廢棄物及危險廢棄物執行《遼寧省工業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DB21-777-94)、《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89-2001)、《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5085.1/2/3/4/5/6/7-2007)、《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89-2001)。1.4.3風險評價標準(1)分析鑒別應用到的相應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GB5044-8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工業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行業標準《物質危險性標準》(《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附錄A.1中表1)。(2)評價標準根據項目存儲的危險化學品鑒別及事故類型分析,本項目危險事故類型主要是有毒氣體(液化氣,主要成分為丙烷)泄露,產生的有毒氣體擴散對人體的傷害作用。因此評價中選用了相關物質的致死濃度、半致死濃度、IDLH值、短時間允許接觸濃度限值等幾類臨界濃度作為評價標準。絕對致死濃度LC100:引起一組動物全部死亡的最低濃度。半致死濃度LC50:引起一組受試動物中半數動物死亡的濃度。急性危及生命和健康濃度IDLH:這個概念是由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健康協會,NationalInstituteofOccupationalSafety&Health)提出的。這種定義主要考慮急性暴露數據,基本不考慮慢性暴露數據。即空氣中使人無損傷(如眼刺激或肺刺激)逃逸時(30min)的最大毒物濃度(Ref.RiskManagementProgramGuidanceforOffsiteConsequenceAnalysis,USEPA)。目前,很多學者對以IDLH作為參考點,用IDLH計算最大允許或“安全”濃度的安全系數仍沒有達成一致意見。美國環保局定義自己的“警戒濃度級”為IDLH的1/10。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2002)中的短時間允許接觸濃度限值PC-STEL:一個工作日內,任何一次接觸不得超過的15min時間加權平均的容許接觸水平。評價中所預測主要物質的上述標準值見表1.4。表1.4主要物質的風險評價標準單位:mg/m3物質LC100LC50IDLH(生命和健康有立即危險的濃度)PC-STEL(工作場所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液化石油氣37801500注:液化氣的主要成分為丙烷。根據《環境評價數據手冊-有毒物質鑒定值》(化學工業出版社),ACGIN將丙烷劃為純窒息劑,其閾限值為5000ppm(9000mg/m3),故本項目液化氣風險評價標準參照丙烷執行。1.5評價等級與評價范圍根據建設項目的工程特點、排污特征及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功能,按照國家環境保護行業標準HJ/T2.1~2.3-93、HJ/T2.4-1995《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以及HJ/T169-2004《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中的有關規定,對該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等級劃分。1.5.1聲環境結合項目建設性質、噪聲源和周圍環境功能區特點,本項目噪聲環境影響評價等級定為三級。評價范圍控制在廠界外1m。1.5.2水環境本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為員工生活污水、清洗地面廢水及切水罐分離出的含烴廢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北良石化生活污水管網;清洗地面廢水及切水罐分離出的含烴廢水排入北良石化含油廢水管網,經此進入北良石化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經預處理的含烴廢水與生活污水一起進入北良園區的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根據《導則》中劃分水環境評價等級的分級原則與判據,水環境僅進行影響分析。