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全國卷3答案_第1頁
高考地理全國卷3答案_第2頁
高考地理全國卷3答案_第3頁
高考地理全國卷3答案_第4頁
高考地理全國卷3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標Ⅲ卷)文科綜合地理注意事項:1.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

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

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

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一、選擇題:本題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剪紙是中國民間傳統藝術,2009年9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剪紙表現的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人們的生活環境、習俗和風情等,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圖1是一幀剪紙作品。據此完成1-3題。1.圖1剪紙所反映的景觀主要分布于我國

圖1A.四川盆地

B.華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長江三角洲2.形成這種景觀特征的自然條件有A.溝壑縱橫,降水集中

B.地勢低平,降水豐沛C.地形封閉,排水不暢

D.山河相間,降水均勻3.該景觀主要分布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是A.川劇

B.豫劇

C.粵劇

D.越劇

【答案】1.D

2.B

3.D【解析】1.讀圖分析可知,圖示景觀以小橋,流水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鄉的景觀,對應的應該為長三角區域,故答案選D。2.江南水鄉的形成主要與區域的地形和氣候相關,長三角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較緩,分叉較多,因此河道密集,傳統出行方式為船,故答案選B項。3.川劇為四川一帶的劇種,豫劇主要在河南一帶;粵劇主要在廣東,廣西一代;越劇是上海江蘇一代的劇種,故答案選D。某條城市地鐵線穿越大河,途經的主要客流集散地。圖2示意該地鐵線各站點綜合服務等級。據此完成4~6題。

圖24.地鐵站點綜合服務等級的高低主要取決于A.站點的用地面積

B.周邊的人流量C.站點的信息化水平

D.周邊的環境質量5.

根據所處區位和地鐵站點綜合服務等級,推測甲、乙、丙站點沿線區域為A.

中心商務區

B.

森林公園C.

大型住宅區

D.

產業園區6.

該城市空間形態的形成最有可能A.

圍繞一個核心向四周擴展

B.

沿河流呈條帶狀延展C.

圍繞多個核心向四周擴展

D.

沿交通線呈條帶狀延展

【答案】4.B

5.A

6.C【解析】4.地鐵主要是緩解城市交通的,在人口流動量大的區域設置站點,能夠及時分散和輸送流動人口,而且流動人口數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務和設施越齊全,站點的綜合服務等級越高,故答案選B項。5.讀圖分析可知,甲乙丙站點都為一級站點或二級站點,綜合服務等級較高;甲站點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動量大,市場廣闊;乙丙位于內環線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適合中心商務區的分布,故答案選A。6.讀圖分析可知,該城區由內環、二環、三環組成,城市空間形態是團塊狀的,根據圖中一級站點的分布,可知所該城市空間形態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圍繞多個核心向四周擴展。一般情況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數量與營養鹽、光照、水溫呈正相關,但在不同的季節、海域,影響浮游植物生長繁殖的主導因素不同。圖3示意長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據此完成7~9題。

圖37.夏季圖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東A.

遞減

B.

先減后增

C.

先增后減

D.

遞增8.

導致夏季圖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導因素是A.

水體營養鹽

B.

太陽輻射

C.

水體含沙量

D.

洋流流向措施:控制人、車流量;增設電梯等設備;增加安全防護設施;設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導人員。【解析】措施主要針對武隆喀斯特地貌對旅游活動的不利影響進行分析。大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交通通達度;在交通運輸線路布局和規劃時,應充分注意地質條件的影響,通過工程措施加以防范;在旅游過程中對游客要進行安全教育,加強安全防護措施,增加安全疏導人員。43.【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10分)

人們受經濟利益驅動,砍伐熱帶雨林,種植橡膠、油棕等熱帶經濟作物。觀測發現,在一些地區,人工種植的橡膠林內濕度明顯低于雨林。分析這些地區人工種植的橡膠林比雨林濕度低的原因。分析這些地區人工種植的橡膠林與雨林濕度低的原因。【答案】(天然林層次豐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種植的橡膠林層次單一,林冠密度較低,截留的降水量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護,)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較低。【解析】仔細閱讀材料,根據材料生長習性可以推斷,同樣氣候條件下橡膠樹對水分的消耗大,土壤中水分含量應該降低,空氣濕度會較低;根據雨林到橡膠林的變化,生態系統單一,植株量減少,空氣流動性強,水分散失,濕度低。2017年高考新課標Ⅲ卷文綜地理試題【精編解析】【答案】1.D

