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2018-2019高二政治下學期期中試題_第1頁
吉林省長春市2018-2019高二政治下學期期中試題_第2頁
吉林省長春市2018-2019高二政治下學期期中試題_第3頁
吉林省長春市2018-2019高二政治下學期期中試題_第4頁
吉林省長春市2018-2019高二政治下學期期中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二政治試題注:1.交卷時,只交答題卡。2.考試時間90分鐘,總分100分。第Ⅰ卷(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文化作為人類特有的現象,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以下屬于文化現象的是()①里約奧運會吉祥物②武夷山自然風景③萬里長城④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2.截至2019年2月15日,《流浪地球》票房已突破30億元,在春節檔中排名第一。貓眼對《流浪地球》的預測票房為51.47億元,預計可以與我國幾大產業的利潤相匹敵。由此可見()①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②文化有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獨立性③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④文化產業可以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受封建禮教的影響,《紅樓夢》中元春回家省親,她的奶奶賈母也要向她跪拜行君臣之禮。由此可見()A.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B.文化影響人的實踐活動C.文化影響人的交往行為 D.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4.“十里春風不如你”!中央電視臺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讓人們重溫詩的美好,讓參與者的心靈得到滋潤。這表明()①大眾傳媒具有文化傳遞和創造功能②文化環境能影響人的文化素養③大眾傳媒具有文化溝通和共享功能④文化能夠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最是書香能致遠,唯有讀書方寧靜。某校開展“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校園”讀書活動。通過舉辦經典誦讀比賽、傳統美德我踐行等文化活動,營造了濃厚的讀書氛圍,推動了校園文化建設。這樣做的依據是()①優秀校園文化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②優秀文化對人的思維方式的影響更持久③文化對人的全面發展起積極的促進作用④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6.“也許,你的指尖夾著他人的生命——請勿吸煙”。像這樣的公益廣告就好像是一盞盞的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事實上,公益廣告正悄無聲息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這表明()A.文化就在我們身邊,觸手可及 B.文化對人的影響是無形的,應順其自然C.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D.文化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情操上的陶冶7.絲綢之路在把古代中國的商品傳送到亞洲、歐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的同時,也把中國的四大發明和養蠶、絲織技術傳到了那里,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體現了文化傳播的方式是()A.人口遷徙B.旅游C.商業貿易D.教育8.截至2018年底,我國共有世界文化遺產36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位居世界遺產名錄國家前列。我國十分重視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因為文化遺產()A.是本民族獨享獨有的文化財富B.是維系民族生產和發展的精神紐帶C.對于展現我國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D.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9.在進行文化比較時,一個重要的原則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義。文化中心主義容易產生偏見,使文化僵化,不能適應時代變遷。這啟示我們()①要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②必須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③必須承認各國文化沒有先進落后之分④要將其他民族文化與本民族文化同等對待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A.民族風俗 B.文化運動 C.文化遺產 D.慶祝民族節日11.近年來,中國興起了一股“拉美文化熱”,跳拉丁舞、吃拉美烤肉等漸漸融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與此同時,中國的繪畫、美食、針灸和武術等在拉美國家廣為傳播,受到當地人民的喜愛。中拉文化交流掀起新熱潮,基于()A.中拉有相同的文化發展歷程B.中拉兩地人民對彼此的文化認同C.中拉在文化交流中達到融合統一D.中拉在社會實踐中擁有的文化共性12.身處天涯,心在咫尺。豬年春晚,通過在新媒體平臺投放VR短視頻,讓人們仿佛置身晚會現場,獲得了沉浸式的觀賞體驗;晚會還首次開展5G網絡4K電視傳輸,將藝術與科技精彩融合,讓觀眾大呼過癮。據此可知()①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改變了文化傳播的途徑②大眾傳媒能超越時空的局限傳遞和創造文化③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④科學技術的進步有助于增添文化生活的色彩A.③④ B.②④ C.①③D.①②13.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已經浸透了所有中國人包括海外同胞的心田。不尊重自己文化傳統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這主要是因為()A.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B.傳統文化具有多樣性C.傳統文化具有繼承性 D.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14.習近平指出,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規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這啟示我們繼承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②古為今用,洋為中用③批判繼承,古為今用④摒棄傳統、大膽創新②④ B.②③C.①③D.③④15.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忠臣屈原,每到這一天,人們會吃粽子、賽龍舟。這說明()①傳統文藝具有繼承性②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③傳統文化具有民族性④傳統思想對中國社會發展有深刻的影響①② B.②③C.①③D.③④16.文化在繼承中得以發展,影響文化發展的根本因素是()A.思想運動B.重大發現和發明的發展C.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D.教育的發展和進步源泉和動力是()A.科技進步 B.社會實踐 C.教育發展 D.引進其他民族文化18.“素胚勾勒出青花……釉色渲染仕女圖……天青色等煙雨……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在潑墨山水畫里……。”歌曲《青花瓷》的中國風分外動人,絕妙填詞配復古音樂,用現代時尚風格演繹古典藝術,堪稱佳作。表明文化創新需要()A.批判傳統,海納百川 B.面向世界,博采眾長C.正本清源,獨樹一幟 D.繼承傳統,推陳出新19.“文明圣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并存,與日月同光”。這描繪了中華文化的()A.包容性 B.博大精深 C.異彩紛呈 D.源遠流長20.探訪世界各文明的蹤跡發現,惟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經滄桑而不竭,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和無窮的魅力。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有力見證是()A.文化遺產和傳統習俗B.漢字和史書典籍C.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D.傳統思想和傳統建筑21.中華文化有極強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兼收并蓄。這種包容性既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和睦相處,又能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理解。下列能體現中華文化包容性的是()①《現代漢語詞典》收錄西文字母詞匯②嶺南文化同異質文化嫁接形成獨特流派③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一直處于世界前列④“孔子學院”、“魯班工坊"掀起中國文化熱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22.“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上下同欲者勝。”“人心齊,泰山移。”上述古語共同體現的中華民族精神是()A.偉大創造精神B.偉大夢想精神C.偉人奮斗精神D.偉大團結精神23.強國夢與中國夢息息相關。當年,先進的中國人“開眼看世界”“師夷長技以制夷”,是為國;今天,弘揚工匠精神,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亦是為國。下列選項對此理解正確的有()①愛國主義應內化于心、外化于行②愛國主義具有特有的感染力③愛國主義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④愛國主義是推動中華民族發展的強大物質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24.現在有些媒體提倡“娛樂至上”,以荒誕、庸俗的內容迎合低級趣味;還有些媒體單純追求“轟動效應”,熱衷于“炒作”。這體現了()A.大眾文化必然導致文化媚俗現象 B.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傳媒的商業性C.大眾文化以大多數人的口味為基礎 D.當今文化產品是一種“文化快餐”25.中國人好“面子”,隨著收入的提高,許多人越來越注重物質利益,致使婚嫁彩禮日益攀升,讓不少家庭不堪重負。這種變味了的婚嫁文化()①要堅決抵制、依法取締