1.5本項目涉及的危險品主要為液化氣。根據《重大危險源識別》(GB18218-2000)判別,本項目危險物質存儲量與相應臨界量的比值大于1,屬于重大危險源。根據《導則》(HJ/T169-2004)劃分原則,確定本次風險評價等級為一級。評價范圍確定是以危險品儲存區為中心的5km半徑范圍內。風險評價范圍示意圖及環境敏感保護目標具體見圖1.3及表1.5。1.6評價工作內容及重點略。1.7污染控制及環境保護目標根據本項目所處的地理位置、環境狀況及污染物排放特點,通過采取切實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可保證項目建成后各污染因子達標排放,確保建設項目區域大氣、水體、噪聲環境符合各項環保標準、法規及要求。建設項目選址處附近地區無重要的政治文化設施、風景名勝等需要特別加以保護的目標。通過周圍環境調查,風險評價范圍內的環境保護目標分布詳見表1.5。表1.5環境保護目標編號保護目標名稱人口(規模)/戶與本項目危險品存儲區相對位置距離/km方位①順意里居住區2821.5東北②順風里居住區4682.2東北③小孤山居住區6062.3北④紅星海世界觀居住區8002.0西北⑤大漁溝森林公園--0.5北注:表中編號與圖1.3中的編號相對應。2工程分析2工程分析2工程分析2.1工程概況2.1.1項目基本情況(1)項目名稱、項目性質、建設地點及總投資項目名稱: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大連液化氣儲配庫項目項目性質:新建建設單位: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建設地點:大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部北良工業園大連北良石化有限公司1#罐區內,具體地理位置見圖2.1。總投資:9892萬元人民幣,其中建設投資9472萬元。(2)經營內容及運輸方式①經營內容:本項目主要從事液化氣的儲存。②運輸方式本項目液化氣進出庫區主要通過三種方式:鐵路、公路及海運,即液化氣入庫是以鐵路運輸為主,公路運輸為輔;出庫以海運為主,公路為輔。a.鐵路:建設單位租用大連北良石化有限公司的鐵路專用線及裝卸棧橋1座,用于液化氣運入及卸液。b.碼頭:建設單位擬租用大連北良石化有限公司的成品油碼頭10#泊位用于液化氣的運出。c.公路:建設單位擬在庫區內建設汽車裝卸車設施,用于液化氣的裝卸。(3)項目建設內容本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液化氣儲罐區、庫區內液化氣進出管線、液化氣汽車裝車設施及與庫區配套的輔助生產設施;庫區外管線的鋪設由大連北良石化有限公司負責,不包括在本次評價范圍內。本項目占地面積42,123m2,建筑面積約1053.2m2,主要包括設備棚、汽車裝卸棚和值班計量室。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見表2.1,建筑明細見表2.2,庫區平面布局情況見圖2.2。表2.1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序號項目單位數值1占地面積m242123其中罐區占地面積m21096.4罐區外占地面積m2311302建筑面積m21095.53綠化率%25表2.2建筑明細一覽表序號項目層數建筑面積(m2)1設備棚1316.42汽車裝卸棚1410.43值班計量室2369.6合計--1096.4(4)儲運能力①儲存能力本項目液化氣年周轉量約20萬t/a,液化氣儲存能力可達18000m3。②運輸能力鐵路:本項目液化氣入庫以鐵路為主,采用單節載重40~50t的火車槽車運輸。建設單位租用大連北良石化有限公司的鐵路專用線及裝卸棧橋1座、鶴位24個,每次可同時卸24節槽車,卸液能力可達30萬t/a。碼頭:液化氣出庫以海運為主,建設單位租用大連北良石化有限公司的成品油碼頭10#泊位,采用單罐載重能力為1000~1500t的槽船運輸。公路:本項目液化氣出庫盡量采用海運方式,一旦受外界因素影響,海運不能滿足運輸要求的情況下方采用公路運輸,屆時建設單位擬租用有資質單位的槽車進行運輸。(5)相關設備貯存設備:本項目所設的貯存設備主要包括6個儲罐和1個的切水罐。①儲罐:本項目庫區內擬設6個3000m3的球形儲罐,用于液化石油氣的儲存。②臥罐:本項目庫區內擬設1個80m3的臥罐作為切水罐,用于儲存液化氣中分離出的含烴水。導液設備:本項目導液主要采用泵及壓縮機。本項目主要相關設備明細見表2.3。表2.3主要設備明細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1LPG球罐3000m個62LPG臥罐80m個13裝卸機泵Q=150m3臺74Q=50m3臺85LPG壓縮機組Q=6m3套26Q=3m3套27Q=1.5m3套2合計30(6)液化氣的理化性質略。(7)員工人數及生產班制本項目共有職工36人,實行3班制,年工作日為365天。