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膠體化學基礎_第1頁
粘土膠體化學基礎_第2頁
粘土膠體化學基礎_第3頁
粘土膠體化學基礎_第4頁
粘土膠體化學基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粘土膠體化學基礎第一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2節粘土膠體化學基礎主要掌握的內容: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與性質典型粘土礦物的化學組成典型粘土結構簡介粘土的界面吸附作用粘土膠體化學基礎膠體化學的基本概念粘土顆粒(片體)的雙電層理論粘土的水化作用作用機理影響因素第二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顆粒直徑在1nm~1μm范圍內均屬膠體顆粒,含有膠體顆粒的體系稱為膠體體系或膠體分散體系;膠體體系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具有很大的表面積;由于大多數鉆井液是粘土-水的膠體懸浮體系,因而膠體懸浮體系的性能直接影響到鉆井液的工藝性能,進而影響到鉆井工程的安全;學習鉆井液中常用粘土礦物和粘土膠體化學的基礎知識,對于理解和掌握鉆井液體系的穩定性原理、化學處理劑的作用原理和鉆井液工藝性能的維護控制原理具有重要意義。第三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1)水基鉆井液的組分(Components)水(Water)粘土(膨潤土)(Clay)處理劑(DrillingFluidAdditives)第四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膨潤土的特性與作用形狀和尺寸(片狀、小于2-5微米)表面電荷與水化性能在鉆井液中的狀態(分散、絮凝、聚結)在鉆井液中的作用(懸浮能力)第五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膨潤土的的特性與作用粘土(Clay):小于2-5微米,具有塑性的礦物原料。粘土礦物:構成粘土的主體礦物。大都具有晶體本性,其化學成份是含水(鎂)硅酸鹽。粘土礦物的結構:層狀(二層、三層、混層);鏈狀(纖維狀)。膨潤土(Bentonite):主要成分為蒙脫石的粘土礦物。蒙脫石(Montmorillonite):三層(2:1)型粘土礦物,因只有范氏力層間引力弱,表面吸附能力強,易水化膨脹和分散。

第六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七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1.相和相界面相是指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都完全相同的均勻部分。體系中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稱為多相體系。相界面則是相與相之間的宏觀物理界面。通常,在相互接觸的兩相中,若某一相為氣體,則相界面稱為表面。若是液相與固相的分界面,稱為界面。2.分散相與分散介質

分散相是指在多相分散體系中被分散的物質。

分散介質則是分散相所在的連續介質。例如,在水基鉆井液中,粘土顆粒分散在水中,粘土為分散相,水為分散介質。一、粘土膠體化學的幾個基本概念第八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分散度和比表面積

分散度是指分散相的分散程度。分散相的分散程度越高,分散度越大,分散相就分散得越細小。用數學式可將分散度表示為:

比表面積是單位體積(V)或單位重量(W)物質的總表面積。用數學式表示為:上式表明,比表面積越大,物質分散得越小,分散度就越高,兩者有相互對應的關系。一、粘土膠體化學的幾個基本概念第九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粘土是巖石學上的一種稱謂,是巖石經過長期地質作用后的產物,主要由粘土礦物和少量非粘土礦物組成的細粒粘滯土狀物質。粘土顆粒的粒度通常小于2~5微米,主要礦物成分由粘土礦物、非粘土礦物和膠體礦物組成。粘土礦物是鋁硅酸鹽的總稱,是含水的層狀及層—鏈狀構造。特點是具有相對固定的化學組成和確定的內部結構—內部格子構造。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第十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粘土:主要由粘土礦物和少量非粘土礦物組成的細粒粘滯土狀物質。

特性:細粒,粘性,高溫成型性,可塑成型性

礦物組成:粘土礦物(蒙脫石等)+非粘土礦物(石英、長石等)+膠體礦物(蛋白石等)。化學組成:SiOAlOH,少量的FeNaCaMg等粘土礦物:含水的細分散的層狀及鏈狀構造硅酸鹽礦物的及含水的非晶質硅酸鹽礦物的總稱。特點:具有相對固定的化學組成和確定的內部結構—(內部格子構造--晶格)。