②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③要加以改造、予以剔除

④是封建殘余思想的一種表現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③④26.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浩若煙海、博大精深,既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撐,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啟示我們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①要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②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它,充分吸收國外思想文化的一切成果③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④必須立足于傳統文化,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27.黨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就必須()①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②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③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社會主義繁榮興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④加強理論武裝,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③④28.構筑中國社會的精神支撐,要從日常行為規范抓起,在“落小、落細、落實”上下足功夫,讓“敬業”誠信”愛國”民主”等美好的詞語從紙上真正走進人們的心中。落實上述要求的意義在于()①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②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③培養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29.在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是()A.富強、民主、文明、和諧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自由、人權、公平、法治D.愛國、敬業、誠信、友善30.“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這句話告訴我們()A.科學文化修養比思想道德修養重要B.思想道德修養比科學文化修養重要C.科學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相互促進D.缺乏科學文化修養就會走上犯罪道路第Ⅱ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4小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18年12月18日,在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為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黨中央、國務院表彰了100名改革開放杰出貢獻者,充分肯定他們在歷史條件下做出的正確選擇。100個名字涵蓋了我國農業、工商業、經濟、科技、文化、體育等各方面,見證了40年來改革開放的風雨歷程。改革開放之所以能夠克服各種困難堅定前行,黨的正確領導起到決定性作用。除此以外,各個行業不斷涌現出的杰出人物起到了重要的先鋒模范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正是有他們的出現,給整個社會樹立了榜樣,激勵著國人投身于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從“文化對人影響”的角度并結合材料說明表彰改革開放突出貢獻者的原因。(12分)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19年2月2日,廈門大學潘維廉教授與親朋好友分享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新春祝福。全家“福安”、一生“長樂”,迅速成為福建當地的網絡流行語,成為大家互致祝福的高頻詞。網民認為該祝福語取自福建的兩個地名,既接地氣又充滿情誼,“祝你全家‘福安’、一生‘長樂’,真是最具鄉土氣息的祝福。”民間家常話、新潮網絡語乃至流行歌曲,都是習近平汲取語言營養的來源,這些“習語”“金句”與時下一些一味標新立異、忽視漢語傳統的所謂“時尚熱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語言是一條有生命力的河流,不排斥不同的溪流匯入,才能保持了它旺盛的活力,那種傳播奇詞怪語乃至低俗語匯的“流行風潮”,只是河流里激起的污濁。新詞匯的形成,需要對既往的古典進行再認識,讓更多的新詞古色古香,充滿中國獨有韻味;需要沉淀和研磨,大浪淘沙,時間洗禮,才能達到“信達雅”的境界。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創新的知識談談如何讓新詞匯達到“信達雅”的境界。(8分)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12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探月夢想征程中的里程碑。在“嫦娥四號”著陸器、巡視器研發過程中,設備測試遇到諸多問題,一大批老專家和年輕的科研人員一起討論和分析癥結所在,夜以繼日地測試、修改,直至徹底解決;針對“嫦娥四號”著陸器落月的地形崎嶇、著陸困難的情形,航天工作人員沒有采用美國、蘇聯早期的“盲降”著陸方式,而是自主研發,在月球著陸器上首次應用避障技術……經過上萬人的協同努力,耗時四年,“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智能“避障”式安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1)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航天工作者如何詮釋中華民族精神。(10分)(2)某高中準備在校園宣傳航天精神,請為該校撰寫兩條宣傳標語。(2分)34.習近平同志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那場空前壯闊的偉大斗爭中,中華民族進一步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并表現出許多鮮明的特點。偉大的民族精神,不僅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團結一心、血戰到底的堅實思想基礎和強大精神支柱,而且在抗戰的烽火中得到了新的豐富和升華。這是偉大的抗日戰爭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一定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大力繼承和發揚。"結合文化生活的有關道理回答: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8分)九臺區師范高中、實驗高中2018-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二政治試題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ACCCDCCDAD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DCBCBDDB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DBBDCCCDC非選擇題(共4小題,40分)31.(共12分)【答案】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通過表彰改革開放杰出貢獻者活動,唱響新時代奮斗之歌,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改革創新氛圍。(4分)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表彰改革開放杰出貢獻者,使人們更加堅定了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道路的信心和決心,深刻認識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美好前景。(4分)③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