(8)施工建設周期略。2.1.本項目供排水、供電、消防均依托依托北良石化及北良園區現有設施,供暖由建設單位自行解決。(1)公用設施依托情況①供水依托于北良石化庫區給水系統管網,庫區給水系統水質、水量及水壓要求均能滿足本項目的需要。②排水本項目排水實行雨污分流。a.雨水:庫區內雨水經雨水管線及排洪邊溝排入北良石化庫區原有雨水管網,經此排入市政雨水管線。b.污水本項目產生的污水主要為清洗地面廢水、切水罐分離出的含烴廢水及生活污水。清洗地面廢水及切水罐分離出的含烴廢水:依托北良石化庫區的含油污水管網,經此進入北良石化污水處理站進行預處理,處理后的廢水排入北良園區污水管網。生活污水:依托北良石化庫區生活污水管網及北良園區的污水處理站。本項目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北良園區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處理達到中水標準后回用于綠化、沖廁等。③供電項目用電依托北良園區現有供電管線。④消防設施北良石化庫區現有消防設施包括消防水池1座,容積為20000m3;消防泵房1座,泵房內消防水泵4臺(Q=800m3/h揚程H=92m本項目消防依托于北良石化庫區現有消防管網,現有消防設施均能滿足新建液化氣儲配庫罐區的對儲罐的消防水上罐時間、供給強度以及供水壓力的要求。同時,建設單位擬在庫區內設22個手提式干粉滅火器、2個推車式干粉滅火器和2個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和16個可燃氣體報警器。(3)供暖項目理化計量室冬季取暖采用太陽能。(4)其他項目內不設食堂、浴池及宿舍,員工外出就餐。2.1.(1)能源消耗本項目投入使用后年用電量約415,000kWh。(2)水的消耗本項目用水主要為員工生活用水、生產用水和綠化用水。①生活用水本項目員工生活用水量按0.05t/人·d計,則生活用水量約1.8t/d,657t/a。②生產用水本項目生產用水主要為汽車裝卸棚、設備棚等地面清洗水。此部分用水量約2t/d,730t/a。③綠化用水本項目設計綠地面積約10,530m2,綠化用水按1.5L/m2·d計,則綠化用水量約16t/d,2,400t/a(綠化季節按150d計)。由此統計出本項目日最大用水量約19.8t,年用水量約3,787t。2.2工程分析2.2.1生產工藝(1)工藝流程本項目液化氣裝卸工藝流程見圖2.7。圖2.7工藝流程圖(2)工藝流程簡述略。2.2.2工程污染分析(1)環境影響識別建設項目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分施工期和運營期兩個階段。根據項目實施不同階段工程污染初步分析結果,結合項目區域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特征,對相關區域環境產生的影響進行識別和分析,列出工程行為與環境要素矩陣表,進行序列分類和分析,以確定環境影響因子和評價因子,具體見表2.5。表2.5環境影響矩陣分析表環境項目工程活動影響因子工程階段建設期營運期大氣環境施工作業揚塵■閥門、法蘭密封不嚴時非甲烷總烴▲水環境施工作業施工人員生活污水▲員工生活污水COD、SS、動植物油▲生產廢水地面清洗廢水▲切水罐含烴廢水▲聲環境施工作業施工機械噪聲■液化氣裝卸泵及壓縮機噪聲●交通運輸交通噪聲▲固體廢棄物施工作業廢棄土石方▲員工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注:■為嚴重負影響●為中等負影響▲為輕度負影響(2)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情況調查統計略。(3)營運期污染物排放情況本項目營運期污染物排放量統計情況見表2.10。表2.10項目污染物排放量統計表單位:t/a污染源產生量排放量備注水污染物清洗地面廢水584584經管網排入北良石化的含油污水管網,經此排入北良石化的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含烴廢水450450生活污水526526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北良石化生活污水管網,進入北良園區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其中COD0.160.16SS0.110.11氨氮0.010.01固體廢棄物生活垃圾55日產日清3區域環境現狀3區域環境現狀3區域環境現狀3.1區域環境概況3.1.1自然環境概況略。3.1.2社會環境概況略。3.1.本項目位于大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部北良工業園大連北良石化有限公司1#罐區內,具體周圍環境如下:東側:為安瑞森特種氣體化工公司和大連聯化化學,本項目儲罐與安瑞森氣體化工公司的最近距離約150m,距大連聯化化學的最近距離約204m。