2.B

3.D【解析】1.讀圖分析可知,圖示景觀以小橋,流水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鄉的景觀,對應的應該為長三角區域,故答案選D。2.江南水鄉的形成主要與區域的地形和氣候相關,長三角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較緩,分叉較多,因此河道密集,傳統出行方式為船,故答案選B項;溝壑縱橫反映的黃土高原景觀,山河相間反映的是我國橫斷山區景觀。3.川劇為四川一帶的劇種,豫劇主要在河南一帶;粵劇主要在廣東,廣西一代;越劇是上海、江蘇一代的劇種,故答案選D。考點:人文景觀、自然地理特征和地方劇種。【點睛】江南水鄉所處的長江三角洲和太湖水網地區,氣候溫和,季節分明,雨量充沛,因此形成了以水運為主的交通體系。居民的生產生活依賴著水,這種自然的環境和功能的需要,塑造了極富韻味的江南水鄉民居的風貌與特色。【答案】4.B

5.A

6.C【解析】4.地鐵主要是緩解城市交通的,在人口流動量大的區域設置站點,能夠及時分散和輸送流動人口,而且流動人口數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務和設施越齊全,站點的綜合服務等級越高,故答案選B項。5.讀圖分析可知,甲乙丙站點都為一級站點或二級站點,綜合服務等級較高;甲站點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動量大,市場廣闊;乙丙位于內環線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適合中心商務區的分布,故答案選A。6.讀圖分析可知,該城區由內環、二環、三環組成,城市空間形態是團塊狀的,不是沿河流呈條帶狀延展、也不是沿交通線呈條帶狀延展,根據圖中一級站點的分布,河流東西兩側都有幾個相鄰的一級站點集中區,可知所該城市空間形態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圍繞多個核心向四周擴展。考點:城市服務等級、城市空間形態。【點睛】中心商務區是一個城市現代化的象征與標志,是城市的功能核心,是城市經濟、科技、文化的密集區,一般位于城市的黃金地帶。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貿、文化、服務以及大量的商務辦公和酒店、公寓等設施。具有最完善的交通、通信等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良好環境,有大量的公司、金融機構、企業財團在這里開展各種商務活動。【答案】7.D

8.C

9.A【解析】7.結合圖例可以判斷,8月份,在長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東逐漸增大,則說明夏季圖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東遞增,故選D。8.讀圖結合上題分析可知,長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東密度逐漸增大,由于夏季河流徑流量大,攜帶泥沙能力強,所以流水攜帶的泥沙到河口地區沉積,泥沙中的營養鹽類物質豐富,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長,故選C.9.與夏季比較,冬季海水水溫低,浮游植物總數相對減少,河流徑流量降低,攜帶泥沙能力降低,流速減慢,河口地區泥沙淤積量少,所以總體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總量減少,相同位置的密度降低,所以密度高值向陸地方向移動,故選A。考點:海域浮游植物分布規律和成因。【點睛】該題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根據圖中浮游植物密度圖例信息,判斷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規律。【答案】10.B

11.D【解析】10.根據丁的描述判斷,向北望去,小城上空有極光,則可知丁位于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此時為北半球冬半年。而甲逐漸由春到夏,說明該地位于南半球,而乙地將由秋進入冬,說明乙位于北半球,且較丁緯度低,丙地入秋失敗,說明處于由夏至秋的階段,應位于北半球,且較乙緯度低,所以綜合判斷從北向南依次為丁乙丙甲,故選B。11.由上題判斷,丁地出現極夜現象,且位于北半球,說明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結合四個選項,4月28日、6月28日和9月2日太陽直射點都是位學#科&網于北半球,故選D。考點: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四季變化規律。【點睛】該題難度較大,關鍵是找到突破口,根據丁地“又是黑夜漫長的季節、小城上空的極光如彩色帷幕般掛在夜空”,可以判斷丁地位于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該日為北半球的冬半年,然后在以丁地的緯度為參照,依此判斷其他三地的緯度位置。

