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誦讀欣賞二課件_第1頁
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誦讀欣賞二課件_第2頁
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誦讀欣賞二課件_第3頁
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誦讀欣賞二課件_第4頁
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誦讀欣賞二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注釋: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東漢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烏桓時曾路經這里。以觀滄海:以,來。滄海,即大海,這里指渤海。水何澹澹:何,起強調作用,可譯為“多么”。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竦峙:聳立。竦、峙:都是聳立的意思。叢生、豐茂:都是指樹木、草木長勢旺盛。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發出的聲音。洪波:巨大的波濤。若:好像。其:代詞,代大海。星漢:銀河。幸甚至哉:幸運得很,好極了。幸,幸運。至,達到極點。向東伐烏桓時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地挺立在海邊。樹木郁郁蔥蔥地生長,各種草長勢也很旺盛。秋風颯颯吹來,樹木簌簌作響,巨大的波濤不斷涌起。日月運行,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銀河輝煌燦爛,仿佛都閃耀于大海的胸懷之間。慶幸得很,用這首歌來表達我的志向。譯文:

來自《點撥》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著有《蒿里行》《短歌行》《龜雖壽》等詩篇。詩作以慷慨悲壯見稱。“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詩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廣闊,大海的壯觀景象盡收眼底。“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印象。在這“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點綴在遼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前兩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生機盎然之感。后兩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步描寫:定神細看,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涌起伏。這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凄涼的悲秋情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胸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四句則聯系遼闊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展現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蒙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天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運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里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像和夸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偉氣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直接關系。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注釋:

聊:姑且,暫且。

黃:黃犬。蒼:蒼鷹。

騎:一人一馬稱一騎。傾城:全城的人都出來了。形容隨觀者之眾。孫郎:指孫權,曾“乘馬射虎”。這里是作者自喻。開張:開闊、寬闊。

馮唐:人名,漢文帝時的一位郎官。據《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多報了殺敵六人而獲罪削職。后來,文帝采納了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到云中郡去赦免魏尚。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

天狼:天狼星。據《晉書·天文志》說它是“主侵掠”的。這里用以借指從西北來進擾的西夏軍隊。讓老夫我也暫且抒發一下少年的張狂吧,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著蒼鷹,戴上錦帽穿好貂裘,率領隨從千騎席卷平坦的山岡。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看我親自射殺猛虎猶如昔日的孫郎。我雖已醉,但胸懷還很寬闊,膽氣還很豪壯。鬢邊頭發稍白,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朝廷能派遣持節去云中的馮唐式的人物來為我請命,讓我像魏尚一樣受到重用呢?我定將用力拉滿雕弓,像是滿月,朝著西北遠望,奮勇射殺西夏軍人。譯文: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其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這首詞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籠罩全篇,借以抒寫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氣。

蘇軾當時正值盛年,不應言老,卻自稱“老夫”,又言“聊發”,與“少年”二字形成強烈反差,形象地流露出內心郁積的情緒。他左手牽黃狗,右手擎獵鷹,讓上千個頭戴華美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的騎兵跟隨,何等威武。

“千騎卷平岡”,一個“卷”字,凸顯出太守率領的隊伍勢如磅礴的氣勢,何等雄壯。全城的百姓也來了,來看他們愛戴的太守行獵,萬人空巷。這是怎樣一幅聲勢浩大的行獵圖啊,太守倍受鼓舞,氣沖斗牛,為了報答百姓隨行出獵的厚意,決心親自射殺老虎,讓大家看看孫權當年搏虎的雄姿。

上片寫出獵的壯闊場面,表現出作者壯志躊躇的英雄氣概。下片承前進一步寫“老夫”的“狂”態。出獵之際,痛痛快快喝了一頓酒,意興正濃,膽氣更壯,盡管“老夫”老矣,鬢發斑白,又有什么關系!以“老”襯“狂”,更表現出作者壯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宋仁宗、神宗時代,國力不振,國勢羸弱,時常受到遼國和西夏的侵擾。蘇軾由出獵聯想到國事,聯想到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處境,不禁以西漢魏尚自況,希望朝廷能派遣像馮唐一樣的使臣,前來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指侵犯北宋的遼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畫,表達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下片借出獵表達了自己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①河②表里③潼關路。望西都④,意躊躕⑤。傷心秦漢經行處⑥,宮闕⑦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關懷古①山:指華山。②河:指黃河。③表里:內外。古時候以潼關以西為關內,以東為關外。④西都:指長安(今陜西西安)。

⑤躊躕:指感慨萬千,非常痛心。⑥經行處:行程上經過的地方。⑦宮闕(què):古代帝王所居住的宮殿。注釋:

(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涌。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只有)潼關一條路。望西都長安,心頭感慨萬千,非常痛心。(我)從秦漢宮殿遺址經過,引發無限感傷,(看到)成千上萬間宮殿都化為了泥土。王朝興起,百姓受苦;王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譯文:

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號云莊,元代散曲家。多寫田園隱逸生活,也反映社會現實,有散曲集《云莊樂府》,詩文集《歸田類稿》等。“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兩句,作者一開始就用“如聚”“如怒”描繪出山河的雄偉壯麗,感情悲壯沉郁,風格豪放雄渾。那連綿起伏的山峰,不就是歷史的見證嗎?那咆哮奔騰的河水,不就是人民痛苦的呼喊和反抗的怒吼嗎?