第十一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1)硅氧四面體與硅氧四面體片

硅氧四面體由一個硅離子和四個等距的氧離子配位組成的正四面體。硅離子在四面體的中心,氧離子在四面體的頂點。硅離子與各氧離子之間的距離相等,如圖所示。在圖中,四面體底面三個氧離子組成基底氧,四面體頂點一個氧離子為頂端氧。氧離子之間距離2.61×10-1nm。硅離子與氧離子距離為1.61×10-1nm.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1.粘土礦物的兩種基本構造單元OSi第十二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一、粘土礦物的兩種基本構造單元1.硅氧四面體與硅氧四面體片

硅氧四面體(silicatetrahedron)

由一個硅原子和四個等距的氧原子組成的正四面體。硅原子在四面體的中心,氧原子在四面體的頂點。圖中:基底氧:四面體底面三個氧原子。頂端氧:四面體頂點一個氧原子。O~O距離:2.61埃。Si~O距離:1.61埃?!柙印踉拥谑?,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1)硅氧四面體與硅氧四面體片單個四面體與若干個相鄰四面體通過底氧相連,構成平面連續的四面體晶格,此即硅氧四面體片。如圖所示。

四面體片所有基底氧排列在同一個平面上,所有頂端氧在另一個平面上,平面投影形成正六角形的三層空心六角環網格。由于四面體片含有負電荷,所以,在實際礦物結構中,四面體片在粘土中不能獨立存在,僅能以與陽離子和附加氧離子結合的形式存在。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第十四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硅氧四面體片

單個四面體與若干個相鄰四面體通過底面氧相連,構成平面連續的四面體晶格。四面體片特點:由SiO4彼此連接而成的Si4O10的無限重復的六方網格。所有基底氧排列在同一個平面上。所有頂端氧在另一個平面上。平面投影形成三層。是六角對稱的(六角環半徑1.33A,空心)四面體片在粘土中不能獨立存在。——硅原子——氧原子Si4O10

最小重復單元分子式第十五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四面體片立體模型第十六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硅氧四面體與硅氧四面體片第十七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2)鋁氧八面體與鋁氧八面體片鋁氧(有時為鋁-氫氧)八面體的六個頂點為氧離子或者氫氧離子團,鋁、鐵或鎂離子處于正八面體中心,六個氧離子或氫氧離子處于八面體頂點,如圖所示。八面體中心位置通常由體積較大的陽離子Al3+、Mg2+、Fe2+和Fe3+配位,而不適應象Ca2+、Na+或K+等體積更大的陽離子配位。在圖中,八面體氧離子之間距離為2.60埃,氫氧離子之間距離為2.94×10-1nm。

1.粘土礦物的兩種基本構造單元氫氧Al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第十八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鋁氧八面體與鋁氧八面體片

鋁氧(Al—O(OH))八面體(aluminaoctahedron)

鋁原子處于正八面體中心,六個氧原子或氫氧原子處于八面體頂點。圖中:O~O距離=2.60埃。OH~OH距離=2.94埃?!X原子——氫氧原子第十九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鋁氧八面體與鋁氧八面體片

鋁氧(氫氧)八面體片是由單個八面體與相鄰的八面體通過共用晶棱連接起來,頂端和底端氧離子則構成兩個平行的平面(每個八面體同相鄰的六個其它八面體通過共用氧(氫氧)連接,如圖所示。1.粘土礦物的兩種基本構造單元氫氧鋁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第二十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鋁氧(氫氧)八面體片

單個八面體與相鄰的八面體通過共用氫氧原子連接起來,頂端和底端氧原子則構成兩個平行的平面(每個八面體同相鄰的六個其它八面體通過共用氧(氫氧原子)連接)。

——氫氧原子——鋁原子Al4(OH)12最小重復單位分子式第二十一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鋁氧八面體與鋁氧八面體片第二十二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八面體片立體模型第二十三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鋁氧八面體與鋁氧八面體片如果每三個八面體中心只有二個中心被Al3+、Fe3+等三價離子占據,留下1/3空位,這種晶片特稱為二八面體晶片,又叫鋁氧片。當八面體片的中心全被Mg2+、Fe2+占據時,這種晶片稱為三八面體晶片,又叫鎂氧片。與四面體片不同,八面體片能夠獨立存在。1.粘土礦物的兩種基本構造單元氫氧鋁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第二十四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晶片的結合四面體片和八面體片沿C軸按一定比例相互重合,通過共用氧原子連接形成電中性的統一結構層,即晶層。許多單位晶層在C軸方向上按一定距離反復重合而構成晶體。能代表晶體性質的單位層內最小物質組合叫單位晶胞。常以a、b軸范圍表示其大小。某一晶面與相鄰晶層的對應晶面間的距離叫C軸間距,如圖所示。1.粘土礦物的兩種基本構造單元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C間距Cab第二十五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3)晶片的結合四面體片與八面體片的相互結合構成了層狀硅酸鹽礦物的基本結構層。