南側:為北良石化汽油、煤油罐區,其泵棚與本項目儲罐的最近距離約83m,儲罐與本項目儲罐的最近距離約120m;東南側隔園區道路約420m為北良鐵路專列停放場和期貨堆場。西側:韓銀成達油罐區及空地,其與本項目儲罐的最近距離約76m;西南側為隆翔石化油罐區,其柴油儲罐與本項目儲罐的最近距離約135m。北側:鄰近山地。3.2區域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略。4環境風險評價4環境風險評價4環境風險評價4.1危險品存儲概況根據工程分析,本項目涉及的危險品為液化石油氣。4.2風險識別4.2.1風險略。4.2.2略。4.2.3儲存系統風險性本項目的風險因子液化石油氣,將其主要存儲裝置一次最大儲量及可能產生的危險特性列于表4.5。表4.5風險物質儲量及危險性識別物質名稱單罐最大量總儲量危險特性液化石油氣3000m18火災爆炸泄露毒氣4.2.4重大危險源識別依據《重大危險源識別》GB18218-2009來判斷,液化石油氣q/Q遠大于1,屬于重大危險源。4.2.5事故處理過程伴生/次生污染識別危險化學品儲存過程,由于操作不當或貯存設施破損等,引起危險化學品泄漏,遇明火可能引發火災、爆炸。本項目事故處理過程的伴生污染主要為消防水和事故污染雨水。考慮到一旦存儲容器泄漏導致場區出現火情,冷卻周圍容器及滅火產生的消防水會攜帶部分危險品,若不能及時得到有效地收集和處置將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另一方面,事故泄漏狀態下罐區初期雨水,如得不到妥善管理就會隨著雨水系統最終排放入海,對海域水環境構成威脅。為此,本評價將事故發生后產生的消防水和事故初期雨水作為事故處理過程中的伴生/次生污染予以考慮,并對其提出了相應的削減和防范措施。4.2.6略。4.3源項分析4.3.1最大可信事故的確定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2004,最大可信事故是指在所有預測的概率不為零的事故中,對環境(或健康)危害最嚴重的重大事故。而重大事故是指導致火災、爆炸和有毒有害物泄漏事故,給公眾帶來嚴重危害,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根據風險源識別,結合本項目擬定的風險防治措施及風險管理水平,確定以下事故為本項目的最大可信事故:事故一:液化氣儲罐由于操作不當等原因發生管道、法蘭、閥門等連接處破裂,并由于靜電、明火或高熱等引發火災、爆炸事故。事故二:液化氣儲罐連接管道破裂泄露,在未遇靜電、火花等著火因素的前提下,釋放的氣體對周圍環境的毒性影響。4.3.2最大可信事故的概率確定項目的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以便對項目存在的風險值進行計算和評價,確定項目風險的可接受性。事故概率可以通過事故樹分析,確定以上事件后用概率計算法求得,也可以通過同類裝置事故調查給出概率統計值。本項目工程事故風險概率的確定采用類比法,根據國內外儲罐事故概率分析,確定儲罐及儲存物質發生火災爆炸等重大事故的概率為8.7×10-5次/(罐·年)[胡二邦,環境風險評價實用技術和方法,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儲罐物料泄漏事故發生概率,參照國內石油化工企業事故統計情況,類比當前同類事故資料,最終確定為1×10-5次/(罐·年)。因此,本項目最大可信事故概率分別為:(1)事故一:8.7×10-5次/(罐?a)。(2)事故二:1×10-5次/(罐?a)。4.4事故風險預測略。4.5風險可接受水平分析略。4.6風險管理及防范措施4.6.1略。4.6.2目前廠區平面初步設計圖已確定,詳細規化正在設計中。因此,以下內容將根據建設項目選址、廠平面初設以及建設單位對項目的整體規劃,分析項目風險防范措施水平。(1)總圖布置滿足防火間距要求本項目選址于大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部北良工業園大連北良石化有限公司1#罐區內,周邊沒有交通主干道和國道,并且不屬于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以及飲用水源保護地。廠區東側隔園區道路為安瑞森特種氣體化工公司和大連聯合化學;南側為北良石化油罐區;東南側隔園區道路為北良鐵路專列停放場和期貨堆場;西側為韓銀成達油罐區及空地;西南側為隆翔石化油罐區。本項目罐區距附近居民區的最近距離約1.5km。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石油化工企業防火設計規范》(GB50160-2008),液化氣儲罐與周圍非石化類工廠或設施的防火間距應為25-120m.,與居民區的防火間距為150m,與周邊油庫的防火間距應為30-60m。本項目液化氣罐區與周圍非石化企業的最近距離約150m,與居民區的最近距離約1.5km,與周邊油庫儲罐的最近距離均在60m以上。