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鈣素原的臨床意義_第1頁
降鈣素原的臨床意義_第2頁
降鈣素原的臨床意義_第3頁
降鈣素原的臨床意義_第4頁
降鈣素原的臨床意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降鈣素原的臨床意義第一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主要內容降鈣素原的生成降鈣素原的參考值降鈣素原的臨床價值降鈣素原的研究進展第二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降鈣素原的生成分子量1.3萬KD(116AA的糖蛋白)正常產生部位甲狀腺濾泡旁細胞內轉錄生成降解特異的蛋白酶降解,半衰期為25-30h異位分泌部位肝臟、腎臟、白細胞、肺、肌肉、脂肪等正刺激因子LPS和各種敗血癥相關因子(IL-1、IL-2、IL-6、TNF-α)第三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在細菌感染/膿毒血癥狀態下

PCT在各個組織、器官大量形成并釋放進入血液循環系統第四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降鈣素原的正常值健康人血清中水平極低,幾乎檢測不到;新生兒出生后2d內PCT生理性增高,最高達21ng/ml;長期血液透析患者血漿PCT值可達1.5ng/ml;第五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引起PCT值上升的因素全身性細菌感染;真菌、寄生蟲、立克次體、結核感染;病毒感染、腫瘤、過敏、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局部感染患者中,PCT水平可輕度升高;嚴重休克、SIRS和MODS。第六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PCT濃度會隨著細菌感染情況升高

而病毒感染卻受到產生的-干擾素抑制第七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PCT與真菌感染菌血癥念珠菌血癥

單單一次PCT檢測不容易鑒別細菌感染與真菌感染連續監測PCT濃度變化,更容易看出真菌感染時的變化規律第八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念珠菌引起的膿毒癥PCT水平顯著低于菌血癥逆向思維: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果PCT長期在灰色濃度間起伏、血培養陰性、但又存在炎性癥狀,可考慮真菌感染可能性較大

MartiniA,etc.

2010

Jun;60(6):425-30.Epub2010Mar10外科念珠菌感染膿毒癥vs細菌感染膿毒癥第九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非典型病原體感染中的PCT水平病因降鈣素原(ng/mL)評論參考文獻侵襲性真菌感染0.5后期增加,在第1-3天,敏感性僅為

53%,高峰期敏感性90%,念珠菌血癥較不顯著;曲霉菌的峰值延后SuppCareCan.2005;13(5):343-6軍團菌平均

13.5敏感性86.7%ClinMicrobiolInfect.2009肺結核平均

4.16敏感性30%特異性82%,Int

JTubercLung

Dis.2006

支原體平均

0.2-0.96敏感性20%,反應嚴重程度韓曉華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07第十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PCT的參考值說明參考值(ng/ml)說明PCT<0.05正常人(基本沒有細菌感染)0.05≤PCT<0.5輕度局部細菌感染或者細菌感染早期階段,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非特異性炎癥0.5≤PCT<2很大可能為全身細菌感染,但應排除是否為出生小于48小時的新生兒、嚴重外傷、燒傷、較大外科手術、重度心源性休克等臨床狀態;或繼發于細菌之上的真菌感染2≤PCT<10全身細菌感染(膿毒癥),并且很大可能發展為嚴重膿毒癥PCT≥10嚴重膿毒癥或膿毒性休克第十一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降鈣素原的臨床價值——鑒別診斷發熱原因待查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等不/輕度升高ARDS細菌性vs非感染急性胰腺炎膽源性vs酒精性腦膜炎細菌性vs病毒性移植術后細菌感染vs排異反應第十二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降鈣素原的臨床價值——動態監測危重癥患者手術后患者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患者第十三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降鈣素原的臨床價值——提示預后膿毒癥:PCT濃度升高暗示預后不良。MODS:PCT濃度持續升高提示預后不良。感染:抗感染治療有效,PCT幾天內恢復正常。第十四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降鈣素原的研究進展指導抗生素使用血培養陽性預測因子早期識別院內感染第十五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EffectofProcalcitonin-BasedGuidelinesvsStandardGuidelinesonAntibioticUseinL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s:TheProHOSP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研究對象:2006-2008年瑞士6家三級醫院中的1359例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患者PCT組671人,對照組688目的:PCT為指導使用抗生素VS標準指南為指導使用抗生素JAMA,September9,2009—Vol302,No.101059第十六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入選標準入選標準:

年齡:18歲以上;病程:小于28天;下呼吸道感染:①+②/③

①有以下癥狀之一:咳嗽、咳痰、氣促、喘息、胸膜炎性胸痛;

②有以下體征之一:肺部聽診有水泡音或者爆裂音;

③有以下感染征象之一:體溫大于38℃、寒顫、未抗生素的情況下白細胞計數大于1萬或者小于4千。第十七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排除標準排除標準:經常使用靜脈注射毒品者;

大量免疫抑制劑使用患者(皮質醇除外);

有嚴重的內科合并癥的危重患者;

院內獲得性感染患者(入院后>48h,或者出現癥狀前14天內住過院);

慢性感染使用抗生素的患者。第十八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以PCT為指導使用抗生素參考值(ng/ml)說明PCT<0.1無細菌感染,避免應用抗生素0.1≤PCT<0.25可能無細菌感染,不鼓勵應用抗生素0.25≤PCT<0.5可能有細菌感染,建議應用抗生素PCT≥0.5存在細菌感染,強烈建議應用抗生素第十九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補充說明如果繼續使用抗生素,6-24小時之后再次復查PCT。PCT組在第3,5,7天復查,抗生素使用標準同上對于高PCT值的患者(如>10ng/ml),當其下降80%時,建議停用抗生素,當其下降90%時,強烈建議停用抗生素;第二十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標準指南單純CAP,抗生素5-10天;軍團菌CAP,抗生素至少14天;壞死性CAP,抗生素至少10天;膿胸或者肺部膿腫,則需引流;AECOPD,5-10天;急性支氣管炎(對于咳膿痰且有危險因素:年齡大于75歲、發熱、慢性心功能不全、糖尿病、嚴重神經系統疾?。?,抗生素3-5天。期間復查血白細胞計數、CRP等感染監測指標第二十一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觀察終點主要終點:

30天后所有不良后果的總和:死亡率、入住ICU率、本病相關的并發癥(如肺炎持續或者進展,肺膿腫、膿胸、ARDS)、感染復發且需使用抗生素次要終點:

抗生素使用時間(包括靜脈和口服),抗生素使用相關副反應,住院時間第二十二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研究結果兩組的基線特征無明顯差異主要終點:

兩組無明顯差異PCT組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并不亞于對照組第二十三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研究結果次要終點:PCT組相對于對照組:減少了抗生素的使用,減少了相關副反應。第二十四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結論以PCT值指導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及其相關的副作用,減少細菌耐性的產生。第二十五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ProcalcitoninLevelsPredictBacteremiainPatientsWith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

AProspectiveCohortTrial前瞻性的隊列研究研究對象:925名CAP患者目的:根據PCT水平預測CAP患者血培養陽性Chest2010;138;121-129第二十六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實驗流程第二十七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分析結果單因素分析與血培養結果有關的因素為:抗生素的使用,充血性心衰,收縮壓;腎功能不全、心率、體溫、血尿素氮、白細胞計數、CRP、PCT;經多元回歸分析后血培養的獨立預測因素:

抗生素的使用(p<0.05)

PCT值(p<0.01)第二十八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效度評價第二十九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效度評價第三十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不同風險分層下的血培養第三十一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成本節約兩套血培養145$(925*145=134,125$)PCT30$(925*30=27,750$)第三十二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結論初始PCT水平能準確預測血培養陽性結果,可以減少血培養的次數,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第三十三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Serumprocalcitoninfortheearlyrecognitionofnosocomialinfectioninthecriticallyillpatients:

apreliminaryreport小規模研究一家教學醫院ICU,2006.1-2007.5期間的可疑院內感染的患者。BMCInfectDis.2009Apr22;9:49第三十四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篩選研究對象念珠菌血癥、7天內有過感染、心肺復蘇術后、腹部手術后的患者排除在外第三十五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研究結果院感組

非院感組第三十六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PCT值動態監測第三十七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PCT的診斷效度第三十八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結論PCT檢測有助于早期診斷ICU中的院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