按照四面體片和八面體片的配合比例,可以把層狀構造硅酸鹽礦物的基本結構層分為1:1層型和2:1層型兩個基本類型。1.粘土礦物的兩種基本構造單元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第二十六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晶片的結合單獨的1:1型層或2:1型層可以是電中性的,也可以是由于晶格取代(在晶體結構保持不變的條件下,中心高價陽離子被低價陽離子取代的現象)等原因而帶負電荷。為了平衡負電性,晶層間必然吸附了一些陽離子作為補償陽離子。由于基本結構層、層間物質、層間電荷、補償陽離子等的不同,加上結晶學上的有序-無序和多型等現象,就使得自然界粘土礦物的種類繁多。1.粘土礦物的兩種基本構造單元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第二十七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1)高嶺石(Kaolinite)高嶺石的單元晶層構造由一層四面體片和一層八面體片組成,所有硅氧四面體的尖頂都朝向八面體。四面體晶片與八面體晶片通過共用氧原子連接在一起。若干個晶層在C軸方向上層層重疊,而在a、b軸方向上連續延伸。高嶺石礦物在溶液中陽離子交換容量小,水分子不易進入晶層中間,為非膨脹類型的粘土礦物。其水化性能差,造漿性能不好,一般不用作鉆井液的配漿粘土。2.幾種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第二十八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1)高嶺石(Kaolinite)2.幾種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第二十九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1)高嶺石(Kaolinite)高嶺石構造單元中原子電荷是平衡的,化學式為Al4Si4O10(OH)8。因為其單元晶層構造是由一片硅氧片和一片鋁氧片組成,故也稱為1:1型粘土礦物。在高嶺石單元晶層中,一面為OH層,另一面為O層,由于OH鍵具有強極性,晶層與晶層之間容易形成氫鍵,因此,晶層之間連接緊密,晶層間距僅為7.2×10-1nm,高嶺石的分散度較低且性能穩定,幾乎無晶格取代現象。2.幾種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第三十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2)蒙托石蒙托石是2:1型層狀構造硅酸鹽,由兩層四面體片中間夾一層八面體片組成。每個四面體尖頂均指向中央的八面體,通過共用的氧連接成晶層。2.幾種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C間距第三十一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2)蒙托石蒙托石礦物的結晶構造天然具有晶格取代的現象,晶格取代多發生在八面體片中間,即由低價的Fe2+、Mg2+等取代高價的Al3+,構造單元層剩余電荷為0.2~0.6。2.幾種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C間距第三十二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2)蒙托石

單位層間含有水分子和補償性陽離子Na+和Ca2+,這些補償性陽離子是可以被溶液中其它陽離子交換的。蒙托石的陽離子交換容量為70~130毫克當量/100克土。

2.幾種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C間距第三十三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2)蒙托石蒙托石單位晶層兩面均為O層,晶層間依靠分子間力連接,引力小,連接不緊密,水分子容易進入晶層之間而發生膨脹,水化分散性好,造漿能力強,是配制鉆井液的好材料。2.幾種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C間距第三十四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3)伊利石(illite)伊利石也稱為水云母,是2:1型粘土礦物,其晶體構造與蒙托石類似,主要區別在于晶格取代比蒙托石多。取代作用主要發生在四面體中,鋁離子取代四面體里的硅。晶格取代作用也可以少量發生在八面體中,典型的是Mg2+和Fe2+取代Al3+,其單位晶胞剩余電荷為0.6~1.0,比蒙托石的高1~1.5倍,產生的負電荷主要由K+來平衡。伊利石單位晶層間距為10×10-1nm。

