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地理 遙感技術及其應用 課件_第1頁
中學地理 遙感技術及其應用 課件_第2頁
中學地理 遙感技術及其應用 課件_第3頁
中學地理 遙感技術及其應用 課件_第4頁
中學地理 遙感技術及其應用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縣,發生震級為8.0級地震,直接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里。一、遙感技術(RS)(一).遙感的概念與發展

1、概念:借助對電磁波敏感的儀器,在不與探測目標接觸的情況下,記錄目標物對電磁波的輻射、反射、散射等信息。并通過分析,揭示目標物的特征、性質及其變化的綜合探測技術。

第二節遙感技術及其應用2.發展(閱讀:P86-87“遙感技術的發展”)3、遙感技術的原理

地物在不斷地吸收、發射(輻射)和反射電磁波,并且不同物體或者同一物體的不同性狀反射和發射的電磁波特性不同。遙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利用一定的技術設備和裝置,來探測地表物體對電磁波的反射和地物發射的電磁波,從而提取這些物體的信息,完成遠距離識別物體。遙感衛星樹木水體草叢裸露的地表路面建筑物第5頁地物反射或輻射電磁波傳感器獲取電磁波,并以影像膠片或數據磁帶記錄下來傳感器傳輸信息4、遙感的技術工作過程:遙感技術的優點比較人工實地調查與利用遙感技術調查,哪一種獲取資料和信息的方法更好?人工實地調查利用遙感技術調查花費時間時效性連續性調查人員調查成本調查范圍多少差(慢)好(快)多少高低小,有些地方不能人工調查廣,連續性好,能獲得人眼看不到的信息差,不能全天候觀測好,能全天侯觀測請用簡短的語言總結出遙感技術的優點視域廣闊,監測范圍大5.現代遙感的特點陸地衛星的運行周期為16天,即每16天可以對全球陸地表面成像一遍;氣象衛星每天能接收兩次覆蓋全球的圖像。瞬時成像、實時傳輸、快速處理、迅速獲取信息動態監測(二)、遙感技術系統與遙感類型1.遙感技術系統的組成

2、遙感的分類分類標準類型遙感平臺的高度電磁波的波譜范圍應用領域或專題傳感器的工作特點航天遙感、航空遙感、近地遙感主動式遙感、被動式遙感環境遙感、大氣遙感、資源遙感、海洋遙感地質遙感、農業遙感、林業遙感紫外遙感、可見光遙感、紅外遙感、微波遙感、多譜段遙感(二)、遙感技術系統與遙感類型航天遙感航空遙感近地遙感(按照不同的平臺分類)航天遙感航空遙感近地遙感遙感平臺及高度成像特點衛星、宇宙飛船等,高度>80千米飛機、飛艇,高度<20千米三角架、遙感塔等覆蓋率最大比例尺最小,畫面清晰,比例尺中等覆蓋率最小,畫面最清晰,比例尺最大航天遙感、航空遙感、近地遙感比較單位:(納米)可見光紅外波段○新開發地區周圍環境調查○地質分析○休閑設施的評估分析滑雪練習場利用標高數據來設計滑雪練習場○土地利用狀況的把握○城市建設規劃○環境破壞狀況的把握○地下資源的勘察○國有/私有土地的管理○河川管理○機場,港彎設施等的建設規劃○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調查,來確定的安全系數○調查由地形數據而設計的新設備的狀況○無線中轉站的設置場所的調查○作物生長狀況分析○作物受害原因的早期發現'作況指數90%80%75%○經濟發展預測○水分補給狀況監視○農業分布/作物管理○地圖的制作(平面/立體地圖等)○地圖的定期更新○建筑物,道路等破損情況的把握○火災發生狀況的把握○緊急車輛經過道路的安排○地形變化的調查R43三ノ宮蘆屋諮墻窟伏仇曝○能隨時提供世界各地發生的重大事件以及熱門話題的照片平面地圖標高地圖▲▲▲▼▲▲▲▼○汽車自動導航系統的立體表示○為各種模擬游戲提供真實背景圖像所在地周圍景觀的立體表示戰斗模擬○道路,電線桿,上下水道,

煤氣管道,天線等的維修管理○海洋環境的調查遙感技術的應用領域防災·災害的監視

環境、國土的管理地圖制作海外信息建筑業,設施等的管理數字衛星圖像娛樂農林水產業·資源的管理公共事業,房地產開發二、遙感與資源普查應用領域礦產資源生物資源具體內容備注蘊藏礦產的地方有許多是地質斷裂或環形構造帶,較容易借助遙感技術“發現”礦產人們只需要分析遙感圖像就可以劃定蘊藏礦產的大致區域通過遙感圖像解譯或圖像處理技術,提取植被的分布、類型、結構、健康狀況、產量等數據為農業、林業、城市綠化、環境保護等部門服務礦產資源:(蘊藏礦產的地方有許多是地質斷裂或環形構造帶)人們只需要分析遙感圖像就可以劃定蘊藏礦產的大致區域,大大縮短探礦時間。林場松毛蟲危害分布圖,紅、黃、綠色分別代表反映重災、中災和無害區,黑色為非松林區。資源調查應用1989年TM影象合成圖1996年TM影象合成圖

植被資源監測水資源監測三、遙感與環境災害監測隨著遙感技術的發展,遙感將不僅為人們提供信息資源,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與交往方式,而且在環境監測、災害預警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有助于災害的預防、環境的治理和保護。應用領域具體內容備注環境監測災害監測荒漠化、土壤鹽漬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態、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影響、植被變化、水體污染、大氣污染等有利于人們了解環境變化,使環境得到保護和改善旱情、水災、滑坡、泥石流、地震、農林病蟲害、森林火災等有利于防災減災三.遙感與環境災害監測

1998年5月21日14時

1998年8月22日15時

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