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題試卷_第1頁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題試卷_第2頁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題試卷_第3頁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題試卷_第4頁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題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題試卷

1.1958年修建了半坡博物館,以下哪個模型或實物不在其中?A.粟的朽粒B.半地穴式房屋C.人面魚紋陶盆D.木結構水井2.老師出示一張圖片,介紹說該原始人類能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學會使用火,應該是哪個原始人類?A.元謀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3.從刻畫符號到發明文字,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之一。我國有可以考證的文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哪個朝代?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4.考古學家迄今發現最早的木構水井在哪個遺址?A.元謀人遺址B.北京人遺址C.山頂洞人遺址D.河姆渡遺址5.參考圖片,如果在電影中看到一個中國原始人戴著這樣的石珠飾品,用一根骨針縫衣服,他可能是哪個原始人類?A.元謀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6.歸納法是一種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以下是某同學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格應填哪些朝代?A.西周、春秋B.北京人、山頂洞人C.西周、東周D.春秋、戰國、東周7.下圖反映了什么?A.商朝青銅器生產工藝B.我國農耕文明C.半坡居民的創造D.河姆渡居民的創造8.河姆渡原始居民所處的長江流域氣候溫潤,草木茂盛,獸較多。因此,最適合他們居住的房屋樣式是什么?A.洞穴B.干欄式房屋C.壕溝D.半地穴式房屋9.下列古代器物中,哪個可以證明商朝青銅器生產工藝高超?A.10.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是哪個?A.元謀人遺址B.北京人遺址C.半坡人遺址D.山頂洞人遺址11.下圖中,建造不同房屋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A.自然條件B.生活習慣C.生產工具D.勞動技術12.與黃帝一起被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傳說時代的人物是誰?A.炎帝B.禹C.堯D.舜13.下圖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簡(局部),其中出現了“洞庭郡”的文字記載。此考古發現,印證了秦朝在哪個方面?A.全面推行郡縣制B.統一了度量衡C.流通圓形方孔錢D.實行車軌統一14.他是我國遠古時代的一位杰出首領,他帶領群眾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次經過家門而不入。他是誰?A.黃帝B.后羿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其中儒家學說成為了正統思想,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鐵器和牛耕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儒、道、佛并立局面也開始出現。因此,選項C符合題意,其他選項都不符合題意,故選C。28.D解析:D【解析】在認識到“先富民再強國”的道理后,西漢統治者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以農為本。因此,選項D符合題意,其他選項都不符合題意,故選D。29.B解析:B【解析】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商鞅變法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變法,其中統一度量衡是其中的一項措施。而“商鞅方升”是一件出土文物,可以佐證統一度量衡的實施。因此,選項B符合題意,其他選項都不符合題意,故選B。30.B解析:B【解析】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價值觀,體現了儒家思想。因此,選項B符合題意,其他選項都不符合題意,故選B。改寫:中國傳統文化中,孝是一種重要的價值觀,反映了儒家思想。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以盛唐為鼎盛時期。盛唐時期,國家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科技進步,國際交往頻繁,被譽為“開元盛世”。因此,選項C符合題意;而ABD三項與唐朝盛世無關,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也是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