故本項目儲罐的布設滿足《石油化工企業防火設計規范》(GB50160-2008)中的相關規定。(2)安全設備設施①球罐上均設有高、低液位報警器,進行高、低液位報警;罐上設有就地指示液位儀表,一般選用磁浮子液位計(由設備配套)。遠傳指示液位儀表采用伺服液位計,儲罐的溫度信號經伺服液位計送入罐區監控系統,壓力信號通過壓力變送器送入罐區監控系統,在操作站的畫面顯示,罐上還設有雙金屬溫度計和壓力表用于就地指示,便于現場操作人員查看。②罐區、設備棚以及汽車裝卸臺等處安裝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可燃氣濃度測量由濃度探頭和控制器組成。控制器放置在控制通信室內,并通過RS485總線接入PLC控制器。具有連續不間斷、實時測量可燃氣濃度值的功能。當有一處或多處可燃氣體濃度超標時,控制器就會顯示報警,并顯示出氣體濃度超標值及超標位置,同時驅動相應位置的聲光報警器。報警界值在量程范圍內可由用戶根據實際情況和相關標準從低到高設置三級。監控計算機對所有探頭值進行記錄,儲存和處理,并通過網絡將所有數據傳送給信息管理中心。③儲配庫設攝像視監控系統,庫區進出車輛、槽車過衡、現場發車情況全方位監視。④裝車自動控制系統,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統,整個系統主要由隔爆裝車控制儀、監控計算機和開票計算機組成。汽車裝車系統的監控和數據采集是由監控計算機來實現的。隔爆裝車控制儀采集物料的溫度和流量計的脈沖信號,通過程序來實現汽車裝車的標準體積流量計算;通過控制電液閥和管道泵來實現汽車裝車的定量控制。⑤輸油管道除閥門外,其余都采用焊接,最大限度地減少靜密封點,從而減少泄漏點,可避免形成爆炸性氣體。⑥罐區和泵棚等按要求均采用防爆電氣設備和設施。球罐、泵、輸油管道以及儀表設施均設置了防雷防靜電和保護接地的措施。每個裝車鶴位還裝有靜電檢測開關保護系統,當靜電保護系統檢測到罐車中靜電超高時,隔爆發車控制器程序將控制管道泵和電液閥立即關閉。(3)罐區圍堰設計滿足規范要求本項目罐區內設6個3000m3球罐,1個80m3臥罐。按照罐體分布情況,本項目共設2個圍堰區,一個為液化氣罐區圍堰,尺寸為108×74×0.6m,每2個儲罐為1個罐組,從南到北分為3組,各罐組間采用0.4m高的隔堤隔開;另一個為切水罐圍堰,尺寸為21×9.5×0.6m。一旦發生事故,儲罐圍堰的排水控制閥保持關閉狀態,消防滅火過程中所產生的消防污水被控制在防火堤內。北良石化庫區內設有一座5000m3的事故水儲池,一旦發生事故,建設單位擬利用配備的污水泵和排污管將圍堰內污水送至該事故應急池,以保證消防污水不排放到外環境。(4)消防裝置及報警裝置消防系統由消火栓、移動式滅火、火災報警三個系統組成,其中各罐體頂部均配有噴淋水冷卻裝置,罐區周圍配備各種手提式消防器材。本項目在液化氣儲罐頂部安裝固定水噴淋裝置,同時罐區設置了消防冷卻水系統,并應配置移動式的干粉等滅火設施,符合規范要求。消防噴淋管線供水采用兩條,對稱布置。在有火情時,啟動消防泵根據著火儲罐來開啟相應的電動閥門,壓力水通過雨淋管道向球罐噴淋降溫滅火;同時罐區周圍設置消防水炮和室外消火栓,在有火情時,啟動消防泵,根據著火點打開消防炮和消火栓對球罐進行消防冷卻。4.6.3(1)事故性排放污水的來源事故情況下,排放污水主要來源于液化氣罐區事故消防水以及事故狀態下可能進入收集系統的初期雨水。(2)事故性排放污水的去向本項目液化氣罐區設有圍堰,圍堰的排水控制閥在平時保持關閉狀態,當出現火情后,消防滅火過程中所產生的消防污水被控制在圍堰內,再利用配備的污水泵和排污管將污水送至北良石化的事故池中,然后陸續排入北良石化污水處理站進行無害化處理。(3)事故儲池容積核算方法略。(4)事故儲池容積確定經核算,本項目事故消防水用量約8320.5m3,事故時可能含有事故物料雨水約為1367m3。故本項目液化氣儲罐區事故水量總和約為9688m本項目液化氣罐區圍堰容積約4795m3,故火災事故發生時,產生的事故水不能全部容納在圍堰內。北良石化庫區內現有一座5000m3的事故水儲池,建設單位擬利用該儲池作為本項目的事故水儲池。4.7事故應急預案略。4.8小結本項目應采取的風險防范及應急措施詳見表4.16。表4.16風險防范及應急措施一覽表相應措施位置及數量報警器液化氣罐區可燃氣體報警器6個切水罐區可燃氣體報警器1個設備棚可燃氣體報警器6個汽車裝卸棚可燃氣體報警器3個圍堰液化氣罐區6個3000m3儲罐設置1個圍堰,規格為108×74×0.6m,容積約4795m3切水罐區規格為21×9.5×0.6m,容積約120m3應急預案編制完備的事故應急預案,保證項目在發生環境風險事故時,能迅速、有效的開展現場處置工作5污染防治措施5污染防治措施5.污染防治措施5.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略。5.2營運期污染防治措施5.2.1廢氣本項目整個庫區作業為全密閉式,僅在個別閥門、法蘭等設備密封不嚴時會產生少量的非甲烷總烴。