伊利石的晶格不易膨脹,水分子不易進入晶層間,也不是配制鉆井液的好材料。2.幾種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第三十五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粘土礦物的晶格構造和特點伊利石伊利石的晶體構造和蒙脫石相類似,不同之點在于伊利石中硅氧四面體中有較多的硅被鋁取代,因取代所缺的正電荷由處在相鄰兩個硅氧層之間的K+補償,因K+存在于晶層之間并進入相鄰氧原子網格形成的孔穴中,使各晶胞間拉得較緊,水分不易進入層間,因此它是不易膨脹的粘土礦物。第三十六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2.幾種主要粘土礦物小結二、主要粘土礦物的晶體構造和特點第三十七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鉆井液循環系統鉆井液的主要功能鉆井液的組成鉆井液的分類第三十八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鉆井液循環示意圖CirculationSystem第三十九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鉆井液的主要功能:(1)清洗井底,攜帶巖屑。(2)冷卻、潤滑鉆頭和鉆柱。(3)形成泥餅,保護井壁。(4)控制和平衡地層壓力。(5)懸浮巖屑和加重材料。(6)提供所鉆地層的地質資料。(7)傳遞水功率。(8)防止鉆具腐蝕。b第四十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鉆井液的組成鉆井液的基本成分由分散相+分散介質+化學處理劑組成。第四十一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鉆井液分類方法按照密度大小可將鉆井液分為高密度鉆井液和低密度鉆井液,高低密度的界限一般為1.35g/cm3;按照與粘土水化作用強弱程度可將鉆井液分為抑制性鉆井液和非抑制性鉆井液;按照連續相性質可將鉆井液分為水基鉆井液、油基鉆井液和氣基鉆井液。第四十二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美國石油學會(API)和國際鉆井承包商協會(IADC)類別:①不分散鉆井液;②分散鉆井液;③鈣處理鉆井液;④聚合物鉆井液;⑤低固相鉆井液;⑥鹽水鉆井液;⑦油基鉆井液;⑧合成基鉆井液;⑨空氣、霧、泡沫和充氣鉆井流體。第四十三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粘土礦物的兩個基本結構單元硅氧四面體鋁氧八面體第四十四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高嶺石結構(1:1)粘土礦物的晶格構造和特點鋁氧八面體片硅氧四面體片共用氧原子連接第四十五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蒙脫石晶格結構(2:1)粘土礦物的晶格構造和特點硅氧四面體片鋁氧八面體片硅氧四面體片第四十六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粘土-水懸浮體系的膠體化學

1.粘土-水界面擴散雙電層(1)電泳與電滲1809年萊斯(PeHcc)觀察到水中粘土顆粒在直流電場中向陽極移動的現象。后來了解到,許多膠體體系都有類似的現象,若將二電極插入膠體溶液而通以電流,即可發現膠粒向陽極或陰極移動。在電場作用下,膠體顆粒在介質中向某一電極移動的現象,稱為電泳;若固相不動而液相對固定帶電荷的固體表面作相對運動的現象稱為電滲。第四十七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電泳電滲電泳現象表明:膠體粒子是帶電的。第四十八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粘土-水懸浮體系的膠體化學

1.粘土-水界面擴散雙電層(2)擴散雙電層的形成與結構

既然膠體粒子帶電,那么在它周圍必然分布著電荷數相等的反離子,于是在固液界面形成雙電層。雙電層中的反離子,一方面受到固體表面電荷的吸引,靠近固體表面;另一方面,由于反離子的熱運動,又有擴散到液相內部去的能力,這兩種相反作用的結果,使得反離子擴散地分布在膠粒周圍,構成擴散雙電層。在擴散雙電層中反離子的分布是不均勻的,靠近固體表面密度高,形成緊密層(吸附層)第四十九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粘土-水懸浮體系的膠體化學

1.粘土-水界面擴散雙電層(2)擴散雙電層的形成與結構假如固體表面吸附的反離子為負離子,隨著與界面的距離增大,負離子的分布由多而少,到了正電荷的電力線所不及的距離處,過剩反離子的濃度就等于零。從固體表面到過剩反離子為零處的這一層稱為擴散雙電層。第五十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滑動面從固體表面到過剩正電荷為0處的這一層為擴散雙電層均勻液相擴散層第五十一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粘土-水懸浮體系的膠體化學

1.粘土-水界面擴散雙電層(2)擴散雙電層的形成與結構反離子是溶劑化(例如水化)的,固體表面上緊密地連接著部分反離子,構成圖中的吸附溶劑化層(緊密層或吸附層)。其余的離子帶著其溶劑化殼,擴散地分布到液相中,構成擴散層。當粘土運動時,界面上的吸附溶劑化層隨著一起運動,與外層錯開。吸附溶劑化層與外層錯開的界面稱為滑動面。第五十二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粘土-水懸浮體系的膠體化學