“山河表里潼關路”一句,寫出了潼關地勢的險要。潼關,據山臨河,虎踞龍盤,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潼關路是一條歷史興亡的路,在這條路上,走過了多少勝利者和失敗者,又有多少朝代走向興盛和衰亡!潼關路又是一條浸透血淚的路,在這條路上,留下了多少人民苦難的腳印,倒臥過多少士卒的尸骨,又有多少歷史的風云人物在這里化為塵土!走在這樣的路上,作者的心情該是怎樣的呢?

“望西都,意躊躇”兩句,描寫了作者西望長安的無限感慨。長安,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漢、唐大帝國的國都,有多少勵精圖治的帝王,曾在此施展過宏圖,建立過功業;有多少無道的昏君,曾在此濫施淫威,虐殺人民,成為歷史的罪人。這大概就是作者“意躊躇”的原因和內容!

“傷心秦漢經行處”一句,描寫了秦漢兩代,都已成為歷史的陳跡。秦皇漢武曾苦心營造的無數殿堂樓閣,萬千水榭亭臺,而今都已化為塵土。這字里行間寄予了作者多少感慨!“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指出一個朝代興也好,亡也好,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作者從對歷史的概括中提煉出的這一主題是極其鮮明而深刻的,是對全曲的一個十分精辟的總結。這首元曲,雖是懷古,其實是為了寫今。作者所概括的人民受苦的歷史事實,其實就是元代社會現實生活的寫照;作者面對歷史事實所發出的深沉感慨,其實就是對元代社會黑暗現實的憤慨,對元代受苦受難的人民群眾的同情。作者以飽含血淚的語言,揭示了在封建社會中,人民群眾永遠處于受壓迫受剝削的悲慘境地,這是對封建統治者的嚴厲譴責。曲中沒有一句提到元代的社會現實,但又句句包含著元代的社會現實。這就是作者用意高妙之處,也是這首曲的現實意義之所在。解釋加線的詞。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山島竦峙:____________。

星漢:____________。老夫聊發少年狂________。尚開張:____________。1.水波動蕩的樣子聳立天河姑且,暫且(一)基礎積累尚且會挽雕弓如滿月:。躊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興:_________。亡:____________

。________猶豫,這里表示心里不平靜興盛衰亡,滅亡將要(1)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星漢燦爛,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3)傷心秦漢經行處,_________________。(4)《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寫作者對受苦受難的人民深表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名句默寫。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會挽雕弓如滿月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1)《觀滄海》的作者是___________,在他與其子______、______以及“建安七子”等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他們的創作為代表的建安文學,他們的創作風格史稱____________,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2)《江城子?密州出獵》的作者是____朝文學家________,他與父______弟________合稱“____________”。其文縱橫恣肆,為“_______________”之一。3.文學常識填空。曹操曹丕唐宋八大家曹植“建安風骨”宋蘇軾蘇轍蘇洵三蘇(3)《山坡羊?潼關懷古》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_,其詩、文兼擅,而以_________著稱。散曲元張養浩對《江城子?密州出獵》這首詞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的上片主要描繪出獵的壯觀場面,下片抒發由打獵激發出

來的壯志豪情。全詞由實而虛,由敘事而抒懷。B.蘇軾作此詞時正值壯年,而以老夫自稱,是因為作者心懷壯

志卻仕途坎坷,深感歲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發

少年狂”。C.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于一體,調動多種藝術手法,表現

了作者年老體弱、壯志難酬的人生狀態。D.這首詞上片出獵,下片請戰,場面熱烈,情豪志壯,把詞中歷

來香艷軟媚的兒女情,換成了報國立功、剛強壯武的英雄氣。4.C點撥: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于一體,調動多種藝術手法,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氣。(二)閱讀(中考?蘭州)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5.在這首詞中,作者用了“親射虎”“_________”“_________”三個典故。遣馮唐射天狼6.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的上片敘寫了此次出獵的情況,下片抒發了作者的雄

心壯志。B.“卷平岡”極言行走之快,可見出獵者情緒高昂,精神

抖擻。C.“鬢微霜”著意寫自己的年老,表達因年事已高而無法

作戰的哀嘆。D.這首詞從題材、情感到藝術形象、語言風格都是豪放的。

C點撥:作者寫這首詞時正值壯年,雖然鬢邊添了幾根白發,但作者仍希望朝廷能對自己委以重任,讓自己赴邊疆抗敵。(中考?白銀改編)閱讀《山坡羊?潼關懷古》,回答問題。這首曲前三句寫潼關的雄偉氣勢。以“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