為降低此部分氣體的排放,建設單位擬采取如下措施:(1)本項目所有管道及設備均進行防腐處理,對埋地管道采取特加強級防腐,保證設備及管道的安全運行,減少液化氣泄漏。(2)選用高質量的閥門、法蘭、墊片、泵的密封件等,平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3)裝卸鶴管均采用密封性能好的產品,液體輸送泵和氣體壓縮機選型均考慮良好的機械密封。(4)汽車槽車采用密閉裝車系統,卸車也采用密閉卸車系統。(5)液化氣管道采用輸送液體用20#無縫鋼管,與罐相連的液相管第一道法蘭采用凹凸面法蘭及金屬纏繞式墊片,閥門及附件選擇液化氣專用管件,其公稱壓力不低于2.5MPa,罐液相出口管道上設有緊急切斷閥。5.2.2廢水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為員工生活污水、清洗地面廢水及切水罐分離出的含烴廢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后排入北良石化庫區生活污水管網;清洗地面及切水罐分離出的含烴廢水排入北良石化庫區的含油污水管網,經此進入北良石化污水處理站進行預處理。處理后的含烴廢水與生活污水一起進入北良園區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處理達到中水標準后回用于綠化、沖廁等。5.2.3固體廢棄物項目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為職工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應實行袋裝化,且由專人負責收集,積攢一定量后,送至市政指定的生活垃圾存放點存放。垃圾在儲存過程中應注意密閉、遮掩,避免造成二次污染。生活垃圾經過以上處理,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5.2.4噪聲本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噪聲主要為泵及壓縮機設備運轉產生的噪聲,進出車輛的交通噪聲。(1)壓縮機及泵的運行噪聲本項目庫區內泵及壓縮機均放置在設備棚內。對于壓縮機和泵噪聲治理,建設單位應采取以下措施:①泵機組和電機處可設隔聲罩或局部隔聲罩、罩內襯吸聲材料;②電機部分可根據型號配消聲器;③設備連接管道接口采用可撓曲的合成橡膠接頭,消聲彎頭;④泵的管道支架可做彈性支承;⑤進出管尺寸要合適、匹配,若尺寸太小,流速過高,會產生氣蝕現象而引起強烈噪聲。采取以上措施,可使壓縮機和泵的噪聲降低35dB(A)以上,傳播至廠界處的噪聲值低于55dB(A),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即晝間65dB(A),夜間55dB(A)的標準限值。(2)車輛進出噪聲建設單位要加強對進出庫區的車輛的管理,做到車輛有序停放,進出通暢,消除因阻塞道路而發生鳴笛的現象。綜上所述,通過對各類產生噪聲的設備采取隔聲、消聲、減振等措施,確保傳播到外界的噪聲值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即晝間65dB(A),夜間55dB(A)的標準限值。5.3綠化措施及建議略。5.4環境管理及環境監測5.4.1環境管理略。5.4.2建設項目“三同時”驗收一覽表(1)驗收階段環境管理略。(2)“三同時”驗收內容一覽表本項目“三同時”驗收的主要內容見表5.3。表5.3建設項目“三同時”一覽表項目污染源污染因子治理措施驗收內容污染物驗收內容預期治理效果廢水生活污水COD、SS化糞池總排口處:COD、SS《遼寧省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21/1627-2008,COD300mg/L、SS300mg/L噪聲--選用低噪聲設備,設備基礎設置隔震墊等四個廠界Leq《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3類區標準限值,即晝間65dB(A),夜間55dB(A)。風險(1)報警器——液化氣罐區6個可燃氣體報警器;切水罐區1個可燃氣體報警器;設備棚6個可燃氣體報警器;汽車裝卸棚3個可燃氣體報警器。(2)圍堰——液化氣罐區規格為108×74×0.6m,容積為4795m3;切水罐區圍堰規格為21×9.5×0.6m,容積約120m(3)應急預案5.4.3環境監測針對項目運行后各污染物的排放情況進行監測和控制,具體見表5.4。表5.4營運期環境監測項目點位監測項目監控頻率廢水廠區總排口CODcr、SS每季1次噪聲四個廠界Leq每年1次對各監測項目和頻率周期,應按《環境監測條例》執行,如發現個別超標的項目和監測點,則要重點監測,并分析其超標原因,研究出具體的治理措施方案。污染源監測應委托大連市環境監測中心進行。5.5環保投資概算為了保證建設項目做到環保“三同時”的要求,建設單位要投入一定的資金進行環境污染治理,各項投資明細見表5.5。