1.粘土-水界面擴散雙電層(3)擴散雙電層中的電位從吸附溶劑化層界面(滑動面)到均勻液相(過剩反離子為零)內的電位,稱為電動電位(或Zeta電位,又寫作ζ);從固體表面到均勻液相內部的電位,稱為熱力學電位(0)。熱力學電位決定于固體表面所帶的總電荷,而Zeta電位則取決于固體表面電荷與吸附溶劑化層內反離子電荷之差。ζ0第五十三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粘土-水懸浮體系的膠體化學1.粘土-水界面擴散雙電層(3)擴散雙電層中的電位1)電動電位(Zeta電位)電動電位是擴散雙電層的重要特點,它與膠體體系的穩定性密切相關。電動電位(ζ)的數值取決于吸附層滑動面上的凈電荷數,也就是取決于擴散層中的反離子數。膠體電動電位(Zeta電位ζ):式中,ζ—電動電位,伏;V—電泳速度,cm/s;E—電位梯度,等于電泳池兩端電壓除以電極距離,伏/cm;

η—介質粘度,mPa.s;D—液體介電常數,在20℃時水為80;3002—單位換算系數。第五十四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粘土-水懸浮體系的膠體化學1.粘土-水界面擴散雙電層(3)擴散雙電層中的電位2)擴散層電位擴散層電位比較微弱,隨距固體表面的距離x而變化,服從指數關系,即擴散層電位()按指數關系下降,如下式:

式中,—擴散層中任一點的電位;

0—熱力學電位(表面電位);K—德拜常數;l/K—離子氛(擴散雙電層)的厚度;x—離開表面的距離。顯然,當x=l/K時,由該式可以看出,在距離x等于1/K處,電位下降為0的1/e倍。當x→∞時,→0。當x等于零時,=0。第五十五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粘土-水懸浮體系的膠體化學1.粘土-水界面擴散雙電層(3)擴散雙電層中的電位3)電解質對雙電層厚度和電動電位(ζ)的影響膠體的聚結穩定性與雙電層厚度、電動電位大小有密切關系,雙電層愈厚,ζ愈大,膠體愈穩定。根據強電解質的德拜一休格理論,雙電層的厚度主要決定于溶液中電解質的反離子價數與電解質的濃度:

式中,n—電解質濃度;Z—電解質中離子價數(系均稱電解質,如NaCl,MgSO4);k-坡茲曼常數;T—絕對溫度;e—電子電荷;S—介電常數。總之,隨著加入電解質濃度的增加,特別是離子價數的升高,擴散雙電層厚度下降,電動電位下降(電解質壓縮雙電層的作用)。第五十六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電解質對雙電層的影響在溶液中加入電解質,擴散雙電層厚度下降的原因是加入電解質后,將有更多的反離子進入吸附層,結果擴散層的離子數目下降,這就導致雙電層厚度下降,電動電位下降(電解質壓縮雙電層的作用)。當所加電解質把雙電層壓縮到吸附溶劑化層的厚度時,膠粒即不帶電,此時電動電位降到零。這種狀態稱為等電態。在等電態,膠體容易聚結。如果高價反離子進入吸附層,使ζ電勢改變符號,稱再帶電現象。此時,膠粒電荷反號,電泳方向改變第五十七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粘土-水懸浮體系的膠體化學1.粘土-水界面擴散雙電層(3)擴散雙電層中的電位4)粘土—水界面雙電層的特點由于粘土礦物呈片狀,其晶體表面與端面結構不同,因此,可以形成兩種不同的雙電層,這就是所謂粘土膠體雙電層的兩重性。①粘土片表面上的雙電層結構在蒙脫石和伊利石的晶格里,硅氧四面體晶片中部分Si4+可被Al3+取代,鋁氧八面體晶片中部分Al3+可被Mg2+或Fe2+等取代。這種晶格取代作用造成粘土晶格層面上帶有永久負電荷,于是它們吸附等電量的陽離子(Na+、Ca2+、Mg2+等)。當將這些粘土放到水里,吸附的陽離子向外擴散,結果形成了膠粒帶負電的擴散雙電層。粘土表面上緊密地連結著一部分水分子(氫鍵連結)和部分帶水化膜的陽離子,構成吸附溶劑化層;其余的陽離子帶著它們的溶劑化水擴散地分布在液相中,組成擴散層。