36.【答案】(1)地處地中海沿岸,冬季溫和(最冷月最低氣溫為8℃左右),日光溫室可滿足蔬菜、瓜果生長需要;當地干旱少雨,日光溫室可減少蒸發,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節供應;冬季氣候溫和,溫室設備簡單,不需要加溫,生產成本低;勞動力價格相對低廉。(3)有利于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保持產品質量的優勢;能及時維護、更新各種設施、設備,保證生產的穩定和供應的連續;完善的銷售網絡與現代物流業,能將農產品快速運達市場。(4)贊同理由:當地氣候條件適宜,溫室農業技術基礎好,有一定的發展空間;經濟效益高,增加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等。不贊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資源缺乏,擴大生產規模將會增加水資源、土地資源供給壓力;過度開采地下水,可能導致海水入侵等環境問題。【解析】(1)解題此題需要從看清限制性要求條件,從氣候角度分析,也就是從氣溫、光照、降水等方面分析。根據甲地最低氣溫和降水量的年內變化圖,可知甲地最冷月氣溫為8℃左右,冬季氣溫溫和,日光溫室可滿足蔬菜、瓜果生長需要;當地夏季干旱少雨,日光溫室可減少蒸發,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2)20世紀70-80年代甲地日光溫室快速普及,甲地相對西班牙以北歐洲發達國家緯度低,熱量條件好,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節供應,冬季氣候溫和,溫室設備簡單,不需要加溫,生產成本低,相對發達國家,甲地勞動力價格相對低廉,所以溫室生產的農產品在西班牙以北歐洲發達國家優勢明顯。(3)根據材料提示“甲地溫室農業進入集溫室安裝維護、良種培育與供應、產品銷售、物流等為一體的集群式發展階段”,可知集群式發展便于提高產量,降低生產和運輸成本,獲得規模效益,也有利于加強優良品種培育,相互協作,減少無序競爭,形成品牌,提高了甲地農產品出口競爭力。。(4)這是個開放性設問。可以贊同也可以不贊同,贊同,可以從擴大生產規模,可以利用原有的優勢條件,降低成本,獲取規模效益等方面回答;不贊同,可以從該地水資源缺乏,及大規模生產后可能導致水資源、土地資源不足,過度開采地下水,可能導致海水入侵等環境問題。

考點:日光溫室、農業區位條件和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點睛】該題以西班牙南部地區農業發展過程為背景材料,考查普及日光溫室的原因、農業發展的區位條件和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學生能夠快速、全面、準確地獲取文字和圖形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的能力。

37.【答案】(1)分布特點:該流域降水北多南少。原因:地處大陸內部,氣候干旱。但北部山地為(西風)迎風坡,山體高大,能攔截水汽。(2)支流發源于高山地區,水質好;緯度高,加之受高山溶雪影響,水溫低;干流流速較緩,水草叢生;河流下游冷水魚可逆流而上(可構成統一種群)。(3)生長繁殖的環境要求特殊,適宜生長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餌料少;水溫低,生長緩慢。【解析】(1)解題此題首先需要從圖中判斷出該河流域的降水分布特點,北部支流多,降水多,冰雪融水多,然后從該地所在區域,從降水來源方面分析其原因,北部山地為西風迎風坡,山體高大,能攔截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增多。(2)從材料中白斑狗魚的生存條件可知,該地緯度高,氣溫低,有適宜的水溫,水質好,干流流速較緩,水草叢生,餌料豐富,河流下游冷水魚可逆流而上,可構成統一種群。(3)分析白斑狗魚產量低的原因主要從其特殊的生長環境來分析,白斑狗魚適宜生長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餌料少,水溫低,生長緩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魚產量低。考點:降水分布及成因,白斑狗魚繁殖條件和產量低的成因。【點睛】額爾齊斯河是中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源出中國阿爾泰山西南坡,山間兩支源頭。喀依爾特河和庫依爾特河匯合后成為額爾齊斯河,自東南向西北奔流出中國,一路上將喀拉額爾齊斯河、克蘭河、布爾津河、哈巴河、別列則克河等北岸支流匯入后,流入哈薩克斯坦境內齋桑湖,再向北經俄羅斯的鄂畢河注入北冰洋。42.[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10分)【答案】不利影響:負地形發育,旅游線路高差大,交通困難,安全隱患多。措施:控制人、車流量;增設電梯等設備;增加安全防護設施;設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導人員。【解析】武隆喀斯特負地形對旅游活動的不利影響主要從地勢、地質條件對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影響角度考慮。措施主要針對武隆喀斯特地貌對旅游活動的不利影響進行分析。大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交通通達度;在交通運輸線路布局和規劃時,應充分注意地質條件的影響,通過工程措施加以防范;在旅游過程中對游客要進行安全教育,加強安全防護措施,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