表5.5環保投資明細一覽表項目治理措施投資額(萬元)廢水污水處理化糞池0.5噪聲噪聲控制隔聲、吸聲、消聲等降噪措施4.5風險防范與對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25消防設備、管網等155可燃氣體報警裝置30其它環境監理--20合計--235環保投資金額總計為235萬元,占項目總投資額9892萬元的2.38%。6項目選址、布局合理性分析與總量控制6項目選址、布局合理性分析與總量控制6項目選址、布局合理性分析與總量控制6.1項目選址合理性分析本項目選址于大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部北良工業園大連北良石化有限公司1#罐區內。根據大連市城市總體規劃來看,本項目所在區域為山林地,但從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來看,本項目所在區域調整為倉儲用地,故本項目選址符合開發區總體規劃。本項目選址于北良石化1#罐區內,東側為安瑞森特種氣體化工公司和大連聯合化學,南側為北良石化油罐區,西側為韓銀成達油罐區及空地,西南側為隆翔石化油罐區,北側為山地。從風險預測結果來看,本項目液化氣儲罐發生泄漏時,產生的液化氣在F穩定度、1.5m/s條件下,引起窒息影響的距離為549m,位于本項目窒息影響范圍內的企業安瑞森特種氣體化工公司、大連聯合化學及北良石化均無宿舍。由于液化氣泄露出現窒息癥狀,是需要在一個保持氣體高濃度、且與人體接觸一段時間的前提。因此本項目建設時應預先做好防范風險的準備,同時應與周邊企業相關負責人取得聯系,彼此間建立應急預案銜接,一旦事故發生,可保證廠區員工在第一時間內得到通知,并能緊急避險、迅速撤離,則不會發生人員窒息事故。此外,本項目庫區周邊沒有交通主干道和國道,并且不屬于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以及飲用水源保護地,與最近的居民區的距離約1.5km。根據廠區初步設計總圖布局,本項目液化氣罐區與周圍非石化企業的最近距離約150m,與居民區的最近距離約1.5km,與周邊油庫儲罐的最近距離均在60m以上。故本項目儲罐的布設滿足《石油化工企業防火設計規范》(GB50160-2008)中的相關規定。綜上所述,本項目選址、布局是合理的。6.2總量控制略。7公眾參與調查7公眾參與調查7公眾參與調查略。8評價結論8評價結論8評價結論綜合各專題的分析評價結論,本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相關規定,項目選址符合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建設單位只要認真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加強環境管理,完全能夠滿足國家和地方環保法規和標準要求。此外,建設單位應重點在危險品罐區儲運過程中加強管理,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及應急處理能力,盡可能避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同時,應按照報告中提出的有關風險措施方案內容,在詳細規劃設計時,予以完善和改進,盡可能將事故發生后產生的污染影響降至最低。在此基礎上,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考慮,認為本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目錄TOC\o"1-2"\h\z\u第一章總論 1一、項目概況 1二、項目所在區域簡介 1三、報告編制依據 2四、編制內容 3五、簡要結論 3第二章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 5一、項目建設背景 5二、項目建設必要性 5第三章服務對象與需求分析 8第四章建設內容及規模 9一、建設內容 9二、建設規模 9第五章項目選址及建設條件 10一、項目選址 10二、什邡市概況 10三、建設條件 11第六章項目建設規劃和工程方案設計 15一、項目建設規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重建目標 15二、項目建設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16三、工程方案設計原則 16四、總平面布局 17五、建筑設計 17六、結構設計 19七、電氣設計 21八、給排水設計 21九、通風及空調系統 22十、建筑裝修和防護 23第七章節能方案 25HYPERLINK\l"_Toc226119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