第五十八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粘土-水懸浮體系的膠體化學1.粘土-水界面擴散雙電層(3)擴散雙電層中的電位4)粘土—水界面雙電層的特點

②粘土片端面上的雙電層結構粘土礦物晶體端面上裸露的原子結構和表面上不同。在端面,粘土晶格中鋁氧八面體與硅氧四面體原來的鍵被斷開了。當介質的PH值低于7時,八面體處端面上OH解離,露出帶正電的鋁離子,故可以形成正溶膠形式的雙電層;而在堿性介質中,端面上的氫解離,裸露出帶負電的表面(一A-O-),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雙電層,其電性與層面上相同。第五十九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粘土-水懸浮體系的膠體化學2、 粘土-水懸浮體的穩定性

(1)沉降穩定性和聚結穩定性沉降穩定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分散相顆粒是否容易下沉的性質。

若下沉速度很小,甚至可略而不計,則稱該體系具有沉降穩定性。觀察鉆井液沉降穩定性的方法,是將充分攪拌好的鉆井液注滿250毫升量簡,靜置24小時后,分別量測上、下部分的鉆井液密度,其上下密度的差值愈小,沉降穩定性愈高(一般要求上下密度差不超過0.06g/cm3)。聚結穩定性則指分散相顆粒是否容易自動粘結變大(即自動降低分散度)的性質。

若實際上不自動降低分散度,則稱此體系具有聚結穩定性。鉆井液是稠的粘土溶膠一懸浮體,其聚結行為很敏感地反映在屈服值的變化上。此外,由鉆井液的失水量和泥餅厚度也可間接觀察其聚結穩定性。聚結穩定性是沉降穩定性的基礎,沉降穩定性是聚結穩定性的反映。第六十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粘土-水懸浮體系的膠體化學2、 粘土-水懸浮體的穩定性(2)影響沉降穩定性的因素影響沉降穩定性的因素是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散相與分散介質的密度差、分散介質的粘度。斯篤克(stoke)定律

式中,u—分散相顆粒的下沉速度,cm/s;r—分散相顆粒的半徑,cm;ρ、ρ0—分別為分散相和分散介質的密度,g/cm3;η—分散介質的粘度,泊;

g—重力加速度;981cm/s2。第六十一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粘土-水懸浮體系的膠體化學2、 粘土-水懸浮體的穩定性

(3)影響聚結穩定性的因素1)阻礙粘土顆粒聚結的因素①雙電層斥力

粘土膠粒周圍形成有擴散雙電層。當兩個粘土顆粒聚結合并前,必然有個移動的過程,在移動時,隨著粘土顆粒一齊運動的僅是吸附層內的反離子,這樣,粘土粒子就具有表示負電荷多少的ζ電勢,顯然,ζ電勢越高,顆粒之間的斥力越大,越難以聚結合并。②吸附溶劑化層的穩定作用

吸附作用降低了固一液界面的表面能,從而降低顆粒的聚結趨勢。同時實驗指出,吸附溶劑化層的溶劑具有很高的粘度和彈性,這就構成妨礙膠粒聚結的機械阻力。第六十二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粘土-水懸浮體系的膠體化學2、 粘土-水懸浮體的穩定性(3)影響聚結穩定性的因素

2)引起粘土顆粒聚結的因素①顆粒之間的吸力(范德華力)

無論是粘土一水溶膠或是其他膠體,它們的顆粒會聚結合并這一事實說明:顆粒之間存在著在數量上足以和雙電層斥力相抗衡的吸力,這就是范德華力。分子之間的引力也是范德華力,但顆粒之間的吸力和分子之間的引力不同,分子之間的引力與距離的六次方成反比,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急劇減小,作用力范圍很小;但對于由許多分子聚集而成的質點顆粒,此力與表面距離的三次方成反比,作用能量則與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范圍較大。所以,當粘土顆粒之間的距離相互靠近到此吸力的作用范圍,而且吸力超過斥力時,粘土顆粒之間就發生聚結。第六十三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粘土-水懸浮體系的膠體化學2、 粘土-水懸浮體的穩定性

(3)影響聚結穩定性的因素

2)引起粘土顆粒聚結的因素②電解質的聚結作用

電解質的加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